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2023_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暨智慧农业论坛成功举办
5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2023年11月2—4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承办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召开。
该创新大会以“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为主题,设1场主论坛,4场专题论坛以及9场分论坛,其中,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与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联合牵头策划承办了“智慧农业论坛”。
11月2日,智慧农业论坛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法国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兰玉彬,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巴基斯坦和中国等6个国家的10多所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的20多位专家和企业家,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外籍专家等200余人现场参会。
据该分论坛召集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王应宽介绍,智慧农业是中国智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农业论坛是WAFI 旗下最重要的分论坛之一。
智慧农业处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是实现本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农业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在现阶段,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这就需要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建设。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智慧农业对于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潜力。
此次论坛由王应宽秘书长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杨丽教授主持。
院士、国内外专家、企业家22人作了精彩报告。
能力,对中文场景的识别能力;2)行动力,能够像人一样去劳动;3)脑智力,像人一样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
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很大一部分与人工智能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农业自主无人系统、无人农场、智慧农场等。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 力量与科技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 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 地到餐桌、生产到消费、研发到市场各个 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 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区域 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产业技术体系的结构
岗位专家技术领域分布
产前7人 产中11人 产后2人 产业经济1人
(育种)
李秀根 曹玉芬 施泽彬 王迎涛 王 然 张茂君 吴 俊
(病虫、栽培及土肥)
王国平 刘凤权 张青文 刘奇志 张玉星 朱立武 张绍铃 秦仲麒 滕元文 徐阳春 常有宏
(贮藏加工)
王文辉 关军锋 周应恒
岗位专家的学科领域
果树学 13人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 心和综合试验站二个层级构成。
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由若干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功能研究室 设一个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研究岗位。
综合试验站
根据每一个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 特色等因素,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 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一个站长岗位。
(1)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 (2)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 术服务。 (3)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 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相 关问题。
10个,建立生产示范园面积3~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 200万亩以上。
(二)产业发展目标:
至2015年,在全国梨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综合 性状优良、熟期配套的新品种和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
技术,示范园平均单产提高到1500公斤/亩以上
(2009年全国平均梨单产约750公斤/亩),平均优质 果率由目前的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088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088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8.07.30•【文号】农办议〔2018〕121号•【施行日期】2018.07.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088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18〕121号普尔巴·图格杰加甫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库尔勒香梨品牌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
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标准化管理问题多年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加强标准制定,加快推广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截至2018年4月,我部共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695项,其中,针对大宗粮食作物、优势特色果蔬、畜禽制定了1500多项产品标准。
涵盖农业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规范、产品质量、安全限量、检测方法、包装标识、储存运输等方面,基本建立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的4级标准体系框架。
二是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
2017年,安排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新疆开展绿色高产高效整建制创建,集成推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示范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
