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活动设计与指导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幼儿数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数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大小不一的玩具、长短不一的棍子
1. 展示不同大小的玩具,让幼。
2. 能按指定顺序排列物品
2. 提供长短不一的棍子,让幼儿按长短排序。
2. 强调排序的规律,如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
数字拼图游戏
4-6岁
1. 巩固数字认知
数字拼图
1. 提供数字拼图,让幼儿尝试拼凑出完整的数字。
1. 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尝试不同的拼凑方式。
2. 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 完成后,让幼儿说出拼凑出的数字。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拼图经验。
5
简单的加减法游戏
5-6岁
1. 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加减法卡片、实物(如水果)
1. 展示加减法卡片,让幼儿理解题目意思。
1. 使用实物演示加减法过程,帮助幼儿理解。
2
形状分类游戏
3-5岁
1. 认识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形状卡片、实物(如饼干模具)
1. 展示形状卡片,让幼儿说出形状名称。
1. 强调形状的特征,如边和角。
2. 能将形状正确分类
2. 提供实物,让幼儿按形状分类。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同形状的物品。
3
排序游戏
4-5岁
1. 理解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
2. 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提供实物,让幼儿尝试进行加减法运算。
2.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运算过程。
幼儿数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序号
活动名称
目标年龄段
活动目标
活动材料
活动步骤
指导要点
1
数字认知游戏
3-4岁
1. 认识数字1-10
数字卡片、实物(如水果、玩具)
1. 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说出数字。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笼统感知集合阶段 2.逐步感知集合界限阶段 3.集合的数量感知阶段 4.初步的集合运算阶段
第一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
三、幼儿感知集合的意义
1.感知集合是幼儿学会计数、理解数的实际 意义的必要条件
2.感知集合有助于幼儿理解类的概念,促进幼 儿发现事物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概念
3.感知集合有助于幼儿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有 助于幼儿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的理解
二、日常生活和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与组织
1.日常生活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2.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三章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
一、集合基础知识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的表示法 3.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第一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
二、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幼儿感知时间概念教育活动 参考案例
一、幼儿了解时间概念教育活动参考案例 二、幼儿增进时间概念教育活动参考案例 三、幼儿认识日历教育活动案例 四、幼儿认识时间教育活动参考案例
二、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1.活动名称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5.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
第二节 日常生活和活动区中的 幼儿 数学教育活动
一、日常生活和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1.日常生活中数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2.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日常生活和活动区中的 幼儿 数学教育活动
3.节 幼儿空间方位概念的教育
一、幼儿空间方位的教育目标 1.小班教育目标 2.中班教育目标 3.大班教育目标
第二节 幼儿空间方位概念的教育
二、幼儿方位概念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用描述的方法,说出自 己对物体方位的感知体验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二版)教案第二章第四节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四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二版)教案第二章第四节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四
2.要在操作中学数学
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他们缺乏理解事物的抽象关系的基本观念及相应的感性经验,他们的推理要借助于具体形象和操作来进行。
3.要借助于表象的支持
例如,幼儿学习数的加减运算,往往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一是先进行实物的加减(具体水 平的运算),如 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是几个苹果?然后通过口述应用题(可不用实物)练习加减(表象水平的运算);最后才逐渐过渡到只用加减算式的符号来进行运算(抽象水平的运 算),即2+3=?。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概念的内化过程,而其中事物的表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任何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反复的、经常的练习才能巩固。
案例分析:排排队(数学领域.小班)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推理事物变化的规律。
2.愿意大胆表述所排列规律的方法。
3.体验按规律排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观看演出的经验。
2.材料准备: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红色和黄色入场票、开 火车音乐、小兔子和小熊头饰。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1.认知理解型活动
认知理解型活动,主要目的是理解有关的数学概念,掌握相应的技能。如“什么是长方 形”“什么叫相邻数”“认识时钟”。
2.操作游戏型活动
操作游戏型活动,主要目的是运用已有经验,练习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找座位”(序数)“数字接龙”“比高矮”“几何形体分类”。
4.给小兔子、小熊(教师扮演)送花,表演节目,活动结束
点评:
(1)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分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分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集合及统计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分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分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物体分类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幼儿期,各个年龄班都有分类教育活动。

