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导入论文
初中历史课导入论文
简析初中历史课的导入【摘要】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导入得法,不仅能架起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桥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新课题的学习、探究中。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对历史课的导入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对新时期历史教学成绩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入【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67-01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导入得法,不仅能架起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桥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新课题的学习、探究中。
“万事开首难”,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采纳下列几种导入方法:1 复习导入这是最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可谓是温故而知新。
例如,在讲述《马关条约》时,我们可先复习已经学过的《南京条约》;讲《辛丑条约》时,可再复习《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通过复习,学生可明确各个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及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以及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
再如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提问:国民党被推翻的标志是什么?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一共多少年?学生回答后指出: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被推翻。
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一共22年。
此时继续问: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成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那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悬念导入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程度大,变化性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
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参考)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一: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紧紧联系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但各部分内容之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逻辑结构,若按灌输知识式教学模式讲授,很难取得较好效果。
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强其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高度还原或仿真实际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其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衍生和知识的应用、重建,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创设情境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抽象概括、提炼浓缩的书面语言。
因此,通过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旺盛的求知欲。
对学生而言,苍白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述,就像是一潭死水,让人昏昏欲睡;空洞的情感,千篇一律的语调,就像是一盘淡而无味的菜,让人兴味索然。
若能丰富语言表达法,或寓事于理,或寓情于景,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声情并茂地再现,就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如讽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时,著名历史学家翦伯先生这样说:慈禧太后多年来都是跟着帝国主义的笛子跳舞。
现在,只要听到笛子的声音,她就知道该踏出右脚或左脚了。
如何写初中历史小论文教案
如何写初中历史小论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掌握小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步骤;
3.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初中历史小论文。
教学内容:
1. 小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小论文的写作要求;
3. 小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步骤;
4. 小论文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教学步骤:
1.引入:导入小论文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小论文的重要性。
2.讲解:讲解小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引导学生理解小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步骤。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历史题目,完成一篇小论文的草稿。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小论文草稿,进行互相评价和改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资源:
1. 教师准备的教案和课件;
2. 学生准备的历史资料和笔记本。
评价方法:
1.参与度评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进行评分;
2.小论文草稿评分:根据学生完成的小论文草稿质量进行评分;
3.互评评分: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小论文草稿,进行评分。
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论文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学习优秀历史小论文的范文,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
有效的小论文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重视小论文写作教学的实施,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探讨
历史作为一种过去 , 是静态不变 的, 而现实则充满生机 , 丰 富多彩 。历史课程 的学 习需要结合现代文化技术手段 , 让历史 课堂教学“ 活” 起来 、 “ 动” 起来 , 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满生机。 初 中 历史课堂导人 , 亦需对此加以合理使用 。 如: 在学习丝绸之路 的 时候 , 不妨播放 一下 歌曲《 我们新疆 是个好地方》 , 让学生通过 想象 , 配合音 乐效果 去体验和感受历史与现实 的差距 ; 在讲 到 贞观之治时 , 不妨 向学生播放 电视剧《 贞观长歌》 的一些 片段剪 辑, 让学生真切体会和感受大唐政治 、 军事和文化的繁荣 , 让学
教学方法 , 除 了本文详 细阐述 的 四种方法外 , 还有诸 如复习导
入、 影音导人 、 史论导入及情境导人等课程导入方法。 本文结合
E l 常教学实 践 , 重点探讨 了四种常用 的课程导入 方法 , 实践证 明能有效提升课 堂精彩程度和教学效果 , 对相关教学实践工作 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在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 , 现实素材也是丰富的教学辅助资
源, 需要加 以充分合理 的使用 。特别是在现今 自媒体工具 日益 发达的背景下 , 以本校 学生 为例 , 他们大 多有智能手机 , 有 自己 的微博 , 能迅速有效地了解各种新 闻消息 。在讲授鸦片战争的 内容时 , 我就选用了法国皮诺家族 向中国捐献 圆明园兽首一事 进行导入 , 学生 的情绪反应 特别强烈 : 中国的国宝为何会 流落 至 国外 , 甚至部分兽首至今下落不 明?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探 讨 , 学生都能积极 配合完成所安排的学习任务 , 并积极主动搜索查 询关于文物流失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 知识 , 进 一步增强 了学
初中历史小论文指导教案
初中历史小论文指导教案
主题:初中历史小论文写作指导
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技巧和结构,提高写作能力和历史
