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红细胞溶血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毒理学实验方法,用于评估化合物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
传统的红细胞溶血实验常常需要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兔眼刺激性实验。
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关注的增加,转向更加人道和替代实验方法成为了一种趋势。
寻找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的方法已经成为了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优劣和适用性,为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提供参考。
一、传统的兔眼刺激性实验二、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方法的比较1. 红细胞膜模拟溶解实验红细胞膜模拟溶解实验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红细胞膜模拟溶解过程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人工合成的红细胞膜暴露于化合物中,观察其溶解程度来评估化合物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使用活体动物,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死亡,具有人道性和替代性。
2. 血液气体分析法血液气体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红细胞溶解产生的气体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化合物与血液混合后,通过气体传感器检测溶解后产生的气体释放量来评估化合物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
这种方法无需使用活体动物,操作简便,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化合物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
3. 红细胞渗透性实验三、不同替代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性比较1. 红细胞膜模拟溶解实验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模拟红细胞溶解的过程,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
该方法对于红细胞膜的合成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挑战。
2. 血液气体分析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适用性较广。
该方法对于检测灵敏性较低,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红细胞渗透性实验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不同渗透压下的变化来评估红细胞的渗透性,较为客观和准确。
该方法对于细胞的处理和操作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综合比较以上不同替代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性可得到结论:红细胞膜模拟溶解实验能够准确模拟红细胞溶解过程,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但对红细胞膜的合成和稳定性要求较高;血液气体分析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适用性较广,但检测灵敏性较低;红细胞渗透性实验能够通过不同渗透压下的变化来评估红细胞的渗透性,较为客观和准确,但对细胞的处理和操作要求较高。
植入材料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的研究进展汇总.

介入·植入·专题Intervention · implant · Thematic Forum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植入器械的应用日趋广泛,植入材料也在逐渐发展。
由于植入材料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风险较高,所以在临床应用前对其进行合理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是确保其在人体内安全应用的前提。
传统植入材料的评价可应用现有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体系和标准进行评价,新型植入材料需要在现有体系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现有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本身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开发更科学、更经济、更便捷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也是目前检测人员的目标。
植入材料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的研究进展王涵 王春仁 周小婷 王召旭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 100050)内容提要: 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植入材料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其进行合理的临床前生物相容性评价是确保人体安全应用的前提。
本文将就植入材料的进展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简要评述。