应针对不同的年龄班,以“发展”为线索来设计分类教育活动。

(一)小班分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先学习按物体名称分类,初步形成“类”的印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诸如“花”“球”“石头”等幼儿熟悉的物体,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动手将相同名称的物体摆在一起,使幼儿在亲自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类”的最初印象。

如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筐玩具(其中有意识地多放一些小花),再准备一个空的小筐,教师带领幼儿“把小花挑出来放在小筐里”。

放好之后,教师问幼儿:“小筐里装的都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它们都是小花。

”又如教师让小朋友把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球都放入小筐之后,引导幼儿注意并说出:“小筐里装的都是球。

”2.学习感知和辨认物体的特征差异教师可以借助幼儿认识物体相同名称的经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体,启发幼儿发现物体的特征差异(颜色、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等),为进一步的归类活动做准备,如教师利用幼儿放进小筐里的花,再问幼儿:“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这些花都一样吗?”以此提示幼儿对小筐里的花的颜色、大小、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仔细观察,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分类在幼儿对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高矮、长短等特征和差异有一定观察、比较、辨别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按照某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案例1 分豆豆(学习分类)(小班)幼儿人手一盘豆豆、小盘子若干。

每组豆豆一筐(其中有 3 种不同种类、形状、颜色的豆豆)、小盘子每组若干。

第一步,创设“分豆豆”的游戏情境。

“豆豆宝宝们喜欢玩,天黑啦都还没有回家,妈妈们可着急啦,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找豆豆宝宝,你们愿意吗?”第二步,出示豆豆,引导幼儿观察豆豆的颜色。

要求幼儿动手操作将颜色相同的豆豆放在一起,黄色的豆豆放黄色的筐里,红色的豆豆放红色的筐里,绿色的豆豆放绿色的筐里。

幼儿数学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讲义

幼儿数学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讲义

探索式教学
总结词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详细描述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让幼儿自主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情境式教学
总结词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详细描述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购物、时间管理、空间定位等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 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05
教学评价与反思
05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的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 表现,评估其学习效果和教师
的教学质量。
测试法
设计测试题目,对幼儿进行数 学知识的检测,了解其掌握程 度。
问卷调查法
向家长、幼儿和教师发放问卷 ,收集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反馈 意见。
成长记录法
记录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成长 过程,包括进步、困难和问题
等。
教学评价的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 表现,评估其学习效果和教师
的教学质量。
测试法
设计测试题目,对幼儿进行数 学知识的检测,了解其掌握程 度。
问卷调查法
向家长、幼儿和教师发放问卷 ,收集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反馈 意见。
成长记录法
记录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成长 过程,包括进步、困难和问题
等。
教学反思的意义与步骤
幼儿数学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讲 义
contents
目录
• 幼儿数学教育概述 • 幼儿数学活动设计 • 幼儿数学教学指导方法 • 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 • 教学评价与反思
contents
目录
• 幼儿数学教育概述 • 幼儿数学活动设计 • 幼儿数学教学指导方法 • 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 • 教学评价与反思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计划学时:38计划学分:4先修课程:绘画、手工、普通话、舞蹈、音乐。

选用教材:《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适用专业: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学生要在原有数学体系的基础上提炼幼儿数学体系,找到幼儿数学与现有数学的区别,幼儿数学具有内容难度小,教学方式重要的特点。

本课程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深度结合,综合学生在校期间的绘画、手工、普通话、舞蹈、音乐等专业技能,在教学展示部分,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感受幼儿教师角色。

