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合集下载

2024中国港口发展现状

2024中国港口发展现状

2024中国港口发展现状中国的港口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外贸物流和运输的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港口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下面将就2024年中国港口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2024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总量继续保持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12亿吨,比上年增长了3.2%。

这主要受益于国内外贸易的刺激,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

此外,中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进,也为港口的货运吞吐增长提供了新的机会。

其次,中国港口运营效率继续提高。

2024年,中国港口推进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装卸效率和作业流程的优化。

例如,上海口岸率先推行“双创”提速措施,通过加强与海关的信息共享,实现了进出口货物的快速通关。

此外,中国港口也积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码头、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等,提高了港口的运作效率。

第三,中国港口在国际航运市场中不断增强竞争力。

2024年,中国港口积极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通过提供高效的服务和设施,吸引了更多的航运公司选择在中国港口进行货物装卸。

同时,中国港口还积极开拓国际航线,加强与其他国家港口的合作。

例如,中国港口与欧洲和东南亚等地的港口之间开通了多条新的航线,为中国出口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四,中国港口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中国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天津港扩建了新的货物装卸码头,增加了港口的装卸能力。

宁波港开展了新的航道疏浚工程,提高了港口的进出口能力。

此外,中国还推行了港口跨境电商试点,为进出口商提供更便利的电商服务。

最后,中国港口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港口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港口发展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的港口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东部地区的港口竞争愈发激烈,同时也增加了物流成本。

其次,部分港口面临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问题,特别是大港口的污染和堵车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最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中国港口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来应对。

货物运输及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_1

货物运输及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_1

货物运输及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发布时间:2023-02-03T07:40:27.874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王达文[导读]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把外贸货物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进出口货物运输管理体系。

王达文河北省水运工程规划设计院,天津市 300221摘要: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把外贸货物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进出口货物运输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公路和水路为骨干、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进出口比重不断提升,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国家,同时也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港口是货物运输中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航运和外贸系统中仅次于陆地运输系统的第二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物流方式,其在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展开探究。

关键词:货物运输;全国港口;吞吐量1 引言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18年交通运输统计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交运发〔2018〕144号)要求,全国交通运输统计调查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四项原则”和“两个确保”的要求开展工作,认真完成交通运输统计调查各项任务。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交通运输新旧动能转换大局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二是坚持以“四项原则”和“两个确保”为指导开展工作;三是坚持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原则推进工作;四是持续改进统计方法促进统计效能提升。

截止2021年底,我国的港口货物运输数量再创新高,并且其整体的吞吐量也得以提升,以下将对其进行分析。

2 截止2021年货物运输概况2.1 运输总量持续增长,行业经济总量稳中有进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货物运输量2287亿吨,比上年增长6.6%;实现营业性客运量63.2亿人,增长0.4%;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637亿吨,增长2.9%。

我国港口的现状_问题和对策

我国港口的现状_问题和对策

我国港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撰文/陈正才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港口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基本扭转了过去长期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港口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不断提高,无论港口码头的技术装备情况,还是港口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情况都发生了历史巨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认真回顾我国港口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经验,审视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对于促进我国港口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缓解港口码头能力不足状况早在1973年,针对当时我国港口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需要的情况,周恩来总理发出了 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港口建设提上国家议事日程。

经过几年建设,到1980年,全国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32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42个,码头岸线长度7万余米,综合通过能力2 2亿吨。

但港口发展状况仍然严重滞后,港口通过能力不足,压船、压货和压港现象经常发生。

1981年到1985年曾连续三次发生港口严重堵塞。

一时间港口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 瓶颈。

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加大了对港口建设的投入, 1980年以后的5年间,在沿海先后建设深水泊位54个,新增能力1亿吨,建成了一批5万吨级、10万吨级的石油、煤炭、矿石专用码头和3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

在长江上也建设和改造了一批码头泊位。

80年代末期,交通部根据我国能源和外贸运输的需要,提出了主要针对解决煤炭、矿石、集装箱和客货滚装运输需要的沿海运输系统发展规划。

经过10年奋斗,一大批现代化的煤炭、石油、矿石、粮食和集装箱专业码头相继建成投产,逐步形成大中小港口合理搭配和相互补充、专业与通用泊位配套齐全的全国港口网格局,从而基本缓解了现阶段港口码头能力紧张的状况。

目前,我国吞吐量超过万吨的港口有2000余个,其中对外开放港口130多个;全国沿海和长江55个主要港口拥有码头泊位1446个,岸线长度51万米,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90个。

