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趣味数学)
校本课程设计趣味数学
![校本课程设计趣味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b5d7dfb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9.png)
校本课程设计趣味数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如分数、小数、整数的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趣味数学问题。
3. 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和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品质。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合作与分享,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道德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课程,旨在通过趣味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以直观、形象、有趣为主,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与运算- 分数、小数、整数的认识与运算- 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2.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趣味几何:图形的认识、分类及性质- 生活中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3. 数学思维与方法- 逻辑思维训练:分析、综合、比较、分类- 解决问题的策略:枚举、归纳、推理、建模4. 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数学在科学、技术、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创新与实践:设计数学游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数的概念与运算(1-2课时)第二周:生活中的趣味数学(3-4课时)第三周:数学思维与方法(5-6课时)第四周: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7-8课时)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分数与小数第二章 整数的四则运算第三章 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第四章 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本课程:趣味数学
![校本课程:趣味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2163e214791711cd791722.png)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
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内容: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3、通过学习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拼组方法;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5、通过学习掌握数字中的一些奥秘;6、通过拼拼摆摆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三、课程目标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思维(奥数)趣味问题
![小学数学思维(奥数)趣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6ece64a98271fe910ef974.png)
第二讲:趣味问题例1:井底有一只蜗牛要爬出5米高的井,它每天往上爬3米以后会往下滑2米,这样的连续几天蜗牛才能爬到井口?(5—3)÷(3—2)+1=2÷1+1=3(天)答:这样连续3天才能爬到井口。
【思路导航】这只蜗牛每天往上爬3米以后会滑下2米,实际每天只往上爬了1米,第二天又爬上又滑下,往上又爬了1米,2天后爬上2米。
这井口深5米,2天爬了2米,还剩下3米。
第三天往上爬3米,就爬到了井口,所以,这样连续3天才能爬到井口。
练习1:1.一只蜗牛爬6米高的墙,白天向上爬4米,夜晚下滑3米,几天后爬到墙顶?2.一只青蛙从5米深的井往上跳,一次能跳2米高,跳多少次能跳出来?例2:一只小兔子5分钟吃一棵菜,按同样的速度,5只小兔子同时吃5棵同样大小的菜需要几分钟?答:5只小兔同时吃5棵同样大的菜需要5分钟。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一只小兔5分钟吃一棵菜,5只小兔同时吃5棵菜所需的时间,也就等于一只小兔吃一棵菜所用的时间。
一只小兔5分钟吃一棵菜,5只小兔同时吃5棵同样大的菜需要5分钟。
练习2: 1.一个小朋友吃1个西红柿,要用3分钟,按样的速度,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同样大小的西红柿,要用几分钟能吃完?2. 4个小朋友同时削4只铅笔需要4分钟,照这样的速度,7个小朋友同时削7只铅笔需要几分钟?3. 1只猫6天能捉6只老鼠,照这样计算,要在100天里捉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只猫?课堂作业:1. 盘子里有7个鸡蛋,现在将这些鸡蛋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1个,最后盘子里要留下1个鸡蛋,你会分吗?2. 4个人吃饭,每人一个饭碗,两个人一个菜碗,四个人一个汤碗,一共需要多少个碗?3.王大爷在6个鸡笼里养了21只小鸟,但每个鸡笼里的小鸟只数都不一样,你知道每个鸡笼里应该养多少只鸡吗?4. 妈妈买回不到10个苹果,两个两个地数少1个,三个三个地数也少一个,请你猜一猜妈妈买了几个苹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形推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形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47a1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6.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形推理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基本的数学计算和概念外,学生还应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形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1. 用图形进行推理在数学学习中,图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通过观察和比较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学生可以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组图形,要求他们找出特定的规律或者进行分类。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属性,进行形推理,找出共同点或者区分点。
2. 使用模型进行推理除了图形,教师还可以使用模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积木或者其他具体的实物,让他们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排列组合或者找出规律。
通过操纵实物和进行模型推理,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
3. 利用数学游戏进行推理数学游戏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有趣的游戏情境,学生可以发展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猜数字》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数字推理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学谜题,让学生解答并进行推理。
4.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推理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和推理的工具。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专业词汇和术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推理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学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解释答案并进行推理。
通过语言表达,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
5. 培养问题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培养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推理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情境,让他们思考并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进行推理解答。
