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1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的学科,主要关注政府或公共机构如何管理税收、法律、统计、城市规划、公共医疗等领域。

公共管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公共管理学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政府的管理和组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管理、政治经济学、运动组织、公共事务的评估和改进等多个领域。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学等多个学科。

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行政管理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制度理论和组织理论等。

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公共政策理论研究政府如何制定和实施合适的公共政策;制度理论研究政治制度对公共管理的影响;组织理论研究公共机构如何组织和管理。

公共管理学的实践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公共企业、社区组织等。

公共管理学的实践应用可以帮助政府和组织解决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公共政策、政策评估与执行等方面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

这些方法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严谨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手段。

公共管理学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
政府和组织的管理水平,实现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共管理学将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更加科学的实践,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主编第1章导论1.1 公共管理学概述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本章教学目的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1 公共管理学概述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三种不同观点(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在的联系: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1204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一、学科概况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演变而来,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时间。

对于公共部门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7年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行政之研究》一文中,确定了公共行政的基本研究方向,以怀特(Leonard D. White)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威洛比(William F. 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原理》两本著作的出版为学科建立的主要标志。

从建立到现在,公共管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20-60年代),公共行政学阶段。

研究对象定位于行政组织,重点对行政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管理原则进行研究,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第二个阶段(60-70年代),公共政策阶段。

研究对象从行政组织扩大到公共政策。

为了满足政策实践的需要,注重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重点对政策制定和政策设计进行研究。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之后),公共管理学阶段。

从关注政策执行效果出发,注重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公共政策和行为的绩效进行研究,超越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线,积极吸收私人部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办法,来改进公共管理的行为。

公共管理学产生于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逐渐地引入我国,对于我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引进西方学术成果的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也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学科本土化的改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过去那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多样和动态需求、高效、透明和问责的政府,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论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论

第1章导论1.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答∶"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1)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现代社会的治理活动都是以组织为载体或基本单位展开的,因此,从组织的意义上来审视公共管理活动,政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需要与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力量一起开展合作治理的组织。

所以,公共管理主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

(2)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切公共管理主体都需要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不断地改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注重绩效和服务品质。

对政府而言,要把重心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上;对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来说,应当在其所活动的区域(或领域)内积极开展治理活动,及时地把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诉求传递给政府。

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完善公共服务的合作关系。

(3)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过程由于专业化追求,往往把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手段隔离开来,由不同的部门突出运用其中某一手段。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一)》考试大纲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一)》考试大纲

附件6:郑州大学202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一)》考试大纲命题学院(盖章):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54公共管理学(一)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公共管理学(一)》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考生全面、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行政管理学理论研究和行政管理实践工作的基本技能。

《公共管理学(一)》考试所规定的学科内容,包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具体包括:公共管理学绪论、公共组织、政府改革与治理、政府间关系、政府作用、政府工具、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第三部门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公共管理伦理等内容。

