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初中物理八上《3第3节 超声与次声》word教案 (3)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3.3超声与次声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3.3超声与次声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3.3超声与次声在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时,我的意图是让孩子们通过有趣的活动,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我希望通过探究声音的不同频率,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掌握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它们的不同特性。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重点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不同,导致它们的传播特性也不同。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课程。

我会向孩子们展示一个超声波探头,并告诉他们,这个探头可以发出一种人类耳朵听不到的声音。

然后,我会用探头发出超声波,让孩子们尝试听到这种声音。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超声波的存在。

接着,我会向孩子们介绍超声波的概念,并解释它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

我会通过示例,让孩子们了解到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探测等。

然后,我会引入次声波的概念。

我会用次声波发生器发出次声波,让孩子们听到这种低频的声音。

我会让孩子们尝试区分超声波和次声波,并引导他们观察到两种声音的不同特点。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会重点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不同,导致它们的传播特性也不同。

我会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这个概念。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会让孩子们谈谈他们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

我会鼓励他们思考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科学探索。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存在,并掌握它们的特点。

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引入:我选择了使用超声波探头和次声波发生器作为实验工具,因为这些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不同特性。

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听不到超声波和听到次声波,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到这两种声波的存在,这对于他们后续理解概念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3章 第3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3章 第3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学习目标】1.从搜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从搜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超声自主阅读教材P47~4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频率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次声是指低于20Hz。

2.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超声雷达,用它来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

利用超声具有很强穿透能力的特点,人们制造了超声诊断仪用来检查、治疗人体疾病。

利用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破坏力的特点,用来破坏细菌结构,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知识链接:超声具有频率高、方向性好、反射力强、穿透能力强、“破碎”能力强、生理作用等特点,应用于超声雷达(声呐)、超声诊断仪(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超声波杀菌消毒、超声波去污、缩短种子发芽时间。

归纳总结:人能够听到声音需要四个条件:一是有声波到达人耳;二是人的听觉系统不出现故障;三是声响达到一定值;四是声音的频率在某一范围内,这四个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人就无法听到声音。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选择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3.图中的各个选项是生活中利用超声波的例子,其中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 )知识板块二次声自主阅读教材P48~4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等都能产生次声,能量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人在强次声环境中,器官将受到破坏,产生不适感,严重时造成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 教案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 教案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教案设计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教学任务分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教案设计
当堂练习:
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2.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 用声纳测海底深度
B.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 预报台风和地震
D.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3. 昆虫飞行是翅膀都要振动,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当他们都从你身旁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 能感到蝴蝶从你身旁飞过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教案设计
B. 能感到蜜蜂从你身旁飞过
C. 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
D. 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
4.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5s收到回波,则此处海底有多深。

第3章第3节超声与次声(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

第3章第3节超声与次声(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

教案:第3章第3节超声与次声(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第3节“超声与次声”。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超声与次声的定义及特点;2. 超声与次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3. 超声与次声的产生原理及区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声与次声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超声与次声的产生原理及区分方法。

2. 教学重点:超声与次声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超声波探伤仪、次声波发生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超声波探伤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超声与次声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理,引导学生掌握超声与次声的基本知识。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超声与次声应用实例,如超声波清洗、次声波报警等,让学生了解超声与次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实验演示:演示超声波探伤仪和次声波发生器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超声与次声的产生和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超声与次声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超声与次声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3章第3节超声与次声一、超声与次声的定义1.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2. 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二、超声与次声的特点1. 超声:传播速度快、能量强、穿透力强2. 次声:传播速度慢、能量弱、穿透力弱三、超声与次声的应用1. 超声: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清洗、超声波医疗等2. 次声:次声波报警、次声波监测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超声与次声的定义及特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特点,了解次声的应用和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具准备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及多媒体的设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声现象的一些性质并探究了它的规律,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在物理课的学习中,不能忘记思考物理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

一句话,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它来为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现在,你大概已经有了体会,那么你对超声和次声知道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它。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阅读课本,完成本节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研究发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由10-4Hz到1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 Hz到20000 Hz之间的声音,低于和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

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次声。

探究点一超声1.概念: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

2.特点:(1)频率高,能量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2)沿直线传播,可反射。

3.应用:学生阅读图3-27,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例如:狗能听到频率达50000 Hz的超声,蝙蝠能听到频率为十几万赫的超声。

(1)利用超声雷达(又叫声呐)探测物体位置等。

(2)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超声诊断仪(如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

八年级物理全册 3.3 超声与次声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3.3 超声与次声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一、课前准备1. 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有多大?什么是超声和次声?(答案: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20 Hz至20000 Hz之间。

高于20000 Hz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次声。

)2. 超声和次声各有何特性?(答案: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因而它显示出了种种奇特的性质,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二、名师解读点拨知识点1:超声与次声高于________Hz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________Hz的声音称为次声。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Hz之间。