课程中加入了大量的课堂实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本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还融入了爱国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 理论学习加教具制作、教学展示实践,需要学生作为一名准教师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故学院开设的每门专业课都必须认真学习;2. 能够通过网络、图书阅读等方式独立搜集提取制作教具需要的相关信息;3. 适应准教师身份,培养树立准教师的自信、阳光的气质。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七、课程改革与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幼儿的培养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六章幼儿量概念的发展和教育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六章幼儿量概念的发展和教育
27
(3)5~6岁的幼儿目测能力显著提高,有的幼儿能自觉运用简便的排序方法 对于6岁的幼儿,能完成5个物体排序的已达100%,而且90%的幼儿能完成10个 物体的排序。 大多数6岁的幼儿在进行10以内数的排序时,目测能力显著提高,失误次数显著 减少,有些幼儿还能自觉运用简便的排序方法。例如,幼儿在给小棍排序时,先将 10根小棍拿在手中将一端对齐,再每次拿取一根最短的,依次排列成一个序列。幼 儿能够按序排列物体,关键在于理解传递性、双重性这两种关系。实验表明,5~6 岁是幼儿认识传递性的较好时期。
30
2.幼儿排序能力的种类 (1)按规则排序 按规则排序是指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有规律地交替排序,按形状或颜色排序,如下 图所示。
按规则排序
31
(2)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例如,按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宽窄排序,如下图所示。
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32
(3)按数排序 例如,圆点卡片排序、数字卡片排序,如下图所示。
19
把长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合起来与原来的长方形一样大吗?
20
仔细看一看杯子里的水是怎么变的,想一想水的多少有无变化。
21
一块橡皮泥可以搓成球,还可以搓成黄瓜、梨、圆环等形状,说一说橡皮泥的大 小变了吗。
22
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认识物体质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能力。随着质量感觉的发 展,5~6岁的幼儿能够认识到小的物体可以比大的物体重,如大气球比小玻璃球轻; 而大小一样的物体,由于制作材料的不同,质量也可以不同,如乒乓球、皮球都能 浮在水面上,而玻璃球和铁球却都沉到了水底。
24
四、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
1.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规律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规律进行排列。排序是一种相对 复杂的比较,是建立在对物体的比较上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因此, 排序要比分类难(因为分类只需要辨别确定一个物体是否具有某一属性,以便将其 划入某一类别中)。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物体量的排序方面,它是 幼儿对量的比较能力的一种表现。幼儿的排序能力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幼儿园教师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培训

幼儿园教师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培训

六、指教课题反思与讨论
1、三个课题目标中均有提出了:时间与数字关系、 图形、等分的意义,在设计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什 么方法和策略。
2、如何围绕课题内容将活动情境设计贯穿在整个 活动中,引起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活动具 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3、怎样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去解决遇到的问 题。
年龄阶段 的典型性
表现
丰富的活 动资源、 支持幼儿 自主性的 活动形式
理解不同年龄目标的重点:
3—4岁: 能认识数字、图形、颜色、线条的不同,并懂得初步理解其中的关系。
通过认、摸的形式,让幼儿掌握了数学的原理。 通过图形的不同,认识图形及颜色的不同作用,并懂得摆图形、区分
颜色等。 能理解不同颜色,对颜色进行区分和对比;懂得线条的不同形状及功
2、幼儿数学教育“情景化”、“生活化”
(1)、幼儿数学教学情景化。
(2)、幼儿在各类情景活动中感受数学、 运用数学。
(3)、通过真实 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 来解决问题的需要。
视频分享:《有趣的运动会》
八、教具的作用与发展价值
(一)课程中的 教具对课程启到 什么作用?
启蒙
操作 智力 知识 练习 发展 探索
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主体性体现了幼儿是学习 过程中发展的主人。
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达了幼儿的 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视频课例:《三只小猪分水果》
课例问题
1、你是怎样设计这节课程?
2、运用什么样的教学过程上这节课?
A、需要收集各类水果,并且以颜色区分,大小区 分,不同种类;通过让幼儿观察、分类、操作之 后引入课题。
能真正了解吗?
一、结合《指南》了解数学课题领域目标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九章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九章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基本过程
一、 了解、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
作为教师,在活动设计之前,必须切实地了 解、掌握本班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水平,特 别应避免以成人的角度来揣摩儿童,而应
与儿童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第三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基本过程
二、 选择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基 本 思 路
学科逻辑式
支持幼儿的发现和探 究,适时给予“支架”
和提携
第四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 与实施
二、 区域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观察与记录
个别化指导 方案
贝贝的案例
评价与反思
第四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 与实施
三、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案例与评析
大象过生日
第四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 与实施
活动名称:大象过生日(小班)



