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

合集下载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5O例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5O例

2 1 针 刺 治 疗 :取 穴 :患 侧 肩 井 、肩 三 针 、 曲 池 、 .
外关 、合 谷 。操作 :常规 消 毒后 ,针 刺上 述 穴 位 ,得 气后 行 平 补 平 泻 手 法 , 留针 3 mi ,每 5 n行 针 1 0 n mi
次 , 每 日 1 ,治 疗 5次 为 1疗 程 , 2疗 程 间 间 隔 2 次
2 治 疗 方 法
同手法 ,能使粘 连 的韧 带得 以松 解 ,僵 硬 的关 节 得 到
恢 复 ,从 而 恢 复 肩 关 节 活 动 功 能 [ 。 肩 周 炎 不 同 时 2 ]
期 ,应选 用 不 同的推 拿 手法 。初期 因软 组织 炎 症 渗 出 较严 重 ,常伴 有剧 烈 疼痛 ,为减 少 患 者 痛 苦 ,不宜 作 肩关 节 大 幅度被 动运 动 ,而 应 以活血 止 痛 ,促 进 炎症 吸收为 主 ,所 以手法 宜轻 柔 ;后期 的肩 关节 软 组织 炎
1 临 床 资 料
3 1 疗 效标 准 :参 照《 . 中药新 药 临 床研 究 指 导原 则 》 。 临床 治愈 : 肩部 疼痛 症状 完 全 消 失 , 肩关 节 活 动功 能恢
复 正 常 , 于 健 侧 ; 效 : 部 疼 痛 明 显 减 轻 , 关 节 功 同 显 肩 肩 能 基本 恢复 正 常 ; 效 : 部 疼 痛 症 状 有 所 减 轻 , 关 有 肩 肩 节 活 动 功 能 部 分 恢 复 ; 效 : 疗 前 后 症 状 及 体 征 无 明 无 治
均 有 压 痛 ,外 展 功 能 明 显 受 限 。出 现 典 型 的 “ 肩 ” 现 扛 象 。⑤ X线 摄 片 检 查 多 为 阴性 ,病 程 久 者 可 见 骨 质 疏 松 。
注 : 与 针 刺 组 和 推 拿 组 比 较 , *Pd o o 。 . 1

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口服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所纳入的肩周炎患者110例分为针灸组和针药组,每组55例,针灸组、针药组均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针药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口服自拟中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均有明显下降、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CMS)均有明显下降,其中针药组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针灸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灸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55%,针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45%,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药结合可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广泛应用性和积极推广性。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共入组110例。

按自愿、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针灸组,各55例。

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2岁,病程2周~3年。

治疗组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6岁,病程1.6周~3.2年。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接受针灸治疗,试验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联合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选择的针具为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为0.30mm*25-75mm。

依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站位或坐位,主要选择的穴位为条口穴和承山穴。

患者准备好后,用75%乙醇棉球对局部穴位进行常规消毒,进针点选择患者患侧下肢部位的穴位,沿条口穴进针,向承山穴方向进行透刺,得气后使用的针灸手法主要为提、擦、捻,动作幅度稍大,此过程中需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强烈的酸、胀、麻等感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针感。

在针灸过程中可告知患者进行肩关节各方向适当运动,运动方向包括外展、外旋、前屈、后伸、内收等,以上动作各循环次,运动的幅度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幅度为主,运动完毕后起针。

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30例疗效分析

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30例疗效分析

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30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索针灸与推拿结合对肩周炎的疗如何,以找打最适合肩周炎治疗的方法,缓解病人的病情或治愈患者。

方法采用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结合针灸和推拿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仅给予患者针灸治疗。

治疗都是一天一次,十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为一个观察周期。

结果实验组的总的治疗率为100% 而对照组为73.33% ,此外,实验组各个治疗层次的情况如下表所示,经过卡方检验得到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灸与推拿结合的治疗方法要优于单纯的针灸疗法,值得临床推广,这将带来很大的医疗价值。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它是一种非细菌性的慢性炎症,是发生在肩关节囊以及周围组织的炎症。

