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
信息的传递教案初中物理
![信息的传递教案初中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da50b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a.png)
信息的传递教案初中物理课程目标:1. 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方式。
2. 掌握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3. 探究光的传播特性。
教学重点:1. 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方式。
2. 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3. 光的传播特性。
教学难点: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 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教学准备:1. 讲义和PPT。
2. 实验器材:光源、光屏、凸透镜、光纤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信息如何传递?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信息是指各种知识、消息、数据等,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多种,如语言、文字、图像等。
二、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10分钟)1. 教师讲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如广播、电视、电话等。
2. 学生通过PPT了解各种信息传递方式的原理和应用。
三、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传播现象。
3. 教师讲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如无线电、手机、电视等。
四、光的传播特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3. 教师讲解光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
2. 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方式,掌握了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探究了光的传播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信息传递方式教案
![初中物理信息传递方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c97e7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e.png)
初中物理信息传递方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如机械波、电磁波等。
2. 掌握电话、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基本原理。
3. 能够分析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优缺点,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及其原理。
2.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的区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实验器材,如电话、广播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传递?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信息传递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机械波的信息传递:a. 教师讲解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b.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机械波的传播过程。
2. 电磁波的信息传递:a. 教师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b.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3. 现代通信技术:a. 教师讲解电话、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b. 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优缺点。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掌握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优缺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f0bc2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5.png)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信息传递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概念,知道信息传递的必要性和应用。
2. 掌握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原理,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传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传递的概念和必要性2. 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原理3. 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4. 信息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5. 信息传递在中考中的重点考点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传递的概念、方式、原理、应用及中考重点考点。
2. 教学难点:信息传递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信息传递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信息传递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信息传递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
4. 采用中考真题解析法,帮助学生掌握信息传递在中考中的重点考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传递的概念和必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原理,介绍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信息传递现象,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知识拓展:比较不同信息传递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让学生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多样性。
5. 中考真题解析:分析信息传递在中考中的重点考点,帮助学生掌握考试技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和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关于信息传递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和应用。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息传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每组选取一个典型例子进行分享。
3. 演示实验:安排一个演示实验,展示信息传递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信息传递方式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七、课程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信息传递概念、方式和应用的理解。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十二讲-信息的传递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十二讲-信息的传递能源的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10501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f.png)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十二讲信息的传递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教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十二讲:信息的传递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设计意图本讲旨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知识。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2. 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传播速度、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转化。
2. 教学重点: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相关练习题。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电磁波在通信、广播等方面的应用,引出本讲主题。
