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一、说教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学问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同学留意,学校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观察,而难于直接观看到。
本节是在同学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学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育他们的科学探究力量。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同学:每组一个碘升华器、一个酒精灯、一盒火柴,老师:酒精灯,火柴,碘、细线、锥形烧瓶,铁架台,多媒体课件,新、旧白炽灯各一个三、说同学同学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学问,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老师应设计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究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育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力量。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五、说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洁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同学进一步把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看、分析和概括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同学形成情愿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先播放《奇异的大自然》剪辑录象,片中有云、雨、露、雾、霜、雪、雹,然后让同学说出其中自然现象的名称,最终请同学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未知的现象引发同学提出问题。
这样既复习了旧学问,又自然地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有六个三级主题,其中第五个三级主题的第一点是要求同学通过试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而且还应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升华和凝华配套学案备课人: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习重点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习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一、自主学习预习交流1、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升华,升华需要。
常见的升华现象:。
2、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凝华,凝华对外。
常见凝华的现象: 。
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1.升华(1)概念:。
如:冬季北方晾在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大雪后堆起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了;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甚至消失了;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等等。
这些现象都是物质开始是,发生变化时并没有变成,而是直接变成了。
(2)升华吸热:像熔化和汽化一样,升华也需要。
2.凝华(1)概念:。
如: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雪的形成;冰箱内的霜;初冬,草叶、房瓦上的霜等。
(2)凝华放热:像凝固和液化一样,凝华也会。
3.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物态变化实现的,其基本过程是:地面上的水蒸发形成升入空中,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形成云。
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雨、雪、冰雹、雾、霜。
降水的一部分吸热后发生汽化和升华,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另一部分重新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完成循环过程。
三、达标测试效果反馈1.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 B.。
熔化C.升华D.液化2.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A.大雨 B.冰雹 C.霜冻 D.雾3.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
4.2011年春节前后,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雾凇”。
“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5.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现象。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经历探究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难点(1)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链接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4、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5、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冰冻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也会变干。
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状态变化的另外两种形式——升华和凝华。
(二)新课学习1、升华(1)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举例:①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②樟脑丸逐渐变小。
③用久的灯丝变细。
(3)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器材:碘锤、酒精灯、石棉网、冷水实验步骤:①观察碘锤中碘的状态。
②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碘锤,观察碘的状态变化。
③停止加热,将碘锤放入冷水中,观察碘的状态变化。
实验现象:加热时,碘锤中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冷却时,碘蒸气又变成固态的碘。
实验结论:碘可以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也可以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4)升华吸热在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冬天冰冻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也能变干,是因为冰升华吸收了周围的热量。
2、凝华(1)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举例:①霜的形成。
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
③雾凇的形成。
(3)凝华放热在凝华过程中,物质会放出热量。
例如,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放热。
3、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人工降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升华与凝华导学案》
《升华与凝华》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升华与凝华的观点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2. 掌握升华与凝华的实验方法和条件;3. 能够运用升华与凝华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二、导学内容:1. 升华与凝华的定义及区别;2. 升华与凝华的实验方法和条件;3. 升华与凝华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三、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并激发他们对这一课题的兴趣。
2. 观点讲解(15分钟):起首讲解升华与凝华的定义及区别,强调升华是固体直接从固体态转变为气体态,而凝华则是气体直接从气体态转变为固体态。
然后介绍升华与凝华的实验方法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升华和凝华的影响。
3. 实验操作(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总结升华和凝华的规律,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5. 应用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例如冰块升华、冷冻食品凝华等,让他们探讨这些应用背后的原理。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升华与凝华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多进行实验,加深对这一课题的理解和掌握。
