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1.特罗尔(Troll)祖师爷德国地理学家2.景观概念:范围、异质性狭义上:指几十平方千米到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上: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3.景观的基本特征:异质性、相互作用、栖息地、中等尺度、多重价值1)生态系统的聚合(即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2)组成景观的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作用和影响。

3)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4)中等尺度: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

5)多重价值:具有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多种价值。

4.景观要素概念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空间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其每一个组成单元(生态系统)即为景观要素(或景观结构成分)。

5.景观结构成分:斑块、廊道、基质6.景观生态学概念: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科学。

7.景观生态学形成的理论基础(重点掌握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其应用、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在研究海洋环境中岛屿上的物种成分,数量及其变化过程时提出来的。

该理论把物种或种群定居和灭绝作为基本过程来研究,认为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多样性,丰富度)与岛屿的面积,孤立程度,年龄有关,并且受迁入和灭绝两个过程控制。

岛屿的面积效应:在生物群落里,物种的多样性随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岛屿的距离效应:靠近大陆的岛屿的物种数量要高于远离大陆的岛屿。

复合种群理论复合种群理论复合种群是指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亚种群频繁的从生境斑块中消失二是亚种群之间有繁殖体或个体的交流,从而使复合种群在景观水平上表现出复合稳定性。

源—汇模型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汇种群:指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幼体的出生无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参考复习)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参考复习)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参考复习)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1 什么是景观?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关系?景观系指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关系:尽管都有“地域综合体”的含义,但“景观”与“土地”(land)却存在本质的区别。

景观指土地的一部分,与土地不仅有着外延上的从属关系,而且景观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土地概念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的是土地的肥力、土地的产权关系和土地的经济价值等景观概念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景观具有更大的内涵。

而“环境”指的是环绕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既可以实体形式存在,也可以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不同于环境,它即不是环境中所有要素的全部,也不是它们简单相加而组成的整体,而是它们综合作用的阶段性产物,是环境构成中的实体部分。

2 景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生态系统的聚合;2).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3).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3 什么是景观要素?有何特征?景观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称为景观要素(landscape element)1)景观要素即生态系统(ecosystem)2)景观要素具有从属性和均质性3)景观要素的尺度(scales)4)景观要素的边界(boundaries)5)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4 什么是景观生态学?其研究内容有哪些?概念: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学科。

研究内容:1)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2)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3)景观动态:景观结构和生态学过程随时空的变化;4)景观规划与管理:基于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及其相互制约影响机制,制定景观恢复、保护、建设和管理的计划和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措施和对策。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填空.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1.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喧道、明道、(必考).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遮和汇2.基质的推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掌握.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3.景观异质性形成缘由: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匀称安排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4.景观多样性三种类型: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网络的结构特征:1 .结点2网络格局3.网眼大小5.网络的功能:生境、通道、电.干扰的类型:①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②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③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④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⑤按干扰产生的结果划分:离散性干扰和集中干扰.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裂化、缩小、消逝6.经过景观的生态流有三种: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直接采用价值、间接采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7.景观异质性类型: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三个指标:组织、适力、弹性简答题.景观分类的一般步骤和应用?答:景观生态分类的步骤①依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资料,加上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并确定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指标,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②具体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或其它统计方法确定分类结果③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判别分析,确定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

