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与保护经营对策

合集下载

东北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东北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东北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1 东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近百年大规模开发使得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突出。

建国以来,作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老工业基地,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与污染治理的滞后使得东北地区的资源消耗极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1 森林采育失调,可采森林资源枯竭,生态功能严重衰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但长期的“重采轻育”和“重取轻予”,使得林区于1980年代中期全面进入可采森林资源枯竭的危难困境。

据统计,与建国初期相比,东北北部和东部山区、半山区天然林锐减,同时,大部分天然原始林变成了次生林,质量显著下降,生态功能严重衰退。

1.2 东北平原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人类活动对东北平原西部地区的强烈影响始于1930年代农业开发,尤其是1980年代初期的大?模农业开垦进一步改变了草原景观,使得植被破坏严重。

东北平原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

1.3 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质量退化东北地区的黑土主要位于松嫩平原中部,面积约1100万公顷,占东北地区土地总面积的8.9%,其中,黑土耕地约815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2.5%。

但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过度开垦,黑土地区大约2/3的耕地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严重退化。

1.4 部分资源型城市矿山环境问题严重资源型城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大多是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重工业城市。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过度开发以及治理滞后等原因,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土地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海水入侵、地下水短缺等。

2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在全球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对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分析,表明近中期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2.1 气温明显升高,降水略微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显著东北地区年降水量近百年来呈略微减少趋势。

浅谈大兴安岭当前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浅谈大兴安岭当前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白桦 、山杨等是这里 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 的 升 。
保护区面积,加快 自然保护 区的发展步伐 ,构
树木十分稠密 ,只有拚命地 向上长 ,才能最 大
三是增 进人与 自然的和谐关 系 ,重点 申 建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更加完备的 自然
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 ,这里的树木一般都 请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高标 准创建 “国家级生 保护体系 。按照规 划 ,到 2020年末 ,在现有
很直、很高 ,是上等 的建筑材料。有 的大树 长 态示范 区”,构 建结构合 理、功能完备 的生态 7个 自然保护区的基础 上,再新 建 8个 自然保
到 3O多米 ,树 干仍然 笔直。 因此 ,培育和经 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 “保 护第一 ,科学规 划 , 护区 ,使保护区面积由 目前的 120万公顷增 加
格把关 ,确保造林质量和造林 “两率 ”。
业人员机动巡逻为主的 “三防线 ”建设 ,坚持
三是严把抚育 关。通过 建立生产 作业抵 依法治林 ,严厉 打击企业滥伐、个人盗采等破
押保证金制度 ,签订生产作业 合同,加强产 巾 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检查和技术指导 ,采取整改通 知书、作业质量
占 全 国 总 蓄 积 量 7.8% , 森 林 覆 盖 率 为
一 是解决思 想 ,破 除 “以木为 主 ,靠林 松、云杉和杨桦树等乡土树种 ,重点引进珍 贵
75.16%。境 内有野生植 物资源 966种 ,地 下 吃饭”的观念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 ,着 稀有树种 ,加强营林 生产工程化管理 ,突出抓
奇 、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韩家园、十八 材产量 ,力争停止主伐生产。
森林 处处 闻啼鸟 的景象 ,在这一林 区重新显

通远堡林场红松林经济效益及发展对策

通远堡林场红松林经济效益及发展对策

通远堡林场红松林经济效益及发展对策[提要] 辽宁省凤城市通远堡国有林场属于省内二十强林场。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等方法,研究分析通远堡国有林场红松林的造林营林成本以及收益,找出目前影响该地区红松经济效益的因素,得出结论,并为该林场红松林的发展前景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红松;成本;收益;建议一、研究区域及红松林概况通远堡国有林场原名为“国营凤城县通远堡林场”,位于凤城市(县级市)北部山区,场部坐落在通远堡镇内,是经营管护权属属于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法定基层单位。

该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林地海拔一般在150~800米之间。

气候湿润,温度适应,适宜多种树种生长。

现在林场人工林面积57,211.5亩,蓄积422,549立方米,天然林面积25,583.5亩,蓄积239,348立方米。

其中,红松林面积占11%,蓄积占5%。

目前,从场区规模、资源优势、林木蓄积、木材产量等方面位居辽东地区国有林场前列。

红松是我国东北东部区地带性顶极森林植被红松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

由于红松木材材质优良、种子价值高、常绿、寿命长,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区域内其他树种不可比拟的。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森林分类经营工作的逐步实施,红松人工林的发展引起了区域内的广泛重视。

本文对辽宁省通元堡国有林场红松林的造林营林成本以及收益进行分析,找出目前该地区红松经济林培植存在的问题,为该地区红松经济林的发展前景提出合理的建议,更好地发挥红松林建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使红松林建设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二、培育红松成本费用分析培育成本费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造林成本费用。

即将苗木栽植后直至其发育到幼龄林阶段,发生在图1中1~4年期间。

(图1)2、生长周期经营成本费用。

即幼龄林生长到成熟林能进行主伐阶段,发生在图1第10年以后,包括第10年。

(1)造林成本费用具体核算。

其中,造林成本费用包括清场、定点、整地、购买苗木、栽植、幼林抚育、补植和其他(包含运输、假植、看护、药物等)。

辽宁省森林资源结构与保护对策

辽宁省森林资源结构与保护对策

辽宁省森林资源结构与保护对策引言辽宁省森林资源是指该省森林生态系统中所包括的森林植物、土壤和水资源等复合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正在逐渐退化并且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砍伐、开垦、规划等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现象越来越常见。

为了保护辽宁省的森林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探讨辽宁省森林资源结构及其保护对策。

