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食品分析期末填空、判断题

食品分析期末填空、判断题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分)16.20℃时,1% 的纯蔗糖溶液的锤度为1°Bx17.免疫分析法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分析的方法。

18.亚硝胺又称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19.酱油中氨基酸是酱油的主要成分,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酱油的鲜味程度,是衡量酱油优劣的重要指标。

我国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是≥0.4%。

20.碳水化合物的化学通式是Cx(H2O)y。

21.食品检验的内容主要分为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

22. 铅能与二硫腙作用生成红色配合物。

23.检验需要量应根据检验项目的多少和采用的方法来决定,一般每个食品样品采集1.5kg即可满足要求,并将样品分为检验、复验和备查三部分。

24.食品样品无机化处理主要分为湿法消化法和干灰分。

25.蛋白质是由20余种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 2分,共 10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26.食品样品的采样法是四分法。

(×)27.斑点所走的距离与溶剂所走的距离的比值,称为比移值。

(√)28. 蔗糖溶液的相对密度随糖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分析:蔗糖溶液的相对密度随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29.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氘灯光源。

(×)错,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钨灯光源30.维生素A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分)16. 食品的灰化温度一般为 _______525~600℃____ 。

17.食醋中主要成分是 ______乙酸______ ,约含4%左右。

18.食品的保存时要做到__净、密、冷、快___ 。

19.测定比重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即______比重瓶法___ 、密度计法和密度天平法等。

20.一分子双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___二分子单糖________ 。

21.维生素根据其溶解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脂溶性_维生素_____ 和水溶性维生素。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食品感官分析是指通过人的感官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和特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味觉B. 视觉C. 嗅觉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一个感官不属于食品感官分析的范围?()A. 触觉B. 听觉C. 味觉D. 视觉答案:B. 听觉3. 食品感官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除了()之外,还有颜色、外观和质地。

A. 味道B. 香气C. 口感D. 产地答案:D. 产地4. 以下哪个条件不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A. 储存温度B. 处理方法C. 加工工艺D. 食品包装答案:D. 食品包装5. 口感是指食品在嘴中接触到人的舌面和口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其中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 酸度B. 甜度C. 温度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 同一种食物的味道只会因为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理由:同一种食物的味道不仅会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化,还会受到生长环境、成熟度、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 视觉是评价食品质量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答案:正确理由:视觉是食品感官评价中最直观、最直接的一种感官,人们在购买食品时往往首先通过外观来判断其质量和新鲜度。

3. 食品的气味主要来自食材本身,与加工工艺关系不大。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气味受到加工工艺的影响很大,例如烤制、煎炒、腌制等会使食材散发出不同的香气。

4. 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含水量的不同。

()答案:错误理由: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除了含水量的不同外,还受到脂肪含量、纤维素含量、口感成分的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 食品的颜色与其口感无关,不影响人对食物的观感和食欲。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颜色对人的视觉有巨大的影响,不同颜色的食物会引发人不同的观感和食欲。

三、综合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列举出三种影响食品气味的因素,并分别进行说明。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技术是:A. 光谱分析B. 质谱分析C. 气相色谱分析D. 液相色谱分析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A. 农药残留B. 重金属C. 微生物D. 食品添加剂3.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4.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 直接水分测定法B. 折光仪法C. 吸湿法D. 压力法5.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A. 显微镜观察法B. 培养基培养法C. 免疫学检测法D. 所有选项## 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7. 解释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及其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8. 描述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及其控制措施。

## 第三部分: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9. 某食品样品经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得氮含量为0.45g/100g。

假设食品中蛋白质的氮含量为16%,请计算该食品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10. 假设食品样品的水分活度为0.85,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食品的水分含量为15%,请计算该食品样品的水分含量。

## 第四部分: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食品分析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食品分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请注意:本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进行复习。