2018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支持新疆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拓展创建内涵,提升创建层次,促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把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作为质量兴农的重要措施,构建完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同时,根据新疆农业发展的实际,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库尔勒香梨等区域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关于加大品牌保护问题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大力推进品牌强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国部分特色农产品概况
一、介休绵芪“绵黄芪”这个名字出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黄芪本出绵上为良,故名绵黄芪。
”“绵上”是我国古代地名,自古以来就是黄芪的地道产区之一,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分来说,“绵上”是指山西省介休东南及浊漳河上游地区,现更名为沁县。
这里出产地冲正芪质优品佳,具有质地坚实、色黄且绵软的特点,堪称黄芪中的上品,而且是专指传统老品种冲正芪。
“绵黄芪”是补气良药,药食同源,具有排毒生肌的效果,素有“十药八芪”之称,是黄芪中的上品。
介休种植绵芪已有上千年历史,介休生长的绵芪品质上佳,质地坚实,而且色泽十分的黄,触摸起来十分绵软,味道甘甜,豆腥气足,药用功效更强,被奉为地道药材。
为保证药效,当地的黄芪种植基地采取放养种植方式,不打农药,不用化肥,需要每年人工除草3-4次,当地通过公司独立承包土地种植的经营模式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发展绵黄芪种植基地。
如今,介休绵芪总种植面积近72000亩,年产量约10000吨,产值达8亿元,带动就业8000多人,介休绵芪市场应用领域广泛,产品畅销国内外。
绵芪种植收益是传统中药材种植的5~8倍,产业发展潜力可观。
二、寿阳小米寿阳小米自古以来就是寿阳县特色产品。
寿阳小米金黄透亮,颗粒饱满,口感绵滑,米香浓郁,粘糯爽口,清香四溢,蒸煮皆宜,酿酒清香。
其营养丰富,备受青睐,是保健养生首选佳品。
寿阳历史悠久,被国家命名为寿星文化之乡,传说中寿星为乡民赠送谷种、寿星食粥、寿星食小米糖圆等民间故事很多。
清朝年间,寿阳小米就被定为“祁乡贡米”,每年敬献皇宫。
寿阳谷子品种繁多,当地农家种有“大白谷”“铁索链”“蛇谷”等10余个品种。
近年又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培育和引进十余个新品种。
目前全县种植的谷子有30余个品种。
寿阳小米主要原料品种是晋谷21号,其米黄度其他品种无法相比,煮粥粘碗挂锅,适口性好。
寿阳小米品质佳,其内在品质均高于普通小米,深受消费者喜爱。
2005-2006年,寿阳小米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先后获上海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安徽省名优产品奖、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奖。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页PPT文档
50种农产品
1水稻 2玉米 3小麦 4大麦 5谷子 6燕麦 7高粱 8马铃薯 9甘薯 10木薯 11食用豆 12大豆 13油菜 14花生 15芝麻 16向日葵 17油用胡麻 18棉花 19麻 20甘蔗 21甜菜 22茶叶 23蚕桑 24食用菌 25柑桔 26苹果 27葡萄 28梨 29桃 30荔枝 31香蕉 32天然橡胶 33大宗蔬菜 34西甜瓜 35生猪 36奶牛 37肉牛 38肉羊 39绒毛用羊 40肉鸡 41蛋鸡 42水禽 43兔 44蜂 45牧草 46大宗淡水鱼 47对虾 48罗非鱼 49鲆鲽 50贝类
徐阳春
王文辉 关军锋
周应恒
21个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分布情况
省级农科院 14
地市农科院(所) 5
高校 1
其他 1
(二)人员结构:
21名岗位专家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46-50岁
5
12
51-55岁
4
21名试验站站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9
46-50岁
10
51-55岁
2
21名岗位专家职称情况:研究员或教授20名,副教授1名; 2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职称情况:研究员9名,副研究员(副 教授)10名,高级农艺师1名,其他(总经理)1名。
“十二五”体系建设目标
(一)体系建设目标:
1、至2019年,建成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 心1个,完成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耕作、 贮藏加工与产业经济4个功能研究室、21个岗位和 库尔勒等21个综合试验站的建设;
2、培养科研和技术推广青年人才,集聚全国梨 产业的主要研发力量,建设、壮大一支保障我国 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我国梨 产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县名
泊头、赵县、定州、晋州、 深州、辛集、迁安 阳信
宁陵、西华
➢4个重点区域
砀山、萧县 丰县、铜山、睢宁
➢4个特色片
龙泉驿、新津、苍溪 老河口、枝江、钟祥
九江
➢42个县
桐庐、松阳
璧山
礼泉、延长、彬县、浦城、洋县
运城市盐湖区、祁县
景泰
鞍山、辽阳
库尔勒、阿克苏 泸西、安宁 烟台、莱阳
华 北 白 梨 区
徐阳春
王文辉 关军锋
周应恒
21个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分布情况
省级农科院 14
地市农科院(所) 5
高校 1
其他 1
(二)人员结构:
21名岗位专家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46-50岁
5
12
51-55岁
4
21名试验站站长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9
46-50岁
10
51-55岁
2
21名岗位专家职称情况:研究员或教授20名,副教授1名; 2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职称情况:研究员9名,副研究员(副 教授)10名,高级农艺师1名,其他(总经理)1名。
重点区
省别 数量
华北白梨区 (16 个)
长江中下游砂梨区 (10 个)
西北白梨区 (8 个)
特色 梨区
辽南南果梨 (2 个)
新疆香梨(2 个)
云南红梨(2 个)
胶东西洋梨(2 个)
河北 山东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湖北 江西 浙江 重庆 陕西 山西 甘肃 辽宁 新疆 云南 山东
8个 1个 2个 2个 3个 3个 3个 1个 2个 1个 5个 2个 1个 2个 2个 2个 2个
3、建立和完善梨产业相关基础数据库、技术档案 及产业技术与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科研、生产和企 业之间的协作网络,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为我国 梨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河北鸭梨_统筹布局强支撑_聚合优势增活力
192023.14■ 聚焦 ■河北作为我国梨产业第一省,鸭梨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河北突出全产业链打造,瞄准全价值链提升,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力推动百万亩梨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目前,河北鸭梨产业集群产值由2019年的132.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59亿元,优质果率由75%提高到86%,加工增值由1:1.1提升到1:1.6,梨园亩效益提高1000元以上,品牌梨果市场溢价能力提升30%以上。
坚持统筹推进,高起点高定位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产业发展“新场景”明确思路定位。
