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7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78人民版PPT课件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 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国语 •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 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 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经营方式 产 品 流通状况 地 位
官营 手工业
(夏朝)
政府直接 武器,皇室、不在市场流 长期占主导
经营
官府和贵族
通 地位
消费品 (不(以自交然换经济为)生产目的)
民营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后占 手工业 经营 (以交换为(生商产品目经的济))主导地位
2、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束缚。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享誉世界; ②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主导,
民营-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重要比重) ③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④明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器争奇斗艳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时期 主要成就
四五千 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 年前
商周 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周朝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20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208人民版PPT课件
汉朝 技艺高超、“丝绸之路”、丝 唐朝 国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分
工更细 宋朝 棉纺织业发展 明朝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
(二)冶铸业
冶铜业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青铜器 商周青铜铸造大发展,主要是礼器
春秋末期:最早人工冶铁
战国时期:生铁;炼钢淬火技术 冶铁业 汉:燃料煤炭;技术水排(东汉南
阳太守杜诗)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 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 832.84千克。
半坡陶盆
龙山黑陶
唐三彩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
原始青瓷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清代粉彩瓷
河北定窑,以优质白瓷著称世。不仅是 宫廷贡品,还由丝绸之路传至中亚、东 欧各国。
河南钧窑,皇室用瓷。钧瓷两 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 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 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 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 霞。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 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 术效果。钧瓷釉层厚,在烧制 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 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 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 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 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 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 花盆最为出色。
江西景德镇窑,以青白瓷(又叫“影青瓷”) 著称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派 人到景德镇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 年制”,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遂由此而 得名,成为千古“瓷都”。
青花瓷
颜色釉瓷
浙江龙泉窑瓷,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 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片纹,大小有 别、颜色深浅不一,有“鱼子纹”“百圾 碎”“金丝铁线”等特殊艺术效果。本属于 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但就如画家变败笔 为神奇一样,哥窑瓷器因其自然开裂现象而 增添了生机,反而博得人们的喜爱,给人以 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

【易错防范】 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演变及地位 从经营的方式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 转变;至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 导地位,但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易错防范】 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 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许涤新、吴承明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的是一种雇佣关系。 思考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雇佣关系出现, 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史论形成]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征 (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2)官营、民营和家庭(田庄)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5)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6)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现相应的变化。
2.棉纺织业的兴盛 史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 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王应奎《柳南续笔》 注:“御寒”“生暖”“无不赖之”主要反映了棉布的功能及地位。 思考 史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棉布实用价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高中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全套教案)人民版 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全套教案)人民版 必修2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

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重难点突破】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

