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和评估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就需要测量和评估其绩效。
本文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和评估方法。
一、关键绩效指标(KPIs)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重要工具。
通过设定合适的关键绩效指标,可以帮助企业量化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
1. 产品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之一。
通过测量产品的各项指标,例如缺陷率、合格率、可靠性等,可以评估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2. 客户满意度指标:客户满意度是衡量质量管理体系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通过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或收集客户反馈,可以了解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及时作出改进。
3. 过程能力指标:质量管理体系侧重于过程管理,因此过程能力指标也是重要的测量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和评估各个关键过程的能力指标,例如工艺稳定性、制程能力等,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策。
4. 缺陷率指标:缺陷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或全面检查,统计缺陷的数量和频率,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并进行改进。
二、质量审核质量审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内部评估方法。
通过对企业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和流程进行审核,可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问题。
1. 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常规工作之一。
通过组织内部的审核团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外部审核:除了内部审核外,企业还可以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审核。
外部审核师傅有更客观的视角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提供改进建议。
三、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也可以用于测量和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
六西格玛通过统计分析和问题解决方法,帮助企业降低缺陷率,提升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有效性评价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
一时间,各类企业组织都竞相采用这一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
有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实施的最终结果只是“一纸文书”,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没有什么改善。
换句话讲,这些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怎样才能提高这些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效性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有效性的概念有效性指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
按照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的主体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
显然,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起码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
这里包含着对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
审核是确保企业所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并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结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标准和有关法规的符合性判断,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体系的有效性的判断。
通常在认证审核中,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判断结论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对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满足的程度;(2)能够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3)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自我完善的机制;(4)质量过程得到了控制,质量损失减少,质量成本逐渐降低。
二、影响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因主要是指企业所选择的咨询机构和认证结构。
一个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咨询机构,能够从企业实际出发,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质量体系,不断提高运行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设计1.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有效性评价——引言在本研究的引言中,我们将介绍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有效性评价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介绍本文各章节的内容安排。
2. 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原则本章将阐述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包括管理体系的目标、原则、框架、职责分工和流程,同时介绍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3. 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包括指标的选择、分类和权重分配,以及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4. 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的设计与实现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
同时,我们还将给出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建议。
5. 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案例分析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验证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同时,我们将分析并总结评价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的优化与创新根据研究结果和对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我们将在本章中提出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建议,以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7. 结论与未来展望在本章中,我们将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和概括,扫描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并提出对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和评价研究的建议。
毕业总结:本论文主要围绕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有效性评价方法展开研究。
首先在引言中,我们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章节内容的安排,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毕业导师角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原则一章中,我们从管理体系的目标、原则、框架、职责分工和流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的评价方法和案例分析提供了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评价和绩效考核
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评价和绩效考核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评价和绩效考核一直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企业的保障和提升关键,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评价和绩效考核展开讨论。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企业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目标,明确适用的标准,通过培训和宣传推广,使全体员工都能深入理解和贯彻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二、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质量管理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这些文件规定了企业的质量标准、过程流程和责任分工,对于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而管理评审则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审查和评估,通过管理评审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有效。
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不断追求卓越,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求之一。