辽宁省的森林生态系统根据分布和类型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东北林区、山区森林、红松林和天然林。

东北林区是指位于辽宁省东北部的一片主要由阔叶树、针叶树和松树组成的森林区域。

该地区森林类型多样,包括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和針叶林等。

区域气候严寒,降水量少,但是森林植物对低温和低水分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因此不容易被灾害破坏。

山区森林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西南部的山区,该地区森林主要由落叶林和天然松林组成。

森林树种硬度较高,耐寒抗旱能力强,故该地区森林生长季节短,年伐量不容易受到影响。

红松林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南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属于较为温和的气候,因此生长季节较长。

该地区森林植物个体较大,所含有的木材资源丰富,也是该地区的经济林。

天然林主要指未经大规模开发的森林生态系统,该地区覆盖面积较小,但是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珍稀植物有重要意义。

1.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通过制定生态保护区制度、加强区域管理、完善林业管理规定,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以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得到控制。

2. 实施森林经济以发展森林旅游、创新木材加工技术、提高木材利用效率和推广木节能等措施,推动森林经济发展。

3. 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生态公益林、实施天然保护区标志保护、推广造林和抚育技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力和稳定性。

4. 完善林业资金保障强化林业政策和《国家林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建设规划书》的落实,实施财政资金保障、增加投资储备,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经济保障。

红松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红松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红松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红松产业是我国林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近年来,我国红松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红松产业在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国红松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也面临着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挑战。

为此,我们加大了对红松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效保护了红松林资源,为红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红松产业在产品加工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红松木材具有质地坚硬、纹理清晰、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家具、地板、建筑材料等领域。

同时,红松树脂、红松精油等产品也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红松产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我们不断提高了红松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了红松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红松产业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了红松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最后,红松产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红松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够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加大了对红松林生态保护的力度,推动了红松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总的来看,红松产业在我国林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红松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红松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林业经济的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红松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红松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红松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林水杰【摘要】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ee.)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木本粮油树种,其生产的松籽闻名于世。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红松资源的分布、起源、林龄结构、各种经营区面积的统计分析,认为天然林占18.61%,幼龄林占80.85%,表明用于生产松籽的面积较少;禁伐区与限伐区面积占82.04%,大部分应为公益林;现有红松林的中龄林内密度普遍偏大,个体间竞争激烈,分化严重;总体上经济效益普遍低下。

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天然林保护;合理改建禁伐区与限伐区,向红松果林方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红松果林培育,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经营水平。

【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森工林区;红松资源;发展;对策;黑龙江省【作者】林水杰【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资源科【正文语种】中文红松 (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ee.)别名果松、海松、朝鲜五叶,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木本粮油树种,其生产的松籽闻名于世。

为常绿高大乔木,树干通直圆满,树高一般25~30m,胸径40~80cm。

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树高可达40m,胸径达100cm,寿命500a。

红松大约形成于新生代的中新世(距今2300~2500万年)时期,随着地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大幅度变化,红松的自然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随着近年来森林经营的改变,红松林的经营也在不断地变化。

有单一的木材生产为主,经过果材兼用林,再到果林的建设,是与生态建设息息相关的。

在人工林中,由用材林向果材兼用林的转变是漫长的,经过不断地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1-6]。

或者直接营建果林,或者建立以红松为主的榛子果林兼用园[7-8],以及促进红松果林结实技术[9]。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有着丰富的红松林储量,目前现状如何,今后怎样经营,都是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红松的经济价值及其繁育技术

红松的经济价值及其繁育技术

红松的经济价值及其育苗技术一、红松概述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是裸子植物门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是世界上珍贵树种之一。

红松又名果松、海松,它既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又是珍贵的木本油料树种,还可做为城市绿化树种,具有极高的的经济价值。

(一)红松的生物学特性1、红松的形态特征和个体生活史红松材质优良,树冠圆锥形,丰满、壮丽、老时平顶;枝叶稠密、碧绿。

树干通直,高达40 m,胸径可达1.5 m,出材率高,易加工,耐腐朽。

树皮灰褐色或灰色,纵裂,呈不规则的长方鳞状片,裂片脱落的内皮为红褐色;冬芽淡红褐色,长圆状卵圆形,先端尖。

叶5针1束,长6~12cm,深绿色,边缘具细锯齿,上面通常无气孔线,下面每侧具6~8条气孔线,叶内有1维管束,横断面近三角形,树脂道3个,中生,位于三个角部;叶鞘早脱落。

东北地区红松营养生长在每年成规律性变化,5月初~5月下旬进入开始生长期,5月下旬~6月初进入速生期,6月中旬以后高减慢进入生长末期,部分红松在秋季(8月~9月)二次出现高生长。

天然林红松在50年生前的胸径生长缓慢,50~100年为胸径生长旺盛时期,之后仍能维持较高速度,到200年以后才显著降低。

红松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树种。

雄球椭圆状圆柱形或或卵状长圆形,红褐色,长7~10mm,多数密集于新枝下部成穗状;雌球绿褐色,圆柱状卵圆形,常1~8个轮生于新枝顶端,具梗。

球果大,卵状圆锥形,长9~20cm,径6~10cm,梗长1~1.5cm,成熟后种鳞不张开或稍张开露出种子;种子大,着生于种鳞腹面下部,无翅,倒卵状三角形,微偏,长1.2~1.5cm,径7~10mm。