关 键 词: 植入材料 生物材料 医疗器械 生物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评价On the Progress of Implantation Materials and its Biological Evaluation WANG Han WANG Chun-ren ZHOU Xiao-ting WANG Zhao-xu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50)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terial science, life science and medical science, implantation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used in clinical fields. Proper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implantation materials i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to ensure the safety use inhuman beings before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haracteristics, present condition and tendency on the biologicalevaluation of implantation materials. Here we also summarize the progress of implantation materials.Keywords: implantation materials, biomaterials, medical device, biocompatibility, biological evaluation 1.引言2.植入材料进展2.1传统植入材料传统植入材料根据组成分为有金属材料(纯文章编号:1006-6586(2014)09-0009-07 中图分类号:R318.08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4-07-01作者简介:王涵,在读硕士研究生;王春仁,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室主任专题·介入·植入Thematic Forum · Intervention · implant钛、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基合金等)、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硅橡胶、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硅橡胶、聚乳酸等)、陶瓷材料(生物玻璃陶瓷、羟基磷石灰陶瓷、碳素、氧化铝、氧化锆、β—磷酸三钙等)、天然材料(胶原、透明质酸、壳聚糖、经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细胞外基质)以及上述几类材料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羟基磷石灰—胶原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HDPE复合材料等)。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GB20594-2006)综述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GB20594-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Safety rules for classification,precautionary labeling and precautionary statements of chemicals-Serious eye damage/eyeirritation前言本标准第4章、第6章、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GHS中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 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礼军、温劲松、吕伯钦、韩德平、张君玺、卞学东、周飞舟。
本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实施;自2008年12月31日起在流通领域实施,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为标准实施过渡期。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引起的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判定流程、类别和警示标签、类别和标签要素的配置及警示性说明的一般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引起的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按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的危险性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药物毒理学研究

中草药毒性评价模型、方法及某些特殊问题的研究
生物制品毒性(尤其是免疫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和认证
精神依赖性药物诱发行为致畸的机制研究。
5.科学评价,重视毒代动力学研究
首先应对我国使用量较大的药物开展毒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血药浓度化学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毒代动力学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确定适当的动物数量、受试物种数量、生物分析方法和毒代模型。国内有些新药评价单位已有开展药物毒代动力学研究的经验,并具备相应的配套实验设备及计算机模型拟合软件;若与新药毒性评价、新药开发研究相结合,相信会提高我国药物毒理学的整体发展水平。此外,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如何开展某些中草药活性成份的毒代动力学试验,建立相应的血药浓度分析方法并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也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021
2023
2药物毒理学研究对象从群体转向个体
患者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是由于个体在药物处置过程中的生物大分子,如药物代谢酶(DMF)、药物转运体、药物靶分子及DNA修复酶的遗传差异及用药时某些环境和生理因素各不相同造的。
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主要研究药物毒性反应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机制,用以指导未来药物合成和临床应用。其研究重点为药物毒性反应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及与毒性反应易感性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由于患者间在药物处理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遗传差异,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酶、遗传损伤的修复、甚至药物的作用靶点也各不相同,最终导致在患者中疗效和毒副作用千差万别。因此在临床用药及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时,临床医师及毒理学家所关注的对象也不应为某一群体,而是单个的患者。临床用药应向个体化用药(individualized medicine)的方向发展。遗传药理学家通过药物毒副反应发生机制的研究找出其相关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并通过生物学标志物筛选出发生毒副反应的高危人群或个体,供医师临床用药时参考和决策。
