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选修一(改革)全国卷高考题整理a3(-2017)

合集下载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参考答案带详细评析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参考答案带详细评析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参考答案带详细评析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已结束,考试后考生最关心的就是试题的对与错。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xxxxxx,欢迎大家阅读。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C2. D3. D4. A5. B6. D7. A8. B9. C 10. A11. B 12. C 13. D 14. A 15. A 16. D 17. A 18. C 19. C 20. B21. B 22. C 23. D 24. A 25. C 26. C 27. A 28. B 29. D 30. C31. C 32. D 33. A 34. C 35. D二、简答题36.(1)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分布地区较为分散(2分),国家宏观调控较弱,炼焦工业技术含量低,投资小(2分),国内市场需求量大(2分),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

(每点2分,共8分)(2)山西省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2分),技术水平低,废弃物排放量大(2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破环环境,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2分),政府干预少,没有相应的回收治理措施。

(每点2分,共6分)(3)沿途会有粉煤灰污染(2分),汽车尾气污染(2分),噪声污染(2分)等。

(每点2分,共4分)(4)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清洁生产,减少三废排出(2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2分),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运输货物遮起,减少粉尘污染(2分),也可以采取集中大规模运输,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线路等方式来减少污染(2分)。

(每点2分,共6分)37.(1)海平面上升,距离长;纬度高,气温低,昼长短;路面滑,徒步行走难度大;两侧山地,地势起伏大。

(2)夏季气温高,白昼长;生物资源丰富,食物易获取。

(3)距离长,工程量大;高寒地区,一年中海平面高差变化大,对建筑材料要求高;水深较深;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工程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一年中可施工时间短,工期较长;位置偏远,人员物资运输成本和生存成本高等。

【精品】近3年(2017,2018,2019)高考全国1卷历史试卷以及答案(pdf解析版)

【精品】近3年(2017,2018,2019)高考全国1卷历史试卷以及答案(pdf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旧唐书?高祖本纪》“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新唐书?高祖本纪》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

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2017年历史选修一全国卷高考题解题技巧与真题汇编

-2017年历史选修一全国卷高考题解题技巧与真题汇编

2007-2017 年全国卷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题技巧◎选修一题型特点(1)从考查特点上看: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2)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选修和必修相结合;(3)从考查方式上看:以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为主。

(4)从设问方式上看:一般为两问(分值分配为8、7分或6、9分),主要以考查改革之背景(原因、目的)、内容、措施、特点、影响(作用、评价)为主;◎应对策略:(1)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四分法、四定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规律(考查特点、内容、方式、设问等)(3)了解试题的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4)注意史观(如唯物史观)、史法(如比较史学研究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史观引领法:新史观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强调的历史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发展、公平、进步、现代化、交流、融合,这在选修一高考命题中也有体现,如2010年高考刘晏改革体现公平、进步;2011年高考盟旗制度体现文明、发展;2012年高考王莽改制从反面体现进步、发展。

2013年高考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体现现代化。

2014年高考魏晋法律改革体现法治……因此,在选修一的学习和解题中,不可忽视新史观的引领作用。

新史观视野下的选修一文明史观: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化史观:俄、日、中、埃的改革如何推进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原发型与传导型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视野下和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俄、日、中、埃改革)社会史观:改革对社会生活的改变与反思◎掌握学习方法,总结发展规律。

(1)如何认识改革的实质(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2)如何认识改革的历史背景(从社会发展趋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内部原因、外部因素、改革力量及其革新意识等方面)(3)如何分析改革的作用和影响(3个层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以及对外关系方面——对本国及世界方面——在当时及对后世方面)(4)如何判断一场改革的成败(2个标准: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5)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5个看:看历史潮流;看力量对比;看政策措施;改革者看素质;看内外环境)(6)如何评价改革(2个标准: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标准、历史的标准;1个观点:辩证观点)(7)你从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措施、用人、策略等)等等。

历史选修一(改革)全国卷高考题整理A3(2010-2017)(可编辑修改word版)

历史选修一(改革)全国卷高考题整理A3(2010-2017)(可编辑修改word版)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全国卷高考题整理(2010-2017)1、(15 分)(2010 新课标全国卷)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ft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

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

盗鬻者论以法。

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

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

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

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

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 万缗,其后,达600 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5 分)(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10 分)——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8 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7 分) 3、(15 分)(2012 新课标全国卷)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

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公元7 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

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

公元9 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

公元10 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 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

公元14 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

“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

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6.(4分)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7.(4分)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15.(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 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 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 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 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 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 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 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 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
美洲大陆。佛罗伦萨 200 余 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
家纺织工场雇佣 3 万余名工 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人。
16 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
17 世纪
“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 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 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 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 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 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 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 代表作《哈姆雷特》。 求爱情自由。
史实,排除;夏商时期的政治也是贵族政治,分封制中固然含有贵族世袭特权的因素,但不
是确立,而是延续了过去的做法,所以 D 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
本题把分封制置于三代秦汉这一历史长时段来考查,既要发现它与商代时期政治(如内外服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周商以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都朝歌(今河南淇);封周公子伯禽于,都奄(今山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今北京)。