按照一主(鸭梨)多辅(黄冠梨、秋月梨等)原则,放大特色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打造链条完备的产业体系,推进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形成一二三产高度融合集群发展新格局。
在功能定位上,以晋州、辛集等5个重点县和长城、东方等10家重点龙头企业为载体,对标欧美澳等国际高端市场,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优化基地建设,加强出口梨园和包装厂注册,完善商品化处理设施,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引领全省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魏县、武邑、宁晋、高阳、阜城等5个县为重点,对标京津沪广深等国内高端市场和京东、阿里等商超品质要求,打造“转型升级样板区”,加强传统梨园改造升级和品种改良,完善水肥配套设施,恢复传统品种风味,扩大新品种梨种植规模。
落实重点任务。
围绕基地建设、加工贮藏、市场拓展三大环节,积极落实“优化品质结构”“落实节水措施”“推广统防统治”“引进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建设高标准贮藏库”“提升产后精深加工能力”“加速电商业发展”“唱靓河北梨品牌”“拓展国际市场”九大措施,着力补齐“生产方式落后”“综合效益下滑”“产后环节薄弱”“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四大短板,实现“生产方式和综合效益”双提升、“商品化处理和加工增值”双突破、“产品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双飞跃。
实行专班推动。
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财政厅成立河北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形成省级抓统筹、市级抓重点、县级抓全面工作机制,形成全省上下协调联动工作格局。
11_个梨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梨是贵州省主要栽培水果种类之一,梨的生产在贵州省水果产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而贵州省梨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为中晚熟品种金秋梨与少量翠冠梨及中梨1号,成熟期集中在8月中下旬,最早熟品种翠冠梨成熟期在7月下旬,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梨鲜果的需求,而且目前很多品种老化,品质下降或品质不佳,口感不理想,市场价格低,经济效益低下。
近些年国内外培育了很多梨优良品种,为筛选出适宜贵州发展的优良、高品质梨新品种,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于2018年从国内外引进不同熟期11个优良梨新品种,在福泉市金山街道岔河村示范园开展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宜贵州高原地区种植的优良梨新品种。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点在贵州省福泉市金山街道岔河村。
海拔926米,年降雨量1292.5毫米,年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37.5℃,绝对最低气温-6.0℃,年日照时数1120.4小时,土质为沙壤,有机质含量6.59%,水解性氮含量246.6毫克/千克,速效磷18毫克/千克,速效钾791毫克/千克,pH值7.3,园地平整,雨水充足,排水良好[1]。
1.2试验方法试验品种为秋月梨、中梨4号、华山梨、翠玉梨、新玉梨、苏翠1号、满丰梨、玉露香梨、新梨七号、黄冠梨及夏露梨11个品种,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
于2018年3月底定植,每个品种332株,株行距1米×4米,树形为主干形。
定植方法:先挖定植坑,坑长宽深均为0.6米,挖出的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先把表土与底肥混合填入,再把心土细化后填在表面,并高出地表30厘米,然后将梨苗进行浅根栽培,浇透定根水,最后树盘覆盖黑地膜。
管理均采用生草覆盖,其余按照梨树常规管理技术进行,果实套袋。
2试验结果2.1植株生长情况从表1可看出,11个品种的5年生植株在通过2018年春进行浅根定植和采用主干形整形后,连续5年的平均生长情况为:华山梨与翠玉梨2个品种树势较弱,新玉梨和夏露梨2个品种的树势较强,其余7个品种树势强;秋月梨、中梨4号、黄冠梨和新梨七号4个品种的树姿是直立形,苏翠1号与夏露梨2个品种的树姿是半开张形,其余5个品种的树姿开张;树体侧枝年平均生长量从大到小趋势为:中梨4号>秋月梨>满丰梨>苏翠1号>新梨七号>黄冠梨>夏露梨>玉露香梨>新玉梨>翠玉梨>华山梨;平均树干周从大到小依次为:黄冠梨>苏翠1号>中梨4号>玉露香>秋月梨>新梨七号>夏露梨>新玉梨>满丰梨>华山梨>翠玉梨;从梨树生长的抗逆性情况看,苏翠1号、新梨七号、玉露香梨、新玉梨表现一11个梨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藕继旺1,胡家敏2,刘军林3,张晶晶1(1贵阳小河区金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阳550002;2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阳550002;3威宁自治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威宁553100)摘要:通过调查在贵州福泉引进试种的11个梨新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物候期、货架期、抗逆性和抗病性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筛选,从综合比较结果看,在贵州省福泉市科学管理条件下,11个梨品种中秋月梨、满丰梨、苏翠1号与新玉梨品种表现较好,其次是翠玉梨,成熟期分别为8月中下旬、8月底至9月初、7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407.5、462.4、316.3、334.7、346.2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3.8%、13.4%、12.6%、11.7%、11.3%;单株产量分别为10.75、11.38、11.64、11.72、10.17千克;均表现为品质优、适应性强。
打造宜机化果蔬茶园,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全国果蔬茶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集锦
行业动态2023年10月26—28日,2023国际农机展在武汉召开,“中国农机大讲堂”共计有50多场次专题会议及活动。
其中,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果蔬茶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无疑是最不容错过的精彩环节之一,来自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种植大户等共计150余人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吕晓兰研究员主持。
1.《柑橘生产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李善军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岗位科学家李善军教授讲到,柑橘生产全程机械化,涵盖果园生产环节中育苗、建园、栽植、施肥、植保、修剪、灌溉、采收、运输、加工和贮藏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装备。
从柑橘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选择与构建、柑橘智能化作业技术与装备助力高效种植、柑橘智能采后技术与装备提升商品价值、综合示范现场四个部分,生动描绘了以柑橘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和数字果园创新分中心建设为依托打造的未来样板智慧果园。
2.《张家口坝上地区露地结球叶菜补齐移栽机械化断链的探索》宋卫堂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耕种和田间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宋卫堂教授讲到,坝上地区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宜机化垄形参数,中耕和植保环节,也已经实现机械化作业;收获环节,实现了半机械化。