-----树龄才能开花结实。

红松花期在6月中旬到下旬,平均气温稳定在17~18℃时,花期、叶期同时出现。

花期只有3-5天。

红松的花粉为黄色,受粉后既为花粉管的生长期。

花粉管生长期很长,自开花的6月至第二年的5月以后。

球果成熟过程很长,自开花至球果成熟历时15个月,即6月下旬开花至第二年的9月中、下旬球果才能成熟。

红松人工用材林改培成兼用林经营技术

红松人工用材林改培成兼用林经营技术

红松人工用材林改培成兼用林经营技术【技术内容】红松是大径材种,它以优异的材质、独特的价值驰名中外。

红松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的东北是其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地带,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完达山、小兴安岭,其范围北起小兴安岭的北坡,南到辽宁的宽甸县,东起完达山东北麓的黑龙江饶河县,西界于辽宁本溪,以及苏联的远东、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1红松的经济价值与现状红松(Pinaskoyaiensis)俗称果松,是松科松属,常绿高大乔木,雌雄同株异花树种。

在吉林辉南,花期6月上旬,翌年9月上旬球果成熟,期间经过15个月。

红松是结实量较大的树种之一,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营养价值极高,是高级滋补品。

红松的花粉可入药,有润心肺、益气血的功效;松针可作良好的饲料;松针油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还可制成高级润滑油;全株可提取松脂。

总之全身是宝。

近几年来,红松种子的经济价值随着红松果仁的开发而倍增。

目前红松种子的价格是24元/kg,普通做果仁开发的种子也达到了20元/kg。

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因为红松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减少,天然原始的红松林在本地已不多见。

而且,天然林中的活立木蓄积也很少,仅在天然林中残存着零星的红松单株,在通化地区红松蓄积仅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24%,在辉南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55%。

由于红松种子价值的提高,天然林中的零星红松树木又不易管护,所产种实不到成熟期,即被采掠一空,造成了天然红松下种更新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红松天然更新种源的短缺,导致了森林资源自然演替规律的变化;依靠天然更新再形成阔叶红松林是不可能的。

据辉南县现有天然红松生长林分内的调查,红松幼苗天然更新率4株/hm2。

部分林班为零。

而在管护较好的人工红松林内的林分调查,天然更新的小苗,为18株/hm2,林缘及周边林缘较林内多。

为了更好地做好红松人工林的改培,就必须要调查清楚其结实期、结实盛期、结实量和结实间隔期。

根据1995、1997、1998年对人工红松林和天然红松林树木结实情况的调查。

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任务及其整治措施

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任务及其整治措施

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任务及其整治措施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中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林业生态环境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和改善辽宁省的林业生态环境,需要制定相关的现状任务和整治措施。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现状任务1. 森林资源严重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人口外流,辽宁省部分地区的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砍伐和破坏,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2.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环境稳定性下降,引发了洪涝灾害、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

3.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亟待完善:辽宁省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滥伐滥伐林木,严重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

二、整治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网络、教育部门等,加大对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从而推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2. 完善森林保护政策法规,严格管理森林资源。

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林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大对非法砍伐的力度,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3. 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效益。

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各地区积极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增加生态补偿力度,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效益。

4.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整体监管体系。

通过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力度,掌握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保护措施,维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大生态环境投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推动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

6. 加强森林资源精准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对森林资源进行精准的管理和监管,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红松调研报告

红松调研报告

红松调研报告红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红松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红松的分布情况、生长状况、保护现状以及潜在的挑战,为红松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实地调查主要包括了红松分布区域的地理考察、红松林地的调查以及红松生态保护区的探访。

并参考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科技论文、政府报告和社会调查等。

三、调研结果1. 红松的分布状况:红松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

在这些地区,红松是主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占据了一定的林地面积。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不合理的经济利用,红松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2. 红松的生长状况:红松是一种耐旱、耐寒的树种,适应性强。

它通常生长在海拔较高、气候寒冷的地区。

然而,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红松林地的生长状况出现了变化。

其中,一些红松林地遭受了砍伐和采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碎和干扰。

3. 红松的保护现状:为了保护红松和其生态系统,我国已经设立了一些红松生态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有助于减轻人类活动对红松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促进红松林地的恢复和发展。

然而,一些保护区目前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组织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等,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

四、调研建议基于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对红松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红松分布区域的保护,并加强监测和管理工作,防止非法砍伐和采伐的发生。

2.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红松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3. 完善红松的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对保护区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有效运行和管理。

4. 开展科学研究,深入了解红松的生长规律和生态功能,为红松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五、总结红松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不合理的经济利用,红松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北方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集中区之一,其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保护措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北方地区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旨在为北方地区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北方地区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1. 森林资源丰富,但退化严重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灌木林等。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地区的森林资源已经出现严重退化的现象。

天然林的面积不断减少,人工林的品种单一、林龄老化、造林质量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渐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令人担忧。

2.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北方地区的森林生态环境中生活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种类,这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由于人为因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出现明显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一些特有物种面临着灭绝的风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3.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减弱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北方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渐减弱。

水土流失加剧、气候异常频发、自然灾害风险增大等问题日益突出,森林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断增强。

4. 森林生态环境面临新的挑战除了传统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外,北方地区的森林生态环境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适应能力降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受到了进一步的破坏;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土地扰动和资源开发活动不断加剧,给森林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为了改善北方地区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东北林区措施

东北林区措施

东北林区措施引言东北林区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之一,也是重要的天然林保护和林业生产基地。

为了保护东北林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介绍东北林区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1. 林业经济发展为了推动东北林区的经济发展,各级政府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其中一项主要措施是推动林木产业的发展,加大林木种植面积和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林业经济,提供技术培训和财政补贴。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林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 生态环境保护东北林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对非法砍伐和盗伐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森林的破坏。

此外,政府还鼓励植树造林,推动生态恢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这些措施,东北林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

3. 促进可持续发展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本,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政府鼓励推广可持续林业经营方式,提倡循环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政府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林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林业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的合法经营和环保措施的落实。