企业应根据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客户反馈等信息,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五、客户满意度评价客户是企业的生命线,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和收集反馈信息,企业可以了解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及时改进和提升。
六、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员工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的效果。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七、供应商评价和管理供应商是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价和管理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查,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确保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八、科技创新和质量改革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有效性评估引言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会面临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对企业形象和盈利能力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有效性评估方法,其对于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性评估指标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有效性评估需要明确评估指标,以便准确衡量整改措施的实际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指标:1.缺陷率:缺陷率是衡量产品或服务缺陷数量的指标。
通过对比整改前后的缺陷率,可以判断整改措施对于缺陷数量的降低效果。
2.不良品比例:不良品比例是指整个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不良品的数量占总产出或服务数量的比例。
通过对比整改前后的不良品比例,可以衡量整改措施对不良品率的改进效果。
3.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率是指顾客对产品或服务表示不满的比例。
通过评估整改前后的客户投诉率,可以评估整改措施对于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效果。
4.产品或服务评价得分:产品或服务评价得分是通过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进行量化得出的结果。
通过对比整改前后的评价得分,可以判断整改措施对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改进效果。
有效性评估方法为了评估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数据分析:通过对整改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地对比整改措施的效果。
例如,对于缺陷率和不良品比例,可以通过统计数据的变化量来评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2.反馈调查: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或面谈,获取他们对整改措施的评价和反馈。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了解整改措施对工作流程和操作方式的影响,并从中评估整改效果。
3.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获取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反馈。
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评估整改前后的客户满意度,可以间接评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4.持续改进:质量问题整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评估其有效性也需要不断进行。
定期对整改措施进行评估,并与之前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判断整改措施的持续效果。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实施与效果评估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企业内部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它对于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提高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1.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概念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指企业内部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数据和记录的评估,以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活动。
评审的目的在于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有效地运行并持续改进。
2.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意义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组织持续改进和稳步发展。
3.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程序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程序通常包括确定评审要点、制定评审计划、组织评审小组、准备评审材料、进行评审会议、整理评审结果、提出改进建议等步骤。
4.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确保评审过程的真实、客观和全面。
评审小组成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效果评估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效果评估是评价评审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以改进评审工作质量和推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效果评估主要包括成果评估、效率评估、影响评估和前瞻评估。
6. 成果评估成果评估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最终效果和结果。
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和风险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改进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等方面。
7. 效率评估效率评估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过程及其管理效率。
主要包括评审计划的合理性和实施程度、评审会议的效率和效果、评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8. 影响评估影响评估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的增强、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方面。
9. 前瞻评估前瞻评估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方向。
如何评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如何评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如何评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1.质量目标与实际结果的比较根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设定的质量目标,定期比较实际结果与目标的差距。
这可以通过对产品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产品质量水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从而评估体系的有效性。
2.过程控制与改进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确保其符合体系要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进而提高体系的有效性。
3.文件与记录管理检查与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操作规程、质量记录和其他相关文件,以评估其完整性和合规性。
通过对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可追溯性。
4.培训与意识评估员工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体系要求。
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他们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遵循和执行。
5.供应商管理评估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监控过程,确保供应商能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可以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水平,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6.产品验证与检验检查产品的验证和检验过程,确保其符合体系要求,并能够准确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
通过产品验证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7.客户反馈与投诉处理了解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以及投诉处理情况,以评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效果。
通过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可以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评价和需求,进而改进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客户需求。
