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园表现差异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中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中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中班阶段更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自理能力的良好发展不仅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照顾自己,还对其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中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目前,中班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有些幼儿能够较为熟练地完成穿衣、吃饭、洗手等基本生活自理活动,但也有部分幼儿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困难。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在一些家庭中,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事事包办代替,导致幼儿缺乏锻炼的机会。
其次,幼儿自身的性格特点也会影响自理能力的发展。
有些幼儿性格较为内向、胆小,对于新的挑战和任务缺乏尝试的勇气。
二、培养中班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1、促进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运用手部、眼部等多个身体部位的协调配合,如穿衣时的手部动作、系鞋带时的手眼协调等。
通过不断地练习这些自理活动,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2、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当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一项自理任务时,他们会感到自己有能力、有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同时,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也让幼儿逐渐摆脱对成人的过度依赖,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良好的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顺利进入小学的重要前提。
在小学阶段,学习任务加重,如果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可能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到吃力,影响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三、培养中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日常生活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最佳时机。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在每天的生活中自己穿衣、洗漱、整理玩具等。
例如,早上起床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扣扣子;吃饭时,让幼儿自己拿餐具、独立进食;午睡后,自己整理床铺等。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自理活动的兴趣。
比如,开展“我是小厨师”的活动,让幼儿在模仿做饭的过程中学会清洗蔬菜、摆放餐具等;或者组织“自理能力大比拼”的游戏,让幼儿在竞争中提高自理能力。
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摘要:幼儿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料理自己基本生活的能力,其实幼儿在入园后最基本会自己大小便。
会自己冲水洗手,睡觉前自己会脱衣服。
并整齐拆叠衣服,自己动手吃饭的能力。
关键词:自理能力幼儿培养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更有利于儿童成长个性风格的酝酿。
而我们身边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在家,在园,由于家庭教育的养成,形成了很多幼儿都成了“大爷们”、“小公主”,他们过的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锦衣玉食的生活,从而形成现在幼儿的距离能力比较低下。
下面谈谈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几个做法:一、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一)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的独立能力幼儿自理能力的良好发展,决定了他在生活中独立能力的处理方式。
由于幼儿在家庭里面受到父母的过度溺爱,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幼儿独立能力的个性。
时间久了,幼儿会对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处理能力都没有带来好处。
(二)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有助于幼儿融入生活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由于对幼儿都过渡的溺爱,那么当幼儿突然间来到幼儿园入班入园。
幼儿自然而然的就会感到寄生于一个新的生活空间,在幼儿于幼儿幼儿与老师之间的生活圈。
幼儿还是不太习惯,从而导致刚入园的幼儿会呜呜大哭、保持沉默、孤僻不言。
这正是说明这些幼儿距离能力的缺乏。
因此我们很有应该怎样通过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把幼儿带到班级生活。
拉近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实践表明,只有老师对幼儿自理能力,给予努力培养。
对幼儿慈母般的温情、童真的关怀,让幼儿对生活自理能力意识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幼儿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了、开始喜欢上老师啦,开始会与幼儿们欢天喜地的玩了,那些童真、童趣也会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笑脸更灿烂了。
童言也出来了,他们也自觉比划、比赛谁跟谁来比吃饭快、比会不会穿衣服、比某某某的东西放的最整能等生活自理能力上的问题。
正是这样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幼儿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分析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分析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育儿,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
幼儿自理能力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共育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培养自理能力。
本文将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方面分析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如何通过家园共育的形式,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全面发展。
1.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独立自主的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动作,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2. 积极培养孩子的做事耐心和细心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做事耐心和细心。
在他们学习如何穿鞋子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习,激发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3. 注重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重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适当地给予他们独立选择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家长们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展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二、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1. 提供自助餐幼儿园可以提供自助餐的机会,让孩子在用餐时自己选择食物、夹菜和倒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 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可以设立一些小组任务,让孩子们自己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加生活技能的培训在幼儿园中,可以增设一些生活技能的培训课程,比如简单的烹饪课程、绘画课程等,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 开展亲子活动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1. 增强家庭和幼儿园的沟通和合作家园共育促进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通过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2. 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家园共育的模式下,家庭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心得体会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心得
