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题库(I)

合集下载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1. 毒理学分析试题a) 什么是毒理学?b) 解释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之间的区别。

c) 列举三种食品中常见的毒性物质,并描述它们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

d) 请简要描述毒物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答案:a) 毒理学研究有毒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包括其作用机制、程度和持续时间等方面。

b) 急性毒性指暴露于高浓度毒物后引起的立即的或近期的健康问题,而慢性毒性指长期暴露于低浓度毒物后引起的潜在健康问题。

c) 常见的食品毒性物质包括重金属(如铅、汞)、农药残留物和食品添加剂。

它们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癌症、生殖系统异常等健康问题。

d) 毒物进入人体后,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

在体内,毒物可能经过代谢转化为更具毒性的物质,最后通过排泄通道如肾脏、肝脏和肺脏排出体外。

2. 食品安全标准试题a) 解释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它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b) 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国际上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

c) 以食品添加剂为例,解释如何确定其安全性标准。

d) 请分享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a) 食品安全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指导原则。

它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保护消费者免受食品中潜在的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危害。

b) 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包括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

c) 确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标准通常需要进行各项实验和评估。

这些评估包括确定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确定食品中添加剂的浓度和摄入量以及评估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的慢性毒性等。

d) 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化学物质的色谱行为,通过样品在固定填充物上的分离和检测,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学物质。

《食品分析》题库(I)

《食品分析》题库(I)

《食品分析》题库(I)一、填空题1.索氏提取法测得的脂肪含量主要成分是游离脂肪,故其最后定量的脂肪是⑴。

2.在一定温度下,用同一密度瓶分别称量等体积的样品溶液和蒸馏水的质量,两者之比称为该样品溶液的⑵。

3.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的一般温度范围是⑶。

4.灼烧法测定果蔬、动物组织等含水分较多的试样中的粗灰分时,先要制备成均匀的试样,再准确称取适量试样于已知重量坩埚中,炭化前先要⑷。

5.准确量取溶液2.00mL时,应使用⑸(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A量筒,B 量杯,C移液管,D滴定管)。

6.提取固体样品中可溶性糖以水作提取剂时,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⑹℃。

7.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在53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与标准比较定量测定⑺含量。

8.总酸度的测定,样液颜色过深或浑浊,则宜在滴定前用与样液同体积的不含CO2⑻或采用⑼。

9.蛋白质的凯氏法定量测定时,加碱蒸馏出的氨用⑽吸收后再以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

10.食品分析根据分析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⑾、和⑿。

11.食用油脂中脂肪约占⒀。

12.电化学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作⒁,用饱和甘汞电极作⒂。

13.脂类总量的测定方法有⒃、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碱性乙醚提取法、氯仿-甲醇法、罗紫哥特里法等。

14.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⒄、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

15.灰分的测定内容包括总灰分、⒅、⒆、⒇。

二、判断题1.检验用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可以用自来水。

2.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可以用去离子水。

3.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

4.高纯试剂主要用于常量分析中试样的分解及试液的制备。

5.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6.干法灰化时为缩短操作时间,应尽快升温,大火进行加热,直到样品灰化至无黑色炭粒。

7.消化操作应在通风橱中或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

《食品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食品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食品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食品分析绪论作业1.食品分析的学科性质与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性质:专门研究各种食物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主要内容:1.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2.食品(添加剂与有毒有害物质)安全性检测;3.食品品质分析和感官检测。

2.简单阐述食品分析方法要考虑的因素?答: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是要考虑到样品的分析目的,分析方法本身的特点如专一性,准确度,精密度,分析速度,设备条件,成本费用,操作要求等以及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样品的采集与处作业1、采样的定义及要求答:定义:在大量产品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要求:(1)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以使对所取样品的测定能代表样本总体的特性。

(2)采样方法应与检测目的保持一致。

(3)采样量应满足检测精度要求,能足够供分析、复查或确证、留样用。

(4)采样过程中,应及时、准确记录采样相关信息。

(5)样品采集、运输、制备过程中应防止待测定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损失,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水分及水分活度的测定作业1、试比较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的特点及在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适用范围。