2. 新课讲解:(1) 讲解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传播特点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2) 介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的特点。
(3) 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环保项目,并进行展示。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活动重难点1. 电磁波传播速度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2.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布置作业:发放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培养他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的初中物理传递-复习课学案
![信息的初中物理传递-复习课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9efd1abcd126fff7050b4c.png)
信息的传递复习学案 课型 复习课命题人: 周小成 审核人: 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2.认识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3.知道电磁波是无线传输信息的载体,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过程4.了解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重点 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
难点 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复 习 过 程一:知识梳理,回顾基础知识,填充下面表格。
二:典型示例信号种类:电话传输的信号可分为 信号和 信号两种 电话交换机:作用是自动将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机接通,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电话 构造: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和 原理:话筒把 变成变化的 ,将 信号变成 信号;听筒把携带信息的 又变成 ,将 信号还原为 信号。
电磁波 产生:由 电流产生的 作用:担当传递信息的载体,被称为 。
(1)电磁波能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km/s 1035⨯≈c (3)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式 f c λ= 传播 应用 (1)传递信息 应用于广播、电视、移动通信、雷达等领域 (2)传递能量 应用于微波炉 典 型 应 用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 完成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由 完成 广播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分为 和 的发射和接收两环节 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射频 电视 移动电话:相当于无线电台,将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又捕捉电磁波,接收通话对方的信息。
基地台: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转接移动电话发射的电磁波来达到通话的目的。
移动 通信 微波通信:优点是容量 ;缺陷是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有 状态 卫星通信:做微波通信的 站,用 形天线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使用 颗地球同步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弥补微波通信的缺陷 光纤通信:优点一是激光传递信息的容量 ,传输距离 ;二是不怕雷击、 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 ,保密性 。
网络通信:优点是实现了即时传递或异时传递,而且可传递任何形式的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38052eaef8941ea66e0510.png)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复习课【复习目标】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2.了解电磁波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通过学习,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4.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等多种通信形式。
5.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对比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对知识的梳理和理清解答问题的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
【学具准备】电话、手机、真空罩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1.【多媒体展示】物理学家伦琴【趣味故事】开心一刻——请寄胸腔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在1895 年发现了一种特殊射线,取名叫伦琴射线,就是我们常说的“ X ”射线,X射线能够不同程度地射透各种完全不透光的物质,使得X射线成为医疗诊断上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伦琴为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久,伦琴收到一封信,向他邮购X 射线。
伦琴在回信中幽默的说:“目前,我手头没有X 射线的存货,而且邮寄X射线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不能奉命。
这样吧,你把胸腔给我寄来!”聪明的同学,笑完之后,你受到哪些启发?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上适时应用物理趣味小故事,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专题一知识点聚焦:合作探究:利用电话实物,电话结构示意图,探究话筒、听筒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设疑:“话筒和听筒的结构与作用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做下面的练习题:学以致用一:1.电话话筒里的碳精片和碳粒相当于一个( )A. 开关B.变阻器C.电磁继电器 2.电话的听筒利用了电流的( )A. 热效应B.磁效应C.化学效应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常我们打电话可通过直接拨号接通所要联系的对方的电话,并不需要交换机进行 转接B. 数字信号是一种现代的通信方式,以前没有出现过C. 现代电话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运用到数字通信,也运用到模拟通信D. 数字通信在抗干扰方面没有模拟信号强设计意图: 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及,现代电话的种类很多,但是我们还需要通过对老 式电话工作原理及构造的了解,来了解声信号和电信号是如何转化的。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f6b62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8.png)
3.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磁波传播的规律。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电磁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4.结合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的传递这一物理现象,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现象。具体包括:
1.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如声音、光、电等;
2.掌握电磁波的传播特点,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3.学会使用公式计算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设计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电磁波传播的动态过程,增强直观感受;
5.定期进行课后复习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3.讨论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课堂练习
在此环节,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选择题:设计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2.计算题:布置一些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题,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
4.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如电话、无线电、光纤通信等;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设计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86c027580216fc700afd20.png)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话原理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联系时事热点、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一架载有239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波音777于万米高空突然消失,举世震惊。
