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曹植《情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孔巢父①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②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注】①孔巢父,少时苦学,后辞官归隐,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②陈琳,归附曹操后,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六幺令·天中节①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

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同,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

”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渡”“诵赋祭吊”几个场面写出端午节的盛况。

B.词中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为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

C.本词咏今叹古,“借古而启今”。

上片极力描摹端午诸种盛况,下片感怀屈原人生经历。

本词的写作重点在上片。

D.词中有景,景中寓境。

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

(2)一般认为,词中的“异客”是指屈原,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除夜二首(其一)①陈与义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作者】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背景】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主旨】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

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借征夫之离恨 诉逐臣之哀怨——曹植《情诗》旨意探析

借征夫之离恨 诉逐臣之哀怨——曹植《情诗》旨意探析

( 潍坊 学 院 , 山东

要: 曹植 后期 的诗 歌 中颇 多“ 生之嗟 ”但 在备 受猜 忌动 辄得 咎 的严酷 环境 不便 直 写 , 忧 ,
只得用含蓄隐晦的曲笔来表达。《 情诗》 严霜结” 白露唏” 中“ 与“ 两个语典, 化用 了《 《 怨诗 诗》 骚》 的命 意 , 曲折 表达 了对曹 丕猜 忌迫 害 同胞 兄 弟 的不 满 , 同时告诫 曹 魏 政权 将会 有 “ 异姓 为 后” 的

曹 植 (9 -2 2 , 子 建 , 武 帝 曹 操 第 四 12 3 )字 魏 子, 魏文帝曹丕之胞弟。魏 明帝 曾封他于陈( 今河 南省 淮 阳县 ) 死 后朝 廷 追 赠他 谥 号 为 “ ” 所 以 , 思 , 后世也称他为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家, 被钟嵘推尊为“ 建安之杰” 《 (诗品 ・ 总论》 , )与 其父曹操 、 兄曹丕并称为“ 三曹”其事见《 , 三国志 ・ 魏书》 卷二十《 任城陈萧王传》 曹植的一生及其文 。 学 创作 以公 元 20年 曹丕代 汉称 帝为 界 ,明显 地 2 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他过着斗鸡走马、 诗酒 唱和的 贵 公子 生活 , 精神 昂扬 自信 , 满 了“ 力 上 国 , 充 戮 流 惠下民 , 建永世之业 , 流金石之功” 曹植4 ( 与杨德 祖书》的功业 自 ) 许意识。表现在这一时期 的诗歌 创 作上 , 是 以抒 发 立功报 国的雄心 壮 志为 主 ; 也 后 期 由于备受 猜忌 和迫 害 ,使他 的精 神长 期处 于压 抑 愤 懑之 中 , 文创 作颇 多 “ 生之 嗟 ” 写 出了不 诗 忧 , 少 自悼身世和反映现实的诗作 , 感情哀婉缠绵 , 充 满了愤激不平之气和悲凉之音 。《 情诗》 就是这样 首含 蓄凄婉 的 自悼 身世之 作 。 此诗最 早 载于《 文 选》 卷二 十九 “ 杂诗 上 ” : 微 阴翳 阳景 , 清风飘我 衣 。 游鱼 潜渌 水 , 鸟薄 天飞 。 翔

古代诗歌鉴赏--2022届高考语文(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2022届高考语文(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2022届高考语文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四首(其二)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注】。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晋贾充之女在帘后窥望,倾慕韩寿的年少英俊,后二人得成佳偶;宓妃(诗中指甄氏)爱重曹植的文学才华,但后被曹操拆散,终成爱情悲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东风、轻雷等春景,传达出生命萌动的气息,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喜悦。

B.颔联中“金蟾”指香炉,“玉虎”是井上打水的辘轳;“香”“丝”谐音“相”“思”。

C.贾氏窥帘,宓妃情深,连用典故,表现出女主人公追求爱情时情感的真挚与炽烈。

D.这首爱情诗融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感,语言有着丰富的暗示与联想意味,朦胧幽美。