它的症状一般以肩关节以及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要是患者对疾病的不重视,会使病情加重,可能产生肩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

因此,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是很有医用价值的,针灸在临床上对肩周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了吗?笔者基于这种疑问,尝试结合针灸与推拿两种中医治疗方案,希望能得到更好地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笔者将两年来,本院就诊的被明确确诊为肩周炎的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实验组男患者10例女患者20例,年龄最小的40岁,最大的62岁,左肩患者16例,右肩患者14例。

对照组中男患者有11例女患者有19例,年龄最小的也是40岁,最大的63岁,左肩患者15例,右肩患者15例。

计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P值,P>0.05,这意味着两组患者在为进行差异治疗前没有明显的差异。

这是对照试验的前提。

1.2诊断标准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如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所述:①肩关节疼痛,在运动或者夜间疼痛会加剧,疼痛部位多在肩关节前后或者是外方,有的情况在颈部或者前臂也能感觉到疼痛感。

推拿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分析

推拿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分析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和非特异性炎症逐渐导致关节内外粘连,出现以肩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为临床特点的一种疾病。

肩关节活动功能,尤其是外展和上举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发病主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肩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肩周炎不仅影响生活质量,长时间不能治愈,还可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近1年内采用推拿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肩周炎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62岁,平均55.13岁;其中左侧13例,右侧16例,双侧1例;病程1个月~6年。

诊断标准[2]:①肩部疼痛,昼轻夜重,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②肩部活动功能受限,肩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痛点;③肩关节X线检查多为阴性,部分患者可有退行性改变、骨质疏松等。

治疗方法:⑴推拿手法治疗:患者一般取坐位,对于体质虚弱者可采取仰卧位或者侧卧位手法治疗。

①放松手法:患者坐位,手臂下垂,自然放松。

医者站立于患者外侧,采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揉法对肩关节周围筋肉进行放松,重点治疗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菱形肌,手法治疗时间约5min左右。

②弹拨手法:在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短头肌腱、冈上肌肌腱、三角肌下滑囊以及肩关节周围条索状物进行弹拨,治疗时沿肌腱垂直方向进行横向弹拨,每处弹拨10余下,弹拨力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准。

③点按手法:采用拇指点法对肩髃穴、肩髎、肩贞、臑俞、臂臑及痛点(阿是穴)进行点按治疗。

④肩关节被动活动法: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采用摇法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摇动范围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准。

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体质强健患者在能够忍受疼痛前提下,采用快速提拉手法,可以明显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

最后以叩击法和搓法结束手法治疗。

针刺加推拿治疗肩周炎26例

针刺加推拿治疗肩周炎26例

[5]佘延芬,孙立虹,杨继军,等.隔物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血浆β-EP 含量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8,28(10):719-721.[6]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 ].中国针灸,1996,16(10):17.(本文校对:薛俊宏收稿日期:2018-12-12)针刺加推拿治疗肩周炎26例胡玉香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针刺+推拿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择收治的52例肩周炎患者(2017年1月—2018年9月)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推拿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其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针刺+推拿治疗肩周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肩周疼痛、肿胀等症状,有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肩痹;肩周炎;针刺疗法;推拿;中医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9.08.042文章编号:1003-8914(2019)-08-1242-03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on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for 26CasesHU Yuxiang(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eze Dingtao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Province ,Heze 27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juvant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on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MethodsFifty-two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January 2017to September 2018)were selected forprospective study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symptom scor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nd the scores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has a good clinicaleffec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swelling and other symptoms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houlderjoi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shoulder paralysis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acupuncture ;massa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作者单位:菏泽市定陶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山东菏泽274100)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发病后伴随有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故临床需对肩周炎实施积极治疗[1]。

针刺与推拿治疗肩周炎.docx

针刺与推拿治疗肩周炎.docx

针刺与推拿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治疗方法:
①原则:补气活血,壮骨强筋,温经驱风散寒,通经活络。

