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应该如何讲解佛教因果学说!
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
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1我们常说“洗心革面”,意思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在佛教不是从品性的角度来讲的。
佛经上说“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人一生下来心灵本来是很纯净的,犹如一面干净的镜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增添了很多的烦恼,就像镜子沾染了灰尘一样。
朋友们可以通过洗手来洗去心间烦恼,换一种清新自在心境来游览我们的灵山景区。
在洗完手之后,让我们带着虔诚的心来瞻拜我们的佛足。
早期佛教是没有佛像的,都是以菩提树、舍利子、佛足石来象征佛陀。
因为佛祖在世时,不让人造他的像来膜拜,在他即将涅磐之前,他在摩揭佗国山上的一块石头上留下了他的双足印,并告诉他的弟子阿难说“我留下这足印来保佑大家,看到这足印,就如同见到我一样”。
所以说膜拜佛足如同膜拜佛祖真身一样。
我们可以仔细的来看一下,这佛足印与我们常人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佛足足底平满,五趾齐平,足掌中间还有__,喻意__常转,佛法无边的意思,足趾上有“万”字符号,象征万德庄严,这些都是佛祖的三十二相。
朋友们拜佛足可以增福添寿。
有些朋友或许会问,灵山有一个大佛像。
为什么还在这里设佛足坛呢?这是让我们的游客朋友可以跟着佛祖的脚印向前走,去了解佛祖的一生,去了解一下他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万人敬仰的佛陀的。
般若门般若门也称之为智慧门。
它是我国境内最大的手工雕刻的石牌坊。
我们可以看到在每根石柱上面都有一只石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俗话说“雄师一吼,百兽皆服”,在佛教中把狮子吼喻为弘扬佛法,也象征着佛法无边。
在般若门上刻有“六度”内容,“度”在佛教是到达彼岸的意思,也是修行者的行为准则。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持戒”,“持戒”指要持五戒,不偷盗,不饮酒,不妄语,不邪淫,不杀生,它不仅是出家人的清规戒律,结合我们现在来讲就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再仔细一点就是每个人要遵守道德规范。
在佛教中“布施”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
财施大家应该比较能理解就在经济物质方面给予他人帮助。
因果报应讲解
因果报应讲解因果报应是一个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也是许多宗教和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表达了一种信念,即每个人的行为和所做的选择都会在未来产生相应的结果和后果。
因果报应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但其核心思想是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回应或者回报。
在佛教中,因果报应被解释为一种“业力”的作用。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留下“业”的印记,这些业力会影响到个人的未来和来世。
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结果,而恶劣的行为则会带来痛苦和苦果。
佛教倡导人们要通过修行和善行来净化心灵,以避免遭受不利的因果报应。
在基督教中,因果报应被理解为“善恶报应”的原则。
根据圣经中的教导,上帝会根据人们的行为对他们进行审判,善人会得到上帝的祝福和奖赏,而邪恶的人则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和谴责。
因此,基督教徒被教导要以善行来回应上帝的爱和关怀,同时要远离邪恶和罪恶的行为,以免遭受因果报应的惩罚。
在道教中,因果报应被称为“天道”。
道教认为,人们的行为会受到自然界和宇宙的影响,好的行为会得到自然界的庇佑和回报,而坏的行为则会遭受自然界的惩罚和反应。
因此,道教强调人们要顺应天道,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以避免因果报应的不利后果。
无论是在宗教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因果报应都被视为一种公正和平衡的力量。
它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
因果报应的存在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安慰,因为它意味着善良和正义最终会得到回报,而邪恶和不公也会受到惩罚。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因果报应的存在。
有些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行为和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还有些人则认为,即使有因果报应的存在,但它并不一定会立即或直接地显现出来。
他们认为,人们的行为和选择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产生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与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很长。
无论人们对因果报应的信仰如何,它都提醒着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的选择和行动不仅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和幸福,也影响着他人的命运和福祉。
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二课串讲
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二课串讲摘要:1.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二课的主要内容概述2.课程中的关键概念和知识点介绍3.对课程内容的深入解析和阐述4.对课程的反思和总结正文:【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二课的主要内容概述】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二课是一门深入探讨佛教教义的课程。
