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食品分析试题库(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1. 毒理学分析试题a) 什么是毒理学?b) 解释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之间的区别。

c) 列举三种食品中常见的毒性物质,并描述它们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

d) 请简要描述毒物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答案:a) 毒理学研究有毒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包括其作用机制、程度和持续时间等方面。

b) 急性毒性指暴露于高浓度毒物后引起的立即的或近期的健康问题,而慢性毒性指长期暴露于低浓度毒物后引起的潜在健康问题。

c) 常见的食品毒性物质包括重金属(如铅、汞)、农药残留物和食品添加剂。

它们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癌症、生殖系统异常等健康问题。

d) 毒物进入人体后,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

在体内,毒物可能经过代谢转化为更具毒性的物质,最后通过排泄通道如肾脏、肝脏和肺脏排出体外。

2. 食品安全标准试题a) 解释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它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b) 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国际上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

c) 以食品添加剂为例,解释如何确定其安全性标准。

d) 请分享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a) 食品安全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指导原则。

它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保护消费者免受食品中潜在的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危害。

b) 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包括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

c) 确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标准通常需要进行各项实验和评估。

这些评估包括确定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确定食品中添加剂的浓度和摄入量以及评估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的慢性毒性等。

d) 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化学物质的色谱行为,通过样品在固定填充物上的分离和检测,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学物质。

食品分析 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 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是指对食品中的_________进行分析和鉴定。

A) 营养成分B) 添加剂C) 微生物污染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

A) 大肠杆菌B) 沙门氏菌C) 霉菌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3. 食品安全性评估是指通过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分析,评估食品是否_________。

A) 满足国家标准B) 合乎营养需求C) 无害于健康D) 有机食品答案:C) 无害于健康4. 食品常见的添加剂包括_________。

A) 防腐剂B) 香料C) 色素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_________。

A) 色谱分析B) 光谱分析C) 核磁共振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1. 食品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分析。

答案:色谱2.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_________。

答案:铅、汞、镉3. 氨基酸分析常使用_________方法。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符合_________的要求。

答案:国家标准5. 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分析中具有_________的优势。

答案:高效、准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食品分析的意义和目的。

答案:食品分析的意义在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通过检测和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微生物污染、有害物质等,评估食品是否合乎国家标准和无害于健康。

食品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确保食品质量合格,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食品分析方法。

答案:常见的食品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等。

其中,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包括质谱联用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营养成分、添加剂等进行分析和检测。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技术是:A. 光谱分析B. 质谱分析C. 气相色谱分析D. 液相色谱分析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A. 农药残留B. 重金属C. 微生物D. 食品添加剂3.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4.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 直接水分测定法B. 折光仪法C. 吸湿法D. 压力法5.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A. 显微镜观察法B. 培养基培养法C. 免疫学检测法D. 所有选项## 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7. 解释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及其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8. 描述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及其控制措施。

## 第三部分: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9. 某食品样品经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得氮含量为0.45g/100g。

假设食品中蛋白质的氮含量为16%,请计算该食品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10. 假设食品样品的水分活度为0.85,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食品的水分含量为15%,请计算该食品样品的水分含量。

## 第四部分: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食品分析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食品分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请注意:本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进行复习。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滴定法B. 重量法C. 色谱法D. 光谱法答案:C2.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蒸馏法B. 干燥法C. 萃取法D. 离心法答案:B3.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是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光谱法答案:A4.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通常采用哪种培养基?A. 琼脂培养基B. 淀粉培养基C. 蛋白胨培养基D. 糖发酵培养基答案:A5.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索氏提取法B. 酸水解法C. 酶水解法D. 蒸馏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法。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7.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________。

答案:原子荧光光谱法8.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通常采用________色谱法。

答案:气相或液相9.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________法。

答案:分光光度法10. 食品中微生物总数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计数法。

答案:平板计数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答案: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通常采用酶水解法,通过酶的作用将淀粉等多糖分解成单糖,然后通过滴定法或色谱法测定单糖的含量,从而推算出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12.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如何进行检测?答案: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鉴定和定量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和含量。

13.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有哪些?答案: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包括:1) 原料的严格筛选和处理;2) 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3)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杀菌和消毒;4) 食品包装的密封性;5) 食品储存条件的控制,如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