中、美、马等十一国联合搜救;多少国人牵肠挂肚、24小时守候手机期待搜救的最新消息……【揭示课题】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现代人事如何传递信息的?电话为什么能够传声呢?(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类比古今人类传递信息的途径;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为马航mh370失联祈福!古人:烽火狼烟;快骑驿站;鸿雁传书;鸡毛信……现代人:手机;旗语、网络通信等……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1.电话的构造2.话筒与听筒。
(二)电话交换机(一)体验感受、互动研讨1 播放视频,了解贝尔和他的“电话”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历史,崇尚科学。
)2.观察老电话机,了解电话的构造【看一看】电话由那两部分组成?【议一议】人发出声信号经过电线传到了被叫的耳朵?打电话的时候你看到电话线在振动吗?话筒、听筒、电话线的作用是什么?【拆一拆】①话筒、听筒的构造是怎样的?②话筒是怎样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③听筒是怎样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归纳总结】1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2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就振动起来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练一练】(1)电话机听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过渡:在电话刚问世的时候,一部电话机要与多少部电话机通话,就要有多少对电话线与外部相连。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二十二章《信息的传递和能源》教案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二十二章《信息的传递和能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9ba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a.png)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二十二章《信息的传递和能源》教案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信息传递和能源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如电磁波的传播、光纤通信等。
2. 让学生掌握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信息传递和能源利用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传播、光纤通信、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电磁波演示器、太阳能板、风能车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波传播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电磁波的传播原理,介绍光纤通信的优点。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光纤通信实验,感受信息传递的奇妙。
4. 引入:讲解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原理和利用方式。
5.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太阳能板和风能车的制作和测试。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理解电磁波的传播原理,掌握光纤通信的优点。
2. 活动重点:了解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原理和利用方式。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掌握了信息传递和能源利用的原理?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能源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磁波的传播原理:电磁波的传播是信息传递的基础,理解这一原理对于掌握光纤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我通过生动的实验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磁波传播的过程,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一原理的理解。
2. 光纤通信的优点: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主要方式,理解其优点对于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重要。
我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光纤通信的高速度、大容量和抗干扰性等优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cc240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a.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主题是“信息的传递”,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如语言、动作、图像等。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彩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我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动画片中人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这样既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回顾已学过的知识。
2. 主题活动一:信息传递游戏(10分钟)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在白板上写下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如语言、动作、图像等),其他组员需要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信息。
通过实践,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3. 主题活动二:探索信息传递的奥秘(15分钟)我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材料,包括笔记本、彩色笔、贴纸、剪刀、胶水等。
要求他们通过合作,设计一个能够展示信息传递方式的的作品。
孩子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式,展示他们对信息传递的理解。
4. 分享与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将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解释他们选择的传递方式和寓意。
其他小组可以就他们的作品提出问题或发表看法。
通过分享与讨论,孩子们能够加深对信息传递方式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和运用。
八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复习
![八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36896c7376baf1ffd4fada6.png)
《信息的传递》复习教学目标:一、全章要求:1、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板演,让学生把所学物理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并能自己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列出本章知识结构图,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包含思考题、学案、例题和习题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学生围绕教师展示的思考题,构建本章知识网络。
多媒体课件展示思考题:1、的话筒和听筒的作用各是什么?交换机的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有什么优点?3、怎样才能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电磁波的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微波炉是利用什么来加热食物的?使用时要注意什么?4、请你分别叙述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移动的基地台起什么作用?5、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微波中继站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将月亮作为微波中继站,为什么?6、通信卫星的作用是什么?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立刻看到某一现场的画面,至少需要几颗通信卫星?7、激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用它来作为信号的载体?8、电子是怎样传播的?怎样来认识电子地址?计算机网络的优越性是什么?二、在学生看书、讨论、回答思考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本章知识网络。
(见学案)三、典型例题讲解:例1、为了使天线有较好的接受效果,天线的尺寸应该与电磁波的波长差不多大小。
现在有一个天线,要接受我国第6到12频道的电视节目(射频电磁波频率:从167~223MHz ),请估算一下天线的尺寸大致要多少?简析:根据c =λf ,可得波长λ=fc 所以第6到12频道电磁波的波长为:λ1=Hz f c 68110167m/s 100.3⨯⨯==。