即运输车在田间行走,人工将菜采收后搬运至运输车(机械运输),同时在田间完成分拣、打包等作业;但移栽仍然要通过人工进行膜上移栽,是机械化链条中“断”的一环。
解决思路:改变移栽环节的工艺流程,由移栽后覆土,变为在移栽前为膜上“封口”提供土壤。
通过改进膜上覆土起垄机,最终达到满足坝上地区的农艺要求。
移栽试验结果苗穴的“封口”合格率大于95%。
3.《四川茶园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易文裕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农业农村部丘陵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易文裕副院长讲到,2022年,四川茶园面积605.35万亩,可采摘面积为525万亩。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研究——以梨园生草栽培技术为例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10]解 沛,王 琳.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3):79-81,85.[11]吕杰珍,林壁润,杨祁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青年科技骨干培养的若干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6):94-96.[12]张 旭.“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3(11):3-6,16.[13]于大伟.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例[J].理论观察,2019(12):89-91.[14]苏佳颖,陈以博,朱凌宇,等.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20,39(5):80-82.[15]殷春兰.新时期青年人才培养建设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1,31(12):68-70,87.杨一名,黄 智,王 鹏,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研究———以梨园生草栽培技术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5):255-259.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05.038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研究———以梨园生草栽培技术为例杨一名1,黄 智2,王 鹏1,吴巨友1(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梨园生草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果实品质提高,是重要的栽培措施,但我国梨园生草技术普及率较低,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计划行为理论是目前最重要的关于行为内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农业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等研究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为研究影响农户使用生草技术意愿及行为响应的因素,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调查了15个省(市)的204份梨园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模型路径分析、调节效应分析及假说检验分析了信息对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的影响,行为态度对农户意愿的影响,意愿对行为响应的影响以及知觉行为控制的调节作用。
我国梨果种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梨果种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一、我国梨果种植产业存在的问题1、主栽品种老化,优新品种比例少,优质果市场供给不足。
我国梨的主产区以“砀山酥梨”“鸭梨”“金花梨”和“南果梨”等传统晚熟地方品种为主(占70%左右),早熟品种占比较少,早、中、晚熟比例失调,致使成熟期过于集中,采后市场销售压力大、售价低,同时也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新、特、优”品种的需求。
2、栽培模式老旧,整形修剪繁难,果园基础设施差。
我国绝大多数梨园仍旧采用传统大冠稀植模式进行栽培,树体高大,管理和采收困难。
同时,大冠树形为5级层次结构,整形修剪各有要求,难以掌握,造成大量梨园失管荒废。
果园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生产成本高,标准化生产程度有待提高;免套袋管理,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果园基础设施差,水、电、路、渠不配套;受大风、倒春寒、冰雹等恶劣天气影响较大,防灾减灾能力薄弱。
3、施用化肥过量,土壤生态失衡。
近20年来,为了片面追求大果和高产,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欠施有机肥,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土壤酸化板结,理化性质变劣,进一步导致梨树生理失调。
近年频繁出现的龟背果、猪嘴果、虎皮果、霉心果等问题,绝大部分与单一或过量施用化肥有关。
4、产业化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我国梨果生产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经营规模小,投入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也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无法组织标准化生产,产、运、贮、销一体化程度低,导致大路货多,市场竞争力差,果农持续增收难度大。
近年来虽有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介入梨产业,建立了部分一定规模的梨园,但总体上经营的模式还比较落后,生产效益不容乐观。
5、梨果商品化处理欠缺,保鲜贮运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梨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较低,贮藏规模较小,且以冷库贮藏为主,气调贮藏较少。
梨果品以初级加工为主,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少,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落后,加工品附加值较低。
二、我国梨果种植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品种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和管理专业化。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栽培与耕作研究室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贮藏加工与产业经济研究室
河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岗位专家:合计21名,分布于7所高等院校,2个国家级研究所和6个省级研究所。
岗位专家的技术领域:
产前7人,产中11人,产后2人,产业经济1人 学科领域: 果树学13人,植物保护学4人,土壤肥料1人,采后与加工2人,经济 学1人
“十二五”体系建设目标
(一)体系建设目标:
1、至2015年,建成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
心1个,完成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耕作、
贮藏加工与产业经济4个功能研究室、21个岗位和 库尔勒等21个综合试验站的建设;
2、培养科研和技术推广青年人才,集聚全国梨 产业的主要研发力量,建设、壮大一支保障我国 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我国梨 产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21名岗位专家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46-50岁 51-55岁