在这一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佛教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知识点,包括因果律、轮回、业力等。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学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核心教义,从而更好地修行。
【课程中的关键概念和知识点介绍】在本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因果律。
因果律是佛教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认为,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结果,坏的行为会带来坏的结果。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善良和慈悲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接着,我们学习了轮回。
轮回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
每一个生命体在死后都会投生到一个新的生命体中,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我们摆脱轮回,达到涅槃。
最后,我们学习了业力。
业力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决定我们未来的命运。
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善良和慈悲的行为去积累好的业力,从而得到好的命运。
【对课程内容的深入解析和阐述】通过对因果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核心教义。
因果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善良和慈悲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这个原则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轮回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
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业力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决定我们未来的命运。
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为的后果,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生活。
【对课程的反思和总结】总的来说,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二课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学习。
佛教寺院导游的基本素质及讲解方法
第 l 9卷
第3 期
山 西 青 年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Ju a fS a x olg o o t d nsrtr o r lo h n iC l efrY uh A miit os n e a
Vo -9 No. l 1 3
看 世界 , 不 见有永 恒 或主 宰 的神 或灵 魂 , 却 这正是 佛 教
家 。‘ 持国 ’ 里面最重要的含意就是 ‘ 负责尽分 ’ 自己 。 是什么身份 , 就负担起什么样的职责。我们在 自己的
关键词 : 佛教 寺院 ; 导游 ; 解 讲
中图分类号 : 9 . ;8 86 26 K 7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8— 97 2O 13 11 3 10 89 (06 0 —00 —0
我国佛教寺院数量众多 , 颇具规模 , 质量在世界上 属于上乘 , 参观佛教寺院在 中国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 。 佛教本身的学术研究和佛教深层文化的研究丰富了佛 教旅游的内涵。作为一个导游员 , 如何在佛寺导游 中 以佛教寺院为依托 , 引导游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乃至 欣赏佛教文化现象 , 已成为 当前旅游服务工作 中的一
3 佛教 是 无神 的宗教 .
信息传播的载体 , 必须对佛教文化有一个客观 的认识 ,
这是做好佛教寺院导游的先决条件 。 1佛 教是 一种 文化 . 佛教是外来文化 , 在西汉哀帝元 寿元年( 即公元前 2 ) 年 传人中国。两千多年来 , 佛教同中国传统文化既 互相碰撞 、 互相排斥, 又互相吸收 、 互相融合 , 佛教逐渐
游客进 行佛教 造像艺术或佛教 建筑艺术的解说 。佛教 寺院导游 的真 正 目的是 向游客 介绍佛教 文化 。要 达到这 个 目的 , 佛教寺 院导游不仅要 正确认 识佛教 , 需要 以丰 富的历 史知识 和佛教 理论 知识 作基础 , 还 以灵 活的讲 解方法作辅 助 , 来不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
佛教知识001、[熟悉]三大宗教中创教最早的是佛教,公园前6—5世纪创建于古印度。
(选)002、[熟悉]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简称释尊、佛陀、佛。
(选)003、[熟悉]释迦牟尼即是创立佛教的教主,也是佛教徒崇拜和供奉的对象。
(选)004、[熟悉]佛教第一个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
(选)<1>前200年,称为根本佛教,为原始佛教阶段。
<2>后400年,公元前4世纪至1世纪,为部派佛教阶段,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
005、[熟悉]佛教第二个600年,公元1世纪至7世纪,为大乘佛教时期。
(选)<1>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3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
<2>小乘佛教又名上座部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
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
006、[熟悉]第三个600年,7世纪至12世纪末,为密乘佛教时期。
(选)<1>密宗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传授深奥教旨,为“真实”言教,故名密教。
<2>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佛教基本上被逐出了古印度诸国境。
007、[熟悉]从世界范围来说,佛教的传播分为3条线路是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选)008、[熟悉]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