目标的适宜性

第三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基本过程
四、 设计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案
集体 的数 学教 育活 动
活动 名称
活动 目标
活动 准备
活动 过程
活动 建议
第三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基本过程
四、 设计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案
小组 或区 域的 数学 教育 活动
活动 名称
活动 材料
活动 规则
依据和准则
第一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依据和原则
二、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
第一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依据和原则
二、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
第一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依据和原则
二、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设计方案一、教案背景数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本教案以幼儿园大班儿童为教学对象,通过丰富的数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数字的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认识数字2.学习数词的读法和顺序3.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三、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1. 数字的基本概念活动1:数字认识图活动描述:老师通过制作数字认识图,教授幼儿数字的基本概念。

具体流程:•制作数字认识图,将数字从1到10进行排列;•通过数字认识图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序数卡片游戏:每位幼儿抽取一张序数卡片,老师以题目形式呈现数字,幼儿根据抽取的序数卡片猜测该数字的大小,进而形成对数字的认知。

2. 数词的读法和顺序活动2:数词顺序排列活动描述: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幼儿学习数词的顺序和读法。

具体流程:•教师采取团队竞赛形式,将同桌幼儿编为一组;•教师发现数词卡片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字排列,并模仿教师朗读数词;•活动结束,教师检查结果,并给予表扬。

3. 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活动3:数字比大小活动描述: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比较和运算数字,训练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具体流程:•教师设计多种比较大小游戏,如数字排列游戏、数码拼图和数字选秀等;•通过这些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字的大小关系以及数字可视化运算,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错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评价方法通过记录教学过程和幼儿表现,老师进行评价。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听写数词能力2.数字排列游戏表现3.数字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表现4.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表现五、教学反思和改进在执行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常见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趣性和多样性;2.活动流程不够顺畅,导致教学效果下降;3.教材难度不适合幼儿,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定制。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四章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四章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
13
(1)口头数数 2岁左右的幼儿,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步学会个别数词,如“1”“2”,但往往 不能正确地用以表示实物的数量;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但大多是像背儿 歌似地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并没有形成一个数词与相应的实物一一 对应的联系(见下图),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7
(3)说出总数 要确定一组实物的总数,就要数数,这也是计数的目的。幼儿说出总数的发展要 比按物点数能力的发展更晚一些,因为这需要在掌握点数的基础上理解数到最后一 个实物时,它所对应的数词就代表这一组实物的总数,要把数过的实物作为一个整 体——数群来把握。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较差,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实 践才能逐步掌握。我们常常看到3~4岁的幼儿虽然能正确点数实物,但不能正确说 出实物的总数,而是随意地说出一个数。
第四章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数概念的教育 第三节 幼儿数概念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参考案例
1
学习目标
掌握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理解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明确幼儿数概念的教育目标,掌握幼儿数概念教育的指导要点。 能够设计与指导幼儿数概念教育活动。
18
(4)按数取物 按数取物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按数取物首先要求幼儿记住取物的数目,然后 按数目取出相应的实物。3~4岁的幼儿一般只能按数取出5个以内的实物,幼儿按物 点数的数目都比说出总数和按数取物的数目多。5~6岁的幼儿不仅计数的范围逐步 扩大,计数的准确性也逐步提高,基本上都能按指定的数正确取出实物。
12
二、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1.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特点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从计数开始的。幼儿的计数能力不仅标志着他们对数的实际 意义的理解程度,还标志着幼儿数概念的初步发展。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是: 先口头数数,然后按物点数,再到说出总数(说出计数的结果),最后按数取物。 只有当幼儿能说出物体的总数时,才算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幼儿对计数的认识, 主要是通过计数活动来实现的。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对应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对应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注重培养幼儿思维的可逆 性和发散性
10
案例2 小熊请客(学习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小班)
第一步,创设今天小熊过生日情境。小熊邀请了很多的小动物来家里一起过 生日,来了小花猫、小花狗、小兔子、小鸭子,小熊很开心,请客人坐座位。 通过客人和椅子的对应,引导幼儿将小动物一一放在椅子上,运用重叠比较 的方法来比较客人和椅子的多少。 第二步,给客人分发餐具。客人和餐具的对应,引导幼儿将每套餐具一一放 在每个客人的前面,运用并放比较的办法来比较客人和餐具的多少。 第三步,给客人分发食物。客人和食物的对应,引导幼儿运用连线比较的方 法将客人与其喜欢的食物相连接,并比较客人和食物的多少。 第四步,请客人玩玩具。玩具和客人的对应,引导幼儿将客人和玩具对应排 列,比较客人和玩具的多少。 第五步,给客人送礼物并欢送客人。礼物与客人对应。 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幼儿自然、积极地将3种比较技能反复运用。
第四步,引导幼儿在筐里找出与自己手中卡片相关 联的卡片,并对旁边的小朋友说“×和×是朋友”。
(二)对应比较物体数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对应比较的方法
1
重叠比较
2
并放比较3连线源自较74游戏活动比较
8
(二)对应比较物体数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 用幼儿熟悉的 物体,掌握重 叠和并放对应 比较技能
2 创设情境,巩 固运用重叠、 并放、连线比 较的技能
出示雨鞋、头盔和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引导幼儿找出它们的朋友,并将有关联的物体上下对应放 在一起,并引导幼儿说出“×和×是朋友”。
6
第二步,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相关联的物体。 教师出示实物牙刷、牙膏、小碗、勺子、铅笔、文 具盒等,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找出和说出“× 和是朋友”。
第三步,教师引导幼儿找动物爱吃的食物,要求幼 儿从筐里找出手中卡片上的动物爱吃的食物图片进 行对应匹配,并对旁边的小朋友说“×爱吃×食物”