四、作业安置:1.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原理、方法、结果及分析;2. 思考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五、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及内容质量;2. 小论文的深度和观点奇特性;3.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准确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习题课】一、【课堂导入】:(1分钟)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提出固态和液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二、【学习目标】:(1分钟)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学习流程】: 学学而问之辨辨而激思预习指导(内容学法时间10分钟)交流质疑(内容形式时间7分钟)展示思辨(内容方式时间20分钟)教师点拨(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导学1】碘的升华和凝华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提出固态和液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小组互动一:对学:学生猜想,看书学习,提出问题教师演示点的升华和凝华(2分钟)小组互动二:群学:观看视频尝试解释樟脑丸,灯泡灯丝,干冰的升华和凝华(5分钟)小组互动三:学生讨论,发现生活中升华凝华的应用实例◤展示一◢方案预设:实验: :研究碘的物态变化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4、停止加热,在管壁和棉线上你又看到什么?1、物体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吸热2、物体由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3、应用互评等级:【导学2】除了碘的升华和凝华外,列举其他的固体也有类似现象1、樟脑丸2、灯泡的灯丝3、干冰【导学3】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樟脑丸2、舞台上的烟雾缭绕3、人工降雨◤展示二◢方案预设:展示图片,要会判断升华和凝华现象要求:能结合图片进行解说;◤展示三◢方案预设:要求:能结合案例进行解说;练演练升华【同步演练】XXXXX:(5分)【梳理归纳】XXXXX:(5分)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汽化,汽化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液化,液化要热。
2、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吸热和放热过程。
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学习重点1、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特点。
2、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学习难点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知识回顾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需要吸热;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需要放热。
3、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热;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
五、新课导入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户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在衣柜里放久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它们都涉及到物质状态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升华和凝华。
六、新课讲授(一)升华1、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举例:(1)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在寒冷的冬天,气温低于 0℃,冰无法熔化,但冰会逐渐变成水蒸气消失,这就是冰的升华现象。
(2)樟脑丸变小。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最后消失,这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
(3)灯泡中的钨丝变细。
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钨丝会变细,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升华变成了钨蒸气。
3、特点:升华过程吸热。
(二)凝华1、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举例:(1)霜的形成。
深秋或初冬的夜晚,地面附近的气温降到 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
(2)窗户玻璃上的冰花。
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窗户玻璃,会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美丽的冰花。
(3)雾凇的形成。
在严寒的天气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形成白色的雾凇。
3、特点:凝华过程放热。
(三)升华和凝华的关系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特殊情况,它们互为逆过程。
当物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当物质凝华时,会放出热量。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34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学习重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学习难点】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升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热。
2、凝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
二、课堂导学1、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
实验现象:将装有典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这是碘发生了现象。
2、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后又的结果。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冰花在窗玻璃的(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象。
(5)水的三态联系,将右图填完整【课堂练习】1、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成的小冰晶组成的.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霜C.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 )A.升华、熔化 B.汽化、凝华 C.液化、凝固 D.熔化、液化4、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 )A.升华 B.汽化 C.蒸发 D.熔化5、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B.凝华而成的C.液化而成的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课后练习】1、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2、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铁水浇成铁杆_______。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学习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学习过程】预习案(自学课本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完成下列空白)1、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汽化。
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液化。
2、汽化的方式:和。
3、沸腾沸腾的条件:达到且不断。
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温度。
沸腾时气泡变化特点:。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液体、液体表面。
5、液化的方法有:、;液化要热。
探究案探究活动一:认识升华和凝华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将锤形玻璃泡放入热水中并仔细观察,碘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这个过程叫做什么?直接变成,是热,这个过程叫;当紫红色的碘蒸气弥漫于玻璃泡内的空间时停止加热,仔细观察冷却过程中碘的状态变化。
是吸热还是放热?这个过程叫做什么?直接变成,是热,这个过程叫;一、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态直接变到态的过程叫凝华。
探究活动二:升华、凝华的现象冬天,冰冻衣服也能晾干.寒冷的冬天,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雪人在不熔化的情况下也会越来越小。
樟脑球放在衣柜里一段时间后体积会变小。
雪的形成: 霜的形成: 雾凇的形成: 冰花的形成:探究活动三:物态变化知识整合在下面图中写上物态变化名称,并指明哪些吸热,哪些放热知识拓展1、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为什么?霜是水蒸气遇冷而成的,若天不冷则无霜形成,因此霜前冷。
雪后寒是因雪要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因此雪后寒。
2、白炽灯用久了,灯壁为什么会发黑?钨丝先吸热变成钨蒸气,再遇到冷灯壁成固体钨附在灯壁上。