②针刺加推拿手法:患者取坐位,取对侧下肢条口透承山,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行泻法1分钟,留针。

同时拿肩井,揉肩关节周围组织即肩关节与上肢后、外和前侧;配合肩关节拔伸手法;点按天宗、肩内陵、肩贞穴;摇肩关节,最后抖动患肢;擦肩关节周围,多种手法混合使用,约30分钟后取针。

③疗程:针刺、推拿1次/日,10天为1疗程。

针刺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疗效,主要原因:
①从经络而论,肩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所,肩部发病多因外邪直接侵害而影响经络,少阳经、太阳经、阳明经等,故本病是由气血不足、元阳亏损,使经气阻隔、肌肉、筋脉、关节失养所罹。

经脉所过为主治所及,所以肩周炎的治疗取手足三阳经。

②穴位的治疗作用有局部和远端的治疗作用,所以局部选穴:肩髃、肩贞、肩前、肩臑、臑会、肩髎、远端选条口穴、中平穴,足阳明胃经穴条口透足太阳经穴承山,针一穴而通两经,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调其经脉,血运行通畅,则诸经通顺,疼痛减而消;
③针刺疗法对肩周炎有较好的效果,但须注意以下几点:掌握针刺补泻手法,如酸、痛、软、麻木者多补少泻,胀痛、红肿只泻不补;重病先针健侧主穴,后针患侧主穴;一般留针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

④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是目前疗效好的方法之一,可逐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增强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炎症介质及代谢产物的消散吸收,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使纤维化的软组织向弹性发展,恢复筋肉的活动。

另外,对于肩周炎患者还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避免过度疲劳,减少愈后复发。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推拿治疗肩周炎121例

推拿治疗肩周炎121例
表 1 临床 分 型 及特 点
尽量 屈肘 , 将肩 关节 上举 到 10, 到指尖 可扪到肩 胛骨 上 8 。直 缘 。操作过程切忌暴力 , 以防肌肉撕 断 , 至导致 骨折。术者 甚 手维持此体位 , 另一手 给予肩周 肌 肉按摩 与弹拨 。然后 改 侧卧位 , 患者侧 向上 , 术者一手扶住肩关节 , 一手握住肘关节 ,
障碍 。
( 稿 日期 : 0 8 0 — 3 。 收 20- 5 0 )
肠蠕乱 、 胃肠功能亢进 、 基础代谢 率下 降、 能量消耗减少 , 导致 人多 出少 , 因此脂肪 在体 内堆 积。针刺 可以调节肥 胖患者 的
肾上 腺 素 、 质 醇 、 质 代谢 , 高 基 础 代 谢 率 , 皮 脂 提 并对 胃肠 功 能
止粘连 、 滑利关节 。治疗手法 : 开始同炎症期手法松驰肩周 肌
文 献 标 识码 : B
肉, 然后术者 一手托住肘关节后 方 , 一手握住肩峰处 , 徐徐外 展, 屈伸旋转肩关 节 , 渐增加 活动范 围。一 般以 1 ~2 逐 5 O次 为 1 个疗程。术 后鼓励患 者坚持 功能锻练 , 并辅 以理 疗。手
法 治 疗 过 程 , 可 听 到 患 者 粘 连 被 撕 开 的丝 丝 声 。切 忌 操 之 偶
文章 编 号 :O 7 24 (0 8 1 一O 4 一O 1O — 3 9 20 )2 O 5 1 肩 周 炎 又 称 冻 结 肩 , 一 种 累 及 骨 、 节 及 其 周 围 软 组 是 关
2 治 疗 方 法
32 治疗结果 .
见 表 2 。
表 2 治 疗 结 果 比较
2 1 I型 ( . 炎症 期 ) 因疼 痛 剧 烈 , 柔 和 轻 巧 的 手 法 进 行 用 推拿 , 以解 除肌肉痉 挛, 改善血液循环 , 促进无菌性炎症 吸收。

针刺按摩治疗肩周炎

针刺按摩治疗肩周炎

针刺按摩治疗肩周炎50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按摩加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