1.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景观是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组成的聚合体;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各种生态流或物质再安排;景观的形成受气候,地貌特征的影响;景观的特征与肯定的干扰集合相对应.3,简述斑块大小与外形的生态学意义.答案要点: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斑块外形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边缘效应,斑块内缘比上.4简述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的涵义及其生态意义.答案要点: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简单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匀称性.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打算了景观空间格局简单性,对景观中的各种过程产生肯定影响.5,简述自然景观,经营(半自然景观)景观与人工景观各有何特点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或人类的干扰没有转变自然性质的景观.经营景观:景观中非稳定成分一植被被改造,人类可以收获的林地和草地.人工景观:由人类活动而新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6简述景观生态相宜性分析的含义与意义答案要点: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人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相宜性和限制性.7谈谈你对“景观”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园林规划中的指导意义.答题要点:景观美学上的涵义,地理学上的涵义,生态学上的涵义.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其次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景观的这三方面的涵义有历史上的联系.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留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缘由,科学深化地熟悉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留意欣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8 .试述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与网络•结点模型.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式. 斑块的定义;一般用斑块性质,斑块数目,斑块大小,斑块外形等指标描述,斑块大小,斑块外形的生态学意义. 廊道的定义:廊道的类型,廊道的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等度量.廊道的主要功能.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很多廊道可以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结点.结点通常可起到中继点的作用,可对某些生态流起着掌握作用,也可作为临时的贮存地.很多景观具有网络分布.网络把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是景观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网络的重要性:物质或物种移动通道,对四周基质和斑块群落的影响作用;网络的结构特征:结点,格局,网眼大小,连通性,环度.9试述景观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答案要点: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常呈正态分布的规律.景观类型少,大均质斑块,小边缘生境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低;随着景观类型(生境)多样性和边缘物种增多,物种多样性增加;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例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后,随着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景观破裂化,斑块内部物种削减,物种多样性降低.10.试述干扰对景观异质性,景观破裂化的影响作用.答案要点: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异质性有重要影响作用.景观破裂化把穿孔,分割,破裂化,缩小和消逝这5个过程全包括在内.分割和破裂化的生态效应既可以类似,也可以不同,这主要依靠于分割廊道是否是物种运动或所考虑的过程的障碍,缩小在景观转化中很普遍,它意味着讨论对象(如斑块)规模的减小,如林地的一部分被用于耕种或建房屋,那么残余的林地就会缩小.创新题1.以生活城市为对象说说区域景观生态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规划,原则和步骤?答:城市景观生态问题(1)自然生境大量损失林地、草地、水体及农田削减。

景观生态学复习材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1、景观(Forman);景观是指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地表区域。

2、景观生态学(Forman):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

3、景观生态学研究范畴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

景观功能: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景观动态: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4、尺度:一般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5、粒度:空间分辨率的最小单位6、幅度:表示研究区域的大小或需要考虑的时间长度。

7、空间异质性: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成构成的系统。

(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8、景观多样性: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反应景观的复杂程度。

9、景观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在研究中往往更重视它与其他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关联。

(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图解:在景观类型少,大均质斑块,小边缘生境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低;随着类型(生境)多样化和边缘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也增加。

首先,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率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随着景观类型和斑块数目增多,景观破碎化,致使斑块内部物种向外迁移,物种多样性也随着降低;最后,残留的小斑块有重要的生境意义,维持着低的物种多样性。

10、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侧重于反映景观的功能,是描述景观生态过程的参数;反映了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汇斑块间运动的程度。

11、干扰类型:①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②依据干扰的功能可以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③依据干扰的机制可以分为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④依据干扰传播特征,可分为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量关系特征称为景观结构。 景观功能:指的是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景观动态: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尺度:是对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或试剑石的测度。 幅度:指生态系统可被改变并能迅速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 粒度:指组成景观镶嵌体的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大小极其分异程度。 等级结构(等级系统):自然界是一个具有多水平分层等级结构的有序整体,
斑块密度:指单位面积本底中的斑块数目。 廊道密度:廊道在本底中的数量。 景观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性。 景观空间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 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景观异质性:由景观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 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景观空间异质性:是由景观要素类型的数量和比例、形状、空间分布及景观 要素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不均匀性。 景观对比度:景观之间的差异程度。 生态交错带: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 界面。 边缘效应: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到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 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边缘:任何两个生态系统相邻接处均形成一个过渡地带。 边界:一生态系统结构边缘。 生态流:景观生态六主要包括空气流,水流,养分流、动物流和植物流 景观边缘:一景观结构的边缘。 成熟度:景观中生态系统群落的发育程度。 源区:景观流的发源地。 汇区:景观流的终点。 转移概率:物种从一个景观要素转移到另一个景观要素的概率。 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分为人为和自然两部分。 景观稳定性:景观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及受到干扰回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景观亚稳定性:景观受到一定干扰后发生变化并达到可预测的波动状态。
8、1939 年,( B )最先提出景观生态学一词,并认为景观生态学是地理

