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实验预备知识(含各种器材及电路选择)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探索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探索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高中电学部分,实验是加深学生对电学概念及电路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高中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的选择很关键。
本文将对高中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的选择进行探讨。
一、实验器材的选择1. 阻值盒阻值盒是用于调整电阻的实验器材。
在电学实验中,往往需要测量电路中电阻的大小,阻值盒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电阻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实验需求。
阻值盒的使用相对安全,且使用方便。
2. 电源电源是电学实验的基础。
在教学中,常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以及电池。
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电流、电压,让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
电池常用于小型实验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组成以及电流电势的基本概念。
3. 电表电表是用于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势、电阻等的实验器材。
在学生进行实验时,电表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电表的种类有很多,如万用表、电流表、电势差表等。
在选择时,应根据实验需求选用不同种类的电表。
4. 导线导线是电学实验中必备的实验器材。
导线的材料有很多,如铜、铝等。
在选购导线时,应选择材质好、热膨胀系数小、导电性好的导线。
此外,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在选购导线时应选择表面有保护层的导线,以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5. 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在电学实验中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指示电路状态,还可以用于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方面。
在实验之前,应了解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以更好地选用适合的发光二极管。
二、实验电路的选择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一种将电器件逐一连接起来的电路形式。
在学生学习电学实验的过程中,串联电路是必不可少的一种。
通过串联电路的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电阻的串联法则、电势分配法则等基本原理。
常见的串联电路实验有串联电阻的测量、分压器的应用等。
4. 逻辑电路逻辑电路是由逻辑门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用于进行逻辑运算。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电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电学实验知识点归纳一、电路设计或器材选择原则1、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
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2、准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的1/3),以减少测读误差。
3、便于调节: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
二、内、外接法的选择1、外接法与外接法对比2、内、外接法的确定方法:①将待测电阻与表头内阻比较②试触法触头P分别接触A、B电压表示数变化大⇒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外接法电流表示数变化大⇒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内接法三、分压、限流接法的选择1.两种接法及对比限流接法分压接法电路图电压调节范围电路消耗总功率闭合K滑动头在最右端滑动头在最右端前2.选择方法及依据①从节能角度考虑,能用限流不用分压。
②下列情况必须用分压接法A.调节(测量)要求从零开始,或要求大范围测量。
B.变阻器阻值比待测对象小得多(若用限流,调不动或调节范围很小)。
C.用限流,电路中最小的电压(或电流)仍超过用电器的额定值或仪表量程。
四、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方法⑴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表应注意量程选用正确,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各导线都应接在接线柱上,不应在导线中间出现分叉。
③对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搞清楚接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电阻,在接线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将线接到滑动触头上。
⑵基本方法: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量程。
③画线连接各元件。
(用铅笔画线,以便改错)连线方式应是单线连接,连线顺序应先画串联电路,再画并联电路。
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到电键,再到滑动变阻器等。
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干路中要串联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然后连接支路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探索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探索高中物理课程中,电学部分的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电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电路对于教学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实验器材的选择1. 万用表万用表是进行电学实验必备的器材之一。
它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测量工具。
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使用万用表,直观地获得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电流和电阻数值,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2. 直流电源3. 电阻箱电阻箱是一个可以提供不同电阻值的器件,它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灵活地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观察电路的变化情况。
通过电阻箱,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加深对电阻和电路关系的理解。
4. 导线、电灯泡和开关等基本元件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常常需要使用导线、电灯泡和开关等基本元件来构建电路。
这些基本元件在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路的工作情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学知识。
5. 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可以直观显示电压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仪器,它可以用来观察交流电路中电压的正弦波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并可用来观察电路中复杂信号的变化情况。
二、电路的选择1.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构建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从中观察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并深入理解并串联电路的不同特性。
并联电路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分流规律,串联电路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电流规律。
2. 电阻的影响3. 电容和电感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构建带有电容和电感的电路,观察交流电路中电容和电感的影响,加深对电容与电感的特性的理解。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从而更直观地了解电容和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如何选择仪器和电路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如何选择仪器和电路在电学实验中,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某一用电器的伏安特性图线,都存在如何选择电学实验器材,如何选择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问题.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可以使实验顺利进行,而且实验操作方便,实验误差较小.正确地选译议器和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精确性”、“方便性”和“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要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一、实验仪器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及高考考试的要求,选择电学实验仪器主要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件,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
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取满偏刻度的2/3左右),以减少测读的误差.2.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需选择滑动受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额定值.对高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3.应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来选择仪器.对于这种情况.只有熟悉实验原理.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例1】有一电阻R,其阻值大约在40Ω至50Ω之问,需进一步测定其阻值,现有下列器材:电池组,电动势为9V,内阻忽略不计;电压表V,量程为0至10V,内阻20Ω;电流表A1,量程为0至50mA,内阻约20Ω;电流表A2,量程为0至300mA,内阻约4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至100Ω,额定电流1A;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至1700Ω,额定电流0.3A,开关S及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实验中要求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在实验中应选_________电流表和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分析与解】首先估算电路中可能达到的最大电流值,假设选电流表A1,则,超过了A1的量程,及假设选电流表A2,则,未超出A2的量程,故应选电流表A2,这一选择遵循了安全性原则.对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恒定电流第2讲电学实验准备知识

③欧姆调零(两表笔 短接 ,调节 调零旋纽 ,使指针指在 表盘右侧满偏电流Ig的刻度线)(电阻的零刻度线)处.