眼刺激性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眼刺激性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摘要:在中药滴眼液的研发中,寻找一种简单、快速的刺激性评价方法体系非常必要。
兔眼刺激试验(TheDraize test)作为眼部安全评价标准已逾几十载,缺点较多:评分系统主观性强、动物外推至人种属差异大、实验室间变异性大等。
许多实验室在近20年间相继提出了新的体外试验方法,对体外眼刺激性试验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Draize眼刺激试验;刺激性;体外试验;综述毒理学一直致力于保证人类免受各种物质的伤害,如药品、化工产品、化妆品及家庭用品等。
最易导致偶然接触伤害的部位一般是眼睛和皮肤。
这种由化合物刺激导致的生理反应一般称为刺激性,包括客观的生理变化(局部红肿、水肿)和主观感受(瘙痒、疼痛)。
在生产、使用这些物品时,都需要对其刺激性进行评价。
时至今日,最可靠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还依赖于动物试验。
但是当今社会,动物福利日益受到重视,兔眼刺激性试验在伦理、科学上均受到质疑,因此寻找节约高效的试验方法推动了眼刺激性试验评价方法的进展。
1Draize兔眼刺激性试验简介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对眼睛有副作用的药物的发现,在20世纪初形成了眼毒理学。
其主要研究目标之一是建立一种能用于评价新物质潜在刺激性的方法。
Jonas Friedenwald(1897-1955)提出了采用对眼睛各部位毒性分别进行等级评分的方法评价刺激性的方法体系。
在Friedenwald的基础上,John H.Draize(1900-1992)和他的同事在1944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皮肤和兔眼作为试验对象,描述了如何进行剧烈的、温和的和长期刺激性的评价。
这些方法相继被其它实验室用以筛选化合物刺激性,被称为“Draize试验”。
此后,Draize的技术标准被FDA采用并用以评价某些物质的安全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FDA视为当时最有价值和最可靠的方法,有金标准(Golden standard)之称。
PD-1信号通路和CTLA-4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孟倩丽,吕正.PD 1信号通路和CTLA 4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21,41(1):1 5.doi:10.13389/j.cnki.rao.2021.0001【述评】PD 1信号通路和CTLA 4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孟倩丽 吕正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孟倩丽(ORCID:0000 0003 0979 5359),女,1976年3月出生,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眼病防治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委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疾病防治分会委员。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2部。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广州市首批珠江科技新星。
研究方向:眼底病及葡萄膜炎。
E mail:mengqly@163.com收稿日期:2020 10 26修回日期:2020 11 29本文编辑:王燕△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9A1515010697);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02030400);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编号:A2019380)作者单位: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广东省眼病防治研究所(孟倩丽,吕正);515100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孟倩丽,吕正)【摘要】 免疫疗法的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显著推动了肿瘤学的发展。
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分子 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 1,PD 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4(cytotoxicT lymphocyteantigen 4,CTLA 4)的免疫治疗药物已成为生物制药和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1. 引言1.1 背景红细胞溶血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各种物质对红细胞的溶解程度。
而兔眼刺激性实验则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化妆品等化学物质对眼部组织的刺激程度。
兔眼刺激性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对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准确的实验结果等问题。
寻找一种替代方法来评估物质对眼部组织的刺激性变得十分重要。
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是利用不同的红细胞溶血实验,通过评估物质对红细胞的溶解程度来预测其对眼部组织的刺激性。
这种方法的优势包括更快速、更准确地评估物质的刺激性,同时避免对动物进行残酷实验。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比较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这种替代方法的可行性。
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为替代动物实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科学研究向更加人道化和有效的方向发展。
1.2 目的为了减少动物实验对动物的伤害,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的优劣势,并探讨其在实验应用中的可行性。
通过对不同实验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实验设计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替代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实验方法在红细胞溶血和刺激性评价中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领域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发展,促进动物保护和实验伦理的进步。