21名试验站站长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46-50岁 51-55岁
5
12
4
9
10
2
21名岗位专家职称情况:研究员或教授20名,副教授1名; 2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职称情况:研究员9名,副研究员(副 教授)10名,高级农艺师1名,其他(总经理)1名。
50种农产品
1 水稻 2 玉米 3 小麦 4 大麦 5 谷子 6 燕麦 7 高粱 8 马铃薯 9 甘薯 10 木薯 11食用豆 12大豆 13油菜 14花生 15芝麻 16向日葵 17油用胡麻
18棉花 19麻 20甘蔗 21甜菜 22茶叶 23蚕桑 24食用菌
25柑桔 26苹果 27葡萄 28梨 29桃 30荔枝 31香蕉 32天然橡胶 33大宗蔬菜 34西甜瓜
库尔勒香梨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库尔勒香梨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库尔勒香梨属名优水果,以皮薄肉细、酥脆多汁、香甜爽口、营养丰富的独特品质而享誉国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对库尔勒香梨的调研,了解到库尔勒香梨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参考。
1库尔勒香梨产业化发展现状1,1库尔勒香梨生产现状近年来,库尔勒香梨生产呈跨越式发展,截止2009年10月,库尔勒香梨种植面积41万(667m2),比2008年增加1.4万(667m2)。
结果面积18.44万(667m2),比2008年增加1.95万(667m2)。
香梨总产量29.74万t,比2008年增长44.61%,香梨总收入超过5亿元,香梨入均收入达到3000元。
约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5‰比2008年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已占农民人均收入的首位,成为农民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
1,2库尔勒香梨包装及贮藏保鲜现状目前。
以生产香梨包装业为主的纸箱、包装带、包装扣达32家,其中有7家规模较大且具有先进的工艺设备和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可以满足香梨生产的需要;贮藏保鲜已发展到45家。
可满足香梨生产包装的需要,仓储总容量达到45万t,可实现季产年销。
1,3库尔勒香梨市场拓展情况近年来。
香梨营销市场在逐步扩大,出口市场也不断扩大,广阔的市场前景为香梨产业化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库尔勒香梨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2,1标准化生产进度缓慢,销售市场不稳定目前,香梨产业标准化生产进度缓慢,香梨单产不高,品质不优,市场不稳,开拓香梨市场的形势严峻。
据2007年4月我们对部分市场的调查显示,部分特级香梨包装每件仅售到20元左右。
2,2产业链条不紧,市场竞争无序香梨产业的龙头企业与广大生产者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生产和销售受国内外市场影响大,经营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
品牌效应不明显,包装混乱,销售市场无序,产、供、销脱节:香梨无公害产地认证等相关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3品牌培育和市场保护力较弱,香梨出口严重受限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出口国在有害生物的检查、检疫等方面设置重重壁垒,如何按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生产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做一名脚踏实地的巾帼科技特派员——记绥中县省级果树科技特派团团长赵德英
32 中国农村科技 CHINA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科特派风采TECHNICAL TASK FORCE2009年7月,赵德英博士毕业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工作之后,先后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驻绥中科技特派团的特派员、联络员和团长,长期深入生产一线,求真务实,知实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沉下身子,从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解决了一些困扰农民致富的关键问题。
建基地 搞示范建基地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可保证果农“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赵德英参加科技特派行动以来,致力于打造矮砧密植栽培的核心示范园,每一个基地从荒滩变成现代栽培模式的样板园,整地、栽树、修剪、施肥、灌溉,每一项工作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汗水。
从品种的引进、示范和筛选,从砧木的评价、筛选和应用,从树形的选择和培做一名脚踏实地的巾帼科技特派员记绥中县省级果树科技特派团团长赵德英养,从花果的培养到负载量的确定,从水肥的需求到精准调控,从果园生草到地力配肥,从病虫害防控到机械应用,每一个关键技术和成果的开发都凝聚了她的努力和智慧。
参加科技特派行动以来,赵德英亲自建设的核心示范园有三处,分别是绥中沙河高科技示范基地、绥中县秋子沟乡群英果业产销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绥中前所核心示范基地,总面积245亩。
目前,这些基地引进大量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样板,起到了既“做给农民看”又“领着农民干”的作用,实实在在的效益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朴素农民竞相仿效,已经成为新技术、新成果不断进入绥中果区的桥梁和纽带。
赵玉庭是绥中水泉子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果农,经常作为雇工参加前所核心示范基地的日常管理,真正参与到现代矮砧苹果栽培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
5年前,根据示范基地的新型栽培模式建立了8亩左右矮砧寒富苹果园,2019年进入盛果期,亩产达到5000斤左右,赵玉庭和其儿子由衷感受到新技术的重要作用。
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论述
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论述王秀梅1,张峰2,侯丽丽1,江振斌1,陈启民3(1.巴州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2.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3.新疆林业科学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
加快推进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和增收致富的机会。
库尔勒香梨作为库尔勒市的第一产业在整个巴州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香梨的地理标志性产品,全国90%的城市都有库尔勒香梨销售,已成为库尔勒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
关键词:库尔勒香梨;产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4-0289-021库尔勒香梨种植情况1.1库尔勒香梨人均经济收入状况库尔勒市林果业的实施于2000年初,林果业建设全面提速,林果面积与林果效益增长凸现,林果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指引农民走向增收致富的道路[2]。