答案:20000 20 20 Hz至20000【明确】我们平常听到的各种声音只是声音世界中的一部分,尽管听不到,却很有意义。

知识点2:超声及其应用【想一想】超声有哪些的应用?【点拨】超声波的应用是很广的。

定向发射的超声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比光和无线电信号远得多.模仿蝙蝠使用超声的道理,人类发明了声纳这种装在船只及潜艇上的装置.靠超声在水中传播时碰到物体产生回波,来测定距离,确定位置,能发现对手,或保证航行安全;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超声诊断仪(B超)可以用来检查、治疗人体疾病,超声探测仪能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可用在化学工业上,它还能破坏细菌结构可对医疗器械和食物等进行杀菌消毒。

用超声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注意】超声仍是一种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利用超声来测定距离确定位置时需要有传播的物质。

知识点3:次声及其应用【想一想】哪些情况可产生次声?【点拨】火山爆发、坠人大气层中的流星、极光、地震、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电离层扰动,等等.利用人工的方法也能产生次声波,例如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等等.【说明】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想一想】次声有何破坏性?【点拨】次声能量很高,能使机器设备破坏、飞机解体、建筑物破坏;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将受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坏,危及生命。

沪科版物理八全3.3超声与次声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全3.3超声与次声教案3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的应用和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惧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具准备】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及多媒体的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声现象的一些性质并探究了它的规律,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物理知道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

一句话,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它来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改善生活的质量。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超声和次声。

(二)进行新课研究发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由10-4Hz到1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低于和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

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一、超声1概念: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2 特点:⑴频率高,能量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⑵沿直线传播,可反射3 应用学生阅读图3-32,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例如:狗能听到频率达50000Hz的超声,蝙蝠能听到频率为十几万赫的超声。

(1)利用超声雷达(又叫声呐)探测物体位置等。

(2)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超声诊断仪(如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

(3)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举例。

(4)用超声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其他:超声空气加湿器、犬笛二、次声1 概念: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2 特点:⑴频率低,传播远⑵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破坏力3 应用:人声也听不到次声。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3.3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3.3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1.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超声与次声的奥秘。
2.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降低学习难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3.教学过程:
a.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b.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c.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超声与次声的基本概念、传播特性、应用等。
2.教学过程: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传播特性。
2.能够运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数据。
3.了解超声与次声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超声与次声应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超声与次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检查、海洋探测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的实际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播放超声与次声的应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频率范围和应用领域。
(二)讲授新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超声与次声 教案3(推荐).doc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超声与次声 教案3(推荐).doc

沪科版《3.3超声与次声》教案(简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2. 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4.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法过程]
引:
一、超声
1、.>20000Hz的声音
2、特点:频率高;能量大(穿透力秘破碎能力);沿直线传播
3、应用:B超、声呐(回声定位)
二、次声
1、<20Hz
2、特点:频率低传播远;能量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3、应用:地震、海啸、军事
三、声音的作用传播信息
传递能量
复习
作业:
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三章第三节,主要讲述超声与次声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超声与次声的定义:超声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2. 超声与次声的特点:超声具有方向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等特点;次声具有传播距离远、传播速度快、不受障碍物影响等特点。

3. 超声与次声的应用:超声在医学、军事、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超声波碎石、B超、声呐等;次声在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中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声与次声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超声与次声的产生原理、特点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超声与次声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超声波碎石演示仪、声呐演示仪、次声波演示仪。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音频,让学生感受次声波的存在。

2. 概念讲解:介绍超声与次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3. 特点讲解:分析超声与次声的特点,如方向性、穿透力、传播距离等。

4. 应用展示:通过实例介绍超声与次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医学、军事、工业等。

5. 实验演示:进行超声波碎石、声呐探测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超声与次声的原理和应用。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超声与次声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一、概念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二、特点超声:方向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次声:传播距离远、传播速度快、不受障碍物影响三、应用超声:医学、军事、工业等领域次声: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预警七、作业设计1. 描述超声与次声的产生原理。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3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3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学拓展:
(1)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了解超声与次声在科技发展中的新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组织学生参加科普活动,了解超声与次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通过一个生动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向学生展示一段视频,内容是关于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资源的场景。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和穿透力,能够探测到人类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海底情况。观看视频后,我会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吗?”“超声波具有哪些传播特性?”“除了探测海底资源,超声波还有哪些应用?”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3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知道它们在频率上的区别,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如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等,并了解超声波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3.了解次声波的传播特性,如传播距离远、能量损失小等,并知道次声波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关系。
(2)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难点解析:
(1)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特性的理解,尤其是方向性、穿透力等方面的掌握;
(2)学生对超声与次声在实际应用中原理的理解,如超声波在医学检查中的应用、次声波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3节《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3节《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第3节《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超声与次声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超声和次声的产生、传播和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超声与次声的定义和特点;2.超声和次声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超声与次声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教学难点:超声和次声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引入与声音相关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具体的超声和次声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3.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4.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构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10分钟)利用实例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超声和次声应用,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知识(15分钟)通过简短的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超声与次声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声波频率和波长对声音性质的影响。