通过这些措施,东北林区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保护了林木资源。

4. 产业结构调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东北林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林下经济,发展林下资源产业。

政府鼓励农民发展葡萄、草莓、花卉等产业,在森林边缘地带提供农田和技术支持。

同时,政府加强林木资源的深加工和利用,推动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东北林区实现了从单一的林木产业向多元化林业产业的转变。

结论综上所述,东北林区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林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保护了林木资源,促进了经济发展。

林木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措施

林木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措施

林木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措施林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林木资源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利用措施。

一、林木资源的现状我国林木资源丰富,具备较高的利用价值和战略地位。

截至目前,我国林地总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在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林木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林木资源相对较少,而南方地区则拥有较为丰富的林木资源。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导致了林木资源的利用难度和成本的不同。

其次,一些地区的林木资源遭受了过度砍伐和滥伐的问题。

由于不合理的经营管理和盗伐行为,一些地区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这种砍伐行为严重影响了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次,林木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

虽然我国的林木资源丰富,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存在大量林木资源浪费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二、林木资源的利用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合理利用林木资源,需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林木资源的保护保护林木资源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要加强对各类林木资源的保护,加强对盗伐行为的打击,严惩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林木资源的合法利用。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森林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对林业产业化的支持和引导,促进林产品的加工利用,并开发林木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

建立良好的产业链条,形成林木资源的全程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三)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水平和产业化程度。

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护和管理技术,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保存质量,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鼓励研发环保型的林木加工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督政府在林木资源利用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要加强对林木资源利用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各类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一、现状分析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是我国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北方地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治理。

1.森林资源减少由于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破坏,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严重破坏。

一些地区的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质量下降,生长速度变慢,森林覆盖率降低,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由于过度砍伐、滥伐和山地草场过度放牧等现象,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

森林立地条件变差,土壤贫瘠化严重,植被退化,动植物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3.森林生态环境污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北方地区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一些地区的森林资源因此发生了负面变化,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森林火灾频发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北方地区的森林火灾频发,给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

森林火灾不仅破坏了植被,还影响了水土保持,导致了土壤侵蚀和生态平衡破坏,甚至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活安全隐患。

5.森林资源管理不力由于一些地区的森林资源管理水平较低,监管不力,导致了一些滥伐和违规开发的现象的盛行,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也给相关政府部门带来了一定的管理压力。

以上种种问题,都凸显了当前北方地区林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有必要加强对北方地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二、保护措施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以下几点措施有必要得到加强实施。

1.加强立法和政策保障加强森林资源的立法和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2.强化监管和管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制定严格的开发和利用制度,加强对滥伐和违规开发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森林资源的破坏行为。

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状况、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状况、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Cur r e n t s i t ua t i o n , e x i s t i ng pr o b l e ms a nd de ve l o pm e nt c o u nt e r me a s ur e s f o r no n wo o d t r e e s pe c i e s r e s o u r c e s a t No r t he a s t Ch i na f o r e s t r e g i o n
第3 1 卷 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经 济 林 研 究
Non w oo d Fo r e1 . 31 N O- 2
J un. 201 3
东北林 区经 济林树种资源状况 、存在 问题 与发展对策
沈海 龙 , 林存 学 , 杨 玲, 张 鹏
( 东北林业大学 林 学院,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4 0 )
摘 要 :东北林 区是我 国面积最大 、资源 分布最集 中的重点林区 。东北林 区拥 有丰富 的经济林树种 资源 ,但 其 培育和开发 利用 中还存在 很多 问题 ,这 些 问题严重影 响了东北林 区经济 林产业 的发展 。为了引起地方各 级政府 相关职 能部 门的重视和 林业科研人 员与生产人 员的关注 ,促进东北林 区经济林产业 的发展 ,文 中介绍 了东北林 区 7类经济林 树种 ,同时针对 具有 多重 功能和规模化 、产 业化开发潜 力的重要树种 进行了评述 :分析 了东北林 区经济 林树种资源 存在天然林 资源 依赖度 高、收获过度 、资源破 坏严重 ,众 多类 别的经济林树 种资源 尚未得 到 充 分开发利用 、资源浪 费严 重,人工林资源严 重缺乏 、发展 后劲不足 、大 规模产业化利用 的基础薄 弱等 问题 , 并从认识和 观念上 、生物 学和技术上及产 品加工和营 销方面揭示 了这些 问题产 生的原因;还从森林 科学教育 、