①加强对幼儿生活各环节的管理,努力做到保教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
②抓好班级日常性卫生保健工作,使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在每日的饮食起居中,得到细微的养护照顾,受到科学的健康教育,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③教给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在玩大型玩具时不做危险动作,不倒爬等。
②观察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作用。
③喜欢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学习初步的按实物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④区分1和许多,并理解它们的关系。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进行分类活动。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实物。
⑤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艺术:
①乐意参加美术活动,体会绘画的乐趣,培养对绘画的兴趣。
四、各学月工作安排:
九月:
1、学习教学科研计划,明确本学期保教工作目标和要求。
2、制订适合本班的保教计划,规范各类教学资料的的填写。
3、稳定新生情绪,逐步进入常规化教学。
4、学习早操。
5、召开期初班级家长会
6、配合学园开展周四教研日,并坚持每听必评。
7、配合镇举行幼儿教师六项技能比赛。
十月:
1、开展庆祝国庆节系列活动。
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29名,其中男孩18名,女孩11名,部分幼儿上过托儿所,其余的都是第一次上幼儿园,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在家受家人的宠爱,以自己为中心,对父母或祖辈的依赖性较强。在和家长的接触和交谈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不会上厕所;有的个性强,形成了许多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之间争夺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幼儿不合群,任性等等。为了使这些孩子们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三个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争取在家长的配合下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得可喜的进步。
家园合作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家园合作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家园合作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引言:自理能力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一系列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穿衣、进食、如厕和个人卫生等。
幼儿期是儿童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效的家园合作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家园合作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家庭环境、制定合理的日常生活计划和提供恰当的指导等方面。
一、家庭环境的培养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提供一个干净、整洁、温馨的生活空间,这可以激发幼儿对良好卫生习惯的兴趣。
其次,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各种家居设施,如让幼儿掌握正确的使用厕所和洗手盆的方法,养成定期洗手的良好习惯。
最后,家长可以适时创设一些生活自理机会,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叠被子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二、制定合理的日常生活计划家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计划,如规定固定时间用餐、休息和洗漱,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让孩子自己穿衣、刷牙等,晚上睡觉前让孩子自己整理床铺等。
通过这些规划的日常生活活动,幼儿可以逐渐养成自理的良好习惯,并且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提供恰当的指导家园合作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幼儿教师都应提供恰当的指导和支持。
首先,家长可以与幼儿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幼儿在托幼机构中的表现和进展情况,以便能在家庭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为他们设计相应的自理任务,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其中。
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理能力。
最后,家长和幼儿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鼓励和赞扬,激发他们的动力,使他们在自理能力的培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结论:家园合作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
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制定合理的日常生活计划和提供恰当的指导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幼儿需要在幼儿园度过一天的时间。
幼儿园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阶段,既是他们进入学习社交的环境,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平台。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是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包括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洗手等生活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在饭前饭后带领幼儿排队洗手,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物,教会幼儿使用公共卫生设施等。
通过培养这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孩子可以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二、提升幼儿自我管理能力除了生活习惯的培养外,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培养自理能力的关键。
自我管理包括情绪管理、行为规范、时间管理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游戏和活动来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如通过模仿动物表情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此外,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提前让孩子了解活动规则,约定时间,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学习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学习中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应提供有针对性的早教课程,让幼儿有领导下自由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早教课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挑战,引导幼儿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自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幼儿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自理能力。
四、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自理能力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园教师的密切配合,加强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家长可以在家中创造条件供孩子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同时,家长还可以定期与幼儿园教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自理情况,共同制定有效的培养计划。