④两表笔与被测电阻接触,依指针偏转情况,确定要不要 换挡.(偏转角度过小时,要换用 大倍率 的挡位;偏转角 度过大时,要换用 小倍率 的挡位),换挡后,要重新进行 欧姆调零. ⑤读数,示数只要读取两位有效数字,被测电阻值等于示 数乘以 挡位倍率 . 注意事项: ①测电阻时,要把被测电阻与别的元件 断开 ,手不要 接触表笔的 金属部分 . ②使用完毕,要把 选择开关 调至“OFF”挡或交流电压 最高挡,长期不用时,要取出表内的电池.
②选用滑动变阻器时,先要确保电路中电流不超过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若用 “限流式”一般选阻值适当大一点的,但不是越大越好.因阻值太大时,在实验中, 可能只用到其阻值较小的一部分,滑动触头只能在很短的距离内移动,使用起来很不 方便.一般是选变阻器总阻值与用电器的阻值比较接近的.
若用“分压式”,应选择总阻值适当小一些的滑动变阻器,这样可使分出的电压大致 上随滑动触头移动距离成正比例改变,调节起来比较方便.
1.一电压表由表头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 使用中发现电压表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 些措施能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D
【解析】电压表读数偏小,说明流过表头的电流偏小,如果还串上一 个电阻,则流过表头的电流会更小,A、B均错,如果并联一个比R小 得多的电阻,总电阻会变得很小,流过表头的电流会变得很大,使电 压表读数偏大很多,C错.只有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才会使总 电阻比原来小,流过表头的电流比原来稍大,D对.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探索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探索导言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而电学部分更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理电学部分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实践中的实验操作和电路搭建的经验积累。
选取合适的实验器材和电路搭建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希望能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实验器材的选择1. 电源:在进行电学实验时,电源是必不可少的器材。
在实验室中,通常会选择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直流电源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适用于大部分电学实验。
而交流电源则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实验,比如交流电路的研究和变压器的实验等。
2. 电流表和电压表:电流表和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重要仪器。
在进行电学实验时,需要时刻监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电阻箱:电阻箱是用来调节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材,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在电阻实验中,电阻箱是不可或缺的实验器材。
4. 万用表:万用表是电气量测量中非常实用的仪器,可以测量电阻、电流、电压等多种电气量。
在进行电学实验时,万用表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5. 实验台:实验台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基本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操作平台。
电路的选择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合适的电路选择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至关重要。
1.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类型,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验验证并理解它们的特性和原理。
2. 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是高中电学实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通过搭建三极管放大电路,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放大特性。
3. 变压器实验:变压器实验是学习交流电路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搭建变压器实验电路,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4. 电容器充放电实验:电容器充放电实验是学生了解电容器特性的重要实验内容,通过搭建电容器充放电电路,学生可以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加深对电容器特性的理解。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电学实验仪器及电路的选择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2. 误差分析:
电压表可看成一个大电阻,内阻为RV。
(2)外接法: 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
I测 I x +IV U测 U x
R测
=
U测 I测
Ux Ix +IV
Rx RV Rx RV
R测 Rx
也可以理解为测量出来的电阻其实是待测电阻
与电压表并联后的总电阻
1 11 R测 Rx RV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等于3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等于15kΩ) 电流表A1(量程0~200mA,内阻等于10Ω) 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等于0.1Ω) 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2A) 滑动变阻器R2(0~1kΩ,额定电流0.5A) 定值电阻R3(阻值等于1Ω) 定值电阻R4(阻值等于10Ω) 定值电阻R5(阻值等于1kΩ) 电源E(E=6V,内阻不计) (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 号旁. (2)该同学描绘出的I-U图象应是上图中的________
4.(1)见下图(2)B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2. 误差分析:
电流表可看成一个小电阻,内阻为RA。
(1)内接法: 误差来源于电流表分压
U测 U x +U A I测 I x
R测
U测 I测
Ux +U A Ix
Rx +RA
R测 Rx
也可以理解为测量出来的电阻其实是待测电阻 与电流表串联后的总电阻,即 R测 Rx +RA
表选0.3A量程 I P 0.3A
U
③由题目给的数据:如U - I图;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1.记住口诀:“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知识点总结在中考物理中,电学实验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我们就来对中考物理电学实验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2、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 U / R,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
