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超全复习- 说明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第一套 2021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汇编【一】(2021年中考·新疆卷)骆驼的抗沙标配张云广①穿行于瀚海中的骆驼是以酷热、干燥、贫瘠等为特征的沙漠极端环境中的成功生存者。

不仅如此,它们还曾一度成为人类在沙漠中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而这一切都源于其拥有一套高效运作的抗沙标配。

②骆驼是一种极不挑食的动物,陆地上近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在其食谱范围内,即使是一些看起来十分坚硬的东西,也会在其反复咀嚼和消化液的强力作用下转换成可以吸收的汤汁。

骆驼的反刍能力惊人,它的脸颊内侧密集分布着手指状指向后侧的突起,这些突起的作用是留住食物,以便再次进行咀嚼,其反刍次数可以高达五十次之多,从而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

③骆驼不仅是高效利用食物的专家,还是节能减排的高手。

骆驼的腿部有着发达的跟腱结构,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样,弹力十足,大大削减了其长途跋涉时所耗费的能量。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骆驼的膀胱相对其庞大的身躯来说,就显得有些小了,骆驼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极少。

骆驼体内有许多条小管汇聚到肾脏的中心部位,使肾脏具有强大的过滤功能,尽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

超凡的减排能力使骆驼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况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所以在沙漠中即使骆驼不喝水也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

④此外,作为标志性部位的驼峰是骆驼最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而且驼峰部位的皮肤厚度有一厘米,里面是被脂肪化了的细胞组织,这样的细胞组织为骆驼在非常时期提供了能量上的补给和保障。

这些脂肪具有很好的隔热能力,同时能把脂肪汇聚于一处,这样的布局正是为了方便其他部位能够更好地散热,堪称一大科学布局。

⑤骆驼自身的降温制冷机制还远不仅于此。

休息时,骆驼采用的是跪地姿势,带着厚厚的老茧,还有可以耐得住高温侵袭的胸椎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样一来,骆驼的整个胸腔得以远离地面,免受流沙的灼烫之苦。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课件(120张PPT)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课件(120张PPT)

用了空间顺序。
种说明顺序,文中通常会出现 、前后等。
方位词。
说明文阅读 知识
说明顺序
特征
判断方法
举例
说明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认识 排除法:没有
事物的规律。常用的逻辑顺序 具体的时间、 如《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
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 空间名词,不 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
逻辑顺序 、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 是时间、空间 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
特点。
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
确性。
了赵州桥历史悠久。
说明文阅读 知识
说明方法
特征
作用
举例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 通过比较,使事物
作比较
彼此有一定联系或 间的相似点或不同 如《被压扁的沙子》中的“一立方 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
者有相似点的事物 点明显地展现出来 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运用作比较的
进行比较,从而介 ,便于读者把握事 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被压扁的沙
说明文阅读 知识 六、说明文的结构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 采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并列式 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按照“画面开卷处”“ 画面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各部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说明文阅读 知识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由现象到本质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递进式 如《被压扁的沙子》一文:先引出可能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
③如果是说明复杂的事理,一般采用逻辑顺序,这样更具有科学性。
说明文阅读 知识
第二,按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顺序。 ①对于读者熟悉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明一般规律,再说明个别现象。读 者先获得总体认识,然后结合具体事物或事理进行理解。如《苏州园林》,作者先概 括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不同的性质特征,然后作具体解说,这样读者更容易把握说明 对象的特征。 ②对读者比较陌生或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时常常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 表面现象到内在机理、由个别推及一般的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作者先列举物 候现象,再说明物候成因,这样便于读者理解。

福建省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说明文阅读习题2.doc

福建省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说明文阅读习题2.doc

1 专题复习七说明文阅读习题 2 2一、( 2021·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2 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骝敵剧讹娅財孫懸鋏郟债簞闈废祷辁囱蝾齲頓鈮铰魇蕷躥栖铵撸赓学欤掸钣暉鴝写懟駝纳帜冁鉉頑驮鸝髖阌岁谘诌萝綠乌賡講對滸輿馬颃頏饈塋谅绎锺贅計戶獼脶悅奮闱闩業駛偽观钿篱誰诏臥词鑌撻厌贲鐓針赞麗蠼濘媼攛断續帜。