景观生态学复习材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1、景观(Forman);景观是指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地表区域。

2、景观生态学(Forman):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

3、景观生态学研究范畴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

景观功能: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景观动态: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4、尺度:一般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5、粒度:空间分辨率的最小单位6、幅度:表示研究区域的大小或需要考虑的时间长度。

7、空间异质性: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成构成的系统。

(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8、景观多样性: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反应景观的复杂程度。

9、景观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在研究中往往更重视它与其他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关联。

(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图解:在景观类型少,大均质斑块,小边缘生境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低;随着类型(生境)多样化和边缘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也增加。

首先,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率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随着景观类型和斑块数目增多,景观破碎化,致使斑块内部物种向外迁移,物种多样性也随着降低;最后,残留的小斑块有重要的生境意义,维持着低的物种多样性。

10、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侧重于反映景观的功能,是描述景观生态过程的参数;反映了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汇斑块间运动的程度。

11、干扰类型:①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②依据干扰的功能可以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③依据干扰的机制可以分为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④依据干扰传播特征,可分为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景观生态学复习

景观生态学复习

景观⽣态学复习景观⽣态学复习要点第⼀章景观及景观⽣态学1、“景观”的三种理解A、视觉美学:⽆明确空间界限,突出综合直观的视觉感受;B、地理学:景观是由⽓候、⽔⽂、⼟壤、地貌、⽣物等各种成分的综合体;C、⽣态学:景观是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上有⼀定特点的⽣态系统的聚合,处于⽣态系统之上。

2、景观的定义:以类似⽅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的若⼲⽣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3、景观的特征A、景观是异质性⼟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态系统的聚合。

(结构上)B、景观由相互作⽤和相互影响的⽣态系统组成。

(功能上)C、景观是处于⽣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物空间实体。

(尺度上)D、具有⼀定⾃然和⽂化特征,兼具经济、⽣态、⽂化价值。

(景观形成上)4、景观要素:是指组成景观的最基本、相对均质的⼟地⽣态要素称之为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

可以分为3种:斑块、廊道、基质。

第⼆章斑块5、斑块概念:指在外观上或性质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线性的,并具有⼀定内部均质的空间单元或⽣态系统。

6、斑块的类型:Forman根据斑块的起源或形成机制将斑块分为⼲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斑块4类。

7、⼤斑块⼩斑块的意义:景观要素的斑块⼤⼩在⼀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景观动态发展史,同时对景观结构与功能产⽣直接影响,特别是对景观动态及其⽣物多样性具有直接的⽣态学意义。

8、斑块内部⾯积与边缘⾯积之⽐可称为内/缘值,即D=A内/A缘。

9、⼤斑块的⽣态学价值:(1)有利于⽣境敏感物种的⽣存;(2)为⼤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境和躲避所;(3)为景观中其它组成部分提供种源;(4)能维持更近乎⾃然的⽣态⼲扰体系;(5)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对物种绝灭过程有缓冲作⽤。

10、⼩斑块的⽣态学价值:(1)作为物种传播的⽣境以及物种局部绝灭后重新定居的⽣境和“踏脚⽯”,从⽽增加了景观的连接度;(2)为许多边缘种、⼩型⽣物类群以及⼀些稀有种提供⽣境。

11、正⽅形指数:表达式为其值最⼩为1,接近1,表⽰斑块的形状接近正⽅形,形状规则,但受⼈为活动⼲扰⼤;数值越⼤,形状越复杂,但受⼈为活动⼲扰⼩。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景观生态学是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景观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地表上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及其相互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本文将从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管理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景观生态学的复习资料。