一、判断题1.食品中总酸度常用pH计测定。

(x)2.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都需要润洗。

(x)3.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样品中的自由水,而且可以测定结合水。

(✔)4.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粉碎不充分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5.灰化炉使用时,灼烧完毕后,切断电源,可立即开炉门,用长钳将被烧物钳出。

(x)6.欲作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样品的预处理均可采用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

(x)7.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的脂类含量时,抽提剂可选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对样品没有要求。

(x)8. 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脂肪含量,使用无水乙醚,就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x)9. 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要选择较恰当的分析方法,一般从结果的精确度、操作是否简便、现有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10. 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时有铵存在,会使结果偏高。

(✔)11.食品中的蛋白质是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对调节物质代谢过程起重要作用。

(x)12.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盐酸副玫瑰法)所使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

(✔)13. 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类.所谓随机抽样,即随意而为,没有固定的、(✔)14. 提取粗脂肪时,温度不能高于55℃,主要是为了防止脂肪的氧化以及乙醚的聚合作用。

(✔)15. 移取灰分时应快速从550℃的马福炉中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

(x)16. 脂肪测定时,应将索氏提取器放在水浴上进行抽提。

(✔)17. 食品中的矿物质组成就是灰分,所以可以用灰分来表示矿物质的含量。

(x)18. 索氏提取法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

(✔)19.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放置,用时再混合。

(✔)20.蛋白质测定时消化中加入的催化剂是硫酸钾。

(x)21. 采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冷凝器中残留有水滴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x)22.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是在微碱性条件下进行的。

(x)23.银盐法测As,其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可能生成的H2S。

2食品分析试题库(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2食品分析试题库(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分析选择题:(答案在后面)1、脂肪测定所用的抽提剂是()。

A、氯仿B、石油醚C、蒸馏水D、乙醇2、脂肪测定时,装样品的滤纸筒的高度应(),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A、高出抽提管B、与抽提管高度相同C、以抽提管高度的2/3为宜3、脂肪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装置是()。

A、电炉B、凯氏定氮器C、索氏抽提器D、马弗炉4、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即为滴定终点。

A、溶液由蓝色到无色B、溶液由红色到无色C、溶液由红色到黄色5、下列各种糖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麦芽糖B、乳糖C、葡萄糖D、蔗糖6、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剂是( )A、浓硫酸B、硼酸C、浓硝酸D、浓盐酸7、某样品水分测定时,称量瓶重10.0000g,加入样品后重12.0000g,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样品和称量瓶重11.8000g,因此样品的水分含量是()。

A、20%B、15%C、10%D、5%8、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

A、有机物B、无机盐或氧化物C、无机物D、矿物质9、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

A、水浴锅B、电炉C、恒温烘箱D、马弗炉10、灰分测定,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正常灰分的颜色是()。

A、黄色B、黑色C、白色或浅灰色D、褐色11、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有效酸度和挥发酸。

A、总酸度B、有机酸C、无机酸D、固有酸度12、()是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的重要试剂。

A、硫酸B、甲醛C、硼酸D、硝酸13、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

A、铬黑TB、碱性酒石酸甲液C、酚酞D、甲基橙14、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凯氏烧瓶应()放在电炉上进行消化。

A、与电炉垂直B、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C、倾斜约45度角15、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应()。

A、先低温消化,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再加高温消化B、先高温消化,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再用低温消化C、一直保持用最高的温度消化16、系统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

A、容器刻度不准B、测量方法存在缺点C、实验条件的变化D、试剂不纯17、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有不同的敏感性,舌根对( )最敏感。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一、试题一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它的原产地是哪里?3. 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4. 你认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食品?5. 请简要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6.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食用建议和潜在风险。

二、试题二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食品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物质?3. 它是否含有任何添加剂或防腐剂?4. 请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对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估。

5.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评价。

三、试题三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微生物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该食品中是否含有病原菌?3. 如果发现病原菌,是否超过卫生标准限制?4. 是否检测到任何其他微生物污染?5. 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对该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建议。

正文:试题一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XXX。

2. 它的原产地是哪里?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原产地是XXX。

3. 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包括XXX、XXX、XXX等。

4. 你认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食品?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我认为它属于XXX类型的食品。