8.内审与外审检查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执行情况,以评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通过内审和外审的结合,可以全面了解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和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现如何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现如何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衡量一个组织或企业质量管理成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管理指标以及标准审核等方面讨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衡量。
一、质量目标的设定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并将其逐步转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和行动计划。
质量目标主要包括满足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要求、满足客户需求、提高质量绩效等方面。
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需要对质量目标的设定进行评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1. 目标的合理性:质量目标是否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相一致,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
2. 目标的可衡量性:质量目标是否可以通过客观数据和指标进行度量和追踪。
3. 实施情况评估:通过对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了解目标达成的程度,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二、质量管理指标质量管理指标是衡量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指标,对质量管理进行评估和分析。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质量管理指标:1. 不良率:衡量产品或服务在生产或提供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的比例。
2. 投诉率:反映客户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的比例。
3. 客户满意度指标: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4. 产品或服务交付准时率:衡量产品或服务按时交付的比例。
5. 效率指标:反映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如生产周期、生产成本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设定目标值,并进行动态追踪和分析,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三、标准审核标准审核是衡量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组织可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内部审核主要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要素的审查,包括标准操作程序、培训记录、非符合品报告等。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组织所建立、实施和维护的一系列质量管理活动和过程。
它旨在通过规范流程和程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最终实现持续改进和组织绩效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分析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和实现途径。
一、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于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具备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能够实现以下优势:1.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规范流程和程序,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和规定要求,从而提高其质量水平,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2. 增强组织竞争力: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获得认证和认可的基础,能够提高组织的信誉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组织能够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实现持续改进: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制定质量目标、执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方式,为组织提供持续改进的机制。
组织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整体绩效。
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键要素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下要素至关重要:1. 领导承诺:顶层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和参与至关重要,他们的承诺和决策能够影响整个组织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领导应当设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并确保其符合组织战略和目标。
2. 客户导向:质量管理体系应当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为中心。
通过倾听客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3. 流程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建立规范的流程和程序,并确保各个环节的有序衔接。
流程管理有助于减少错误和变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数据驱动的决策: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支持决策制定。
组织应当建立适当的指标和评估机制,及时获得准确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改进行动。
5.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判定原则
度。
1、建立各级指标达成情况的跟踪、评价机制,定期对各级
指标进行跟踪评价;
2、制定措施和配置资源来促进指标的达成;
3、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质量体系持续改
进的潜力或方向;
4、建立内审、管理评审等QMS评价机制,持续对QMS运行有
量管理体系三性判定原则
评价要素
涉及条款
一、组织所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包括:
7、资源等基础设施的变化,如:新设备/新的生产线使用等。
1、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QMS过程识别并分类、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过程分析、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进行了明确
、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识别、风险识别与分析;
2、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各部门明确的所有者、各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岗位定岗定编、过程分析识别的资
的适宜过 三、变化措施:
程。
对存在QMS与变化点不相适宜的风险要制定措施;
四、措施的实施:
将应对措施固化到相关体系文件并实施;
五、实施后验证:
对措施实施结果进行验证,以判断是否可以保证QMS适宜性。
质量管理
体系对组
充分 性
织全部质 量活动过 程覆盖和
控制地过
程。
一、过程识别: 1、依据:IATF16949标准、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确定质 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2、实施过程策划,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分为顾客顾客导向 过程、支持过程、管理过程; 3、进行过程分析,明确过程的输入、输出、资源需求、评价指 标等; 二、过程职责分配 1、根据过程分析结果,划分部门,识置部门职责,明确过程所 有者; 2、配置过程所需资源; 三、过程固化 1、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策划过程实施流程; 2、推进QMS体系文件的有效实施,并保留实施记录; 四、有效性和效率评价 给每个过程设置评价指标,对未达成的指标要有持续改进机制
如何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如何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为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建立的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
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指导。
一、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建立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责任、资源管理、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等方面。
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质量,提升竞争力。
二、评估指标1. 战略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评估时需要验证质量管理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 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评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收集客户反馈、投诉处理情况等数据,评估质量管理是否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3. 流程绩效:评估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支持企业的各项流程,包括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生产、销售等环节。
评估时可以使用流程绩效指标,如周期时间、产出质量、成本效益等。
4. 内部审核结果: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活动之一,评估内部审核结果可以判断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
