教师师德师风征文范文12篇
师德师风征文精选12篇

师德师风征文精选12篇(篇一)研习杰作罢,践行尚可佳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王毓珣研究员、王颖副研究员合撰的《师德培育与生成》一书。
让我对深入认识师德伦理,感悟师德精神,养成师德行为有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教师是基石的奠基人,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师德问题备受关注。
且君子务本,本立而道路生,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感悟一:思路清,理论深《师德培育与生成》的结构与布局、阐述与分析都严谨、清晰。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阐述了教师与自我、与学生、与职业、与同事、与家长、与社会这六大伦理关系,构成师德研究的核心问题。
同时紧紧围绕这六大伦理关系,深入从九个方面展开研究。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本书的编写体例采用喜闻乐见的专题形式。
每个专题包括:一是提出4-5个学习目标,力求目标明确、指向清晰;二是选择10条名家语录,力求言简意赅、易于背诵;三是择取2件名师逸事,力求逸事经典、耳濡目染;四是归纳培育要义,力求简明扼要、具体可行;五是指明践行要点,力求深入浅出、可以操作;六是提供2个案例研究,力求动之以情、潜移默化;七是提供2篇延伸阅读材料,力求晓之以理、振聋发聩;八是聚集1个问题讨论,力求晓以大义、发人深省;九是提出1个两难判断问题,力求学思并重、润物无声”。
师德之理是什么,以何种方式阐释师德之理,用何种资料证明,证明资料与师德之理的关系是什么,这些师德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首先,作者将师德定义为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涯中处理各种教育职业关系的伦理规定及行为,是本书在概念界定上的创新。
其次,以关键词的方式阐释师德,既能抓住师德之理的精要,又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有利于师德之理的掌握与传播。
再次,运用了翔实的资料进行论证。
仅参与文献就长达著作类型110条,期刊类型34条,还有外文类型等,可见作者的旁征博引与广泛阅读。
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知识卡片的恰当运用,为本书增色不少。
最后,在证明资料与师德关系上,选取的资料十分切合主题,能够切实论证、反映。
师德教育主题征文(通用24篇)

师德教育主题征文师德教育主题征文(通用24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征文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
写起征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师德教育主题征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教育主题征文篇1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题记他一生平凡,却教你敢于不甘于平凡。
悠悠岁月,历历往事,教师二字的分量和力度需要一生的时间去书写。
在我初中学习的路上,身边一直有一个人陪伴着。
他就是我们初中的班主任,他比我们起的还早,他会监督我们早自习背书,他会鼓励我们晚自习刷题,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添衣服,下课不可以打闹要注意安全,少喝碳酸饮料少吃零食,不可以不吃早饭……他长着一颗神似“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里的冬瓜头,生气的时候立刻拉的很长。
单独面对我们的时候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圆圆的脸上带着一副圆圆的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面闪着亮光。
他聪明绝顶,远看像节日里的灯笼,近看像郭沫若笔下的街灯。
他讲课幽默风趣,总会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过去很久了,我也依然记得这位头发“稀疏”的老师。
他最不放心的就是班级纪律,每次离开前都是对班干部千叮咛万嘱咐。
在没有他的课时,他本可以舒舒服服坐在办公室里休息,可是他放弃了休息的机会经常会来班级转转,查看我们的学习情况。
他总是最积极的教师,听任课老师们说在距离开学好几个星期,他就早早来到学校为我们整理班级。
记得我当时因为青春叛逆、特立独行,和班级里某些女生关系不和,她们经常骂我撕我作业甚至翻我日记……或许是因为我低落的情绪被班主任明察秋毫,事情不胫而走就传到了班主任耳朵里,他把我叫到人少处开导我,给我做心理疏导。
师德师风征文(精选18篇)

师德师风征文〔精选18篇〕师德师风征文〔精选18篇〕师德师风征文篇1爱,能温暖人的心灵;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
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别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
作为一名老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
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
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渐渐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
“教不严,师之惰”。
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开展的,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安康的严。
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
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
严以爱为根底,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
严格之水只有浸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认;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
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爱学生要擅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这些“问题生”要给予更多的爱。
老师要擅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
师德师风主题征文

师德师风主题征文师德师风主题征文(精选1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德师风主题征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师德师风主题征文1 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人生最初的几年就是河的源头。
源头上一丁点的扭曲,都有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
只要在源头上轻轻引导一下,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方向,这正是德育教育的魅力所在。
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是德育研究永恒的主题,然德育工作者的认识、态度、经验等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
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
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
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
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师德师风主题征文 2 在我心中,有一盏名为“师德”的灯,他无时不照亮我的心灵,温暖着我的.心灵……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顾晓兰老师。
放弃,在顾老师的脑海中从未闪过。
我们班既有许多“金子”,也有许多“朽木”。
但在顾老师心中,他们从未是“朽木”。
每天放学后,顾老师都会找一两个同学重授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关于师德征文(精选21篇)

