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合集下载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既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重要考察内容。

而时政热点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该关注。

本次课件将介绍最新的六个时政热点,围绕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主题展开。

二、背景介绍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生活,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求实现共同富裕。

2. 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 区域协调发展为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致力于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5. 环境治理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6.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提高生产力、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时政热点解析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总任务。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把实现乡村振兴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3. 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通过加强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推动地区间协同发展。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适应供给侧发展的新特点,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浅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与奋斗目标的解读

浅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与奋斗目标的解读

浅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与奋斗目标的解读关于浅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与奋斗目标的解读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贫困和落后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大力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我国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进入冲刺阶段。

我国已经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不过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不平等和经济结构的矛盾。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现代化。

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维度。

特别是在新冠病毒疫情后,加快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为实现社会现代化铺设基础。

四、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新发展趋势伴随着新机遇。

在未来,发展新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快科技创新等都是新的发展方向。

另外,不断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将会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五、深入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是坚持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强农村和城市建设,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强化社会典型文化,营造和谐社会等。

五个案例分析一、“一带一路”倡议倡导着全球大发展大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我国参与全球经济贸易体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我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贸易便利化、倡导平等互利的国际贸易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整體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的新战略,针对贫困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社会保障等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调研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调研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首先,我们发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却仍然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农村经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其次,我们发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公平现象。

一些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丰富,而一些地区却相对匮乏。

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些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