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
1.历史小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论文结构和写作步骤
3.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小
论文的特点和意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小论文范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撰写。
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提
高历史写作的能力。
教学步骤:
1.介绍历史小论文的概念和写作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小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2.讲解历史小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步骤,详细介绍引言、正文和结论的撰写技巧。
3.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小论文范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搜集历史资料、整理论据和展
开论述。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选定一个历史主题,共同策划和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5.总结教学内容,设置写作任务和练习,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加练习和实践,提高历史写作
能力。
评价方式: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历史小论文写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布置历史小论文写作任务,评价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
中不断提高和改进。
3.通过学生的历史小论文成绩和表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巧设课堂导入 让学生主动学历史论文
巧设课堂导入让学生主动学历史摘要:初中历史课的导入语设计没有固定格式,因课而异,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选用不同的方式,只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才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入语;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050-01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假如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
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那么,怎样设计出新奇的历史课导入语呢?我在历史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复习导入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即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过渡,它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如讲述《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课,通过复习内地与台湾的历史关系,说明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进而过渡到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是一种侵略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为维护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逐荷虏”,收复台湾。
二、谈话导入法教师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
如:1、设置悬念导入法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时,这样讲:“同学们,我们每年五月四日都要过一天节日叫‘五四青年节’,你知道它的来历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那么,什么叫‘五四运动’呢?这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一课——《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学生们的爱好就被吸引住了,并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法论文
小议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法【摘要】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导入新课是课堂成功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着堂课的成败。
导入方式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精心设计,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课堂,课堂导入和其它课程一样,课堂导入是历史课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
历史课的导入方法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把握好、运用好课堂导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课题。
因为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愉快而自主地进行学习,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美国心里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
导入,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意思,所以导入一开始就要做到“抢耳”、“抢眼”、“抢心”,用最短快的形式,达到破解主题,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因此,在设计导入法时,我们应当思考好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我们准备围绕学习主题或者相关主题导入什么,从而确定导入内容的覆盖面、深度和可能涉及度;二是如何拟好“导入”话题,确定导入方式方法,明确导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为何而导,确定导入预期质量和效果的侧重标准,即导入的主旨是什么。
课堂导入不能泛泛而导,也不能为导而冲淡主题。
在这三个问题当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第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合理解决,都是直接间接地在为第三个问题服务,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导入来唤醒学生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一种良好的心理驱动意识从而形成一种师生间和谐交流学习的基调。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在初中如下历史课堂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法:1.历史故事、典故导入法初中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论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探析【中图分类号】g633.51从余姚市区域课堂教研活动的发展动态,可以看出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态势,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与社会课以情感、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在这种新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历史与社会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我就如何改进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谈一谈自己粗浅的几点认识:一、历史与社会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明确。
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
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激起学生探究新课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为使导课更加完整,我进一步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以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二、历史与社会课堂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