食品分析期末

食品分析期末

1、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其中直接法是根据糖类物质理化性质作为分析原理制定的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酶法、色谱法、电泳法和其他方法,其中化学法是最常用的常规分析方法,如还原糖法和比色法2、可溶性糖常用的提取剂(1)水:温度为40-50℃(2)乙醇:浓度为70-75%3、可溶性糖提取液的澄清(各种澄清剂及其特性)(1)中性醋酸铅: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澄清剂,能除去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单宁等杂质,但它的脱色能力较差,不能用于深色样液的澄清,适用于浅色的糖及糖浆制品、果蔬制品(2)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利用反应生成的氰亚铁酸锌沉淀来协走或吸附干扰物质;除蛋白质能力强,但脱色能力差(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碱性条件下铜离子可使蛋白质沉淀,适合于富含蛋白质的样品的澄请(如乳品)(4)碱性醋酸铅:能除去蛋白质、有机酸、单宁等杂质,又能凝聚胶体;澄清能力强,但会损失一部分糖;此澄清剂用于处理深色糖液、废糖蜜等(5)氢氧化铝溶液(铝乳):氢氧化铝能凝聚胶体,但对非胶态杂质的澄清效果不好;可用于浅色糖溶液的澄清,或作为附加澄清剂(6)活性炭:吸附能力强,适用于颜色较深的提取液,但能吸附糖类造成糖的损失,故而不常用4、还原糖的测定概述(1)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单糖具有还原性(游离醛基)(2)常用的氧化剂为铜离子、铁离子和碘,其中铜离子和铁离子用得最多;铜离子用于碱性铜盐法,铁离子用于碱性铁氰化钾法,碘用于碘量法(3)碱性酒石酸铜盐法是由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组组成的,甲液为硫酸铜溶液,乙液为酒石酸钾钠等配成的溶液,方法不同,甲乙液浓度及配比不同(4)根据定量方法不同,碱性铜盐法分为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法、萨氏法及蓝-爱农法5、直接滴定法(1)原理:葡萄糖+样品溶液约0.1%浓度+碱性铜试剂→产物,指示剂为次甲基蓝1)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

一、判断题1.食品中总酸度常用pH计测定。

(x)2.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都需要润洗。

(x)3.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样品中的自由水,而且可以测定结合水。

(✔)4.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粉碎不充分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5.灰化炉使用时,灼烧完毕后,切断电源,可立即开炉门,用长钳将被烧物钳出。

(x)6.欲作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样品的预处理均可采用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

(x)7.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的脂类含量时,抽提剂可选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对样品没有要求。

(x)8. 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脂肪含量,使用无水乙醚,就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x)9. 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要选择较恰当的分析方法,一般从结果的精确度、操作是否简便、现有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10. 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时有铵存在,会使结果偏高。

(✔)11.食品中的蛋白质是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对调节物质代谢过程起重要作用。

(x)12.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盐酸副玫瑰法)所使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

(✔)13. 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类.所谓随机抽样,即随意而为,没有固定的、(✔)14. 提取粗脂肪时,温度不能高于55℃,主要是为了防止脂肪的氧化以及乙醚的聚合作用。

(✔)15. 移取灰分时应快速从550℃的马福炉中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

(x)16. 脂肪测定时,应将索氏提取器放在水浴上进行抽提。

(✔)17. 食品中的矿物质组成就是灰分,所以可以用灰分来表示矿物质的含量。

(x)18. 索氏提取法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

(✔)19.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放置,用时再混合。

(✔)20.蛋白质测定时消化中加入的催化剂是硫酸钾。

(x)21. 采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冷凝器中残留有水滴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x)22.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是在微碱性条件下进行的。

(x)23.银盐法测As,其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可能生成的H2S。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06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06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06
一.名词解释
1.食品分析
2.感官评价
3.
4.
5.
1.
号,。

2.。

3.
4.凯氏定氮法共分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时还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氧化剂。

消化加热应注意,含糖或脂肪多的样品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作消泡剂。

消化完毕时,溶液应呈_________________颜色。

5.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_______,前者是
_______,后者是_______。

6
5
;再置于600℃高温炉中灰化1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称重为
45.3825g。

问被测定的奶粉灰分含量为多少?
2.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试样溶液中Cd含量。