内部审核应覆盖各个部门和流程,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需要看是否有持续改进的措施和效果。
可以通过分析持续改进项目的数量、效果评估等指标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三、评估方法1. 文件审查:通过审查相关文件,如质量手册、流程文件、文件记录等,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和实施情况。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相关的数据,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和问题。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如直方图、趋势图、质量损失程度等统计分析手段。
3. 客户反馈:通过电话、邮件、客户回访等方式,收集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对客户的影响。
4. 内部审核:进行规范的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内部审核应覆盖各个部门和流程,并制定改进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设计一、引言稳定和可靠的产品质量来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增强顾客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和降低产品不合格数(Karapetrovic、Fa 和Saizarbitoria,2010)。
可是不少通过ISO9001 认证的企业,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存在不足的现象,截至2011 年12 月31 日,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暂停数为18117 张,27133 张证书被撤销。
企业对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评价,可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现状,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为顾客和认证机构等外部评价做好充分准备。
目前,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采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方式,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本身就属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这两种定性的评价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得出精确的量化评价结果。
为了开展认证活动,认证机构派出审核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价。
他们主要是采取第三方审核方式,通过收集客观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定性的评审结论。
这种定性评价方式虽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尽管两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程度不同,但在认证审核员的眼里,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都可能是“有效运行”,都能被推荐认证注册。
他们所给出的笼统评价结论并不能满足企业想准确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不足的需求,所得出的有效性评价结论不能用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也无法衡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处的水平,对如何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成为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的重要问题(Jain 和Ahuja,2012)。
现有研究要么从ISO9001 标准机械地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要么抛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指标体系,忽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内生特性。
现有评价方法过于数学化,不易操作,难以在企业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反映内生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便于指导企业发现质量管理的不足之处,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指出改进方向。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综合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综合评价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对于完善企业部管理、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管理者认证意识、员工参与意识以及体系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某些已认证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盲区,如有些企业为取得认证证书只做表面文章,使认证流于形式;认证机构急功近利,为利润而追求数量,随意简化体系要素,甚至帮助申请认证的组织作伪,导致质量体系审核和认证质量下降,其结果必然是导致组织的经营效果达不到目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国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福荣等提出IS09000标准的路径依赖效应、体系疲劳化、体系空洞化、体系的寿命周期、生态质量管理等新观点,指出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根本在于体系创新11;袁俊认为,制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最高领导层对认证的认识、质量管理与企业缺乏系统性融合、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合理性、企业管理基础差、培训及认证市场不规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21;辛熠平等认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主要是指认证证书的有效性,证书的有效性又体现为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证书的权威性131.作者在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含义和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直觉模糊集理论和TOPSIS法41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模糊TOPSIS法,通过不同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建设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误区和盲区,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带来的增值效果,提升企业组织管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与特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所谓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施持续有效的质量控制,在组织部所建立的部质量体系:2000族标准中对有效性有明确的定义:“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因此,有效性是组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是一种度量.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包含两个基本特征:①质量体系本身的有效性,即体系的组成要素,如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是合理的、完善的,且易于操作和评价;组织的日常质量管理活动符合标准、体系程序及相关文件的要求,而且紧密结合组织实际,包括产业规模、产品结构、特点、类型、人员素质和以往的管理经验.②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即体系运行平稳可靠,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自我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其适宜性.体系自身的有效性是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基础,它为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必要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源于过程结果的增值,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最高管理者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企业综合管理素质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②质量方针全面贯彻落实,质量目标全面实现并有新的提高;③产品的实物质量得到提高,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④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自我纠正能力,体系持续改进已形成机制,具有持续稳定的运行能力;⑤产品赢得顾客的信任,顾客满意程度达到或超过目标要求,市场竞争力提咼•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特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特点包括符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等.①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首先是一种符合性评定.符合性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符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产品质量的符合性;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产品质量的符合性是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以及顾客的需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是指组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09000标准的要求,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人员的资格等符合规定的要求.