港口行业月度数据点评:行业继续回暖,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保持领先

港口行业月度数据点评:行业继续回暖,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保持领先

行业继续回暖,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保持领先港口行业月度数据点评事件概述: 2020年9月22日交通部发布全国港口8月份吞吐量数据。

2020年前8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92.9亿吨,同比+2.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9.7亿吨,同比+3.7%;内贸货物吞吐量63.3亿吨,同比+1.5%;集装箱吞吐量16807万标准箱,同比-2.5%。

► 行业持续回暖,全国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增速稳步提升。

8月内贸货物吞吐量数据优于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降幅缩窄。

2020年8月当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2.9亿吨,同比+7.2%,较7月+6.0%的同比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前八月货物吞吐量为92.9亿吨,同比+2.2%,较前7月+1.4%的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分贸易类型来看,8月内贸表现优于外贸,8月当月内贸货物吞吐量为8.9亿吨,当月同比+7.8%,增速较7月+4.2%的同比增速提高3.6个百分点;前8月内贸货物吞吐量为63.3亿吨,同比+1.5%,较前7月+0.5%的同比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外贸货物吞吐量为4亿吨,当月同比+5.9%,增速较7月+10%的同比增速环比下降4.1个百分点。

从8月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看,海外虽然仍然受到疫情限制,但经济重启继续进行,相关制造业需求平稳恢复,同时基础消费需求继续保持高水平,带动中国相关商品出口延续增长,集装箱吞吐量降幅缩窄。

但海外需求后续待看疫情发展。

从8月数据来看,2020年8月当月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406万标准箱,当月同比+6.4%,较7月+4.6%的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

前8月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6807万标准箱,同比-2.5%,较前7月-3.8%的降幅缩窄1.3个百分点。

► 2020年前8月西南港口群吞吐量增速领先,广西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速继续领跑,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主要港口首位。

分区域来看,2020年前8月,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及西南沿海五大沿海港口群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7.6/15.6/11.3/4/3.3亿吨,同比分别为+1.8%/ +0.3%/ +2.7%/+3.6%/+11.1%,西南沿海港口群货物吞吐量增速仍领先,前8月五大港口群货物吞吐量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五大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3721/3191/2656/800/339万标准箱,同比分别为-2.9%/-1.9%/-3.6%/-2.7%/+22.2%,五大港口群8月吞吐量增速环比均有改善,前8月仅西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同比正增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中国港口是我国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将就中国港口的现状及未来走势进行详细阐述。

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60个沿海港口,其中包括大型港口、主要沿海港口和次要沿海港口。

其中大型港口主要有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广州港等,这些港口承担着大部分的集装箱运输业务。

而主要沿海港口主要有青岛港、大连港、厦门港等,次要沿海港口主要包括福州港、丽水港等。

近年来,中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以2019年为例,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4亿吨,其中包括散货、集装箱、原油、液化气体等。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加强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货运物流体系的优化,提升了港口的运营能力和效率。

目前,中国港口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集聚地之一,并且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1. 增强综合竞争力:中国港口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着重增强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港口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港口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港口的装卸能力和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水平。

2. 推进港口自贸区建设:为了加快实现国家战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港口自贸区建设。

自贸区将为港口提供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国际企业入驻,并通过优化市场布局和流程管理,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3. 发展智能港口:智能化是未来港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港口将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推动港口信息化建设,实现港口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提高港口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还将发展无人化设备和无人驾驶技术来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能力。

4. 推动港口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未来港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港口将通过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港口的绿色转型。

采用清洁能源、推广环保技术和培育绿色供应链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港口的环境保护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指的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和广州港。

这五大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海上门户和物流枢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对这五大港口群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吞吐量方面的比较。

根据最新数据,上海港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达到了4.23亿吨,是其他四大港口的两倍以上。

其次是青岛港,吞吐量为5.67亿吨,位居全国第二。

大连港、天津港和广州港的吞吐量分别为3.91亿吨、5.15亿吨和4.04亿吨,居于全国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从吞吐量来看,上海港和青岛港是我国最繁忙的港口,大连港和广州港次之,天津港位于中间水平。

其次是业务范围的比较。

五大港口均发展了多样化的业务,包括集装箱、散货、液体货物等。

上海港和天津港在集装箱业务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各有不同的特色,上海港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和华东地区,而天津港则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了便捷的国际通道。