答:直接干燥法:特点:适用范围最广泛,利用食品中水的性质,且设备简单,成本较低。

适用范围:适用于101~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减压干燥法:特点:测定水分快速,简便,但其精密度较差,当样品份数较多时,效率反而降低。

适用范围:适用于糖、味精等易分解食品的干燥,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的测定。

蒸馏法:特点:此法为一种高效的换热方法,水分可以被迅速的移去,加热温度比直接干燥法低。

另外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各类果蔬、油类等多种样品的水分的测定。

特别是香料,此法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

卡尔费休法:特点:费休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体固体、及一些气体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也常作为水分痕量级标准分析方法,也可用于此法校定其他的测定方法。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滴定法B. 重量法C. 色谱法D. 光谱法答案:C2.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蒸馏法B. 干燥法C. 萃取法D. 离心法答案:B3.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是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光谱法答案:A4.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通常采用哪种培养基?A. 琼脂培养基B. 淀粉培养基C. 蛋白胨培养基D. 糖发酵培养基答案:A5.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索氏提取法B. 酸水解法C. 酶水解法D. 蒸馏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法。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7.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________。

答案:原子荧光光谱法8.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通常采用________色谱法。

答案:气相或液相9.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________法。

答案:分光光度法10. 食品中微生物总数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计数法。

答案:平板计数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答案: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通常采用酶水解法,通过酶的作用将淀粉等多糖分解成单糖,然后通过滴定法或色谱法测定单糖的含量,从而推算出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12.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如何进行检测?答案: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鉴定和定量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和含量。

13.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有哪些?答案: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包括:1) 原料的严格筛选和处理;2) 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3)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杀菌和消毒;4) 食品包装的密封性;5) 食品储存条件的控制,如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一、试题一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它的原产地是哪里?3. 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4. 你认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食品?5. 请简要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6.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食用建议和潜在风险。

二、试题二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食品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物质?3. 它是否含有任何添加剂或防腐剂?4. 请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对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估。

5.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评价。

三、试题三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微生物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该食品中是否含有病原菌?3. 如果发现病原菌,是否超过卫生标准限制?4. 是否检测到任何其他微生物污染?5. 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对该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建议。

正文:试题一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XXX。

2. 它的原产地是哪里?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原产地是XXX。

3. 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包括XXX、XXX、XXX等。

4. 你认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食品?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我认为它属于XXX类型的食品。

5. 请简要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它的外观特征为XXX。

6.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食用建议和潜在风险。

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我得出的食用建议是XXX,潜在风险是XXX。

试题二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XXX。

(完整版)食品分析试卷

(完整版)食品分析试卷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一、填空题(1分/空,共40分)1、费林试剂由甲、乙溶液组成,甲为,乙为。

2、国家标准规定的对各类食品的检测项目都是从人的、、三个方面进行。

3、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包括、、、和。

4、人的感觉可以分为、、、、。

5、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量方法有、、。

6、糖锤计在蒸馏水中为ºBx,读数为35ºBx时蔗糖的质量浓度为。

7、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分为、、、。

样品的制备的目的是保证样品,使样品其中任何部分都能代表被测物料的。

9、利用旋光仪测定旋光性物质的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旋光法。

10、液体及半固体样品如植物油、酒类,取样量为。

11、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填公式)决定,所以,200袋面粉采样次。

12、还原糖通常用氧化剂为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指示剂是。

13、堆状的散粒状样品,则应在一堆样品的四周及顶部分、、三个部位,用插入取样。

14、纯蔗糖溶液的折射率随浓度升高而。

蔗糖中固形物含量越高,折射率也越。

15、测量食品的折射率可以用和仪器。

二、选择题(1.5分/题,共36分)1、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A、比重计法B、折光法C、旋光法D、容量法2、用普通比重计测出的是()A、相对密度B、质量分数C、糖液浓度D、酒精浓度3、乳稠计的读数为20时,相当于()A、相对密度为20B、相对密度为20%C、相对密度为1.020D、相对密度为0.204、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A、体积B、容积C、重量D、质量5、发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后()而制得的酒。