3、人工降雨的过程: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在云层中(),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蒸气( ) 成小冰晶和()成水使小水滴增大,冰晶下降过程中遇热()成水,下落就形成了雨..4、舞台上烟雾缭绕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从周围,导致环境温度,周围的遇冷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即我们所见到烟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认识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3.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4.会利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能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说明雾、露、雪、霜、冰雹的形成。
中心任务:知道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会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设问导读升华和凝华1、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2、升华和凝华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有哪些?3、用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1)云: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
(2)雨:云中小水滴或小冰晶随气流变化,体积增大,下落过程中小水滴变大,小冰晶熔化,大水滴下落形成雨。
(3)雪:云中水蒸气遇0℃以下气温,凝华成小冰晶,体积增大下落。
(4)冰雹:云中水蒸气遇冷气团,凝华成小冰块,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熔化,落到地面。
(5)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空中。
4、总结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有哪些?由凝固形成的有哪些?由凝华形成的有哪些?自我检测:1.“霜前冷,雪后寒”。
雪后寒冷主要是下雪后发生了()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全场。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说法错误的是()A.“立春,冰雪消融”——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B.“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C.“霜降见霜,谷米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白露,露珠遍路”——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4.在舞台上常用干冰来制造烟雾效果,以渲染气氛,你认为这种烟雾实际是()A.小水珠B.空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B.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比在水中更冷C.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D.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成水蒸气。
《4.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4.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导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导学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导学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导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导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锥形瓶、瓶塞、碘、枯树枝、樟脑丸、火柴、玻璃片等。
【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通常情况下,同种晶体的_________和熔点相同,冰的熔点是_____。
2、液体沸腾条件:________________,晶体凝固条件:______________。
3、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______;晶体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______。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二、导学设问1、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物态变化?请按箭头所指方向填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并在小括号内注明吸、放热。
2、在右图填写过程中,你会不会产生什么联想?请提出来!3、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
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三、新课导学:(一)聚焦目标一:升华和凝华1、提出问题寒冷的冬天,洗完的衣服刚挂起来就会被冻结,过一段时间发现衣服变干了,但并未发现结冰的衣服变成水,是不是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跑掉的呢?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用手摸一摸就变成水,霜会不会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呢?2、进行猜想猜想一: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猜想二: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3、设计实验方案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1)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冰冻的衣服变干,霜的形成过程都进行得相当缓慢,水蒸气是我们无法看到的,所以本次实验我们用材料碘来进行实验。
(2)观察记录什么实验现象?(3)为了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以采用哪些措施?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按照课本101页活动1 进行试验:观察碘的升华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将观察到的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
3.4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3.4 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通过对实验,以及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分析,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通过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辨析课堂预习活动1 探究固态的碘能否直接变成气态1、观察实验前碘的状态与颜色;2、把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碘的变化;3、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格。
4、实验结束,将碘锤继续放在热水中。
(提醒:使用热水时避免被烫伤。
)实验表明:固态的碘受热________(可以/不可以)直接变为气态。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
活动2探究气态的碘能否直接变成固态1、观察实验前碘的状态与颜色;2、把碘锤放入冷中,观察碘的变化;3、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格。
4、实验结束,把碘锤擦干放入纸盒中。
实验表明:气态的碘遇冷_______(可以/不可以)直接变为固态。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_________。
物质在凝华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以下任务:(1)在人工降雨的过程中,有哪些物态变化?当干冰撒在高空后,干冰,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小冰粒。
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成了水,降落到地面,于是就成了雨。
(2)想想干冰还有哪些应用?干冰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它是利用干冰升华,可以冷藏食物。
练一练1冰棒冒“白气”是()现象2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3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如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4用久的电灯泡会从透明变成黑色,是在电灯泡工作时发热,而钨丝受热___1___形成的钨蒸气又在灯光泡壁上遇冷___2___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以上2空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一、学习目标(2min)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提出物质固态、气态直接变化的可能性。
2.通过观察“碘锤”中碘的状态变化,理解升华和凝华。
3.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使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二、基础学习(15min)1.物质有 _____ 、_____ 、____ 三态,由液态和气态间的变化是 _____ 和 _____ ,由固态和液态间的变化是 _____ 和 _______ ,由此推想固态和气态间 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2.如图1所示,将少量的碘物质用玻璃泡密封起来,做成锤子的形状,称为碘锤。
对玻璃泡微微加热,观察到玻璃泡内的空间弥漫着 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观察到玻璃泡内空间的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展示的碘由固态直接变为 ______ 叫做 _______ ,由图1气态直接变为 ______ 叫做 _______ 。