2.有论者认为此诗的尾联使全诗具有了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①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注】①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掌刑狱。

②《招魂》:屈原《楚辞》名篇,诗人期待着怀王灵魂归来,希望顷襄王振兴楚国,报仇雪恨。

③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叙事,作者在昏暗凄清的黄昏时遇到故人张处父,照应了标题。

B.下阕老友重逢,追忆往事,感慨今昔,于对比中凸显了如今的儒雅从容。

C.“欲黄昏”中的“欲”字写出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霎那间景象。

D.“山头来去云”通过云的飘来飘去暗示了词人南渡后漂泊无定的无奈生活。

2.辛弃疾的词善用典故,请选择本词中的两个典故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作者】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背景】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主旨】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

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新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解析(1)

新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解析(1)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官仓鼠(唐)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公子行(唐)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曹诗讽刺的对象是________,孟诗讽刺的对象是________。

(2)具体赏析这两首诗在讽刺手法上的异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梦(唐)杜牧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季节的更替,牵动着边塞和家乡两地的人,为尾联思妇给丈夫寄征衣的行为做铺垫。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

(2)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

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到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局长安生活的艰苦。

备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杂诗(其四)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屈原的辞赋开始,就形成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这首诗明显地学习屈赋。

B. 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佳人图,这“佳人”生于“南国”,艳若桃花,光彩照人。

C. “时俗薄朱颜”二句,指世人并不喜欢这朱颜的美人,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

D. 这首诗简练峭直,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风格质朴刚健,有一种爽朗自然之美。

(2)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C(2)①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杰出的才能,表达自得之情;②“时俗”二句,说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比喻自己不被重用,表达怀才不遇之愤;③“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逝,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解析】【分析】(1)C项,“指世人并不喜欢这朱颜的美人,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错,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意思是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此句是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而不是“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

故选C。

(2)“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从屈原的辞赋开始,就形成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

曹植这首诗,在构思和写法上明显地学习屈赋。

这首诗以佳人自比: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时俗”二句,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比喻自己怀才不遇。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转瞬间,岁月消逝,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驶,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情诗曹植古诗词鉴赏

情诗曹植古诗词鉴赏

情诗曹植古诗词鉴赏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是曹操的次子。

他早年文才出众,享有盛名。

曹植的古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其中以《洛神赋》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对曹植的情诗进行鉴赏,欣赏其中的文学之美和情感之深。

1. 曹植的情诗特点曹植的情诗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著称,与同时期的古代诗人相比,他的情感表达更加热烈、直接。

曹植追求真实的情感表达,所写的情诗大多是倾诉内心情感的表白之作。

他的诗歌常常写下对爱人的深深思念、爱意满满的表白,以及个人对人生和世界的反思。

曹植的情诗语言犀利、生动,直击人心。

他通过情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类情感的深入观察,使得他的作品更富情感和内涵。

2. 《洛神赋》《洛神赋》是曹植最著名的情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这首诗描绘了洛水中的女神,以及她的美貌和骄傲。

诗中曹植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辞藻和艳丽的描绘手法,形成了瑰丽壮观的艺术意境。

在诗中,曹植将自身的情感与美景融为一体,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3. 《白马篇》《白马篇》是曹植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情诗。

这首诗以表白和歌颂的形式,描述了自己内心深爱的女子。

曹植通过对白马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美人的喜爱和痴情。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行文流畅,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使人读后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痴迷和激情。

4. 曹植情诗的鉴赏意义曹植的情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饱含情感的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情诗反映了人类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道出了人生的苦乐和思考。

通过阅读曹植的情诗,我们可以欣赏到他优美的诗歌语言,深入感受其对情感世界的描绘和思考。

同时,曹植的情诗也给我们带来了情感的共鸣和启迪,让我们对人生和美的追求有了更深的思考。

5. 结语曹植的情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他的诗歌展示了对情感世界的独到洞察和真实表达,让读者无法抗拒其魅力。

通过阅读曹植的情诗,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领略到他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曹植情诗赏析

