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针刺结合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左右缓慢活动颈椎,行针约1min,若颈项僵痛随针刺和颈椎活动后消失、缓解可即刻出针,若颈项僵痛缓解不明显予留针20min,每5min行针1次。

每日1次,共15天。

3 观察指标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3]:对疼痛程度、症状持续时间、夜间针刺或麻木感、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对社交活动的影响、对负重(搬抬重物)、读书/看电视、工作/家务、驾驶汽车的影响9项内容进行调查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低。

McGil疼痛量表(MPQ)[4]:对疼痛分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分和现有疼痛强度3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治愈:颈项僵痛症状消失,活动正常,无不适。

显效:颈项已无僵硬,偶有轻微隐痛不适,活动无受限。

有效:颈项僵硬得到改善,症状减轻,偶有活动不适。

无效:颈项僵痛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5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PQ量表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PQ量表评分比较 (分,x±s)组 别例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15天后对照组5041.64±8.32*41.53±8.19*18.22±5.12*治疗组5041.66±8.21*△22.78±6.54*△15.68±4.16*△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两组治疗前后MPQ量表评分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MPQ量表评分比较 (分,x±s)组 别例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15天后对照组5015.24±3.12*14.88±3.09* 5.12±2.21*治疗组5014.68±3.05*△8.72±1.64*△ 4.28±1.86*△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曹新忠,钟莉思南县民族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贵州铜仁565100[摘要]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iation, LDH)选用推拿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1月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单予推拿疗法,观察组(n=40)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临床应用推拿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可快速有效缓解LDH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疼痛情况,有效改善其腰腿活动及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推拿疗法;穴位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4)02(c)-0188-04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CAO Xinzhong, ZHONG Li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Sinan County Ethn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Tongren, Gui⁃zhou Province, 565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Zushima acupoint injection in lumbar discherniation (LDH). Methods A total of 80 LDH patients admitted to Sinan Ethn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2 to November 2023 were simply and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n=40) was treated with massage therapy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0) was treat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of Zushi Ma.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5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135, P<0.05). The symptom remiss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Zushima acupoint injection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ain of LDH pati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waist and leg movement and lumbar functio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gnostic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Massage therapy; Acupoint inject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Quality of life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iation, LDH)是20~50岁人群常见病症,与机体长期劳损、局部压迫有关,也可能是因外伤因素、炎症反应所致,临床治疗时需明确病因[1]。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物。 达到温经散寒 、 祛风寒湿邪 , 从而解除痉挛, 改善
从腋下拉住对侧手腕 , 协助旋转腰部 , 以达到复位 目
的, 改善神经根与病变位置关系 , 纠正脊柱偏歪。
血液循环 , 消炎止痛 , 从而解除病人腰腿痛等症状。 按摩与熏蒸相配合 , 相得益彰 , 相辅相承疗效明
显提高。
其中 16 4 例为 L、5 4 椎间盘突出 , L 7 0例为 L、 5 椎间 s 盘突出, 例为双侧椎 间盘突出。 2 0 病程最短 3 . 天 最 长 2年, 0 平均 1.个月。 1 5 1 临床表现 腰部肌 肉痉挛 或腰椎不 同程度的 . 2 侧弯。 腰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 在腰椎旁及相应的 神经分布区有明显的压痛 。腰臀部疼痛及下肢放射 痛, 有的患者小腿外侧 、 足背、 足跟 或足底 的外侧常 有麻木感 , 患侧下肢肌 肉萎缩 , 足大趾背伸 力量减 弱, 腱反射可出现异常等。C T检查 可确诊和排除结 核、 肿瘤、 骨折等其它疾病 。
2 讨论
侧肌群 。按压环跳 、 承扶、 门、 殷 委中、 承山、 昆仑穴。 以促使气血循环 , 使萎缩 的肌 肉及麻 痹的神经逐渐
中医认为: 腰椎退行性变属于祖 国医学“ 腰痛” 、
“ 腰背痛” “ 、腰脊痛” “ 、腰腿痛”“ 、骨痹” 等范畴。《 素
六元正纪大论》 风湿相搏 , 有“ 雨乃后 , 民病血溢 , 恢复正常功能。④屈膝屈髋动腰法 : 患者仰卧位 , 问・ 以 屈膝屈髋活动腰部髋关节。伸直下肢 , 揉大腿前外 筋络拘强 、 关节不利 、 身重筋痿易感于寒 , 则病人关 腰椎病” 的记载, 与本病的病 因病机 , 症状较 侧及小腿 胃经路线 , 拨小腿麻 木 区或 叩打 , 足三 节禁锢 , 点
热感为度 。点三焦俞 、 肾俞 、 志室 、 大肠俞 、 百环俞 ,