5. 请简要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它的外观特征为XXX。

6.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食用建议和潜在风险。

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我得出的食用建议是XXX,潜在风险是XXX。

试题二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XXX。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

食品分析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质量正确的读数是读到小数点后4位数,只有B选项正确。

2.干燥法样品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成分在干燥过程挥发掉误认为水分,使测定结果偏高,其它都使测定结果偏低。

3.有效酸度是指用酸度计测定的溶液的PH值。

4.EDTA滴定法测定食品中钙含量时,滴定时要控制pH12-14,这是因为过高或过低指示剂变红,滴不出终点。

5.高效液相色谱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色谱柱,它不是高效液相色谱的重要部件。

6.香料中水分含量的测定,蒸储法是惟一的、公认的水分测定方法。

7.测定蛋白质含量,样品消化过程加硫酸钾提高消化液的沸点。

8.对水分含量较多的食品测定其灰分含量应进行的预处理是浓缩和干燥。

9.酸水解法是测定样品中总脂肪含量,包括游离和结合态脂肪含量。

10.蔗糖的相对分子量为342,水解后生成2分子的单糖,相对分子量之和为360,故由转化糖换算成蔗糖的换算系数为342除以360等于0.95<,11.蒸储法是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12.因为测定的是总挥发酸,所以加10%磷酸使结合态的挥发酸游离出来,便于蒸储测定。

其它选项都是错误的。

13.加盐酸破坏蛋白质及纤维组织,使结合态脂肪游离出来;乙醇可使一切能溶于乙醇的物质留在溶液内。

其它选项都是错误的。

14.通常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500o C-600o C<,15.滴定法测定的是食品的总酸度,酸度计测定的是食品的PH值。

16.碘量法只能测定样品中醛糖的含量,其它选项都正确。

17.干燥法样品粉碎不充分使其中水分不能完全挥发出来,其它方法都偏高或测定结果正常。

18.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物是邻苯二甲酸氢钾。

19.国标规定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常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蒸储法和KF滴定法。

20.正确判断灰化完全的可靠方法是称量灰化后残灰质量差少于0.5mg,其它方法仅做参考。

21.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是由蓝色变为成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分析选择题:(答案在后面)1、脂肪测定所用的抽提剂是()。

A、氯仿B、石油醚C、蒸馏水D、乙醇2、脂肪测定时,装样品的滤纸筒的高度应(),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A、高出抽提管B、与抽提管高度相同C、以抽提管高度的2/3为宜3、脂肪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装置是()。

A、电炉B、凯氏定氮器C、索氏抽提器D、马弗炉4、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即为滴定终点。

A、溶液由蓝色到无色B、溶液由红色到无色C、溶液由红色到黄色5、下列各种糖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麦芽糖B、乳糖C、葡萄糖D、蔗糖6、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剂是( )A、浓硫酸B、硼酸C、浓硝酸D、浓盐酸7、某样品水分测定时,称量瓶重10.0000g,加入样品后重12.0000g,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样品和称量瓶重11.8000g,因此样品的水分含量是()。

A、20%B、15%C、10%D、5%8、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

A、有机物B、无机盐或氧化物C、无机物D、矿物质9、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

A、水浴锅B、电炉C、恒温烘箱D、马弗炉10、灰分测定,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正常灰分的颜色是()。

A、黄色B、黑色C、白色或浅灰色D、褐色11、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有效酸度和挥发酸。

A、总酸度B、有机酸C、无机酸D、固有酸度12、()是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的重要试剂。

A、硫酸B、甲醛C、硼酸D、硝酸13、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

A、铬黑TB、碱性酒石酸甲液C、酚酞D、甲基橙14、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凯氏烧瓶应()放在电炉上进行消化。

A、与电炉垂直B、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C、倾斜约45度角15、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应()。

A、先低温消化,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再加高温消化B、先高温消化,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再用低温消化C、一直保持用最高的温度消化16、系统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

A、容器刻度不准B、测量方法存在缺点C、实验条件的变化D、试剂不纯17、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有不同的敏感性,舌根对( )最敏感。

A、酸味B、苦味C、甜味D、咸味18、下列感官分析方法中,()属于差别检验法。

A、评估检验法B、排序检验法C、成对比较检验法D、分等检验法19、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有效酸度和挥发酸。