库尔勒市林果总产量62554t,总产值23587万元,平均每个农民在林果业的净收入是969.8元,在整个市的人均净收入占比中占21.4%,全市形成以香梨为主的林果产业格局,如表1所示,2010—2018年库尔勒香梨纯收入基本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占库尔勒市农牧民总收入的25%~35%,为库尔勒市林果产业发展和民生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2库尔勒香梨历年种植面积与产量分析库尔勒市为香梨种植业的主产区[3],以库尔勒市为例,库尔勒香梨1949—2018年种植面积基本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998—2009年种植面积急剧增加,到2014年香梨种植面积较2013年的2.8×104hm2减少了2.0×104hm2,下降了7%,主要是因为2000年后发生了4次规模不小的低温冻害,导致腐烂病发生频繁,造成近几年死树毁园的情况不断发生;加之城市建设,近郊乡的部分梨园被拆迁,梨园面积不断减少。
农业产业园区简介
威县绿色A级梨产业园区简介威县绿色A级梨产业园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现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出口鲜梨质量安全示范区。
园区总规划面积35万亩,其中核心区发展10万亩,涉及14个乡镇200个行政村。
目前已引进陕西海升、河北龙集、河北国苈等龙头企业40家,组建农民合作社120个,发展种植大户34个,建成标准化梨园200个,发展优质梨树面积10万亩,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262”新型产业主体模式。
我县梨产业园区主要通过“六化”并举,打造富民大产业。
具体为:一是高端化引领。
聘请河北农大张玉星专家团队,明确战略目标,结合“多规合一”试点,成方连片区域化布局,制定《威县西沙河流域绿色A级高效梨产业带建设规划(2013-2020年)》,并出台《威县标准化梨园建设财政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
引进发展秋月梨、新梨七号、雪青等四个优良新品种,推广采用现代化省力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建设河北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绿色A级高效精品梨果出口基地。
二是区域化管理。
以抓工业的思路抓现代农业,专门成立了梨产业园区管委会。
深化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累计投入10亿元,实施路网井电、智慧节水、墒情测定等20余项基础设施工程,为项目落户、技术推广搭建优质平台。
同时,探索创新“六位一体”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跨区域管理难、涉农力量整合难、项目摆放规范难、发展质量保证难问题,经验全省推广。
三是科技化支撑。
聘请全省著名林果专家、省林业厅正高级工程师曲宪忠担任产业首席专家,与河北农大建立战略联盟,成立以张玉星等教授为带头人的“科技智囊团”,顺利建成束怀瑞院士工作站,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县实验站,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梨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单位。
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林果技术推广体系,从高等院校招录20余名专业本科毕业生,各有关乡镇配备一名梨产业专职干部,每个标准梨园分别培养1-3名技术人员,形成全方位技术服务网络。
科技小院赋能南果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3 23南果梨是辽宁省特色水果,2019年“鞍山南果梨”入选农业部首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作为辽宁地区南果梨的主要生产基地,海城将南果梨产业着力打造成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从种植、加工,到储运、研发形成产业链。
海城南果梨种植面积28万亩,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15亿元,南果梨已成为海城市“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更是东部山区18万农民的致富产业。
为进一步助力海城南果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沈阳农业大学在辽宁冠盛南果梨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南果梨科技小院,在助农兴农,赋能产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 聚焦南果梨生产关键问题南果梨品质受栽培嫁接、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诸多因素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南果梨科技小院成立以来,服务团队始终聚焦制约东北特色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梨品种性退化、土壤管理薄弱等导致果实品质低下、土壤养分贫瘠、产业效益低等问题,以梨果实品质提升为核心,集成并构建了优质红皮梨品种高接换种技术、果实石细胞消减理论及调控技术、果实高糖积累理论及调控技术,梨园土壤培肥及调控技术、区域地方品牌培育及多口径营销等优质、轻简化生产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前果树生产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这些成果为辽宁乃至东北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特色梨持续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 突出科技小院专业研究生服务能力海城市政府实施南果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明确提出要强化与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科技小院赋能南果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杜国栋,米童,张雪峰,许明洋 242024.03院所合作,打造辽宁省南果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
这对科技小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沈阳农业大学南果梨科技小院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入生产一线、服务生产一线的优势,将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海城南果梨合作社,在专业导师指导下,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生成为科技小院服务南果梨产业的重要力量。
2022年利州红梨产业发展及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
2022年利州红梨产业发展及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报告:2022年利州红梨产业发展及工作推进情况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同事们:我谨向大家汇报2022年利州红梨产业发展及工作推进情况。
2022年是我们致力于推动红梨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关键一年,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以下成绩:一、产业基础构建在2022年,我们致力于构建优质的红梨产业基础。
我们在以往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了针对红梨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技术研究和改进,推广了新品种,优化了栽培技术,并加强了对红梨病虫害的防治。
同时,我们也注重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和设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利州红梨的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市场拓展为了推动红梨产业的发展,我们积极开拓了国内外市场。