最后,我们发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推行绿色发展,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
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解决面临的问题,不断完善社会制度,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农村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农村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农村法律知识讲座讲稿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我准备了一篇关于农村法律法规的演讲稿;农村的法律法规涉及方方面面,内容繁杂,在这里我结合实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探讨相关知识;一、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合理的利用农村土地也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关于农村土地的法律法规,我不想单纯的去搬那些生硬的条文,我想结合实际的事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学习;一农村土地承包法1、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承包方式的规定是:“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2、农村土地承包期限:耕地为30年,草地30至50年,林地为30至70年;3、土地承包的原则:一是按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二是民主协商,公平合理;三是承包方案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四是承包程序合法;4、农村土地承包的合法程序是: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3依法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4的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5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方案;5、下面结合相关事例谈谈土地承包合同问题;1例:土地承包人去世后,农村户口家属可以继承他的承包权吗村委会有权收回土地吗答案:承包人过世的,应判断他所在的承包合同内其他人员是否在世,如果都不在世了,属于全户消亡,发包方有权收回承包地;如果承包合同内还有其他成员,那么这份合同依然有效,发包方不能收回承包地;如果该家属和土地承包人是同一户口的,则不发生继承,可以继续承包;如果不是同一户口,则不能继承承包地,只能继承承包收益,村委会有权收回土地2例:女儿出嫁后,在婆家村没有分到地,她原来的地村委会有权收回吗答案:妇女出嫁,在新居住地没有获得承包土地时,原有承包地不得抽回;3例:大学毕业后,户口迁移到工作单位,农村老家的土地承包权该不该保留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第二十六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第二十七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只有全家都迁移到了设区的城市,纳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村集体才有权收回你们家家庭承包而不是个人承包的承包地,村集体在承包期内也无权调整你们家家庭承包而不是个人承包的承包地;4 例:承包了几百亩土地,打算种粮食,可是付了承包款后却没有了启动资金,那么土地承包合同可以在银行贷款吗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能贷款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都明确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根本障碍在于法律的禁止规定;但由于农民因缺乏可抵押的财产,融资渠道很窄,扩大生产规模存在很大障碍,而现阶段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在农民的财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允许农民以家庭承包耕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还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目前很多地方纷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主要用于四个方面;一是推进产业集中发展: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和重大产业化经营项目,加大对乳品、酿酒、肉类等农产品精加工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二是推进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解决农民进城购房资金需求;三是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支持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促进集中成片流转土地,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四是支持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环境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你可根据以上情况,选择适合的条款,写份贷款申请,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咨询并申请贷款;二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问题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就是农民可以将自己承包的村集体土地部分或全部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转移给第三方经营, 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集体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为;通俗点讲,就是承包农户承包土地后,如果自己不愿意种土地,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将所承包的土地再次转交其他人耕种,自己可以从中收取一定的利益;当然,被流转出去的土地一般不能改变其农业用途;1、如何办理农村土地流转1“提出申请a.土地流出方向村民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流转申请书,内容包括:姓名、村名、面积、地名、地类、四至、价格、期限、联系电话等,由村流转信息员向镇土地流转服务管理部门报送;b.土地流入方向镇土地流转交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土地流转申请表,内容包括:姓名、单位、需求面积、地类要求、意向流转期限、拟从事经营项目、联系电话;由镇土地流转服务管理办理并向县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备案;2审核、登记a.流出方土地情况审核按照“属地核实”的原则,经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登记;b.镇土地流转服务管理部门对流入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项目进行审核后,进行登记;3流转价格评估流转土地价格由流转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或委托镇土地流转服务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评估土地流转价格,作为参考依据;流转面积较大的,可由县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估;4信息发布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根据流转价格评估结果及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的信息,在交易服务场所进行信息发布,并约请流转当事人会面,平等洽谈;5自愿协商县、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作为管理、服务机构,协助土地流转双方依法自愿当面洽谈流转价格、期限等相关事宜;6签订合同土地流转双方协商一致,达成流转意向后,按程序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7鉴证、归档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一式五份,经镇鉴证;流转面积较大的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公证;合同文本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其余三份分别由村、镇、市归档备案;2、转让与转包、出租的区别主要有哪些1转让时承包户须有稳定的非农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转包和出租没有此限制;2转让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并经发包方同意,而转包和出租只须到发包方备案;3转让后新的承包方应当与发包方建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终止,而转包和出租继续保持原承包关系;3、对未进行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水面等应如何流转对未进行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水面、“四荒”地、林地以及整治开发的农村闲置宅基地等,经村、组会议讨论研究,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承包方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后,可以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规范流转;4、土地流转纠纷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1协商:是由发生争议的土地承包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解决承包纠纷的一种方式,这是解决承包纠纷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2调解:是指土地承包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后,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讲理劝说,分清是非,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依据法律规定,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这也是解决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3仲裁:是指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双方根据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的事项交给仲裁机构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后,按照一定的程序作出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的仲裁裁决,从而解决双方的争议;4诉讼: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通过协商、调解方式不能解决纠纷,也不愿进行仲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农村土地流转发生争议或者纠纷,当事人应当依法协商解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镇街道调解;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向镇街道或者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三关于农村土地征用的相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土地也在被不断的征用,为此,我们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1、什么叫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主要是:行政征收取得的是财产所有权,而行政征用取得的是财产使用权;2、土地征用有哪些特征土地征用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在法律关系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土地征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是特定的,征用方只能是国家,被征用方只能是所征土地的所有者,即农民集体;2征用土地具有强制性;3征用土地具有补偿性;4征用土地将发生土地所有权转移;3、国家集体土地征用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2保证国家建设用地的原则;3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原则;4谁使用土地谁补偿的原则;4、我国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范围和标准包括:1土地补偿费;2安置补偿费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我国土地的所有形式包括两种,一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制,二是土地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与农村集体之间所有权的转移,它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给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相应的补偿后,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关于土地征用问题,农民朋友关注的主要是赔偿问题,而补偿各地又不尽相同,那么补偿的标准是什么呢1统一年产值标准的制订;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耕地的最低统一年产值标准,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制订统一年产值标准可考虑被征收耕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2统一年产值倍数的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确定;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倍数计算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应当提高倍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高补偿标准执行;3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制订;有条件的地区,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实行征地补偿;制订区片综合地价应考虑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4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土地补偿费应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具体分配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撤销建制的,土地补偿费应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二、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代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1、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技术应用是指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推广的农业技术的应用;为确保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支持和保护农业技术应用主体参与应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1无偿服务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2农业劳动者享有对推广技术的选择权3农业劳动者享有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权利3、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为了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法作了具体规定;a.国家投入资金;b. 社会各界筹集资金;1集体资金;2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通过自身经营服务创收筹集的资金;3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企业事业单位等投入的资金;4国内外有关组织与个人提供的贷款和捐赠资金;2人员保障为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推广队伍,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有关保障措施作了具体的规定;a.稳定农技推广队伍b.提高从业人员素质3物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资条件,如必要的试验仪器、测试设备、生产资料、试验基地等;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的规定这些要受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转租和拍卖;三、农村婚姻法当前农村离婚问题呈现离婚率居高不下、当事人年龄小且结婚时间比较短、外出务工人员多、女性提出离婚的多、涉及违法行为的多、当事人在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短期内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多等特点;其主要原因是打工外遏、婚外生情、草率处理婚姻问题等;司法机关在处理农村离婚案件过程中也遇到了当事人举证困难、公告送达和缺席判决的案件比例高、过错赔偿制度运用较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离婚后难以实现等问题;为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加强法律宣传工作和婚姻管理工作,尤其司法机关要正视问题,创造性地执行法律,充分行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通过正确贯彻实施婚姻法,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1、婚姻法规定应当禁止的行为有哪些1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2借婚姻索取财物;3重婚;4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5家庭暴力;6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2、结婚的法定条件有哪些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2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4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处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3、婚姻法的“四个禁止”1禁止买卖、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3禁止重婚;4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4、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婚姻法规定了五项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包括: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5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5、在哪种情况下婚姻是无效的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6、婚姻法对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的受害人的救助是如何规定的1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2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3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7、农村妇女离婚或丧偶后留在男方村中居住是否享有责任田、口粮田和宅基地1农村妇女结婚或者离婚后,户籍迁往其他乡村的,其责任田、口粮田和宅基地应当由其落户的所在地解决;2如仍在原籍,原户籍所在地不得撤回她的责任田、宅基地;3不论是丧偶妇女,还是离婚后的妇女,都有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只要户口还在原籍,就不能剥夺她的责任田、口粮田和宅 .。