A、总酸度B、有机酸度C、无机酸度D、固有酸度20、取一种物质配置成溶液,其折射率与()无关。

A、溶液浓度B、温度C、入射光波长D、液层厚度21、香料中水分的测定最好选用()。

A、蒸馏法B、常压干燥法C、卡尔费休干燥法D、真空干燥法22、下列试剂中,()既是发色剂,又是很好的防腐剂。

A、苯甲酸盐B、亚硫酸盐C、亚硝酸盐D、硝酸盐23、蒸馏法测定食品中的漂白剂,所选用的指示剂是( )。

A、酚酞B、淀粉C、甲基橙D、铬黑T24、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的缩写是( )。

A、BHAB、BHTC、TBHQD、PG25、微量元素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

A、原子吸收B、原子发射C、紫外D、原子荧光26、化学试剂的规格一般可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化学纯是指()。

A、G . R.B、A . R.C、C. R.D、C. P.27、下列不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

A、敌敌畏B、敌百虫C、滴滴涕D、乐果28、植物油中的游离棉酚用()提取。

A、无水乙醇B、无水乙醚C、丙酮D、石油醚29、食品包装材料有害物质的测定,测定项目不包括()。

A、高锰酸钾消耗量B、浸取液酸度C、重金属D、蒸发残渣30、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1)空白试验(2)校准仪器(3)标定溶液(4)结果校正A、(2)(3)(4)B、(1)(2)(3)C、(1)(2)(4)D、(1)(2)(3)(4)31、电器设备着火,可用()灭火。

(1)干粉灭火器(2)泡沫灭火器(3)CCl4灭火器(4)1211灭火器A、(1)(2)(3)B、(1)(2)(4)C、(1)(3)(4)D、(2)(3)(4)32、燃气/助燃气<化学计量关系的火焰是()。

A、贫燃火焰B、富燃火焰C、中性火焰D、化学计量火焰33、色谱分析中用( )进行定性分析。

A、基线B、峰高C、保留时间D、峰面积34、使用()时,要求被测的两组数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方差。

A、Q检验B、G检验C、F检验D、t检验35、测定挥发性、热不稳定性的农药用()法。

A、气相色谱B、高效液相色谱C、紫外分光D、原子吸收36、氯仿萃取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碘,碘溶于氯仿呈现()色。

A、蓝色B、红色C、粉红色D、紫红色37、味觉理论不包括()。

A、伯德罗理论B、味谱理论C、萨姆纳理论D、酶理论38、气体不送入口中而在舌上被感觉出的技术,称作( )。

A、啜食技术B、范氏试验C、气味识别D、香的识别39、感官评定时,试验区的温度恒定在( )。

A、10-15℃B、10-20℃C、20-30℃D、20-25℃40、试验区的换气速度,一般以()为宜。

A、2次/分钟B、3次/分钟C、4次/分钟D、5次/分钟41、对带有强刺激感官特性的样品,鉴评样品数应控制在()。

A、1-2个B、2-3个C、3-4个D、4-5个42、下列方法属于类别检验法的是()。

A、三点检验法B、排序检验法C、配偶检验法D、选择检验法43、鉴评员进行视觉颜色测量时,观察角度大约为()。

A、30度B、45度C、60度D、90度44、总灰分测定中,对含糖和淀粉的样品处理的方式是()A、水浴上蒸干B、烘箱内干燥C、小火上烧D、滴加植物油45、()不是滴定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

A、反应定量发生B、方便确定终点C、体系中不得含有杂质D、反应速度快46、氧化还原滴定中,莫尔法选用是()作指示剂。

A、铬酸钾B、铁铵矾C、硫氰酸按D、铬黑T47、被蒸馏物热稳定性不好或沸点太高时,可采用()A、水蒸气蒸馏B、减压蒸馏C、常压蒸馏D、湿法消化48、食品中挥发酸的测定中,常使用()将挥发酸分离出来。