针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体会

针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体会

针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体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本组86例,男64例,女22例。

针刺取穴,阿是穴、秩边、环跳、委中、承扶、阳陵泉、条口、承山、三阴交;7天为1疗程。

结果:显效率91.9%。

结论:经络辨证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资料与方法1989年以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6例,男64例,女22例,年龄在20~48岁之间,病程1~8个月不等。

病人中80%因腰部活动不慎,10%因受寒,10%无明显诱因,导致腰痛、下肢放射痛、间伴麻木、行走困难、夜间为甚;60%的病人腰椎ct片,腰椎间盘有退变现象;40%腰椎平片椎体有增生、变形;95%病人有阴性体征,5%无明显体征。

针刺方法:针刺阿是穴(第4或第5腰椎棘突旁开1~2寸,必须找准)、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条口透承山、三阴交。

经络辨证,重刺激尽量要求出现针感,穴位补气,要求耐心、持久、平和,针后用中频电上述穴位治疗20~30分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休息2~3天,再视病情进行下一个疗程。

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86例中有60例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均消失,19例症状明显减轻,总显效率91.9%,1例病程6个月以上,2例病程1个月以上,1例重体力劳动患者,均具典型症状体征,1个疗程治疗均达到临床痊愈。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也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多发生在腰4~5、腰5~骶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从事体力劳动者居多。

临床表现,以腰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症状为主,有的伴有下肢麻木感,腰椎侧弯发生率在80%左右,腰部活动受限。

主要体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腰椎棘突旁有压痛、放射痛、可放射至坐骨神经走向,部分患肢有感觉减退现象,中央型或鞍区刺激可出现马鞍区麻木,二便困难等。

再辅以腰椎ct平扫,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和x线片,临床诊断率几乎可达100%。

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原因是椎间盘组织变性。

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 . 1 参照《 中药新 药治 疗腰 间盘突 出症 指导 原则 ( 草案) 》 Z 3 ] 制定的标准 : ( 1 ) 治愈 : 腰腿痛基本消 失, 直腿 抬高试验 阴性 , 恢 复正常工作 。( 2 ) 显效 : 腰腿 痛部 分消失 , 腰 部无 明显压 痛点 , 直腿抬高试验 阴性 , 基本恢复正常工作。( 3 ) 好转 : 有轻度腰腿 痛, 直 腿 抬 高 试 验 可 疑 阳性 , 部 分恢复 正常 工作。 ( 4 ) 无效: 腰 腿痛无好转 , 直 腿 抬 高 试 验 阳性 , 不 能 胜 任 工 作 2 . 2 治疗结 果 : 治愈 8 9例 , 好转 6例 , 未愈 5例, 总治愈 8 8例 , 显 效 5例 , 好 转 3例 , 未 愈 4例 , 总有效率 为 9 6 % 。 没 有 发 现 任 何不 良反应 和副作用 。
2 0 1 3年 第 2 8 期
4 9
针 灸 推 拿等 综 合 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 临床 疗 效 观 察
吴 卫 星
摘 要: 目的: 观 察针灸推 拿等综合 疗法治疗腰椎 间盘 突 出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将 1 0 0例 患者采 用针 灸推 拿等 综合 疗法治 疗。结 果: 治愈 8 8例 , 显效 5例 , 好转 3例 , 未愈 4例 , 总有效率为 9 6 % 。结论: 针灸推 拿等综合 疗法治疗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疗效好 。 关键词 : 针 灸; 推拿; 腰椎 间盘 突出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7 4
的针 具 , 采用直剌快速进针 , 运用平补平 泻手法 , 针 刺 强 度 以 患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又 称 腰 椎 纤 维 环 破 裂 症 或 腰 椎 间 盘 髓 核 脱 出 症 。它 是腰 椎 间 盘 发 生 退 行 性 变 以 后 , 在外 力作 用 下, 纤 维环破裂 、 髓核脱 出刺激或 压迫 神经 、 血 管 或 脊 髓 等 组 织 所 引 起的腰痛 . 并 且 伴 坐 骨 神 经 放 射 性 疼 痛 等 症 状 为 特 征 的 一 种 病 变。近年来 , 神经生化 和免疫 学研 究的大 量结果 提示一 , 腰椎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5例疗效观察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5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 心脏病属于 中医“ 胸痹心痛 ” 范畴 , 多 由气虚血瘀 . 脉络 闭阻所致 , 治宜益气活血 、 化瘀通 络。 脑心通胶囊中黄芪 、 党参为君药 , 能峻补元气 , 使 气充血畅 : 当归 、 芍 药 、 花 有 活血 化 瘀 作 用 同为 赤 红 臣药 ; 全蝎 、 地龙 、 水蛭为虫类抽剔之 品 , 所含全蝎
临 床 研 究 与 经 验
- … … … … … … … … … … 一 一
詹 隧学骺
2 9 00 年 第 1 卷 o 第 1期
疗 组治疗 后 与对 照组 治疗 后胸 闷 、 心悸 、 短 改善 情 气 况 比较 .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明治疗 组疗 效 优 于对 差 说
照组。
l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例, 双侧 突出 5 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腰腿痛 。 一侧
或两侧椎旁有压痛 , 并伴有下肢放射痛。 12 诊 断标准 . 多数患者有腰部外伤 、 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 大 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 ,急性发作 的患者有
15 8 例病例均为我 院门诊患者 , 中男 l 1 . 其 2例
323 两组 病例 治 疗前后 血 脂 变化情 况 比较 .- 见 表 3 。
表 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 比较
组男 例数 0
对 暇拥 1
结 果
( mo L m l ,拯) ,
L LC D ~
T C
T G
H LC D—
素、 水蛭素有抗血栓作用 ; 没药 、 乳香具有行气活血 止痛作用 ; 桂枝温通经脉以止痛 , 同为佐使药 , 共 协
女 6例; 4 年龄最小 2 4岁 , 最大 7 2岁 ; 有外伤史者 7 0例 , 明显 外 伤史 者 15例 ; 椎 侧 弯 或 生 理 性 无 1 腰