4.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工降雨的三种方法:一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如用飞机播撒干冰,靠干冰的_______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_______ 成冰晶或 _______ 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二是向高空播撒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三氯化二铝、樟脑或酒精等药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 _______ 或 _______ 的物质,使云层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形成降雨。
三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直径约为0.05mm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形成降雨。
三、合作交流(8min)1.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加热碘锤时间稍长,会有液态碘产生。
《 升华和凝华》 导 学 案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使用说明】预习课本64-66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实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导学流程】目标预设-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点拨提升-反馈评价一、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和它们各自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和应用。
4·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重点: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二、导入新课:三、自主学习:一、升华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
2、升华热二、凝华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2、凝华热四、合作探究:(一)·烧杯里放少量碘,在烧杯上放上装有冷水的烧瓶,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注意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固态的碘没有______,而是直接变成态,这种现象叫______.2.停止加热后,碘蒸气直接变成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实验结论:1.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____热.2.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_热.(二)你所知道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展示)升华现象:凝华现象:五、反馈评价:1.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也会干,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________(吸热或放热)2.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形成美丽的雾凇,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________(吸热或放热)3.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__现象。
4.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升华和凝华》教案导学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导学案)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知道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课堂互动探究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并思考和讨论四个问题:①水为何珍贵?②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③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④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例3】(多媒体展示)据《××晚报》报道: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C,雪刚停,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分钟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考队员很惊讶.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针对雪不见了提出你的看法.(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解析:根据题知,原来沙丘上覆盖着5cm~10cm厚的雪,20分钟后消失了,可能是雪熔化成水后渗入沙中;也可能是雪熔化成水再蒸发;还可能是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在这些可能中有没有发生熔化现象?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满足雪熔化成水的条件——气温约为-15°C,远远低于雪的熔点.“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也说明雪并没有熔化成水.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冰雪在很冷的气温下是会发生升华现象的.尤其是在空气干燥而气温又低的沙漠地区,且升华现象是不留痕迹地悄然发生,只是这种现象平时不易看到,过程进行的时间较长,现象不明显而已.答案:(1)雪发生了升华现象,由固态的雪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2)当时的气温低(-15°C)说明没有雪熔化的气温条件,“脚下干爽”说明没有留下水迹,所以不可能是雪熔化后渗入到沙中,而雪是可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消失的,所以只可能是发生了升华现象.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我们还进一步学习了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雹等的成因及它们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因此教学中应对其足够重视,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
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01122214309)
4.4升华和凝华编写人:审阅人: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方面:(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能举出或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 过程与方法方面: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二、课前诊测1 •物质从_______ 变为__________ 叫汽化,它有________ 和_____ 种方式;汽化的相反过程是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3•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4、冬天,室内窗玻璃上“流汗”,是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游完泳上岸时,会感到冷,这是因为_______ . ______5 •通常皮肤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程度要严重些,这是因为( )A •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温度高B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C.水蒸气含有的热量比沸水多 D •水蒸气跟皮肤的接触面积大6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_________ 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________________ ■勺方法使石油气液化,_______ 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7•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得模糊,但经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C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凝固后熔化三、自主学习1、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升华;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凝华。
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这是樟脑从—态直接变成—态,属于—现象。
霜和冬窗玻璃上的冰花以及树枝上出“雾淞”,都是水从___ 态变成____ 态,属于_____ 现象。
2、升华需要—热,凝华需—热。
3、填写课本P93想想议议。
四、探究学习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器材:大试管,玻璃片2块,镊子,酒精灯,碘.步骤:(1) 在大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粒,在试管口盖上玻璃片一 4.4-1),开始加热并观察管内有什么变化?p -冷' 热图4.4-1 」图44-2――会看到有紫色气体生成,没有出现液态的碘.这说明:碘没有熔化,由—态直接变为了—态,这种变化叫升华(2) 停止加热,过一会儿,会看到紫色气体渐渐变淡.在紫色气体渐渐变淡的过程中,玻璃片下表面和试管内壁上有固态碘颗粒形成,没有出现液态碘,这说明碘由—态直接变为了—态,这种变化叫凝华.(3) 提出问题:升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怎样用实验来验证?――停止加热,随着试管温度的降低,紫色气体渐渐变淡,最后,试管内紫色气体消失。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滦南县八年级物理学科学教案教学过程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①加热前:碘是态的物体②加热时:碘由态直接变成态,条件是热。