总结: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提供有利于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环境和机会。
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各种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个人卫生、自我保护、自我饮食、自我整理等生活技能的能力。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家园共育中一项关键的任务。
家庭是幼儿最初的学习场所,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和合作。
下面将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家庭方面的培养策略1. 感情培养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场所,也是孩子情感的归宿。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关怀将会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容易产生自信和勇气,从而更有动力去尝试学习自理。
2. 培养独立性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生活中尽可能多地自己动手。
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整理床铺和玩具等。
在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辅助和鼓励,但不要代替孩子去完成。
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3. 培养生活习惯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比如要求孩子按时进食、按时睡觉、保持个人卫生等。
孩子的生活习惯对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
4. 给予适当的责任适当给孩子一定的家务责任,让孩子在家庭中承担一些相对独立的任务,并对孩子的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
比如让孩子帮忙清理自己的玩具、帮忙摆放餐具等。
孩子的责任心和自理能力可以通过这些家务活动得到培养。
5. 父母示范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应该主动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自理能力,比如父母在孩子面前认真地做家务、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孩子能够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学习自理能力。
1. 创建宽松的环境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学习场所,对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幼儿园应该创造一个宽松而鼓励孩子自主活动的环境。
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摘要: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是目前幼儿领域的群体现象,从小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幼儿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幼儿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因素(一)家长的过份溺爱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 小公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在上升,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他们认为孩子小,不忍心让他们干这干那,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吃饭慢了怕饿着,穿衣慢了怕冻着,自己走着怕累着,自己洗脸怕洗不干净,家长对孩子过份溺爱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因此,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渐渐失去了自己动手做事的积极性,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自己照顾自己,(二)偏重智力教育,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目前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认为孩子只要脑子聪明,学习好就行,穿衣吃饭是生活上的小事,孩子自理方面的能力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而在幼儿园,教师虽然知道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认为幼儿自理能力主要在家庭中培养,针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比较少。
因此没有有意识地去加强训练,这些做法剥夺了幼儿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使幼儿事事依赖他人,自然而然形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应当为我服务的自私自利的性格,这对孩子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三)方法不当,缺乏有效的培养策略。
目前很多家长也意识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但到头来,仍然没有效果。
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幼儿自理能力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是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最佳途径。
以下是一些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1. 建立自理能力养成的目标和标准家长和教师可以讨论并共同制定幼儿自理能力的目标和标准,以便给孩子合理的期望。
例如,从穿衣、洗手、吃饭等基本生活技能开始,逐步提高到整理自己的书包、独立完成作业等高级自理技能。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要让孩子学会自理,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自主决策的机会,让孩子尝试独立完成一些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3. 为幼儿创造有利于自理能力养成的环境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我们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自理能力养成的环境。
例如,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设置自理区域,让孩子自己穿脱鞋子、拿毛巾、洗脸等,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理意识和自信心。
4. 知道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鼓励和奖励孩子需要正确的鼓励和奖励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家长和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奖励,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
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赞扬和奖励,以避免使孩子过于依赖好评而失去动力。
5. 帮助孩子克服自理能力中的困难和障碍在养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如意志力不足、不自觉等。
这时候,家长和教师需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
例如,可以通过让孩子自主选择便携衣服、教他们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调整技巧等方法,帮助孩子克服自理上的困难和障碍。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建议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建议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儿的教育模式,既注重家庭的影响,又重视学校的教育。
在这种模式下,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1. 建立规范的作息时间: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睡觉等,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己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
2. 给予适当的责任:在家庭和学校中,给予幼儿一些适当的责任,如整理玩具、摆放衣物等,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一些小事情,培养自理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勤洗脸、勤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让他们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意识。