(选)009、[熟悉]中国佛教全面继承了印度除原始佛教以外的3个时期的佛教。
(判)010、[熟悉]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
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011、[熟悉]北传佛教是汉族地区的佛教,也称内地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三大派系之一。
(选)012、[熟悉]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汉朝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选)013、[熟悉]1998年标志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选)014、[熟悉]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译传、创造、融合3个阶段。
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
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佛教因果业报论是一种道德伦理的思想体系,它强调人们的行为会产生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不仅仅是指生前行为的结果,也包括生死轮回。
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在于启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远离罪恶,走向光明。
首先,佛教因果业报论告诉我们: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果报,坏的行为会带来坏的果报。
这是因为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做好事的习惯,做出善良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好的果报。
反之,如果我们常常做恶,违背良心,那么我们肯定会受到坏的果报。
这就是“因果不虚”的道理。
因此,佛教认为,做好事是人应该尽的义务,因为它能够为个人带来善果,也能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其次,佛教因果业报论告诉我们:所有行为都有因果,所有行为都有影响。
这种思想警示我们:我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影响我们自己的,也可能影响到别人。
佛教强调“一切众生皆苦”,即所有众生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受到因果的影响。
如果我们做出了坏事,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所以我们需要在行为上关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尽可能地减少伤害。
这也是当今社会提倡的“善良”“正义”的核心理念。
第三,佛教因果业报论告诉我们:想法也会产生因果。
因为我们的想法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如果我们想念坏的事情,就很容易做出坏的行为。
如果我们想念好的事情,就更容易做出好的行为。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通过修心养性,提高自己的心态和精神,净化自己的内心,从而对外界的行为产生良好的影响。
最后,佛教因果业报论告诉我们:道德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好的果报,而是为了实现自我净化和救度众生。
佛教不仅关注个人的行为和果报,也关心所有众生的痛苦和迷惘。
佛教倡导“舍己为人”,即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得利。
所以佛教强调“菩萨心肠”,倡导爱与慈悲。
这样的道德观念,可以引导我们在社会中发挥正面的作用,影响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总之,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是很深刻和广泛的。
浅析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_黄亚娟
浅析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_黄亚娟因果报应论是佛教理论的重要根基。
它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受到因果关系的支配,每个人的善恶行为都会给自身命运带来影响,产生相应的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并因此引起人在前世、现世和来世三世间轮回。
因果报应论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学说,是阐发道德和生命关系的理论。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学者结合中国固有思想文化,对因果报应做出了新论证和新的阐述,体现了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
1.因果报应论产生的根源佛教讲“业”、“业报”。
业,可以理解为造作的意思,即每个人的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这种活动和因果关系相结合,会形成产生不同结果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业力”,这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是创造未来生命的动力。
业,从形态上分,有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种;从性质上分,有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类。
善业招善报,恶业招恶报,非善非恶的无记业则不招果报。
业是人类向上努力或向下堕落的根据。
如唐朝僧人王梵志的诗所云:世间日月明,皎皎照众生。
贵者承车马,贱者膊担行。
富者前身种,贫者悭贪者。
贫富有殊别,业报自相迎。
闻强造功德,吃着自身荣。
智者天上去,愚者入深坑。
[1]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世间贫富不等、贵贱悬殊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因果报应思想。
佛教的因果报应是善因必产善果,恶因必产恶果,并有“十恶”、“十善”之说。
“十善”与“十恶”相对。
“十恶”指:⑴杀生;⑵偷盗;⑶邪淫;⑷妄语;⑸两舌(挑拨离间);⑹恶口(恶骂);⑺绮语(杂秽语);⑻贪欲;⑼嗔恚;⑽邪见。
离这十恶则是十善。
十恶和十善,依照顺序,一至三属身业,四至七属口业,后三者属意业,通称为“身三,口四,意三。
