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实验案例

合集下载

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四)斯坦福监狱实验

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四)斯坦福监狱实验

我们为什么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四)我们阴暗的内心:斯坦福监狱实验“最卑劣的行为就像有毒的杂草一样繁茂地生长在监狱的空气里”——Oscar Wilde。

最好的心理学实验总是问着关于人性的永恒的问题,例如,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邪恶?一个好人也可以犯下恶行吗?如果可以,是什么让人们越过那条界线?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当它被跨过之后就会释放出邪恶?又或者是人们所处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本文中这个被提名为最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它有力地论证了处境的作用(Zimbardo, 1971)。

不仅如此,而且这个实验还为一本小说、两部电影、无数电视节目,甚至一个乐队提供了灵感,就连法律都为此做出了修改。

这些我们过会儿再说,先来看看这个实验。

囚犯和狱警实验的思路很简单:看看被挑选出来的最健康、最“正常”的普通人如何应对自己正常身份的彻底改变。

被试中一半作为狱警,另一半作为囚犯。

在本次实验中没有折衷办法,因为为了使实验有好的效果,必须真实地模拟现实生活中囚犯和狱警的经历。

这些被试要迎接生命中的全新体验。

“囚犯”们像平时一样一大早出门的时候被哀号着警报的警车“逮捕”。

然后他们被采集指纹、蒙上眼、关进监狱。

接着被剥光衣服、搜身、去虱子、理发、拿到囚服、得到一个号码,并在一只脚上拴上链子。

另外的被试变成了身穿警服、手持木棍的狱警。

斯坦福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被伪装成了一座监狱。

于是,实验开始了。

反抗被镇压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到了第二天,“囚犯”们对于被监禁做出了反抗。

狱警们迅速而残忍地采取了报复。

他们把囚犯全身扒光,搬走了囚犯的床,把这次反抗的头目拉去关了禁闭,并且开始骚扰“囚犯”。

不久之后“囚犯”们开始无条件地服从狱警。

经过了仅仅几天逼真的角色扮演之后,被试报告说他们之前的身份似乎已经完全被抹去了。

他们成为了自己在监狱中的号码。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

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

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

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

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

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

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

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

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

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

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开始论证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总体思考过程以及光晕效应这个特例。

讲师的令人喜爱度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

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

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1.责任分散效应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

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

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

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

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

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目录一、案例背景介绍 (2)二、案例选择及分析目的 (2)1. 案例选取原则与过程 (3)2. 分析目的与意义 (5)3. 预期分析成果 (6)三、案例分析——以某社区为例 (7)1. 社区概况及背景介绍 (8)2.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社区现象分析 (9)3. 社区内个体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探讨 (11)4. 社区人际关系网络研究 (11)5. 社区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2)6. 社区内群体行为分析 (14)四、案例分析——以某组织为例 (15)1. 组织概况及背景介绍 (17)2. 组织内部社会心理学现象分析 (17)3. 组织成员行为动机研究 (19)4. 组织内部沟通互动研究 (21)5. 组织领导力与团队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21)6. 组织文化建设与社会心理学关系探讨 (23)五、案例分析总结与启示 (25)1. 案例分析结果概述 (26)2. 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27)3. 实践启示与建议 (2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29)一、案例背景介绍本案例涉及一名名为小明的青年,他性格内向、社交能力较差,常常感到自卑和孤独。

在学校和工作中,小明经常遭遇同伴的排挤和嘲笑,导致他越来越孤僻。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小明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显著提升,他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个案例展示了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心理学是如何解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变化的,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或情境来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本案例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案例选择及分析目的选择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案例:我们将挑选那些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案例,以确保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社会心理学(案例)

社会心理学(案例)

狼孩故事社会化角度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一个巨大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狼孩〞。

辛格把她们送进了米梅纳普尔市孤儿院。

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初,具备很特点:吞食生肉;四肢爬行;目光锐利;不会说人话,夜阑人静发出阵阵长嗥。

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尝试。

其中一个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音,诉说饥饿与口渴了。

遗憾是,回到人间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

另一个卡玛拉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将近5年时间学会了两脚步行,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

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

她为自己想做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

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

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孩子顺水推舟情绪与认知角度有一位英语教师因经常批评一位学生作业马虎,而遭致这位学生不满。