方法:采用手法按摩加针刺肩骨禺、肩井、肩内陵等穴用平补平泻手法。

结果:治疗肩周炎50例,总有效率92%。

提示:手法按摩加针刺具有解痉止痛、疏理筋经、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解除粘连的作用。

主题词:肩凝症针灸疗法肩凝症按摩疗法肩井肩骨禺临床资料50例全为门诊病人,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为48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1年。

诊断标准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大多有慢性劳损及肩部受伤史,发病缓慢。

肩部疼痛,持续性加重,夜间尤甚。

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关节主动和被动上举、后伸、外展和外旋受限。

晚期肩关节呈僵硬状态,可同时有肩部肌肉萎缩,尤以三角肌最明显。

X线无特殊显示,有时可见肩部骨质疏松或肩峰下钙化阴影。

治疗方法针刺治疗:取穴:①选择痛点,一般在肩关节周围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以痛点为中心,用围刺法,选用28号(华佗牌)2寸毫针4枚,针尖方向与皮肤呈15°夹角斜刺1~1.5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留针30m in,其间行针2次。

②肩骨禺、肩井、肩内陵、曲池、外关、合谷、关元、肾俞,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腧穴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28号(华佗牌) 1.5寸毫针数枚,针刺以上穴位,直刺或斜刺,深度0.8~ 1.3cm。

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 in,其间行针2次1,每日1次,10次1疗程。

按摩:瑶金堂系列中药颈肩松按摩膏:使用时,取颈肩松按摩膏适量即可.涂于使用部位后,顺时针按摩使其吸收。

按摩切勿过度用力。

按摩3-5min,至皮肤微微泛红,油膏完全吸收即可。

摩患侧手三里、曲池、肩骨禺、肩井、肩前、天宗等穴两次,1手握上臂,另1手用大鱼际部位从患侧外侧中部向上按摩,经肩到背,在用力揉腋窝,两手交换,按揉肩关节、锁骨下方,经胸大肌到腋前,重点按揉肩袖;然后握患者手腕,做牵拉、抖动、摇转活动,另1手用分筋手法推按患者肩部筋络,双手配合,边按边动,由轻到重,范围由小到大,充分活动后,再将患肢被动上举,外展外旋,屈肘搭肩,后伸摸枕,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针刺疗法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探讨

针刺疗法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探讨

针刺疗法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疗法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结合手法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 、CM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刺疗法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刺疗法;手法推拿;肩周炎;VAS评分;CMS 评分肩周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肩关节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影响正常生活,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1]。

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对患者采用中医推拿和针刺疗法治疗,取得不错效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选取肩周炎患者82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

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3-67岁,平均(51.24±2.48)岁;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4-66岁,平均(51.37±2.6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本组患者单纯采用手法推拿治疗,如下:(1)手法松解。

指导患者取坐位,推拿师一手外展患侧上臂,一手采用㨰法、拿揉法对疼痛部位进行处理,处理重点需要放在肩部疼痛部位及周围组织,治疗同时对患肢外展、旋转活动。

(2)解痉止痛。

依次对风池穴、秉风穴、肩井穴、天宗穴、肩髃穴、肩贞穴、曲池穴、尺泽穴、手三里穴、合谷穴进行处理,注意使用点压手法和弹拨手法,每一个穴位都需要按压30s 左右,直到患者感觉酸麻肿胀为宜。

如患者存在明显痛点,则使用弹拨手法处理。

(3)运动关节。

推拿师一手对肩部固定,一手扶住肘部进行环状运动,将肩关节作为中心,逐渐向外辐射,注意幅度从小到大,然后再对患者肩关节进行内旋、外旋、内收、外展、后伸处理。

小针刀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

小针刀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

小针刀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0-09-16T16:40:39.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4期供稿作者:宋德平[导读] 压痛点:常见肩周围压痛点为喙突、三角肌中点及前后缘、冈下肌、大小圆肌等,有时颈部及前臂也可出现压痛点。