通过以上的方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形推理。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课
![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课](https://img.taocdn.com/s3/m/8598c9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5.png)
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课
摘要:
1.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课程的概述
2.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3.课程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4.课程的效果和影响
正文:
【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课程的概述】
二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课程,是一种针对小学生的特殊数学课程。
这种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趣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这个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和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课程的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字、图形、量度、空间和时间等,同时也包括一些高级的数学思维训练,如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
【课程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为了达到课程的目标,教师采用了一些特别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比如,他们会利用游戏、故事和图画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同时,他们还会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课程的效果和影响】
这个课程的效果和影响非常显著。
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数学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数学趣味实验小学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数学趣味实验小学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4f2a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9.png)
数学趣味实验小学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数学趣味实验——小学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有点晦涩难懂。
然而,通过趣味实验的方式来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实验,展示小学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实验一:魔术矩阵材料:纸板、表步骤:1. 在纸板上画一个3×3的矩阵。
2. 请一个学生在矩阵的每个方格中填入一个不重复的数字(数字范围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进行调整,比如1~9)。
3. 请学生把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数字相加,并记录在表中。
4. 让学生观察表中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数字之和是否相等,让他们发现规律。
实验这里引入了矩阵的概念和各个元素的求和运算,让学生通过填充数字和观察数字之和的变化来探索矩阵的特性。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实验二:奇妙的水钟材料:两个透明的塑料瓶、一个水桶、一些颜料、胶带步骤:1. 把一个塑料瓶装满水,用胶带将瓶盖固定。
2. 把另一个瓶子倒扣放在装满水的瓶子上,并用胶带固定。
3. 把水桶装满水,加入一些颜料,用作指示剂。
4. 把倒扣的瓶子放入水桶中,让学生观察水桶中的水位变化。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当水桶中的水逐渐渗入瓶子时,倒扣的瓶子内部的空气被水取代,从而使得水位逐渐上升。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容积和水位变化的理解,同时学会如何利用简单的材料进行科学实验。
实验三:迷宫探险材料:一张纸板、色彩纸、彩笔、剪刀步骤:1. 在纸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迷宫图案。
2. 用色彩纸剪出一个代表人物的小卡片。
3. 让学生尝试用彩笔在纸板上标记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4. 让学生用小卡片在迷宫中寻找最短路径,并记录下使用的步数。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索迷宫和尝试各种路径来锻炼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解决数学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从而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趣味数学
![趣味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37f59e2df111f18583d05a63.png)
1、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地球自转一周(360 度)时间为 23 小时 56 分 04 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
人类自己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故习惯把日出日落到再次日出称之为一日。
一日划分为 24 小时是古埃及人制定的。
每小时又划分为 60 分钟,每分钟又分为 60 秒。
2、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但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并非算盘,而是“算筹”。
算筹是用竹或木制成的小棒,用它的多少与纵横排列可以记数,按一定的方法可以用它进行多种运算。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普遍使用它作加、减、乘、除、开方、解方程等运算,称之为“筹算”。
直到明代,它才被珠算所代替。
2、时间:第一周(2)活动内容体会奥数(二)活动过程速算与巧算【试题】巧算与速算:41×49=( ) 【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正好是 10,这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用十位上的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 1 的积,再乘 100,最后加上个位上 2 个数字的乘积。
41×49,先用(4+1)×4=20,将 20 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 1×9=9,可以发现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那就在 9 的前面补一个 0,作为积的后两位数字。
这样答案很简单的就求出了,即 41×49=(4+1)×4×100+1×9=2009。
3、时间:第二周活动内容体会奥数(三)活动过程植树问题【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 156 米,234 米,186 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 6 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 1 棵数,共植树( )棵。
【详解】此题植树线路是封闭的,这类题的特点是: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题中要求三角形三个顶点上要各栽一棵树,因此我们要按照三条边来考虑。
四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四年级趣味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154aed76eeaeaad0f33023.png)
小学三四年级数学教案【3课时】主题: 数学与生活,趣味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一:几个常见的问题(小试牛刀)1.(缪勒--莱耶错觉)看看上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2.回环诗图3.“一笔画”的规律:(一笔画问题)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下面的每个图形吗?试试看。