曹植情诗赏析

曹植情诗赏析
摘要:
一、曹植简介
二、曹植情诗的主题与特点
三、曹植情诗的代表作品
1.《七步诗》
2.《洛神赋》
3.《赠白马王彪》
四、曹植情诗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正文: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与其兄曹丕、曹彰并称为“建安三杰”。

他的诗歌才情横溢,尤其擅长写情诗,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词句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曹植的情诗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国家政治的关注,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其诗歌特点在于善用典故,辞藻华丽,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曹植的情诗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文人墨客所传颂。

在曹植的情诗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
1.《七步诗》
《七步诗》是曹植以自己身陷囹圄的经历为背景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曹植以沉痛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因为皇位争夺而遭受迫害的遭遇,表达了对兄弟间真挚情感的怀念。

这首诗以七步为韵脚,形式独特,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2.《洛神赋》
《洛神赋》是曹植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

诗中,曹植以洛神为线索,讲述了她与河伯相恋的故事。

洛神美丽、聪慧、善良的品质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表达了曹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3.《赠白马王彪》
《赠白马王彪》是曹植为其好友白马王彪所写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曹植以白马为寓意,赞美了王彪的高尚品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惜。

这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曹植的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风格为后世文人所传颂,被誉为“诗仙”。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建康层楼(元)王冕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

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

江山如画思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

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

(1)诗歌第一联以“________”字写出了层楼之高,以“________”字写出抒情主人公愁绪之多。

(2)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艺术特色。

【答案】(1)危;饶(2)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

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

③今昔对比,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

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解析】【分析】(1)“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这句话的意思是:建康层楼很高,高出云霄;携着酒盏登临建康层楼,让旅居在外的人生发出很多的愁绪。

这里面,“危”的意思是高,“危楼高百尺”也是这个意思;“饶”,有多的含义,现代也说丰饶,富饶。

故第一个空填“危”,第二个空填“饶”。

(2)《建康层楼》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表现的情感大多是借古伤今,慨叹过去的繁华不再,抒发今日之忧,本诗也有怀古伤今之意,手法上才用了设问手法,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又运用对比手法,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最后,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效果上,更好地表达诗人怀古之意。

故答案为:⑴危饶⑵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

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

③今昔对比,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

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

初二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题答案[001]

初二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题答案[001]

初二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题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以________字为线索,以________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来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试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明卿:作者的好友。

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④书生万户侯?【注】①吴钩:刀名,刃弯。

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

③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虞世南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建的一座楼阁。

阁内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皆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意在让后人永远记住他们为唐王朝建立的不朽功勋。

④若个:哪个。

(1)请简析【甲】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字的妙处。

2019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解析及答案(下} (1)

2019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解析及答案(下} (1)
十三、北方文雄--元好问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老 树① [金]元好问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②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注]①金宜宗贞祐四年(1216 年),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 南,诗人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②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
诗中写到了兰草,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元嘉三家——鲍参军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上京①即事
[元]萨都剌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代出自蓟北门行(节选)
咏湖中雁 沈约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唼①流牵弱藻,敛翮②带馀霜。
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 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注]①唼:形容鱼、鸟吃东西的声音。②翮: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 这首诗塑造了“湖中雁”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6 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十砚老人--黄莘田 阅读下面两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此诗画线的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情诗赏析

曹植情诗赏析

曹植情诗赏析
曹植的《情诗》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徭役和离别的感伤。

他通过游鱼、飞鸟、征夫等形象,描绘出徭役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离别的悲哀。

首先,诗中描绘了满天乌云遮蔽了太阳,阵阵清风吹起衣襟的景象。

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不安。

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诗人用这些形象来反衬征夫羁于徭役而不得归乡的忧伤。

接下来,诗人通过征夫思归、亲人盼归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那些在外奔波、孤苦无依的人,苦于徭役而未卜归期;启程的时候严霜冻结,如今归来,白露已晞。

这些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徭役给人们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征夫的感伤作结。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徭役和离别的深深感伤和无奈。

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

因此,他的诗作往往以情动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徭役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离别的悲哀。

