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 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运算定律。下面是学习啦为你的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本36 页例3.
【教材与学情定位】本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之中的一个规律性知识,是在学生学习认知了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后的知识内容,其承载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的内容,学生计算起来容易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总是会把其中一个加数与因数相乘,却把另外一个加数忽略。
【设计理念】
1 、乘法分配律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已经有所渗透。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否可以由此引入,由此加强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联系,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解决学生对乘法分配律难理解,易用错的问题。
2 、乘法分配律到底难在哪里?是学生体验不到成功,还是乘法分配律作为简便运算的一个方法而不能体现其简便性。如果是又当如何体现,其教学的临界点在哪里?
2 、乘法分配律必须在学生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吗?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否可以进行导入?如果可行,是不是我们
在一年的教学中把‘花开两朵单表一枝' 做的太过了而忽略了另一只鲜花的存在?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理解并且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可实行性和其存在的必然性。
2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1. 理解乘法分配律,体会其优越性。
2. 乘法分配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突破。
【教学过程】
1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25×14=
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4 个25是多少。)你能计算这个题目吗?(能)完成在练习本上。
(师把25×14 写在黑板左侧,指生上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书写过程,并分别说明100是怎么求的?250呢?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在展示本上)过程:25
×14
100 25 × 4
25 25 × 10
350
问及全班,相同计算过程与结果的举手,师边走边问回到黑板刚才我们怎么计算的?100=25×4,再算250=25×10,然后把它们的积+ 起来,顺手板书(注意前后顺序先写右侧25×4,在写25×10 最后写‘+'号) 。注意看,前面明明是25×14,怎么在右侧却变成了25× 10 和25×4?(实际上是把14 分成了10+4的和)
师随生动:14分成(10+4) 的和乘25
指25×14 表示什么?14个25 是多少
指(10+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25+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可以画等号吗?可以
那下面这几个算式表示什么?也可以这样写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算理的研究,打通与乘法分配律的关系,初步建立知识的感知。
出示15×12= 23 ×16=
学生观察:发现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表示可以。
师指生描述算式的含义并由学生独立完成算式转换。
学生通过验证认识到:
15 ×12=(10+2) ×25=10×15+2×15
23 ×16=(10+6) ×23=10×23+6×23
16 ×25=(10+6) ×25=10×25+6×25
现在还想等吗?
15 ×12=(10+2) ×25=10×15+2×15
23 ×14=(10+4) ×23=10×23+4×23
16 ×25=(10+6) ×25=10×25+6×25
生:相等。
师:为什么?谁能说明白为什么仍旧相等?等号左边表示什么右边又表示什么?
生:等号左边表示10+4的和个23就是14 个23 是多少; 右边10 个23+4个23 是多少。两边都是14个23 是多少,所以相等。
师:读一遍等式,体会等式的意义。( 此处不去小结,让学生初步意会到,但是不适合言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存在,通过等号左右两边的关系和意义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的意义与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写出左边的算式,你能推导出右边的算式吗? 生:可以。
2 、出示三道练习题目,( 完成在练习本上)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20+3) × 37=
(10+9) × 23=
(32+25) × 74=
学生写出正确的右半边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和屏幕上全部内
容,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发现:左侧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左侧三个数,右侧四个数;
小结:两个数加起来的和乘第三个数,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然后把乘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仿写,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深刻认知‘分别' 的含义。
师抓住第二条,对呀,怎么多了一个数还想等?引导学生发现,屏幕红色字体呈现以(20+3) × 37=为例说明是左侧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所以多了一个。你能说出一组符合这个规律的数吗?
生一:(10+5) ×74=10×74+5×74 同意的举手,鼓励的掌声送给他生二:(10+7) ×52=10×52+7×52 生三:(10+9) ×24=10×24+9×24
生四:(30+2) ×52=52×30+52×2
【设计意图】
师:能说完吗?不能,看来这个层次的大家都没问题了,我出一个你会做吗?下面内容分层出示,体现知识层次性。
(16+ △)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