(不走重复线路)二:数学故事与方法4.烤面包的时间:[多角度考虑问题,打破惯性思维]小明家里有一个老式的烤面包器,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烤一面。
要烤另一面,你得取出面包片,把它们翻个面,然后再放回到烤面包器中去。
烤面包器对放在它上面的每片面包,正好要花1分钟的时间烤完一面。
小明要烤3片面包,两面都烤。
当他看到妈妈用了4分钟时不以为然。
“亲爱的,你可以用少一点的时间烤完这3片面包,”他说,“这可以使我们电费账单上的金额减少一些。
”小明说得对不对?如果他说得对,那他该怎样才能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内烤完那3片面包呢?答案(用3分钟的时间烤完3片面包而且是两面都烤,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把3片面包叫做A、B、C。
每片面包的两面分别用数字l、2代表。
烤面包的程序是:第一分钟:烤A1面和B1面。
取出面包片,把B翻个面放回烤面包器。
把A放在一旁而把C放入烤面包器。
第二分钟:烤B2面和C1面。
取出面包片,把C翻个面放回烤面包器。
把B放在一旁(现在它两面都烤好了)而把A放回烤面包器。
第三分钟:烤A2和C2面。
至此,3片面包的每一面都烤好了。
)5. 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数学家张邱建,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名题:今甲、乙两人各有钱不知其数,若乙给甲10枚,则甲比乙多的钱是乙余钱的5倍,若甲给乙10杖,则甲、乙钱数相等,问甲、乙两人各有钱多少枚?解:由甲给乙10枚钱后,两人钱数相等可知,原来甲比乙多20枚钱。
当乙给甲10枚钱后,这时甲比乙多40枚钱(为什么?请同学们考虑),而甲比乙多的钱又是乙余钱的5倍,所以这时乙的余钱是40÷5=8(枚)加上给甲的10枚,乙原来有钱8+10=18(枚)而甲原来有钱18+20=38(枚)6.【想象、推理】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答案5根)7.分数的妙用:(小学三四年级刚好学了分数,以教材为基础)一位阿拉伯老人,生前养有11匹马,他去世前立下遗嘱: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继承遗产的1/2,1/4,1/6。
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小学
![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3558b3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7.png)
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小学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普遍认为抽象、枯燥的学科,而《趣味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趣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本文将介绍《趣味数学》课程的特点、目标和实施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教授这门课程。
二、课程特点1.趣味性:《趣味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案例,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应用性:《趣味数学》强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样性:《趣味数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数学的各个领域,如几何、代数、概率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课程目标《趣味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课程内容《趣味数学》课程内容根据小学不同年级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设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数字和运算•认识整数、分数、小数。
•四则运算的应用。
•快速计算方法。
2. 几何•基本图形的认识和比较。
•对称、相似和全等的概念。
•空间几何的认识。
3. 代数•代数式的认识和运用。
•简单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函数的基本概念。
4. 概率与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分析和表示。
•概率的认识和应用。
五、课程实施方法为了更好地实施《趣味数学》课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与策略:1.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有趣的游戏、趣味竞赛和问题解决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搭建合作学习平台: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通过展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初二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游戏与趣味学习
![初二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游戏与趣味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4293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a.png)
初二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游戏与趣味学习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与抽象思维的学科,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它可能显得有些晦涩难懂。
然而,通过引入数学游戏和趣味学习,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初二数学学科的数学游戏和趣味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数独游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独游戏是一种通过填数字来解决逻辑谜题的游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独游戏通常是一个九宫格,每个格子内有一个数字,要求玩家根据已知的数字推理出其他格子的数字。
通过数独游戏,学生将学会分析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培养耐心和坚持的态度。
二、数学拼图:锻炼空间想象力数学拼图是一种通过将不同形状的小块组合在一起来构建指定图案的活动。
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完成数学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形状、计算比例、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并思考如何将小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这种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竞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
通过参加数学竞赛,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数学问题,拓宽数学知识的范围。
数学竞赛往往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答案的正确与否。
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本质,并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
这种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数学游戏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真实生活中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真实生活中的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菜谱计算”游戏来学习比例和百分数的应用,通过制作食物来体验数学在厨房中的奥妙;通过“金钱兑换”游戏来学习货币的兑换和计算,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计算能力。
这些游戏不仅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还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数学方案趣味数学游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方案趣味数学游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c9b40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b.png)