分封A .推了文化的沟通与文化同B .化了君主制力C.了王室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定了族世特25.表 1皇帝年公元年郡政区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 郡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 郡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 郡、国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 郡、国表 1 西朝廷直接收的郡政区化表。

据此可知A .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B .中央行政系统行了整C.朝廷解决患的条件更为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地区日趋大26.表2述出“秦王(李世民)与薛大于州,我。

” 《旧唐·高祖本》“薛寇州,太宗(李世民)率众之,不利而旋。

” 《旧唐·太宗本》“秦王世民西元⋯⋯刘娴静(唐代将)及薛《新唐·高祖本》于州,。

”“薛寇州,太宗西元,位雍州牧。

七月,《新唐·太宗本》太宗有疾,将所。

”表 2 不一样史籍对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史表达。

据此能被定的史事是A .皇帝李世民与薛于州B .刘娴静是役中唐的主C.唐与薛在州作失 D .李世民生病致了役失27.明前中期,朝廷在食用具使用上有一套格定,比如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低官以致一般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一化反应了A .君主制治逐加B .展冲等次序C.市民起崩溃理 D .低官易染奢侈气28.开平煤正式投,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出口税和复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口税多20 余倍。

李章奏准开平所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

一措A .增了洋派的信心B .加了开平煤的管理C.脱了列煤的控制 D .保了煤健展29. 1904 年,湖南、四川、江、广、福建等江流域与南沿海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西等其余十几个省区有351 人。

2017年全国I卷历史(国标答案).docx

2017年全国I卷历史(国标答案).docx

2017 年全国Ⅰ卷历史试题24.周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都朝歌(今河南淇);封周公子伯禽于,都奄(今山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今北京)。

分封A.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同B.化了君主制力C.了王室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族世特25.表 1皇帝年公元年郡政区高帝十二年前 195 年15 郡文帝十六年前 164 年24 郡景帝中六年前 144 年68 郡、国武帝元封五年前 106 年108 郡、国表 1 西朝廷直接管的郡政区化表。

据此可知A.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行了整C.朝廷解决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大26.表2述出“秦王(李世民)与薛大于州,我。

”《旧唐·高祖本》“薛寇州,太宗(李世民)率众之,不利而旋。

”《旧唐·太宗本》“秦王世民西元⋯⋯刘文静(唐朝将)及薛《新唐·高祖本》于州,。

”“薛寇州,太宗西元,位雍州牧。

七月,《新唐·太宗本》太宗有疾,将所。

”表 2 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史叙述。

据此能被定的史事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于州B.刘文静是役中唐的主C.唐与薛在州作失 D .李世民患病致了役失27.明前中期,朝廷在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格定,例如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低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一化反映了A.君主制治逐加B.展冲等秩序C.市民起瓦解理D.低官易染奢靡气28.开平煤正式投,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出口税和复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口税多20 余倍。

李章奏准开平所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

一措A.增了洋派的信心B.加了开平煤的管理C.脱了列煤的控制D.保了煤健展29. 1904 年,湖南、四川、江、广、福建等江流域与南沿海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有351 人。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新唐书·高祖本纪》举战于泾州,败绩。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2.(4分)《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3.(4分)表: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 1.4%小计139100%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5.(4分)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6.(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全国卷高考题整理(2010-2017)231、(15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4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

游5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

盗鬻者论以法。

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6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7——《新唐书)》8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

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9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

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10而人不知责”。

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11盐税收入。

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12过半”。

13——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4(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8分)151617181920(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7分)2122232425262、(15分)(2011新课标全国卷)27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28结成部落联盟。

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

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29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30度。

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

各旗有固定的牧地,31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境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

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32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33发布政令。

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34兵丁,应诏出征。

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35——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36(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5分)373839404142(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10分)434445464748493、(15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50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

以51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52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

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53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

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54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

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55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

公5669 4.(15分)(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70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71气太深,文法太密。

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72 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

“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73 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74 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有当75 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76 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与政务77 大臣,共同负责主持行政工作。

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

史称“清末新政”。

78 ———据《清德宗实录》等 79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6分)80 81 82 8384 85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86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87 88 89 90 91 9293 5.(15分)(2013年新课标全国2卷) 94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95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

96 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

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97 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98 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99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

所有民户100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101 以贫富为差”。

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102 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

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103 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104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05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6分)106 107 108 109 110111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9分)112 113 1141151161171186.(15 分)(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119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

形成《九章律》。

120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 “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121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122时也用作参考。

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123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124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

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

规定的125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

126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127———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2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8分)12913013113213313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7 分)1351361371381391401417、(15分)(2014年新课标全国2卷)142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

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143泽。

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

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144 制裁。

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

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145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146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

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147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148———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4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6分)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

(9分)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8、(15分)(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168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169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

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170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

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

币值混乱,影响171流通。

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172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173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钱”取代“铢”174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

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宋代以175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176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 177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分)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9分)184 185 186 187 188 189190 9、(15分)(2015新课标全国2卷) 191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

这些银两192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

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193 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

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194 己有。

“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195 以致引发民变。

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

他196 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

养廉银的数目,视职197 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

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

用作办公经费与198 官员薪水补贴。

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

199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200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8分)201 202 203 204205 206 207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7分)208 209 210 211 212 213 10、(15分)(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214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215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