关于师德征文(精选21篇)关于师德征文(精选2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师德征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师德征文篇1还是在儿时,我的老师就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崇拜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地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今天,我也成了一位老师。
当我还怀着憧憬看“老师”时,在他的周围总围着一圈美丽的光环,“春蚕”,“红烛”,“灵魂的工程师”。
于是,我就带着这样的一份崇敬走进了教师的队伍,当我透过它面前的光环,真正走进它时,才渐渐地理解了它的内涵:教师其实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他也只是社会中的沧海一栗。
教师不是伟人,不能像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流芳千古;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像明星一样光芒四射,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我们教师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琐碎!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耗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了,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
然而,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无论是在物质贫乏的时代还是物欲横流的岁月,始终都有数不清的教师们在无怨无悔的坚守着这个岗位,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来捍卫着这个职业的神圣!也正是他们,坚定了我热爱这个职业的决心。
在前段时间的行风整顿学习中,孟二冬这个响亮的名字,可能大家都不陌生。
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支援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
在授课期间,他每节课前都精心准备,课堂上他讲的激情彭湃,学子们听的如痴如醉……可惜,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每天打针、吃药,发声非常困难,但课堂上孟二冬一句话也不肯少说,总是力求讲解的更生动,更详细。
教师师德师风征文12篇

教师师德师风征文12篇教师师德师风征文12篇【篇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一千二百多年前韩愈先生在《师说》说过的、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最质朴的定位。
悠悠千年岁月,老师这个职业非但没有被历史磨去,而且它的内涵已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我理解的“老师”是一辈子的事业,它有着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内涵,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同时它也是人生梦想实现的精神支柱。
师德仿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前行的路,给你度过无数艰辛时刻的勇气。
经过一代代师者用汗水和智慧的锤炼和淘洗,“老师”这个名词被赋予了许多的期待,这些期待来自于学生、家长、社会、民族,也来自每一个老师个体。
而每一个期待的背后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学生的期待是快乐地成长成他们想象中的自己,家长的期待是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和人生;一个民族的期待,是培养建设国家未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而老师们的期待,一方面是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引领他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懵懂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人生梦想的开始和实现。
然而这一个个期待从萌生状态到完成状态离不开一位位老师。
肩负着如此多期待、梦想的老师们,我们何以担负自己的职责?回答也是师德。
师德中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殊不知,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站在教育一线的平凡教师们没有口号式的漂亮话语,却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甚至是全部,他们是用自己每点每滴的思考、努力和付出在践行着自己的理念,一步步靠近心中那个温暖的梦想。
也许太多的琐碎和繁杂的现实在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教育梦想,试图让我们变得平庸,可是只要夜空中最亮的星还闪亮着,一切都不是退缩的理由。
正是心中的这种爱与责任,我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走进真正的教育。
正所谓“大道无声”。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师德让我们在通往教育梦想的路上,享受着芬芳四溢,即使满路荆棘。
教师师德师风主题征文范文(精选24篇)

教师师德师风主题征文教师师德师风主题征文范文(精选24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征文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还是对征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师德师风主题征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师德师风主题征文篇1《救学生要紧》讲述了5.12汶川大地震,下午2时28分什邡洛水中心小学地震来临时,黄涌老师镇定自若,带领同学有序撤退。
他希望同学们一个不少地安全离开教学楼,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学生,可是他却毫无顾虑自己的生命。
生命成可贵他知道,可是心中想的只是自己的学生呀!逃离出来的一个个学生都站在安全的操场上最后等待老师的出现。
这时看见黄老师抱着一个鲜血淋漓的受伤同学从废墟中冲出来,刚一放下受重伤的同学时,余震不断发生,地动山摇,教学楼还继续在倒塌,危急时刻黄老师再次爬进倒塌教室中,又一次背出最后一名嗦嗦发抖的女同学时,轰隆一声巨响,房屋全部变成一片狼藉,同学们得救了。
他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了一个老师在最危险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了同学,他认为孩子们的生命比自己更为重要,像这样爱生如子的老师何止这一个呀!请看谭老师双臂护着四个孩子的生命自己却牺牲了,还有张米亚、瞿万荣、吴忠红……他们像慈父慈母百般呵护着每个孩子,牺牲时却毫无怨言,面带笑容。
灾后又是你强忍住失去亲人的悲哀,和同学们在帐蓬中上课,安慰失去亲人的学生,让笑脸重新绽放,正由于你们无私奉献,浇灌着灾后重生的花朵,才使得这些花朵开得更加鲜艳多彩。
读《救学生要紧》一文后,改变了我以往对老师的看法,以前我总是认为老师凭一支粉笔,一本教课本,教书育人没有什么高尚,比起科学家相差甚远。
现在我深深感到千千万万的“护花使者”在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作出了无私的贡献,教育我们成长,没有你们的奠基,哪有今天的科学家,哪有今天卫星上天,哪有祖国的繁荣。
我为拥有你们这样品德高尚的老师而自豪、骄傲和幸福。
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征文(精选18篇)