数学方案趣味数学游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方案:趣味数学游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既严谨又富有趣味性的学科。
通过参与趣味数学游戏,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款有趣的数学游戏,帮助读者在玩乐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一:数字拼图数字拼图是一款经典的数学游戏,能够让我们在拼图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的能力。
游戏规则很简单,在一个九宫格中,每个格子内有一个数字(1-9),玩家需要通过移动数字的位置,使得每行、每列和每个小九宫格内的数字都不重复。
在进行数字拼图游戏时,我们需要运用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数学知识,通过观察和试错来解决问题。
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够使我们更加熟练地掌握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
游戏二:数独数独是一种数字逻辑游戏,通过填写九宫格内的数字,使得每行、每列和每个宫内的数字都不重复。
与数字拼图相似,数独也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在解决数独问题时,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已有的数字,运用数学计算和推理来确定合适的数字填入空白格子内。
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数学中数字和空间关系的理解。
游戏三:立方魔方立方魔方是一种经典的益智玩具,也是一项既考验空间想象力又涵盖数学思维的游戏。
解决立方魔方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排列组合、置换群等数学知识,将打乱的魔方还原成原本的状态。
在还原魔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的能力,通过观察和试错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四:数学拼图数学拼图是一种将数学和拼图结合起来的游戏,通过拼接不同形状的数学图案,使其与给定的数学表达式相等。
这种游戏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数学计算和空间想象力。
在进行数学拼图游戏时,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运用数学规律和计算,将给定的数字按照要求拼接成正确的数学表达式。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游戏方法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游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fb95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e.png)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游戏方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日常的学习中,如何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游戏方法,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数学能力。
一、数学拼图游戏数学拼图游戏是一种既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的游戏方式。
通过将数字、图形或运算符号等元素进行组合拼图,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家长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数学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拼图,逐步提升孩子的挑战性和兴趣度。
二、数学卡片对对碰数学卡片对对碰是一种结合记忆力和计算能力的游戏方式。
将一组卡片分成两份,一份写有数字,另一份写有对应的计算结果,让孩子翻开卡片,通过记忆和计算找到数字与计算结果相匹配的卡片,从而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力。
三、数学趣味接龙数学趣味接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通过接龙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家长或老师可以给出一个起始数字或运算符号,要求孩子根据规则接龙,每个孩子说出一个符合规则的数字或运算符号,直到无法继续为止。
这种游戏方式既能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数学计算比赛数学计算比赛是一种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的游戏方式。
家长或老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数学计算题目,让孩子们进行比赛,看谁先算出正确答案。
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让孩子们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也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数学故事解谜数学故事解谜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游戏方式。
家长或老师可以编写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孩子通过解谜的方式找出故事中隐藏的数学规律或答案。
这种游戏方式既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让他们在解谜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通过以上介绍的数学思维训练的游戏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数学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年级思维 第十讲 趣味数学(二)
![二年级思维 第十讲 趣味数学(二)](https://img.taocdn.com/s3/m/20127174b84ae45c3b358c24.png)
趣味数学(二)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乘车或坐船。
有关乘车、坐船的数学题很多,做这些题,如果光凭计算,有时就会产生错误,一定要认真审题,全面考虑各种情况。
解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问题,一定要从生活上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使求出的问题符合实际情况,有时可以先假设一个结论,然后对照所给的条件,找到符合所有条件的结果。
例题1:25个人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坐5个人,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练习一:1.19名战士要过河,只有一条船,每条船上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2.51个人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载6个人,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3.33个同学要坐船过河,河边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5个同学,至少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例题2:25人要去参观展览,有两种车,一种是面包车,每辆可乘8人;另一种是小轿车,每辆可乘3人,可怎样派车?哪种方案最好?练习二:1.一个旅游团共有62人,现在有两种车,面包车每辆最多坐10人,小轿车每辆最多坐3人。
问应派几辆面包车、几辆小轿车能一次把他们送到火车站?2.一个人划一只小船过河,他带了三样东西,一只狗、一只鸡、一篮青菜。
他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而且没人的时候狗会吃鸡、鸡会吃青菜。
这个人应该怎样过河才能保证三样东西都完整?3.一个大和尚带着两个小和尚去河对岸的寺院,河上没有桥,他们又都不会游泳。
为了过河,他们找来了一只空船,船最多载重50千克,而大和尚正好重50千克,两个小和尚各重25千克。
问他们怎样才能全部过河?例题3:20人吃饭,每人用1个饭碗,2个人共用1个菜碟,4个人共用1个汤碗。
请问20 人吃饭一共需要用多少个碗?练习三:1.食堂王师傅正在洗碗,丁师傅问他:“今天中午用了几个碗?”他说:“12个人吃饭,每人用1个饭碗,平均2个人共用1个菜碟,4个人共用1个汤碗。
”请你算一算,中午一共用了几个碗?2.6个人吃饭,每人1个饭碗,2人1个菜碟,3个人1个汤碗,一共需要几个碗?3.同学们吃饭,每人1个饭碗,2人1个菜碟,3人1个汤碗,一共需要11个碗。
小学数学思维二、趣味数学
![小学数学思维二、趣味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0ace076c85ec3a87c2c543.png)
• 15.买扣子 • 妈妈给庆庆做了一件夹克衫,衣长 50 厘米,每10 厘米缝一个扣子, 让庆庆去买扣子,应买几个扣子?