针推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推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结缔 组 织 增 厚 从 而 恢 复 关 节 活 动 范
病 例剔 除 、 脱 落 及 中止试 验标 准 : ① 纳人后发现 未按 试验 方 案规定 治疗 的病 例, 予以剔除 ; ② 纳入 病例 发生 严重 不 良 事件 、 出现并 发症 不宜继 续 接受试 验 , 自 行退 出或未 完成 整个 疗 程而影 响疗 效或
次1 疗 程。
疗 效判断标 准 : ① 临床疗 效判 定 : 参
出症 患者 。而 针灸 推拿等 中医特色 方法 在本病治疗 上有独特 的优势 , 现对针刺联 合推拿治疗 腰椎 间 盘突 出症 的临床 疗效
进行 如下报告 。
0 . 0 5 ) 。与治疗前 比较 , 治疗 组 治疗 后较
结 果
脊椎 阶段旁 , 可以直接作用于受累节段 的
神 经根 , 改善周 围组 织微循 环 , 消 除局部
尿病 引起的周 围神经炎等 患者 ; ②合并有 严 重的 内脏 病 变 、 其 他 严重 代 谢 异 常 疾 病、 精神 疾病 的患 者 ; ③ 孕妇 、 哺 乳 期妇
女。
的炎症 , 达到止痛效果 。现代研究表 明推 拿治疗 能改善椎 间盘 营养状态 , 加强腰背 肌 的肌力 , 有利 于纠正 小关 节紊 乱 , 减少
缎烈
净 熊 组 3 2
疗 3次 , 共 3个疗程 。治疗 : ① 针刺 : 主穴 取病变上 下三个节段双侧夹脊穴 , 配以患
侧 的秩边 、 环跳 、 风市 、 委中、 阳陵泉 、 昆仑
治瓣黼
l 9 . 9 ±4 2
涟疗籍
I 5 6 2生 8 8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240例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240例疗效观察
3 4
内蒙古 中医药
岁, 平均 4 . 1. 0 +93 ; 程最 短 8 , 长 4 天 , 6 6岁 病 天 最 O 平均 1 ̄ 61 4 32. 2 . 2两组病人 的预后 比较 见表 2 。 天 ; 医治 疗组 男 l 例 , 5 ; 龄最 小 l 岁 , 西 5 女 例 年 6 最大 7 岁 , 9 平 表 2 两组 病 人 的 预 后 比较 (斜 。 是一种 常见病 、 它 多发病 , 症、 重 治疗 21 .中医针灸组 : 治疗原 则 : 风活 血通络 。 祛 不 当或延误 , 遗麻痹 、 可后 同侧 面肌痉 挛或鳄 泪征等 。 此病 在基层 21 取穴 : .1 . 以手足 阳 明经 为 主 , 手足 少 阳为 辅 , 部近 取 与循 经 局 社 区医院 , 诊一般 由眼科收 治人 院 , 以中医全科 门诊治疗 。 首 或 祖 远取 相结合 的方法 。 国医学 亦称 本病 为 “ 口眼 喁斜 ” 《 , 灵枢 ・ 》 “ 口僻 , 者 目 经筋 云 卒 急 处方 : 阳白 、 四白、 颧髂 、 车 、 颊 地仓 、 谷 、 风[ 合 翳 2 1 。 不合 ” 而 且指 出本病 患者男 性略 多 , 本组病况 相符 。 国医学 。 与 祖 配穴 : 池 、 风 迎香 、 水沟 、 承浆 、 攒竹 、 冲等 。根据麻 痹部 位 , 太 认 为本病 的病 因多 由脉 络 空虚 , 寒之 邪乘 虚侵 袭 阳明 、 阳经 风 少 选 取适 当穴 位分组 轮换治疗 。 路, 以致经气 阻滞 , 经筋失 养 , 肌纵 缓不收 而发病 。故针刺 取穴 筋 21 操作 : .2 . 面部 穴位 均行 平补平 泻 法 , 复期 可加 艾条 温灸 。