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

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农业的起源1.“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2.农耕格局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二要点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二要点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1、变化: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石器锄耕(耜耕)——青铜农具——铁犁牛耕注意: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牛耕是农业技术史上一次重要革命隋唐时期曲辕犁标志着耕犁的完善2、原因:生产力发展,特点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技术提高二、土地制度的演进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特点:土地国有集体耕作春秋战国:生产力进步,私田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各国税制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3、封建社会战国:通过各国变法,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北魏:均田制(前提:国家占有大量土地)至唐后期终结(原因:土地兼并)明代:鱼鳞图册(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三、小农经济1、形成原因: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2、特点: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注重精耕细作3、地位: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一、古代手工业的发展1、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独立)——夏商西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三种形态出现)2、三种形态:官营(政府经营、水平最高、不面向市场)、民营与家庭手工业二、表现1、冶金业冶铜:商周时代繁荣(多作祭祀之用:宗法制的影响)冶铁:西周出现——战国推广(铁农具)——东汉水排(水力鼓风冶铁)魏晋(灌钢法提高质量)2、制瓷业:商代(原始瓷器)——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青花瓷(元代)——彩瓷(明代)——珐琅彩(清代)影响:唐代开始输出;明清大量外售(根据欧洲订单烧制);欧洲生产瓷器3、丝织业:战国时产量大、质量高;汉代通过丝绸之路外销;明清达到鼎盛(苏杭的民营丝织业兴盛,出现花耧机《天工开物》记载)三、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2、明清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4、长期领先世界5、重心不断南移(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三课古代中国商业一、商业兴起1、先秦:商周:商人出现,货币为贝类;特点—官府控制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2、秦汉:原因: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丝绸之路开通表现:①大城市成为商业中心;②“市”出现,官吏管理,有时间(按时开市、闭市)空间(坊市分开)限制;③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3、隋唐:原因: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大运河的开通表现:商业城市繁荣(长、洛、扬、益);市繁荣(长安两市,西市“胡风”流行)对外贸易(广州设市舶使);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二、宋元时期的繁荣1、两宋:原因: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表现:城市中繁华的商业街区;商业品种增加;出现不同类型集市;出现纸币“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边境贸易与中外贸易发达。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必修2
生产关系。
(3) 制。
(4) 优秀工 上影响 发展。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③
1.西汉时期:中国的丝绸远销亚洲、欧 洲,为中国获得“___丝__国____”的誉称。运送 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_丝__绸__之__路__”。
2.唐朝时期:中国__瓷__器_____大量输出
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流通方式
民营 手工业
民间私人 经营
民间消费
在市场流通
家庭 手工业
以家庭为单 位,自主经 营
主要用来交纳 赋税和家庭消 费,剩余的一 小部分作为商 品出卖
仅一小部分在 市场流通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 材料一体现的手工业经
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_____手工业,其依附于
——《孟子·尽心上》 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
『辨析』 中 期领先于世界,但由 阻碍,始终没有进入 时代,因此不能误认 领先于世界。
课堂合作探究
主题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官营 手工业
管理方式
政府直接经 营,进行集中 的大作坊生产
产品用途
供官府、贵族 消费和军队使 用
流通方式

不在市场流通
主 称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新课标导学
历史
必修② ·人教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
学习目标
2
课前自主
3
课堂合作
4
随堂达标
5
课时作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1.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的特点 2.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业、制瓷业和纺 织业方面的重要发展成就 3.了解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的历程及原 因 4.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性质和基 本特征,理解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 的重要因素 5.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在世界上的地 位,分析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22 / 73 / 74 / 7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二、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1.纺织业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织麻和葛。

汉朝提花技术为后世沿袭和发展。

开辟丝绸之路,丝绸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唐朝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宋朝棉纺织业发展。

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明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1)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

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

(2)冶铁技术春秋晚期: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西汉: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5 / 7◇供风形式演变: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宋朝:开始用焦炭冶铁。

(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南北朝时:灌钢法(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3.陶瓷业(1)地位:瓷器是发明的,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2)代表性的成就:①先有陶后有瓷。

②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由陶向瓷过渡。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制出白瓷③隋唐: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越窑的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邢窑的白瓷(有“南青北白”之说)④宋代:瓷窑遍布,名窑涌现(哥窑、汝窑等)。

⑤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⑥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

(明清景德镇为“瓷都”)◆历程: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3)影响:唐朝开始出口;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课堂小结】归纳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解题关键:与世界手工业发展相比较。