有一次。

这位教师无意间在语法上出了一点小错,当场被那名学生发现,那位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次报复时机,马上站起来作了毫不客气地指正。

面对这种为难局面,这位英语教师以非常温与神色说道:“嗯,你说得真是对极了,可是其他同学刚刚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觉察到,是不是上课在打瞌睡〞受到教师表扬,那位同学对立情绪消失了。

这时,这位英语教师又不失时机说:“像这样错误很容易犯,同学们一定要像他那样小心才是。

〞接着,教师便继续讲解其他内容。

想象权贵刻板印象从前有对乡下夫妻在门口纳凉,老婆问:“当家,皇上天天上山打柴用一定是把金斧子吧?〞老公冷笑道;“蠢婆娘!当了皇上还用打柴吗,他老人家一准儿天天在院子里摇着扇子乘凉,喝小米粥还有人伺候着呢!〞估计,摇着扇子喝小米粥,就是这位农夫最大理想。

美国前总统里根夫人南希入住白宫一个月后,收到膳食开支帐单时,大吃一惊:“从没有人告诉我们,总统每吃一顿饭都要付钱,而且干洗与使用牙膏等卫生用品也都要收费。

〞白宫就像一座豪华酒店,所有住在里面人都要交纳餐费与杂费。

社会心理现象剖析:社会心理学实例解析

社会心理现象剖析:社会心理学实例解析

社会心理现象剖析:社会心理学实例解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感觉和行为的科学,它着重探讨群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社会心理现象,这些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释,揭示出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本文将通过解析几个社会心理学的实例,来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个经典的实例——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在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实验,旨在研究在监狱环境下个体行为的变化。

他将一群志愿者分为“狱警”和“囚犯”两个角色,然后安排他们在一个模拟监狱中生活。

然而,这个实验很快就失去了控制,因为参与者开始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

狱警表现出了虐待和羞辱囚犯的行为,而囚犯则表现出了无助和抵抗的情绪。

这个实验揭示了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的行为往往会被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所影响,甚至背离自己的价值观。

这个实验中出现的社会心理现象被称为“角色扮演效应”。

它揭示了人们往往会根据所处的社会角色来定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据以往的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是因为在社会中,人们往往被要求适应不同的角色,并且在特定的角色中具有特定的行为期望。

这种影响是长期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的约束来学习如何适应不同的角色。

从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的行为。

除了角色扮演效应,社会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被称为“从众行为”。

这个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观察到。

从众行为描述的是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和意见。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所谓的“非国民效应”,当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有其他人没有对危险做出反应,其他人也会认为没有危险,从而导致集体不作为。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著名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进行一项关于学习和电击的实验。

实际上,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被权威人物指导下是否会服从不道德的命令。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学科。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揭示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影响这些行为和反应的因素。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和意义。

案例名称:公共场所的帮助行为背景:在大都市中,人们经常面临各种困境和危险,例如迷路、遭受犯罪威胁等。

而在公共场所,人们的帮助行为是否会发生,并且是否受到特定的因素影响,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

案例描述: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招募了一批参与者参与其中。

实验首先在一座购物中心内,安排一个演员扮演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表情痛苦地躺在地上,呼喊帮助。

然后观察参与者的行为和反应。

结果与分析: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参与者的帮助行为受到了多个因素的影响。

1. 群体大小:当只有一个人呼喊帮助时,参与者更有可能提供援助。

但是,当呼喊帮助的人增多时,参与者的帮助行为则减少。

这是因为个体在面对众多呼喊帮助的人时,往往会产生"漂白效应",即认为其他人会提供帮助,自己的援助不起作用。

2. 责任心:参与者的个人责任感也影响着其提供帮助的行为。

当参与者认为自己对呼喊帮助的人有责任时,更有可能提供援助。

这表明个体的责任感会激发其帮助行为。

3. 观察者的影响:在实验中,其他观察者的行为也会影响参与者的帮助行为。

当周围的观察者没有提供援助时,参与者也更倾向于不提供帮助。

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会参考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这个现象被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结论:这个案例揭示了人们在公共场所的帮助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群体大小、个人责任感和观察者的影响等。

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们的行为决策过程,为提倡互助、共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启示。