1.3 意义红细胞溶血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方法,用于评估各种物质对红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而兔眼刺激性实验则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用于评估各种化学物质对眼部组织的刺激性和损伤程度。
传统的兔眼刺激性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操作复杂、动物使用数量大、费时费力等问题。
寻找一种更加简便、快速、可靠的替代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作为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的可行性及优劣势。
通过对比两种实验方法的原理、优势、局限性以及相关研究现状,可以为寻找一种更合适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提供参考和指导。
毒理学研究进展及热点

的信号 通 路 及 通 路 串 话 (CroS !talk 在 外 源 化 学 物 一 )
产 生毒 性 中的作 用 ;毒 物 与机 体 交互 作 用 对 毒作 用 的影 响以及 生物 标 志 物 的研 究 ;表 观 遗 传 学 改 变 在 产生毒 性 中的 作 用 ;化 合 物 生 殖 毒 性 研 究 等 " 同 时 在 进行 机制研 究 时更 加注重 新 技术 和 新 方范 围 内得 到 认
近 年来 , 细 胞 与分 子 生 物 学 理 论 与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赋 予毒 理学 工 作 者 新 的启 迪 和 工 具 , 从 而 改 变
了传统 毒理 学研 究 的基 本 格 局 , 真 正 实现 了从 整体 和 器官 水平 向 细胞 和分 子 水 平 的 飞 跃 , 在 阐 明毒 物
外源 化学 物 的低 水 平 !长 期 !慢 性 接 触 , 将 是 新 世纪 中各 种环境 污染 物对 人体 影 响 的基本 方 式 " 要 解决这 类接 触 的生物效 应 问题并 不 容 易 " 因为时 间
长 , 剂 量低 , 容易被 忽 略 , 且存 在 大量 混 杂 因素 , 难 以
毒物 基 因 组 学 的发 展将 为 这 一 目标 的实 现 提 供 可 能 1 " 目前 , 国外 对 单 一 化 学 物 进 行 毒 性 预测 的 模 5, 型 主 要有 Q S A R 模 型 及 在 此 基 础 上 发 展 的 多 种 新 模 型 " 定量 预测 混合 物联合 毒性 的数 学 模 型 主要 有
和环境 污染 物通过 各种 不 同的机 制对 人 体 和其 他 动 物产生 毒物 兴奋效 应 " 对这 种现 象 的认 识将 对 未来 的毒理 学研 究和生 物 医学发 展产 生重 要影 响 "
化学品管理毒理学技术进展

化学品风险管理毒理学技术进展化学品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进出口商品。
根据海关统计,每年我国化学品进出口种类有3000余种,金额在400亿美元以上。
现今估计外源化学物已达1000 多万种,其中已进入社会流通领域的约有8万种,而且每年还有1000多种新化学物问世[1]。
化学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对我国的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大部分化学品对人类和动植物具有毒性。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化学品及其下游行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纷纷开展相关技术与管理模式的研究,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需要,出台了许多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令和法规,如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 s, GHS);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制度(Registration ,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Chemicals, REACH)等。
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也是对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科学。
目前毒理学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和实验手段的独立科学体系,并逐渐形成了诸多新的毒理学分支学科,如细胞毒理学、分子毒理学、遗传毒理学等[2]。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肯定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分支[3]。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与年剧增,其潜在的危险性越来越大,对其有效的控制管理,关系到人类自身安全。
因此,化学品毒理学评价是化学品管理的重要环节。
1.化学品风险管理对毒理学的要求1.1 联合国GHS联合国GHS是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危险货物运输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专家委员会(UNCETDG&GHS)编写的,是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进行分类定级的标准方法,旨在对世界各国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方法进行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对消费者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是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
毒理学基础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毒理学基础第七版思考题答案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2.毒理学的研究领域及相互关系。
3.常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及各自优缺点。
1.毒理学基本概念:毒物;毒性;毒作用;各种毒性参数;生物学标志;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毒物兴奋效应。
2.简述毒效应谱和毒作用类型。
3.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的前提和意义。