二、考试形式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简答题、论述题等三、考试内容(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考试内容1.西方公共管理学的范式变化2.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现状3.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前瞻考试要求1.了解西方公共管理范式演进2.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3.把握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二)公共组织考试内容1.公共组织的结构与体制2.公共组织的过程与行为3.公共组织的环境与变革考试要求1.了解公共组织的结构2.掌握公共组织的体制3.掌握公共组织的过程4.掌握公共组织的行为5.掌握公共组织的环境对其变革的影响(三)政府改革与治理考试内容1.治理理论2.当代国外的政府改革3.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考试要求1.理解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2.了解国外的政府改革3.掌握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四)政府间关系考试内容1.政府间关系研究概述2.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3.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考试要求1.了解政府间关系理论2.理解西方政府间关系演变3.掌握中国政府间关系演变(五)政府作用考试内容1.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2.转型期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3.政府失败及其防范考试要求1.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2.理解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3.掌握政府失败的防范对策(六)政府工具考试内容1.政府工具研究概述2.政府工具的理论脉络3.当代政府治理的新工具考试内容1.了解政府工具的多样性2.理解政府工具的理论脉络3.掌握政府治理工具的新发展(七)公共政策考试内容1.公共管理学视野中的政策科学2.公共政策的内容3.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考试要求1.了解政策科学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公共政策的内容3.掌握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4.掌握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八)人力资源管理考试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2.国家公务员制度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考试要求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发展2.理解中外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差异3.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九)公共预算与财政考试内容1.公共预算与财政的理论基础2.公共财政管理3.公共预算改革考试要求1.了解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2.理解公共财政管理过程3.掌握公共预算改革的趋势(十)第三部门管理考试内容1.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2.全球第三部门的崛起3.第三部门的地位与作用4.事业单位改革考试要求1.了解第三部门的兴起背景2.理解第三部门崛起对公共管理的影响3.掌握第三部门的地位与作用4.掌握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十一)战略管理考试内容1.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范围考试要求1.了解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2.理解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过程3.掌握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范围(十二)绩效管理考试内容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概述2.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3.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和技术4.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改革与发展考试要求1.了解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概念2.把握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3.掌握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术4.掌握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十三)公共管理伦理考试内容1.公共管理伦理概述2.公共责任与官员问责制3.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路径考试要求1.理解公共管理伦理的概念2.了解官员问责制的新进展3.掌握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路径四、考试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一)》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问题: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公共物品”的特性: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学; 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制等;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四、公共管理当前的时代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3.学科上的年青性;五、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而以推进社会公益为宗旨的独立部门,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六、公共管理的对象; 直接对象是社会各类公共事物;七、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公共管理最重要的资源是合法性;公共管理依附的手段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八、公共管理的环境; 公共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差异性和变动性;九、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1.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问题;2.公共管理的非营利组织问题;3.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问题;4.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问题;5.公共管理的新策略问题;十、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途径:P途径public公共政策方面的途径; 特征:1)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2)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3)强调与政策分析相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B途径business企业管理途径;特征:1)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2)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做严格的区分;3)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过程进行管理;4)在研究方法上偏爱诸如实验之类的量化方法;方法:规范方法,时政方法,案例方法,系统方法,比较方法,数理方法;第二讲公共管理的主体组织和个人一、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编制形式编制起来的一个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的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公共组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一般拥有公共权利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物,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公共组织最典型的代表是政府;二、公共组织的要素;三、公共组织的性质;(一)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区别比较;1.活动目的不同;公共组织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非公共组织以私人利益为目标;2.服务对象不同;公共组织以提供生产商品,劳动,提供服务的过程,非公共组织是为私人提供服务的过程;3.从管理对象上看;非公共组织管理的是组织内部范围,公共组织管理的是全社会范围,被管理者必须服从;4.活动依据不同,非公共组织是组织成员自愿结合,遵循商品价值规律下自愿达成的活动依扰;公共组织依据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强制性;(二)公共组织的性质;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主动性;四、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纵向划分;其中1层为决策层,是一个开放型系统;2层为协调指挥层,是一个半封闭系统;3层为技术操作层,是个是封闭系统;公共组织纵向划分优缺点;优点:1)分层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能够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2)行动迅速;能及时根据本地情况作出决策,就地组织实施,有利于监督和控制;3)能发挥各个层面公共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4)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全面培养人才;缺点:1)各级行政首长管辖事物过多,难于事事精通;2)容易形成地方主义,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调控;3)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二)横向划分;1.按业务性质划分;分为教育部门,财务部门,外交部门,公安部门等等;缺点是不利于各部门协调;2.按管理程序划分;分为咨询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评价机构;3.按管理对象划分;4.