广州港在液体货物运输方面的业务较强,大连港则以散货运输为主要业务。

青岛港在集装箱和散货业务上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具有综合优势。

再次是港口设施的比较。

上海港、天津港和青岛港经过多年的建设,拥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和现代化的港口设备,能够适应大型船舶的停靠需求。

大连港和广州港也在不断完善设施,提升港口运营效率。

上述港口群都建设了临港经济区,为港口的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最后是物流服务的比较。

上述五大港口均设有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了货物物流仓储、保税加工和配送服务等,方便企业进行集散和转运。

上海港和天津港更是发展了物流园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港口群周边还配套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通。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的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各有其特色和优势。

上海港和青岛港在吞吐量和业务范围上表现突出,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完善的物流服务,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引领者。

大连港、天津港和广州港虽然吞吐量稍低,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作出了重要贡献。

港口码头年终总结报告

港口码头年终总结报告

一、前言2023年,我国港口码头行业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国际贸易持续复苏的背景下,迎来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港口码头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2024年的工作建议。

二、2023年港口码头行业发展概况1. 吞吐量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40亿吨,同比增长6.8%;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3亿TEU,同比增长7%。

2. 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港口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持续增加。

截至2023年底,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到2659个,同比增长2.6%。

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07个,同比增长3.2%;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52个,同比增长0.4%。

3. 港口功能逐步拓展随着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港口功能逐步拓展,从传统的货物装卸、仓储、运输向物流、贸易、金融、信息等多功能方向发展。

港口码头企业积极拓展供应链、物流、金融等业务,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4. 港口企业转型升级面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趋势,港口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拓展业务领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1. 港口拥堵问题突出随着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港口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部分港口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等存在拥堵现象,影响了港口作业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 港口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我国港口资源分布不均,部分港口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港口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影响了港口行业的整体发展。

3. 港口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随着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港口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

部分港口存在粉尘、噪音、废水等污染问题,需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四、2024年工作建议1.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缓解港口拥堵问题。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全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的主要经济增长引擎之一,港口集装箱运输在中国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港口集装箱运输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需求。

本文将对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需求进行预测。

1. 总体情况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港口82个,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3亿标准箱。

集装箱港口数量和吞吐量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其中,上海港位列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4300万标准箱。

2. 发展趋势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物流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港口开始采用智能化、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2)多式联运占比增加。

港口联运发展成为推动集装箱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物流企业和港口不断加大在多式联运方面的投入和合作。

(3)环保压力持续增大。

为了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港口对船舶和车辆的排放控制日益加强,不少港口已停用老旧的高排放车辆。

(4)数字化升级加速推进。

企业在集装箱运输中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 需求量预测未来数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需求量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中国货物贸易总额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货物进出口的集装箱需求增长也相应加速。

预计到2025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标准箱以上。

随着制造业和消费升级的发展,未来集装箱运输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

一方面,传统商品的集装箱需求将继续增长;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的集装箱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未来,港口集装箱运输对技术的需求也将愈发重要。

其中,数字化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提高港口运作效率,提升监管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

此外,远程操作技术和自动化装卸设备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六年世界第一

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六年世界第一

分竣工 投人使 用 。今年 上半 年 , 天津 东 方海 陆 集 装箱码 头集 装 箱 场桥 “ 改 电 ” 油 一期 工 程 竣 工 投 入使用 。该工 程 改造后 , 码头 单 箱能 耗成 本 比 该 用燃油 减少 7 % , 0 原来码 头 每装 卸一 个集装 箱 耗
280万标准箱 , 5 增速有所放缓, 但前三季度效益 同比增长逾 2 % , 0 并将继续保持全球集装箱第二 大港 口的地位 。
心、 北京 平谷海 陆港物流公 司 、 香港 贸易通公 司共
同投资组建的北京京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也同时 挂牌运作 , 标志着 天津港 口向北 京延伸 10千米 , 3 实现了天津港与北京无水港的直通运作。 北 京 国际陆港 规 划 占地 100亩 , 0 一期 占地 50亩, 7 预计总投资 2 亿元。规划建设 以通关监
力 的轮胎 场桥 , 为 以电 为动力 。这 项 总投 资超 改
20 08年我 国港 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 到 1 3 . 亿标准箱, 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 这是 1 2 0月 1
日在沪举行 的中国港 口集装 箱码 头高峰论坛 上传
出的信息 。
过 4 元 的工程 , 改造完毕后 , 亿 全部 将使港 口的总 能耗下 降约 4 9 , . % 每年 将 为企 业 节 约 运 行 费用 约 750万元 。 目前 , 0 集装 箱 码 头场 桥 “ 改 电” 油