在 恢 风池 、 翳风 , 疏散 风邪 之 效 , 中翳风 可祛 风止 痛 , 用于初 病 有 其 适 急 性期 , 面部穴 位手法 宜稍 轻柔 , 体远 端穴 位手法 可适 当加重 , 肢 耳后 乳突 痛 ; 白、 阳 四白 、 髂 、 车 、 仓 同属 阳明 , 刺透 穴 以 颧 颊 地 平 用泻 法 ; 在恢 复期 , 合谷 可平 补平泻 , 三里可 行补法 。 足 推 动经气 ; 合谷 、 冲 为循 经远 取 法 , 谷 善祛 头面诸 疾 , 冲用 太 合 太 21 治疗 时间及 疗程 : .3 . 每次 治疗 3 分 钟 , 日一 次 ,O次为一 疗 0 隔 1 泻法 治唇 吻喁斜最 为有效 。 随证 配穴 , 鼻唇沟 平坦可取迎香 ; 中 鼻 程, 疗程之间 隔 35天。 — 沟歪斜 可取水 沟 ; 目不能合 可取 攒竹 。 根据麻痹 部位 , 选取适 当穴 2 _ 医住 院组 : 组患者 的治 疗原则 是改 善局部 血液循 环 , 除 2西 本 消 位分组 轮换治 疗 。 初起 针刺 不宜过 强 , 治疗期 间避免风 吹受 寒 , 面 面神 经的炎症 和水肿 , 促进 神经机 能恢 复。来 院病 人均 常规检 查 部可作按 摩和 热敷 以促进 血液循 环f1 眼部感染 可用 眼药 水 。 4 防止 护理 , 补液 ( 能量 合剂 , 血 宁针 , 日一 次 )肌 苷针 、 舒 每 , 当归 针肌 注 后期针 刺加灸 可增加 血液 循环 , 大大提 高疗效 。 从而 每 日一次 , 的松 、 强 甲钴 安 、 巴唑 、 B片等 口服 , 部用 药 ( 地 维 局 熊 从表 2 以看 出 , 可 中医针灸治 疗 面神经麻 痹在疗 效确实 有很 胆 眼药水 、 氧氟 沙星 眼膏 ) 等处 理 。 涉及到 住 院费用与住 院时 间 因 大的优 势 。 灸组 的总有 效率 高达 9%, 高于西 医组 。 针 5 远 而且 针灸 问题 , 大都病人 等不到痊 愈稍有 好 转便 出院 。 具 有 简 、 、 、 的优 点 , 便 廉 验 较之西 医 的大队药 物的配 伍 , 要安 全的 2 - 3康复平定标准: 根据改良 Pr an om n 评分【 比较患者两侧面部 t 引 , 多 , 体现 了当今 回归 自然治疗 的理念 。 也 针灸 适应证广 、 疗效明显 、 6 种运 动 , 即抬头 、 闭眼 、 腮 、 嘴 、 齿 、 大鼻孔 。记 录患侧减 鼓 撅 示 张 操 作方便 、 经济安 全等 优点 , 在药物 的副作 用 , 不存 因此得到 国际 弱程 度 , 每项满 分 3分 , 别 为运 动正 常 3 、 动减 弱 2 、 分 分 运 分 运 上的认可 , 10 有 4 多个 国家和地 区的病人愿 意接受针灸治疗 。 动 明显减 弱 1 、 动消失 0 。另外 , 估安 静状 态 的 面部情 分 运 分 评 从表 1 的研究 发 现 , 灸 的治 疗 费用 明显 优于 西医组 , 且 针 而 况, 正常 2 , 分 轻度 不对 称 1 , 分 明显 不对 称 O分 。满分 共 计 2 O 相 差悬殊 。当今 太幅度 持续 增长 的医疗 费用 , 一笔 巨大的财 政 是 分。其中得 2 分为痊愈 ,7 l 分为显效 , l 分 为好转 , 0 l 9 l 6 4 无 支出, 怎样合 理使 用 医保 基金 , 群众 提供 安 全有效 方便 价廉 的 为 效 ≤l 分 。 3 医疗卫生 服务 , 效减 轻居 民就 医费用 负担 , 看病 贵的问题 , 有 缓解 3 统计 学处理 用最优质的安全的价廉的服务,获得最高的最好的治疗效果 , 即 S S1.统 计 软件 对 两 组情 况 分 析 采 用 x检 验 、 g t P S 5 1 2 l ii o sc回 高性 价 比的医疗 治疗 。 文 旨在 论证 在农村基 层社 区医院针灸 治 本 归 分析 。 疗 面瘫具有 很大 优势 , 得推 广普 及 。 值