4.选择毒性的原因和意义1生物膜的基本构造?2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特点?3吸收、分布、排泄的概念,途径,影响因素?4首过效应、肠肝循环、贮存库及毒理学意义?1什么是终毒物,包括哪些类型;终毒物与靶分子结合形式有哪些?2什么原因可致解毒失效,解毒失效对靶分子有哪些影响?3参与o2”·解毒的酶和小分子物质有哪些?4修复失效可引发哪些毒性?1.谈谈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在毒理学中的意义,现在QSAR研究有哪些方法?2.影响毒作用的因素有哪些?3.化合物联合作用有哪些类型?1急性毒性试验定义及实验设计要素。
2LD50的毒理学意义,以及局限性。
3局部刺激试验包括哪些及选用动物情况。
4局部刺激试验方法及评价。
蓄积毒性、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的定义、研究方法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设计要点及评价1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毒性作用类型有哪些?2常见的免疫毒物有哪些?3外源化学物的免疫毒性作用的特点?第一章毒理学基础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oxicology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对生物体(living organisms)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s)的学科。
[Toxicology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s (or xenobiotics) on living organisms.]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呈现一定生物学活性的一些化学物质。
溶血试验作为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

( .e i .M a i m v r g a z o a c r ( AS)a d 2 h a t r a p ia i n) x mu a e a e Dr ie t t ls o e M n 4 fe p l to .Re u t Th o r l to o f ii n ( )b t e c s l: e c r e a i n c e fc e t r e we n
s n f e tc r ea in wi o j n t a c r n t e t r e c mp n n s o h A . C n l s n: T e r s l u g s h t i i c n o r l t t c n u ci e s o e i h h e o o e t ft e M S g i o h v o cu i o h e u t s g e t t a s
定 化 学 物 作 用 后 的 红 细 胞 悬 液 的 吸 光 度 , 计 算 出 溶 血 率 和 可
STU DY N Sl G A EM o LY SI o U N H S TE S A S AN LTER N A TI E ETH o D F R A I T A V M o D ZE Y E R R I E I TA —
TI N o TEST.L A O y
H a m ol ss T e t s s m pl quik ,s ns tv e y i s i i e. c e ii e and c hea p.I a e s a e f c i e a t natv et t c n be us d a n f e tv ler i e m hod t aie ey r iaton o Dr z e ir t i
M e n Lo HC ̄ a d t e M AS o h 4 fe p l a i n we e 0 9 5 a . 4 , e p c i e y a g 0 n h r t e 2 h a t r a p i to r . 5 nd 0 9 4 r s e tv l .An t a s ho e g c d i l o s w d Lo HCs h d o a
化妆品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标准化与展望

检 查可 提高 预测 能 力 。该 方 法 对 碱 性 物 质 、 阴离子 和 阳离子 表面 活性 剂 、 妆 品成 分 和化 学物 质 较 敏 化
毒理学--第五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评价(含多选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评价一、学习的目的要求(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一般毒性概念、分类及研究意义;2. 掌握急性毒性的概念、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常用参数、设计原则和方法;熟悉急性毒性常用的替代方法和原理;了解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3.掌握常用局部毒性评价的方法;了解局部毒性评价的替代方法;4.掌握短期重复剂量试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设计原则。
(二)重点与难点1.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参数、设计原则和试验方法;2. 短期重复剂量试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设计原则;3. 亚慢性和慢性试验的结果评价。
二、学习笔记(一)一般毒性1.概念:一般毒性是相对于特殊毒性(通常指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和生殖毒性等)而言的,它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的剂量、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下对机体产生综合毒性效应的能力,也称为基础毒性。
根据外源化学物接触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2. 一般毒性研究的目的:探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伤的重要基础资料,为毒作用机制和靶器官毒性研究提供线索;是进行外源化学物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定卫生标准、进行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二)急性毒性试验1. 急性毒性:指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某外源化学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效应。
经口或注射途径染毒“一次”指瞬间给予实验动物染毒;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染毒时,“一次”接触是指实验动物在特定时间内持续接触外源化学物的过程。
“24小时内多次”指外源化学物毒性很低,一次染毒难以达到其规定限量,需24小时内多次染毒。
通常24小时内染毒不超过3次,且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经口灌胃每次间隔至少4小时。