λ2=Hzf c 68210223m/s 100.3⨯⨯==。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de76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d.png)
4.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通信工具,遵守网络道德,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5.通过学习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针对九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信息的传递这一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通信工具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信息传递的理解。
3.邀请学生分享一些关于信息传递的有趣实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4.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信息的传递,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信息的定义、特性和分类,让学生对信息传递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三种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设计一份关于电磁波传播的实验方案,要求能够直观地展示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通信工具,讨论其工作原理、优点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并准备进行课堂展示。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各小组依次进行课堂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3.针对光纤通信原理,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阐述光纤通信的优点、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21信息的传递复习和总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21信息的传递复习和总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108ad72af90242a995e51c.png)
【教学目标】1. 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以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2.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电磁波在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方面的应用以及 三者发射和接收信号的 区别3. 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教学方法】1•归纳法:整合本章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 •2.讲练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练,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信息的传递甑字大纲【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 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信息的传递「话筒:膜片、碳粒H 听简:电鑑铁.、薄铁片[怖簡:把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 ,话简:把声音信琴转牝为电信等电诫交换机的作用:提离錢賂的利用率「横按趨儒:使用模抵信号的逋脩方式 適倍方式4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寻的通借方或「电薙波的产生:电流的迅遊变牝会在空何就起电雄波 「电鐵幾可氏挽真空中传播 港磁浚的传播] I 真空中电福漩的遽速:£=3 x 10* 0/3I 电珈波的波辰、波速胡率的关系:c =v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 知识点1电磁波例1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利用的是()A. 红外线B. 紫外线C.X 射线D.可见光解析: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可见光都是电磁波.红外线的波长为0.76? 400微米, 主要用于红外遥控;紫外线的波长为 10? 400纳米,主要用于杀菌;X 射线的波长为(0.06 ? 20)X 10-10,主要用于对人体病情的检测;可见光的波长为 400? 700纳米,是人类肉眼能看见的光•故本题答案为A.答案:A 例2下列关于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玩电脑游戏时,人不会受到电磁辐射B. 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 地震后,用音频探测仪能够搜集废墟中幸存者发出的电磁波信息解析:电脑会发射电磁波,玩电脑游戏时,人会受到电磁辐射, A 错误;超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C 错误;音频探测仪能够识别在空气或固体中传播的微小震动,通过搜集废墟 中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信息来感知生命信号,D 错误.只有B 选项正确•答案:B例3 学了 “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小华列出了如下知识归纳表,其中 和 ( 填表中序号)的说法是错误的 •融来趟宽的薔息之路无裁电广播ft#械收(音" 频)射和挂收 r (调制器+放光器) ―发附天践一揍收禾 拟r(诞合+解调)一 普机(话帶+砒机)-就则 撷Lt 发射天践r 接收天 轨甘收机L>(畅声爨+ '<*¥)務动电达:既是无毀电裁射舎冥是无錨电接收合”就谡通佶:*N 50km 左右需要建立機皱中雜站卫星通储:開適偉卫星作建藏申樂站 光歼逋信:巩激光酋信崽载律在光导纤承團堆通信彳[电子瞬件.因韩囲波的种类电5*波声坡速度①贏空申所有的电谢波的传皤速度郡是3 X 10H m/s②声殴在固体、瀛悴、%体中的传扯噬度相同传播•③电碣诡的传播一④声浊债播一定要介质定要书■命质寅介质血用⑤电视轨遥控器利⑥超声渡可用于清用红齐拔迸行送控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在气体中传播最慢;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电磁波答案:②③知识点2广播与电视例4 如图为射频、视频、音频的波形示意图•其中4表示的是,B 表示的是,C 表示的是.wwwx 万MVWWVWc解析:音频是指人说话的声音频率.通常指15Hz? 20000Hz间的频率;视频是指几赫到几兆赫范围内的频率,用以生成或转换成图像.在电视技术中,又称为电视信号频率,所占频宽为0〜6兆赫,广泛应用于电视、摄像机、雷达、计算机监视器中;射频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从题中图示可以看出,C中波形波长短, 频率高,A的波形波长长,频率低,因此A、B C依次是音频、视频和射频.答案:音频视频射频知识点3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网络通信例5 (2011 ?广西桂林)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3G手机通信业务.使用3G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手机通话是直接传输声信号C.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 x 10 8m/s,手机不能直接传输声信号,手机通话或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故只有D选项正确. 答案:D例6 2009年4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和授时等服务.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A. 电磁波B. 超声波C. 次声波D. 各种射线解析:导航仪与导航卫星之间没有导线连接,其信息答案:A 例7 以下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播的,因此正确答案应选 A.的传播A. 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 电子邮件只能传递文字,无论怎样也不能传递照片、语音等信息C. 我国煤炭和石油资源很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D. 核电虽比火电清洁、安全、经济,但我国不会发展核电站解析: 移动电话、无线电广播均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A 对;电子邮件能传递文字、照片、语音等信息,B错;我国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但它们是不可再生资源,且越用越少,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C错;核电是一种新型的能源,我国正在大力发展,D错•答案:A例8 3G时代的到来,将使我们可以使用3G手机随时随地进行无线网络登录•对于手机无线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B. 使用电磁波传输模拟信号C. 使用超声波传输数字信号D. 使用红外线传输模拟信号解析: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成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用在长距离的传输中,不易失真,因此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大多都使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3G 手机无线上网时,是用电磁波来传输数字信号,然后手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发挥3G手机的巨大威力..答案:A 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初中 物理 中考 经典 教案 《信息的传递》