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要让历史与社会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就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填鸭式、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1)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在此,教师的引导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发挥作用,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2)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
(3)丰富教学形式,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辩论式,记者采访、小品表演等形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免费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免费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对历史课堂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能够更好的对教学进行评价,及时地诊断教学问题,为学校和一线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质量、调控教学方向。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免费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免费范文篇1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课堂摘要: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关于有效课堂的理论探讨已有不少,这些学者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功效阐述了创设有效课堂的方法。
从有效课堂的含义来看,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双重作用。
结合教学实践对有效课堂的创设,从教师的备课、课堂导入、讲授历史、史料的应用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有效课堂;预设生成;学生主体;教师指导有效课堂的含义有三层:第一,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
第三,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有效课堂的理论我们最常听到的声音就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甚至有些学校提出并且严格实施教师只讲10分钟,其他时间都交给学生,这种提法主要是从教学能否促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为标准来判断教学有效与否的,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导。
但是我们似乎忽视了从教师的视角来创设有效课堂,所谓教师的视角并不意味着回到以前的满堂灌一言堂,而是从教师的角度科学地去创设有效课堂。
本文叙述的是如何将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有效的、科学的、艺术的相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更加突出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业务能有不断的提高和教学方法能有所改进。
即试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指导性结合起来,探讨有效课堂的标准。
一、充分的备课,使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备课是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基本工作之一,没有哪位教师不备课就可以上好一节课的,即使是教书多年的老教师也是如此。
历史教案案例写作范文初中
历史教案案例写作范文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要手段及其意义。
3. 讨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要手段。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秦始皇如何统一中国的手段及其意义。
2. 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秦始皇的塑像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统治者,他如何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讲授(20分钟)1. 介绍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相互争霸,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
2. 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要手段:消灭反抗势力,制定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文字标准,修建连绵长城,统一货币等。
3. 讨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打破封建割据,统一中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三、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围绕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手段和影响展开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并提出问题。
四、总结(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思考。
五、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作文,总结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之路及其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手段,还深入思考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同时,本节课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
初中历史论文优秀10篇
初中历史论文优秀10篇初中历史论文篇一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进行有效的备课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反思自身的备课备课就是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引导索,只有把初步的教学方案完善,在课堂中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
新课标的实施使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改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实际教学水平及时地反思自身的备课教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断地总结自身备课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地加以改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有效教学的初中历史课堂关键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再好的教案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因此,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更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离开课堂教学实践,空谈备课教案,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
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切实地落实教案内容。
1.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下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那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建有意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到历史文化的乐趣,缩小学生所生活的时代和历史课本中的时代的差距。
让学生从被动的位置转变到主动、积极的位置。
教师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诗词歌赋、歌曲、历史故事、图片和影视资料等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这样导课,能够在课堂开始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历史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历史文化,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导入方法【摘要】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从设问引入、图片资料引入、故事引入、实物展示引入和视频资料引入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导入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