幼儿园五大领域数学教学培训课件

幼儿园五大领域数学教学培训课件

幼儿园五大领域数学教学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要求,选取数学领域核心内容,围绕《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节“数与计数”展开,详细内容包括数字认知、数数技能、基础运算和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010的数字认识,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2. 培养幼儿进行简单的数数技能,能顺利进行逐个计数。

3. 帮助幼儿理解基础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010的认识,逐个计数,基础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提高数数技能和运算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小白板、故事书《小猫钓鱼》。

学具:幼儿用数字卡片、计数棒、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书《小猫钓鱼》引导幼儿关注数字,通过小猫钓到的鱼数量引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 数字认知(10分钟)使用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010的数字,讲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3. 数数技能(15分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如“数一数,有多少小鱼?”让幼儿逐个计数,提高数数技能。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磁性小白板展示基础加法和减法运算,讲解运算方法,引导幼儿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使用计数棒,让幼儿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生活中的数学(5分钟)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分享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数字认知区、运算区和生活数学区。

数字认知区展示010的数字卡片;运算区展示加法和减法运算例题;生活数学区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苹果?答案:8个苹果。

2. 作业题目:小猫钓鱼一共钓到了多少条鱼?答案:小猫钓鱼一共钓到了6条鱼。

3. 作业题目:小明有5个糖果,吃掉2个,还剩下多少个?答案:小明还剩下3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教学。

幼儿园数学教法培训

幼儿园数学教法培训

幼儿园数学教法培训数学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水平,开展一次专业的数学教法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幼儿园数学教法培训的整洁美观的格式。