2. 急性毒性试验目的(1)确定一系列急性毒性参数,评价其急性毒性大小。
获得以死亡为终点的毒性上限参数(如LD50或LC50),并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危害性的大小、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等。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医药领域中对于动物实验替代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在化妆品、药物和化学品等领域,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动物实验来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动物实验常常引发道德、伦理和环境等诸多问题。
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替代性方法,以减少对动物的使用。
在这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作为兔眼刺激性实验的替代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动物实验替代方面的应用前景。
一、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的基本原理1. 兔眼刺激性实验兔眼刺激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动物实验方法,通常用于评估化妆品、药物等产品对眼睛组织的刺激性。
该实验将被试验物质滴入兔眼中,观察并评估其对兔眼黏膜的刺激程度,从而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是一种体外实验方法,通过测试被试验物质对不同类型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来评估其毒性。
通常使用的红细胞包括人类红细胞、兔红细胞、鸡红细胞等,通过观察红细胞溶解的程度来评估被试验物质的毒性。
优势:具有较高的生物学相关性,可以直接模拟产品在眼睛组织中的刺激情况,结果较为真实可靠。
劣势:使用动物实验存在伦理和道德争议,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动物保护观念;实验周期长,费时费力;实验成本较高。
优势:无需使用动物,符合替代动物实验的理念;实验周期短,成本较低;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红细胞,灵活性强。
三、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在动物实验替代方面的应用由于兔眼刺激性实验存在伦理和道德争议,以及实验周期长、费时费力等劣势,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作为其替代方法备受关注。
通过对不同红细胞的溶血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初步判断产品对眼睛组织的刺激性。
尤其是在化妆品等领域,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
2. 方法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改进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方法,以提高其在动物实验替代方面的生物学相关性。
可以选择与目标组织相似的细胞进行溶血实验,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生物学相关性;或者利用体外动态培养系统模拟眼睛组织的生理环境,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产品的刺激性。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
随着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兔眼刺激性实验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抵制。
因此,如何
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中,红细胞溶血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替
代方法,本文将对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与兔眼刺激性实验进行比较研究。
红细胞溶血实验是一种定性和定量检测化合物毒性和生物活性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
将化合物与红细胞悬液混合,观察红细胞是否受损或溶解,并定量测定化合物的毒性或生
物活性。
目前常用的有三种不同的红细胞溶血实验:血球计数法、乙醇溶血法和甲醛溶血法。
与红细胞溶血实验相比,兔眼刺激性实验无疑是一种更为复杂和痛苦的方法。
在兔眼
刺激性实验中,将化合物注射到兔眼中,然后观察兔眼是否出现不适、流泪或痉挛等反应,以及反应的严重程度。
这种实验对兔子的伤害很大,并且在众多人道主义者和动物保护主
义者的抵制下,逐渐被淘汰。
综上所述,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确实可以作为兔眼刺激性实验的替代方法。
其中,乙
醇溶血法和甲醛溶血法虽然不能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其简单易行的优点使其在科研实验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此相比,血球计数法虽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但是需要使用显微镜
等复杂的仪器,从而增加了实验的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
验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红细胞溶血实验方法,以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动物保护和替代动物实验的重要性。
在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动物实验曾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手段,然而随着替代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替代方法被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比较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红细胞溶血实验是一种用于评估物质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的实验方法,而兔眼刺激性实验则是一种用于评估物质对兔眼刺激性的实验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实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对兔眼刺激性实验的替代性,以期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合理和可靠的替代方法。