提高农村妇女素质

提高农村妇女素质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妇女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

农村妇女作为一个占全体农民人口一半的社会群体,不仅肩负着物质生产与再生产的重任,而且是人口再生产的主体。

因此,农村妇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口素质整体状况。

而农村人口即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既是加速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整体现代化的必备前提与基础,又是这一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要战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举措。

新农村之新,不仅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新制度、新风貌,而且最核心、最关键的还是新农民。

没有新农民,新农村就失去了根本和基础。

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广大农村妇女是我们农村的一支主要力量,她们既是党和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体,又是整个社会乃至各个家庭发展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生产的60%以上都是由农村妇女来承担,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程度如何,将决定着农村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越来越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梁启超早在《变法通论.论女学》中就曾明确指出“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女学衰,母教失,愚民多,智民少”、“欲强中国,必复女权,欲复女权,必兴女学”的主张,将兴女学与民族的安危,国家的强弱联系在一起,在新世纪的今天,科技迅猛发展,要使广大妇女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大力推进优秀读物进家庭,使广大妇女充分认识到妇女受教育提高素质的意义,舍得在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方面下功夫,搞投资。

要从实际出发,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搞好培训。

使之成为新型女农民,其标准是“思想观念新、文明诚信好、致富技能高、经营能力强”。

要按照全国妇联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增加观念新、讲文明、重参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第十课教案讲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第十课教案讲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第十课教案讲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面对许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深入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工作。

时代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是在我国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再次升华,也是在充分估量我国自身实际和世界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的战略目标。

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近年来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实力。

另一方面,小康社会的背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

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法律和制度保障。

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任务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新时代美好中国的现实需要。

具体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切实坚持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人民放在国家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引领力。

二是有利于提升民生福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惠及基层、更多照顾困难群体,加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让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从经济、社会到环境领域,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引领下,中国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取得的新进展。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经济增长持续稳定,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也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

特别是去年启动的全民医保体系改革,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此外,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各项环保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大气、水质和土地的环境状况。

同时,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

近年来,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方面的投入也大幅增加,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做出了积极努力。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面临一些挑战。

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新的进展,从经济、社会到生态环境各个领域都有了积极的变化。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

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

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

过去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倍。

预计今后2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持过去20年的增长势头,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过去2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倍,到2000年为2253元。

可以预计,今后2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增长3.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近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

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

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近10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2000年达到19平方米。

预计2020年可以超过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我国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

今后20年,我国将坚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

向新高度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新机遇

向新高度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新机遇

向新高度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新机遇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巨大机遇。

这些机遇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无限潜能,也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继续迈入新的高度。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阶段目标,是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取消煤炭行业和钢铁等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优化企业结构,发展创新型经济,探索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模式,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2. 环境保护成为国家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环境,有效地防治空气、土壤、水等生态环境污染,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为全体人民创建一个舒适、宜居的生存环境。

3. 中国居民收入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社会保障,实现医学、教育等标准的普及,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现代化的新机遇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基本要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新的举措。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经济共同体,发掘中亚、中东等市场潜力,对中国经济的开展起着积极作用。

2. 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大力加强科技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出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大大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也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

3. 学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及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与当代发展相结合,形成独具中国风格和特色的文化产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新时代下,建设小康社会已经不再是物质地、粗放性的建设,而是注重质量、力求更高效率的全面建设。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秉持“四个全面”、统筹发展、改革创新等原则,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点。

一、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这不仅仅是全民共识,更是实现小康社会共同的愿望。

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创新思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开展深化改革,助力建设小康社会。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健全科学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证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

建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市场调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进一步完善法规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市场调节、公开透明、行政效率和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联动性。

加大政府的智力及资金的投入,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三、优化经济结构,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需要积极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深化创新驱动,把创新思维转化为现实效益。