1. 培训主题简介数学教法培训的主题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通过此次培训,希望提高教师们的数学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 培训目标(1)了解幼儿数学发展的阶段特点,掌握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数学教学方法;(2)培养教师能够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和教学资源,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3)提供数学课程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3. 培训内容(1)数学教学理论- 幼儿数学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幼儿数学发展的阶段特点- 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2)数学活动设计- 融入游戏和故事情境,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培养幼儿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3)数学教具和资源的应用- 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具和资源- 利用多种教具和资源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激发幼儿的观察、探索和思考能力(4)实践案例分享- 教师们分享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困惑- 分析教学案例,探讨解决方案- 互相学习、交流和进步4. 培训形式(1)专家讲座- 请数学专家为教师们介绍幼儿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 专家分享教学案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师们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提问和探讨(2)小组讨论- 将教师们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讨论和交流- 分享各自的心得和困惑,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小组之间进行分享和总结,互相学习和启发(3)实践操作- 在培训过程中,安排教师们进行数学活动设计和演示- 教师们实际操作,体验学生的角色,进一步掌握数学教学方法 - 培训主办方提供相应的教具和资源支持(4)总结和反思- 结束培训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培训内容和收获- 教师们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以后的数学教学改进提供参考通过以上培训形式,幼儿园教师们能够充分学习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3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3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能够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想一想:
(1)这个活动是发生在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还是发生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呢? (2)幼儿园在进行数学教育时,除了正规的数学教学活动 ,还有其他的活动吗?
探寻1
补充知识: 什么是教学?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具备三个特征:
(1)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整理、归纳已获得的数学感性经验。
集体型数学课的优缺点: 优点:

