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康中医谈冬病夏治:三伏贴

合集下载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作者:红岩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第25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在三伏天去各大医院接受治疗的人群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为何“冬病夏治”受到人们如此厚爱?对此,清华长庚医院中医科主任刘承指出:每年的“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之时,因而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候炎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方法以治疗某些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是一种积极的防治虚寒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它是将药物熬成膏药、油膏或将药物赋形做成药饼,敷于体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外治疗法中行之有效的一种。

冬病夏治为秋冬储备阳气刘承主任介绍:中医认为:“冬病夏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可借助大自然的旺盛阳气,使患者“小自然”受虚损的阳气易于恢复正常,使体内陈寒痼冷之邪借助天阳得以祛除,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另一方面可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以至冬季时不易被阴寒所伤。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某些冬季易发作的寒性疾病,应当从夏日做起,做到“夏防冬病”、“冬病夏治”,这也是中医养生与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许多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在冬天发作,其发生或发作的基础往往于夏季已形成,只是由于夏季人体内的阳气比较充足,体内疾病还不至于肆虐;等到秋冬,天阳之气转弱,人之阳气内敛,则是疾病开始发作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常感觉到有许多疾病在气温高的时候基本不表现,自我感觉良好,但一到寒冷的季节便开始发作,即所谓的“病比天气预报还准”。

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刘承主任介绍说:现在大多数人知道使用三伏贴最常见的是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其实,冬病夏治是一个广义的中医治病法则,就是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在夏暑季节来治疗,治疗的方法也不仅限于穴位贴敷,还包括针刺、艾灸、拔罐以及内服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

适合于冬病夏治的疾病主要指虚寒性疾病,即气虚、阳虚风寒之邪容易侵袭导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稍微受风、受寒即容易发作的疾病,每到秋冬寒冷季节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凡具有这类特征的疾病都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

冬病夏治三伏贴宣传

冬病夏治三伏贴宣传

冬病夏治三伏贴宣传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是炎热的夏季,天气炎热,阳光强烈,但我们也要注意一个古老的中医养生原则,冬病夏治。

为了提醒大家做好夏季保健工作,我们特别向大家介绍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贴敷疗法,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配制制作而成的药贴,根据夏季阳气旺盛能够提高人体感受的特点,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贴敷,调养人体,起到治疗、预防疾病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三伏贴及其作用。

三伏贴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采用天然植物药材配制而成。

它的贴敷部位主要在夏季最炎热的三个节气,也就是小暑、大暑和立秋期间,故名三伏贴。

三伏贴的药材为竹醋炭、木质素、丁香油、木脂油等植物药物,经过科学提炼和制作,无任何副作用。

三伏贴有很多功效。

首先,三伏贴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

夏季气候潮湿,很容易引起身体湿气过重,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贴敷三伏贴能够帮助去除体内湿气,改善消化功能,提高食欲。

其次,三伏贴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往往会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易导致精神疲劳、头晕、心慌等症状。

而三伏贴能够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这些不适。

再次,三伏贴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夏季容易出现火气旺盛的情况,例如口腔溃疡、痤疮等。

贴敷三伏贴能够有效清热解毒,治疗这些疾病。

此外,三伏贴还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夏季常见疾病。

使用三伏贴很简单,只需选取适合的穴位,将贴敷在皮肤上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适合使用三伏贴的穴位有太阳穴、阳白穴、耳郭、手天池穴等,具体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贴敷三伏贴的效果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显现,病情轻的患者一般只需要贴敷2-3天就可以见效,病情重的患者贴敷7-10天即可。

三伏贴具有温热刺激的特性,所以贴敷后可能会有热感或发红现象,这是正常反应,不必过于担心。

朋友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自己的健康管控工作。

冬病夏治的理念告诉我们,在夏季也要重视养生,避免疾病的发生。

而三伏贴作为一种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贴”是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于特定的穴位(所谓“天灸”)用于防治疾病、强壮体质的一种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方法。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的阳气在“三伏”也达到最高峰,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气机条达,经络通畅,俞穴最为敏感,是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此时若以阳克寒, 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对防治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伏贴”通过每年3次外用给药而治疗内脏疾病, 不但疗效显著, 且经济、方便。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经皮给药, 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而进入人体血液系统, 减少了消化道及肝脏对其分解破坏, 使其药效发挥更加充分, 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对于消化道的刺激作用。