• 夹克衫的领口和腰部都需要缝扣子, 所以应买6 个扣子。
• 16.几种搭配 • 小东有两顶帽子,一顶是红的,一顶 是白的。她有两条围巾,一条紫色, 一条黑色。想一想,要使她的帽子和 围巾的颜色有不同的搭配,能有多少 种搭配方法?
• 共写了14 个字。 • 第一天写2 个字,第二天写3 个字, 第三天写4 个字。第四天写5 个字。 • 四天共写了:2+3+4+5=14(个)。
• 5.分橘子 • 爸爸分橘子,分给家中每人1 个还 剩1 个,如果每人分2 个还少2 个。 家中有几个人?爸爸买了几个橘子?
• 3 个人,4 个橘子。 • 这样想:每人分1 个还剩1 个,如 果每人分2 个,也就是每人多分1 个时,把剩下1 个给了1 个人,还 少2 个,说明有3 个人。根据每人 分1 个橘子还剩1 个,得知有4 个 橘子。
二、有趣的数学
• 1.几张贺年片 • 高高有7 张贺年片,他给兴兴2 张 贺年片后,他俩的贺年片数一样多。 兴兴原来有几张贺年片?
• 1.几张贺年片 • 7-2=5(一样多) • 5-2=3⋯⋯兴兴原有3 张贺年片。
• 2.录音带 • 叔叔有14 盘录音带,他给宋捷1 盘后,他俩的录音带一样多。宋捷 原来有多少盘录音带?
• (3)如果从中抽出三张扑克牌, 这三张可能是什么样的扑克牌?
• (3)可能是两张红桃一张黑桃, 也可能是两张黑桃一张红桃。
• 29.分玫瑰花 • 有13 枝玫瑰花,要分成两堆,有 几种分法?请把分法的算式写出来。
• 12+1=13 11+2=13 10+3=13 • 9+4=13 8+5=13 7+6=13
《趣味数学》读后感500字
![《趣味数学》读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d665b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1.png)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一:《趣味数学》读后感(500字)《趣味数学》是一本介绍数学思维和方法的科普读物,作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思想变得简单易懂,让读者能够轻松地掌握数学的本质和魅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作者通过许多生活中的实例,让读者了解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在购物、投资、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这些实例让我更加明白数学不仅仅是一堆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更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此外,作者还传递了许多有用的数学思维和方法,例如逆向思维、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
这些思维和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数学问题,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中,例如科学、技术、工程等。
这些思维和方法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和意义,也让我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趣味数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普读物,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让读者了解到数学的本质和魅力,同时也传递了许多有用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这些思想和方法的适用性不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中。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任何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读物。
篇二:《趣味数学》读后感(500字)《趣味数学》这本书是由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杜岚编译而成的,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数学的魅力,同时也对作者的智慧和才情感到敬佩。
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数学知识。
在书中,作者用大量的实例和图示来解释数学原理,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得读者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作者在书中传递的信息和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强调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展示了数学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例子使我相信,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数学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趣味数学游戏
![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趣味数学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7b635c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0.png)
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趣味数学游戏导言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通常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然而,通过趣味的数学游戏,我们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合小学生的趣味数学游戏,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游戏1:算术接龙规则:1.由一个数字开始,参与者依次报出下一个数字。
2.下一个数字必须和前一个数字形成算术关系(如加、减、乘、除)。
3.参与者在报出下一个数字时必须口头解释其算术关系。
游戏目标: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并强化他们理解数字和运算符号之间关系的能力。
示例场景:A: 2 B: 5(解释:前一个数字加3) C: 7(解释:前一个数字加2) ...游戏2:找出隐藏规律规则:1.准备一系列数字(可以是一组数列,例如2、4、6、8...,也可以是其他有规律的数字序列)。
2.告知参与者一部分数列,并让他们找出这个数列的隐藏规律。
3.参与者猜测规律,并口头解释。
游戏目标: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背后规律的思维方式。
示例场景:给定以下数列:2、4、6...B: 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 C: 规律是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2游戏3:数字拼图规则:1.选择一个多位数(比如12345)并将其拆分成单独的数字(1、2、3、4、5)。