取两
份试液各20.0ml,于2只50ml容量瓶中,其中一只加入2ml镉标准
溶液(1ml含Cd10ug)另一容量瓶中不加,稀释至刻度后测其吸光度值。

加入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0.116,不加的为0.042,求试样溶液中Cd的浓度(mg/L)?
3.。

2食品分析试题库(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2食品分析试题库(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分析选择题:(答案在后面)1、脂肪测定所用的抽提剂是()。

A、氯仿B、石油醚C、蒸馏水D、乙醇2、脂肪测定时,装样品的滤纸筒的高度应(),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A、高出抽提管B、与抽提管高度相同C、以抽提管高度的2/3为宜3、脂肪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装置是()。

A、电炉B、凯氏定氮器C、索氏抽提器D、马弗炉4、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即为滴定终点。

A、溶液由蓝色到无色B、溶液由红色到无色C、溶液由红色到黄色5、下列各种糖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麦芽糖B、乳糖C、葡萄糖D、蔗糖6、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剂是( )A、浓硫酸B、硼酸C、浓硝酸D、浓盐酸7、某样品水分测定时,称量瓶重10.0000g,加入样品后重12.0000g,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样品和称量瓶重11.8000g,因此样品的水分含量是()。

A、20%B、15%C、10%D、5%8、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

A、有机物B、无机盐或氧化物C、无机物D、矿物质9、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

A、水浴锅B、电炉C、恒温烘箱D、马弗炉10、灰分测定,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正常灰分的颜色是()。

A、黄色B、黑色C、白色或浅灰色D、褐色11、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有效酸度和挥发酸。

A、总酸度B、有机酸C、无机酸D、固有酸度12、()是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的重要试剂。

A、硫酸B、甲醛C、硼酸D、硝酸13、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

A、铬黑TB、碱性酒石酸甲液C、酚酞D、甲基橙14、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凯氏烧瓶应()放在电炉上进行消化。

A、与电炉垂直B、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C、倾斜约45度角15、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应()。

A、先低温消化,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再加高温消化B、先高温消化,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再用低温消化C、一直保持用最高的温度消化16、系统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

A、容器刻度不准B、测量方法存在缺点C、实验条件的变化D、试剂不纯17、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有不同的敏感性,舌根对( )最敏感。

食品分析期末试卷

食品分析期末试卷

1单选(‍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分析方法是哪个?A、化学分析法B、感官鉴定法C、物理分析法D、生物分析法2、(‍食品检测技术趋向于哪种方法发展?A、化学分析B、生物分析C、仪器分析D、物理分析3、(食品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食品营养成分分析B、食品品质分析C、食品感官检验D、食品安全性检测4多选(食品标准包括哪些?A、企业标准B、国际标准C、地方标准D、国家标准1单选(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A、检样B、原始样品C、平均样品D、复检样品2、(需保证所有物料各个部分被抽到的可能性均等的采样方法是A、抽样B、代表性取样C、随机抽样D、随意取样3单选(四分法取样适用于哪类样品?A、纯净水B、蔬菜C、罐头D、大米4单选(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而将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是()A、蒸馏法B、化学分离法C、色层分离法D、溶剂抽提法5单选(水蒸气蒸馏不适用于哪类化学成分的提取?A、易溶于水B、常压下沸点较高C、具有挥发性D、在水中稳定6单选(下列不属于溶剂抽提法的是()A、浸提法B、索氏提取法C、精馏D、超临界萃取7多选(下列哪些方法属于代表性取样?A、按产品的生产日期取样B、在流水线上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抽样C、根据分析目的取样D、不加选择地从全部产品的各个部分取样8多选(样品的保存原则包括()A、冷B、密C、净D、快9填空(‍平均样品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及备查使用1单选(用密度瓶法测得的相对密度是哪个温度下的密度值?A、25℃B、4℃C、0℃D、20℃2、(密度计法不适用于哪类样品的测定?A、粘度高B、极易挥发C、糖度高D、不溶于水3单选(阿贝折光仪在测定样品前需要进行什么操作?A、对光B、校正C、消色散D、调零4单选(测定折光率不可用来()。