辽宁红松人工林现状、问题及对策

辽宁红松人工林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9年4月防 护 林 科 技A pr .,2019第4期(总187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4(S u m N o .187)文章编号:1005-5215(2019)04-0037-02收稿日期:2019-02-1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 F D 0600601) 作者简介:姚博(1987-),男,辽宁丹东人,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研究,E m a i l :ya ob o 1768@163.c o m 辽宁红松人工林现状㊁问题及对策姚博(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丹东118003)摘 要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阐述了红松人工林在辽宁境内发展历程,对辽宁地区红松人工林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红松人工林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辽宁地区红松人工林培育提供了参考㊂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现状;问题与对策;辽宁中图分类号:S 791.247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9.04.015 红松(P i n u s k o r a i e n s i s )是我国东北林区顶级森林植被 阔叶红松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也是该地区森林经营的主要树种之一㊂其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㊁中国东北部山区及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少量地区[1]㊂20世纪初由于人口增长㊁战争㊁毁林开荒等原因,在辽宁境内的红松林几乎全部被破坏,面积和蓄积急剧减少,原始的阔叶红松林更是早已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人工营造的红松纯林㊂据记载[2],最早栽植的红松是1895年在辽宁新宾县那家村那家坟栽植的红松野生苗木,以及1909年在辽宁义县老爷岭大石头沟直播的红松人工林,但因管理不善及鼠害等原因栽植的红松并没有成林㊂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恢复红松林木资源,在辽宁㊁吉林㊁黑龙江三省更新和营造了大量的红松人工林,我国最早成片的红松人工林是1931 1937年,在辽宁省本溪县草河口的荒沟㊁喜鹊沟及烈士墓等地营造的[2,3]㊂由于红松林具有很高的社会㊁生态和经济价值,近几十年来我国针对红松林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4,5]㊂本文通过对辽宁地区红松人工林的发展及以往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对红松人工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为辽宁地区培育速生㊁丰产㊁优质的红松人工林提供参考㊂1 辽宁地区红松人工林的发展概况我省人工培育红松自1895年至今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现存林龄最大的红松人工林就是草河口地区的喜鹊沟㊁烈士墓等,目前林龄约85a (不含苗龄),总面积约11.6h m 2,平均胸径42c m ,平均树高25m ,蓄积量约312m 3h m -2㊂现在这些林分依然比较稳定,生长良好㊂新中国成立以后,红松的人工栽植在辽宁东部山区得到了快速发展,1949年在草河口栽植的7.3h m 2红松人工林,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栽植的红松林分,1956年被本溪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解放林 [6]㊂据2017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7],林分平均胸径达35.4c m (以中度间伐为准,下同),林分平均树高26.3m ,林分总蓄积765.0733m 3h m -2(包括采伐蓄积),共进行了5次抚育间伐㊂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清原㊁桓仁㊁新宾㊁宽甸㊁凤城等地营造了大面积的红松人工林,近年来,红松人工林面积还在不断扩大㊂2014年,辽宁省林分总面积464.47万h m 2,其中红松林面积6.10万h m 2,占全省的1.31%[8]㊂到2018年,辽宁省红松人工林面积就达到了10万多h m 2[9]㊂随着红松人工林在省内不断快速发展,各地的科研工作者对红松人工林的研究也在发展中不断开拓创新㊂2 研究进展2.1 红松育苗对红松育苗技术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10],现在红松育苗的主要方法是播种育苗与嫁接育苗,播种育苗繁育快㊁成活率高,嫁接育苗成本高但可以促进苗木提前结实等特点㊂国内研究学者也对扦插育苗及组织培养做了一些研究[11,12],但因红松生根困难㊁易腐烂㊁培育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红松苗木繁育中很少见到㊂因此种质资源对红松苗木繁育尤为重要,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红松苗木的质量㊂王行轩等[13]以草河口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我省红松适宜采种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月15至20日为最佳采种期㊂同时各地的科研工作者对红松的种源㊁苗木质量㊁开花结实规律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4-16]㊂2.2造林及幼林抚育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对红松人工林的造林密度提出了建议㊂徐绪双[17]通过红松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分析红松幼树生长㊁林木分化㊁林分郁闭年限等,提出辽宁东部山区红松造林最适宜的密度为4444~6666株h m-2㊂王景章㊁吴耀先[18,19]对造林时间及不同区域栽植红松进行的试验认为:春季造林成活率最高,适宜红松生长的区域湿润度在0.4~0.6之间,海拔在350m以下㊂造林方式上主要以红松纯林为主,也有带状混交等方式㊂红松人工林造林后以全面割除灌木㊁杂草抚育对幼树生长较好,保存率高[20]㊂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越来越高,全面割灌除草虽然对幼苗生长较为有利,但对林地破坏较为严重,可采用穴状抚育较好㊂抚育次数一般为5年7次,但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因为树高生长较慢,因此可适当增加抚育次数㊂2.3红松人工林经营对红松人工林培育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内容,第1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建国初期对木材需求较大,红松人工林主要是以用材林为培育目标,这一时期针对红松人工林生长规律[21]㊁抚育间伐时间及强度[22]㊁修枝[23]㊁大径材培育[24]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㊂第2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红松分布范围比较有限,且近年来红松种子价格居高不下,林农对以果材兼用林为培育目的林分越来越多,贾云等[25]对14地位指数下红松人工纯林进行了研究,培育红松果材兼用林的适宜密度为:N=21182ˑD-1.1827,墰学仁等[24]提出截干能明显促进红松人工林结实,截干处理大强度间伐后的红松人工林,可提高林分种子产量㊂2.4林木育种在育种方面,前期主要研究是对红松无性系开花期[26]㊁结实规律[16]㊁红松种植园的营造方法[27]㊁对种子园树木坐果[28]㊁良种选育[29]以及树木分叉与结实关系[30]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我省红松种子园营建及良种繁育等奠定了基础㊂近年来,有学者对营建红松果林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红松结实机理及红松矮化试验,但尚在试验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技术㊂红松矮化试验成功将大幅降低红松采种成本,为林农带来更多收益㊂2.5森林生态及保护由于红松在辽宁地区发展迅速,红松人工纯林带来的生态效益低下㊁病虫害等问题也越发的严重㊂杨会侠㊁齐金虎㊁于立国等[31-33]对不同保留密度㊁不同发育阶段下的红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了研究㊂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有明显改善,并且成熟林理化性质要好于其它林龄阶段林分㊂于立忠等[34]对不同间伐强度林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认为,间伐改变林下光照环境,对物种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且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㊂病虫害对红松人工林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许多学者[35-36]对红松球蚜㊁松针锈病㊁落针病㊁烂皮病等进行了研究,基本搞清了病虫害的发生㊁发展过程,提出了许多防治措施,为辽宁地区红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奠定了基础㊂3问题及对策3.1存在问题目前我省红松人工林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在各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尤其是以培育果材兼用林为目的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㊂首先随着纯林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的问题不断凸显, 