A、经蒸馏B、不经蒸馏C、加热煮沸D、过滤6、比重天平是利用()制成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特种天平。

A、阿基米德原理B、杠杆原理C、稀释定理D 万有引力7、23℃时测量食品的含糖量,在糖锤度计上读数为24.12°Bx',23℃时温度校正值为0.04,则校正后糖锤度为( )A、24.08B、24.16C、24.08°Bx 'D、24.16°Bx'8、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A、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方式不同造成的B、光是直线传播的C、两种介质不同造成的D、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的速度不同造成的9、3ºBe'表示()A、相对密度为3%B、质量分数为3%C、体积分数为3%D、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0、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类取()为分析样品。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测定方法?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 卡尔·费休法D. 重量法答案:D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3.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同时测定脂肪和非脂固形物?A. 索氏提取法B. 酸水解法C. 罗西-戈尔德法D. 巴布科克法答案:C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酶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滴定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A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哪种方法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A. 2,6-二氯酚靛酚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二、填空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中,______法适用于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

答案:直接干燥2.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需要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______,然后通过滴定测定氮含量。

答案:氨3.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中,______法适用于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

答案:索氏提取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中,酶法测定时,需要使用______酶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答案:淀粉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中,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时,维生素C将______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

答案:2,6-二氯酚靛酚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直接干燥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直接干燥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通过称量样品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2. 描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

答案: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消化、蒸馏、滴定和计算。

首先将样品与硫酸和催化剂混合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然后将产生的氨通过蒸馏转化为氨气;接着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氨气;最后根据滴定结果计算蛋白质含量。

食品分析习题库(有答案)

食品分析习题库(有答案)

习题一一、填空题1.食品分析必须懂得正确采样,而要做到正确采样则必须做到__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志________,否则检测结果不仅毫无价值,还会导致错误结论。

2.采样一般分为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检样是指_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_____ ,原始样品是指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_______ ,平均样品是指___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________。

采样的方式有___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_____ ,通常采用__随机抽样结合代表性抽样______方式。

样品采集完后,应该在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贴好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的项目有__样品名称,__采样地点___ ,采样日期________ ,_样品批号_______ ,____采样方法_____,采样数量,分析项目,采样人_________。

3.样品的制备是指___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保证样品十分均匀_________。

4.样品的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是被测组分浓缩),预处理的方法有(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品分析的内容包括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微生物检验,食品的感官鉴定,其中的(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属于理化检验的内容。

6.干法灰化是把样品放入(高温炉)中高温灼烧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

湿法消化是在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_(有机)________________物质分解,氧化,而使____(待测成分)___________物质转化为无机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分析》题库(I)一、填空题1.索氏提取法测得的脂肪含量主要成分是游离脂肪,故其最后定量的脂肪是⑴。

2.在一定温度下,用同一密度瓶分别称量等体积的样品溶液和蒸馏水的质量,两者之比称为该样品溶液的⑵。

3.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的一般温度围是⑶。

4.灼烧法测定果蔬、动物组织等含水分较多的试样中的粗灰分时,先要制备成均匀的试样,再准确称取适量试样于已知重量坩埚中,炭化前先要⑷。

5.准确量取溶液2.00mL时,应使用⑸(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A量筒,B 量杯,C移液管,D滴定管)。

6.提取固体样品中可溶性糖以水作提取剂时,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⑹℃。

7.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在53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与标准比较定量测定⑺含量。

8.总酸度的测定,样液颜色过深或浑浊,则宜在滴定前用与样液同体积的不含CO2⑻或采用⑼。

9.蛋白质的凯氏法定量测定时,加碱蒸馏出的氨用⑽吸收后再以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

10.食品分析根据分析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⑾、和⑿。

11.食用油脂中脂肪约占⒀。

12.电化学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作⒁,用饱和甘汞电极作⒂。

13.脂类总量的测定方法有⒃、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碱性乙醚提取法、氯仿-甲醇法、罗紫哥特里法等。

14.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⒄、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