宋德平黑龙江省绥棱县中医院理疗科(152200)【关键词】肩周炎小针刀推拿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古称冻结肩、肩凝症、肩不举,俗名漏肩风。

多数患者的年龄在五十岁左右,故有“五十肩”之称;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小针刀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肩周炎患者共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0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个月。

病因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一般认为,本病主要病理是属于慢性退行性变化,因此与肩部的一些腱鞘﹑滑囊的无菌性炎症以及局部受风寒,反复老损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身体虚鸑﹑气血不足,筋失濡养或因过度疲劳﹑汗出当风﹑漏肩当风﹑感受风寒湿邪等趁虚而入,阻滞筋脉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肩部挛急疼痛,活动障碍。

在病之后期,甚可出现患肢肌体肌肉萎缩和肩关节严重粘连等病理改变。

3诊断标准(1)年龄50岁左右,无明显外伤史,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夜间尤为疼痛;(2)肩关节活动障碍,肩部活动逐渐受限,包括主动与被动:尤以上臂外展,上举及过度内旋手背触腰时更明显僵硬。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如穿衣梳头洗脸等活动。

(3)肩关节功能检查:触耳试验(手指上举不能触同侧耳为重度,过耳不能触头顶为中度,过顶不能触对耳为轻度)、胸前搭肩试验(手经胸前搭对侧肩,肘贴胸壁,肘尖距前正中线10cm以上者为重度,5~10cm为中度,5cm以内为轻度)、后背触肩试验(手从背后触对侧肩,只能触骶尾及髋部为重度,触腰部位为中度,腰带以上为轻度);(4)压痛点:常见肩周围压痛点为喙突、三角肌中点及前后缘、冈下肌、大小圆肌等,有时颈部及前臂也可出现压痛点。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

·临床医学·161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病灶部位:左侧6例,右侧16例,双侧8例。

对照组:性别: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5岁~76岁,平均年龄为(58.8士2.5)岁;病程时间:1个月~9个月,平均病程为(3.0±0.5)个月;病灶部位:左侧8例,右侧13例,双侧9例。

两组临床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入选标准:①长期体力劳动;②肩关节附近外伤、气血亏虚及风寒湿邪等因素而致者;③因劳损或气温骤变等因素而肩关节疼痛加剧者;④肩部有压痛点,而且外展功能存在严重限制者;⑤经X线片显示无异常者。

排除标准:①排除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②排除肩部挫伤患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③排除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造血系统疾病等患者。

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做比较分析。

临床治疗效果划分为4度,即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其中,若经治疗后,患者的肩部无疼痛感,肩关节功能无异常情况,即为治愈;若经治疗后,患者的肩部无疼痛感以及肩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即为显效;若经治疗后,患者的肩部无疼痛感以及肩关节功能均有所缓解,即为有效;若经治疗后,患者的肩部无疼痛感以及肩关节功能均无缓解,即为无效。

1.4 数据统计学分析将所得数据统一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 26.0做处理及分析,结果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值检验;结果计数资料以(n ,%)表示,行χ2值检162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骨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验;若数据具有明显差异性,则P<0.05。

2 结果2.1 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其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9例、14例、6例、1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其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4例、11例、6例、9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针刀剥离结合推拿松解治疗肩周炎100例观察