穴位敷贴能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机制,使其产生抗体, 并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各脏器的功能恢复平衡, 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的过敏状态, 改变不良体质, 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药物敷贴脊柱胸段两侧的穴位,能刺激人体位于胸段的交感神经节(椎旁节) ,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兴奋交感神经,使气管黏膜的血管收缩,炎性渗出物减少,解除支气管的痉挛状态,对气的阻力降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适用人群:三伏贴贴敷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冬病”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是遇寒加重的病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体虚容易感冒、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病变、变应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等。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荨麻疹等受凉易发作的疾病。

“冬病夏治——三伏贴”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穴位贴敷,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

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

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

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导言冬病夏治是中医养生理论的一种独特健康观念,认为人体在夏季对一些疾病的抵抗力更强,因此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一些冬季常见病,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而夏季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时期。

在夏季的三伏天,我们可以利用贴敷穴位的方法来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一些冬季常见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是夏季的一个特殊时期,通常指在中国农历的夏历中,每年的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时间段。

这个时期一般在每年的7月初至8月末之间。

夏季的三伏天温度较高,湿度大,人体容易感受到炎热,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等情况。

然而,正是由于高温和湿热的特点,使得这个时期对于一些冬季常见的病症的治疗效果更佳。

二、冬病夏治的意义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季预防和治疗一些冬季常见病的方法。

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中,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循环系统更为活跃,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更强。

因此,通过适当的调理,可以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

同时,冬病夏治也有助于改善体内的湿气,调节阴阳平衡,提升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三、常用冬病夏治贴穴位方法1. 贴敷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下3寸,这是人体一处非常重要的穴位。

贴敷足三里穴是一种常见的调养免疫系统的方法。

贴敷时,可以用艾条或贴片,贴敷于足三里穴上方大约3-5cm处。

贴敷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贴敷1次,连续使用10-15天,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气血循环,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

2. 贴敷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间,是一处非常好的穴位。

贴敷合谷穴可以增强体质,调理气血,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当贴敷合谷穴时,可以用姜汁或一些药膏,涂抹在穴位上,然后用纱布固定,每天贴敷1-2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使用10天左右,有助于改善体内湿气,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3. 贴敷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正中线上,第三、四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三伏贴为什么可以“冬病夏治”

三伏贴为什么可以“冬病夏治”

三伏贴为什么可以“冬病夏治”随着夏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医来询问“三伏贴”的有关使用。

“三伏贴”主要是根据中医上天人相连的理论来随着四时的特性在夏季的“三伏”来使用药物进行敷贴,对一些长期的疾病进行治疗的方式。

为什么“三伏贴”的使用一定要选择在夏天的“三伏贴”呢?主要是因为三伏天的阳气最为旺盛,每当夏季三伏天来临的时候,人体内的阳气会迅速提升体内的一些寒气和邪气也都处于容易分解的状态,在此时采用中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借助天气、阳气的旺盛来进一步的催发药物更好的发挥药效[1]。

通俗来讲,就是将中医上需要用到的药物来研磨成粉状,使用一些酒、醋、生姜等调制成糊状,然后贴于指定的穴位,这些药物就可以通过皮肤的角质层以及一些毛囊等进行吸收,随着血液循环流入全身各个部位发挥药效,在临床上对于调理脾脏、补气养血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不仅仅可以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力,而且可以预防和减少同类寒性疾病的再次发生。

其实三伏贴主要是用于机体的一些有效的穴位,用来增加机体自身的功能,从而达到对一些冬季疾病预防的目的[2]。

三伏贴附体是一种特别的中医上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夏季的高气温以及机体阳气比较充沛的时候,来对一些属于寒性的疾病进行治疗,将以阳治寒效应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对于一些长久的疾病进行缓解,预防冬季一些陈旧疾病的复发。