2.扔掉其中一个或多个数字,然后由参与者重构原始多位数。
3.参与者尝试根据已知的数字来填补缺失部分。
游戏目标: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字运算能力。
通过不断尝试填补缺失部分,他们可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示例场景:给定以下拆分后的数字:1、3、4、5参与者需要尝试找出原始多位数,并填补缺失的数字,可能的结果包括:1345、3145、1543等。
结论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我们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趣味数学问题解决
![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趣味数学问题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7a4337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6.png)
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趣味数学问题解决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趣味数学问题解决数学作为一门智力训练的学科,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常常觉得数学枯燥乏味。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创设趣味数学问题、拓展数学应用以及培养合作意识这三个方面,探讨怎样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并通过趣味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来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第一部分:创设趣味数学问题1.以游戏形式引入数学问题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引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更具趣味性的活动。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设置一个数学游戏角色,让小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2.借助故事情境将数学问题融入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提高学习的可感性。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找零钱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计算找零的数学问题来解决故事情节中的困境。
第二部分:拓展数学应用1.实际场景应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应该与实际生活场景相联系,通过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房间的面积和周长来教授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让学生亲自测量并计算。
2.多元化教学资源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例如,利用数学软件和应用程序,让学生通过游戏和模拟实验的方式学习数学。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数学竞赛,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培养合作意识1.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通过协作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数学角色扮演通过扮演数学角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应用。
学生可以分别扮演数学家、数学教师等角色,在角色中解决数学问题,并互相交流和分享思路。
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
![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5b1ac107767f5acfa1c7cd53.png)
序言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一切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严密的计算和推理,数学也是人文科学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趣味数学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开放,创新的思维模式,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立足培养兴趣,旨在提高成绩,通过讲,学,练这一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教学思维。
立足基础知识,结合教学实际,博采众长,寓理于例,重在思维训练,并加以适合的延伸和拓展,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爱学,乐学,增强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准确性和深刻性是我们的宗旨和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广大学生在汗水中积累知识,在灵感中启迪智慧,在和谐中走向成功!目录第一部分:课程目标第二部分:课程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计划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简介第1讲集合中的趣题—“集合”与“模糊数学………………第2讲函数中的趣题—一份购房合同…………………………第3讲函数中的趣题—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第4讲三角函数的趣题—直角三角形…………………………第5讲三角函数的趣题—月平均气温问题……………………第6讲数列中的趣题—柯克曼女生问题………………………第7讲数列中的趣题—数列的应用……………………………第8讲不等式性质应用趣题―两边夹不等式的推广及趣例……第9讲不等式性质应用趣题―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第10讲立体几何趣题—正多面体拼接构成新多面体面数问题…第11讲立体几何趣题—球在平面上的投影………………………第12讲解析几何中的趣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第13讲解析几何中的趣题―最短途问题……………………………第14讲排列组合中的趣题―抽屉原理………………………………第15讲排列组合中的趣题―摸球游戏………………………………第16讲概率中的趣题………………………………………………第17讲简易逻辑中的趣题…………………………………………第18讲解数学题的策略……………………………………第四部分:课程评价第一部分:课程目标1.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2. 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3. 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4. 探索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