针刀剥离结合推拿松解治疗肩周炎100例观察

举超过 1 4 5 。 ,后 伸 内旋拇 指摸 背 高 于 胸 口,外展 大 于 7 O 。 ,内收 能 达 4 5 。 ,夜 间 疼 痛 减 轻 ,可 入 睡 。好 转 :
疼痛 减轻 ,但 活动 范 围未见 明显 增 大 。无 效 :疼 痛 及 关节 活动 全无 改善 。 3 . 2 治疗结 果 :治 疗 后 1周 患 者 复诊 时 以及 半 年 后 随访 ,评 定疗 效 。两组 治疗 结果 见表 1 。
3 治 疗 结 果
E 2 ] 闻涛 ,加 亨 . 冰 盐 水 配 合 玻 璃 酸 钠 注 射 液 肩 关 节 腔 注 射 治 疗肩周炎 E ] 3 . 新疆 中 医药 ,2 0 0 3 ,2 1( 3 ) :2 1 .
3 . 1 疗效 标 准[ 2 ] :优 :肩 关 节 活 动 正 常 ,前 屈 上举 可达 到 1 6 0 。 ~1 8 0 。 ,后 伸 内旋 可 至 胸 1 O 。 以上 ,外 展 8 O 。 以上 ,内收 4 5 。 以上 ,夜 间疼 痛 消失 ; 良 :前 屈 上
结节 间沟 、肱 骨大结 节 外 下 部小 圆肌 止 点 、肩 胛 骨外 下缘 压痛 点 ( 即大 圆肌 起 始 部 ) 、冈 上 窝 最 外 缘 冈 上
2 . 2 对 照组 :用 曲安奈德 2 5 m 0 . 5 mg +生理盐 水 2 ml 进行 局 部痛点 封 闭注射 ,
无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具有 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 法
无效

优 良率 总 有 效 率
8 7 6 0 % 9 9 8 0
治疗 组 1 0 0 7 0 对 照组 1 0 0 4 0
2 0 2 0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O . 0 5 。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发表时间:2014-08-15T16:15:03.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张国勇[导读]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60例患者中,痊愈30例,占50%;显效18例,占30%;有效12例,占20%;无效0例。

张国勇(四川省南充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637000)【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电针(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推拿(点按法、滚法、揉法、弹拨法、揺法、扳法、拔伸法、搓法)。

结果:总有效率100%。

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关键词】肩周炎电针推拿【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44-02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祖国医学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慢性肩部疾患,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我科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经确诊为肩周炎患者,均为我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者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②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③肩部肌肉萎缩,肩前、肩后、肩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④x 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 治疗方2.1 患者针刺取穴:基本方: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针灸学》中“肩痹”[2]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手阳明经证者配合谷;手少阳经证者配外观;手太阳经证者配后溪;外邪内侵者配合谷、凤池;气滞血瘀者配内关、膈俞;气血虚弱者配足三里、气海。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15例患者进行针刺及推拿治疗,配合功能锻炼,1次/天,10次为一疗程。

结果:痊愈98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肩周炎的较佳方法。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功能锻炼【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41-01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的活动,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疼痛昼轻夜重,并向颈肩部放射,病情缠绵难愈,具有反复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休息,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

笔者自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15例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肩周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7例,女68例;年龄小于50岁27例,51-60岁80例,60岁以上8例;病程小于6个月15例,6个月-1年83例,1年以上17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肩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痛点在关节间隙上。

1.2.2 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

2 治疗方法2.1 针刺治疗。

30分钟/次,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

取穴: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肩前、天宗、极泉、臑俞、外关、合谷、后溪;肩髃、肩髎、肩贞、肩前用热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1次,起针后取对侧下肢条口透承山,做较强的刺激,边操作边嘱患作上举,外展,内收等运动,以锻炼患肩的活动,从而提高疗效。

2.2 推拿治疗。

30-40分钟/次,1次/天,10天为一个疗程。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患肩侧,用掌根揉法及滚法放松患肩部肌肉后,用双手拇指弹拨及拿揉肩关节周围,侧重于压痛点;再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手腕,以患者肩关节为中心做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然后进行肩关节的内收、上举、后伸拌法等被动活动,再用双手握住患者手腕做牵拉抖动手法,最后用双手抱揉肩关节,拿肩井结束手法。

针刺加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

针刺加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

针刺加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作者:齐燕杰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23期齐燕杰(吉林省白城中医院理疗科吉林白城 137000)【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加推拿治疗肩周炎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经临床确诊为肩周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通过治疗,治愈45例,占37.5%;明显好转65例,占54.2%;好转10例,占8.3%,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中医针刺加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刺推拿肩周炎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 R2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8(b)-0130-01肩周炎过去称之肩关节周围炎或冻结肩,由于与病理有差距,现又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本病是因多种原因所致肩盂肱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关节腔变狭窄和轻度骨质疏松为其临床特点[1]。