按地区划分;五、公共组织的主动结构形式;1)直线制;中央垂直;2)职能制;特点,容易产生多头领导;3)直线职能制;以直线为基础;是最常用最起作用的公共组织形式;4)矩阵制;六、个人;1)公共组织中的领导者;当领导作为一个动词时,是一个活动过程;作为一个名词时,是指领导者,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个人或组织;2)公共组织的一般管理者;3)公共组织中的被领导者;领导的涵义特点:1)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即指领导活动;领导是一种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类;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领导活动领域分类,可以把领导分为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另外,作为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领导者拥有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或力量2)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领导者是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组织、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地位的个人和集体,在领导活动中,他们处于主导的地位;被领导者就是按照领导者的决策和意图,为实现领导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和集团,他们构成领导活动的主体,是实现预定目标的基本力量;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就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环境是独立于领导者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对领导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相互结合,才能构成有效的领导活动; 3)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领导的三个要素表现为两对基本矛盾:一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二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与领导活动的客体的矛盾;领导者的“投入”要通过被领导者的行为效果“产出”,领导活动主体作用于客观环境的过程,表现为客观环境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为“为我之物”的具体过程;4)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高层次的管理是宏观管理,主要处理带有方针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独立性较强,因此,把高层次的管理称为领导;5)权威性;领导权威表现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上,它既反映领导者的权力和威望,也反映被领导者对这种权力和威望的认可和服从七、领导者的素质;1)具备思想品德素质,包括秉公执法,廉洁奉公;2)领导者能力素质;知识的具体运用;3)文化知识素质;4)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八、领导方式;1.集权型领导方式;2.民主型领导方式;3.放任型领导方式;4.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灯下黑”原意灯具下面的阴暗区域;古时人们的灯具多用碗、碟、盏等器皿,注入动、植物油,点燃灯芯,用于照明;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离光源很近;古代的蜡烛和后来的煤油灯,由于下面有蜡烛座儿和油灯座,灯光是照不到那里的;所以就叫灯下黑;引申1、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事物和事件反而不能察觉;2、负责打击非法行为的机关内部,本身易于存在非法行为,如缉毒机构的人员参与贩毒;公安人员参与黑社会;3、现在也多用来指越是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E有效性=FL领导者,F被领导者,S环境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主要是关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该理论认为,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不可能到处适用,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九、一般管理者;被任命的,有自己的合法权力,权力来自于领导的任命,领导有可能是被任命,也有可能是由群众自发的;一般管理者的主要类型和职责:决策,执行,,监督,参谋人员等不同角色;十、被管理者的层次;1.被管理者的公共组织成员;2.作为被管理者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从哪几方面影响公共管理的过程;1.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产生与存在的前提与基础;2.社会公众的意见决定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程度;3.社会公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影响着公众组织的结构设计;4.社会公众的素质影响着公共管理方式的选择;第三讲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一.政府从国际法角度,政府是主权国家要件之一,指的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法代表者,是主权国家的代理者;国家包括:1.人民2.土地资源3.政府4.主权政府从政治学角度,政府是统治集团借以实现阶级意志的政治统治机关;从行政学意义上,政府是专门指根据官僚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行政机关;从社会学角度,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他与其他的社会组织相比,具有政治性;从公共管理角度,政府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物的机关;公共管理学概念的政府有广和狭义之分,广义是行驶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狭义的政府是指行政机关;二.政府的类型; 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总统制;以总统为首脑的政治制度,在总统制国家中,总统拥有实权;代表国家美国;2.内阁制;形式上由国家元首负责,实际上是由政府总理负责的政治体制;代表国家英国;3.委员会制;也称为合议制;不是由一个首脑行驶国家权力,而是由一个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典型国家瑞士;三.非营利组织;沃尔夫wolf研究的非营利组织有以下五个特点:1.以服务大众为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3.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4.本身具有合法的免税地位;5.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管理学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公众的,非官为性的公共组织;四.非营利组织的类型;1.宗教性组织;教会,协会等等2.慈善性组织;红十字会,孤儿院,老人院等等;3.文化性组织;歌剧院,动物园等等;4.学术性组织;私立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在线等等;5.政治性组织;政党等等;6.保护性组织;工会等等;7.社会性组织;奉献类组织,车友会,俱乐部等等;8.社会运动组织;妇联,消协等等;五.公共组织的作用;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3.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第四讲公共管理职能概述一.职能; 指通过某种特定的组织,基于某种规定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基于自身特定结构形式所发生功能作用的统称;二.公共管理的职能;公共管理的职能: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具体涵义解释5种;1.公共管理的职能实施者是整个公共管理系统;2.公共管理职能具有权威性,国家是依据宪法法律规定行驶权力,政府是行政使职能;3.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全部的社会公共事物;4.公共管理职能是公共组织特定功能作用的一种反应;各个组织负责内部的职能;5.公共管理职能是一个独立的完善的体系;三.公共管理职能存在的原因;1.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阶级=>国家=>政治职能2.市场经济的出现要求公共管理行驶一定职能;3.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与特定社会自治能力有关;四.公共管理的程序性功能;(一)是一个决策的过程;确立目标=>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设立目标(二)是组织实施的过程;=>实施完成目标(三)是其的领导功能; =>将各个任务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功能;(四)是控制功能;五.任务性功能;1.经济职能;宏观调控; 主要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总量管理,包括微观经济管理;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制定重大国民经济政策,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适当调整区社会产业与区域结构,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和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加强水力,电力,交通,邮电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国内外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政治职能;民主建设内容: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一定要相应的加强法制建设;3)增强民主协商,增强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增强监督;4)加强各种自治性组织建设;3.文化职能; 上在公共管理职能中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出版等;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在支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4.社会职能;包括:1)治安问题;2)社会保障;a.社会保障体系;b.社会救济体系;3)促进公平公正的区域分配;4)环境保护职能;六.公共管理的过程;1.公共政策;公共政治的过程;包括设计,执行,评估,修正和终止;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是公共组织在管理社会事物中的一个重要准则,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灵魂;公共政策的概念; 是公共行为主体在执行范围内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经过政治活动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公共行为主体; 是指公共权威当局为某一特定的目的,解决和处理社会公共问题,达成公共利益和目标;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1公共政策始终贯彻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 2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七.公共管理中的领导;1.权力与领导; 权力是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影响能力,领导是影响整个过程;八.领导的内容;1.引导;2.沟通;3.指导;4.奖惩;权力职位权力非职位权力合法权强制权奖赏权专家权参考权个人魅力权感情权背景权惩罚权5.培育;九.领导的方式;划分的标准分为以领导对于权力的运用划分和以领导的作风与态度划分;1.以领导对于权力的运用划分;1)独裁式领导;2)放任式领导;3)民主式领导;2.以领导的作风与态度划分;1)以人员为中心的领导;2)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十.公共管理加的激励与控制;。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公共管理学第⼀章什么是公共管理概念:公共管理是关于政府为核⼼的公共部门依法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门运⽤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利益⽬标与私⼈利益⽬标——最重要的区别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标,私部门管理⽬标则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利益(⼆)垄断强制性与⾃由竞争性(三)制衡性与⾃主性(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传统的⾏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理论框架局限。