A、减压蒸馏B、水蒸气蒸馏C、常压蒸馏D、湿法消化49、氧化还原滴定中,()属于自身指示剂。

A、次甲基蓝B、淀粉C、高锰酸钾D、邻二氮菲亚铁50、下列物质中,()不可用作基准物质。

A、硼砂B、无水碳酸钠C、重铬酸钾D、氢氧化钠选择题答案:1、B2、C3、C4、A5、D6、A7、C8、B9、D 10、C11、A 12、B 13、C 14、C 15、A 16、C 17、B 18、C 19、A 20、D21、A 22、C 23、B 24、C 25、A 26、D 27、C 28、A 29、B 30、D 31、C 32、A 33、C 34、D 35、B 36、C 37、C 38、B 39、D 40、A 41、C 42、B 43、B 44、D 45、C 46、C 47、B 48、B 49、C 50、D判断题:1、密度瓶法特别适用于样品量较少的场合,但对挥发性样品不适应。

1、(×)()2、测定较粘稠样液时,宜使用具有毛细管的密度瓶。

2、(√)()3、若棱镜表面不整洁,可滴加少量丙酮,用擦镜纸来回轻擦镜面。

3、(×)()4、偏振光能完全通过晶轴与其偏振面垂直的尼克尔棱镜。

4、(×)()5、用标准色卡与试样比较颜色时,光线非常重要,光线的照射角度要求为45º。

(5、(√))6、测定水的色度时,需要以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顶部向下透过比色管,然后观察。

6、(×)()7、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的是运动粘度,由样液通过一定规格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求得样液的粘度。

7、(√)()8、移取灰分时应快速从550℃的茂福炉中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

8、(×)()9、脂肪测定时,应将索氏抽提器放在水浴上进行抽提。

9、(√)()10、维生素C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且易被氧化。

10、(×)()11、评价分析结果时,首先应考察它的精密度,再考察其准确度11、(×)。

()12、连续检测样品时,不必每次都洗涤隔粒,若数小时内不用则需洗涤。

12、(√)()13、差减称量法常用于称量吸水、易氧化、易与CO2 起反应的物质。

13、(√)()1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石墨炉原子化灵敏度低、重现性好。

14、(×)()15、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常加入盐酸酸化,并加入几粒金属锡。

15、(√)()16、固定相为极性,流动性为非极性的的液相色谱称为反相色谱。

16、(×)()17、与动物激素不同,植物激素无雌激素、雄激素之分。

17、(√)()18、随机误差不能通过校正的方法减小和消除,所以是不可控制的。

18、(×)()19、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分散性的参数,与人们的认识程度有关。

19、(√)()20、实验室认可从申请认可到批准认可的时间期限为3个月。

20、(×)()21、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好,其准确度越高。

21、(×)()22、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称作差别阈。

22、(×)()23、含有维生素C的样品不能用卡尔-费休法测定其中的水分。

23、(√)()24、如果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反应很慢,可使用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

24、(×)()25、不能在分析天平开启时,加减物品或增减砝码。

25、(√)()26、复合电极使用后一定要置于饱和氯化钾溶液中保存。

26、(√)()27、变色范围部分落于滴定突跃内的指示剂不能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27、(×)()28、直接滴定法适用于测定挥发酸含量较低的样品。

28、(×)()29、浑浊和色深的样品,其有效酸度可用电位法进行测定。

29、(√)()30、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进行配制。

30、(×)()31、蛋白质测定蒸馏过程中,接收瓶内的液体是硼酸。

31、(√)()32、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所使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

32、(√)()33、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是硫代硫酸钠。

33、(×)()34、应用减量称量法来称取碳酸钠固体。

34、(√)()35、空白试验是指在不加待测成分的前提下,按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实验。

35、(√)()36、用分析天平称量时,加减砝码的原则是由小到大、减半加码36、(×)。

()37、脂肪测定中的“恒重”指的是最初达到的最低质量。

37、(√)()38、移液管在移液前应先用滤纸吸干管尖内外的水分。

38、(√)()39、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都需要润洗。

39、(×)()40、可采用比色法测定样品的有效酸度。

40、(√)()41、EDTA是一种四元酸,在酸性溶液中其配位能力最强。

41、(×)()42、滴定突跃是判断滴定能否进行的依据,滴定突跃范围大,有利于准确滴定。

42、(√)()43、在水中以硫酸盐、氯化盐等形式存在的钙盐、镁盐所形成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