③冷却时:碘由态直接变成态,条件是热。
2、演示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内,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
结论:(1)、叫升华。
(2)、条件:升华热(升华致冷)。
(3)、叫凝华。
(4)、条件:凝华热(遇冷)。
学习任务二: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这是现象。
2、如图: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现象,而钨的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产生现象的缘故。
3、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这是现象,冰花总是出现在玻璃窗的表面。
4、下列天气现象的发生各属于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雾,露,霜。
5、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会结成冰,这是现象,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变为水蒸气。
6、秋天瓦片上的霜是,在这个过程中要。
(温馨提示):雾淞,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雾淞,是由雾、水气凝华而成的、是凝聚在地面物体迎风面上呈针状和粒状的乳白色疏松的微小冰晶或冰粒学习任务三:升华、凝华的应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1、人工降雨人工降雨中,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二是水蒸气遇冷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2、舞台的烟雾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3、冷藏食物干冰,即二氧化碳固体,它很容易直接变成气体,显然属于现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会升华和凝华的真实性)任务二(7分钟)用物理知识体验生活任务三(5分钟)用物理知识改造生活。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人教版初二上册)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人教版初二上册)编写人:审阅人: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方面:(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能举出或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历程与要领方面: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历程.二、课前诊测1.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它有_______和_____两种方法;汽化的相反历程是________,使气体液化的要领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平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要领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3.炎热的夏天,人们发觉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透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原理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4、冬天,室内窗玻璃上“流汗”,是现象.游完泳上岸时,会感到冷,这是因为 .5.通常皮肤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滚水烫伤程度要严重些,这是因为()A.水蒸气的温度比滚水温度高B.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C.水蒸气含有的热量比滚水多D.水蒸气跟皮肤的打仗面积大6.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___________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_____________的要领使石油气液化,_______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7.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得模糊,但议决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明白了,在这个历程中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凝固后熔化三、自主学习1、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升华;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凝华。
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这是樟脑从态直接变成态,属于现象。
霜和冬窗玻璃上的冰花以及树枝上出“雾淞”,都是水从态变成态,属于现象。
2、升华需要热,凝华需热。
3、填写讲义P93想想议议。
四、探究学习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工具:大试管,玻璃片2块,镊子,酒精灯,碘.步骤:(1)在大试管内插进少量碘粒,在试管口盖上玻璃片(图4.4-1),开始加热并查看管内有什么变化?冷热图4.4-1 图4.4-2——会看到有紫色气体生成,没有出现液态的碘.这说明:碘没有熔化,由态直接变为了态,这种变化叫升华(2)中止加热,过一会儿,会看到紫色气体渐渐变淡.在紫色气体渐渐变淡的历程中,玻璃片下表面和试管内壁上有固态碘颗粒形成,没有出现液态碘,这说明碘由态直接变为了态,这种变化叫凝华. (3)发起标题:升华历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怎样用实验来验证?——中止加热,随着试管温度的降低,紫色气体渐渐变淡,最后,试管内紫色气体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升华和凝华
A 知识要点分类
知识点1 升华
1.概念
物质从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能量。
2.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出现的露珠
C.洗过的湿衣服被太阳晒干
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知识点2 凝华
1.概念
物质从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量。
2.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上会出现霜、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A.升华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汽化现象
B 综合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湿衣服会冻干
B.冬天,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C.冬天,河面结了厚厚的冰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变小
2.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的方式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其原理是:
喷洒干冰时,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热量,
使空气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3.如下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盖上一个玻璃片,然后将锥形瓶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会观察到瓶中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凝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4.如下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名称:、、。
(2)上面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们自身做起。
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种节水措施:①。
②。
C 中考真题展示
【2018.成都】小明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的“干冰”,回到家后,他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过程中吸收了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成了小雨滴。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018.贵阳】水不同状态下的循环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雪花就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
答案:A:知识要点分类
升华:1. 固态气态吸收 2. D
凝华:1. 气态固态放出 2.C
B:综合练习
1. C
2.升华吸收下降液化
3.升华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4.(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①及时关闭水龙头②水尽量循环利用,例如用洗衣水拖地。
C:中考真题展示
1.升华液化
2.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