三伏贴使用理论主要是根据中医上的冬病夏治说法,夏季的气温很高,并且人体内的阳气非常充沛,此时身体脉络中的气血是非常旺盛的,此时可以使用三伏贴来对穴位进行敷贴来达到疏通脉络、调节阴阳以及驱散寒气等的作用,通过利用夏季炎热的气温来将人体的寒气逼出来,这种方式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可以调动人体内的阳气,巩固根本,进一步的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

利用这种方式将寒气从人体内排出,可以从根本上去除冬病的病因,储存人体的阳气,使一些陈旧的疾病可以恢复过来。

在中医上三伏贴也可以用来治疗支气管炎、风湿和类风湿的关节炎以及肺气肿等的疾病。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作用和禁忌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作用和禁忌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作用和禁忌冬病夏治属中医“治未病”范畴,对亚健康人群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敷贴需对症下药,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人体质、病症来选择适宜的穴位。

那么冬病夏治三伏贴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伏贴适应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运动系统疾病颈椎、腰椎、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发育迟缓等。

6.慢性皮肤病冻疮等。

7.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8.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药物穴位帖敷禁忌证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咯血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夏季贴三伏贴的注意事项1.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贴敷时间一般2~4小时,最多不超过6小时,有些较敏感患者不宜贴敷时间过长,一般以皮肤自觉灼热疼痛不能忍受即去除药饼;局部出现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小水疱(黄豆大小),涂烫伤膏或紫药水,若出现较大水疱,至针灸科就诊,医务人员会予妥善对症处理;敷贴当天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游泳,不曝晒。

2.贴敷期间,勿过食冷饮及辛辣刺激食物和海鲜等发物,以防损伤脾胃,或致贴敷创面久溃不愈;贴敷期间,勿过度吹风扇及空调,影响贴敷效果;勿至室外暴晒或过度活动致汗出,不能准确贴敷至穴位。

3.贴敷当天女性勿着连衣裙、无弹性衣服(如雪纺质地等),最好穿弹性较好的棉质柔软深色上衣,方便取穴并避免药饼污染衣服。

4.“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中医科的三伏贴知识科普-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科的三伏贴知识科普-冬病夏治三伏贴

” 之 根
也 ” 。
四 时 之
·
《 素 问
之 , 起
去 之 时
到、生,的疏外亦脏病基则本此病脉到以
“促长可治松而稳腑处本治。正,要助温
治进之养疗,虚定功于原其而是以精阳阳
病疾能其方采于,能缓则本““其微的之
求病,内法用内但相解。”急冬胜论作药
,,

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气五:法络温取三
的官呼疗,发夏伏
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从阴阳五行论冬病夏治:根据阴阳学说,在一年节气变化中“冬至”与“夏 至”是阴阳转化的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从冬至开始,阳
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到夏至,阳气的盛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
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开始,阴气开始复生,阳气开始消退,到冬至,阴
气的盛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
到心夏 什
预 防 和 治 疗 疾 病 的 目 的
思 想 是 通 过 调 整 人 体 的
治 ” 之 理 。 因 此 , “ 冬

生病
冬病夏治与三伏贴的理论溯源
从外之秋养宜宾病准以
其而时冬其养则者备阴
根虚,培内其以,;阳 而于阳养虚内阴当秋互

培内盛内之虚阳顺冬根

养。于虚阴之虚时养而 也故外之。阳盛令阴论
三伏贴的理论溯源:三伏贴疗法出现最早有文字记载 在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三伏贴开始应用见宋·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提到的“天灸”,即用旱莲草 外敷治疟,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如灸疱
延胡索、甘遂共为末,入麝香,调敷肺俞、膏育、百 劳等穴治冷哮。此法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掘运用拓 展范围,利用三伏炎热阳盛腠理开泄,经络通畅,防 治冬天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难治性疾病

冬病夏治,三伏贴正当时

冬病夏治,三伏贴正当时

健康生活·身边的医学冬病夏治,三伏贴正当时□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中心主任 王 维阵阵蝉鸣,夏日艳阳。

随着7月6日的小暑到来,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即到来。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所说的“苦夏”就发生在此时。

传统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四时变换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养生治病也需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充分利用此时进行治疗,可未雨绸缪,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倡导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我国中医特色疗法,以“秋冬养阴,春夏养阳”为原则,结合灸法,在相应的人体穴位上进行治疗,增强抗病能力,达到标本兼治、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是指容易在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疾病。