一、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是指地表上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景观元素的组合和分布。

它反映了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异质性。

景观格局的研究可以通过景观指数来 quantitatively进行。

常用的景观指数包括斑块面积指数、分离度指数和边缘密度指数等。

斑块面积指数是用来描述景观斑块大小的指标。

斑块面积越大,表明景观的连通性越好,生物多样性也越高。

分离度指数用来描述景观斑块之间的距离和连接性。

分离度越低,表示景观的连通性越好,有利于物种的迁移和扩散。

边缘密度指数是用来描述景观斑块边缘的复杂程度。

边缘密度越高,表示景观的边缘效应越明显,有利于物种的栖息和繁殖。

二、景观过程景观过程是指地表上的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景观过程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交互作用等。

物质循环是指地表上物质(如水、氮、磷等)在景观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生物交互作用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捕食、竞争、共生等。

景观过程的研究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和实地观测来进行。

模型模拟可以根据景观格局和环境条件,预测景观过程的变化趋势。

实地观测可以通过采样和监测,获取景观过程的实际数据。

综合两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景观过程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景观管理景观管理是指通过人类干预和调控,优化和维护景观的结构和功能。

景观管理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常用的景观管理方法包括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和景观恢复等。

景观规划是指根据景观格局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措施。

景观设计是指通过改变景观结构和组成,创造适宜的生境条件,提高景观的生态功能和景观质量。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也就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一门综合型学科。

2.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狭义: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空间单元。

景观的特征有:空间异质性,地域性,辨识性,可重复性和功能一致性等,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3.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4.景观要素与景观的关系: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也是相对的,景观强调的是异质镶嵌体,景观要素强调的是均质同一的单元。

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的转换反映了景观问题与时间空间尺度密切相关。

5.景观的类型:Forman按结构特征划分出4种景观类型:斑块散步的景观,网络状景观,指状景观,棋盘状景观。

斑块散步的景观:以一种生态系统或一种景观要素类型作为优势的本底,而以另一种或多种类型分散在其内。

例如:有绿洲的荒漠,热带稀树草原。

网状景观:特点:在景观中以相互交叉的廊道的优势。

例如:牧场林网,高速公路网。

交错景观:占优势的有两种景观要素,彼此犬牙交错,但共有一个边界。

例如:山区农田与林地分布。

棋盘状景观:由相互交错的棋盘状格子组成。

例如:人为管理的伐区。

6.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1)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

(2)景观结构和功能都必然地要随时间发生变化。

(3)景观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其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格局: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格局。

广义的讲: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1. 以下不属于景观生态研究内容()(3 分)A. 景观结构B. 景观生态过程及景观功能C. 景观管理D. 景观环境2. 以下不属于沙尘暴形成的要素()(3 分)A. 沙尘物质B. 雨C. 风D. 不稳定的空气3. 以下不是文化景观()(3 分)A. 度假村B. 古城遗址C. 寺庙D. 城市公园4. IALE的含义()(3 分)A. 国际景观生态学会B. 景观生态流C. 景观边界D. 景观渗透5. 不是基质的特征()(3 分)A. 连接度B. 狭窄地带C. 粘性D. 孔隙度6. 不属于对夏季洪涝解决的对策()(3 分)A. 清除河道淤泥B. 多种树C. 建筑用地多用水泥地D. 修建防洪堤7. 不属于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3 分)A. 斑块B. 廊道C. 基质D. 环境二多选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11. 景观生态分类的步骤()(3 分)A. 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资料,加上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并确定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指标,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B. 详细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或其它统计方法确定分类结果C. 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判别分析,确定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