3. 知识点解析(30分钟)分析超声和次声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超声和次声是一种特殊频率的声波,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有着特殊的特点和能力。

- 超声的产生和传播:介绍超声的产生方式,如压电效应和超声谐振; - 超声的应用:介绍超声在医学、工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 次声的产生和传播:介绍次声的产生方式,如高频振动和低频声音的合成; - 次声的应用:介绍次声在工业和科研领域的应用。

4. 实验探究(40分钟)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以加深对超声和次声的理解。

实验1:通过超声定位仪探究超声的传播特性;实验2:通过共鸣管实验探究超声的产生机制;实验3:利用共振现象观察次声的特点。

5. 案例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围绕超声和次声的应用,分组进行案例分析。

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进行讨论,包括应用的原理、方法和效果。

6.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点评,总结超声和次声的主要特点、产生和传播方式以及应用领域。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 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 教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3节超声与次声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课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动物对超声利用的媒体讲述,激发学生对从自然现象中获得知识的兴趣,以及在现在社会中运动的事例,培养对新技术应用的兴趣。

重、难点:超声、次声的概念,及它们的应用。

教案准备:多媒体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一.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号对着玻璃杯吹,杯子碎了,说明什么呢?生:声音具有能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不是所有由振动产生的声音我们人耳都能听见呢?学生猜想。

下面我们看自然界中这两个场景:苍蝇飞行的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凭听觉发觉飞行中的蝴蝶?生:思考回答。

要想弄清以上问题,下面请进入本节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自学指导(一)下面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看完P47面第一段,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人耳的听范围?超声?次声?(找到并掌握,2min完成)生:1.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其频率范围大致在20Hz-20000Hz之间.2.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3.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回答上面的问题:生: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秒,苍蝇飞行时的每秒振翅次数在听觉范围内,而蝴蝶的每秒振翅次数小于最低限20次/秒,所以能发觉苍蝇的飞行而不能发觉蝴蝶的飞行.思考:大家了解什么是的声波是超声,你知道有哪些动物也会利用超声呢?生:思考回答下请同学看媒体回答:蝙蝠是怎样探测目标的?看媒体回答。

生:蝙蝠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回声来导航的。

问题:哪么谁能举一些我们人类运用超声的事例呢?生:思考回答。

要想弄清楚我们人类究竟是怎样利用超声的我们再来完成自学指导(二)自学P48“超声”部分后,整理以下知识:(3min)1. 超声的特点:频率,传播时______好,穿透力______、“破碎”能力___ 。

3.3《超声与次声》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3.3《超声与次声》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教案:3.3《超声与次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3章的第3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2. 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3.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原理;4.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超声波探伤仪、次声波发生器。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超声波探伤仪和次声波发生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应用的了解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3 超声与次声概念: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特点: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次声波——传播距离远、传播速度慢、容易受到干扰应用:超声波——医疗诊断、金属探伤、清洗、焊接等次声波——地震监测、气象预报、军事领域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 请举例说明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等特点,应用包括医疗诊断、金属探伤、清洗、焊接等。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3.3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3.3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3.3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2. 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3.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检测方法;4.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机理、检测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产生机理和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超声波和次声波现象,如超声波清洗、B超、次声波等。

2. 知识讲解: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机理,通过示例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检测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种波的特点和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实例,如超声波雷达测速、次声波探测地下矿藏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实验报告册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工业、环保等。

六、板书设计1.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机理;2.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检测方法;3.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机理;(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超声波和次声波现象;(3)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医疗、工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2. 答案:(1)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产生机理:物体振动产生。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特点:传播距离远、传播速度慢、容易产生共振;产生机理:地震、风暴等自然现象。

【公开课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第三章第3节:《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第三章第3节:《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次声波
组织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电影的片段视频
并说说通过观看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
地震前为什么动物会有异常的表现?
因为地震前发出我们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次声
1、频率:低于20HZ
2、次声波的特点:穿透力极强、破坏力极强
3、来源: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海啸、原子弹、氢弹爆炸、导弹发射等
A甲昆虫 B乙昆虫
C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学生分析、完成试题
学生练习完成
作业布置:
P501、2、3、复习巩固本章的内容
补充练习
加强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复习回顾:1、声音的三个特性
2、音调是由什么决定
思考:自然界中所有频率的声音是不是人耳都能听见呢?
提问: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幅度很大,为什么我们却听不到声音,
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幅度小,我们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超声与次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3、超声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
应用:超声导航、声呐定位、B超、探伤、碎石等.
4、次声的特点:穿透力极强、破坏力极强。
危害及措施: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尽量防止次声的产生,尽量远离次声源
学生小结本节
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
课堂练习:
1.人无法听到正在捕捉飞虫的蝙蝠发出声音是因为()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C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
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学目标1.从搜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从搜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2.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音像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为什么我们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为什么我们有时能看到物体在振动而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研究发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由10-4 Hz到10-12Hz,但是否人都能听到呢?听不到的这些声音是什么呢?我们之所以有时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是因为我们只能听到一定范围内的声音。