4. 培养独立进食能力:适当时候,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用餐,让他们学会使用餐具、咀嚼食物等,培养自己进食的能力。
5. 提供适当的选择权:在生活中,给予幼儿一些适当的选择权,如选择衣服、选择食物等,让他们学会自主决策,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6. 鼓励幼儿解决问题:当幼儿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自己思考解决办法,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让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自理能力。
7. 培养自己整理物品的能力:在家庭和学校中,教育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如整理书包、整理玩具等,培养自己整理物品的能力。
8. 培养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适当时候,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让他们学会系扣子、拉拉链等,培养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
9. 鼓励幼儿自己整理床铺:教育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如叠被子、整理枕头等,培养自己整理床铺的能力。
10. 培养自己上厕所的能力:教育幼儿学会自己上厕所,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卫生纸、如何冲洗马桶等,培养自己上厕所的能力。
通过家园共育,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努力,为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提供支持和引导。
家长和教师应该携手合作,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帮助他们逐步发展和提高自理能力。
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合作,共同育儿,共同培养孩子的一种育儿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家庭和学校都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幼儿自理能力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关乎孩子未来的自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让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己独立生活照顾自己的能力。
下面,我将探讨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鼓励孩子独立做事。
家庭和学校都要鼓励孩子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自己叠被子等。
在学校的生活中,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活动,让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杯子、自己倒水等。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家务任务,让他们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给孩子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的辅导和指导。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给孩子进行必要的自理能力指导,教会他们如何自理,如何做事等。
在家庭中,父母也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引导他们学会自理。
在孩子自己洗碗的时候,父母可以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洗涤剂和海绵,正确地洗干净碗筷等。
家庭和学校都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
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勇于尝试和勇于接受挑战。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勇于接受挑战,让他们敢于自己尝试自己做事。
在家庭中,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勇于接受挑战,不断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家庭和学校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他们需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要负责自己的行为。
在家庭中,父母也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引导他们明白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比如自己的学习、自己的生活等。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家长和老师可以从小事做起,让幼儿参与家务活动。
比如让他们帮忙整理玩具、摆放衣物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也可以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餐具,自己吃饭、洗手等,让他们懂得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去照顾。
其次,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自主权。
比如让他们自己选择衣服、玩具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决策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午餐等,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一些小事情。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模拟成为“小主人”,自己打理家务、照顾玩具等,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行动。
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来教导幼儿如何照顾自己,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总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指导。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相信每个幼儿都可以培养出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具备自理能力的孩子不仅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还可以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合作与引导,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帮助幼儿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环境的营造首先,家庭环境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到日常生活中。
1. 安排孩子适当的家务活动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安排一些适合的家务活动让孩子尝试。
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擦桌子、扫地等简单的家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2. 提供自助餐饮环境在饮食方面,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便于操作的器具,让他们试着自己倒水、夹菜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餐桌礼仪。
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家庭环境的培养,幼儿园也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学会自理。
3. 制定行为规范幼儿园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并告知幼儿们,比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上厕所、自己叠被子等,让孩子自发地学会自己的生活习惯。
4. 利用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在模拟场景中学会自己洗手、换鞋子、整理衣物等自理技能,培养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的合作最后,家长和老师的合作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要保持密切的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努力。
5. 定期交流孩子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可以定期交流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表现,共同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成长。
6. 互相分享培养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分享各自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共同为幼儿的成长贡献力量。