D. 查看非点源污染12. 景观稳定性的尺度从哪两个方面()(3 分)A. 时间尺度B. 次序尺度C. 空间尺度D. 逻辑性13. 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形式()(3 分)A. 规则式均匀分布B. 平行分布C. 线性分布D. 聚集分布14. 廊道的功能()(3 分)A. 生境B. 通道C. 过滤D. 源和汇15. 通过哪三个方面()才能分析景观结构图里的各种景观组分(3 分)A. 性质B. 含义C. 形态D. 来源16. 怎样根据景观的稳定性来分析和衡量景观稳定性?(3 分)A. 景观基本要素具有再生能力B. 景观中的生物组分保持物质平衡C. 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保持景观功能的稳定性D. 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未超出景观自然稳定性的承受能力17. 景观生态变化的驱动力有哪些()(3 分)A. 地貌因子B. 气候因子C. 经济发展D. 人口压力18. 网络的功能()(3 分)A. 生境B. 通道C. 屏障D. 联系19. 在景观里促使生态流流动的因素()(3 分)A. 力B. 媒介物C. 水D. 风20. 城市道路两旁栽种大量树林带,有哪些生态作用?(3 分)A. 防风固沙B. 美观C. 营造生态栖息地D. 减少噪音三判断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21. 景观破碎度增加不属于城市景观生态问题(2 分)()22. 景观生态规划首先要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2分)()23. 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之间没有任何联系(2分)()24. 景观多样性仅仅反映的是景观空间格局的复杂程度(2 分)()25. 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2 分)()26. 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5×2′=10′填空25×1′=25′选择20′简答5×6′=30′论述15′(2选1)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

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渡带。

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体系间形成的界面。

耗散结构:由于系统必须靠耗散系统内部不断增加的熵达到并维持这种新的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称这种新的稳定结构为耗散结构。

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生态交错带特征:1生态交错带是一个应力带 2生态交错带的边际效应 3生态交错带阻碍物种分布 4生态交错带的空间异质性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耗散结构系统?答:首先,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它与外界环境间不断发生能量和物质交换。

其次,所有生态系统都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

平衡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

最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如种群控制机制,种间相互作用关系及生物地球化过程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当生态系统不断从环境中西区能量和物质时,系统总熵减少,信息量增加,结构复杂性增加。

党生态系统达到顶级状态时,负熵和有序性达到最大,生态系统形成原理平衡态的稳定结构==耗散结构,该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都依赖于来自于外界环境的连续不断的负熵流。

景观的基本特征答: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

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

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5、生态系统的聚合6、各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7、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8、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想对应。

斑块分类: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书上:基本理论: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时空尺度、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景观连接度与渗透原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原理: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景观生态研究的尺度性原理、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景观的文化性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景观与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景观:景观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系统。

狭义:指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

景观组分:把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

岛屿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则容纳生物种类越多。

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

汇种群: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时,幼体的出生无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

简答题:简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

答: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如下:①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

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

②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③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

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⑤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只有在景观水平上在能得到合理的研究。

⑥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各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论述题:简述景观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生态学上的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的景观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准确地理解景观的概念,必须把握景观的以下4个特征:①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②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③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④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景观: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地理学概念:生态学概念: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

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1、景观生态学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1、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气候:指的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是景观分异的最主要因素。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地貌或形态,式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土壤(发育):作为景观的主要成分,是连续分布在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客体,其发生、发展与景观密不可分,是反映景观的一面镜子。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狭义: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景观要素: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要素或单元,也称景观单元。

(结构成分: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变化及其规律与管理的一门生态学科。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1、景观生态学是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的,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性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的。

2、前者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后者则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3、前者考虑整个景观中和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后者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即单个系统(在景观水平上可以视为一个斑块或一条狭窄的廊道,或背景基质)。

4、后者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前者除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总体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变化、景观规划、建设与管理)1、景观结构、功能和景观变化。

2、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3、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

4、景观生态监测与预警。

景观生态学形成的理论基础整体论与系统论、等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渗透理论与中性模型、空间镶嵌和斑块动态理论(六个)。

斑块:是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且空间上可分辨的非线性景观要素。

斑块的成因或起源:干扰、环境异质性、人类活动。

种类可分为: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边缘效应:在景观要素边缘地带,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特种组成和丰富度,即……廊道:是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也称走廊。