主要是由政治学和管理学两者构成(⼆)管理主体局限。

界定为政府或国家⾏政机构(三)管理理念与⼿段局限。

“全能的政府以⾏政的⼿段实施全⾯管理”(四)管理对象与⽬标局限。

对象为政府本⾝和公共事务,忽视了⾏政与外部环境的关系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的社会背景?(⼀)西⽅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直接动因①政府⾓⾊膨胀和规模扩⼤引起民众的不满②经济衰退和财政压⼒的加剧③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新技术⾰命发展的要求——根本动⼒①新技术⾰命的推动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三)政府管理的压⼒——催化剂①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②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③专业分⼯原则导致功能退化④使组织⾏为保守,难以有创意(四)民主需求的压⼒①民众要求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②公民控制政治家和官僚的需求③国家要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控制④民众要求国家找到解决民主制运作中深层次⽭盾的途径4、公共管理学特点是什么?鲜明的实践导向性理论上的包容性学科的年轻性第⼆章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发展概念:公共选择是通过集体⾏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的私⼈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种过程或机制。

政府失败是指个⼈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资源,公共⽀出成本规模过⼤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的这样⼀些情况。

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学重点公共管理学第⼀章导论1、1、1西⽅学者对“⾏政”概念加以界定古德诺从⾏政功能的⾓度,认为⾏政是国家意志的执⾏,是⾏使基本的政府职能的活动;怀特从⾏政过程的⾓度,认为⾏政是⾏政⼈员运⽤组织、领导、计划、协调、控制等⼿段,对各种资源加以最有效的利⽤的活动;威洛⽐从⾏政部门管理的⾓度,将⾏政明确定位为⾏政部门中的财政管理和预算管理、物资管理等⽅⾯的活动;⼽德特从公共政策的⾓度,认为⾏政是制定和执⾏政策的活动。