鼓励高端技术产业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坚持“适度超前”的战略,把握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阶段性作用。

在科技、经济、生态、教育和人口等方面采取“高端驱动——集体提升——有机转移”等多元化转型方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产业学院融合,打造人才强国实现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的基础,需要在产业结构、人才培养上打破固有的瓶颈。

在生产力发展上,提高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度,在人才培养上,促进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的融合,加大企业人才培养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

它体现了民生幸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要求,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在经济发展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国民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较高水平。

这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健康发展,加快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在民生改善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这需要不断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就业,提高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实现共享发展、全民共富。

在社会进步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这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法治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助,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这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改善产业结构,支持创新创业,提升民生福祉;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注重社会责任,为小康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全体公民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领域齐抓共管、协同推进。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幸福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目标,最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发展是党执政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的第一要务

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编者的话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

他提出14个“如何”。

本报“专家议专题”专栏从今天起,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就这14个“如何”进行讨论,每期一题。

今天刊登的3篇文章,围绕“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谈了各自的见解。

解决好三个层次的发展问题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正在遇到或即将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还会面临各种各样可以预料的或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加快发展的战略思路不动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包含三层内容: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首先,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实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果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比较,那么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人民的富裕与否、科技水平的高低,都可以归结为经济实力的强弱。

不首先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可能缩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

换言之,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增强经济实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当前,我们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就业压力较大;二是农民收入增长较慢。

怎样才能不断缓解就业压力呢?要靠发展,使经济增长率高一些。

新的就业岗位是在经济增长中产生的。

第三产业之所以能多吸纳就业者,是因为人民的收入水平将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上升,从而人们的消费支出总额将增长,消费结构将相应地发生变化,第三产业也就发展起来,并相应地增加就业人数。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那么,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呢?在中国共产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1年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首先,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经济全面发展。

这包括了国民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统一等方面。

经济的全面发展,不仅意味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也意味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意味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意味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社会全面进步。

这包括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文化事业的繁荣、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

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

再次,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这包括了生态环境的治理、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等方面。

一个美丽的中国,不仅仅是指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指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最后,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人民全面幸福。

这包括了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丰富、社会关系的和谐等方面。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基础,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要坚持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园。

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对我国就业的回顾分析和未来展望

对我国就业的回顾分析和未来展望

2 1 0 9 0
2 1 8 09 2 3 0l 1 2 3 7 7 1 2 4 6 1 4
2 0 0 r 7 2 0 D 8
2 00 9 2 O l 0 2 0 1 1
2 8 6 2 7 3 4 0 0 o
3 5 2 2 6 4 0 5 3 3 . 6 4 7 4 4 8 . 0 3
Hale Waihona Puke 3 1 4 4 4 3 0 6 5 4
2 2 7 9 3 n 5 2 6 5 9 4
1 9 9 1 4 6 1 8 3 . 4
1 5 7 6 38 . 8 1 8 7 3 8 3 . 2 2 6 3 8 1 6. 2 3
2 蚴
1 o 3 8 7 9 . 6 1 2 O 4 8 6 . 6
社 会 发 展
对 我 国就 业 的 回顾分 析 和未来展 望
●王 小英
[ 内容提要 ] 当前我国进入 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时期, 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本 文在对 目前就业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认为要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投 资环境,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
Y 2 ( 亿兀)
3 38 3 5 . 0 3 7 54 3 . 0 3 9 0 0 4 . 2 41 o3 3 . 6 4 5 5 5 5 . 9 49 51 2 . 3
L 2 ( 万人)
1 61 8 0 1 6 4 9 l 5 1 6 4 4 0 1 6 2 3 5 l 6 2 1 7 1 6 2 8 4
社 会 发 展
性 矛盾 日益突 出 。
1 . 我 国当前 就业现状
高失业率问题需要 比较长的一段 时间才能恢 复到 比较正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来描述
在“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在进一步大力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通过构建优质高效的发展体系,建设多样性繁荣发展空间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首先,在国家的引领下,以提高国民幸福感,实现共同繁荣为企业新使命,发动全社会开展深度贫困治理。

全国中央片区开展了脱贫攻坚行动,有效地推动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其次,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支撑经济发展,引导经济结构优化改善,推进改革开放,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和实体经济竞争力,推动发展综合效益持续提升。

此外,本期在内生性发展方面,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实现了民营企业政策年和内生性创新,帮助企业改变发展方式,以增强战略优先性和国家竞争力。