思路引领:从部门与分工、技术、规模、经营形态、分布、地位等角度即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姓名:袁德飞班级:高二五时间:2019年5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土地制度: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屯田制、均田制★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知识要点归纳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1.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4.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274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274人民版PPT课件
商代后母戊大方鼎
2、冶铁: (1)春秋晚期:出现最早人工冶铁:块炼铁(低温,锻铁)到生铁
(高温,铸铁)
(2)战国:炼钢淬火 (3)汉代:
①铁业官营(工官制度)②开始用煤冶铁 ③供风(鼓风)变化: 自然—人力—畜力—水力(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4)南北朝: 灌钢法(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兵器锋利
(三)制瓷 1、原始社会:彩黑陶 2、商到东汉:陶到瓷的过渡,东汉:青瓷出现,北朝:白瓷出现 3、唐:陶瓷并存 (1)陶器: 唐三彩 (2)瓷器:①青:越窑 (南) ②白:邢窑(北) ③釉特点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 (一)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西汉武帝、盐铁钱铜四大有利可图行
业、长安和齐郡) 1、含义: 是皇家工场,为官府和皇室制造物品 2、评价 (1)利:技术水平最高 (2)弊: ①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支出大(生产不计成本、不投放市场) ②服务:帝王、贵族,不为社会服务 ③技术:行业隔绝导致技术垄断和新技术难以推广 ;传承封闭性(世 代相传)导致技术工艺失传
沙 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4、宋:出现五窑 5、元:青花瓷出现,景德镇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 6、明:青花瓷成主流产品,景德镇成瓷都
清:珐琅彩瓷(康熙)、粉彩瓷(康熙—雍正:登峰造极)
三、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特征 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其发展 受农业制约 2、官营、家庭、民营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分布广、部门多、规模大、分工细 4、技术先进,世界领先,产品出口 5、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品种多 5、宋朝:棉花推广到闽粤 6 、元朝: 黄道婆推广绵纺织技术,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棉布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7、明朝:桑棉种植面积普遍扩大,使用“花楼机” (古代织造技术工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二、“重农抑商”三、“海禁”与“闭关锁国”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东方的诱惑二、新航路的开辟三、走向会合的世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海上马车夫”二、“日不落帝国”三、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二、从工场到工厂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二、垄断组织的出现三、世界市场的发展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二、洋务运动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二、短暂的春天三、曲折的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二、探索与失误三、国民经济的劫难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二、经济体制改革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创办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铁路与公路二、水运与航空三、通讯工具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业走向繁荣二、影视事业的发展三、互联网的兴起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虚假“繁荣”的幻灭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临危受命二、实施“新政”三、摆脱危机困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建立“福利国家”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三、“斯大林模式”第21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会议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欧洲联盟二、北美自由贸易区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二考点清单

高中历史必修二考点清单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战国时期的堰、汉朝的渠、渠和渠等。

曹魏时,经改制的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明清时出现。

3.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以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和相结合;自给自足。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直到前期,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地位。

2.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时期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

两汉的和炒钢技术;东汉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发明,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制出。

北朝烧制出。

至唐朝,形成两大制瓷系统。

明清:、彩瓷、 (清朝)。

江西的景德镇是。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北宋前:(1)以上设;(2)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分开;(3)有严格的时间限制;(4)官府直接管理贸易。

北宋后:(1)宋朝的界限被打破;(2)时间限制也被打破;(3)官府不再直接管理商业;(4)城郊和乡村的“”普遍。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1)商业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城市;隋唐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一益二”)等成为繁华的大都会。

(2)商帮:明清出现叫“商帮”。

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和。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1.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公元前年,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这实际上。

战国时期,秦国的,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

2.理解“重农抑商”(1)含义:首倡于战国时期秦国。

国家鼓励的农业生产,限制。

(2)影响:维护封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积极:保护了和:在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

消极: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明清政府实行禁阻出海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分析比较、直观演示、归纳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就是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精工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难点: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导语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

其中,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古代中国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部分构成,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

3.古代中国商业是不断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空间、时间的逐步扩大。

4.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这种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则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导入:播放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视频片断,提问导入。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推进新课: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问题探究1:阅读教材第4页本课的引言由学生讲述神农氏的传说,然后说明神话传说往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实际生活,问:1)、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什么情况2)、能不能以此就得出结论3)、用什么方法可以加以证实(想一想: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了解过去的历史)这样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1)(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1)(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1)的全部内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006年12月9日,我国政府斥资从一位收藏家手中购回的“子龙鼎"入藏北京国家博物馆.它重达230千克,通高1.03米,是现已发现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也是带有“龙”字铭文最早的青铜器。