我们将对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红细胞溶血实验方法被提出作为兔眼刺激性实验的替代方法,如细胞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和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在这些方法中,细胞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替代方法,通过培养红细胞和物质共同作用,以评估物质对红细胞的影响,从而间接评估其对眼睛的刺激性。
这些方法的替代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评估。
我们将展望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将会有更多更可靠的替代方法出现,逐渐取代兔眼刺激性实验,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我们也需要不断加强对这些替代方法的研究和评估,以确保其替代性和可靠性。
我们还需要加强与行业和监管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替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替代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更广泛应用。
不同红细胞溶血实验替代兔眼刺激性实验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在解决兔眼刺激性实验道德和伦理问题的也需要保证替代方法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为这一课题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替代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其在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受精鸡卵尿囊绒膜试验 ( hen’s egg test2chorioal2 lantoic membrane , HET2CAM) 即是利用受精鸡卵尿囊 绒膜 (CAM) 与结膜结构相似的特性 ,来检测化学物 质对 CAM 的损伤 。步骤大致为 ,去除受精鸡卵气室 端卵壳 ,水封壳膜 ,然后去壳膜 ,受试物通过硅酮橡 胶环作用于 CAM ,用显微镜观察评分法 ( HET2CAM score) 5 和台盼蓝染色法 ( CAM - TB) 6 ,7 检测 CAM 的损伤 。 2. 2 检测细胞膜损伤
理化学技术 、数学计算机模型和体外模型而不使用 整体动物来进行试验研究 。
在“3R”运动的推动下 ,许多国家的毒理学安全 性评价 方 法 有 所 改 革 。欧 共 体 要 求 其 成 员 国 从 2002 年 7 月 1 日起禁止使用动物对化妆品及其原料 进行安全性检测 ,并列入 WTO 双边协议的条款 。我 国目前各类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动 物实验 ,与有关国际条约没有接轨 。
【Abstract】 On account of the limitation of Draize eye irritation test , alternative methods in vitro for Draize test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recently , with the prosperity of the“three Rs”movement. Because they have different mechanisms a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R”运动要求在使用实验动物的相关领域中 , 遵循以下原则 : ①“减少”,即使用更少数量或更低等 的动物 ; ②“优化”,即减轻实验动物的疼痛和不良刺 激 ; ③“替代”,即充分应用已有的实验动物信息 、物
230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4 年 8 月第 14 卷第 4 期 Chin J Comp Med , August 2004 ,Vol . 14. No. 4
在发达国家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内容已 涉及到皮肤刺激和腐蚀性试验 、眼刺激和腐蚀性试 验 、光毒性试验 、皮肤致敏性试验以及热原检验等 。 对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 ,根据其使用材料和 作用原理大致可分为 6 类 : 2. 1 用非实验动物组织替代兔眼检测刺激
受精鸡卵尿囊绒膜试验 ( hen’s egg test2chorioal2 lantoic membrane , HET2CAM) 即是利用受精鸡卵尿囊 绒膜 (CAM) 与结膜结构相似的特性 ,来检测化学物 质对 CAM 的损伤 。步骤大致为 ,去除受精鸡卵气室 端卵壳 ,水封壳膜 ,然后去壳膜 ,受试物通过硅酮橡 胶环作用于 CAM ,用显微镜观察评分法 ( HET2CAM score) 5 和台盼蓝染色法 ( CAM - TB) 6 ,7 检测 CAM 的损伤 。 2. 2 检测细胞膜损伤
231
进行 ,受试物和 EYTEX 试剂孵育后用色度计 400 nm 波长测量吸光度 ,按所提供的标准曲线把吸光度转 化成等同的眼刺激评分 。对于不能通过检测的不溶 或不透明受试物 ,则进行“膜分割试验”(the mem2 brane partition assay , MAP) ,即通过半透明膜杯 (semi2 permeable membrane cup) 把不溶或不透明的受试物与 EYTEX 试剂分离后再测定其吸光度 。
溶血试验 (hemolysis test) 8 :试验原理是细胞膜 损伤使膜渗透性发生改变 ,血红蛋白从 RBC 中漏 出 ,从而发生溶血 。在化学物质与制备的红细胞悬 液作用后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红细胞悬液的吸光度 , 计算出溶血率和使 50 %红细胞溶血的受试物浓度 HC50 作为判定指标 。 2. 3 检测血红蛋白变性
【摘要】 由于动物眼刺激试验 (Draize test) 本身存在的问题和“3R”运动的兴起 ,各国广泛开展了动物眼刺激试 验替代方法的研究和验证试验 。各种替代方法作用机制不一 ,优缺点各异 ,故需要一组互补性体外试验来对化学 物质的眼刺激性进行评价 。
【关键词】 眼刺激试验 ;体外研究 ;动物替代试验 【中图分类号】R779.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856 (2004) 0420229205
【Abstract】 On account of the limitation of Draize eye irritation test , alternative methods in vitro for Draize test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recently , with the prosperity of the“three Rs”movement. Because they have different mechanisms and
2004 年 8 月 第 14 卷 第 4 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