保持稳 步增 长 , 箱吞 吐量 预计 1 集装 1月份可突破
100 0 万标 准箱 。
( 林应雄 )
1 1月 1 5日获 悉 , 京 国际 陆港 近 日在 北 京 北
●改革 开 放 ●
天津港 启动“ 改电” 案建绿色 港 口 油 方

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将大为缓和

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将大为缓和

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将大为缓和肖钟熙2009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开展以来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经过20年井喷式增长以后,2009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立即从井喷式增长转为下降,所以2009年也将成为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转折的一年。

虽然从统计数字看,降幅不大,但根据我国统计的规定,集装箱吞吐量统计不分轻重箱。

而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降低的幅度远小于外贸总额降低的幅度,而港口集装箱运输又主要是为外贸服务分析,由于不少港口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都在大力吸引空箱来港堆放。

所以集装箱吞吐量中,空箱所占比重要大于2008年,即实际降幅大于吞吐量统计。

因此真正的复苏,尚需待以时日。

而且,即使在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转为增长以后,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增速将大为缓和。

这些因素中首先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在正在优化,优化经济结构是从优化外贸结构起步。

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井喷式增长转为缓和增长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的结果。

如果不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将是平稳的过渡。

但是,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增加了一个急剧下降的阶段。

而金融海啸大大改变了外部环境,使我国以外贸为主导,而外贸又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失去了外部的支持,使经济结构优化更为必要,也更加迫切。

加工贸易必须升级换代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讨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五个“更加注重”,其中前两个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说明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将加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稳定、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人间奇迹。

然而,为此付出的资源与环境的代价也是惊人的。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GDP总量5.5%左右。

但是我们的能源消耗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费量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 ;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分析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分析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分析
一、港口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是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重要数量指标,港口吞吐量的流向构成、数量构成和物理分类构成是港口在国际、地区间水上交通链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最直接体现,也是衡量国家、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量化参考依据。

2021上半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76.4亿吨,同比增长13.2%。

2021上半年中国内海地区货物吞吐量最多地区为江苏13875万吨,其他内海地区货物吞吐量与江苏地区相差较大。

其中2020年中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为45亿吨,同比增长4%;2021上半年中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为23.6亿吨,同比增长9.2%。

2021上半年中国沿海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最多地区为山东50320万吨;其次是广东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为32390万吨;再次是浙江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为30272万吨。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2021上半年中国内海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最多地区为21914万吨。

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加,2020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6430万TEU,同比增长1.2%;2021上半年中国港口吞吐量为13818万TEU,同比增长15%。

其中,2021上半年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2198万TEU,同比增长14%;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620万TEU,同比增长22.4%。

2021上半年中国沿海地区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地区为广东3109万TEU;其次是上海地区集装箱吞吐量为2294万TEU;再次是浙江地区集装箱吞吐量为1790万TEU。

其中2021上半年中国内海地区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地区为江苏790万TEU,同比增长26.2%。

2023年中国集装箱运输行业现状分析

2023年中国集装箱运输行业现状分析

2023年中国集装箱运输行业现状分析内容概况:各国都把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和发展作为该国运输现代化进程的标志。

7月19日,《中国集装箱行业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22年度)》发布。

报告指出,我国铁路集装箱发送量达到了3000万标箱,同比增长19.6%。

近年来,我国铁路集装箱发送量逐年增长。

中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在2022年突破千万标准箱。

2023年1-11月,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935万标准箱。

铁水联运是多式联运中的重要一种。

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和水路均有运量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的特点,也分别拥有自己的优势。

铁水联运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进一步发挥水路、铁路运输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推动沿海和内河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等运输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长,在2021年吞吐量增长至2.83亿标准箱,2022年增长至2.96亿标准箱。

2023年1-11月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84亿标箱,同比增长4.9%。

2023年1-11月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是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440万标准箱,其次则是宁波舟山港,吞吐量为3280万标准箱。

关键词:集装箱产量及出口量、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集装箱运价指数一、集装箱运输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集装箱运输是对传统的以单件货物进行装卸运输工艺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当代世界上运输方式和运输组织形式之一,也是件杂货运输的发展方向,更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由于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热潮已遍及全世界。

各国都把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和发展作为该国运输现代化进程的标志。

集装箱运输行业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集装箱制造、装卸搬运设备以及燃油供应等产业。

产业链中游则主要是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包括多种方式,如集装箱多式联运、集装箱铁路运输、集装箱水路运输、集装箱公路运输以及集装箱航空运输等。