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览会和交易会,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进行产品推广,与国内外商家进行合作,我们成功地将红梨销往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企事业单位和大型超市的合作,提升了红梨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三、质量提升为了确保红梨的质量和安全,我们加强了监管和管理。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了对红梨生产全过程的监测和抽检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提升了红梨的质量和形象,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四、产业升级为了推动红梨产业的升级,我们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
我们加大了对红梨的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力度,并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同时,我们也鼓励种植户和企业加强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提高红梨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五、政策支持为了保障红梨产业的发展,我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我们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协商,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并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加大了对红梨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土地政策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支持,为红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作者:张峰李养义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20年第06期1 产业现状1.1 种植规模通过长期发展,库尔勒香梨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2020年库尔勒市香梨种植面积46.4万亩,总产量40.27万t,较2019年的总产22.77万t增加了17.5万t,增长了76.86%。
种植面积趋于稳定,稳中有增,但产量因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波动幅度较大。
1.2 贮藏保鲜目前,库尔勒市有大中小保鲜库113座,单库最大库容量6万 t,保鲜容量达到65万 t,气调保鲜库6.3万 t。
贮藏保鲜期6~10个月,保鲜质量达到新鲜如初,实现库尔勒香梨的提质增效和季产年销,形成环塔里木盆地千万亩特色林果基地的储藏保鲜中心。
随着香梨产业的不断壮大,以及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展,有力拉动了香梨包装行业、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库尔勒地区共有以香梨包装业为主在工商部门注册备案的包装企业32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0家,年生产香梨内外包装5千万套以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并大量外销。
物流业快速发展,基本建立了与生产水平、贮藏保鲜能力相适应的冷链运输系统,初步形成新疆南疆地区水果包装、物流中心。
1.3 品牌建设“库尔勒香梨”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出极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早在1996年,库尔勒香梨就被成功注册为全国第一件原产地证明商标,也是我国惟一一个农产品类原产地地理标志标识,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近些年,由于各地假冒库尔勒香梨以及侵权使用商标等对库尔勒香梨造成了冲击。
为扭转不利局面,市政府从2012年开始,重塑库尔勒香梨品牌,着力推行地理标志公用商标标准化,并加大力度推广“孔雀河畔”品牌,2012年确定“孔雀河畔”为库尔勒香梨的唯一主推品牌商标。
在香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营销香梨为主的各大企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一系列香梨商标,有艾丽曼、沙依东、东方圣果、拓普、金丰利、喆盛等,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S-29-07B:梨果运输和货架期间品质维持关 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CARS-29-08B:梨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
CARS-29-09C:梨产业基础数据平台建设
C1.中国梨种质资源数据库; C2.梨和砧木品种数据库; C3.梨病虫害发生情况数据库; C4.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数据库; C5.梨栽培、耕作信息数据库; C6.梨主产区气象、物候期信息数据库; C7.肥料与施肥制度数据库; C8.主要农机具及其生产厂家数据库; C9.梨产业经济基础数据库; C10.梨产业贸易数据库; C11. 梨产业发展动态数据库; C12.我国梨贮藏保鲜技术及相关企业数据库; C13. 我国梨加工技术及相关企业数据库; C14.农药企业和农药产品数据库; C15.梨种苗生产企业数据库; C16.梨产业主要仪器设备数据库; C17.梨产业全国从事研发的人员数据库; C18.梨产业全国省以上立项的科技项目数据库; C29.梨产业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数据库(论文、专利、成果); C20.其他主产国梨产业技术研发机构数据库。
•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 授、浙江大学陈昆松教授、北京市农林科 学院林果所魏钦平教授、青岛农业大学原 永兵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华 中农业大学郭文武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张 绍铃教授等果树学知名专家就果实品质形 成的生物学基础及品质研究热点和发展方 向做了大会主题报告。
•
梨体系专家李秀根、王国平、朱立武、王 文辉、王然等结合育种、砧木、栽培、病 虫防控以及采后处理等的研究进展,总结 、介绍了果实品质提升技术。
•
产业技术体系的结构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 心和综合试验站二个层级构成。
•
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由若干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功能研究室 设一个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研究岗位 。
•
综合试验站
根据每一个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 特色等因素,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 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一个站长岗位。
•
•“十二五”体系建设目标
•(一)体系建设目标:
•1、至2015年,建成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研发 中心1个,完成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耕 作、贮藏加工与产业经济4个功能研究室、21个 岗位和库尔勒等21个综合试验站的建设;
•
•2、培养科研和技术推广青年人才,集聚全国梨 产业的主要研发力量,建设、壮大一支保障我国 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我国梨 产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1)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 (2)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