②适宜性.适宜性表明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动态性.适宜性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能结合组织产品的特点,针对IS09000有关标准的控制要求,规定适宜的具有可操作的控制措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产品实物质量有关,应适宜、可度量并能实现.随着经营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组织应能够适宜地调整其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以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③充分性.充分性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能力.充分性关注是否识别质量管理的所有过程以及关键过程;关注员工的职责以及其资格条件是否满足职责的要求;关注过程控制方法、规章制度是否全面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关注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得到全面的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关注组织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围、深度和频次的充分性等.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后,会发现有些不完善或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情况,因此应对它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评价.组织进行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不完善或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情况,改进和提高组织的能力和经营业绩,增强使顾客满意的能力,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工作能力.按照以顾客为中心、实现过程增值、质量体系具有动态性和实用性等原则,从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资源管理、财务运行状况5个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3.质量者A=/x.显然,每一个模糊集A对应于下列直觉模糊集:A={IxGX}.对于任一xGX,称n(x)=1-AA(x)—Ya(x)为直觉模糊集A中元素x的直觉指数(intuitionis-ticindex)它表示元素x对A的犹豫度(hesitancydegree)显然,对于每一个xGX,0(X1.设X是给定的非空经典集合,A、B是集合X上的两个直觉模糊集A={={lxGX},则A=B当且仅当(1)=抑(1)且Ya(x)=Yb(x),xGX.定义2设XA=B;④difs(AC)dFS(A,B)+difs(B,C),其中A,B,CGIFS(X);⑤设A,B,CGIFS(X)B比C更靠近A当且仅当difs(A,BXdips(AC).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模型设有m个企业A;,A2,…,Am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评价体系有效性的指标集为C={G,C2,…Cn},评价指标Cj的权重为w/,其n中0<w/<1(=1,2,…”),且Ew/=1../’一1①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作者选取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资源管理、财务运行状况5个方面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指标.由于每个指标对体系有效性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在评价时的权重大小也应有所区别.作者通过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取上述5个指标的权重向量为w=(w/,W2,W3,W4,W5)=(,,,,).②构建直觉模糊评价矩阵通过专家打分可以得到企业A;第/个指标的评价值,可用直觉模糊值P/=(A/,YYn)表示.于是可得参评企业集Az,A2,…企业A1,A2,As,A4,A5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所考虑的评价指标为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资源管理、财务运行状况5个方面.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统计数据等确定出每个参评企业关于评价指标的直觉模糊评价矩阵如表2所示.根据直觉模糊理想解的定义,构造直觉模糊理想解方案与负理想解方案如表3所示.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d+和d「以及各参评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U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各参评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大小可得其体可知企业A4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最佳.5结论建立和运行有效的质量体系,对于完善企业部管理、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作者在界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和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和TOPSIS法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的新方法,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该企业通过引入六西格玛方法论,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了客 户忠诚度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0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监 督
审的概念与目的
审核的概念
审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文件、记录等进行检查,以确定 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和要求的 过程。
审核的目的
审核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 织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 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实施与运行
将设计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付诸实践, 通过持续的运行和监控,确保体系的 有效性和稳定性。
审核与改进
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估 ,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以提 高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02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 估
有效性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01
02
03
04
自我评估
组织内部进行自我评估,收集 内部数据和意见,分析质量管
审核的流程与内容
审核的流程
审核通常包括制定审核计划、实施审 核、形成审核报告和跟踪审核等步骤 。
审核的内容
审核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组织结构、资源配置、产品实现、 测量分析改进等方面。
审核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制造企业在进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发现生产线上的员工没有经过有效 的培训,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考 核等,最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理体系的有效性。
外部审核
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审核 ,客观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
顾客反馈
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投诉和 建议等方式收集顾客反馈,了 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第七讲: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价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要求这是管理评审应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不少组织开展管理评审时,未能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而是流于形式或走过场,起不到质量管理体系应有的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作用.对这三性的简单理解:适宜性:能不能用充分性:够不够用有效性:有没有用一、适宜性适宜性指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所处的客观情况的适宜过程.这种适宜过程应是动态的,即质量管理体系应具备随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做相应的调整或改进的能力,以实现规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质量管理体系应体现组织的特点,与组织内外部情况相适应,适合于组织的运动.而却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的修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变更;顾客要求和期望的变化;供方情况的改变;市场行情的变化;环保、节能等社会要求的改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组织的内部环境同样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如组织机构与职能的调整;高层领导人事变动;财务状况的变更;组织规模随人员、设施的增加不断壮大;改组、改制等带来的运营机制的变化;产品结构与类型的调整;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起的资源与手段的更新;组织的宗旨和自身要求的变化;生产经营、财务、职业的健康安全、环境等其他管理体系的变化等.