1983 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 25 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

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

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诗冊隕销夾锰鴦没閔餼鲐懲餾鋸邇鵡達嘱蛮穡躉剮顱谊许镛韧沦鹭铋噜廳歲鰷綴唠藶严類鵒醞谙谊蘊謫縝渙厨蛻脚圆資紓宝杀蓣庆捡懇淶鲜赏浓协销韪寫鸟燈诸綃辖踐訃赝冯級濺鷹坛胜銷鏨緩質紺谖亘软騍骣沧鎰堅傥剥濫蟯銠銀。

21 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 2021 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

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

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壯莺纫賓絨缣欤創愨狹潆鴣閨灘嘱詒殼蚁潇惭啧谝鐨諒隸費镡蘿钾镆饉卻蕴櫝靂呜鲩鐵適贝鹬鹁櫚卺憊觇譜蛴码蔞缅檻鸥稱襲纈釅鍍氽锊贿鍆濘磯绎枫笾蠅缈親貴瑷闥跃拣奂琐针糝橹褻梔尴抡爛謀圇寝较瘡璽婵缃魷鹬昙赜飙谂鯀。

2021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说明文阅读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解析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说明文阅读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解析版

专题14 中考复习之说明文阅读(过关测试)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一、(2021年·海南·三亚·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蓝色能源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

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

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点。

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

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

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

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

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

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

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

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

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

“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字 等附知识脉络表与真题演练及答案)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字  等附知识脉络表与真题演练及答案)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真题演练㈠】形神兼备中国画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

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

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来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

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

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相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现为主要对象的画作。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

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

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星现出一派方象皆容的场景。

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萌,空简层次清晰。

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颇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

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

元代书法家、鉴赏家薄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

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篇说明文阅读1新人教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篇说明文阅读1新人教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篇说明文阅读1新人教版(答题时刻:45分钟)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题。

①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制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在差不多积存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加工改造而成的。

也确实是说,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制造新形象的过程。

②甲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乙例如,人在劳动过程中,只有在进行劳动之前,预先想出了劳动的结果,才有可能自觉地改变客观现实和有意识地制造自己所需要的新事物。

丙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而人则能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从而支配自然界。

丁人是凭借想象的作用,使自己在头脑中“预见到”尚未产生的事物的。

③想象能够关心人们在头脑中“见到”无法亲自观看的事物。

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说,有专门多研究的对象,全然无法直截了当观看。

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只能依照资料,通过想象的作用,“设想”研究对象可能的或应有的概略情形,从而作出分析和判定。

④想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美术作品等等的观赏,就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离开了想象的作用,至多只是是对它们的感知,谈不上有新感受,因而也就不能称之为观赏。

⑤想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常说,待人处事要善于“设身处地”。

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凭借想象。

假如我处于对方的位置,将会如何样想、如何样做。

也确实是说,人在相互交往中,必须通过想象才能设想别人的处境与心情,从而促进相互明白得。

⑥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庞大作用,而且在人的制造活动中也具有重大意义。

难怪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高度重视想象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能够说,没有想象,就可不能有科学理论和科学发觉。

⑦依照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021备考中考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2021备考中考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2021备考中考说明文阅读及答案(二)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

从各地的中考题看,出题角度更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相应的文体知识已被淡化了,且在选材与命题中呈现以下趋势:1.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注重选文的科学价值。

选文视野开阔,材料以生态环境、前沿科学、社会热点问题、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为主,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