通过家庭、幼儿园和家长、老师的合作,帮助幼儿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展现出独立自信的一面。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得到很好的培养,迎接未来的挑战。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其中,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决定着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独立能力,同时也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都需要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家庭的培养1、激发孩子的自主性鼓励孩子自己做饭、刷牙、换衣服等。
当孩子开始有主动性时,家长不应该干预太多,而是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些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去尝试。
2、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在家里,给孩子留下一些自己的空间,比如自己的房间或者带锁的柜子。
在这个区域内,让孩子放置自己的玩具、衣服、文具等。
3、准备简单的生活用品在一些基本的个人保洁方面,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独立完成的物品,像小毛巾、杯子、漱口杯等等。
这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能够使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二、幼儿园的培养1、教导正确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可以通过教学制度,引导幼儿学习好习惯,比如急诊常识、自我保洁、个人卫生等等,这些基本的技能是幼儿们独立生活的保障。
2、为孩子提供环境幼儿园可以在环境上做一些设计,比如在厕所里放置一个残卷箱,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纸手帕擦嘴巴,用过的纸巾可以放入箱子内。
这些环境布置可以激励孩子的自我探索和发现,减轻压力,让他们更愿意、自发地学习。
3、营造“爱干净”的氛围让孩子学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独立解决生活问题。
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引导孩子爱干净、爱整洁。
比如,幼儿园可以组织日常活动,比如一起打扫保洁、收拾走路等等,使每个孩子都成为好习惯和良好习惯的发扬者。
综上所述,生活自理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和幼儿园需要共同合作,帮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
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自理、自立,培养他们分担家务、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的精神,这些都是重要的成长基础,也是幸福的根源。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1. 引言1.1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基本活动,包括自我照顾、自我饮食、自我整理等方面的能力。
这项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能够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不仅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幼儿学会自己吃饭、喝水等,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幼儿学会自己整理玩具、书籍等,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整齐意识,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护物品的意识。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都应该重视并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2 家园共育的作用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幼儿教育,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共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自我照顾的能力。
家园共育可以促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
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发展,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在这两个环境中,孩子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关爱。
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培养,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和更丰富的成长经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的作用实在是不可替代的。
2. 正文2.1 培养幼儿自我照顾能力培养幼儿自我照顾能力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从家园表现差异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曩圈
从 家 园 表 现 差 异 谈 幼 儿 自理 能 力 的 培 养
徐 静
( 昆 山市 陆 家 好 孩 子 幼 儿 园 , 江 苏 昆 山 2 1 5 3 0 0 )
摘 要 :良好 的 生 活 自理 能 力 是 保 证 幼 儿健 康 成 长 的 重
自理 情 况 普 遍 高 于 在 家 自理 情 况 。其 次 , 通过 调查 发现 , 目前 大多数幼 儿家长对 “ 幼 儿 自理 能 力 ” 已经具备 了正确的认识 。 那 是 什 么 原 因 造 成 具 有 了正 确 认 识 的家 长 还 不 能 正 确 培 养 幼 儿 的 自理 能 力 呢 ? 三、 幼 儿 自理 能 力 家 园表 现 差 异 的原 因分 析 针对上述问题 , 笔 者 与 家 长 进 行 了 进 一 步 交谈 , 获 取 了资 料. 归结 出 了这 样 几 种 可 能 的 原 因 。
此. 笔 者 进 行 了一 系 列 调 查 , 最终 找到了指导家庭培养幼儿 自 理 能 力 的切 人点 , 采 取 了有 效 的家 庭 指 导 策 略 , 达 到 了家 园配
洗不干净 , 怕 弄得 到 处 都 是 水 。 孩 子 自己动 手 穿 衣 服 、 脱衣服, 怕穿得不整齐 , 怕 穿得 慢 了 会 着 凉 … … 就 这样 , 怕这 , 怕那 , 对 “ 培 养幼 儿 自理 能 力 ” 的 正确 认 识 就 被 “ 怕” 字 给 遮住 了 。 ( 二) 长辈 越 俎 代 庖 的教 养 剥 夺 了孩 子 的 锻 炼 机会 。 现 在 家 长 由于 某些 原 因 . 把 孩 子 交 给 长辈 照 顾 。 这 些 长 辈 由于“ 隔代 亲” 的影 响 , 对 孩子百般宠爱 、 百般娇惯 , 什 么 事 情 都不让孩子动手 , 以至 于 孩 子 的 自理 能 力 得不 到 很 好 的 锻炼 。
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7-14T14:42:55.0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作者:陈春梅[导读] 如今幼儿自理能力缺乏,依赖性强,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陈春梅湖北襄阳市东津新区(经开区)东津镇中心学校 441106内容摘要如今幼儿自理能力缺乏,依赖性强,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要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
关键词:自理? 掌握? 方法? 技能? 培养? 责任感? 能力参考文献:《3——6幼儿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等当今社会中,大多数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给什么,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
由于这类现象,导致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缺乏,依赖性强,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就要从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以便以后长大了不会为离开父母而犯愁。
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独立进餐、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玩具收拾等方面的能力。
幼儿生活的自理对他们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还不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表现特别突出不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带孩子的过程中。
因此,通过对在园幼儿的观察及家访的方式,找出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让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上有着进一步的认识,及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探讨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探讨概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一、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