案例分析使我们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种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情感,并找到解决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途径。

有伟人性的社会学实验

有伟人性的社会学实验

有伟人性的社会学实验
1.米尔格伦电击实验
美国心理学专家米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进行了一项关于权
力服从的研究。

他以耶鲁大学的名义举办实验并召集到很多人。

受试者以“研究人员”的角色与假扮“志愿者”的实验者分别被带入相邻房间,研究人员讲解以后对志愿者进行测试,志愿者回答错误将受到研究人员手中电击控制器发出的电击,错误累积电流加大伤害越严重。

实际上志愿者未遭受电击,但实验结果表明:权威者发布的违背自身道德的命令会得到人们的顺服。

2.小阿尔伯特实验
这个关于人类生理反射的实验,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到了结果,现在看来对婴儿做这样的实验确实非常残忍。

心理学家在网上租借了年纪3岁的婴儿小阿尔伯特,让他和小动物接触。

起初见到兔子、白鼠等这些绒毛的动物并不害怕。

心理学家华生在阿尔九个月时,把白鼠放在他面前,每当他试图接触白鼠时便会听到华生敲击钢管的巨大声响,小阿尔伯特受到惊吓大哭。

数次以后当白鼠再次出现在小阿尔伯特面前即便没有敲击的声音,小阿尔对白鼠却产生了恐惧感。

3.旁观者效应实验
纽约曾发生过一场较为惨烈的凶杀案,一男性晚九点多在公园附近被歹徒行刺数刀后身亡,在歹徒行刺的20分钟里,约有30余位人士经过并目睹了这一过程,却无人试图上去帮忙,报警也是在很久之后。

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并谴责人们内心的良知去哪了,心理学家从客观的角度对此事进行分析提出了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数量会对人的责任感造成影响,数量越多则个体的责任感越弱,甚至会产生事不关己的心理。

社会心理学案例

社会心理学案例

社会心理学案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情感和思维的科学。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和心理变化。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典型的社会心理学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第一个案例是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项著名的监狱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他招募了一群学生志愿者,将他们分为监狱警卫和囚犯两组,模拟了一个监狱环境。

结果发现,即使是普通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也会产生极端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这个案例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权威、群体压力和社会角色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第二个案例是孟买被忽视的孩子。

在印度孟买,有大量的贫困家庭,许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照顾。

这些被忽视的孩子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他们学会了适应贫困环境,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和消极情绪。

这个案例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贫困、教育不公等社会问题的关注。

第三个案例是网络欺凌事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现象日益严重。

许多青少年在网络上遭受到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欺凌和侮辱,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心理问题。

这个案例揭示了网络社会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伦理、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心理学在解释和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更好地理解和关爱他人,共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为大家对社会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提供一些帮助。

总结起来,社会心理学案例的研究对我们理解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重要影响,也能够引发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关注。

社会学研究的经典案例

社会学研究的经典案例

社会学研究的经典案例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通过案例研究来探索和解释社会现象和问题。

这些经典案例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会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并分析它们对社会学的意义。

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1971年由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泽姆巴多进行的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

这个实验旨在探讨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如何扮演角色,并对权力和权威形成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建立了一个模拟监狱环境,雇佣了一组志愿者扮演囚犯和狱卒。

然而,实验很快失控,狱卒开始施加暴力、辱骂和羞辱囚犯,而囚犯们也表现出抵抗和心理崩溃的反应。

斯坦福监狱实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辩论。

它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重要影响,以及权力和权威对人们行为的塑造作用。

这个实验还引发了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讨论,关于研究者是否应该在实验中提供更多的保护和福利。

2.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1961年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

这个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以及道德责任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安排了参与者扮演“教师”的角色,对一个被称为“学习者”的人施以电击作为惩罚。

研究人员告诉“教师”,他们正在研究记忆和学习的关系,并要求“教师”在学习者出错时给予电击。

实际上,学习者是一个演员,电击只是模拟的,并没有真正的危害。

结果显示,许多参与者对研究人员的命令服从,给予了高强度的电击,即使他们对此表示不满或担心学习者的安全。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们对权威的盲从和服从,以及道德责任在个体行为中的相对弱化。

3.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初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形成的一派社会学思想流派。

这个学派通过深入研究城市社会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城市社会发展和社会互动的理论。