说明: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一、超声师:下面先请大家阅读课本P47—48。

题目是:超声的应用。

生甲1:蝙蝠用超声导航。

师:好样的,掌声鼓励,甲队加20分。

板书生乙l:我老爸患肾结石后,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排出体外,没有开刀。

师:还是超声波先进,乙队加20分。

板书生丙l:在眼镜店里,店员用超声波免费为我洗眼镜。

师:狼来了,加分。

板书生丁l;既然可以重复,我来一个,渔民利用声纳探知海底和捕鱼。

师:同学们说,算不算?掌声响起,好,加分。

板书生甲2:在医院做心电图。

师:这个不是的,不能加分。

关于心电图,同学们课后去查阅有关资料便町知道。

生乙2:轮船航行在海里用声纳探测前方冰山的距离。

师:这个挺不错的,加分。

板书生丙2:B超检查身体的器官的病变。

师:灵活,加分。

板书生丁2:超声金属探伤仪能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

师:有深意,加分。

板书生甲3:化学工业上用超声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

(如油和水)混合在一起。

师:有创新,加分。

板书生乙3: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用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师:联系实际,重视应用,加分。

生丁3:用超声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师:大家说这个应用好不好?掌声响起,加分。

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超声加工。

超声加工是利用特制的工具作超声频率振动,通过液体中悬浮磨料来加工工件。

主要用于加工各种不导电的硬脆材料,例如玻璃、石英,陶瓷、宝石、金刚石等。

可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型孔、型腔、成形表面等。

超声与机械、电火花、电解等加工:方法配合使用,可使精加工时的去除率提高4倍以上,超声复合加工是超声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次声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动画(配有声音的)展示的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等。

生:观看。

师;自然界中的火(11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危害性也很大,下面开始第三软的竞赛答题,题目是:次声的危害与利用,答对加20分,答错不得分。

生甲4:次声能使机器设备破裂。

师:有可能发生,加20分。

生乙4:次声能使飞机解体。

师;你见过吗?有可能发生,20分。

生丙4:次声会破坏建筑物。

师:正确,加20分。

生丁4: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将受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师:讲得很好,加20分。

生甲5:在地震、风暴发生日寸会有次声产生,我们可以利用次声预报灾害的发生。

师:懂得应用,加20分。

生乙5:狗在夜深人静时,听到次声时叫喊,可以防盗贼和犯罪分子。

师:正确,加20分。

师;(没有人举例了)如果没有例子了,第三轮竞赛就到这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结果:甲队90分.乙队110分。

丙队100分,丁队90分,乙队第一名,丙队第二名,乙队派代表上台领小红旗,大家掌声鼓励。

师:现在我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次声的危害的具体事例。

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没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

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迷”。

原来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次声”。

次声为什么能杀人呢?原来,人们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频率极为相似(0.01~20Hz)。

当外界的次声频率与内脏的频率相同或相近时,就会形成人体内脏的共振状态,产生种种不良反应。

还会导致视觉模糊,吞咽困难,肝功能失调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四肢麻木,胸部产生压迫感。

尤其是当人的腹腔、胸腔及颅腔内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外来的次声频率相一致时,就会使人体的内脏系统振坏而丧生。

因此有人正在利用次声的性质与特点,探索研制一种能导致入神经麻痹的“次声武器”。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9信息窗,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发声频、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课堂归纳小结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生:讨论、归纳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1.超声和超声的应用。

2.次声和次声的危害、应用。

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板书设计第三节超声与次声1.入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2.超声与次声频率高于2000Hz的声音叫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3.超声的应用:碎石、B超、声纳定位、超声导航。

4.次声危害:对机器、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教学反思该课属于应用课,是前面声音知识的大集合,声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所以实例很多,但这些现象让学生直接回答,他们又一下子说不上来,所以我们通过及时播放录像的方式把学生引领到一个个生动的情景中,录像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所以很少使用课件,学生参与积极,热情很高,也说明把他们的举起调动了起来。

但在录像素材方面,下一步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如地震时动物的表现、龙卷风的情景等;在能体现国家高科技发展方面也应积极探索,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1.确定受力物体;2.找出作用点;3.找出受力方向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5.标出数值和单位;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五、力的相互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7.1 力一、力的概念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五、力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