⾏政,意为国家政务的管理,从本质上是指执⾏指令和服务。

学者对管理的解释弗雷德⾥克*泰罗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去⼲什么,并注意使他们⽤最好最经济的⽅法去⼲”;亨利*法约尔管理是所有的⼈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种良好环境,使⼈在群体⾥⾼效率地完成既定⽬标;彼得*F*德鲁克归根结底,管理是⼀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在于“⾏”,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其唯⼀权威就是成就。

管理是⼀种⾏为活动,它必须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管理主体,回答由谁来进⾏管理的问题;管理客体,回答管理的对象或管什么的问题;管理⽬的,回答组织为何进⾏管理的问题;管理环境或条件,回答组织在什么情况下管理的问题。

公共⾏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欧⽂*休斯认为,⾏政的职能与管理相⽐更狭窄,限制也更多。

因此,从公共⾏政转变为公共管理意味着在理论上与职能上发⽣了重⼤的变⾰。

⾏政从本质上是指执⾏指令和服务;⽽管理则是指实现写过和管理者实现结果的个⼈责任。

“⾏政”和“管理”不是同义词,它们在公共部门中的运⽤也不⼀样。

公共⾏政是⼀种为公众服务的活动,公务员执⾏他⼈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关注的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动和办公室管理;“管理”则包括“⾏政”在内,⽽且它还意指为了以效率最⼤化的⽅式实现⽬标⽽进⾏的组织活动,以及对其结果真正负有责任,这两种要素并不⼀定存在于传统的⾏政体制中。

公共管理学1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1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
16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 ) ---- P途径
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 -----B途径
17
公共管理研究途径
P途径
强调与政策分析的关 系,认为公共管理必 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 与制定紧密相关,但 又不满公共政策分析 所强调的计量分析和 经济学应用的思路, 而是更看重政治和管 理层面。
4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
1. 管理 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
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 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2.公共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
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 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 能活动。
一、公共管理的涵义
(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 “公共”是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 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公共管理的 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 公共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和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 三、传统行政学的局限
21
一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22
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
8
3.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精选推荐

公共管理学——精选推荐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第⼀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的⼀个分⽀学派。

公共管理是公共⾏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法,重视公共项⽬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的理论派别和分⽀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的区别和联系差别:联系:第⼀:公共管理作为⼀种独⽴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的⼀个分⽀学派;第⼆:公共管理是公共⾏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法,重视公共项⽬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的理论派别;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标等⼀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仍然与公共⾏政保持⼀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含义:公共物品是指⽤于满⾜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然垄断性特征:消费的⾮竞争性...........初始投资量⼤。

..........、收费困难、规模效益⼤、....、⾃然.......和⾮排他性..垄断性4、公共管理与⼯商企业管理的区别第⼀,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使公共权⼒为基础,是⼀个公共领域。

⼯商企业管理是⼯商企业或者个⼈对从原材料购买、加⼯⽣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的管理,是⼯商企业⾃⼰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商管理相⽐,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提出了“善治”⼝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的主要标准。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一选择题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一选择题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一选择题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共i0题)1.1887年美国学者(d)在《政治学季刊》刊登《行政之研究》,这沦为公共行政学问世的象征性标志d.威尔逊2.1926年在美国出版发行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就是(b)。

b怀特和威洛比3.1991年(b)积极开展“公民宪章”“质量竞争”运动,促进了绩效评估的广泛应用和评估技术的明朗。

b梅杰政府4.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c)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亚当?斯密b本来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a)。

a缺位b标志着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诞生的是:(d)d《彭德尔顿法》b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b)。

b.政府信息官方b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形式,称为(d)。

d.复式预算c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全球刮起了一场深刻公共行政改革浪潮,这场行政改革又可以称为(b崭新公共管理运动)c从学术渊源上谈,公共管理学就是在(b)基础上,融合了与之有关的多学科理论发展变成的。

b.公共行政学c从(d)开始,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

d20世纪80年代c测定公共管理活动节奏的快慢属(b)b时效指标c侧重于非政府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例如政府行政机构的多寡、分拆,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拓展与增大,行政人员的补足与精简等,这样的公共组织变革属(a)。

a.内涵型的组织变革d对当代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影响最大的是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产生于(d)d美国d对每一年或每一项目财政预算收支的规模展开再次审查和精心安排,而不考量基期的实际开支水平,这种基本建设财政预算的方式称作(c)c零基财政预算d对当代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影响最大的是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其产生于(d)d美国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c)。