在《情诗》中,他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总之,《情诗》是一首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诗作,通过曹植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使人们对徭役和离别的感伤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和理解。

曹植《七步诗》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曹植《七步诗》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曹植《七步诗》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阅读答案(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答:比喻同胞兄弟.(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排挤、互相斗争的内幕。

(3)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

答:“泣”字使用了拟人手法,极为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兄弟残酷紧逼的现实表现出的极度痛苦和悲愤。

(4)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内涵。

答:1豆茎与豆原本是同根相生,诗人用豆茎与豆比喻同胞兄弟、手足之情。

2面对兄弟紧迫地残酷相逼,诗人极度伤心而又深感无奈。

【赏析】:《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甲]七步诗[乙]反七步诗[三国魏]曹植郭沫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1.[甲]诗中,曹植巧比妙喻,诗中用“豆”比喻________,用“萁”比喻________,“同根生”指________。

“相煎”指________;[乙]诗中的“豆”成了________,“萁”变成了________。

2.[甲]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020年山西省晋城市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山西省晋城市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山西省晋城市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古诗词阅读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填写文中诗句)(2)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①曹植,“同根生”指②同胞兄弟。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BA.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B.表达了作者对哥哥曹丕的理解与无奈。

C.表达了作者对骨肉相残的厌恶与憎恨。

【分析】这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五言六句诗。

一首饱含悲愤却又无可奈何的写兄弟之情的诗。

【解答】(1)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这是诗歌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曹植自己,“同根生”指同胞兄弟。

(3)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 C正确,B错误,应改为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

故答案为:(1)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①曹植②同胞兄弟(3)B。

【点评】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通过朗第1页(共65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6)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6)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6)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野兴陆游鬓边莫笑久星星,造物常钟我辈情。

每带余酿蹋花影,又和残梦听莺声。

轩窗风过书答乱,洲渚潮生钓艇横。

韩子未除豪气在,文章都待不平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自嘲衰老,说造物主常常钟情于我,很久以来我就已经两鬓斑臼了。

B.颔联写诗人的雅兴,常常带着几分醉意月下赏花,朦胧的睡梦中听莺鸣。

C.一个“横”字形象地写出了钓艇随意停放的状态,又写出诗人自适自足的情态。

D.全诗紧扣标题,蹋花影、听莺声、读书、垂钓,从白天到晚上,层次清晰。

(2)最后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卢纶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纶的这首诗,客观上反映了中唐时我国早期书院春天生活的基本情景。

B.诗人能参加西园会,主要是因为与其他人一样有追求自由不驯顺的性情。

C.诗人运用了对偶、典故、写景等手法从多角度题写这所新修书院的生活。

D.诗人在末句表达了参加书院聚会的愿望,体现了卢纶读书交游的功利性。

(2)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一下诗中反映那时书院的特点。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

②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

③生子何须似仲谋:《三国志·孙权传》中曹操曾云“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技巧。

曹植《杂诗》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

曹植《杂诗》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

曹植《杂诗》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曹植《杂诗》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杂诗曹植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1)请简要分析“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这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2)有人认为,本诗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而又复杂,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1)这一句有统领全诗的作用,通过“高台”“悲风”“朝日”“北林”等具有悲凉、阔大特点的意象,营造了一个高远的意境,渲染了一种悲怆的气氛,并以“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2)同意此观点。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传达出诗人的悲秋之情,而“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又抒发了自己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亲友的强烈思念和担忧之情,“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则又抒发了诗人让鸿雁传信给所思之人的美好愿望落空之后的无尽失望与忧伤之情。

赏析:五言诗到了建安时代,一改平淡朴实,风格变得苍凉悲壮。

汉末战乱频繁,人民深受疾苦,在有志平定天下的士大夫诗歌中表现突出,形成建安风骨。

我们在前面曾经讲过曹操的《苦寒行》,就是建安时代诗歌的代表。

曹植才高八斗,志向远大,曾经有继承乃父的趋势,为其兄曹丕所嫉妒,在曹操尚未去世的时候,就开始受排挤,所以他的诗风含蓄悲愤,有郁郁不得志之感。

这首诗是怀念子建异母兄弟白马王曹彪的作品。

曹彪尚武,膂力国人,性格直爽,喜欢带兵打仗建功立业。

虽是异母兄弟,但二人感情深挚,除了这首室外,曹植还有长诗《赠白马王彪》,其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带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每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任城王,曹彰,曹植的同母兄弟。