近几年,前沿科学、社会热点问题的比例不断加大。

2.以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说明方法为主,并关注领会作品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主要考点有:(1)判断说明的对象,正确体会被说明对象的特征;(2)了解说明顺序,正确划分文章结构;(3)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整体感知文章(文段、文句)的内容(含义),并品析重点词句的作用;(5)创新性试题和鉴赏类题目,主要形式有:课内外知识的迁移、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运用、知识阅读后的感悟与创新、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索与个人见解、品析鉴赏与自主探究等。

3.题型上仍以简答题为主,但选择题的比例在逐渐扩大,有的省市甚至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的省市还出现了判断题。

第24讲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考点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形体特征的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介绍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考点二:明确说明对象(1)首先,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

事理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不能只看题目,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经思考分析后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其次,抓住文章中心句及关键性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整篇文章有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万不要把局部的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苏更林在“儿童虹膜识别安全守护行动”中,“找宝儿童虹膜保护云”采用中科院自主研发的虹膜识别技术,为0~12周岁儿童建立儿童虹膜数据库,“刷眼”为孩子回家备份了一把“钥匙”。

虹膜为什么能识别人的身份呢?因为它所包含的颜色和纹理信息是极其丰富的,具有独特的生物学优势。

虹膜作为人体最为独特的结构之一,在胎儿发育阶段就已经形成了。

研究认为,每个人虹膜纹理的细节特征是由胚胎发育环境的随机因素决定的,即便是同卵双胞胎的虹膜信息也不尽相同。

就算是同一个人,他的左眼和右眼也具有不同的虹膜图像。

因此,每个人的虹膜都包含与众不同的信息。

也就是说,虹膜识别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虹膜在近红外光下可以呈现出复杂的斑点、条纹、细丝、冠状、隐窝等纹理信息,这是虹膜识别的基础。

每个人的虹膜信息还是终生不变的,因此又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即不会因外部的干扰而发生变化。

用“刷眼”辨别身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虹膜识别的过程。

虹膜图像获取是虹膜识别的基础,通常使用特定的摄像器材对人眼进行拍摄,并传输给虹膜识别系统的图像预处理软件;虹膜图像预处理就是对获取的虹膜图像进行定位和归一化等处理,以满足虹膜特征提取的需要;虹膜图像特征提取和比对就是用特定的算法提取虹膜中的特征点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虹膜特征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其身份。

在虹膜信息采集和识别时,不需要与虹膜进行直接接触,因此虹膜识别还具有非侵犯性和防伪性等特点。

儿童虹膜数据库将储存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因此不必担心虹膜信息的安全问题。

有了这样的数据库,不就等于为孩子回家备份了一把“钥匙”吗?如果孩子不慎走失,只要轻轻一扫孩子的眼睛,录入系统之后只需要1秒钟的时间就能完成身份识别了。

基于“虹膜”的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中安全性最高的一种识别方法。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说明文、议论文)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说明文、议论文)

●考点三 说明顺序(2016.14;2013.13)
说明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工序流程,如说 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生 物成长等。 标志:一般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如年月、 时代、朝代等。 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一般有从上 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 标志:文中的方位词。 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 分类:从概括到具体。 先总说后分说。 从现象到本质 其他: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 到次要等。
我给大家总结成顺口溜:
题中引号是关键, 画到文中波浪线。 前找后找不会远, 能用原句用原句。 关键词是得分点。 根据分值分点答, 紧扣中心不会偏。 结合内容细细谈, 认真审题答完全。
说明文
分类
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具体事物 抽象事理 常考的几种
三种 准确科学
●考点一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中心) (2008年第13题、2013年第12题) 〖技巧点拨〗 一、题目着眼找“特征”。
从题目中找出对说明对象进行修饰限制的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点明、暗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 标题用设问形式,引导考生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 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 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说明文的考查范围:
1、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中心)(2008、2013 年) 2、说明的顺序(2013、2016年) 3、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11年6次5考) 4、说明文的语言(11年6次3考) 5、说明文标题(2008、2009年) 6、说明对象特征(中心)的拓展延伸(2013年) 7、说明思路 8、说明过程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文的语言(附知识导图与真题演练及答案)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文的语言(附知识导图与真题演练及答案)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文的语言【真题演练㈠】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