此病多发生50岁左右女性,多见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发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使该患肩关节发生粘连,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本文回顾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经门确诊肩周炎患者120例经针刺加推拿治疗的体会,剖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0例,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6岁,平均年龄为50.5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1周。

1.2 临床表现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加重,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疼痛加剧。

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后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本病女性发病率略高,多为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一般多发生于单侧肩部,亦有两则先后发病或交替发病者。

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

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逐渐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28例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28例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28例
匡雷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08(017)005
【摘要】肩周炎是由于肩部肌腱、肌肉、关节囊、滑囊、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而形成疤痕,造成肩关节周围组织痉挛,肩关节滑膜、关节软骨间粘连,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结合,以及肩关节周围其它软组织广泛性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正常活动,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因其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所以又称“五十肩”、“冻结肩”。

条口穴为足阳明胃经穴,是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穴,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

笔者采用针刺条口穴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28例,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602,610)
【作者】匡雷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8
【相关文献】
1.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观察 [J], 宫润莲
2.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50例 [J], 谢凯
3.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J], 周平;景明;李源军
4.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 [J], 林兵
5.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观察 [J], 宫润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15例患者进行针刺及推拿治疗,配合功能锻炼,1次/天,10
次为一疗程。

结果:痊愈98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肩周炎的较佳方法。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8-1879(2012)06-0041-01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的活动,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疼痛昼轻夜重,并向颈肩部放射,病情缠绵难愈,具有反复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休息,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

笔者自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5例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肩周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7例,女68例;年龄小于50岁27例,51-60岁80例,60岁以上8例;病程小于6个月15例,6个月-1年83例,1年以上17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肩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痛点在关节间隙上。

1.2.2 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治疗。

30分钟/次,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

取穴: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肩前、天宗、极泉、臑俞、外关、合谷、后溪;肩髃、肩髎、肩贞、肩前用热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1次,起针后取对侧下肢条口透承山,做较强的刺激,边操作边嘱患作上举,外展,内收等运动,以锻炼患肩的活动,从而提高疗效。

2.2 推拿治疗。

30-40分钟/次,1次/天,10天为一个疗程。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患肩侧,用掌根揉法及滚法放松患肩部肌肉后,用双手拇指弹拨及拿揉肩关节周围,侧重于压痛点;再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手腕,以患者肩关节为中心做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然后进行肩关节的内收、上举、后伸拌法等被动活动,再用双手握住患者手腕做牵拉抖动手法,最后用双手抱揉肩关节,拿肩井结束手法。

2.3 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2.3.1 爬墙训练。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肢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举高,并保持上肢伸直的状态,尽量使身体向墙壁靠近,然后再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2.3.2 体后拉手。

双手向后,用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逐渐向上拉动至最大角度,反复数次。

2.3.3 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两臂外旋,尽量使拳背贴到墙壁上,反复数次。

2.3.4 摇肩活动。

弓箭步,一手叉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做前后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能完全胜任日常生活及工作。

好转:疼痛基本消失,肩部活动功能明显好转,能基本胜任日常生活及工作。

有效:疼痛部分减轻,肩部活动功能较前有部分改善。

无效: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痊愈17例,占15%;好转98例,占8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4 讨论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痹症”范畴。

本病多因劳损日积致肝肾相对亏虚,气血虚弱,筋失荣养,复感风、寒、湿等外邪侵袭,致气血阻滞,痹阻筋脉而发本病。

运用针灸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而止痛;推拿手法可以舒筋通络,散瘀止痛,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渗出的吸收和代谢,促进病变组织的恢复;治疗后的功能锻炼,以利关节,防止再次粘连的
发生,促进病变部位的肌肉组织和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肩周炎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再配合患者本人的功能锻炼,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故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
[2] 郑魁山.针灸集锦.甘肃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