A、鉴别食品的组成和品质;B、判断食品的纯度及是否掺假;C、确定样品是否具有旋光性。

D、确定食品的质量浓度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单选(下列哪个物质不具有变旋光现象?A、果糖B、乳糖C、蔗糖D、葡萄糖6单选(测定含有还原糖的样品时,应当()A、冷藏后测量B、放置过夜后再测量C、现配现测D、加热后测量7多选(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A、粘度计法B、密度计法C、密度天平法D、密度瓶法8多选(使用密度瓶法测定样品的相对密度时,需要测定哪些物理量,才可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相对密度?A、待测样品的体积B、待测样品的重量C、水的重量D、比重瓶的重量9填空(()是专用于测定牛乳相对密度的密度计,可用于判断牛奶是否掺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一、名词解释1.酸价.水蒸汽蒸馏法2 .淀粉糊化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

4.检样:°5.T .淀粉乳6 .膳食纤维7.固形物8 )9.无氮抽出物(%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其中一部分来代表被测整体的方法称为采样。

: 10.采样.粗脂肪11 .低聚糖12 13.皂化反应14.牛乳°T.粗灰分15 16.单糖将锥17.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置于大而干净的平面上,用洁净器具充分混匀并堆成圆锥形,顶压平后用划十字的方法将其等分为四份,弃其对角两份,将剩余的两份再次按照上述次,原始样品量减少一半,直至剩余量满足实验所需为方法进行混匀、缩分,每缩分1 止。

利用固体固定相表面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能力强弱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分析的18.吸附色谱: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

,溶液中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用.水分活度:在同一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压力等)19 食品水分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近似表示。

可用20.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未离解酸的浓度和已离解酸的浓度。

碱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故又称为可滴定酸。

.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21形状所产生阻滞作用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分.凝胶色谱:利用某些凝胶对分子大小、22 析法称为凝胶色谱。

表示。

pH23.有效酸度:指食品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常用所需氢氧化(甘油酯)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24.皂化价: mg)。

钾的质量(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25.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平行测定,程度。

二、判断改错题 1.)乳糖可以用还原糖法测定。

(2.酸的浓度的当量浓度表示时称为有效酸度。

()试样消化时常加入K) SO3.作催化剂。

(42重量法测定果胶物质常用碳酸钠作沉淀剂。

()4.)5. 有机物破坏法是分离组分的方法。

( 6.试样干燥后其重量差≤2mg即为恒重。

() )((1007.无氮抽出物%=-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真空干燥法是测定香料水分的最好方法。

()8.支链淀粉与碘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9.凯氏定氮法常加入K2SO4作催化剂。

(10. )旋光法测定淀粉,其旋光角度数即淀粉百分含量。

()11.折光法是测定油料种子脂肪的物理测定方法。

()12.用75~80%乙醇作糖分的提取剂,可防止蛋白质及多糖溶解。

() 13.有效酸度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

()14.试样灰化前后其重量差≤0.2mg即为恒重。

() 15.氯仿-甲醇法采用干法提取脂肪,采用容量法定量。

() 16.有效酸度是指溶液中酸性成分的总量。

()17.冷冻干燥是指样品真正冻结成固体的温度。

()18.三、填空题1. 。

,和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2. 。

有机物破坏可用或3.pH 。

值的方法有测定和4. 总称为脂类。

和类脂脂肪5.定量。

索氏抽提法常用提取脂肪,6.KF 。

氧化剂,二是试剂中的碘,其作用一是指示剂7. 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食品分析的内容包括微。

生物检验,食品的感官鉴定8. pH 作参比电极。

玻璃电极电化学法测定作指示电极,值用甘汞电极9. + ++ 亚铁氰化钾酒石酸钾钠,乙液是硫酸铜氢氧化钠次甲基蓝斐林试剂甲液是10.使含硝食品中总氮的定量,先加入固定硝基,再加入其还原。