![初中 物理 中考 经典 教案 《信息的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57a93b99783e0912a3162a78.png)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最简单的电话又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和听筒之间连着一对电话线;话筒把声音转化为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电话交换机:连接电话,提高线路利用率。
两种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电话按信号传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
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叫模拟通信。
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叫数字通信。
数字信号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方便计算机处理;保密性好。
1.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话筒把声音变成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传到远方.在另一端,听筒把变成声音.2.早期,如果有5部电话,每两部间就要有一对电话线,共要对电话线才能保证5部电话间可以相互通话,如果电话较多,则需要大量的电话线.这样做不仅极为不方便,而且线路成本很高.因此人们发明了,通过它的作用,5 部电话通话只需对电话线就行.3.春节期间,深圳的小红用电话给住在北京的爷爷拜年(双方都使用家里的固定电话).小红的声音信号的传递过程是:从小红家中的电话通过电话线传到的交换机上,再从这个交换机传到的交换机上,最后再通过的交换机传到爷爷家的电话上.4.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叫做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叫做信号.5.电话分为和数字两种.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采用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只是在交换机和用户之间一两千米的距离上,还在使用模拟信号.6.现在所讲的数字电视机,其实在电视信号的传递过程中用的是,只是在电视机内部应用了部分的.只有电视台用传输的电视才是真正的数字电视.7.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 B.伏特 C.赫兹 D.贝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电话是因为固体比气体传声快B.电话的话筒和听筒是串联的C.电话的话筒和听筒是并联的D.在电话中不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9.小丽家住荆州市,他想给远在郑州的姑妈打电话,可电脑提示电话“占线”,请你帮忙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A.有人在给小丽家打电话B.荆州和郑州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C.小丽的姑妈正在用电话D.以上均有可能10.通信系统一般由通信网络和通信终端组成.下列关于通信系统的网络和终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电话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 B.电话交换机是通信系统的终端部分C.电话线是通信系统的终端部分 D.电话交换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11.在学校运动会上,小强负责统计本班运动员的总积分,每项比赛的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传递
章节(课题)名 称
信息的传递复习
学时
1
总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了解电话交换机
的应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2)通过学习,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通过学习,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过程 方法
培养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
活的兴趣。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现代电信的优点及其使用知识。
教学难点
现代电信手段的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札记
一、复习内容
1、电话的结构: 贝尔发明了电话 电话组成:话筒、听筒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 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 电话线:传递信号 电话工作的流程图为:
2、电话交
换机:
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
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 分析:占线的现象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
听筒 话筒
变化电流
声音
声音
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4、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5、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
c=3×108m/s (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
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
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MHz=1000kHz=1000000Hz)
它们的关系: c=λf
6、电磁波的分类: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7、无线电广播:大致过程:
声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发射→接收机→声信号
但有两个问题:①信号弱;②频率低,传递性差
解决方法:①放大;②加一载波,接收后再去掉
8、电视的发射和接收:传播过程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但多了图像信号,必须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与声音一起发射
9、移动电话:即有发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
(可以看做是广播电台与收音机的组合)
10、微波通信:
微波: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00000MHz之间的电磁波。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
缺点:传播近似直线,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在地面的传播距离短。
改进方式:需要大量的中继站,约50km一个。
结论:不能用月球做中继站,但可以用卫星做中继站。
11、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中继站的微波通信方式。
同步卫星的优点:覆盖范围广,只要三个卫星就可以让信号覆盖全球。
12、光纤通信:利用频率更高的光波进行信息传递。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
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集中,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光导纤维:
13、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
每个邮件地址的域名都会告诉你相应的信息,
如:“Xiaodong@”
表示该电子邮箱属于Xiaodong,
邮箱服务器名叫,
其中“cn”是China的简写,表示该
服务器在中国注册.
二、复习过程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 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 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例2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 /s
C.红外线属于电磁波 D.电热水壶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例3下列电器中不是
..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电饭锅B.微波炉C.收音机D.手机
三、堂上练习
1、小灵通是一种移动通讯工具,使用小灵通时,声音信息搭载在波上进行传播。
2、下列有关家用电器性能及使用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A.空调机和电风扇都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B.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和声波是本质上相同的波
C.电视机和收音机都能接收电磁波 D.电冰箱的门打开后,室内温度会不断降低
3、以下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线通信是用电磁波进行传播 B.医院B超发出的超声波是电磁波
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电磁波 D.透视使用的X射线是电磁波
A.无线电广播
B.电视
C.手机
D.有线电话
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
板书设计
信息的传递复习
一、知识点复习总结
二、典型题例讲解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