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
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二、如何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老师适当的讲解图片,然后问幼儿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较,来激发幼儿上进的意识。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问题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
由于这类现象,导致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特别差,什么事都依赖家长。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就要从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以便以后长大了不会为离开父母而犯愁。
家庭、幼儿园与社会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奏效。
对幼儿说来,家庭与幼儿园两方面密切合作就更加尤为重要。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说:“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尤其要与家长配合”。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家长素质各不相同,孩子自理能力的水平也不尽相同。
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家长因为工作忙,教育任务全依赖于长辈和幼儿园。
这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长和祖辈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3、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一、在幼儿园系统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
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
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
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
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
1、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家园合作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在幼儿教育中,自理能力的培养一直被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所重视。
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主完成一些基本生活技能的能力,例如穿脱衣物、吃饭、如厕等。
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家园合作则是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论述关于家园合作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首先,家园合作可以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幼儿培养自理能力打下基础。
家庭是幼儿最早的学习环境,也是他们形成习惯和习得技能的第一场所。
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具有重要影响力。
当家庭与幼儿园形成合作关系时,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并将家庭的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相衔接。
在追求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环境,如让幼儿参与家务劳动、自己穿鞋子系鞋带等,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其次,家园合作可以通过共同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形成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强大力量。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是幼儿教育中的一条黄金法则,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密切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家长和教师可以就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目标、方法和进度进行协调,形成一致的教育力量。
家长可以向幼儿园提供幼儿在家中培养自理能力的情况和方法,而幼儿园则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幼儿园中培养自理能力的具体方法和教学计划。
通过互相了解和协作,家长和幼儿园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教育模式。
此外,家园合作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家校沟通,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家园合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家访和电话对话等方式,家园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在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家长也可以向幼儿园反映幼儿在家中自理能力的情况和困惑,寻求幼儿园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家校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反馈,家长和幼儿园可以共同探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姓名:徐静教龄:5年职务:幼儿园教师职称:小一单位:昆山市陆家好孩子幼儿园从家园表现差异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摘要: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独立进餐、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玩具收拾等方面的能力。
幼儿生活的自理对他们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还不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因此,通过本次的调查,找出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更深层次的认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及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自理能力家庭差异培养一、问题的提出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
幼儿期是培养和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教师和家长应该抓住这一时期,让幼儿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意义,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在家中,却并非如此,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样一个“两面派“的现象引起笔者的注意。
对此,笔者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在家中的自理能力的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找出幼儿在不同场合自理能力的差异,进而找出存在的问题。
最终找到正确指导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切入点,采取有效的家庭指导策略,达到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一)幼儿在幼儿园与在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状况我选取园中两个小班共60名幼儿,就幼儿一日生活中最必须掌握的几项生活自理能力内容,通过问卷、与家长访谈的方式,了解这些幼儿目前在幼儿园以及在家中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状况,具体如下显示。
表1 幼儿在园自理能力情况(单位:百分比)等级会不会需要帮助项目独立进餐91.11 3.33 5.56穿脱衣服63.33 15.56 21.11折叠衣服61.11 12.22 26.67安静入睡77.78 6.67 15.56玩具收拾65.56 14.44 20表2 幼儿在家自理能力情况(调查小班幼儿90人)等级会不会需要帮助项目独立进餐77.78 6.67 15.56穿脱衣服48.89 20 31.11折叠衣服43.44 21.11 35.56安静入睡40 23.33 32.22玩具收拾45.56 24.44 30(二)调查结果分析从幼儿在园自理能力的调查可以看出,幼儿各项“会”的内容都达到了“50%”以上,说明幼儿在园都能基本完成自理。
其中,幼儿在“独立进餐”方面表现的最好,达到了“90%”以上。
从幼儿在家的自理能力调查可以看出,除了“独立进餐”一项以外,其余各项都在“50%”以下,说明大多数幼儿在家还不能够完成自理。
因此,对比表1、表2的两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幼儿在园的自理情况普遍高于在家的自理情况。