“冬病”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者,通常的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容易疲劳等。

“夏治”是指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寒性疾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为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

一般情况下,三伏天人体的气血运行趋于体表,药物易于经皮肤吸收,这时对经络、穴位给予特定的刺激,可祛除体内一定的阴寒之气,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以达到防止疾病在冬季复发,或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缓解病发症状的目的,这就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可选三伏贴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它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三伏贴、三伏天针刺、三伏天艾灸、三伏天拨火罐等。

其中,三伏贴最为便捷,有着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适应症广等特点。

三伏贴是穴位敷贴疗法,因在三伏天行穴位敷贴疗法而得名。

其是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敷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以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伏贴也需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基本理念,三伏贴也不例外。

每个人体质不同、病证不同,贴敷的药物、穴位也有所不同,具体运用的穴位及药物是需要正规中医师辨证后定夺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

陈贤标建议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

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三伏贴的功效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可以说“冬病夏治”配合全新磁药叠加疗法,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

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

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医疗机构冬病夏治之三伏贴

医疗机构冬病夏治之三伏贴

冬病夏治之三伏贴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狂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

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鼻炎、脾胃虚弱等,可以借助夏天外界气温升高、体内阳气旺的时候进行调理,这就叫“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疗法之三伏贴“三伏贴”是我们所熟知的“冬病夏治”疗法,属于中医特色治疗之一,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

该方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指导思想,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

适应范围: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咽炎、过敏性鼻炎(遇冷容易发作)。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遇风寒湿发作或加重的颈、背、腰、腿、关节怕冷(怕吹空调)或疼痛等疾病。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4、肚子疼痛(胃脱痛或腹部)怕冷,受凉或吃生冷后疼痛发作加重或拉肚子,痛经。

5、产后后遗症(月子病):产后出现全身或局部怕冷、多关节疼痛或肚腹怕冷疼痛或抵抗力下降等。

6、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

7,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三伏贴禁忌症1.肺部各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恶性肿搐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

2、强过敏体质者、接触性皮炎、有疮、痈等皮肤病和皮肤破损皮肤感染者。

3、孕妇和2岁以下儿童。

注意事项:1,中医治疗讲究时令,该治疗是三伏天,每伏贴一次,其他时间疗效不确定,所以应按时贴敷。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作者:崔琦来源:《健康之家》2012年第07期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利用这一时机治疗寒性疾病,就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何谓“三伏贴”“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理念的重要体现。

冬病夏治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再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刺激,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

例如哮喘,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特别容易复发。

而冬季的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在夏季虽然少有发作,但其宿根还存在体内,并且夏天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哪些人最适用?在医院,排队进行“三伏贴”治疗的不仅有老人、小孩,也有不少年轻人。

但是其中很多人并不清楚“三伏贴”能治哪些病,甚至有人以为贴敷能包治百病。

其实“三伏贴”也没有那么神奇。

临床上,“三伏贴”的治疗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在于预防保健,缓解病情,降低发病率,属于中医治未病的一种手段。

对于中医所说的虚寒体质的人,如肺气虚、脾肾阳虚体质的人,“三伏贴”对提高其免疫力的效果比较明显。

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虚寒胃痛、风湿骨痛等病,也适合用“三伏贴”进行治疗。

此外,还适用于怕冷、怕风、平时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

总而言之,“三伏贴”适用的人群主要就是疾病症状遇寒就加重,在冬季或气温降低的时候,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的人。

哪些人不能贴需要注意的是,虚寒型疾病的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

如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症状严重者,咳喘伴有黄痰、咯血、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患者等。

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体内都存有“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三伏贴:冬病夏治贴敷疗法

三伏贴:冬病夏治贴敷疗法

三伏贴: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作者:冯德华来源:《家庭医学·新健康》2009年第07期三伏贴是根据冬病夏治原理选用的外用贴敷药。

三伏贴在古典验方的基础上,选用天然中草药,结合现代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技术,内病外治疗效显著。

药物贴敷疗法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医学特色,还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