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是个体和群体实现自身目标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揭示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探讨社会心理学在解释和理解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案例一:“同理心的力量”在1997年,一场名为“同理心的力量”的社会心理实验在纽约地铁站进行。

实验者假装摔倒在地,观察周围乘客的反应。

结果显示,当实验者表现出痛苦和需要帮助的迹象时,绝大部分乘客会主动伸出援手。

这一实验展示了同理心在社会互动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使人们产生关怀和帮助他人的愿望,还能促进社区和睦和合作。

案例二:“大众焦虑”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在当代社会,广告和媒体的影响日益显著。

研究发现,消费者通常会受到所谓“大众焦虑”的影响。

这种焦虑是指人们因为担心自己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或社会标准而感到不安和不满足的情绪。

举个例子,当某个品牌的广告宣传出现大量具有完美身材的模特时,许多消费者会受到外貌焦虑的影响,进而购买与美容相关的产品。

这一现象提示我们,社会心理因素在人们的购买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案例三:自我确认理论自我确认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认为人们渴望被他人接受和赞同。

一个经典的实验例子是“蓝眼睛和棕眼睛”的案例。

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小镇上,一位教师告诉学生蓝眼睛的孩子比棕眼睛的孩子更聪明、更优秀。

结果,蓝眼睛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行为和学习成绩的提升,而棕眼睛的学生则退步了。

这个实验揭示了自我确认理论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人们对于他人的评价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案例四: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经常参与各种群体活动。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与其个人特质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其中一个经典案例,研究者将一群志愿者分成犯人和监狱警卫两组进行模拟监狱环境下的实验。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的常见实例与案例解析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的常见实例与案例解析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的常见实例与案例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及其内在机制的学科。

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支学科。

在社会心理学中,常常运用实例和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析相关理论和概念。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的几个常见实例,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解析。

实例一:集体意识与群体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集体意识和群体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例如,在足球比赛中,当一个球队的球迷处于激昂的氛围中,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冲动的行为,如喊叫、举起旗帜等。

这种群体行为可以归因于集体意识的形成。

集体意识指的是个体在一个群体中所表现出的普遍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

通过分析群体行为的实际案例,可以深入了解集体意识的形成和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实例二:权威人物与顺从行为在心理学中,顺从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权威人物或者群体压力时,无意识地服从其指令或意见。

米尔格拉姆的顺从实验就是一个著名的实例。

在该实验中,被试者被要求对另一个"学习者"进行电击,而这些电击实际上是假的。

实验发现,当有权威人物指示被试者继续给予电击时,绝大多数的被试者都会顺从,并继续给予更高强度的电击。

通过这个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顺从行为的心理机制。

实例三:认知失调与行为改变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面对矛盾信息或冲突态度时,产生内心不适的状态。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认知失调的情况,比如在购物时发现某种产品的价格高于预期,但又非常向往该产品,这时就会引发认知失调。

为了解决这种不适,个体可能会通过行为改变来减轻认知失调。

比如,如果个体最终选择购买该产品,他会通过寻找产品的优点来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减轻认知失调。

通过认知失调的案例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实例四:自我实现预言与心理影响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个体在对特定情境或其他人的预期影响下,按照这些预期来表现和行为,从而实现预期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经典实验

社会心理学经典实验

社会心理学经典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为了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心理学家津巴多于1972年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底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

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指派为“犯人”,实验者发给他们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

剩下的另一半扮演“犯人”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

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

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

犯人们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的反抗。

原计划两周的实验到了第六天“被迫”终止,8月20号津巴多发布了他的实验结果:外部环境可以催生出邪恶,如果无辜的人在特定环境内拥有特权,这些人就会开始滥用权力,而那些没有权力的人则会被迫屈服,最终疯癫。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绪论案例案例一: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1879年,一个名叫诺尔曼·特里普诺的美国心理学家第一次就常识性社会心理学的假设进行了实验。

让10-12岁的孩子单独或成对地卷钓鱼线(但不告诉他们真实的意图)。

结果发现,许多孩子在两个人一起卷时的确卷的更快。

创立了社会心理学的粗略模式:模拟现实世界情形的实验,要将研究者的真正目的掩盖起来并对变量进行存在与不存在时造成的对比研究,这一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模式,且社会助长一直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案例二:克劳兹的故事克劳兹是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日。