11. N 。

纤维素粗纤维的主要组分是和物)半纤维素(木质素、少量含12. 、重量法测定果胶物质,常用的沉淀剂有、。

、13. 。

、、利用糖的缩合反应测定糖的方法有14. Aw 。

和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有扩散法测定仪法15. 是测定酮糖的方法。

是测定醛糖的方法,碘量法16. 。

毛细管水自由水结合水、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有、17. 、食品的感官鉴定项目包括、。

、18. 90% 10% 。

食用油脂中类脂,约占约占脂肪19. 。

干法灰化有机物破坏法有和湿法消化20.. 是测定赖氨酸的方法。

是测定色氨酸的方法,21. 。

、利用糖的缩合反应测定糖的方法有、22. 。

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23.斐林试剂甲液是.硫酸铜+次甲基蓝,乙液是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亚铁氰化钾。

24.膳食纤维的主要组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或树胶)。

25. 。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食品分析按照分析时的取样量多少可分为26. 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法食品分析根据分析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

法27. Aw 。

扩散法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有和测定仪法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8. 、总灰分、水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项目主要有。

酸不溶性灰分29.pH 作参比电极。

值用作指示电极,电化学法测定玻璃电极甘汞电极30. 3 大类。

中国营养学会把碳水化合物分为、和糖寡糖多糖31. 。

硫酸灰化、食品中总灰分测定的方法主要有醋酸镁灰化直接灰化、32. 。

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巴布科克法罗紫—哥特里法、盖勃法33. 6.25 。

一般蛋白质的换算系数为34. 90% 10% 。

食用油脂中类脂约占约占脂肪,35.pH 。

指示电极,用饱和甘汞电极作电化学法测定参比电极值用玻璃电极作36.KF 。

氧化剂试剂中碘的作用是和指示剂37.脂类总量的测定方法有索氏抽提法、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碱性乙醚提取法、氯仿等。

—甲醇法、罗紫哥特里法四、单项选择题测定啤酒花中水分含量应选用( C )。

1.A.常压干燥法 B.真空干燥法 C.共沸蒸馏法 D.红外干燥法用四分取样法分取的最后样品即( A )。

2.A.检样 B.原始样品 C. 小样 D.平均样品利用物质溶解度不同分离组分的方法叫( B )。

3.A.分馏 B.萃取 C.分取 D.消化亚甲基兰的还原型呈()。

4.A.红色B.黄色C.兰色D.无色用硫酸月桂酯钠处理后的残渣称之()。

5.A.NDFB.ADFC.纤维素D.粗纤维强碱与脂肪的反应称之()。

6.B. C. D. 皂化反应磺化反应A.中和反应络合反应测定挥发酸应加入少量的( 7.)。

A. B. C. D. 硼酸硝酸磷酸盐酸花椒试样水分含量的测定应选用()。

8.A.B. C. D. 红外干燥法常压干燥真空干燥蒸馏法咔唑比色法是测定()的方法。

9.A.B. C. D. 总糖果糖还原糖果胶油料籽脂肪的测定,其标准的方法是()。

10. A. B. C.CM D. 折光法法旋光法索氏抽提法亚甲基兰的氧化型呈( 11.)。

A. B. C. D. 无色红色兰色黄色食品中生物性污染是指( C )。

12.A.农药B.重金属C.霉菌毒素D.荧光剂灰化中加入硫酸的灰分称之( C 13.)。

A.粗灰分B.酸不溶灰分C.硫酸灰分D.水不溶灰分用硫酸月桂酯钠处理后的残渣称之()。

14.A.NDFB.ADFC.纤维素D.粗纤维FDNB法是测定()的方法。

15.A.色氨酸B.赖氨酸C.苏氨酸D.苯丙氨酸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浓硫酸与脂肪的反应称之(16.B. C. D. 皂化反应磺化反应络合反应 A.中和反应17. )。

食品中的挥发酸是(A.苹果酸 B.柠檬酸 C.醋酸 D.草酸18. )。

淀粉品种的鉴别用(A.旋光法 B.水解法 C.碘量法 D.显微镜法19. )。

由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即(A. B. C. D. 平均样品检样采样原始样品20. )。