公共管理学(第一、二讲)

公共管理学(第一、二讲)
第二讲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三讲公共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第四讲公共管理的职能原则和目标内容提要第六讲公共管理的绩效和新策略第一讲绪论第八讲公共管理中的非营业组织第十讲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发展的影响第五讲公共管理的运作过程第七讲公共管理的筹资模式和政府再造第九讲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议阅读书目1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张良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澳欧文
建议阅读书目 1、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张良 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澳)欧文.E.休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欧文.E.休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E.休斯著
2、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 3、公共管理学
第二节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英国文官制度
1855年 1855年5月政府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 密院令,成立由3人组成的、不受党派干涉、 密院令,成立由3人组成的、不受党派干涉、独立主 持考选事务的文官事务委员会; 持考选事务的文官事务委员会; 1870年 1870年6月政府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 个枢密院令,确立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 个枢密院令,确立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 1968年富尔顿报告对英国文官制度进行了全面设 1968年富尔顿报告对英国文官制度进行了全面设 政府采用了一些改革措施。 计,政府采用了一些改革措施。
第二节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英国文官制度主要涵盖的内容: 英国文官制度主要涵盖的内容: 1、职位分类 考选(具有资格者方可参考) 2、考选(具有资格者方可参考) 晋升:从资历到工作成就,从等级界限到不拘一格。 3、晋升:从资历到工作成就,从等级界限到不拘一格。 培训: 4、培训:职前与职后 工资: 5、工资:年薪制与周薪制 6、行政道德 7、惩戒处分 8、监察 9、公务争议的协议制度 10、 10、管理机构

公共管理学 讲义

公共管理学 讲义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概念分析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与公共部门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建构在公共同意基础上的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制度凭借,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以公共利益为责任担当,寻求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平与效率、民主与集中的平衡与公共管理相关的概念分析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主体不同行为方式不同目标相同公共管理与商业管理追求的价值不同责任不同提供的服务不同行使的权力不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学科特性:交叉学科(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融会了现代经济学、政治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发展中的学科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系统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是建立在以科层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的。

行政二分法的优点:周期性的政治选举对行政组织稳定性的影响革除政党分肥弊端科层制理论又叫官僚制理论,是由马克思韦伯提出的,它是指的一种以权责分明、层级节制、分工协作为特征的组织形式。

政治——行政二分法则是由威尔逊《行政的研究》和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所提出来的二、新公共行政学*产生背景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危机与行政危机*价值目标——社会公平、代表性、回应性、社会责任感*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价值取向不同反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改变官僚制组织形式关心机构但是更关注问题*基本障碍资本主义价值与民主价值的矛盾继续存在社会公平的定义新公共行政模型的执行需要更广泛的制度变化社会公平:避免剥夺享受成果的权利(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对穷人实行“兜底”政策)*贡献新的价值取向新的行政原则三、新公共管理*背景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日益凸显内在的理论缺陷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在实践中正在遭受日益广泛的抨击。

公共管理学(1)[1]

公共管理学(1)[1]
统治 权威来源 主体 权力运向 政府 公共机构 治理 不限于政府 公共、私人机构
自上而下,运用政 多向度,协商合作, 治权威和法定权力 受公众监督
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兴起
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受到持续批评; 世界文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政府危机导致不信任时代

对传统行政管理研究的三大理论: (1)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2)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弗里德曼: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 奖获得者
重塑政府时代

民营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官僚制的扩张, 但政府仍是公共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为了从根 本上改变政府的运作方式,人们开始了政府重 塑运动。
政府重塑运动的策略: (1)掌舵与划桨分开 (2)围绕结果而不是职能再造政府流程 (3)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技术 (4)公共管理者的非职业化
寻租的资源浪费表现



1、寻租者为获取租金,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等成 本。 2、寻租者的租金是以其他相关生产资料或消费 者的利益为代价的,而这一代价一般大大超过寻租 者的租金。 3、寻租活动极有可能破坏市场机制,导致资源 配臵低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寻租活动有合法形式也有非法形式,合法的活动 如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政府利用特殊政策维 护自己的垄断地位等。
决策程序的缺陷