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加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9月-2011年1月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病程1d-1年,推拿采用二步十法(按、压、揉、推、、摇、抖、扳、盘、运),隔日1次,每次20min,7次1个疗程,一般治疗1~5个疗程。

针灸取肾俞、白环俞、足三里等为主穴,配穴取秩边、腰阳关等。

急性期每日1次,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结果:治愈54例,占73%,显效26例,占27%,总有效率100%。

结论:经过多年实践,针灸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针灸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2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5-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多发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手术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所以大多数患者都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而采用针灸加推拿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均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男46例,女3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2个月;病情轻者仅腰痛,站立行走自如,病情重者腰部活动受限,行走困难,腰痛不能入睡。

1.2治疗方法。

1.2.1推拿疗法。

采用二步十法,手法要求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稳而有准,循序渐进。

第一步运用按、压、揉、推、五种轻手法。

①按法:以两手拇指指腹自上背部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二条经线,由上而下地按摩至腰骶部,连续三次。

②压法:两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用手自患者t1沿棘突向下按压至骶部,左手按压时稍向足侧用力,连续三次。

③揉法:单手张开虎口,拇指与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肾俞穴,轻轻颤动,逐渐用力。

④推法:以两手大鱼际自腰骶部中线向左右两侧分推。

⑤法:用手背掌指关节的突出部,沿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线自上而下动,至腰部时稍加力,直至下肢足跟部,反复三次。

针刺结合龙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龙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发病 , 也是 根性 坐 骨神 经 痛 的 最 常 见 原 因 , 临床 治疗 方 法 很 多 。 电针仪 , 用连 续 波 , 选 以患 者 感 到 舒适 为度 , 留针 2 m n 每星 期 0 i,
近 年来 , 我们 采用 针 刺 结合 龙 氏手 法 治疗 腰椎 问盘 突 出症 , 疗效 治疗 3次 , 共进 行 3星 期 。
00 ) 结 论 : 结 合龙 氏手 法治 疗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有较 好 疗效 。 .5。 针刺
关键词 : 针剥 推拿 正骨手法 腰椎 间盘突出症
Th c p nc u e t i he c o u e t c i u r a me it i e v r e r ldic pr m i e i k s u a i e e f c o o s r e e a u u t r o te t l s r e hn q e t e t ntwa s nt r e t b a s o n nts c ne s c r tv f e tt b e v
7 , o to r u fe tv n s s 8 . ,h r a me tg o p c r t e e fc u p s e h o to r u b iu l ( < 0 0 ) c n r l o p ef c ie e s i 6 7 g t e te t n r u u ai fe ts r a s s t e c n r lg o p o vo sy p v .5.
n s l ia c r t e e fc .Me h d :Di i e n o t et c t n r u 0 e a l a in s( c p n t r O t l s r e h i u ) e sci c l u a i f t n v e to s vd s it h ra me tg o p 6 x mp e p t t a u u cu e t i co u et c nq e e e s o h sial n h o to r u ' p r c p n t r a , a h 3 x mp e . R u t:Tr ame tg o p t tl fe t e e si 9 . t c a tc l a d t ec n r l o p ( u e a u u c u e lw) e c 0 e a ls e l y g s s e t n r u o a fc i n s s 6 e v