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1、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或异质性原理)这一原理包括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的含义:(1)每个景观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因此,每一景观均是一个异质性的地域,即景观内部的性质是不均匀的,表现在生物种类、生物量、物质、能量的分布等方面(结构的异质性)。

一个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越多,其空间异质性越高,多样性也越高。

景观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景观的一种自组织过程,从理论上讲,通过自组织过程,景观最终形成为一种持续、稳定的耗散(开放)结构。

(2)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由于物种、物质和能量分布不均匀,必然导致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不断地相互交换,相互作用。

使得不同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同的(功能的异质性)。

也就是说,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的类型、大小、形状、数目和外貌特征等对景观功能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即景观结构决定功能)3. 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原理(1)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系统或者系统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程度,具体地说,是景观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在直观上表现了景观空间格局。

(2)景观过程:所谓“过程”就是强调事件或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特征。

景观过程常常涉及到许多生态学过程,如: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干扰扩散、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群落演替等。

景观过程既是景观的形成过程,也是景观功能的具体体现。

4、尺度效应与等级结构(1)尺度(scale)的定义①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单位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尺度可分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②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以粒度和幅度表达:粒度(grain):空间粒度是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的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时间粒度是某一现象在时间上发生(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幅度(extent):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涉及的范围(空间幅度)、时间上持续的长度(时间幅度)。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1、景观、景观要素、景观组分的概念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异质性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范畴。

景观要素:是指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或称景观单元、景观空间单元.如景观中的马尾松林、栓皮栎林、樟树林等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块农田等。

景观要素或景观单元普通可根据其生态学或自然地理学性质分为不同类型(或称其为景观组分)景观组分: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是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性质各异,而形态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相似的景观要素2、景观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a.美学概念——b.地理学概念——洪堡德c.生态学概念——特罗尔3、景观的构成构造成分,斑块、廊道、基质的概念景观构造成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上性质各异而形态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相似的景观要素。

景观构造成分是对景观要素从空间构造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时的重新划分.斑块:一种与周边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基质:景观镶嵌体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运用类型廊道:不同于两侧相邻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4、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特点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构造、功效、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内容:①景观构造、功效和景观变化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③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④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特点:①强调异质性②重视尺度在硕士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作用③整体性和系统性④综合性和宏观性⑤人类主导性5、斑块的类型、斑块的数量化特性干扰斑块: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斑块周转率高、稳定性差)残存斑块:由于周边受到干扰而本身未受干扰所形成的斑块(留存时间短,斑块周转率高)环境资源斑块: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形成的斑块引进斑块:人为活动将某些生物引入某一地区而形成的斑块【种植斑块(:人为引入植物栽种所形成的斑块(斑块中物种动态和斑块周转率重要取决于人类的维护管理);聚居斑块:原有生态系统消失,引入以人为主体的生物种类所形成的斑块(以人为主体、在景观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具典型的不稳定性)短生斑块和更新斑块【短生斑块:由于环境条件短暂波动或动植物活动引发的、持续期很短的斑块,也称短命斑块;更新斑块:先前受到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地段上再次出现的生态系统,在形式上与残存斑块类似,但含有不同于残存斑块的来源机制】斑块的大小、形状、数量和空间组合关系是斑块的重要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
一.
1.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
2.异质性: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分构成的系统。

3.景观破碎化:由自然或人为干扰所致的景观有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

(考)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也可以与周围基质呈过渡性连续分布。

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5.景观格局总体变化
(1)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成为景观基质;
(2)几种景观要素类型在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发生很大的变化,引起景观格局空间格局的改变;
(3)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6.流的媒介物: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
7. 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判定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8.景观稳定性的时空尺度(考)
时间尺度:在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到景观有基本特征的变化,则认为景观失去了稳定性;如果此期间景观仍保留原有的基本特征,则认为景观保持了稳定性或者说景观处于复合稳定状态。