为每个幼儿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思维发展提供了
基本保证。

对儿童人数较多、教师无人协助的班级较多采用这种类型
的数学课。

可以比较集中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容易组织。 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自制力。 缺点:
中)买了几种蔬菜,吃叶子的(或吃茎的)蔬菜有几种?
比较数量的多少和物体量的差异。在蔬菜分类统计后,可引 导幼儿比一比它们的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比它们的长短、粗细。
观察、记录种植的蔬菜的生长情况,如记录播种的日期,第
几天种子发芽了,第几天长出1片(或2片)叶子。 蔬菜超市游戏 学习分类摆放蔬菜;在超市买菜,学习加减
③ 规则:指幼儿操作活动的要求和完成活动所必须的步 骤,使幼儿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怎样使用材料。 ④形式:指幼儿操作材料的活动方式。一般有三种方式: 个别操作、两人或多人操作,集体操作。
⑤指导:指教师如何向幼儿讲解、说明活动材料和活动规
则,以及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的要求,包括对个 别幼儿的指导。 ⑥评价:指评定活动的教学效果,即幼儿是否达到活动目 标,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有所进步。
三、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本若干、电话机、体重计、
• 电风扇等生活物品。
• 【活动过程】 • 一、游戏“猜一猜有多少”,认识数字“0”,
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 1.出示第一个罐子,内装3个硬币。 • 师:“老师手上的罐子里有东西吗?” • 师:“数一数有几个硬币?3个硬币可以用数
字几来表示呢?”
• 2.出示第二个罐子(没有装硬币),摇一摇。 • 师:“罐子里有东西吗?” • 师:“没有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让幼儿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包括: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的具体性 (2)目标的可操作性 (3)目标的规范性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必须先期掌
握哪些知识技能,具备哪些能力。 教师采取任务分析的方法,来了解、分
• 规则: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衣着、发型等特征灵 活创编儿歌,轮流请幼儿上来游戏。拍错的幼 儿要表演节目。
• 【活动延伸】 • 区域活动:将分组练习材料继续投放数
学区,让幼儿巩固二维分类。 • 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两个特
征,按两个特征整理物品。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0
• 【活动目标】 • 1.认识0,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 2.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义和实际运用。 •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1-10的数。 • 物质准备:罐子、硬币、数字0——4卡片、描
• 四、分组操作,巩固对“0”的认识。 • (一)教师介绍分组材料及玩法 • 第一组:描一描,写一写(提供描红本,让幼
儿描红数字“0”,练习0的书
• 写) • 第二组:数一数、连一连(感知0-10物体的数
量,加深对0的认识)
• 第三组:看一看,分一分(提供实物让幼儿根 据“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义
看作业单中的标志(大的、红的;小的、绿的) 进行分类。
• 第二组:按标志涂色——提供作业单2,让幼儿 看作业单中的标志进行涂色(大的,圆的,请幼 儿涂上红色;小的、椭圆形的,涂上绿色)。
• 第三组:分皮球——提供两种颜色两种大小的皮 球图片8张,让幼儿按照两个特征分成4类
• 2.幼儿自选材料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的分 类情况
具体活动例举
大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两个 特征分类
• 【活动目标】
• 1.会看标记,关注物体的两个特征将物 体分成2-4类。
• 2.能根据物体的两个特征或听教师指令 进行分类,并贴上相应的标记或用语言 表述。
• 【活动准备】
• 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皮球图片、不同颜 色不同款式的鞋子、分类与涂色作业单 等
• (二)教师用实物投影或课件等进行展示和讲 解。
• (三)教师用图谱和语言进行小结。 • ※ 0可以表示一个“数字”:如在电话号码、
电话机、车牌号、门牌号、计算器、遥控器上 的0 • ※ 0可以表示“起点”:如尺子上开端的0、 体重秤指针初指的0是表示“起点” • ※ 0可以表示“停止”:微波炉上的0和电风 扇的0是表示“停止”等等。
选出“0”的卡片插在罐子里。
• 3.引导幼儿认读数字“0”并说出“0”像 什么。
• 4.书空练习写“0”,帮助幼儿记住字形。
• 二、运用ppt课件进行演示,让幼儿进一步了 解“没有”可以用“0”来表
•示 • ※盘子里有一个桃子,被小猴吃了。 • 问: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可以用什么表示? • ※公共汽车站上有四只动物,车开来了,动物
都上车。
• 问:公共汽车站上一只动物都没有了,可以用 什么表示?
• ※树上有3只小鸟,飞走了。 • 问:树上一只小鸟都没有了,可以用什么表示?
• 三、寻找各种物品上和生活中的数字0,让幼 儿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义和实际运用。
• (一)让幼儿寻找物品上的数字(体重秤、电 话机、电脑、微波炉、电风扇、尺子、体温 计),说说其实际意义。
• 【活动过程】 • (一)观察鞋子,兴趣导入 • 1.教师出示挂图(上面画有黑白两种颜色的鞋
子,有的有鞋带,有的没有鞋带),引导幼儿 观察,教师提问:“这些鞋子有哪些地方不一 样?”
• 2.请一个幼儿把系鞋带黑色的鞋子都找出来。
• (二)新知学习,按物体的二个特征分类 • 1.教师出示分类篮子及相关的标记,让幼儿辨
• 3.引导幼儿表述自己分类的理由 • 师:“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幼儿用“我把大
的红皮球放在一起”“把小的红皮球放在一起” 等进行表述。
பைடு நூலகம்
• (四)“萝卜蹲”游戏,让幼儿听教师的指令 区分幼儿的两个特征
• 玩法:教师念儿歌,如:萝卜蹲,萝卜蹲,请 穿红衣服的女孩蹲,萝卜蹲,萝卜蹲,请穿黑 衣的男孩蹲,萝卜蹲,萝卜蹲,请戴眼镜的女 孩蹲,萝卜蹲,萝卜蹲,请戴帽子的男孩 蹲……请几个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轻拍符合特 征幼儿的肩膀,被拍到的幼儿做下蹲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引趣的方式:对年龄小的幼儿,可以运用有趣的玩具和 生动的游戏形式等;对年龄稍大的幼儿,可采取一些智力 型的游戏和带有新奇口吻的提问等;也可以通过观察材料、 配合提问、介绍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2)进行部分(略)
(3)结束部分
教师简要地小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评价幼儿学 习特点和学习情况,表扬、鼓励幼儿,使他们在愉快的情 绪中结束学习活动。

• 师: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贴着标记。小朋 友看看,这两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 2.请幼儿将鞋子图片按照两个特征分成两类: 黑色有鞋带的,白色没有鞋带的。
• 师:请小朋友按照标记把鞋子分到这两个篮子 里。
• (三)分组自选材料练习,巩固二维分类 • 1. 教师介绍材料 • 第一组:按标志分类——提供作业单1,让幼儿
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
(2)材料的准备
指幼儿操作活动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
包括教师和幼儿所用的教具、学具以及其 他活动材料、环境布置、桌椅摆放等形式的 准备。
活动材料的提供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 。 (2)提供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层次性。
活动材料:实物、图片、符号三个层次。 (3)提供的材料应具有多样性。 (4)提供的材料必须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5)活动材料应具有趣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