幼儿园数学思维乐园:动脑筋的数学教学案例
![幼儿园数学思维乐园:动脑筋的数学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53b7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e.png)
标题: 幼儿园数学思维乐园:动脑筋的数学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引导幼儿培养数学思维,如何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这些都是每一位幼儿园老师都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动脑筋的数学教学案例,帮助幼儿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激发数学思维。
1. 排队游戏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排队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案例。
通过排队的游戏,幼儿可以学会数数、比较大小和顺序等数学概念。
老师可以让幼儿排出不同的队形,比如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按照发色从深到浅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2. 数学探索角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设置一个数学探索角也是非常有益的。
在这个角落里,可以放置一些数学相关的玩具和游戏,比如拼图、积木、计数卡片等等。
通过这些玩具,幼儿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发现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思维。
3. 数学游戏竞赛通过数学游戏竞赛,可以让幼儿在竞争中学习数学。
比如可以组织一场快速计算比赛,或者进行数学题的答题比赛等等。
在竞赛中,幼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快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自信心。
4. 数学故事讲解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故事来进行数学学习也是非常有趣的。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的情节来学习数学概念。
比如可以编一个关于数字之王和数字村的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体会数字的奥妙。
总结回顾:通过上述的数学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来引导幼儿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爱上数学,喜欢数学。
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兴趣,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数学。
通过各种动脑筋的数学教学案例,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幼儿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智慧应用案例(智者无敌,福尔摩斯)案例1,由因导果,由果导因就是人们常说的“倒过来想”。
用逆向思维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往往可以是从“出奇”出发,而达到“制胜”的目的。
古代司马光砸缸就是逆向思维的范例:有孩子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逆向思维的例子。
例 1 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
每天这位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
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
逆向思维使得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例2 去年6月,有个喜欢赖账的人通过朋友向我借了5万元钱,说好了一年内还的,但是一年到期后,他连提都没提。
我怕他万一不还了,怎么办呢?之前让他打过一张借条,但是却找不到了。
向他要吧,空口无凭,所以很发愁。
我想了一下,还是运用了我擅长的逆向思维办法,给那个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尊敬的某某先生,一年前你向我借了10万元,现在我手头有点紧,急需钱用,您能尽快把钱还给我吗?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很感谢您借钱给我,我一定会及时还给你的。
但是,我想你是不是记错了,当时你借给我的是5万元。
而且随信还附了一份借据的拍摄图片。
这下子我的心就放到肚子里了,我不是想立刻要回钱,我要的就是这个证明啊!有了借据,就不怕他不归还了。
例3 大爷去买西红柿,拿来三个放在秤盘上,小贩秤了下:“一斤半3块7”,大爷:“做汤不要那么多”,去掉那个最大的,小贩:“一斤二两3块”,正当我要提醒大爷注意秤时,大爷从容的掏出七毛钱,拿起刚去掉的那个最大的西红柿,转身就走,小贩当场无风凌乱······例4 英国伦敦的一条街上有三家裁衣店,为了招徕更多的生意,三家裁衣店先后在自己的店铺前立起一块广告牌。
其中一家最先挂出一块醒目的广告牌,上写“本店有伦敦最好的裁缝”。
另一家见了生怕落后,马上挂出一块同样大小的广告牌,上书“本店有英国最好的裁缝”。
人们以为第三家裁衣店一定挂出“本店有世界上最好的裁缝”的广告牌,然而,第三家栽衣店的老板来了个逆向思维,不但没有再往大吹,而是反往小说,挂出一块极为普通又非常绝妙的广告牌:“本店有这条街最好的裁缝”。
此牌一经挂出,立即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
例5 有个摄影师想到这个问题:每次拍集体照都有睁眼的,有闭眼的。
闭眼的看见照片,自然不高兴,心想,我90%以上的时间都睁着眼,你为什么偏让我照一副没精打采的相?这不是歪曲我的形象吗?拍照时,顾客往往在等摄影师喊:“一!二!三!”但坚持了半天以后,恰巧在“三”字上坚持不住了,而闭上眼皮。
这位摄影师换了一个思路。
他请顾客们全闭上眼,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在“三”字上一齐睁眼。
果然,照片冲洗出来一看,一个闭眼的也没有,全都显得神采奕奕,比本人平时更精神。
大家皆大欢喜。
感悟:要想超过别人不是沿着“原路”返回,而是跳跃到一条新的道路上反向前进,从相反的方面斫抵达同样的目标,或者达到新的目的,或者从相反的万面超越他人。