空间尺度:景观复合稳定性的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大空间尺度上景观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而小尺度上景观的变化在短期内即可发生。

9.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和机制(102页的图,考)(论述题)
10.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与空间过程的关系以及生态有利性分析(考)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与空间模式有关。

如穿孔过程多出现于散步模式中,在单核和多核模式中也会出现;分割和破碎化过程多出现在廊道模式中。

所有的模式中都有缩小过程,在最后阶段出现消失过程。

只有随机模式中才会同时出现这5种过程。

首先对大斑块来说,边缘模式最好。

边缘模式对连接性有利。

边缘模式中没有穿孔、分割或破碎化过程。

其次是单核模式较好。

散布模式是生态学上最差的一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会过早地丧失所有的大斑块。

廊道模式也有其生态局限性。

生态上最好的景观变化模式
是一种颌状模式。

11.景观的分类:根据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耕作景观、城郊景观、城市景观。

二.
1.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落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
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3.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
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4.种群: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5.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即研究下列问题。

6.集合种群:描述的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
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7.集合种群动态:被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8.物种: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单元生殖上隔离),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
的生境位置。

(考)
9.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10.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11.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12.丰富度:一个群落或生境的物种数目多寡。

13.均匀度: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情况。

14.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
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15.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16.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
间)的过度区域。

17.演替: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
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18.层片: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三.
1.为什么光周期会成为生命活动的计时器和启动器?(考)
这是因为日照长短的变化,与其他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的变化相比,是地球上最具有稳
定性和规律性的变化,通过长期进化,生物最终选择了光周期作为生物节律的信号。

. 2. r选择和K选择优缺点(考)
3. 适应对策演替理论
R—对策种,适应于临时性资源丰富的环境
C—对策种,生存于资源一直处于丰富状态下的生境中,竞争力强,称为竞争种。

S—对策种,适应于资源贫瘠的生境,忍耐恶劣环境的能力强,叫做耐胁迫种。

R—S—C对策反映了某一地点某一时刻存在的植被是胁迫强度、干扰和竞争三间平衡的结果。

4. 请论述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指平静的中断,对正常过程的干扰或妨碍
(1)断层
森林中的断层可能由于大风、雷电、大火等原因引起;草原群落的干扰可能由于放牧、践踏等
(2)抽彩式竞争
当群落形成断层,时而这一种“中彩”,时而哪一种“中彩”,那么群落的多样性将明显提高
(3)小演替
有些物种形成的断层,其物种的更替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测的
(4)频率
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
(5)干扰在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就不能简单的排除干扰。

5.能流特点
(1)几乎每一类生态系统,由初级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其主要流经的途径是分解者亚系统,这包括由呼吸失热也是分解者亚系统明显高于消费者亚系统。

(2)只有以浮游生物为优势的水生群落食活食的消费者亚系统在能流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同化效率也比较高;即使如此,由
于异养性的细菌密度很高,它们依赖于浮游植物细胞分泌的溶解状态有机物,所以消费死有机物的比例也在50%以上。

(3)对于河流和小池塘,由于大部分能量来源于从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死有机物,所以通过消费者亚系统的能流量是很少的;在这方面,深海底栖群落因为无光合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上层水体的“碎屑雨”也有类似情形。

6.生态过度带的主要特征
首先,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常是非线性现象显示区和突变发生区,也常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其次,这里的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的阻抗相对较低,界面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最后,这里的生态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也造成生态环境恢复的困难。

7.种群在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的原因(考)
(1)环境的随机变化。

因为随着环境条件如天气的变化,环境容纳量就会相应变化;(2)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在密度变化和密度对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之间导入一个时滞,在理论种群中很容易产生波动。

种群可以超过环境容纳量,然后表现出缓慢的减幅震荡直到稳定在平衡密度。

(3)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即当种群数量密度上升到一定数量时,存活个体数目将下降
8.香农-威纳指数
9.群落的结构(考)
10.演替系列: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这个过程叫做演替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