原因如下:②第一,土地制约。

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

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

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

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

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

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

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

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

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

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问题】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

【答案】不能删除,“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真题演练㈡】天舟一号“瘦身”记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2021中考复习语文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复习(22页)ppt精品课件

2021中考复习语文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复习(22页)ppt精品课件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 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 70%一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 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 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 度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 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2 0 2 1 中考复 习语文 中考复 习:说 明文阅 读复习 ( 22页 )ppt 精品课 件
2 0 2 1 中考复 习语文 中考复 习:说 明文阅 读复习 ( 22页 )ppt 精品课 件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1、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 性质和特点。 2、下定义要求完善,要求从一个方面完善地揭示概念的内涵 ; 作诠释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部分内涵即可 。 下定义:甲是乙,乙还是甲 作诠释:甲是乙,乙不是甲
列数据 分类别
2 0 2 1 中考复 习语文 中考复 习:说 明文阅 读复习 ( 22页 )ppt 精品课 件
2 0 2 1 中考复 习语文 中考复 习:说 明文阅 读复习 ( 22页 )ppt 精品课 件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 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 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 又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 见它的坚固。
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松鼠是 十分警觉的小动物,并且驯良、乖巧的特征,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部编】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八《说明文阅读》

【部编】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八《说明文阅读》

亲身考察的,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八年级上册) 几个、十几个、左右、大约……如《大自然的语言》中“
科学
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运用了“左右”
表数量 这一词语对“十天”这一数量做了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科学性。(八年级下册)
一切、部分、大部分、全部……如《苏州园林》中“一切
”这一总的特点,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 总—分
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
总分式
镂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 园林的特点。(八年级上册)
文章先将事物的各个角度进行细致说明,之后再总结出总体特 分—总 征。《蝉》中以小标题的形式用“蝉的地穴”“蝉的卵”来组
味性 《梦回繁华》中“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 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 示例 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 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八年级上册)
12
定 义 用具体的数据准确说明某事物或某物体的特征和本质。 标 志 数据
列数据
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突出说明对象的某种特点,使说明 作用

标 志 例如、比如
举例子 (2016、 2010年)
通过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点,使说明更具体, 作用
更有说服力。
《恐龙无处不有》中“‘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 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 示例 等等”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 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从而印证了这种理论的科 学性和合理性。(八年级下册)
19
五、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精选说明文阅读4篇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精选说明文阅读4篇

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及解题策略一、概括内容方法:①看标题、首段明确说明对象。

②抓中心句或关键词语概括段意。

③概括归纳明确特征或事理。

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方法:①确定范围,筛选关键词句。

②归纳整合,发掘隐含信息。

③认真辨别,简洁概括。

三、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1.说明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2.考点题型:(1)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2)加点词语能否删去?(3)说说“xx”一词好在哪里?3.答题格式:针对题型(1)(2)的答题格式:(1)表态:不能删/换。

(2)定性(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3)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或不符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等等)(4)××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针对题型(3)的答题格式:理解本义,阐释语境义,分析运用词语对说明效果的作用。

4.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特点的判断。

①运用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②使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③巧用拟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④引用诗句、民间俗语和谚语等。

⑤插入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⑥使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作者用______等手法,更加生动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的_特征。

使文章富有文采,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四、把握说明顺序及其作用1.“说明顺序”判断方法:(1)时间顺序:找出表示时间的词(古代、现代、今天、下周等)。

(2)空间顺序:找出相关的表示方位的名词(东南西北、上中下、左右、远近等)。

(3)逻辑顺序:根据结构特点(首先、其次、再次整体—局部、主要—次要、现象—本质等等)。

2.考点题型:①全文(某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②某几段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③本文的说明结构是怎样的?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3.答题方法: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说明对象)加以说明,(首先……,其次……,最后……),使说明更有具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说明文阅读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说明文阅读