1、受媒体或领导人强烈偏好的影响。 2、盲目决策。
理性互动破解番禺垃圾门困局

沸沸扬扬的番禺‚垃 圾门‛终告一段落。番禺 区官员日前在一个垃圾分 类处理工作座谈会上公开 表示,原选址番禺会江村 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因 环评阶段遭大部分周边居 民反对,已经停止,选址 需要重新论证。

(完整word版)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完整word版)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3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1(2(1(2(3(4(54.“治理”与“善治”①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②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

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三次重大范式变换: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和联系差别:联系:第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第二: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含义: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自然垄断性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初始投资量大。

..........、收费困难、规模效益大、....、自然.......和非排他性..垄断性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第一,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础,是一个公共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从原材料购买、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二,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工商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简答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各类公共事务。

(三)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公共部门最重要的资源是合法性。

包括合法地组成公共组织和成为管理者,合法地进行管理,以及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及其行为的认同。

在公共管理的具体资源构成中,强制力和税收能力尤其重要。

公共管理的手段最基本的手段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

(四)公共管理的环境在公共管理的宏观环境分析中,人们用得较多的是以内容为标准而划分出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国际环境等。

二、简答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 规范方法2. 实证方法3. 案例方法4. 系统方法5. 比较方法6. 数理方法第二章、三、简答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在交易上存在着的差异1.经济市场交易上交易的是私人物品,交易没接是货币;政治市场上交易的是规章、政策、议题等公共物品。

2.经济市场上的交易主要在单个人或单个厂商之间进行,而政治市场上的交易主要是集团、政党之间的交易。

3.经济市场上的交易基本上是一种自愿的、平等的和等价的交易,而政治市场上的交易具有一定的非自愿性、不平等性和强制性。

四、论述布坎南等人对导致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分析详见p35 在布坎南等人看来,导致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决策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2)即使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利益,但现有的公共决策机制却因其自身的内在缺陷而难以达到实现这种利益的目的。

(3)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

(4)选民的“短见效应”。

(5)选民的“理性而无知”。

五、简述布坎南对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分析详见p35-36(1)缺乏竞争性压力。

(2)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3)缺乏监督信息。

六、简答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七、论述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综合各国行政改革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可以总结出以下具有共性的几点。

1. 为了解决本国的财政问题,各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中大都包括了私有化或带有私有化倾向的改革措施。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使政府的财政压力大减轻,而且探索出了一条使社会逐渐摆脱对政府过分依赖的可行之路。

2. 为改革政府的传统官僚行政理念,政府部门引入了市场理念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技能。

3. 为满足社会的动态需求而对行政架构作出调整,主要做法是界定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职能,加强执行机构并赋予两者相应的支配权。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依据社会需求的优先次序实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可以使执行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必要的优质社会服务上。

4. 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角色”转变,由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公共服务的“监督人”。

5. 通过政府改革和由此而取得的成果,使各国执政者产生了一个认同:要想真正做到精简政府,使之摆脱财政赤字的困扰和琐事的干扰,政府就应该将自己的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上。

八、简答当前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动向1.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作公共选择。

虽然在实践上依然更多地偏向于政府,但更多的市场,更小而有效的政府已经成为西方各国乃至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并继续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指导思想。

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在美国等国家转化为一场重塑政府的运动。

虽然在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有的国家甚至有些回潮,但是在放松管制,公共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公共领域的内部市场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 强化信息技术运用的实践变成了一场重塑政府运动。

20世纪80年代强调采用信息技术,90年代开始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革原有的工作程序、组织等结构方面的问题。

4. 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政策制定能力的提高和政策执行效率的改善,在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开始了强化政府政策执行部门自主权的改革,从而重新塑造了政治(政策)与行政(执行)之间的关系。

九、简答新公共管理为我们提供的启示1. 必须加大政府体制创新的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尽快改变政府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或公共物品基本上由政府提供)的局面;2. 充分认识市场机制是改善政府绩效的一个有效手段,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3. 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管理和服务意识,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4. 注意研究借鉴当代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实现由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当代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

第三章、十、简答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与其它社会组织一样,构成公共组织的要素有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