2016年在辽宁省大连市首次发现了松材线虫病[37],后在全省多地相继发现松材线虫病㊂其次各单位对红松人工林的研究多有重复,缺乏合作㊂第三由于缺乏资金导致研究深度不够,对前辈们留下的许多成果没有连续的观测,如果能对红松人工林生长动态进行连续全面的观测,定将对红松人工林培育做出巨大贡献㊂3.2对策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林区顶级森林植被,首先各地应转变思路,多在红松林林下营造适宜的伴生树种,既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林木多结实增加林农收入,又可提高红松林内生物多样性,为以后红松纯林培育阔叶红松林打下基础,能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大发生,充分发挥红松人工林的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其次加强统筹规划,协调各单位间相互合作,这样既能发挥各自长处,又能避免资源浪费;第三增加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全面加深对现有资源及已有成果的连续监测和总结工作;第四应做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为今后更深入的发展和研究红松打下坚实的基础㊂(下转第95页)83防护林科技2019年月中下旬再追肥1次,8月中旬追肥1次钾肥㊂早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多施磷肥和钾肥㊂4.3病虫害防治武威荒漠区黑果枸杞虫害上要有有蚜虫㊁枸杞负泥虫㊁木虱等,可用噻螨酮㊁吡虫啉㊁高效氯氰菊酯㊁腈菌唑和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㊂4.4整形修剪以栽培模式结合实践因地制宜㊁因树造形㊂本区域黑果枸杞丰产树形为疏散分层树形结构㊂定植当年高度40~50c m时摘心,留3~4个发育良好的侧枝,此为第一层;第二年主枝延长头长至40c m左右时留第二层,共3~4个侧枝条;第三年主枝延长头长至40c m左右时留第三层,再留3~4个侧枝作为骨干枝;经过3年整形修剪,每棵树有若干个结果枝条,至此,黑果枸杞进入丰产期㊂4.5采收武威荒漠区黑果枸杞第一次采收一般在7月下旬 8月初开始㊂果实颜色呈紫黑色时,采用剪刀或镊子断果柄,或直接剪枝,制干以阴干为佳,可在晾晒棚上面盖上遮阳网进行晾干,待8成干时可放在阳光下自然晒干㊂参考文献:[1]陈海魁,蒲凌奎,曹君迈,等.黑果枸杞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155-157[2]何永霞.浅谈黑果枸杞的育苗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 (5):113[3]陈万良.甘肃省永靖县黑果枸杞栽培繁育推广技术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73-74[4]杨春树,马明呈,李文.不同种源野生黑果枸杞容器育苗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07(3):61-64,70(上接第38页)参考文献:[1]马建路,庄丽文,陈动,等.红松的地理分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20(5):40-47[2]齐鸿儒.红松人工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3-5[3]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红松林[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0:7-9[4]刘立新,吴小春.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J].生态科学,2002,21(4):366-369[5]郭海燕,葛建平,李静雯.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概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23(3):57-62[6]齐鸿儒.试论辽宁红松林的发展[J].辽宁林业科技,1983(Z1): 23-29[7]姚博.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不同密度管理培育大径材效果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18(5):1-4[8]高香玲.辽宁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与结构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14(5):46-62[9]焦宏.红松人工林研究现状[J].辽宁林业科技,2018(2):45-47[10]谢伟,张利民,郭玉明,等,红松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1(1):39-41[11]孙思成,方忠民,曹大学,等,红松扦插技术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1,30(1):9-11[12]程广有,杨振国.红松组织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0,29(5):8-9[13]王行轩,张安,庞志慧,等.红松适宜采种期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23(3):28-32[14]元连肇.红松地理种源试验苗期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1988(3):6-9[15]李国雷,祝燕,李青梅,等.红松苗龄型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2,48(1):35-41[16]刘继国.草河口地区红松人工林结实规律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63,8(1):41-55[17]徐绪双.红松造林密度试验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1981(5):7-11[18]王景章.红松人工林的营造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1973(3):5-6[19]吴耀先,徐绪双.辽宁不同区域栽植红松林的试验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84(3):14-20[20]徐绪双,于景利.整地季节(方式)和幼抚方法与红松成活生长关系的研究[J].1993(2):19-21[21]王忠利.红松人工林自然生长规律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 2000(7):18-19[22]丁国权.抚育间伐对人工红松林生长效应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4(1):1-5[23]张放,吴振铎,墰学仁,等.红松人工林修枝技术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92(1):13-20[24]墰学仁,胡万良,王忠利,等.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及种材兼用效果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3):75-77 [25]贾云,张利民,墰学仁,等.红松果材兼用林适宜密度控制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2006,42(4):51-56[26]张安,王行轩,吴沛国.红松无性系种子园花期的观察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84(7):8-9[27]薛建国,王成才,许崇亮.红松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226[28]王行轩,张安,王伟,等.提高红松无性系种子园树木坐果率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2):9-13 [29]尚福强.红松果林高产无性系(9512㊁9526)选育报告[J].林业科技通讯,2015(3):25-27[30]沈海龙,张金虎,王龙.红松分杈现象研究现状及展望[J].森林工程,2015,31(2):46-56[31]祁金虎,杨会侠,丁国权,等.抚育间伐对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44(5):48-51[32]杨会侠.红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对抚育间伐的响应[J].辽宁林业科技,2017(2):5-9[33]于立国.岫岩地区不同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8(1):41-42[34]于立忠,朱教君,孔祥文,等.人为干扰(间伐)对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26(11):3757-3764 [35]武兰义,任凤伟,张凤杰,等.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营林治理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6(5):15-18 [36]贾云,齐乐贤.红松落针病与红松生物量关系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8,16(5):7-14[37]于海英,吴昊.辽宁发现松材线虫新寄主植物和新传播媒介昆虫[J].中国森林病虫,2018,37(5):6159第4期李梅英等武威荒漠区黑果枸杞无性繁殖技术。