由于组织所处的内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客观上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变更,组织应即使调整或改进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构成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做到“你变我也变”,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与内部环境地变化相适应.二、充分性充分性指质量管理体系对组织全部质量活动过程覆盖和控制地过程,即质量管理体系地要求、过程展开和受控是否全面,也可以理解为体系的完善程度.充分性要求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合理,过程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程序完善,资源充足,具有充分满足顾客和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的能力,因此,组织在建立、运行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时,要考虑体系的结构和过程的合理性,评价其是否符合ISO 9001:2008标准的要求、组织的需要和组织的能力,是否具有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持续改进.具体讲,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组织是否识别了所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是否对已识别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了适当的表述,是否根据控制的需要对过程予以充分的展开.如果某一过程特别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过程没有被识别,或者尽管识别了某一过程,但对如何确保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没有给予适当的规定,或者对过程控制和管理职责作出规定,就会因过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造成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充分.第二是组织在实施各种持续改进时,可能会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诸多考虑的活动,或者结构不合理、删减标准条款不恰当、职责权限及接口规定不明确、资源配置不足、文件不能满足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与运行和控制的需要、所需的信息不够、采用的方法不当等,出现这些情况就是没有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三、有效性有效性指组织对完成所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所进行的度量,即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体系所需的过程或者活动而达到所设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程度,包括与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顾客满意程度等.为判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组织可将有关的信息与设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进行对比,判断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这些信息主要有:顾客的反馈,包括对顾客的满意、不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和顾客抱怨;过程的业绩,即过程实现直接增值或间接增值而达到预期结果的程度,包括顾客对员工服务态度满意程度的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成本的降低等;产品的符合性,包括与过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要求的符合程度;审核的结果,包括内审和外审发现的产品、过程和体系的不符合等.总之,由于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不适宜;由于过程未识别或已识别的过程未充分展开,可能造成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充分;由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未能实现,会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时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有效性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适宜性、充分性是达到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围绕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对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及时做出改进决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过程和资源需求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的变化应具有持续的适宜性,在满足要求方面具有持续的充分性,从而确保实现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持续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综合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综合评价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对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管理者认证意识、员工参与意识以及体系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某些已认证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盲区,如有些企业为取得认证证书只做表面文章,使认证流于形式;认证机构急功近利,为利润而追求数量,随意简化体系要素,甚至帮助申请认证的组织作伪,导致质量体系审核和认证质量下降,其结果必然是导致组织的经营效果达不到目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韩福荣等提出IS09000标准的路径依赖效应、体系疲劳化、体系空洞化、体系的寿命周期、生态质量管理等新观点,指出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根本在于体系创新11;袁俊认为,制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最高领导层对认证的认识、质量管理与企业缺乏系统性融合、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合理性、企业管理基础差、培训及认证市场不规范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21;辛熠平等认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主要是指认证证书的有效性,证书的有效性又体现为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证书的权威性131.作者在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含义和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直觉模糊集理论和TOPSIS法41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模糊TOPSIS法,通过不同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建设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误区和盲区,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带来的增值效果,提升企业组织管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与特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所谓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施持续有效的质量控制,在组织内部所建立的内部质量体系:2000族标准中对有效性有明确的定义:“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因此,有效性是组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是一种度量.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包含两个基本特征:①质量体系本身的有效性,即体系的组成要素,如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是合理的、完善的,且易于操作和评价;组织的日常质量管理活动符合标准、体系程序及相关文件的要求,而且紧密结合组织实际,包括产业规模、产品结构、特点、类型、人员素质和以往的管理经验.②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即体系运行平稳可靠,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自我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其适宜性.体系自身的有效性是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基础,它为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必要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源于过程结果的增值,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最高管理者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企业综合管理素质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②质量方针全面贯彻落实,质量目标全面实现并有新的提高;③产品的实物质量得到提高,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④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自我纠正能力,体系持续改进已形成机制,具有持续稳定的运行能力;⑤产品赢得顾客的信任,顾客满意程度达到或超过目标要求,市场竞争力提咼•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特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特点包括符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等.①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首先是一种符合性评定.