4、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电表的量程选择和正负接线柱的连接。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如 1V、2V、3V 等),同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3)多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重复步骤(2)。
5、实验数据处理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6、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7、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且在实验前要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3)电压表和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读数时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2、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 U / R,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导体的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
3、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多个定值电阻(阻值不同)、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
4、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接入一个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如 3V),记录此时的电流值。
(2)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再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仍为 3V,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3)重复步骤(2)。
5、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6、实验结论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7、注意事项(1)更换电阻后,要及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螺旋测微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 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 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②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 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③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 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 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④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 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 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0 1 2 3
0
5
10
另一种1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
0 1 2 3
0
5
10
1.7 mm
0 1 2 3
0
5
10
12.1 mm
读出下面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2.6mm 。 (看不到头部)
1
5
10
游标的刻度10对应的读数为11.6mm, 减去9mm即得2.6mm.(将游标卡尺复原如图示)
0
1
0
5
10
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
A F
E D D'
T
B
C
测砧和固定刻度固 定在尺架上.
A、测(小)砧 F、测微螺杆 C 、U型尺(框)架 B、固定刻度 E、可动刻度 D、旋钮(又称微分筒) D´ 微调旋钮 T、 止动栓
旋钮.微调旋钮.可动刻度和测微螺杆连在一起, 通过精密螺纹在固定刻度上.
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
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如果可动刻度 的零点恰好跟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旋出测微 螺杆并使小砧和测微螺杆的面正好接触待测物 体的两端,那么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与固 定刻度向右移动的距离相同,所以待测物体的 长度即是固定刻度平移的距离。
5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0.10m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0.22m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7.00mm
另一种10分度游标卡尺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 度它们的总长等于19 mm,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 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 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 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 标的第10条刻度线与主尺的19 mm刻度线重合, 其余 的刻度线都不重合。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的 2mm刻度左边0. 1 mm处,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 尺的4mm刻度左边0. 2 mm处,等等。游标的第几条 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就是零点几毫米。
20分度游标卡尺
0 1 2 3 0 10 20
若在测量爪内放一个0.05mm厚度的物体时.游标的刻度线将 后移0.05mm,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的1mm刻度线对齐, 其余的刻度线都与主尺上的刻度线不对齐;若在测量爪内放一 个0.10mm厚度的物体时,游标的刻度线将后移0.10mm,游标 的第二条刻度线与主尺的2mm刻度线对齐,其余的刻度线都 与主尺上的刻度线不对齐;若在测量爪内放一个0.85mm厚度 的物体时,游标的刻度线将后移0.85mm,游标的第17条刻度线 与主尺的17mm刻度线对齐;等等.所以被测物的厚度不超过 1mm时,游标尺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就 表示物体的厚度是零点几毫米.这样我们将微小的差值累积起 来读数了.