东北红松栽培管理措施方案

东北红松栽培管理措施方案

东北红松栽培管理措施方案1. 引言东北红松是中国北方地区一种非常重要的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东北红松资源,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和修剪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土壤改良为了提高东北红松树木的生长和发育,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具体措施如下:- 根据土壤性质,进行适量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

- 施加有机肥和磷肥,提高土壤肥力。

-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气性,不过度灌溉和严禁水渍。

3. 肥料施用适当施肥是保证东北红松健康生长的关键。

下面是具体的肥料施用措施:- 春季开花前早春追肥:每株基肥施入速效复合肥300克,追肥每株追入速效复合肥200克。

- 生长期肥:每株树梢追入速效复合肥200克,平均每年追施2~3次。

- 秋季追肥:每株追入速效复合肥150克,增加树木的抗寒能力。

4. 病虫害防治东北红松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 使用环保、低毒的农药进行喷洒,严格按照说明进行药剂的稀释和使用。

- 树木生长季节栽培管理要做好,加强管理,提高东北红松树木的免疫力和抗病虫害能力。

5. 灌溉管理灌溉是东北红松栽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灌溉管理的要点:- 根据土壤含水量和东北红松的生长状态,合理安排灌溉计划。

- 适时进行充分的灌溉,但要避免积水和过度灌溉,防止根部腐烂。

- 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灵活调整灌溉量。

6. 修剪管理修剪是东北红松栽培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树冠结构,保持株型美观,有利于阳光的照射和通风。

- 定期清除枯死和病虫害枝条,保持树冠的健康。

- 控制分枝生长,避免过于密集的分枝影响树冠通风。

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东北红松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为提高地区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摘要】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管理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原则、技术和策略来提高经营效率。

通过总结经验和案例分析,可以得出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

未来发展方向应重点关注生态效益,提升林业产值。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加强对其管理的重视和实践。

【关键词】关键词: 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管理、重要性、现状、原则、技术、策略、经验、案例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红松果材兼用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种之一,具有林木和果实兼收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化工、制药等行业。

而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可以提高林木的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浪费和滥伐现象,保护林木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红松果的品质和产量,增加林业产品的附加值,为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还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林业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

可以看出,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加强对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管理和保护,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2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现状目前,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由于长期以来对红松林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了红松林面积逐渐减少,种质更新不及时,森林生态系统逐渐恶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技术不够先进,难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持续经营。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1. 引言1.1 引言红松果材兼用林是一种综合经营管理模式,既可生产红松木材,又可采集红松果实,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当前绿色发展理念下,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生态保护等。

只有在严格执行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本文将重点探讨红松果材兼用林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其经营管理原则和措施,分析其经营管理效果以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模式的更好发展。

2. 正文2.1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定义和特点红松果材兼用林是指在红松林地种植其他植物或开展其他经济活动的一种经营模式。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多种经济价值:红松树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红松果实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可以带来额外的收入。

红松果材兼用林不仅能够实现木材和果实的双重收益,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2. 生态效益:种植不同的植物在红松林地中可以形成多层次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了森林的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种植果树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土壤的改良,有利于红松树的生长和发育。

3. 可持续发展:红松果材兼用林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延长林地的经营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红松果材兼用林是一种具有多种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红松林地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在未来的发展中,红松果材兼用林有望成为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模式,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2.2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原则1. 生态保护优先: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2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ol.37No.2 2009年2月JOURNAL OF NORT HE AST F ORESTRY UN I V ERSI TY Feb.2009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与保护经营对策傅俊卿(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带岭,153106) 摘 要 在分析了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历史、资源保存现状和资源枯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然红松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①转变经营观念,走“生态林业”之路;②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③在保护好现有红松林的基础上,以原始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动态作为模式,增加东北林区珍贵树种保护种类,扩大种群(如三大硬阔等),并采取相应的育林措施,逐步实现红松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关键词 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保护对策;林业分类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分类号 S757.46Curren t S itua ti on of Na tura l Korean P i n e Forests i n Northea st Ch i n a and The i r M anage m en t Coun ter m ea sures/Fu Junqing(Dailing Forestry Experi m ental Bureau of Heil ongjiang Pr ovince,Dailing153106,P.R.China)//Journal of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09,37(2).-75~78Some counter measures on p r otecti 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Korean p ine f orests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putf or ward in ter m s of the exp l oitati on hist ory,current situati on of forest res ources and the reas on f or res ource exhausti on,namely altering manage ment concep ts and ideas t o devel op ecol ogical f orestry,and i m p r 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evelst o vigor ously devel op ecol ogical economy.More rare tree s pecies in the f orest regi ons in northeast China should be p r otec2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ynam ic change of ecol ogical syste m s in virgin f orests under the p re2conditi on of better p r otecti on of the existing Korean p ine f orests.Enlarge the popularizati on of rear s pecies,such as Fraxi2nus m andshurica Rup r.,Phellodendron am urense Rup r.,and Juglans m andshurica Maxi m.,and adop t relevant manage2ment measures t o rest ore the ecol ogical syste m of Korean p ine.Keywords Natrual Korean p ine f orests;Res ource situati on;Counter measures;Classified manage ment;Sustainable manage ment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整个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三大五针松(红松、西伯利亚红松和美国白松)之一,并以树干通直高大、材质优良、寿命长、生产力高、种子营养丰富等独特的用途与价值而闻名于世界,是目前世界上珍贵而稀有的多用途树种之一。