逆向思维最宝贵的价值,就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创造发明的道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看来,我们也应该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使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充满活力、展现光彩![案例1]孙膑智胜魏惠王孙膑是战国时著名兵法家,至魏国求职,魏惠王心胸狭窄,妒其才华,故意刁难,对孙膑说:“听说你挺有才能,如果你能使我从座位上走下来,就任用你为将军。
”魏惠王心想:我就是不起来,你又奈我何?孙膑想:魏惠王赖在座位上,我不能强行把他拉下来,把皇帝拉下来是死罪。
怎么办呢?只有用逆向思维法,让他自动走下来。
于是,孙膑对魏惠王说:“我确实没有办法使大王从宝座上走下来,但是我却有办法使您坐到宝座上。
”魏惠王心想:这还不是一回事,我就是不坐下,你又奈我何?他便乐呵呵地从座位上走下来。
孙膑马上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办法使您坐回去,但我已经使您从座位上走下来了。
”魏惠王方知上当,只好任用他为将军。
[案例2]宋太祖以愚困智南唐后主李煜派博学善辩的徐铉到大宋进贡。
按照惯例,大宋朝廷要派一名官员与徐铉一起入朝。
朝中大臣都认为自己辞令比不上徐铉,谁都不敢应战,最后反映到宋太祖那里。
太祖的做法,大大出乎众人意料。
他命人找10名不识字的侍卫,把他们的名字写上送进宫,太祖用笔随便圈了个名字,说:“这人可以。
”在场的人都很吃惊,但也不敢提出异议,只好让这个还未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侍卫前去。
徐铉见了侍卫,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侍卫根本搭不上话,只好连连点头。
徐铉见来人只知点头,猜不出他到底有多大能耐,只好硬着头皮讲。
一连几天,侍卫还是不说话,徐铉也讲累了,于是也不再吭声。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太祖以愚困智解难题之举。
照一般的做法,对付善辩的人,应该是找一个更善辩的人,但宋太祖偏偏找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去应对。
这一做法,反倒引起了善辩高手的猜疑,使他认为陪伴自己的人,是代表宋朝“国家级水平”的人。
对大国猜不透,就不敢放肆。
以愚困智,只因智之长处,根本无法发挥案例2,反证法1、诸葛亮与反证法三国时代,蜀国丞相兼军师诸葛亮屯兵阳平时,派大将魏延领兵去攻打魏国,只留下少数老弱军士守城,不料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率大队兵马杀来,靠几个老弱兵士出城迎战,犹如鸡蛋碰石头,怎么办?诸葛亮冷静思考之后,传令打开城门,让老弱军士在城门口洒扫道路,自己则登上城楼,摆好香案,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优雅。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景,心中疑惑,他想:“诸葛亮一生聪明过人,谨慎有余,从不冒险。
今天如此这般,与其一生表现矛盾,恐怕城内必有伏兵,故意诱我入城,决不中计也!”于是急令退兵。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空城计”(诸葛亮利用了司马懿的心理上的矛盾,才以“不守城”来达到暂时“守住城”的目的。
诸葛亮从问题(守住城)的反面(不守城)考虑,来解决用直接或正面的方法(用少数老弱军士去拼杀)很难或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空城计”)2、律师与反证法一公司老总在某酒店设宴款待自己的朋友,他们点的菜中有一道叫做水煮鸡围虾,酒宴过半,客人突然提出这道菜中有一只红头大苍蝇,要求酒店方面给予赔偿,双方为此争执不休,酒店经理为了证实那不是苍蝇,情急之下,把这个疑似红头苍蝇的东西吃了下去。
对方一看证物被毁,更加有恃无恐,一纸诉状将酒店告上法庭,酒店经理对自己的冲动很后悔,深知庭审对自己将非常不利,但事情已无法挽回,为打赢官司,他们聘请了一个著名的律师为自己辩护。
法庭上,双方律师围绕着是不是红头苍蝇展开辩论,原告律师自恃证据确凿,咄咄逼人,形式对被告很不利。
这时,被告律师站了起来,要求对原告方提问,法官允许后,被告律师问:“你真的看到一只红头大苍蝇吗?”“是的。
”“你肯定是红色的吗?”“是的,我肯定。
”接着,被告律师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证实了原告说了谎话,这个方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反证法。
假如你是被告方律师,你会怎么证实原告说的是谎话呢?(这位律师的做法:把提前准备的五只红头大苍蝇放到酒精锅里,当庭开煮,几分钟后,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五只黑色的大苍蝇,法官当场宣布:原告败诉)反证法在社会实践中和数学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还是创造发明的一种工具,例如无理数和非欧几何的发现都得益于反证法。
案例3,分析法案例4,归纳法,统一法1、财主儿子学写字的笑话、“小明弟兄三个,大哥叫大毛……”的脑筋急转弯等;2、费马(Fermat)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是对微积分的创立作出贡献最多的人之一,是概率论的创始者之一,他对数论也n一定都是质数,这是他对n=0,1,有许多贡献.他曾认为,当n∈N时,122+2,3,4作了验证后得到的.后来,18世纪伟大的瑞士科学家欧拉(Euler)却证明了1252+=4 294 967 297=6 700 417×641,从而否定了费马的推测.没想到当n=5这一结论便不成立.3、演示多米诺骨牌游戏视频.多米诺骨牌全部依次倒下的条件:⑴第一块要倒下;⑵当前面一块倒下时,后面一块必须倒下;当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多米诺骨牌全部都倒下.案例5,逻辑推理1、有3个人结伴去投宿,一个房间正好有三个床铺一天共是30元,他们每人各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了服务台,后来老板听说了是三个人一起合租就优惠了5元,只要了25元。
老板拿出5元让服务生退还给他们,可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
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元+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2、一位老人有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老大九分之一,老二三分之一,老三二分之一。
三个儿子想:羊又不能宰,这该怎么办?3、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
问他赚了多少?4、有个人去买葱,问葱多少钱一斤,卖葱的人说1块钱1斤, 这是100斤, 要完100元.买葱的人又问:" 葱白跟葱绿分开卖不"?卖葱的人说:" 卖, 葱白7毛葱绿3毛,买葱的人都买下了,称了称葱白50斤葱绿50斤.最后一算葱白50*7等于35元,葱绿50*3等于15元.35+15等于50元,买葱的人给了卖葱的人50元就走了.而卖葱的人却纳闷了,为什么明明要卖100元的葱,而那个买葱的人为什么50元就买走了呢?你说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