此方法方便、安全、有效。

因为冬病夏治治疗的是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

一些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就放弃了继续坚持治疗的想法,这也就走入了误区。

冬病夏治在每年伏天中进行,每伏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

如在冬至时加强一个疗程,可加强疗效。

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效果才会更好。

外敷法原理选用适合病情的药物,利用其芳香、温散、穿透等作用对所选穴位刺激,让药物通过穴位局部皮肤的渗透吸收,沿经络运行直达病灶,起到宽胸降气,平喘化痰和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另外还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调整脏腑阴阳,使人体多种功能趋于平衡。

达到康复祛病的目的。

外敷法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机体过敏状态,改善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皮质系统的功能,起到“冬病夏治”预防季节性发病的作用。

对于2岁以上儿童来说,冬病夏治的治疗时间越早越好,这主要是由于小儿肌肤嫩薄,皮肤给药更易吸收。

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

抓住三伏天贴药的有利时机,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因此。

用药后吸收得也最为彻底。

三伏贴适应症一般而言,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它季节疗效要好。

在儿科主要有哮喘、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

上述疾病往往冬季多发或者易发,反映患者阳气不足、卫外不固的病理特点,而夏季又是上述病的缓解期,其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因为此时阳气盛于外、皮肤腠理开泄、气血流通旺盛,故使药物容易吸收,可以用之辅助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冬病夏治之三伏贴疗

冬病夏治之三伏贴疗

肺俞是肺之俞穴,能调理肺脏 机能,止哮平喘;
膏肓为四大补穴之一, 可扶阳固卫、济阴安 营、调和全身气血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定喘为止哮平喘之经 验要穴;
天突为局部取穴,能降逆顺气, 祛痰利肺;
贴敷最好在每一伏的第一天,这是最佳时机。但错过了 这一时间的患者,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只要天气好, 效果都会很好。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 日子贴敷就可以,但只要贴了,最好是连续贴“三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
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
之门……”
01
三伏贴穴位敷贴疗法是 02
春夏由于天气原因人
一种“冬病夏治”的概
们易喝凉水、吹冷气

耗,伤人体阳气。如
夏天开始储存阳气
少消耗,当冬天阳气 下降时,储备的
阳气就可以抵御邪气 让人体少发病。
哮喘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肺俞: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定喘:位于人体项部,第七颈椎 棘突下(大椎)旁开0.5寸。
03
04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天突:位于人体颈部,前正中线 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膏肓:位于人体背部,第四胸椎 棘突下旁开3寸。
单击添加副标题
冬病夏治之三伏 贴疗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冬 病
章 夏

节 一
根据“春夏养阳 ”的理论,利用 夏季气温高,机 体阳气充沛的有 利时机,调整人 体的阴阳平衡, 使一些冬天容易 反复发作的难治 的疾病,在夏天 三伏天进行一些 中医的内治与外 治配合治疗,从 而达到在冬天的 时候减轻发作症 状或减少发作次 数以至治愈等效 果。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貼冬病夏治是中醫講究的治療原則之一,主要是利用夏季的熱力,營養充足的時節,預防和治療冬季容易出現的一些病症。

"三伏貼" 是夏季治療的常用方法之一。

所謂 "三伏貼",是指夏天人體處於最炎熱的幾個時期,也就是夏至前後及大暑期間。

這段時間的氣溫高,陽氣也最旺盛,所以稱為 "三伏天"。

根據中醫理論,這些時期對調養身體非常有益,如果能夠合理利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貼" 是一種將中藥敷貼於腹部或背部的治療方法。

療效主要通過藥物的吸收和溫熱的刺激產生。

貼在腹部的叫做 "腹貼",貼在背部的叫做 "背貼"。

這兩種貼法各有其特點和應用範圍。

腹貼以養陽為主,主要適用於腸胃虛弱、食欲不振、腹瀉等症狀。

常用的藥物有附子、紅藿香等。

附子性溫熱,能夠補益陽氣,增加腹部的血液循環,加強腸胃的功能。

紅藿香有溫中止瀉的功效,對於腹瀉和腸胃虛弱也有一定療效。

貼腹的方法是將藥膏均勻塗抹在腹部,用布條固定,一般可以貼3-5天,每次貼換新藥膏。

背貼則以散寒、理氣為主,主要適用於風寒感冒、筋骨疼痛、氣滯不舒等症狀。

常用的藥物有艾葉、川椒等。

艾葉有散寒、行氣的功效,能夠温通筋骨,促進血液循環。

川椒有辛溫的特點,具有驅寒散氣的作用,對於風寒感冒和氣滯不舒的症狀有一定療效。

貼背的方法是將藥膏敷貼在背部的相應穴位,用布條固定,每次貼換新藥膏,一般可以貼3-7天。

在貼藥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藥物的溫度和用量,避免皮膚過敏或燒傷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根據不同的病情和體質,選擇合適的藥物和貼敷時間也很重要。