同时,红松林作为东北地区重要而珍贵的森林资源和东北大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屏障,对人类生存区域气候环境的维护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

近一个世纪的研究表明,红松的分布区包括中国的东北东部山地、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南部的连续分布区和日本本州、四国的间断分布。

其分布区的北界在俄罗斯远东沿黑龙江下游的郭林河口(约52°N),最东界在俄罗斯远东沿海边区瓦尼诺附近的图姆尼河口(约140°20′E),最南界在日本四国的爱媛县东赤石山(33°50′N),西北界在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的胜山林场(49°28′N,126°40′E),西南界在中国辽宁省的抚顺、本溪一带(约41°20′N,124°E);其水平分布以中国的东北东部山地为中心,北到俄罗斯的共青城附近,向南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的平壤一带山地,南北跨纬度12°,东西跨经度11°,森林总面积约50万k m2(其中,中国约占总面积的60%,俄罗斯约占总面积的30%,朝鲜半岛最少只有总面积的10%左右[1])。

红松林在我国东北的天然分布区大致以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完达山脉所延伸的范围相一致。

阔叶红松林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下降,在长白山地,垂直分布高度为500~1200m之间,单株红松可达1500m;在张广才岭,垂直分布高度为500~900m之间,单株可达1200 m;在小兴安岭,垂直分布高度为300~700m,单株红松可达800m左右[2]。

作者简介:傅俊卿,男,1958年3月生,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研究员。

收稿日期:2008年7月7日。

责任编辑:张 玉。

1 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1.1 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史从1949年起红松林就担负着沉重的商品木材生产任务,超负荷的过量采伐和林区人口增加的压力,加之森林保护措施不力、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原因,导致每年森林资源消耗量为生长量的2.0~2.5倍。

50多年来,红松林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森林是可更新的再生资源这一特点,也没有考虑我国森林资源贫乏的现实,更没有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机械地模仿前苏联的采伐方式,实行一坡、一山和一沟的大面积皆伐。

如小兴安岭林区,自建国以来的58a中,共生产木材3.28亿m3。

在伊春林区,20世纪50年代红松林的面积和蓄积比例,分别占总经营面积和蓄积的53.8%和74.3%;60年代分别下降到29.9%和45.3%;而到了80年代,分别下降到8.4%和11.7%;90年代下降到5.8%和6.9%;到2004年,伊春林区停止采伐红松时止,分别下降到4.51%和4.5%。

1.2 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的大面积原始阔叶红松混交林,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破坏和集中开发,到目前为止,可采森林资源已接近枯竭。

辽宁省的红松林已全部演变成为次生林,仅在宽甸县境内的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7405h m2)中有一部分保存比较完整的阔叶红松林;吉林省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0781 h m2)的原始阔叶红松混交林也仅保存有4.07万h m2;黑龙江省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也遭到全面破坏,残存的温带北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也仅存在于丰林(18400h m2)、凉水(6394h m2)和镜泊湖的小北湖(4721h m2)三处自然保护区内。

上述保护区内未经干扰的原始红松混交林的面积仅占原分布面积(3000万h m2)的0.2%左右,是处于极端濒危的一种生态系统。

另外,在红松林天然分布区的偏远山区也还残存有一些原生的小片老龄红松混交林或散生的老龄红松古树,这将成为本地区原有植被的见证者和恢复红松混交林的希望,并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3]。

目前,在东北东部林区还有不少的林业局都保存了小面积的天然红松母树林。

据黑龙江省初步统计就有88块,总计有4万余h m2。

保存面积较大的林业局有黑龙江省的鹤北林业局(11000h m2)、东方红林业局(5000余h m2)和吉林省的露水河林业局(12000余h m2);伊春林区现有天然红松母树林28047h m2,这些天然红松母树林均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卫生伐或疏伐,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始混交林的特征。

2 红松林资源枯竭的原因2.1 对林业和森林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林业既是合理经营和科学管理森林和林地的产业,同时又是一项重要的发挥森林公益效能的自然保护事业。

在过去的森林经营实践中,首先在理论上对林业的概念和森林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

森林的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森林整体观的基础之上,不能只将木材作为万古不变的主产品,其他产品不管其价值如何一律称之为林副产品。

森林中除木材以外,植物的叶、花、果、枝、树皮、根、树液、动物、微生物、森林环境、森林景观和森林旅游资源等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2.2 长期持续的过量采伐在过去的长期森林经营过程中,采用了对待非再生矿产资源的采掘方式开发森林资源,实行掠夺式的采伐,导致采育失衡和森林覆盖率下降。

在这样的机制下,红松由于其材质优良、伐木及生产效率高而被作为当时森林采伐的首选对象,不考虑其生长量与采伐量之间的关系,更谈不上采伐量小于生长量,长期超生长量采伐,以需求确定产量。

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实行了限额采伐,但是,超限额采伐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和严重,这是红松林可采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4]。

同时,由于森林破坏,导致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东北虎、梅花鹿、黑熊、野猪已不多见,关东三宝的野山参也已罕见。

2.3 重取轻予,价格结构不合理长期对林业实行“重取轻予”的政策,造成投资大量欠帐。

木材价格背离价值,木材与其它产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长期执行低价统购政策,林价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不能真正落实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森林资源消耗得不到合理补偿,仅按木材销售量提取少量的育林基金,用于营林生产,这既违背了森林资源增值的自然规律,又不符合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

2.4 企业经营产业与产品结构单一林业企业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缓慢,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