Maitland手法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Maitland手法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 上接第49 8页) 放置L - US 年末、年末月经量继续减少,BAC NG I 2 3 P 评 分下降幅度明显减少, B 评分与第14 ̄比较, 但P AC 2" - 无显著性差异 放置 L NG— US 年末、年末 、年末患者平均P AC I 1 2 3 B 评分比治疗前下降9 . 、 1
本研究 用I G I 治疗 子 官内膜增生 过长 收到 了显著 减少 月经量 的 N - Us 良好 效果 。 置 1  ̄ BAC 经量 评分 避著 低于治 疗前 , 经量 较放置 前 放 年5. - P 月 月 减少 了约 9 .‰ 放 置 1 以后 , 经量 虽变 化不 大 , 一直 持 续稳 步地 下 18 年 月 但
48 8
《 求医问药》 下半 :S e F ekMei l n s h Me in 2 1 年第 9 q dc A dA kT e de e 0 1 a h 卷 第 1 期 2
Mat n ia d手法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 间盘 突出症 临床观察 l
何旭光 谢 辉 郑 小华
湖南 郴州 43 0 ) 2 0 0 (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南院
参考 文献
采用S S 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P S 3O 计量资料采用t , 检验 计数资
料采用 卡方检验 。
2 结 果
【 颜迁卫, 斌. 1 】 李守 等到. 接触武激光刀治疗椎间盘突出 症的初步应用
【]颈腰 痛 杂志2 0 ,93:4 — 4 J. 082 ( 26 28. ) ( 下转封 三 )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 社会工作压力、 强度姿势等的影响, 腰腿痛已在
很大程度上 影响 我们的生 活和工 作 腰椎 问盘 突 出症(I ) LDP是导致 颈肩 腰 腿痛最 常见的 原 因, 严重影 响患者 的生 活与工作 质量 椎 问盘 突 出症 多 崾 见于3- 0 0 4 岁的青壮年 , 而言 , 年患者及 少年患该病 的 比率 较, ) 相对 老 J ,

综合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85例

综合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85例

124 推拿治疗 ..
基本手法治疗 : ①推法 ; 法; 滚法 ; ②檫 ③
④ 点法 ; ⑤扳法 ; 重点手 法 : 扳法 。患 者侧 卧位 , ⑥ 斜 腰部 放 松, 下肢一侧在下 , 自然伸 直 , 一侧屈膝 置其上 , 另 术者面 对 患者 , 双上肢肘部分别 抵住 患者肩前髂 后 , 然后 反 向用力 至 腰部旋转到最大幅度 时 , 然短时 间扳动 , 突 此时可有 弹响表
要】 目的 观察综合 疗法治疗腰椎 间盘 突 出症的治疗 效果。方法
采 用痛 息通骶 管注射 、 中药
内服外用、 手法推 拿、 卧床 休息结合治疗腰椎 问盘 突 出症 15例 。结果 8
椎 间盘 突 出患者 痛 苦 小 ,疗效 显著 。
15例 中通过 4周治疗 治愈 17例 , 8 0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 D 是 一种 常见病 , 出的椎 间盘 L H) 突 对神 经根 机械性 压迫 , 化学性 刺激及 自身免疫反应 , L H 是 D 公认 的发病机理, 从而 引起无 菌性炎症 是症 状 的直接 原因。 MU P Y和 R T MA RH O H N等 提 出 , 常神 经受 压时并无 疼痛 正
12 6 疗效评定 标准 ..
治愈 : 腿疼 痛消失 , 腰 直腿 抬高 6 o
度以上。恢复正常 工作 , 显效 : 腿 疼基 本消失 , 复原工 腰 恢 作, 但有腰部不适感 ; 好转 : 腰部 仍有轻微 疼痛 , 基本能独 立 生活 ; 无效 : 与治疗前无大改善 。
2 结 果
m + g 当归注射液 4 n 用生理盐水稀释 至 2 — |r , 1 r, 0 4 1 Dn 患者取
左侧卧位 , 屈膝低 头 , 常规消毒皮肤后铺无 菌 巾, 再距尾骨约 1c m左右可触及 一 凹陷 , 即骶 管 裂 孔 , 8号 针 与皮 肤成 用