他的父母在他十岁时离婚了,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

克劳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偷窃,抢劫、吸毒,什么事都干过。

去年的12月25 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里爬进去,偷了一大包东西出来。

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皮特喝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并没有理会皮特,而是撒腿就跑。

皮特鸣枪示警,这时克劳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克劳兹因此得以逃脱。

一年后克劳兹在抢动银行时候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终身监禁。

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克劳兹的攻击性呢。

在生物理论看来,攻击是一种本能,尤其是与人类的染色体特异性或激素水平的变化或大脑受伤等等。

而学习理论则会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一行为,此外,理性决策论、诱因理论、认知理论对克劳兹的行为都会赋予不同的解释。

案例三:你会选择哪扇门——你的判断概率有多高?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游戏,你可以选择三扇不同的门:在其中一扇门的背后是一辆轿车,而另两个门后面是山羊。

你选择了一号门,然后主持人说我们来看一下另两个门后面到底是什么,主持人打开了三号门,后面是山羊。

然后他问你:“你是否会选择二号门?”这个时候你会改变主意,转而选择二号门吗?在你继续阅读之前,请你先做出你的选择。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1、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旁观者效应)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

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

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

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每篇一个社会实验

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每篇一个社会实验

社会心理学实验整理201407500140 赵涛人际影响:从众实验: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自变量:助手的选择因变量:被试的选择实验过程:阿希(S. 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是从众实验中的又一经典实验。

与谢里夫实验不同的是,谢里夫的实验是对在模糊情境下从众情况的研究,而阿希实验是在情境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

被试是123 名大学生,分别来自三所大学。

每组7 人同时参加测试,其中只有1 人是真正的被试,其余6 人是主试的助手,真被试被安排在倒数第2 个回答问题,这样他可以听到大部分不正确的回答。

实验材料是18 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绘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绘有比较线段(见图2)。

阿希告诉被试这是一个视觉感知实验,要求被试判断卡片中a、b、c 三条线段哪一条线段的长度与标准线段相同。

18 套图片共呈现18 次,前6 次大家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到了第7 次开始,假被试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主试观察真被试的反应是独立判断还是从众,并加以记录统计。

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情境明确的情况下,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没有被其他人所影响,保持了独立的判断;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的发生;所有被试的平均从众行为34%。

在实验结束后的询问中,被试普遍反映在实验中感受到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内心冲突。

服从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自变量:主试的命令因变量:被试的选择实验材料:电机装置(该电机装置有30个可调节的开关,不同开关代表着不同的电压,电压从30V开始,每次以15V的单位递增,一直增加到450V。

这些开关被分成三组:轻微电击组、中等电击组、高压危险电击组。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伪造的电击装置)实验过程:被试来到耶鲁大学的社会互动实验室后会碰到主试和另一个被试(该被试由助手假扮)。

主试告诉被试:这是一个对学习中惩罚效应的研究,靠从帽子里抽签的方式决定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实际上这个签是研究者事先安排好的,被试总是抽到老师,助手总是抽到学生)。

社 会心理学实验设计

社 会心理学实验设计

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以下是一个关于社会从众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个体在面对群体压力时的从众行为,以及影响从众程度的因素。

二、实验假设假设一:个体在明确的群体意见环境中更可能表现出从众行为。

假设二:个体的自信心水平与其从众行为呈负相关,即自信心越低,从众行为越明显。

三、实验方法(一)被试选取_____名年龄在 18 25 岁之间的大学生,男女比例均衡,均无心理学专业背景。

(二)实验材料1、一系列简单的视觉判断任务,例如判断线段的长度。

2、问卷,用于测量被试的自信心水平。

(三)实验设计采用 2(群体意见:一致/不一致)× 2(自信心水平:高/低)的被试间设计。

(四)实验程序1、首先,对被试进行单独测试,让他们完成一系列视觉判断任务,并记录其初始判断。

2、将被试随机分为四组。

第一组:面对一致的群体意见,且被试自信心水平高。

第二组:面对一致的群体意见,且被试自信心水平低。

第三组:面对不一致的群体意见,且被试自信心水平高。

第四组:面对不一致的群体意见,且被试自信心水平低。

3、在群体测试环节,每个小组的被试坐在一起完成相同的视觉判断任务。

在测试过程中,安排“假被试”(实验助手)先给出一致或不一致的错误答案,观察真正被试的反应和最终答案。

4、测试结束后,让被试填写自信心水平问卷。

四、实验结果测量1、记录被试在群体测试中的答案,计算从众行为的发生率。

2、比较不同组之间从众行为发生率的差异。

五、数据分析方法使用 SPSS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ANOVA),检验群体意见和自信心水平两个因素对从众行为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六、实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问题:被试可能意识到实验的目的,从而影响其真实反应。