兄弟之间,本当亲密,而由于有继承权的矛盾,不能相亲,故“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不许在一起居住怕担相互串通谋位的嫌疑。

最新古代诗歌赏析曹植《杂诗七首(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古代诗歌赏析曹植《杂诗七首(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曹植《杂诗七首(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杂诗七首(其五)曹植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注]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注]东路,指曹植奉命从洛阳回自己封地鄄城(在今山东省)的路。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四句自问自答,强调诗人心中的远游是要远征东吴,为国杀敌。

B.诗人远游时遇到了长江的悲风、淮泗的急流,暗示理想受阻的现实。

C.“惜哉无方舟”一句语义双关,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与无奈。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愿闲居封地、甘心替国分忧的情感。

14.B【解析】“诗人远游遇到”分析不正确。

诗人尚未远游,“长江的悲风、淮泗的急流”只是诗人的想象。

15.曹植的诗歌具有“刚健之美”,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6分)15.①诗人虽济河无舟,征伐无路,但仍壮志不衰,想远游“赴国忧”,抒情主人公形象明朗刚健;②诗中洋溢着不惧逆境、不愿虚度岁月,渴求驰骋沙场报国立功的壮志豪情,情怀、思想内容刚健有力;③设问、反问以及动词“骋”“赴”等的使用,明朗自然,干练有力,语言有刚健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风格。

这是对诗歌整体风格的鉴赏,较之语言风格更不好把握。

鉴赏整体风格可以从诗中塑造的形象、诗歌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特点这几个角度分析,最后总结出诗歌的整体风格。

诗歌风格是“刚健之美。

”从诗歌塑造的形象来看,这是一个充满豪情、慷慨激昂的形象。

“吴国为我仇”语意慷慨,感情激昂,与其说是叙事,不如说是掷地有声的战斗誓言,它赋予了这次“远游”以极不平凡的意义,使诗歌一开始就涂上了豪迈悲壮的色彩。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以欲渡江河而无船比喻自己空怀壮志却不被任用、报效无门。

作者在诗的结尾情不自禁地发出呼喊:“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这是他发自肺腑的心声,他不愿闲居,甘愿为国家的忧患赴汤蹈火,这一志向在他的其它诗文中多有流露,然而在此诗中多了几分凄怆与苍凉。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同步重点专练含解析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同步重点专练含解析

【重点知识·能力提升】一、阅读与拓展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问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对酒当.歌 当:(2)青青子衿..子: 衿: (3)呦呦..鹿鸣 呦呦: (4)何时可掇.掇:(5)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陌: ;阡: ;枉: ;用: ;存: 。

(6)绕树三匝. 匝: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重点练)第三单元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3.将诗歌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契阔谈䜩,心念旧恩.(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完成下面问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归园田。

..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里,复得返自然...有余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①,处者②歌式微③。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黍离:出自《诗经》。

是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

这里取其感伤离乱,行役不已之意。

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

③式微:出自《诗经》,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

B.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C.三、四两句俯仰有致,意境开阔,运用了“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所用手法一致。

D.九、十两句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15.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花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常被作者借来抒情。

《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西湖最美的景致概况出来;《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

(2)《荀子·劝学》指出,蟹虽然身强体壮,但却“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它心浮气躁,不能专心致志。

(3)叠词的运用,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且富于音乐美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连用叠词,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14.C
15.《情诗》:①抒发了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
②表达了作者对身处乱离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③寄寓了曹植有志不得伸展的凄怆伤悲之感。

《短歌行》:①表达了人生苦短,功业未成的忧思;
②对天下贤才能士的渴慕;
③抒发了曹操欲结束战乱、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

1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无边落木萧萧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