August , 2004 Vol . 14 No. 4
3R 理论
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廖 艳1 ,王 雪2 ,张立实1 ,李冠民2 ,张宝旭3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成都 610041 ;2.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3.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试验使用植物蛋白 ,通过检测 EYTEX 蛋白变性 来预测受试物的眼刺激性 。试验按所购 EYTEX 试 剂盒 ( Ropak Laboratories , Fullerton , CA) 的标准程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4 年 8 月第 14 卷第 4 期 Chin J Comp Med , August 2004 ,Vol . 14. No. 4
动物眼刺激试验 (Draize eye irritation test , Draize test) 自 20 世纪 40 年代起一直作为评价化学物质眼 刺激作用的主要方法 。但 Draize test 本身仍存在一 些问题 , 加之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动物实验领域里 “3R”运动广泛兴起1 ,许多国家开展了动物实验替 代方法的研究 。本文仅介绍动物眼刺激试验替代方 法的研究进展 。
1 Draize test 简介
Draize test 在 1944 年由 Draize 提出 ,其后有 Grif2 fith 试验方案 、美国联邦政府法令 (1983) 、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 (OECD ,1981) 等多种改进法 。我国目前
[ 作者简介 ] 廖艳 (1975 - ) ,女 ,博士研究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方向 : 食品毒 理。
眼刺激作用中 ,角膜透明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之 一是化学物质破坏蛋白质空间构象从而使蛋白变 性 。血 红 蛋 白 变 性 试 验 ( haemoglobin denaturation test , HD test) 9 就是用血红蛋白标准品与化学物质 孵育后通过酶标仪检测 ,得到三个指标 :RDC50 (达到 与阳性对照物即 1 %西波林使血红蛋白变性 50 %相 同程度的受试物浓度) 、1 %RDR (1 %受试物使血红 蛋白变性的百分率) 和 1 %λmax (1 %受试物的最大可 吸收波长变化值) 作为最终指标来评价化学物质使 蛋白变性的程度 ,其中 1 %λmax 可用于评价不溶性物 质。 2. 4 细胞毒性试验( Cytotoxicity)
peculiarities , a battery of such methods should be fixed to evaluate the eye irritation of chemicals. 【 Key words】 Eye irritation test ; In vitro ; Animal testing alternative
实行的 Draize test 方法为 :受试物作用于健康家兔一 侧眼结膜囊内 ,另一侧为空白对照 ,观察角膜 、虹膜 和结膜的反应并评分2 ,判定受试物的眼刺激性 。 但已有许多研究发现 Draize test 结果差异较大 (尤其 是对于有色物质和刺激性较小的物质) ,故对其作为 眼刺激性评价的唯一方法产生了置疑3 ,4 。Draize test 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可能与多种 Draize test 改进法共同存在 ,其化学物处理方式 、作 用时间 、评分标准不一以及观察者评分的主观性等 因素有关 。此外 ,观察时荧光素钠及裂隙灯的使用 也增加了该方法的复杂性和变异性 。
上述 这 些 替 代 方 法 的 最 终 毒 理 学 指 标 都 与 Draize test 的最大平均值 MAS (maximal average Draize total score) 和其组成参数 (角膜 、虹膜 、结膜) 评分进 行相关性分析 ,并对方法的预测性 、重现性 、适用性 和各方法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 。
理化学技术 、数学计算机模型和体外模型而不使用 整体动物来进行试验研究 。
在“3R”运动的推动下 ,许多国家的毒理学安全 性评价 方 法 有 所 改 革 。欧 共 体 要 求 其 成 员 国 从 2002 年 7 月 1 日起禁止使用动物对化妆品及其原料 进行安全性检测 ,并列入 WTO 双边协议的条款 。我 国目前各类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动 物实验 ,与有关国际条约没有接轨 。
分为特殊细胞毒性试验和一般细胞毒性试验两
种 ,前者用来自靶器官的原代培养细胞作为试验模 型来研究其特殊细胞功能 ,如已建立的兔眼角膜上 皮细胞 SIRC(established rabbit corneal cell) 模型 ;后者 检测细胞增殖 、膜完整性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用非 眼组织细胞 (如 HeLa , BALBΠc3T3 等) 。 2. 4. 1 SIRC 细胞毒性试验 2. 4. 1. 1 中性红吸收法 (SIRC - NRU) 10 :试验原理 为吖嗪类染料中性红 ( neutral red) 可以被活细胞吸 收 ,积蓄在溶酶体中 ,而死细胞不能积蓄中性红 ,故 不被染色 。SIRC 先与受试物再与染料在 96 孔板孵 育 ,在固定剂固定 、褪色剂提取染料后酶标仪 540 nm 波长测定其吸光度 。由剂量 - 反应曲线得到吸 光度降低 50 %的受试物浓度 IC50 作为毒理学评价指 标。 2. 4. 1. 2 结晶紫染色法 (SIRC - CVS) 11 :试验原理 同 SIRC2NRU ,只是染料由结晶紫代替 。SIRC 先与 受试物在 96 孔板孵育 ,然后用 0185 %NaCl 洗去死 细胞 ,再与染料孵育 ,用 540 nm 波长的酶标仪测定 其吸光度值 ,仍用 IC50 作为毒理学评价指标 。
2. 4. 1. 3 来源于非眼组织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 ①HeLa2MTT 法 12
试验所用染料为噻唑蓝 (MTT) ,其原理为活细 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的 MTT 还 原为难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物 (formazan) 并沉积在细 胞中 ,而死细胞无此功能 。HeLa 先与受试物再与 MTT 在 96 孔板孵育 ,后加入二甲基亚砜 (DMSO) 溶 解细胞中的 formazan ,酶标仪 490 nm 波长下测定其 吸光度值 。同样用 IC50 作为毒理学评价指标 。
3 国外眼刺激替代试验的验证
在国外广泛开展的体外替代方法研究中只有眼 刺激试验进行过大规模实验室间验证 。 3. 1 日本 15
日本共组织了 3 次大规模的实验室间验证 ,协 作单位共计 67 个 ,进行了包括上述方法在内的 12 种替代方法验证 (按 GLP 原则和 OECD 的验证基准 进行) ,受试物为经编码的 38 种化妆品原料和生理 盐水并同时实施了 Draize test 。几种替代方法的比 较见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