产业链下游则主要是各大工业制造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等。

1997~2005年中国港口主要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统计表

1997~2005年中国港口主要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统计表

34910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港 南京港
125150
118576
147381
188809
205698
南通市
南通港
80284
97416
116738
155661
158299
张家港市
苏州港
119132
105051
113114
136777
160440
江苏江阴港 集装箱有限 -7 公司 扬州远扬国 际码头有限 -8 公司 中远(太 仓)码头有 -9 限公司 -10 常州港 -11 泰州港 -12 常熟港 上海(万 11 TEU) 上海浦东国 际集装箱码 -1 头有限公司 上港集箱外 高桥码头分 -2 公司 上海沪东集 装箱码头有 -3 限公司 上海集装箱 码头有限公 -4 司 上海明东集 心慌箱码头 -5 有限公司 上海盛东集 装箱码头有 -6 限公司 上海港龙吴 -7 港务公司 上海港中还 集装箱码头 -8 有限公司 12 浙江省 浙江世航乍 浦港口有限 -1 公司 宁波大榭招 商国际码头 -2 有限公司 宁波大榭开 发区集信物 -3 流有限公司 宁波北仑国 际集装箱码 -4 头有限公司 宁波港北仑 第二集装箱 -5 有限公司 宁波港吉码 头经营有限 -6 公司 宁波港集团 镇海港埠有 -7 限公司
江阴市
苏州港
5327
7782
13176
12733
12182
扬州市
扬州港
38320
44026
46577
61286
58123
太仓市 常州市 泰州市 常熟市
苏州港 常州港 泰州港 苏州港 251.96
246
15012
35920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继续全球领先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继续全球领先

编 :4 3 0 0 6 3
收稿 1 3 期 :2 0 1 3— 0 4— 2 3
中国港 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继续全球领 先
今年 ,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保持继续增 长态势 ,中国港 口集 装箱吞 吐量 增长速度 继续全球 领先 ,增速 区域 差
异更加明显。中国科学 院预测科学研究 中心 日前发布 2 0 1 3年全球 T o p 2 0集装箱港 口预测报 告 ,随着世界 经济温 和 复苏 ,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整体将保持继 续增长 态势 ,但航运公 司仍将 面临严 峻的运力过 剩问题 今年集 装箱运 输市场前景仍不容乐观。港 口 集装箱吞吐量 可 以衡量 一个港 E l 在 国际经 济贸易 中的地位 ,是 全球经济 和贸易发 展
举 升试 验 及 对 获 取 的物 理 样 机 数 据 的 分 析 ,表 明
项目 初始角度/ ( 。 ) 最高角度/ ( 。 ) 平 台质量/ k g 数值 1 1 . 6 6 7 O . O 1 3 6
所设计 的产品具有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等优势 , 同时也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的一个晴雨 表。从全球前 2 0大集装箱港 1 3 的预测结果来看 ,今年将 有 1 1 个港 1 3来 自中 国,前 1 0大集装箱 港 1 3 则 有 7个来 自中国。中国港 口集装箱吞吐量增 长速度继续领先 。其 中,环渤海地区港 口集装箱运量增 速最快

天津港
和青岛港集装箱吞 吐量 同比增长将达 1 0 %左右 ,大连港同 比增长将 达 2 4 %以上 ,而珠三角地 区港 口集装箱 吞吐量
增速较为缓慢 , 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则可能负增长。从区域看 , 亚洲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仍将高于全

港口行业工作年度总结(3篇)

港口行业工作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港口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

本年度,我国港口行业在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港口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将2023年港口行业工作总结如下:一、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47亿吨,同比增长6.8%。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26.4亿吨,同比增长6.4%。

矿石、煤炭、钢材等大宗物资吞吐量增长成为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提升2023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提升。

据中国港口协会数据显示,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2.5亿TEU,同比增长5.2%。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2.3亿TEU,同比增长4.9%。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稳步提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外贸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23年,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全国港口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000亿元,同比增长10%。

沿海港口新开工、续建和建成投产的工程项目共100多个,涉及集装箱、煤炭、矿石、液体散货等多个货种。

1. 集装箱码头建设:全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约2.8亿TEU,同比增长7%。

