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不缺少创造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学生不缺少创造力,缺少的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

----陈惠德老师访谈录

记者:周晨郑嘉瑜

在校科技节期间,我们采访了创新工作室的陈惠德老师,请他谈谈有关培养学生创造力等问题,他愉快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陈老师,我校是市创造发明重点学校,你是全国科学教育骨干教师,几年来我校创造发明战果辉煌,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定很有研究,我们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时下有一个流行的说法:“中国学生只会做习题,不会做实验,更缺少创造力。”外国的专家学者这么认为,国内的很多学者专家普通教师也这么认为,甚至大部分学生也这么看待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创造的细胞,天生不是搞创造发明的料。那么,这些说法是否真有道理,是否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陈: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全部正确,首先,这一种说法确实道出了我国学生的现状。先向前看,建国已五十五年了,但还没有培养出一个足以影响全世界的科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医学的大师,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大国,至今没有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甚至由于没有重大原创性发明,我国前几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也空缺。

难道主要原因真是中国人缺少创造的细胞吗?回答是否定的,先不说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四大发明的辉煌,产生过一些世界级的大师、教育大家孔子,数学家祖冲之……近代的教育家陶行知、数学家华罗庚、桥梁专家李国豪等,就是当代得到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华、李政道、等,他们流的也是中国人的血,身上也是中国人的细胞,说明中国人不缺少创造的细胞。

记者:按理说我们中国学生学得那么辛苦,大部分学生也都很勤奋,但为什么普遍缺少创造力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应该在什么地方寻找原因呢?

陈:我认为,关键是在教育上。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实行的是严格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严格的计划不但是对所有的物质产品,还包括人。学校是制造同一规格人才的工厂,教室是制造同规格人的车间,上一样的教材,完全相同的考试和评判标准,完全忽略了人的差异性,扼杀了个性特长的发展,

再加上教育资源的贫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城乡二元结构,考大学是人的唯一出路,应试教育更将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科举制度只涉及少数儒子,而当今应试教育,涉及每个中国公民,每个人都得在应试机器上研磨一下,磨去棱角,磨去个性,磨去创造力。它完全扼杀了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和多元智能的培养和发展,教师为分而教,学生为分而学,家长为分而奔波,领导以分来评判教师,行政部门以升学率(实质也是以分)评判学校,上上下下,组成了一部应试机器,全力以赴,认认真真的干着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工作,在这种教育下,怎么指望学生会有什么创造力呢?应试教育更大的危害还在于,使学生丧失了读书追求知识探究科学的兴趣,视读书为畏途,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学以后,这也是我国几十年无重大发明创造的原因。

记者:既然现在的考试制度是扼杀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不革掉它的命呢?

陈:现在的考试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体现选拔功能公平性上有较大的作用,在社会公信度还未到达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目前还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来替代它,但在考试中增加测试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内容,日前来说,那还可行的,

记者:那么你认为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在目前这种环境下,学较应该,或者能做些什么呢?

陈: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的创造力,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兴亡,国之盛衰。我国高层领导高瞻远瞩,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逐步引起了上上下下的注意,但目前应试教育的阴魂未散,旧的考试制度还未寿终正寝,创造教育在总体上还未真正开展,素质教育雷声响,雨点小,举步维艰。但全面推行素质教着育毕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大潮流,有人推潮流前进,有人跟着潮流走,逆着潮流走的必将被潮流淹没。体现素质教育的二期课改正紧锣密鼓的进行,2005年将在初中全面推广,核心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而创造力的挖掘和培养是重中之重。

那么,二期课改能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中国学生有没有创造的潜力,从我们开展创造教育十年的实际效果看,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我校是一所地处远郊的普通的农村中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生都是些农家子女,我们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开展创造教育,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开发,八年来,我们在市级以上获奖的小发明作品近百人次,我校毕业生都表现了良好的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些已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科技界发明创造的精英,他们写信给母校说:初中阶段参加了创造发明活动,形成了创造思维习惯和初步的发明技法,使他们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在工作中胜人一筹。

事实证明,中国学生不缺少创造力,缺少的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只要我们将思路改变一下,切实有效的开展创造教育,中国学生的创造潜力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就会出现中国的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就会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中国学生不缺少创造力,缺少的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缺少的是适合于创造型人才成长的环境。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中国孩子创造力世界倒数第五》8月20日《光明日报》。当你看到这样的消息时,亲爱的教育部,你哭不哭?现在的孩子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越来越难找到工作。有个孩子说,我背了一麻袋钱上大学,换回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还换不回一条麻袋。播下龙种,收获跳蚤,这就是当今中国大陆教育的现状?教育部现在的主要任务好像是不时下个不疼不痒的通知出个不咸不淡的措施,让大家别忘了这个部门的存在,比如近日又瞎折腾什么调整44个汉字的写法。令人奇怪的是如此“中庸”的教育部官员们却坐稳了位子。亲爱的家长,你哭不哭?在当今教育的比赛场上,我们被告知这样那样的规则,咱们一群大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给孩子在学习增加了更多的束缚和压力,从小上各种培训班,为的就是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

失去了想象力的教育体制,只看眼前利益的政府官员,被捆绑了做奴隶的家长,终于联合创造了今天的教育奇迹。也许接着教育部门会出来说话了,说这个调查不全面,或者举出几个美国英国日本没有创造力的例子来遮羞,但是,除了由大陆的统计部门来调查或许可以得出一个让教育部门满意的结果来外,我看,再换一个国际组织调查也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事。

青少年时期,创造力更多地体现为想象力。创造力的匮乏,无异想象力的匮乏。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但是,你说我们失去想象力了吗?好像不是。我们只是失去了正常的想象力。咱们还是说两个现实的例子吧。

《了望东方周刊》第30期作者王军有个小品文叫《全家作业》,篇幅不长,全文照录吧: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自学校带回一项家庭作业,要求如下:1、写两篇歌颂某事的文章(要求打印在A4纸上);2、自己设计并绘制一份手抄报纸(A3纸);3、三张表现家乡变化的照片。注:上述几项要统一装订,打印封皮,并写明XX校XX班XX。

我仔细一琢磨,这份家庭作业竟然涉及电脑、打印机、办公软件、中文输入法、绘画、各种规格的纸张、相机、摄影、照片冲印、装订等多设备和程序—分明是专业秘书该干的活儿,还得外加一名画家和摄影师—这,三年级小学生能独立完成吗?

儿子却轻松地说:“没事,我都想好了,让爷爷画画儿办报纸,老爸你去照相片,然后拿到冲印店冲洗,我自己动手写作文,我妈负责打印兼装订。”末了,他还特意叮嘱:“一定要把我们班主任的名字打在封皮上,前面加注‘指导老师’四个黑体字。”

读到这里,你能说我们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吗?但是孩子们的创造力似乎走上了歧途。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中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高钢说,他的感受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旅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

韩寒说,中国孩子第一次说谎话就是从第一次写作文开始的,看似偏激,实有道理。那种“说真话”教育的优点就是,在语言运用上,它比任何强行规定的教育更为实用:只要学生言之有物,而又觉得非说不可,他也就有了交流思想的真正技巧。而我们呢,我们的教育是教你怎样按别人想的去想,而人家的教育是叫你按自己想的去想。这就是差异。

现在都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中国自主创造的高端产品很少似乎可以说明问题。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现南开大学滨海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启正说:“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里播放的内容,也就是不出口中国的思想观念,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

看来中国的创新教育不是没有人明白,可怕的是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人本来糊涂装明白,有人本来明白又被糊涂,有人本不糊涂却又被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