解决方法:在实验前对被试进行隐瞒,告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视觉测试。

积极心理学社会案例

积极心理学社会案例

积极心理学社会案例在咱们这个小镇上啊,有一家特别的理发店,叫“微笑理发店”。

这理发店的老板,那可真是积极心理学的活招牌。

老板名叫老王,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

你一走进他的理发店,就感觉像走进了一个充满阳光的小世界。

店里的墙上贴满了顾客们的笑脸照片,有老人、小孩、年轻人,各种各样的笑容。

老王的积极可不是装出来的。

有一次,镇上的李大爷来理发。

李大爷那阵子心情可低落了,老伴生病住院,儿子又在外地工作忙得回不来。

李大爷整个人看起来就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的。

老王一边给李大爷理发,一边就跟他唠嗑。

他说:“李哥啊,您看,您这一头银发,那可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呢。

您老伴儿啊,肯定也希望看到您精神抖擞的样子。

咱现在这困难啊,那就是暂时的,就像这头发,有点乱,咱理一理就顺了。

”李大爷本来只是嗯嗯啊啊地应付着,可老王越说越起劲。

他跟李大爷讲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苦日子,那时候他刚学理发,没什么顾客,还经常被师傅骂,但是他就想着自己肯定能把这手艺练出来,把店开得红红火火的。

“您看现在,我这店里这么多老顾客,不就是熬过来了嘛。

您也一样,等嫂子病好了,您儿子回来看到您健健康康的,那得多高兴啊。

”这一番话下来,李大爷的眼神都变了,开始和老王有说有笑起来。

等理完发,李大爷照着镜子,脸上居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还有一回呢,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来店里。

这小伙子刚刚失恋,头发长长的,一脸的颓废。

老王一看就明白了,他故意打趣说:“哟,小伙子,你这头发都能扎小辫儿啦,是想走文艺路线呢还是咋的?”小伙子没说话,老王就接着说:“我看啊,你这是遇到感情上的事儿了吧。

我跟你说啊,失恋就像是一场重感冒,虽然现在难受得很,但是过阵子就好了。

你这么年轻,以后遇到的好姑娘多着呢。

”然后老王就开始讲自己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什么曾经被甩了也觉得天要塌了,但是后来才发现那是为了遇到更好的人之类的。

小伙子听着听着,就被老王的乐观感染了。

等理完发,小伙子看着清爽的自己,笑着对老王说:“叔,谢谢您,我感觉好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实验案例
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 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 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的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

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

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了一顿饱打。

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

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

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进行合理冲撞。

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
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进行的暴力举动。

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
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

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

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

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

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

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

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

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

香蕉反而被遗忘了。

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

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

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

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

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次海K,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

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 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 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阶级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 他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

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迷信的起源: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

新来了猴子F ,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缸…… 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F一顿,然后强令F 做拿香蕉阶级。

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

慢慢的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苦恼。

这时,一只最有希望升级为吃香蕉阶级(即C的理所当然接班人)也是C谋臣的H向C进言。

于是君臣定计。

H开始依靠自己多懂几种猴语而在其他若干猴面前树立的权威形象向其他猴鼓吹:“每一只新来笼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这种罪责来自血统。

……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实验人员)送到天堂。

”事实上,因为被水冲很容易得肺炎病倒而被实验人员淘汰掉,猴子们不知道反而以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进了天堂。

渐渐,猴子都相信了这套理论,并且讲给每一只新猴子听。

然后就这么流传下去越传越神奇。

以至于后来摘香蕉阶级的猴子都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

……这些都是C没有想到,H没有看到的,那时他们都已经死了。

然而迷信就这么诞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