1.物质要素(1)人员。

(2)经费。

(3)物资设备2.精神要素(1)目标。

(2)责权结构。

(3)人际关系。

十一、论述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1.活动的目的不同。

非公共组织追求的是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其目的是为社会中的相关利益者服务。

公共组织则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它追求的是全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全国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不同。

非公共组织以从事商品、劳务生产为活动内容,向社会提供的是各种不同的私人产品,消费者必须支付货币,才能购买和享用其产品。

公共组织则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3.管理对象不同。

非公共组织只能以本组织成员为管理对象,对于本组织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的活动则无权干涉。

而公共组织的管辖范围则可以是整个社会,对其职权范围内的管理措施,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从。

4.活动的依据不同。

非公共组织主要服从商品买卖的价值规律,以组织成员自愿组合、共同订立的规章制度为活动依据,其权力建立在组织成员平等的契约关系之上。

公共组织则以国家强制权力为活动依据,以国家法律作为活动的依据和准绳。

依法管理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特点。

十二、简答公共组织的性质1.社会性。

2.权威性。

3.法制性。

4.系统性。

5.主动性。

十三、简答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1. 直线制。

2. 职能制3. 直线职能制。

4. 矩阵制。

十四、简答公共组织的作用(一)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二)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三)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十五、如何理解领导的含义?“领导”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领导活动,即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二是指领导者,即担任某项领导职责、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施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

十六、论述领导者的素质详见p73优秀的公共组织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文化知识、杰出的领导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1. 思想品德素质2. 文化知识素质3. 领导能力素质4. 心理素质5. 身体素质十七、简答领导方式的类型领导方式大体上有4种类型:1. 集权型领导方式,2. 民主型领导方式,3. 放任型领导方式,指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享有完全自由,领导者完全放弃领导职责。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领导方式。

4. “无为而治”型领导方式,十八、简答社会公众从哪些方面影响着公共管理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产生与存在的基础。

社会公众的意见决定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程度。

社会公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影响着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

社会公众的素质影响着公共管理方式的选择。

十九、在公共组织的管理中,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组织标准化。

为了完成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科层制管理在组织中推行标准化方法,以此提高工作绩效。

包括3个方面:(1)分工专业化。

(2)工作指标化。

(3)人员统一化。

2.工作秩序化。

秩序是一切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科层制管理方法强调在公共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工作流。

它要求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包括命令服从关系、信息沟通关系、意见反映与反馈关系等。

3.管理规范化。

科层制管理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坚决抵制人情关系的干扰。

包括:(1)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为的、情感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是排斥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

(2)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使组织成员具有平等感和公平感。

(3)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各个成员正确行使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

(4)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进行奖惩,公正、客观、合理地处理问题。

二十、简述科层制组织的内在缺陷1.科层制管理造就了一种刚性的官僚系统,就象一部机器,没有灵活性和主动精神,只有齿轮之间的被动运转。

2.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忽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3.排除了竞争的必要与可能,组织成员照章办事,默守陈规,以至造成得过且过、不负责任。

4.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导致机构不断膨胀,职能交叉重叠。

二十一、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引起公共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有许多,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 经济体制的转轨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2. 政治制度的更迭导致公共组织的变革3. 社会发展程度促进或制约公共组织的变革4. 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影响公共组织的变革二十二、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1. 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从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以政治职能为重心,逐渐向以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转移的。

从职能作用的性质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保卫性、统治性职能为主向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为主的方向转变。

从职能的分化程度来看,公共组织的职能是由原来混淆不清向高度分化转变。

从职能行使方式来看,公共组织是由以人治为主转向以法治为主、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

2. 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组织结构包括纵向层级结构和横向部门结构。

•在横向部门结构上,公共组织的变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从公共管理的过程来看,正在由重决策、执行部门,轻监督、咨询、信息等部门的倾向,向重咨询、信息、监督部门转变,力求与决策、执行部门相平衡。

从公共管理的作用领域来看,由于“有限政府”的出现,使政府许多微观管理职能交给社会,从而精简、撤并了相应的部门,与此相应,增强了政府对社会尤其是对经济宏观管理部门。

在纵向层级上,整个公共组织结构有着从集权式、尖塔型的结构形式向着分权式、扁平型的结构形式发展的趋势。

3. 公共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首先,公共组织向社会组织还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