有效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们在课堂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设问引入、图片资料引入、故事引入、实物展示引入、视频资料引入、有效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样化的导入方式能够提高课堂效果1. 引言1.1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导入环节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导入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导入环节是整节课的开端,通过巧妙设计可以打破学生的枯燥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历史课堂上,导入环节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历史知识需要通过故事、事件等形式来讲述,如果导入环节设计不当,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如何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导入,成为历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研究的问题。
通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历史教学内容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历史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对历史的热爱和好奇心。
2. 正文2.1 设问引入设问引入是初中历史课堂中常见的有效导入方法。
通过设问引入,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好奇心。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历史小论文写作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搜集史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是历史教学改革和历史高考改革的引擎和成果体现。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的小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一: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紧紧联系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但各部分内容之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逻辑结构,若按灌输知识式教学模式讲授,很难取得较好效果。
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强其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高度还原或仿真实际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其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衍生和知识的应用、重建,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创设情境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抽象概括、提炼浓缩的书面语言。
因此,通过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旺盛的求知欲。
对学生而言,苍白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述,就像是一潭死水,让人昏昏欲睡;空洞的情感,千篇一律的语调,就像是一盘淡而无味的菜,让人兴味索然。
若能丰富语言表达法,或寓事于理,或寓情于景,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声情并茂地再现,就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如讽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时,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这样说:慈禧太后多年来都是跟着帝国主义的笛子跳舞。
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导入艺术[论文]
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导入艺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个好的开端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自然。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精彩巧妙的导入,让课堂绽放魅力?现将笔者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课堂导入设计例说如下。
一、故事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故事导入,是指教师运用与教材知识相关,有故事情节的教学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积极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式。
这种导入即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又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更轻松増趣。
如在讲“屈辱的岁月”时,首先播放幻灯“开心一刻”: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时,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便提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
”这时,小明的妈妈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小明的爸爸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地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
”在同学们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后,提问:既然圆明园不是小明烧的,那么是谁烧的呢?同学们一定也很想知道火烧圆明园的真相,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这段百年屈辱的岁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这种用趣味故事导入的方式,使学生以较高的兴趣投入到求知、获知的过程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可使学生迅速地产生求知欲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时事导入,就是把社会上发生的、学生关心的现实事件,包括报上刊登的新闻热点,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式。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听课 ,有效 引导 学生集 中思维 ,从 而为整 堂课 的进 行打
好基础 。精心设计初 中历史 教学 的导语是教 学过程 中不
可 忽 视 的 一 个 重 要环 节 。
因 此 , 教 师 要 匠 心 独 具 、 巧 妙 地 创 设 能 唤 起 学 生 好
生 动 的画面 再现 “ 实” 史 ,让学 生 身临其 境地 体会 某个
历史 时期 的背景或事 件 ,能激发 学生 的情 感体验 ,引发 他们 的情绪 ,还 能很 好地加 强学生对新 知识 的了解。如
奇心和 求知欲望 的情 境 ,使学 生迅速地 把注意 力集 中到 学 习上来 。课堂 弓人 时 ,教 师联 系教材和学 生实际 ,用 1 丰富 多彩 的形式来缩 短学生 与教材 之间的距离 ,使学 生 顺利进人 课堂的学 习。那么在初 中历史课堂 教学过程 中,
中,放 在联 系中 ,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就 是一 些孤立 的碎 片 ,任何 问题 也不能说 明。 ”在导入环节 中,如果能够利 用史 料把 旧的 知识和 即将要学 习的知识 之间 的联 系和线 索找 出来 ,将
有 助 于 完 善 课 堂 教 学 。历 史 知 识 一 般 由 时 间 、 空 间 、 人
商、周历史时 ,用暴君的残暴统治衔接导 人效 果会更好。
它是根据知识 之间的逻辑 关系 ,找准新 旭知识 的联结点 , 以旧引新或温 故而知新 ,具有承上 启下 的作 用。虽 然这
种导 人法往往缺 少趣味性 ,但 是历 史课 是 时间连贯性 很 强 的课程 ,根据具体 的教学 内容精 心设计 ,利 用复 习旧 课而 引人新课 ,有利 于知识 间 的衔 接 ,使学 生理 解历史
注意力 ,激起他 们 的兴趣 ,如 同徐徐拉开 的帷 幕 ,让 同 学们一眼看 到精 美 的置景 ;又 如乐章 的序 曲,使学 生一
浅谈注重课堂导入,搞好初中历史教学
、
设 置 悬 念 法
教师设 置悬念 , 导入新课 , 能引发学 生进一 步思考 , 利 用 学 著 名 的甘 为 变 法 流 血 牺 牲 的谭 嗣 同勇 士 。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自然都 集
生 的好 奇 心 , 培 养 学 生 追 根 问 底 的 习 惯 。 当 然 设 置 的 悬 念 要 和 中到 戊 戌 变 法 中去 了 。 授课 的内容相互 照应 , 结 构浑然一 体。 例 如我在讲述 《 战 后 初 期 五、 历 史故 事导 入 法
话题一转 , 设问: 一 战 后 哪 些 国家 损 失 惨 重 ? 有 哪 几 个 国家 趁 一 战 威 望 ?