其中,沿海港口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约2.5亿TEU,同比增长6%。

2. 煤炭码头建设:全国港口煤炭码头吞吐能力约15亿吨,同比增长5%。

其中,沿海港口煤炭码头吞吐能力约12亿吨,同比增长4%。

3. 矿石码头建设:全国港口矿石码头吞吐能力约25亿吨,同比增长6%。

其中,沿海港口矿石码头吞吐能力约20亿吨,同比增长5%。

4. 液体散货码头建设:全国港口液体散货码头吞吐能力约3亿吨,同比增长8%。

其中,沿海港口液体散货码头吞吐能力约2.5亿吨,同比增长7%。

四、绿色港口建设取得成效2023年,我国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集装箱码头是水陆联运的枢纽站,是集装箱货物在转换运输方式时的缓冲地,也是货物的交接点,因此,集装箱码头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全球集装箱港吞吐量排名情况如何?下面来关注一下。

具体报道表示
中港网发布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吞吐量统计排名表显示,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排名座次中,包括香港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共包揽七席,余下的第二、第六、第九名分别由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阿联酋迪拜港摘得。

前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军团”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重占到七成,为%,较上年%的分量进一步加重。

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排行榜中我国位居前茅
按吞吐量计,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序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釜山港、青岛港、广州港、迪拜港、天津港。

2015年全球前十港口队列中未有新面孔出现,位次变化也仅有宁波-舟山港和香港港互相交换位置,其余港口仍保持原位。

宁波-舟山港继2014年超越韩国釜山港、首次跻身世界前五后,2015年又一鼓作气超越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多出香港港50多万标箱,坐上第四名的宝座,香港港则由2014年的第四名滑落至第五名,釜山港虽位居第六,但以70万标箱左右的差距,大有重新夺回世界第五之势。

近几年吞吐量的具体分析
2015年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仍为我国的上海港,上海港以万标箱的吞吐量,连续6年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

排名第二的新加坡港在2015年大幅下降%,上海港增长%,被上海港甩出一条街,差距逾500万标箱,多年贴身近搏争夺世界第一,彻底梦碎。

从最近四年来看,上海港与新加坡港的差距呈逐步拉大之势,据数据跟踪,2012年上海港与新加坡港差距为80余万标箱,2013年扩大到100余万标箱,2014年差距再拉大到约140万标箱,而2015年更将差距锁定在560万标箱左右。

2015年,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连续三年稳坐全球第三的位置。

据中港网数据,2013年,深圳港首次超越香港港,跃居全球第三,其后逐渐扩大与第四名香港港的差距,世界第三的位置牢牢站稳。

宁波-舟山港近年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将曾经连续11年排名全球集装箱港口第五位的釜山港拉下马,之后马不停蹄,2015年又夺得香港港全球第四的位置。

据中港网数据,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虽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影响,较2014年增幅有所下滑,但仍居前十港口前列。

更多最新集装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信息请咨询中国报告大厅网站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港口集装箱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下滑一位退守第五的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四年下跌,2015年增幅为-%,创下13年来的新低,增速在前十大港口中垫底。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港口中,2015年出现负增长的仅有香港港和新加坡港,新加坡港增幅为-%,反映出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以集装箱中转运输为主的港口,面临更大压力。

2014年痛失世界第五宝座的釜山港,2015年仍暂守第六名的位置,但%的增速不容小觑,其与世界第五的差距不足70万标箱。

2016年釜山港或卷土重来,重返世界前五,其吞吐量也有望从2015年的1943万标箱,进入2000万标箱级的港口大佬“俱乐部”。

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位的青岛港与广州港,2015年吞吐量均属于1700万标箱量级,二者差距微乎其微,因而位次竞争更趋激烈和敏感。

从近年的形势来看,据中港网数据显示,2012年,青岛港以微弱差距惜败广州港,排名其后,2013年,又以微弱优势打败广州港,排名其前,2014年,再以微弱差距继续领先广州港。

以可比的统计口径来看,2015年,二
者仅有几万标箱的咫尺之遥,呈现贴身肉搏的胶着之势。

阿联酋的迪拜港,201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59万标箱,毫无悬念地保持了全球第九的排名。

排名第十的天津港,在2012年将劲敌鹿特丹港挑落下马、首次跻身十大集装箱港行列之后,目前已牢牢坐稳第十的位置,将二者差距从2013年的约140万标箱,扩大到2015年的180多万标箱。

据测算,2015年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共完成箱量万标箱,较2014年的万标箱,增长%,此增幅较2014年的%减少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背景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也十分乏力。

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俱乐部”入门门槛仍为1400万标箱,目前,全球1500万标箱以上港口共9个,2000万标箱以上港口共5个,比上年多出一个,3000万标箱以上港口为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