测定香料试样的水分应选用(A.真空干燥 B. 红外干燥法 C. 蒸馏法 D.KF法21. )。

淀粉的水解产物是( B. C. D. 木糖甘露糖A.葡萄糖果糖22.A )。

滴定法测定总酸度,常用的指示剂是(A.酚红 B.酚酞 C.亚甲基兰 D.碘23. )。

食品的灰化温度控制在(400~500 B.500~600 C.600~700℃D.800℃A.℃℃KSO4 24. )。

试剂的作用是(凯氏法定氮加入2 B. C. D. 增温剂固定剂催化剂氧化剂A.25. )。

非还原糖是( B. C.蔗糖 D.阿拉伯糖A.麦芽糖乳糖26. )。

利用混合物中物质溶解度不同分离组分的方法叫(A. B. C. D. 层析分馏萃取磺化27.固形物即()。

A.无氮抽出物B.总碳水化合物C.粗淀粉D.干物质28.食品中生物性污染是指()。

A 农药 B.重金属 C.3,4—苯并芘 D.霉菌毒素29.由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之()。

A.采样B.检样C.原始样品D.平均样品30.果胶酯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变成( B )。

A.原果胶B.果胶酸C.柠檬酸D.苹果酸31.常见的挥发性有机酸是( C )。

A.苹果酸B.柠檬酸C.醋酸D.草酸32.不能用还原糖法直接测定的糖是()。

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33.pH值的测定方法有( C )。

A.滴定法B.蒸馏法C.电化学法D.重量法34.巴布科克氏法常用于测定( B )。

A.蛋脂肪B.乳脂肪C.肉脂肪D.谷物脂肪35.将两种互溶且沸点相近的组分分离应采用( )。

A.常压蒸馏B.减压蒸馏C.水蒸气蒸馏D.分馏36.蛋白质消化时加入硫酸钾的作用是( C )。

A.氧化B.还原C.增温D.催化37.灰化中加入( A )固定磷。

A.Mg(NO)B.NaCOC.NaOHD.HO 223322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8.由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之()。

A.采样B.检样C.原始样品D.平均样品39.淀粉品种的鉴别采用()。

A.旋光法B.折光法C.显微镜法D.电化学法40.兰——埃农法测糖指示剂选用()。

A.甲基红B.酚酞C.酚红D.次甲基兰五、多项选择题1. )。

食品营养成分包括(A. B. C. D. E. 维生素糖类水分脂肪蛋白质2.°T )。

标准是新鲜牛乳的(A.15 B.16 C.17 D. 18E.193. )。

用蒸馏法测定水分常用有机溶剂有(A. B. C. D. E. 甲醇乙醚二甲苯甲苯苯4. )食品感官鉴定项目包括(A. B. C. D. E. 香味色泽维生素风味组织状态5. )测定乳脂肪可采用(A. B. C.D. E. 碱性乙醚法盖氏法索氏法酸水解法巴氏法 6. )利用糖的缩合反应测定糖的方法有(A. . B. C. D E. 旋光法碘量法蒽酮法酶水解法酚-硫酸法7. )常用的糖液澄清剂有(A. B. C. D. E. 氯化钠醋酸铅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铝8. )色层分离法有(A.B. C. D. E. 薄层层析柱层析盐析纸层析透析KF 9. )试剂的组成是(A.CHOH B.CHCHOH C.I D.SO E.CHN 532325210. )为加速灰化,常用的助灰剂有(A. B. C. D. E. 碳酸铵硝酸丙酮过氧化氢乙醇11. )样品分为(A. B. C. D. E. 固体样品原始样品检样采样平均样品12. )无效碳水化合物包括(A. B. C. D. E. 果胶乳糖纤维素糖原木质素13. )蒸馏法包括(A. B. C. D. E. 扫集共蒸馏分馏减压蒸馏盐析常压蒸馏14. )常量与微量凯氏定氮法的相同处是(A. B. C. D. E. 计算公式试剂试样量蒸馏方式测定原理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