之火 , “ 劫” 得 了哪 些 好 处 ? 带着 这些 问题 , 好 奇 的学 子 们 积 极 主 动
地 进 入 了课 堂
二、 直 观教 具 导 入 法
大家知道著名的小说《 汤 姆 叔 叔 的 小屋 》 这部作 品吗? 林 肯 总
下八种方法:
一
例如在讲授 《 戊戌变 法》 前, 我 引 用 了这 样 的 导 语 , “ ‘ 我 自横 刀 向天 笑 , 去 留肝 胆 两 昆 仑 ’ 。这 句 诗 词 大 家 都 很 耳 熟 , 那 么 这 是 谁 的诗 词 ?为 何会 说 出这 样 豪 情 的诗 句 ?我 们今 天就 来 认 识 这 位
约》 开 放 的通 商 口岸 有 哪 几 个 ?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开 放 的通 商 口岸 课 文 有 关 的 世 界 名 胜 、 历史古迹 、 风土人情 入手 , 把 他 们 引 入 那 又 有 哪几 个 ?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中 开放 的通 商 口岸 同 第 一 次 鸦 片 战 奇 特 的殿 堂 。 争 中开 放 的 通 商 口岸 比较 有 哪 些 变 化 ? ”让 学 生 标 出通 商 口 岸 例如 , 讲述《 秦朝的灭亡》 时, 我是这样 导入 的: 当年 陈 胜 、 吴 后。 通过提示 、 启发 , 让 学 生 得 出 结论 : “ 第 二 次鸦 片 战 争 中 开 放 的 广 起 兵 于大 泽 乡 , 大家 知 道 大 泽 乡 在 哪里 吗 ? 它 就 在 我 们 的 家 乡 通 商 口岸 由东 部 沿 海 渗 透 到 中 国 内地 , 由 东南 沿 海 延 伸 到 辽 东 半 宿 州 , 现 在 陈胜 、 吴广像仍然矗立在大泽乡。 他 们 当年 是 怎 样 起 义 岛, 这 样 中 国 的半 殖 民 地 化 程 度 进 一 步 加 深 了 。 ” 达 到 了 预 定 的 的 . 情况如何 , 由 此导 人 。
初二历史小论文范文100字(实用7篇)
初二历史小论文范文100字(实用7篇)一、教学具体方法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指的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排演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有活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直观、明确地向学生展示历史演变的进程,使得学生在整体上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不断丰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事件回顾3史料展示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缺乏阅读量,其了解的史料较为欠缺。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展示史料能够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观点更具有丰富性,避免了历史学习过程中观点的局限性。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侧面了解历史,全面了解历史做了铺垫。
史料的展示也能够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与此同时,在对史料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避免历史学习进入空洞无力的学习过程,逐渐认识到身边历史即是真正的历史的观点。
4历史评点在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时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分析。
学生通过对秦始皇正面和反面的不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评价标准。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综合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二、总结在初中历史的教学阶段,如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庞杂的历史内容转变为富于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使得更多的历史内容能够为学生所接受,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标准。
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根据其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分析对待,实现历史教学的丰富和全面。
新课程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成为知识的主人。
论初中历史课的导入教学
四心理 学 研 究表 明 ,刺激 程 度大 ,变化 性 大 ,容 易 吸 引学 生 的 注意 力 ,引起学 生的积极 思维 ,加强 学生 对重要 知识 的无意注 意 。 通 过提 出问题 。设 置悬 念 ,可 以吸 引学 生 的注意 ,抓住 学 生 的 内 心 ,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 。 比如 ,在讲 《 元 朝 的统一 》这 一章 时 ,笔 者 先 问学 生 : “ 大 家知 道 成吉 思 汗 吗? ”学 生 几乎 是齐 声 回到 : “ 知道 。”又 问 : “ 大家知 道成 吉思汗 手下有 一员 大将 叫木 华黎 的 吗? ” 看过 电视 的 同学马上 回答 “ 元朝 的开 国神 箭手 ” , “ 勇猛过 人”, “ 智慧 过人 ”。再 问 : “ 他驻 守什么地 方 ,你 们知道 吗? ” 同学们 大都不 发言 了。笔 者马上拿 出准备好 的 《 佳 县志 》 ,翻 到第 二页。对同学们说 : “ 看 ,他曾驻守在我们佳县,还在黄河上搭过 浮 桥 。军 队可 以从 桥 上 直接 开往 山西 省 的临 县 。” 通过 这样 的导 入 ,充分抓 住 了学生 的好 奇心 ,学生 们就越 想知 道更 多有关元 朝和 成吉思 汗 的故 事 。这样 。课 堂教 学就受 到了事 半功倍 的效果 。 二 、图像 导入法 布鲁纳认为: “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初 中生 的年龄小 ,注 意力不够 集 中 ,往往 凭兴趣 认识事 物 。教师可 以利用 电化教 学的手 段 ,把书本 知识 变成 生动 活泼 的画面 。使课 堂 教学的 “ 导 入 ” 变得 生动 有 趣 。如在 讲 《 原始 的 农耕 生活 》一课 时 ,笔者 把我 县朱 官寨石 摞山遗 址照 片呈现 出来 ,问同学们 : “ 我 国最早 的农耕 人类 出现在 什么地 方? ”大 家有 回答 “ 云 南省元谋 县 的 ” 。也有 回答 “ 北京 周 I : 1 店 的” 。笔者指 着画面说 : “ 我们县 的
初中历史论文讲解教案
初中历史论文讲解教案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农业、手工业、水利等领域的发展;
2. 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其对科技发展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
1.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科技对社会的作用。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认知和理解;