该鼎铸造工艺精良,纹饰精细优美,保存品相完美,是商周铜器中的极品。

它与著名的国宝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

国宝——子龙鼎想一想:我国古代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有哪些主要特点?提示:(1)最早出现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2)特点:分布相当广泛,生产规模较大;既有生活用具,又有生产工具;铸造工艺水平很高,且与政治权力相关。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1)手工业长期附属于_______,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________”的经济形式。

(2)广大农户生产自己消费的大部分________,所用原料大都自己种植和采集。

(3)在________发展的年代,家庭手工业的产品有时也进入________。

2.田庄手工业(1)种类:酿造加工、________、农具和兵器修造、冶铸锻造________等。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924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924人民版PPT课件
1.2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 工业发展的特征。
【考试说明】 手工业的发展
•复考习情备分考析 •1、1、一全个国重看点,:近以5年中21国考古,代其手中工手工业业发成展就成14就考和、特经征营 为方重式点4,考主,综要合集3中考于;题冶型铁看业,、选纺择织题业18、考制、主瓷观业3等考, •并解(业2适官、,全私当考四国手联题川卷工系形220式0业古11,40代的年考采农发考明用业展瓷清新、状器手材商,况工料山业业。,东发多发2展以展0特选1,2点择考同、题查时2的家0要形1庭4式注棉考考意纺棉查理织纺。业织。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天下无贵贱通行之














龙泉窑青瓷茶具
元代青花瓷瓶
明宣德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无穷魅力
奥运地铁支线中 青花瓷风格的车站
奥运颁奖礼服中 青花瓷元素
明代斗彩瓷器
蔓草纹瓶
缠枝莲纹罐














2、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瓷路”
后17了94。年由现英在国国人发外明用的动。 物骨头做原料,配上瓷土, 长的期专既以用白来瓷又是,英是轻国目,皇前图家唯和一案贵世新族界颖,细腻精美,好的一只盆 上公子认值的我高档们瓷一种桌,兼青有花使瓷的钱。
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权 利和地位的象征,号称瓷器 之王。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 3课 人教实验版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 3课 人教实验版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 3课人教实验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领先世界的手工业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二. 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重要表现。

2. 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本课概述:《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是本单元的第2课,本节课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手工业技术和创造的精湛的手工业品。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在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掌握了许多领先于世界的生产技术,制造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手工业品。

从青铜冶铸到发明灌钢法,从青瓷、白瓷的出现到五彩瓷、珐琅瓷的鲜艳,从薄如蝉翼的丝绸到花楼机的精巧,无不证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达与先进。

在国外,我国古代的瓷器和丝绸十分畅销,成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产品。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1)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产生: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发展: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生产的是青铜器(铜、锡、铅等合金),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此后,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皇室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难点)同学们通过看课本第一段可以总结出三点特征:我国古代手工业是在原始社会晚期,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并且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了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这三种经营形态在管理方式、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流向和地位上都各不相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家庭手工业站着相当比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解析:从数字来看,“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数量最少,青铜由于质地不够坚硬,较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是青铜冶炼的鼎盛时期,出土的文物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数量庞大,故B项正确;材料中武器有“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未体现青铜武器“多样”,未能说明商朝战争频繁,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有“出土青铜礼器40件”能说明“重视礼仪”,但材料还有乐器、生产工具、兵器等信息,做题不能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答案:B2.下图为汉代杜诗发明的利用水力的工具。

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西汉官营冶铁业生产状况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东汉的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与农田水利无关,故A项错误;水排作为应用水力的鼓风冶铁工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铁产量的大量提高和铁制工具的推广,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代才开始利用水力,故C项错误;材料仅反映鼓风冶铁工具,不能体现整个官营冶铁业的生产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B3.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

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解析:汉代官营手工业的规模都较大,而画像石中只有一台织机,不符合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A项错误;根据画像石上每个纺织工序由一人完成和一个织机等信息,可判定画像石反映的是家庭纺织业,可了解家庭手工纺织的生产状况,故B项正确;棉纺织业在宋代以后才兴起,汉代不可能有棉纺织生产,故C项错误;画像石体现了女织,并没有体现男耕,故D项错误。