其次,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幼儿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都已经具备了正确的认识,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具有了正确认识”的家长还不能正确的对幼儿的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呢?三、幼儿自理能力家园表现差异的原因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通过与家长的进一步交谈,获取资料,归结出这样几种可能的原因。
(一)家长对孩子的自理能力缺乏信心。
其实大部分家长是失败在“怕”上的。
孩子自己洗脸、刷牙、怕洗不干净,怕弄的到处都是水。
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服、脱衣服,怕穿的不整齐,怕穿的慢了会着凉。
孩子自己睡觉怕睡不着,怕会蹬被子,怕着凉了、感冒了……就这样,怕这怕那的,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正确的认识就被“怕”字给遮住了。
(二)家长没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的自理里。
许多家长虽然内心知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一旦遇到真实的情景,家长们由于担心时间来不急,没有足够的耐心让手脚“笨”的孩子自理。
例如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孩子吃饭慢,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结果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
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自己做,不如自己来做,节省时间,减少麻烦。
其实,家长这种因为怕麻烦而包办代替的做法,只会阻碍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三)长辈的越俎代庖的教养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现在的家长由于某些原因都把孩子交自己的长辈进行照顾。
这些长辈又由于“隔代亲”的影响,对孩子是百般的宠爱,百般的骄惯,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
有的长辈虽拥有“正确的教育观”但是顾虑到,对孩子照顾不周父母会不高兴,以至于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是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四)孩子的依赖心理造成孩子不会的假象。
在父母长辈一直以来的包办代替下,孩子依赖性逐步增强,而且又比较任性而懒惰。
因此,他们常常自己会做或是能做的事情在父母面前就是撒娇、不肯需哦。
而家长最终“战胜”不了孩子,就只好对孩子进行帮助。
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四、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教育的效果经过此次的调查与分析,我认为现在的幼儿在家中与在幼儿进行自理情况有很大差别,原因在于:家长们虽然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着较高的认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进行自己会做的事情。
要面对这一问题还需要与家长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帮助家长更深一层的认识“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提高孩子自理能力水平。
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此,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
但目前,大部分家长存在着较严重的错误观念。
如:现在的家长由于怕麻烦,在面对孩子无法完成自理时,往往采取帮忙、代劳的方法,他们认为与其花费时间教孩子,还不如帮忙来的省力。
但却不知已经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必须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
(二)抓住任何时机为幼儿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家庭中,每当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自我意识时,家长就要抓住这些机会,及时的给予孩子支持和引导。
如:幼儿要自己穿衣服时,家长可用“宝宝的本领真大,会自己做事情了”等语言来鼓励孩子,同时,家长要在一旁指导孩子怎样穿衣。
这样,幼儿不仅会高兴的去做,而且孩子更是在快乐中掌握了正确的穿衣方法。
(三)运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1、榜样示范法:是以父母或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幼儿的一种教育方法。
孩子对于自己亲眼目睹的事情往往会保留长时间的记忆。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契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如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自己穿衣服,就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起床,然后和孩子比赛,看看谁穿的最整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学会起床后自己穿衣服。
2、积极评价法: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要即使的进行表扬和鼓励。
表扬和鼓励能促进孩子更积极地活动。
当孩子在某方面取得了进步或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家长就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一定肯定,有的家长怕孩子自己穿衣穿的不整齐或者吃饭吃的慢,所以就进行干涉,还不断地指责孩子,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孩子就只会依赖父母,什么事也不会做。
而积极的评价则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成就感,更有信心、更乐意地做好每件事情。
3、操作指导法: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指导和帮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孩子愿意自己动手穿衣,可家长怕孩子穿的慢着凉了,于是就帮孩子穿好了。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指导和自己动手练习,而不是父母的帮忙。
没有哪个孩子是生来就会的,当家长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或达不到预期效果时,不要着急,只要通过正确的指导、教育,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并及时给予指导,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完成。
促进孩子自信心、责任感的培养。
(四)家庭成员要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1、一致性:现在的长辈十分溺爱自己的孙子、孙女。
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但由于长辈的不舍得,什么事都帮孩子做。
就这样家庭成员的不一致,导致孩子的自我服务无法顺利的进行。
因此,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时,家庭成员必须要求一致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只要这样,孩子才会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一贯性: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长们检测一贯性的原则,今天要求孩子自己做,明天却又去帮孩子,这样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反而没有帮助。
只要家长们检测一贯性,提供给孩子不断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快的掌握技能,更快的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此外,家长还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经常与幼儿园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发展,了解幼儿园的要求,与幼儿园达成一致目标,共同要求孩子,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
总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它是个漫长的过程。
只要家长坚持一致性、一贯性的去要求孩子,不断地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鳌鱼出版社,2002[4]袁贤桢、闫汝莹,《幼儿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1987.11[5]金璎,《早期教育100题》[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6]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孙晓云、郑新蓉,《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M],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