符合性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符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产品质量的符合性;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产品质量的符合性是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以及顾客的需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是指组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09000标准的要求,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人员的资格等符合规定的要求.②适宜性.适宜性表明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动态性.适宜性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能结合组织产品的特点,针对IS09000有关标准的控制要求,规定适宜的具有可操作的控制措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产品实物质量有关,应适宜、可度量并能实现.随着经营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组织应能够适宜地调整其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以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③充分性.充分性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能力.充分性关注是否识别质量管理的所有过程以及关键过程;关注员工的职责以及其资格条件是否满足职责的要求;关注过程控制方法、规章制度是否全面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关注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得到全面的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关注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范围、深度和频次的充分性等.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后,会发现有些不完善或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情况,因此应对它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评价.组织进行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不完善或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情况,改进和提高组织的能力和经营业绩,增强使顾客满意的能力,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工作能力.按照以顾客为中心、实现过程增值、质量体系具有动态性和实用性等原则,从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资源管理、财务运行状况5个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3.质量者A=/x.显然,每一个模糊集A对应于下列直觉模糊集:A={IxGX}.对于任一xGX,称n(x)=1-AA(x)—Ya(x)为直觉模糊集A中元素x的直觉指数(intuitionis-ticindex)它表示元素x对A的犹豫度(hesitancydegree)显然,对于每一个xGX,0(X1.设X是给定的非空经典集合,A、B是集合X上的两个直觉模糊集A={={lxGX},则A=B当且仅当(1)=抑(1)且Ya(x)=Yb(x),xGX.定义2设XA=B;④difs(AC)dFS(A,B)+difs(B,C),其中A,B,CGIFS(X);⑤设A,B,CGIFS(X)B比C更靠近A当且仅当difs(A,BXdips(AC).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模型设有m个企业A;,A2,…,Am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评价体系有效性的指标集为C={G,C2,…Cn},评价指标Cj的权重为w/,其n中0<w/<1(=1,2,…”),且Ew/=1../’一1①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作者选取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资源管理、财务运行状况5个方面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指标.由于每个指标对体系有效性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在评价时的权重大小也应有所区别.作者通过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取上述5个指标的权重向量为w=(w/,W2,W3,W4,W5)=(,,,,).②构建直觉模糊评价矩阵通过专家打分可以得到企业A;第/个指标的评价值,可用直觉模糊值P/=(A/,YYn)表示.于是可得参评企业集Az,A2,…企业A1,A2,As,A4,A5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所考虑的评价指标为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资源管理、财务运行状况5个方面.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统计数据等确定出每个参评企业关于评价指标的直觉模糊评价矩阵如表2所示.根据直觉模糊理想解的定义,构造直觉模糊理想解方案与负理想解方案如表3所示.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d+和d「以及各参评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U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各参评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大小可得其体可知企业A4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最佳.5结论建立和运行有效的质量体系,对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作者在界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涵义和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和TOPSIS法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的新方法,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质量体系有效性评价要点
■有效的定义:
•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应是一个能使实验室保持其日常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的体系•其结果必须是
-满足客户的要求
-达到预期目的
-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纠正其岀现的问题
■有效性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评价
•内审及体系评审
•客户反馈的评审
•实验室之间能力验证的实施
•依据认可准则实施的认可
•认可机构定期监督评审所保持的认可资格
■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内部评价
•内审小组应当由实验室决策层中的质量负责人负责组成
•成员中应当有熟悉本实验室质量体系和懂得评审的人员参加
•配以熟悉本实验室检验/校准工作的技术专家
■内审过程(1)
•文件评审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检验方法以及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
•技术专家重点评审各种技术程序
•质量负责人制定内审计划、审核分工、审核范围和时间表
•准备适当的程序、记录等文件
■内审过程(2)
•技术专家须选择操作人员对其特定的检测/校准活动过程实施见证性检测
•审核设备、检测记录和溯源数据的有效性
•请操作员对标准要求和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进行说明
•抽取检测报告
•方法一垂直审核(从接收任务到发放报告的全部过程)
■组织机构有效性
•明确界定主要工作人员、职责、权限、资源的状态、结构、识别
•明确区分实验室与母体其他业务活动的关系
•避免各种利害冲突的措施
•避免有可能影响检测质量的压力
•典型的事例(1),如:
-生产企业的实验室与支持本企业生产和服务于第三方之间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
-当实验室是较大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如何识别实验室的客户
•典型的事例(2),如:
-在实验室人数及少的前提下如何获得认可
-多个场所实验室-----分布在各地的实验室如何建立整体质量体系
-现场或在客户指定处实施的检测
•手册的所有方面都要文件化
•组织机构图
•为证明实验室与母体以及母体以外联络机构的关系图
■质量负责人的有效性
•责任制(如:向管理层负责)
•有效实施质量负责人的职责所需要的时间是否充足
•当出现不符合项时,是否获得授权采取措施
•典型的事例(1),如:
-大型实验室应有专职质量负责人
-各部门应有质量负责人的助手
-经过培训和考试的实施内审的其他工作人员
•典型事例(2),如:
-小型实验室应有兼职的质量负责人
-固定的常务副经理
-由他们实施所有的内审活动
•典型事例(3),如:
-中型的实验室质量负责人不可能专职从事质量活动
-质量负责人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有效地完成其质量职责所规定的全部活动
-他是否配备了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内审员协助其工作
■对质量负责人的审核
•质量负责人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应具有充分的职权
•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从而保证质量体系始终如一地贯彻和实施
•请质量负责人自己介绍,请高层管理人员和参加人员评价
■技术管理审核(1)
•技术管理活动应由一名以上人员实施
•各检测领域应有实施技术管理的人员
•工作经历和资格应同等重要
•技术管理层的审核(2)
•对技术管理层的人员进行检测领域知识的审核
•应具备产品检测标准、检测方法、设备技术确认、不确定度评价等领域里所需的知识
•典型事例(1),如:
-多学科的实验室各个检测领域授权签字的人
-其他授权签字的人
-对上述人员要进行面试评价
•典型事例(2),如:
-多学科的实验室可以以多种形式划分
-以检测技术或设备使用划分
•由技术专家对技术负责人实施专业审核
•质量手册和其他质量体系文件需包含对技术管理层人员的职责、资格、经历要求的具体描述
■质量体系文件的审核
•所有质量方针声明、目标和承诺须包含在手册内容中并具备一定的含义
•所有的方针、程序、作业指导书、工作流程、报告表格是否都形成了文件,经批准并发放给相关工作人员使用
•了解,是否所有的员工都知道与其相关的文件,并会使用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的审核
•是否对所有的质量体系文件都加以标识(编号)并含盖在受控体系中
•是否建立了文件控制目录
•员工能否方便地获得所需的文件
•了解,员工是否了解影响其工作的各种文件
•他们是怎样了解和获得这些文件的
■检测合同(委托任务)的管理
•是否指定适当的人员实施合同管理
•他们是否理解客户的所有要求
•是否与客户签署检测协议并保存
•是否收到了有关报告未满足客户要求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