答案:B4.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

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B.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C.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解析:原始社会,我国就出现了种桑养蚕现象,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商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没有涉及商代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故B项错误;由材料“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信息可知,商代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商代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故D项错误。

答案:C5.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制瓷业开始兴起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解析:本题考察了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东汉早已有制瓷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倚仗制瓷技能谋生的人,在当地超过了一半,故B项正确;制瓷业并不是全员参与,故C项错误;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的表述太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B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以金属冶炼的文物图片。

材料二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材料三史书记载:罗马共和国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

同一时期(春秋战国),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冶炼燃料的变化反映什么问题?(3)依据材料三,为什么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比罗马共和国士兵所使用的更锐利坚硬?答案:(1)表现:青铜技术辉煌灿烂;铸铁技术精湛;钢铁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2)反映我国古代冶炼水平不断发展。

(3)原因: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发展,铸造的硬度更大。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基础巩固]1.《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作剑……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囊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这表明当时( )A.铸剑由民营的大作坊集中生产B.供风形式采用水利鼓风C.灌钢法的使用,提高了兵器的锋利程度D.冶铁已经使用木炭作燃料解析:根据所学,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集中生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鼓囊”应为一种拉动的皮囊,水力鼓风是在东汉由杜诗发明的,故B项错误;灌钢法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炭”既然不是煤炭,那就一定是木炭,故D项正确。

答案:D2.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词“人工巧妙达到极点”可以得出,中国古代丝织业历史悠久,丝织业技术发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目中古罗马学者对中国丝织品的赞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汉时期,中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古罗马进行贸易往来,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3.“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

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

”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分工过细B.利益内耗C.管理僵化D.外部竞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官营手工业,旨在考查分析比较所学相关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内部消耗过大阻碍了官营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不是主要因素,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故本题选B项。

答案:B4.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公输班被誉为木匠祖师,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

这些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铁制工具的普遍推广C.冶炼技术的进步D.“百家争鸣”的出现解析:题干中的发明是木匠行当的,属于手工业成就,故A项错误;题干中出现的木工发明都是铁制工具,设问的是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中铁制工具的不同形制需要有质量较高的钢铁,它们的出现是以冶炼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故C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现象,不符合题干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C5.宋元的棉织品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麻织品成为大众衣料,松江棉布被誉为“衣被天下”。

到了明朝,棉织品生产更是已遍及全国各地,仅官府需要的棉布即在1 500万匹至2 000万匹。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棉花引入中国B.政府大力支持C.小农经济发展D.棉纺技术改进解析:棉花引入中国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不是宋元棉织品普及的原因,故A项错误;“政府大力支持”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但不能使得棉织品遍及全国,故C项错误;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使得棉织品生产遍及全国,故D项正确。

答案:D6.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粉彩和珐琅彩出现于清朝,故本题选D项,不选A、B、C三项。

答案:D[能力提升]7.“霍光妻遗(送)淳于越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

绫出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

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

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

”材料反映了( ) A.西汉官营手工业的发达B.霍显家开办丝织业手工工场C.陈宝光妻是西汉织室的纺织专家D.西汉时中原丝织业的高超技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丝织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所学相关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宝光妻传其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情况,排除A项;“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不是开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朝中叶后,B项错误;西汉织室是官营手工业大作坊,故C错误;宝光妻高超的丝织业水平反映中原地区的技术水平的传播,故选D项。

答案:D8.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

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印章上的字体是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字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D.该墓葬的陶瓷器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解析:图上文物字体属于篆体,经秦朝统一文字,不是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字,故A 项错误;此前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对中央集权威胁不复存在,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产品大多精美,因此这些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故C 项正确;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于唐朝,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9.明代后期在景德镇的部分民窑中出现了“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的现象,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 )A.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C.孕育着雇佣劳动关系 D.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解析:“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反映了民窑的工人对工场主的人身依附,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生产规模的问题,故B项错误;“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体现了工人与工场主的雇佣关系,故C项正确;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10.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