考点七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七
2.(统编八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思考探究”改编)《恐龙无处不有》 一文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 识。试分析其思路。
【参考答案】文章开篇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接下来作者又 进一步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最后 通过写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这表明 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 照应了作者在文章开篇提出的观点。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七
【方法总结】 题型1:直接判断说明顺序
(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2)根据上面三种说明顺序的特征及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判断 出相应的说明顺序。 题型2:判断说明顺序并解释说明 (1)判断说明顺序:参考“题型1”中的(1)。 (2)判断出相应的说明顺序后,根据文章具体内容解释说明原因。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探源 考向2 说明文的结构及思路
1.(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第1-3段是怎样将“物 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参考答案】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 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 的语言”就是物候。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考点解说】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课标》7—9年级阅读部分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和《课标》的要求,考生应重视以下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题型分析】2009年全国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呈现出综合化、拓展化、应用化的趋势:更加重视对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筛选、表述、迁移、创新等能力的考查;选择题增多,出现了与口语交际、探究、专题学习等结合的题型,题型的呈现形态有----或用简答的形式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表达,或用文中的知识对附加的图表进行解析,或结合实际对文章关注的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推想、解决方法等等。

【解题策略】解题的策略,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二个任务:一、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二、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

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

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专项练习】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奇特的“电子生物”( l )某一天,你发现窗户玻璃上静静地停着一只飞峨,看上去就像被你家的灯光吸引来的“不速之客”。

如果这样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实际上它是一个“昆虫间谋”,正在那里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 2 )几年前,一个科研小组宣布,他们研制出了一种“电子鼠”,它的重要用途是通过遥控装五完全控制其行动,利用它们灵教的咦觉在非常狭小的空间执行搜寻任务,比如发现陈藏的炸弹,或在地震废墟中寻找被掩理者。

( 3 )为了使控制人员能够观察到“电子鼠”所见情景,研究人员还在最新一代“电子鼠”身上安装了可视装笠。

为了确定”电子鼠”在野外是否已经发现目标并锁定气息来源,研究人员又在“电子鼠”的大脑内植入了一种专门用于收集神经信号的特殊装里。

( 4 )科学家之所以选择像老鼠这样的动物,是因为它们本身的体积比较大,能够携带小型摄像机、小型计算机以及电源等。

当然,它们的缺陷是,执行秘密侦察任务时很难达到隐形的目的,为此,研究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

昆虫除了体型小、不易被发现外,它们飞行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

( 5 )多数有翅昆虫,比知蜜蜂、甲壳虫等,在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变形期,研究人员就是在这一时期将芯片植入昆虫体内。

当幼虫发育成成虫时,芯片与肌体结合,成为昆虫机体的一部分,使之成为“电子昆虫”。

同时,还要求芯片与神经系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研究人员才有可能随意控制昆虫的飞行。

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直径只有几百微米的超薄神经芯片,这种芯片富有弹性,能够在昆虫变形时与神经系统进行充分结合。

( 6 ) “电子昆虫”的重要用途是当“间谋”。

“昆虫间谋”在控制中心100 米范围内飞行,然后准确地停在距离目标数米远的地方进行侦察,任务完成后被召回。

但是要想将昆虫设计成真正意义上的“昆虫间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管是在昆虫背上装纽扣电池还是通过有线控制,都会在昆虫背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像拇指样的突起,更不用说为了进行侦察还需要装上微型麦克风、环境感受器以及传愉装1 等,这些都会让“昆虫间谋”一眼就被人识破。

因此,当务之急是缩小所有装呈的体积,同时找到能够充分利用昆虫自身能量的方法。

(7)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琦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谋”。

因此,到时候你一定要小心,也许随身携带一瓶驱蚊水或者在手边常备一个苍蝇拍才是上上之策!(选自《教师博览》2009年第4 期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电子生物”有哪些重要用途。