此外,今年还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清洁生产、廉洁政治和生态文明发展。

总之,正如当前正处于十四五时期,中国由于高度重视小康的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此外,小康社会建设不仅针对于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还要加快产业升级,改善公共服务,提升人口素质,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的概念具体化

全面建设”的概念具体化

全面建设”的概念具体化
21世纪我国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国来说,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阶段和前期目标,必然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方面体现出新的更高的发展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社会主义社会系统角度提出的集中体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全面建设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_________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_________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新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利益观和人民观,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来制定发展战略;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处于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之中,高校理科教学要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应做多方面的探索。

笔者认为,提高思政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技能,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与魅力,以其“能言”与“善辩”,晓之情、动之理,则是切实改善教学效果,增强思政教学的感召力和渗透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往往忽视的一个方面,思政教学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使它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学,它是“用心”在教学,是师生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是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是信念的塑造和内化。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人们最重要的一种交流手段,教师语言技巧的优劣是学生能否接受我们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引发他们思考的关键。

当今大学生不仅要求思政教师要成为信念之师,而且也要求他们成为人格之师,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内涵,由此可以达到爱其师、信其道的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目的要求的差异,热点、难点、焦点的分布,课型的迥异,自由地运用不同飞语言表达技能。

一、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语言要充满亲和力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要用平易近人的语言以平和、自然的语境,努力营造出平等、自由、开放的氛围,这样的环境可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话语似月色中奏出的小乐曲,可引发学生连绵的联想,学生就愿将心灵的感触,思维的火花、疑点、难点问题一吐为快,学生就愿拨动心的琴弦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与教师、同学共弦。

平等的对话、自由的气氛、舒畅的心情、关注的话题可使讨论内容得到充分的交流和认识。

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为。

“进头脑”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真理越辩越明,在师生间交互式讨论中,教师要“以改革的精神,发展的眼光,时代的要求”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激发大学生善于思考的内在动力,积极发挥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作用。

如若教师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用命令式、训导式的话语强迫学生发言或讨论,这种高压下的语境,失衡的人格情景,学生不是战战兢兢就是故意抵触,同学们根本找不到如鲠在喉的感觉,他们的发言或流于形式或应付了事或言不由衷或隔靴搔痒,根本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难以实现增强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鉴别力、防御力。

同时,,师生间平等的信任感也难以找回。

没有信任,隔阂就会产生,思政课如果是在这样冷漠的师生关系中进行,其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二、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语言要饱含诱导力
思政课有许多疑点、热点等问题需要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思索中同学们才能明辨是非。

消除疑惑,从而增强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语速的快慢节奏,语调的高低起伏。

如果语速过快,如连珠炮一般,就不能给学生留有恰当的思考时间,也易造成学生精神状态紧张,听课的疲劳,达不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目的;如果教师语调低缓,没有抑扬顿挫,特别是在当前思政课普遍采取大堂合班授课的形式下,学生的听课兴趣就会荡然无存,昏昏欲睡,学生就根本谈不上与教师共同去探幽索微,理清迷雾,匡正认识。

故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充分的课前设计,既要跌宕起伏,又要一泻千里;既要掷地有声,又要含蓄幽默;既要娓娓道来,又要激情洋溢。

在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情感诱导下,学生的思维
兴奋点就会被激活,思维活动会渐入佳境,使学生感受到思政教学可以就他们普遍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启发式的解答,比如,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等问题。

三、叙说式教学中语言要具有说服力
在叙说式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富有逻辑和激情,要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

用大学生熟悉的语言说话,使大学生体味到思政课不仅能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而且还能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因此,切忌语言苍白无力、平铺直叙,如老和尚诵经一般,若如此,学生就可以从教师有气无力、单调生硬的叙说中体察出教师本人对思政课教学的冷淡和应付,师生间的关系更会疏远,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不认同讲台上老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也就会难以确立。

教师在对一些概念、术语的阐释时,应避免唠唠叨叨、东拉西扯,或作一些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理解的歧义,而且还易庸俗化马克思主义,“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越容易被人民所接受,“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出正确的道理”,所以,简练、明捷、质朴的语言是大学生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的媒介。

当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几种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就犹如一幕演出的戏剧,起点要“出彩”、“惊心,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终点要“感人”“、动魄”,引出学生的思考,并内化为理想信念。

入情合理的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是思政教师敬业风范和人格魅力的外在体现,是思政教师角色“言”“行”一致的特殊岗位要求,是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施索华老师向大家作了题为“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渗透与融合”的专题报告。

施老师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的实践过程,也是艺术的实践过程;要根据普遍的教学原则,认真探索和掌握其规律,又要有教师的独立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匠心构思、巧妙安排、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info/news/content/80807.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