腰六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6例疗效观察

腰六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6例疗效观察

5 8岁 , 平均年龄 4 3 . 5岁 。病程 6 d ~8年 , 平均 6 . 5个月 ; 腿
痛左侧发病 3 1 3例, 右侧 2 4 2例 , 双侧 发病 3 1例 。单 个椎 间
盘4 1 8例 , 多个椎 间盘 1 6 8例 ; 临床 表现 为腰痛 及下肢 放射
痛, 医者在患者 突出的椎 间盘体表位置可触 及不 同程度 的压 痛, 重压该压痛点均有沿相应 的坐骨神经分 布区域疼痛放射 至足部 , 尤其是踝关节后外侧 ; 直腿抬高试验< 5 0 , 加强 实 验( +) ; 全部病 例均 符合腰椎 间盘突 出症诊 断标准并 经 C T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 骨伤科 的常见 病和多发病 , 是腰腿疼 常见的病因 。多发生 于 2 0  ̄5 0岁 的 中青 年 , 临床表 现常有
1 . 4 结果
治愈 : 4 8 8例( 8 3 . 3 ) ; 有效 : 9 8 例( 1 6 . 7 ) ; 总
有效率为 i 0 0 。经 1 ~ 3年 对 4 6 6例 的 跟 踪 随 访 , 除 1 2例
椎 的生物力学平 衡 , 解 除对神 经根 的机械压迫 ; 减轻 神经根
的淤血 、 水肿 , 促 进炎症 的消散 。腰六 针针对腰 椎间盘 突 出 部位进行刺激, 促使表 层纤维 环或后纵 韧带紧张 , 黄 韧带收 缩、 压 迫突 出物稍 变平 , 而椎管相应 扩大、 神 经根 受压减轻 ; 在此基础上进行 电针刺激 , 产生机械性动力促使 突出的髓核 沿突 出的通道还纳 , 增 加局部血 液循环 , 促进韧 带 一椎 间盘
肾功 能不全短期疗效 观察 ( J 3 . 实用 医学 杂志 , 2 0 0 7 , 2 3 ( 2 3 ) :
3 6 58 .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中医临床路径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针灸二科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 自2017年01月到2017年12月进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优势病种的病例共有193例,完成193例,平均住院日11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辨证口服中药汤剂、耳针、腰椎牵引、穴位贴敷、腰部理疗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完成的19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49. 2%,辨证施治率100%o其中针灸193例(100%)、推拿80例(41.5%).辨证口服中药汤剂95例(49.2%)、穴位贴敷94例(48.7%)、火针疗法25例(13.0%)、腰椎牵引55例(25.5%)、拔罐123例(63.7%)、腰部理疗者85例(44. 0%),说明这些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临床应用较好、接受度较高的为普通针灸、推拿、穴位贴敷、口服中药、拔罐,而其他疗法应用较少。

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针灸、推拿、拔罐活血化瘀法治疗腰痛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 如理疗、穴位贴敷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针刀疗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患者;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

针刺夹脊穴结合拨揉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长短腿的效果观察

针刺夹脊穴结合拨揉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长短腿的效果观察

针刺夹脊穴结合拨揉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长短腿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2-04T03:23:47.014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0期作者:岳峰杰刘伟基[导读] 观察针刺夹脊穴结合拨揉法为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长短腿的影响。

(山西省晋中市中医院山西晋中 030600)【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结合拨揉法为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长短腿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颈腰椎病专科的60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夹脊穴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腰大肌等肌群拨揉手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和双下肢不等长的改善情况。

结果:V 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双下肢不等长情况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均存在长短腿现象,对照组治疗后:双下肢等长19例,不等长11例;观察组治疗后:双下肢等长28例,不等长2例。

结论:针刺夹脊穴结合拨揉法为主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有效纠正长短腿现象,有助于恢复腰椎及骨盆肌骨平衡,缓解椎间盘压力,改变其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缓解疼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夹脊穴;拨揉手法【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0-0198-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以腰痛、下肢痛麻木为主要症状,且易复发。

中医治疗该病的方法以针灸、推拿、正骨、牵引、中药汤剂口服、中药外敷等为主。

笔者在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运用针刺夹脊穴结合拨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改善了患者疼痛程度及双下肢不等长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来对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的治疗组和单纯推拿法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妇女妊娠期;腰椎结核、脊髓肿瘤及椎体滑脱患者,中央型突出伴脊髓功能障碍患者;不适宜推拿、针灸的疾患。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0~65岁;病程7d至半年。

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66岁;病程5d至半年。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针刺与推拿治疗。

(1)针刺治疗。

①近端取穴:断面九针穴(受损部位最明显部位棘突下为断面正中穴,取其上下各一椎体棘突下为穴,即为断面正中三穴,与此三穴同一平面上下左右各0.5寸即夹脊穴为其余六穴,共为九穴即为断面九针)。

②远端取穴: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阿是穴。

根据证型加减:寒湿腰痛证加腰阳关;肾虚腰痛证加肾俞、命门、至室;瘀血腰痛证加膈俞。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腰穴沿45°进针,体穴垂直进针,用捻转针法缓慢刺入,轻度捻转提插,平补平泻,得气后接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灸仪,使用连续波,频率90~100Hz,留针30min,每日1次,14d为1疗程。

(2)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全身放松,暴露腰背部。

医生在患者腰背部施以点按大椎、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每个穴位约30s,约8min,接着以指揉、掌揉、肘揉约12min放松腰背部肌肉。

然后嘱患者俯卧位,(以左后型突出为例)医者立于患者左侧骨盆附近,面向整复床,右手握在患者右腿膝盖上方,手肘伸直,略加内旋力;左手掌根力作用于患者突出部位的棘突左侧,手指向上,肘略弯,此时医者抬起右侧大腿向内扳,将患者右大腿的重量,经由医者的左手转至其身体后,再与医者左手掌根下压突出部位棘突左侧,嘱患者呼吸,在吐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王秀梅毛艳春张珊珊张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1001)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3)01-0048-02【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优越性。