术服务。 (3)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
,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 相关问题。
•
•
•
•
•
•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十二五”的设置及构成
•
CARS-29梨产业技术体系
✓ 首席科学家:张绍铃 ✓ 研究室:4个 ✓ 岗位科学家:21人 ✓ 团队成员:82人 ✓ 综合试验站:21个 ✓ 站长:21人 ✓ 团队成员:84人 ✓ 示范县:105个 ✓ 技术推广骨干:420人 ✓ 五年基本研发费:12750万元
•
•50种农产品
•1水稻 2玉米 3小麦 4大麦 5谷子 6燕麦 7高粱 8马铃薯 9甘薯 10木薯 11食用豆 •12大豆 13油菜 14花生 15芝麻 16向日葵 17油用胡麻 •18棉花 19麻 20甘蔗 21甜菜 22茶叶 23蚕桑 24食用菌 •25柑桔 26苹果 27葡萄 28梨 29桃 30荔枝 31香蕉 32天然橡胶 •33大宗蔬菜 34西甜瓜 •35生猪 36奶牛 37肉牛 38肉羊 39绒毛用羊 40肉鸡 41蛋鸡 42水禽 •43兔 44蜂 45牧草 •46大宗淡水鱼 47对虾 48罗非鱼 49鲆鲽 50贝类
王国平 刘凤权 张青文 刘奇志 张玉星 朱立武 张绍铃 秦仲麒 滕元文 徐阳春 常有宏
王文辉 关军锋
周应恒
•
岗位专家的学科领域
果树学 13人 植物保护 4人 土壤肥料1人 采后与加工2人 经济学1人
李秀根
曹玉芬
施泽彬 王迎涛 王然 张茂君 吴俊 张玉星 张绍铃 朱立武 秦仲麒 滕元文 常有宏
王国平
建设依托单位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栽培与耕作研究室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河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贮藏加工与产业经济研究室
南京农业大学
岗位专家:合计21名,分布于7所高等院校,2个国家级研究所和6个省级研究所 。
岗位专家的技术领域:
产前7人,产中11人,产后2人,产业经济1人
学科领域: 果树学13人,植物保护学4人,土壤肥料1人,采后与加工2人,经济 学1人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3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 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5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岗位专家技术领域分布
产前7人
(育种)
李秀根 曹玉芬 施泽彬 王迎涛 王然 张茂君 吴俊
产中11人
产后2人
产业经济1人
(病虫、栽培及土肥) (贮藏加工)
•
华 北 白 梨 区
5省16县:河北(8个)、山东(1个)、河南(2个)、安 徽(2个)、 江苏(3个) 。
•
西 北 白 梨 区
3省8县:陕西(5个)、山西(2个)、甘肃(1个)。
•
长 江 中 下 游 砂 梨 区
5省10县:四川(3个)、湖北(3个)、浙江(2个)、江 西(1个)、重庆(1个)。
•
特 色 梨 区
1)辽南南果梨(2个县) 3)云南红梨(2个县) ; 2)新疆香梨(2个县) 4)胶东西洋梨(2个县)
•
几点建议
•
1、强化品牌名果建设
玉露香梨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以库尔勒香 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 中熟梨新品种,适宜山西省忻州地区以南 及我国广大酥梨适栽区栽培,将发展成为 我国最具影响的梨品种之一。
为全面落实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的重点 任务和工作目标,5月22日-24日,国家梨产业技 术体系建设启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翰苑宾馆召开 。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共 64人出席本次会议
•
在全体大会上,张绍铃教授介绍了“十二五” 梨体系建设的格局,重点说明了三大体系 任务及五大研究室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岗 位及试验站的工作职责。
•5月23日,启动会召开
•
•首席科学家讲解任务规划及任务书填写说明
•
•参会专家合影
•
“果实品质提升技术” 学术论坛在青岛圆满召开
7月28日-30日,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主 办、青岛农业大学承办的“果实品质提升技术”学术 论坛在青岛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试 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示范县技术骨干共220余人 出席会议。
•
•
•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梨国
梨是世界性重要果树,栽培国家(地区 )有76个, 栽培面积为174.05万公顷,总产量为1951.4万吨。其 中:年产梨果2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12个。
我国梨总面积为 111.22万公顷,总 产量为1132.4万吨, 分别占世界梨总面 积的68.7%,占总产 量的57.2%。
•
•3、建立和完善梨产业相关基础数据库、技术档 案及产业技术与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科研、生产和 企业之间的协作网络,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为我 国梨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4、通过梨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带动全国 19个省(市、自治区)的105个示范县(区)的梨新 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高标准、规范化示范 园10个,建立生产示范园面积3~5万亩,辐射推广 面积200万亩以上。
•
CARS-29-10D: 应急性技术服务
1.监测本产业生产和市场的异常变化,及时向农业 部上报情况;
2.发生突发性事性及农业重大灾害,及时制订分区 域的应急预案与技术指导方案;
3.组织开展应急性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4.完成农业部各相关司局临时交办的任务。
•
•5月22日晚召开执行专家组会议
•
刘凤权 张青文 刘奇志
徐阳春
王文辉 关军锋
周应恒
•
•21个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分布情况
省级农科院 14
地市农科院(所) 5
高校 1
其他 1名岗位专家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46-50岁
5
12
51-55岁
4
•21名试验站站长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9
46-50岁
10
51-55岁
2
•21名岗位专家职称情况:研究员或教授20名,副教授1名; •2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职称情况:研究员9名,副研究员(副 教授)10名,高级农艺师1名,其他(总经理)1名。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2007年底,农业部和财政部选择水稻、玉 米、小麦、大豆、油菜、柑橘、苹果、生 猪、奶牛10个农产品,联合启动了现代农 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
2009年1月,新增40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 术体系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至此50个农产 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全面 开展。
•
现代梨产业技术体系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分布图
•
•(一)组织结构:兼顾学科与生态区
•遗传 •育种 •研究室
•国家梨产业 •技术研发中
心
•栽培与 耕作
•研究室
•病虫 害防控
•研究 室
•21个综合试验站
•贮藏 加工与 产业经 济研究
室
•
国家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