15.灰分的测定容包括总灰分、⒅、⒆、⒇。

二、判断题1.检验用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可以用自来水。

2.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可以用去离子水。

3.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

4.高纯试剂主要用于常量分析中试样的分解及试液的制备。

5.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6.干法灰化时为缩短操作时间,应尽快升温,大火进行加热,直到样品灰化至无黑色炭粒。

7.消化操作应在通风橱中或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

8.消化的同时,应作空白试验,以消除样品中杂质的干扰。

9.准确称取是指用精密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为±0.1mg。

10.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方法误差和操作者的失误均属于系统误差。

11.偏差越小,平行测定的测得值越接近,准确度越好。

12.灵敏度是指检验方法和仪器能测到的最低限度,一般用最小检出量或最低浓度来表示。

13.滴定管滴定操作前应先排气,使下端出口管也充满溶液。

14.食品水分的测定一般控制温度为95 ~ 105℃。

15.水分的测定中,在样品恒重围,如后一次质量高于前一次质量,以前一次质量计算。

16.以0.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为0.01000mol/L的HCl溶液,滴定前溶液的pH值是1。

17.分析检验时,应根据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合理选用不同纯度的化学试剂。

18.基准物是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化学物质。

19.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化学纯的试剂。

20.NaOH标准溶液只能配成近似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以获得准确浓度。

21.容量瓶能够准确量取所容纳液体的体积。

22.酸式滴定管活塞上凡士林涂得越多越有利于滴定。

23.凯氏定氮法测牛乳蛋白质含量时,蒸馏装置冷凝管应插入吸收液液面以下。

24.脂肪含量测定时若用石油醚作提取剂,则样品必需先脱净水分。

25.计算值0.54%的有效数字是2位。

26.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依据了朗伯比尔定律A=KLC。

27.偶然误差是由于某些偶然性因素引起的,但出现在误差的概率符合正态分布。

28.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时,滴定终点就是化学计量点。

29.精密度愈好则准确度愈高。

30.食品分析过程中,数据的运算应先修约再运算。

三、单项选择题1.食品分析中常的25mL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A)0.1ml(B)0.01ml (C)1ml(D)0.02ml2.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1.00421= 。

(A)10.13231(B)10.1323(C)10.132(D)10.133.根据质量标准及用用途,分析纯试剂(AR)是(A)标准试剂(B)普通试剂(C)高纯试剂(D)专用试剂4.食品分析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A)基准试剂(B)分析纯试剂(C)优级纯试剂(D)化学纯试剂5.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为。

(A)样品的处理→取样或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分析检测→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B)取样或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处理→样品的分析检测→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C)取样或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分析检测→样品的处理→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D)样品的处理→样品的分析检测→取样或样品的采集→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6.将数字0.350,0.4500,1.050分别取舍到只保留一位小数,结果为。

(A)0.4, 0.4, 1.0 (B)0.4, 0.5, 1.1 (C)0.3, 0.4, 1.0 (D)0.4, 0.4, 1.17.准确量取溶液2.00mL时,应使用。

(A)量筒(B)量杯(C)移液管(D)滴定管8.各种试剂按纯度从高到低的代号顺序是。

(A)GR>AR>CP (B)GR>CP> AR (C)AR>CP>GR (D)CP>AR> GR9.有关滴定管的使用错误的是。

(A)使用前应洗干净,并检漏(B)滴定前应保证尖嘴部分无气泡(C)要求较高时,要进行体积校正(D)为保证标准溶液浓度不变,使用前可加热烘干10.分析试样保留存查的时间为。

(A)3~6小时(B)3~6天(C)3~6个月(D)3~6年11.实验室中用以保干仪器的CoCl2变色硅胶失效时的颜色是。

(A)红色(B)蓝色(C)黄色(D)黑色12.制得的分析试样至少应,供测定和保留存查。

(A)一样一份(B)一样二份(C)一样三份(D)一样多份13.从750件茶叶样中取分析检测样,应取件为宜。

(A)2 (B)9 (C)13 (D)1414.肉及其制品总灰分测定时,灰化温度为。

(A)103±2℃(B) 525±25℃(C)550~600℃(D) 95~105℃15.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中蒸馏方法为。