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征文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征文(精选18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写征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征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征文篇15年前,带着创造一份激情生活的梦想,带着想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豪情,我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红色的幼教大军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
真正成为了幼儿教师我才知道,这份工作中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此起彼伏的喝彩,所拥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
也许我是渺小的,茫茫人海中我只是普通的一个;但同时我又是伟大的,因为我是无私奉献的幼儿教师。
既然选择了幼儿教师,就等于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选择成为一名守巢人。
也许你会问我:做这样一个不被别人记起的幼儿教师你后悔吗?我会告诉你:不,我永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一粒粒种子,在爱的呵护下,成长为一株株健康的幼苗,去迎接灿烂的朝阳;因为我看到了一只只小鹰,在我的鼓励下,从嗷嗷待哺到学会飞翔,翱翔在广阔的蓝天;因为我看到了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在我们的关爱里,从噙满懵懂泪水到闪动着知识的光芒,用充满自信的微笑,迎接美好的明天。
纵然我们的喜悦带着心酸,纵然我们的微笑带着泪水,但是,我们依旧坚定地做一个守巢人,因为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温暖和感动。
我是个怕冷的人。
去年的冬天特别地冷。
一次户外活动前,我特别嘱咐孩子们穿好衣服系好扣子,外边很冷。
早操结束了,才发现一直惦记着要给孩子们穿暖和的我,竟然只穿着毛衣就站到了刺骨的寒风中。
手脚冰凉的我下意识地呵着气暖手。
阳阳突然跑到我的身边握住我的手:“老师,你不穿棉袄冷不冷啊?我的手可热了,给你暖暖手吧!”“不用了……”话还没说完,一双双暖融融的小手伸向了我,给了我一股暖流,流向全身的各个部位。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这应该是为师者最值得骄傲的时候了,这是你用满腔的爱换取的一份厚礼――一份世俗的天平无法衡量的感情,一份别人无法得到的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师德师风征文范文12篇
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便是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你知道师德师风征怎么写吗?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教师师德师风征文范文1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一千二百多年前韩愈先生在《师说》说过的、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最质朴的定位。
悠悠千年岁月,老师这个职业非但没有被历史磨去,而且它的内涵已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我理解的“老师”是一辈子的事业,它有着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内涵,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同时它也是人生梦想实现的精神支柱。
师德仿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前行的路,给你度过无数艰辛时刻的勇气。
经过一代代师者用汗水和智慧的锤炼和淘洗,“老师”这个名词被赋予了许多的期待,这些期待来自于学生、家长、社会、民族,也来自每一个老师个体。
而每一个期待的背后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学生的期待是快乐地成长成他们想象中的自己,家长的期待是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和人生;一个民族的期待,是培养建设国家未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而老师们的期待,一方面是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引领他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懵懂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人生梦想的开始和实现。
然而这一个个期待从萌生状态到完成状态离不开一位位老师。
肩负着如此多期待、梦想的老师们,我们何以担负自己的职责?回答也是师德。
师德中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殊不知,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站在教育一线的平凡教师们没有口号式的漂亮话语,却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甚至是全部,他们是用自己每点每滴的思考、努力和付出在践行着自己的理念,一步步靠近心中那个温暖的梦想。
也许太多的琐碎和繁杂的现实在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教育梦想,试图让我们变得平庸,可是只要夜空中最亮的星还闪亮着,一切都不是退缩的理由。
正是心中的这种爱与责任,我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走进真正的教育。
正所谓“大道无声”。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师德让我们在通往教育梦想的路上,享受着芬芳四溢,即使满路荆棘。
教书育人是践行爱人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
母爱容易出现宠溺,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少了几分严谨。
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主动积极的爱,充满理性和智慧,滋养着孩子不断成长的心灵。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不再是口号,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践行。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多么令人敬佩的朴素的胸怀,但不要以为只有教育大师才有的,无数位平凡的一线教师每天都在用这样的胸怀在接纳孩子,等待孩子们的成长,焦急而又耐心地静听花开的声音。
也许大家都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课,满心欢喜地走上讲台,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或者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当我们严肃地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顽皮的孩子依旧我行我素;也有那么一刹那,我有些心灰意冷,怪孩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