0
1
2
3
0
10
20
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的1mm刻度重合
0.05mm
0
1
2
3
0
10
20
1.00mm
0
1
2
3
0
10
20
10.80mm
0
1
2
3
0
10
20
9.40mm
0 1 2 3
0
10
20
20.15mm
50分度游标卡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主尺10mm等分成10格,分度值是1mm,游标尺 49mm等分成50格,其分度值是0.98mm,因此游标尺的每 一分度与主尺的每一分度相差0.02mm,当左右测量爪 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 只有游标的第50条刻度线与主尺的49mm刻度线重合, 其余的刻度线都不重合。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 的1mm刻度左边0.02mm处;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 的2mm刻度左边0.04mm处;游标的第三条刻度线在主尺 的3mm刻度左边0.06mm处;等等。
二、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
0 1
当左右测量爪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 合,只有游标的第10条刻度线与主尺的9mm刻度线重合,其余的 刻度线都不重合。 若在测量爪内放一个0.1mm厚度的物体时.游 标的刻度线将后移0.1mm,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的1mm 刻度线对齐,其余的刻度线都与主尺上的刻度线不对齐;
0
1
0
5
10
0
1
0
5
10
0
1
2
3
0
1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0
我们用什么仪器精确测量以下工件的 内径外径和深度?
一、游标卡尺的构造
尺 身
内侧量爪
紧固螺 钉
深度尺
主尺 游标尺
外测量爪
0
1
0
5
Hale Waihona Puke 10主要部分是一条主尺和一条可以沿着主尺滑 动的游标尺,也称游标.左测量爪固定在主尺上并与主尺 垂直;右测量爪与左测量爪平行,右测量爪和深度尺固定 在游标尺上,可以随同游标尺一起沿主尺滑动.
一、游标卡尺的构造
0
1
右测量爪与深度尺,固定在游标尺上,随同游标尺 一起沿主尺滑动时.可以看出:深度尺伸出的长度;左右 测量爪刀口之间的距离;主尺游标尺零刻度线之间的 距离,三者相等.这样深度尺就可以测量槽和筒的深度; 一对内测量爪就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一对 外测量爪就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
10
10.6mm
20分度游标卡尺
0
1
2
3
0
10
20
20分度游标卡尺
0 1 2 3 0 10 20
主尺10mm等分成10格,分度值是1mm,游标尺 19mm等分成20格,其分度值是0.95mm,因此游标尺的每 一分度与主尺的每一分度相差0.05mm,当左右测量爪 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 只有游标的第20条刻度线与主尺的19mm刻度线重合, 其余的刻度线都不重合。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 的1mm刻度左边0.05mm处;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 的2mm刻度左边0.1mm处;游标的第三条刻度线在主尺 的3mm刻度左边0.15mm处;等等。
5、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熟悉刻度,弄清精度,查明零误差.
螺旋测微器的调零判断:
5
0
0 45
没有调零, 读数偏大
5 0 0 45
没有调零, 读数偏小
5 0 0 45
调零准确
•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 固定刻度的读数L1(0mm、0.5mm、1mm、 1.5mm、2mm、2.5mm……) • 螺旋刻度的读数:L2{格数(估读,比如1.2格、 2.0格、10.3格……)×0.01mm} • 所测长度=L1+L2
在测量大于1mm的长度时怎样读数呢?
整的毫米数由主尺上读出,零点几毫米从游标尺上读出.
0
1
2
3
0
10
20
3.30mm(或3.35mm)
主尺上:3mm 游标尺上:6×0.05mm 或7×0.05mm 物体的长度:3+6×0.05mm=3.30mm 物体的长度:3+7×0.05mm=3.35mm
2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二、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
0 1
若在测量爪内放一个0.1mm厚度的物体时.游标的刻度线将后 移0.1mm,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的1mm刻度线对齐,其余 的刻度线都与主尺上的刻度线不对齐; 若在测量爪内放一个 0.2mm厚度的物体时,游标的刻度线将后移0.2mm,游标的第 二条刻度线与主尺的2mm刻度线对齐,其余的刻度线都与主 尺上的刻度线不对齐;
测量值=固定刻度示数 +可动刻度值×精确度
读数练习:
是否超过半刻 度?是。
0
可动刻度: 46.0
固定刻度: 2
45 0 1 2 40
读数L= 固定刻度 + 半刻度 + 可动刻度
L= 2 + 0.5 + 0.460 = 2.960 mm
30 25 0 1 20
读数L= 固定刻度 + 半刻度 + 可动刻度
在测量大于1mm的长度时怎样读数呢?
整的毫米数由主尺上读出,零点几毫米从游标尺上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