椎管内注药加针刺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椎管内注药加针刺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椎管内注药加针刺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孔德树;姚舜路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03(025)010
【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注药加针刺、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椎管内注药加针刺、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2.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率50.0%,总有效率82.5%.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注药加针刺、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总页数】2页(P763-764)
【作者】孔德树;姚舜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医院中医科,乌苏,83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医院中医科,乌苏,8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0.5;R244
【相关文献】
1.骶管内注药加牵引并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刘新中;康伟峰;刁玉晓
2.针刺加骶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周子信;王仙梅
3.单侧钉棒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方钧;郑季南;洪庆南;陈敏葵
4.骶管内注药加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张新明;冯日浩
5.椎管内注药加牵引合并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何才勇;陈文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法复位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手法复位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手法复位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王坤;朱红鹤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4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联合手法复位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剧烈、腰椎转侧受限、胸胁胀闷或刺痛、急躁易怒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DO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且安全。

【总页数】3页(P755-757)
【作者】王坤;朱红鹤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281.53
【相关文献】
1.改良旋转复位法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2.针刺重灸结合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3.推拿结合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4.电针结合推拿、牵引及小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23T11:34:45.5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作者:窦国栋[导读] 主要因素是腰椎长期负重和运动,受到挤压、牵拉、扭转而发生退行性变化,最后导致髓核突出,发为本病。

窦国栋
(山东省平度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平度 266736)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362-01 笔者自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针刺结合手法点按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收效颇好,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86例患者中男110例,女76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52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平均2个月。

120例伴有下肢继发症状(痛、麻、胀、困),其中左下肢58例,右下肢62例。

L3~L4椎间盘突出者18例,L4~L5间盘突出者80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92例,同时有两椎间盘以上突出者14例。

2.治疗方法
2.1 明确定位
仔细观察CT片子,确定突出的具体位置及程度,所继发的下肢症状有足太阳经型、足少阳经型或足阳明经型。

2.2 针刺选穴
依据CT片子及体征取穴,主穴:阿是穴(腰椎间旁开1寸左右最明显压痛点),腰眼上穴(在旁开后正中线3.5寸腰眼穴上0.5寸处)、环跳穴。

配穴:太阳经型配承山、昆仑。

少阳经型配阳陵泉、悬钟。

阳明经型配足三里、丰隆。

2.3 操作
针刺阿是穴用2.5寸毫针垂直进针,得气后再向腰椎方向适当提针倾斜进针,使针感加强,能向臀部放射为最佳;针刺腰眼上穴时,用3寸毫针垂直进针,得气后反复提插几次,针感多能下传至大腿段,针感不下传时,提针使针尖略朝下调整后再刺入插、提;针环跳穴时,常规操作,使针感放射至足部为佳。

针配穴时,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即可。

上穴均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2次。

起针后,患者俯卧位,再行手法点、按、拿、揉治疗。

点法以拇指指腹重点肾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阳陵泉等穴,每次2~3遍。

按法用肘尖正对腰椎间盘突出位置反方向用力向内按压推入,逐渐加力,持续1~2分钟,然后双手重叠放在相应突出的两椎体间,一按一松反复挤压几次;拿、揉手法可自腰部至足部交替使用5~6遍,至痛处时力量加大。

最后将上述手法操作重复2~3遍即可结束治疗。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后再行下一疗程。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自如,随访半年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较前减轻,遇劳累或阴雨天气时,症状加重或足部留有小面积麻木感;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劳累或阴雨天气时仅有轻度酸胀感。

3.2 治疗结果
经1~3个疗程的治疗,全部有效,其中好转56例,占30%;有效10例,占6%;显效120例,占64%。

4.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发于20~40岁之间,临床以L4~L5、L5~S1之间多见。

主要因素是腰椎长期负重和运动,受到挤压、牵拉、扭转而发生退行性变化,最后导致髓核突出,发为本病。

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劳累过度或跌仆闪失挫或感受风寒湿之邪侵入机体日久等原因,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采用针刺结合点按手法治疗本病,针对病因病机、方法得当、标本兼治。

针刺阿是穴、腰眼上穴是治疗该病的经验用穴,针感大多强而下传,旨在宣泻局部邪气、调理局部气血、疏通局部经络。

针环跳及相应配穴,意在调理整个下肢气血、疏通下肢经络,最终达通则不痛之目的。

结合CT片子针对性按压相应突出部位,可促使突出髓核还原,或努力改变脱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点穴及拿、揉之手法以助针刺功效,使经络气血畅通,恢复肢体正常功能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