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对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对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关键词】神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干细胞能不断地增殖分裂产生新的神经元,即在成年CNS仍存在神经发生(neurogenesis)。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是脑中两个主要的神经发生的区域。海马齿状回部位终生保持了生成新神经元的能力,在正常成年动物,每天有数以千计的新神经元形成。神经发生受到包括应激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区域的新生神经元会迁移,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大概在28d后几乎都迁移到嗅球,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的新生细胞部分迁移到颗粒细胞层,分化为颗粒细胞,产生树突、轴突,形成突触联系,整合到海马功能的神经环路中,参与海马的学习记忆等功能活动。我们结合近年来研究进展就应激对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作一综述。
1 海马区的神经发生
从结构上讲, 海马可分为海马回和齿状回(dentategyrus, DG) 两个部分。前者包括CA1、CA2、CA3、CA4 四部分, 主要由一些锥体神经元组成;后者则基本由颗粒细胞构成。早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标记方法就发现在成年大鼠海马、大脑皮质以及嗅球存在着神经发生现象。但是由于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新产生的细胞是神经元而非胶质细胞,并且具有神经元的相关功能,神经发生这一说法备受争议,在随后的20年间神经发生这一现象似乎被遗忘了。直到90年代随着技术方法的改进,成年脑神经发生进一步得到证
实。大鼠、猴子以及人类的神经细胞均具有终身增殖的能力,其增殖主要位于两个重要的脑区:海马齿状回和室管膜下区。各种细胞类型的分子克隆和免疫识别的新进展也证明了在成年哺乳类脑内存在着神经发生。新神经元产生于哺乳类和人类脑的两个脑区,即室下区和齿状回的颗粒下区。齿状回内新产生的颗粒神经元对学习与记忆很重要。新神经元来源于前体细胞,在细胞培养和组织原位中也转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
早期研究利用[3H]胸腺嘧啶核苷标记分化细胞,其在细胞周期的S期能掺入进复制的DNA中通过放射自显影检测出来。后来用人工合成的BrdU(5溴3脱氧尿嘧啶核苷)取代了[3H]胸腺嘧啶核苷,BrdU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类似物,胸腺嘧啶的碱基嘧啶环与5位C原子连接的甲基被Br取代,当细胞处于DNA合成期而同时有BrdU 存在时,BrdU就掺入到新合成的DNA中,BrdU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就能检测。这种技术通过改变BrdU注射和动物处死之间的时间差可以对新生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进行定量分析。由于BrdU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后来人们又找到其它的标记物,如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DNA 聚合酶的辅因子)和Ki67(反映肿瘤增殖的标记物)作为反映细胞增殖的良好指标[1]。
在海马的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裂产生新的颗粒细胞,新产生的细胞在分化成熟期进入颗粒细胞层,其轴突越过海马裂与CA3区锥体神经元树突发生突触联系,整合到海马的基本突触回路中,参与海马的功能活动。有报道显示,在哺乳动物的其它脑区,
如大脑皮质[2]、胼胝体下区[3]、纹状体[4]、杏仁核、黑质[5]等也可能存在较低水平的神经发生。归纳起来可以将成年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分为5个时相[6,7](图1),在不同时相可有不同的细胞标记物进行标记[8]。①增殖期:齿状回颗粒下区新产生的前体细胞增殖产生过渡性放大细胞,表达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和nestin[9,10]。有报道认为,海马中能够增殖并具有多潜能分化能力的前体细胞不能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因此海马外的干细胞可能产生前体细胞迁移至亚颗粒细胞层,继而增殖分化为新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11]。②分化期:过渡性放大细胞开始分化,分化早期的细胞nestin阳性而GFAP阴性,具有高分化能力[12]。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细胞表达NeuroD(神经源性分化因子),分化末期,细胞短暂表达doublecortin 和PSA NCAM(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2,13]。③迁移期:未成熟的神经元表达doublecortin和PSA NCAM,经过短距离迁移到齿状回颗粒细胞层。④轴树突靶向期:未成熟的神经元伸出树突进入齿状回分子层,轴突延伸投射到CA3区锥体细胞。此时新生神经元开始进入有丝分裂后期短暂性表达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14,15]。⑤突触整合期:在此期新生颗粒细胞的突触整合进入海马结构网络中,并与内嗅皮质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接收到信息,然后再把信息输送到CA3及门区。新生神经元有丝分裂2~3周后,会转而表达成熟神经元标记物calbindin(钙结合蛋白,在所有成熟颗粒神经元中均有表达),同时表达NeuN[14]。
图1 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5个时相及标记物
采用BrdU免疫组化方法可发现成年大鼠的DG 区每天可生成数千个新神经元,其存活的半衰期大约为28d。且啮齿类动物和恒河猕猴海马DG 区的神经发生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而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也影响着成年海马的神经发生。
2 应激对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2.1 应激
应激是Hans Sely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在受到内外环境剧变的刺激时,机体出现的综合应答状态,包括精神、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方面的反应。当内环境的稳定受到威胁时,机体对应激源产生特异性和(或)非特异性反应,使机体维持在新稳态,新稳态如果继续被破坏,则将进一步发展直至该系统崩溃,在其它系统内再寻求稳态。实际上应激是个体与环境间的复杂互动过程,它涉及到应激源、应激反应、以及整个应急系统的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当机体感受到应激源时,首先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引起交感副交感系统的兴奋使终末器官产生应激反应构成应激反应的初时相,若应激持续继而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进入应激反应的中间时相,激起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引起“战斗或逃跑反应”使机体得以应付威胁或危险,最后应激反应的后时相是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刺激垂体和肾上腺皮质释放各种激素以适应应激。整个过程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由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LC NE)/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强烈兴奋引发,使机体出现各种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图2)。SAM系统的强烈兴奋主要参与调控机体对应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