如果病情嚴重或者效果不佳,一定要及時就醫,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法。

總的來說, "三伏貼" 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夏季中醫治療方式。

通過利用夏天的陽氣和溫熱,可以達到預防和治療冬季病症的目的。

對於具體的應用和劑量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冬病夏治说说三伏贴

冬病夏治说说三伏贴
6.患者在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
7.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宜清淡,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辛辣、过咸等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及其他肥甘滋腻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8.在取下贴敷剂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涂抹其他止痒药物,以免进一步刺激局部皮肤。
谨记时间贴好三伏贴
三伏是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庚之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一般自初伏第一天开始进行三伏贴治疗,贴敷的具体时间以晴天的9:00~17:00为佳。
如果错过了最佳时间,贴敷可以推迟一点,效果肯定没有最佳时间好,但治疗了总比没有治疗好。通常,三伏贴贴敷3年为一个疗程,感觉疗效显著,也可以适当加长疗程。
三伏贴也不能随便贴
属于虚寒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比较适合三伏贴,对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咯血、肺结核病,以及皮肤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则不宜使用,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使用。
三伏贴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贴敷者需要了解。
1.贴敷过程中出现小水泡,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碘伏;若出现较大的水泡,应及时妥善处理,以防感染。
2.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天气炎热、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应相应缩短。
3.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要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以后的治疗。
4.贴敷部位的皮肤如出现紅斑、水泡等,应谨慎进行下一次贴敷治疗。可更换腧穴或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治疗,要注意减少贴敷治疗的时间。
5.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心康中医谈冬病夏治:三伏贴
夏天气温高,以中医的角度来看,在炙热的天气之下,恰好可以运用于治病的大好时机,尤其是过敏性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气喘、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等季节交替时常见的棘手问题,除了平时可以用中药做体质调理之外,此时正好可以运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协助身体驱除病邪,改善病症。

中医认为这些过敏性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有寒邪潜藏在患者体内,称之为「伏邪」,当秋冬之际,气候变换明显的时候,伏邪就会趁着寒气强盛大肆作乱,使人体出现气喘与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陈勇院长表示,在中医典籍的《内经》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概念,意思是说,如果能选在春夏季节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来补养阳气,是最适当的调养方法。

归纳古时众多中医前辈丰富的经验,若是能趁着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三天,称作「三伏天」,又分作初伏、中伏、末伏,就是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第四个庚日(中伏)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末伏)等一年当中阳气最强盛的三天,也是一年之中寒邪最虚弱的时候。

今年的三伏天日期分别为国历7月19日星期一、7月29日星期四、8月8日星期日。

在这三天人体的皮肤肌肉比较疏通畅开,容易接受阳气,若能趁此时使用温肺散寒的药物敷贴在人体穴位上,就可以藉由大自然的节气与天然的药物来帮助人体打败寒邪,将寒邪驱逐于人体之外。

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在秋冬之际寒邪再度的兴风作浪,这就是中医与众不同的「冬病夏治」概念,也是许多人已经熟知的三伏贴疗法。

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容易怕冷、手脚冰冷者或是冬季易患感冒的寒性体质者,皆适合接受三伏贴疗法。

三伏贴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遵循古法,运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等中药,其中白芥子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的作用,细辛能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延胡索可活血行气,甘遂有泻水逐饮的功效,三伏贴就是将这些药物细研而成的粉末,加上生姜汁调和而成的药膏,敷贴于背部风门、肺俞、膏肓三个主要穴位,同时再经由中医师诊察每个人不同的体质与症状搭配脾俞、定喘或肾俞等其他穴位敷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