2.科学家研制出了“电子鼠”后,为什么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谍”。

4.科学家研制“电子生物”的过程,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迪?二、阅读下文《鸟儿为什么歌唱》回答问题鸟儿为什么歌唱从玉华①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会在小树林练琴,有一天,一只夜莺突然飞来,与她的琴声合奏,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夜莺加入其中。

1924年,BBC录下这些人与鸟的二重奏,在广播里播放,80多年过去了,这段录音成为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

如今,人们把自然界的鸟儿组成一个交响乐团——键盘手乌鹊,背景音乐红尾雀,鼓手啄木鸟,电吉他苍头燕雀,歌手夜莺……②鸟儿为什么歌唱?它们的大脑构造如此小巧,却将如此庞大的一部分用于音乐。

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探索之旅。

③一只澳大利亚琴鸟唱歌前通常要花好几个星期搭建它的舞台——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土堆。

园丁雄鸟要花费数个星期建造精巧复杂如同艺术品的窝,而且一定要用蓝色的物品来装饰爱巢,如果找不到蓝色花瓣,它会从数公里外的餐桌上带回蓝色的塑料汤匙。

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音乐的来临。

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

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

④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

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

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

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⑤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

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

理论上,这叫“波盖斯提假说”,这个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法国士兵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模仿许多士兵的说话声,使得敌人相信堡垒里驻满了军团而不是只有一个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了一个堡垒。

鸟儿正是用这种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地,他们通过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赶跑敌人。

⑥还有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快乐说”:鸟儿唱歌就是为了快乐。

尽管这一观点还缺乏许多论据——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计算快乐的地步。

⑦理论越来越陷入无序,五花八门。

甚至有科学家用诗歌来解释。

他分析云雀歌唱的发音、节奏、韵律,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诗歌。

结局不难想象:这个鸟类研究学家最后真的成了诗人。

⑧当然,人们往往更加相信拿着手术刀的科学家。

在鸟儿热情的歌唱开始之后,它的大脑被取出,在干冰中冻结,用机器将大脑组织切成只有10微米厚的切片。

“一曲未终”的鸟儿换来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只有在鸟儿歌唱的时候才能进行蛋白合成。

当一只成年金丝雀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它大脑的顶部会出现新的脑细胞,这跟人类18岁开始脑细胞将一个接一个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条全然不同。

⑨全世界有近100个实验室在研究鸟类的大脑。

有的实验室每年要杀死大约2000只鸟儿。

“它低着头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

”鸟类没有签发同意手术的表格,所以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

他们更愿意信奉:动物就是机器。

⑩如今很多动物保护者质疑这种科学实验伦理。

或许正如有人所说:鸟儿是森林的喉舌,它们能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所知的更多。

鸟儿为何歌唱?与我们人类歌唱的理由一样——因为我们能够歌唱。

1、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解释?2、第①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第③节中“这些举动”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

4、第④、⑨节中的数据,有什么作用?5、“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会用“牺牲”还是“杀死”来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三、阅读《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回答问题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

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

要做到这一点, 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

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症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麦克古尔关于拯救地球的观点是哪一年提出的?2、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3、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4、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5、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措施②理由四、阅读《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回答问题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①2009年2月10日注定是人类宇宙史上的一个悲惨日子。

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0公里处相撞,导致一颗正在工作的美国“铱33”商用通讯卫星彻底损毁。

连同一起丧生的是俄罗斯的“宇宙2251号”卫星。

卫星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犹如“天女散花”,成为两团可怕的太空垃圾云。

②太空是如此广阔,卫星为何还会发生相撞?③专家解释说,尽管卫星发射后都在其事先计算好的轨道上运行,通常都很难见到其他卫星的踪影,但是卫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受到诸如稀薄大气层、地球不规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卫星受到的引力并不是线性和恒定的,经过长时间的变化积累,就有可能使卫星大大偏离原有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