2. 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性和影响的把握。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学生提前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概念。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一定了解,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2. 学习(20分钟):讲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进程,包括农业、手工业、水利等领域的发展。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 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解答相关问题,加深对古代科技的认识和理解。
4. 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古代科技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行思考。
5. 反馈(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科技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进程。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
2. 学生可以在课后整理资料,撰写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小论文或演讲稿,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论文: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导入
新课程导入如同影剧的“序幕”,负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主题的任务。
精美的新课导入像磁石,能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步入求知的振奋状态之中。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应用。
以下是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1 设疑导入法
上课前,教师通过有目的设疑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探究的动机。
我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名族的祖先》时,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清明节前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纷纷到黄帝陵祭拜、凭吊,你们知道黄帝陵在哪里?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的尊敬?皇帝对中华民
族有什么杰出的贡献?谁能知道炎黄子孙一词的由来?这
些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顺势导入新课。
2 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景能打破时空界限,使逝去的历史有血有肉地重现出来,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我上八年级历史《同仇敌忾,抗战到底》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在台儿庄冒着浓烟躺满烈士城墙的画面,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地宝藏……流浪!
流浪!整日价在关内……”如泣如诉,带着满腔悲愤的音符如潮涌出,伤感的心情立刻充满每个学生的胸膛,达到了“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效果,顺势导入新课。
3 故事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故事引入使学生兴趣倍增,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我上七年级历史上册《诸子百家》时就以故事导入:“孔子去齐国经过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哭泣,经过询问得知是残暴的统治逼迫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愿离开这老虎出没的地方,返回残暴统治的地方。
”孔子由此得出“苛政猛于虎也”的结论。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那么,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春秋时期还有哪些思想家?他们的主张各是什么?由此转入新课。
4 图片导入法
新编历史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
讲好有关插图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以最短的时间融入课堂。
如学习《解放战争胜利》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看三大战役路线图,并将三大战役的兵力部署、战场范围、规模、战果及毛泽东“运筹帷幄,决战千里”的指挥艺术加以渲染,从而导入新课。
5 诗词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练、优美,学生最喜欢朗诵。
因此,教师可利用学生学过或易懂的诗词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如我在讲授《红军长征》一课时,我首先说:“在红军长征胜利后,毛泽东以雄深的笔触和凝练的语句,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
它和震惊中外的长征一起载入史册,光照人间,这就是《七律?长征》。
之后师生共同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雄壮有力的诗句把学生的思绪带回到过去战争的岁月,我趁势提出:“你们知道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又是从哪个地方出发到哪个地方落脚?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
6 引言导入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的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导言,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除以上几种方法以外,还可采取联系现实导入,联系国家时事导入,联想对比导入,引用名人名言导入,复习旧课导入等,但任何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都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努力创造一个愉快
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