(A)水蒸气蒸馏法(B)水浴蒸馏法(C)减压蒸馏法(D)电炉直接加热法16.采样后要立即按顺序进行下列工作。

(A)密塞→贴上标签→标注→立即检验或存放(B)贴上标签→密塞→标注→立即检验或存放(C)贴上标签→标注→密塞→立即检验或存放(D)立即检验或存放→貼上标签→标注→密塞17.蒸馏水自标准滴管流下的一滴的量,在20℃时滴相当于1.0mL。

(A)10 (B)15 (C)20 (D)30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酸滴定弱碱时的等量点大于7 (B)强碱滴定弱酸时的等量点大于7(C)强碱滴定弱酸时的等量点等于7 (D)强酸滴定弱碱时的等量点等于719.下列误差中不属于酸碱滴定的系统误差的是 。

(A)滴定误差 (B)仪器误差 (C)个人误差 (D)操作错误20.某碱样为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液,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 1 m 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V 2 m L ,V 1与V 2的关系是 。

(A)V 1=V 2 (B)V 1> V 2 (C)V 1<V 2 (D)2V 1=V 221.测定牛乳中脂肪含量的基准方法是 。

(A)盖勃法 (B)罗紫-哥特里法 (C)巴氏法 (D)索氏抽提法22.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仲裁方法是 。

(A)双缩脲法 (B)凯氏定氮法 (C)紫外法 (D)考马斯亮兰染色法23.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时,所用的消化剂是 。

(A)硫酸钠-硫酸钾 (B)硝酸钠-硫酸钾 (C)硫酸铜-硫酸钡 (D)硫酸铜-硫酸钾24.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钙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2.38、22.39、22.36、22.40 和22.48,用Q 检验判断,应弃去的是 。

(已知:Q 0.90=0.64,n=5 时)。

(A)22.38 (B)22.40 (C)22.48 (D)22.39 25.5.12707.71303.40234.0⨯⨯的计算结果是 。

(A)0.0561259 (B)0. (C)0.0561 (D)0.0561326.由计算器算得2000.0036.11124.1236.2⨯⨯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

(A)12.00 (B)12.0045 (C)12 (D)12.027.空白试验是指。

(A)在不加待测成分的前提下,按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实验。

(B)用任何一种溶液代替样液的实验。

(C)不用标准溶液的实验。

(D)在不加样品的前提下,按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实验。

28.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A)代表性(B)典型性(C)随意性(D)适时性29.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A)100~150℃(B)500~600℃(C)200~300℃(D)1200~1500℃30.下述食品样品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A)稻谷(B)蜂蜜(C)鲜乳(D)苹果31.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A)强还原剂(B)强萃取剂(C)强氧化剂(D)强吸附剂32.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A)常压蒸馏(B)减压蒸馏(C)高压蒸馏(D)无法确定33.水蒸汽蒸馏利用具有一定挥发度的被测组分与水蒸汽混合成份的沸点而有效地把被测成份从样液中蒸发出来。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34.物质在某温度下的绝对密度与该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对4℃水的相对密度的关系是(A)相等(B)数值上相同(C)可换算(D)无法确定35.乳稠计的读数为20时,相当于相对密度为(A) 20(B) 20%(C) 1.020(D) 0.2036.相对密度12t t d 的表示中,t 2表示 。

(A)待测物质的温度 (B)纯水的温度 (C)室温 (D)标准温度37.哪类样品在干燥前应加入精制海砂(A)固体样品 (B)液体样品 (C)浓稠态样品 (D)气态样品38.水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

(A)水浴锅 (B)马福炉 (C)恒温烘箱 (D)电炉39.确定常压干燥法的时间的方法是 (A)干燥到恒重 (B)规定干燥一定时间(C)95~105℃干燥3~4小时 (D)95~105℃干燥6小时40. 是公认的测定香料中水分含量的标准。

(A)直接干燥法 (B)减压干燥法 (C)蒸馏法 (D)卡尔费休法41.蒸馏法测定水份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A)甲苯、二甲苯 (B)乙醚、石油醚 (C)氯仿、乙醇 (D)四氯化碳、乙醚42.对食品灰分叙述正确的是(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