”从内容来看,十恶、十善基本上是道德修养问题。
佛教因果报应论认为道德的高下是决定人的地位、命运和未来的根本要素。
可见善业恶业就是果报的根源,行善便能向上逐渐求得解脱,行恶却会向下堕入痛苦的深渊。
2.因果报应如何实现因果报应是如何实现的?这是因果报应说的一个根本问题。
一个北京导游眼里的藏族人
一个北京导游眼里的藏族人(一篇很感人的好文章)(......雍和宫的时候,我和全陪,这个藏族汉子聊了一路。
我问,他们天天嘴里念的是什么?他说: 嗡嘛智牟耶萨林德(ong ma zhi mou ye sa lin de )就是八字真言。
用你们汉语说,大概就是,希望天下苍生不再受苦。
我说,他们每天就念这个吗?为什么是天下苍生?他笑了笑,说,我们藏传佛教的教义就是这样的,以天下苍生为重。
然后,他给我讲关于因果报应,六道轮回。
我似乎有些明白了藏民的宽容和淡然来自何处......)我从来不在任何论坛上发帖子的,但是这次给我的震撼实在太大了,我不得不来这里抒发一下。
请大家理智轻拍。
我是北京的一名普通导游。
前几天,刚刚带了一个来自西藏的纯藏民团队。
在北京的旅游行程当中,他们留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
其实在接团之前,我对藏族人民的印象多半来自于电影电视或者别人给予的零星信息,统一来说就是,不洗澡,比较野蛮,文化程度很低,与文明社会脱节……接到团的时候,我觉得这些传说还真没错,电视上演的也很实在,就是那个形象,黑乎乎的,外表普遍比实际年龄老很多,看起来不怎么洗澡的样子,背非常沉重的简陋的大包,全团都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旅行箱……我自以为是的觉得他们的确与文明社会脱节了。
可是,在后来的接触当中,我才发现,我错的很彻底。
而且他们的言行,让身为汉族人的我,极其汗颜。
抵达的第一天我们并没有安排走行程,而是打算在酒店休息。
因为安排的失误,原本定好的南二环的那个酒店,突然说没房了,接待不了。
于是,已经到了酒店门口的他们,还没来得及卸下行李,又被带上车,开到东三环的另一家酒店。
下车之后,大家吭哧吭哧的背着沉重的大包,耐心的等待我们发完房卡,然后爬楼梯进入房间。
结果意外又出现了,原先定好的那家酒店,又说腾出房间来,让我们过去。
旅行社经理赶过来,决定还是调回原来的那家酒店去。
于是,刚刚卸下行李还没来得及理顺东西的他们,又开始打包装车,再返回去。
《佛教的教义解读》教学设计方案
讲授新课
(一)佛教的须弥山
1、绘制须弥山的形状与构成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佛教世界观念
课堂小习题:护法神将、四大天王是谁?
答题互动,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检测
2、讲解须弥山的佛教观念在中国旅游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让学生了解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课堂讨论:
寺院中的佛像前,为什么要摆放鲜花和水果?
存在不足之处:讲解起来可能比较难以理解,通过一次看学生不一定能够将佛教的四圣谛理解透彻,在讲解佛教景点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师生互动,引出佛教的“因果”教义
(二)解读佛教的基本教义“缘起”
从佛教贡品“鲜花和水果”,引出佛教的一个道理,即“因果”,佛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起的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佛教中的“因果”“缘起”等教义
课堂小问题:
为什么人都有烦恼?
让学生知道烦恼也是佛教四圣谛中的“苦”
(三)解读佛教的核心教义“苦 集 道 灭”
《解读佛教的教义》教案
胡姣姣
授课班级
2018级旅游管理
学生人数
26人
使用教材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解读佛教的教义
授课类型
常规课
课 时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教学目的:
(1)了解佛教的四圣谛
(2)了解佛教文化在中国旅游文化中的影响
2、要求:
学习和了解佛教教义的相关知识,以及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的联系,为导游资格证考试和导游讲解奠定基础。
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
集:贪嗔痴
道:戒定慧
灭:圆寂、涅槃、重生
通过分析讲解力求让学生理佛教的“四圣谛”
课堂小习题: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佛教
【导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苦寒来。
坚持备考的⼈⽣,很积极,很宝贵,很励志。
冲吧,努⼒吧!以下为⽆忧考整理的“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佛教”,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 ⼀、印度佛教的创⽴与发展简史 佛教约创⽴于公元前6世纪。
在世界各⼤宗教中,佛教创⽴的时间最早。
创始⼈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
释迦牟尼⽣活的年代⼤约与中国孔⼦同时。
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其母是摩耶夫⼈。
相传他诞⽣于蓝毗尼花园。
释迦牟尼长⼤后深感⼈间的苦恼,所以29岁时出家苦修6年。
35岁时他发觉苦⾏并不是达到解脱之路,于是弃⽽⾄菩提伽耶的⼀棵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真谛,终于在⼀天晚上⼤彻⼤悟⽽成道。
得道后,他在⿅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教。
传教45年后,80岁时在拘⼫那迦圆寂(涅槃)。
释迦牟尼出⽣地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野苑、涅菜地拘⼫那迦是举世闻名的佛祖四⼤圣迹。
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的发展,从公元前6世纪⾄公元I2世纪⼤约有1800年的历史,⼤致可分四个时期三个600年。
初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中600年为⼤乘佛教时期;后600年为密乘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前6世纪-1世纪中叶) 这⼀时期前200年为原始佛教阶段,后400年为部派佛教阶段。
前200年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传教阶段。
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们有过多次集会,对原始佛教教义、戒律发⽣争议。
后分裂为两⼤派系:其中较为传统的⼀派称为上座部佛教:主张改⾰的⼀派称为⼤众部佛教。
(⼆)⼤乘佛教时期(1世纪中叶-7世纪) 这⼀阶段从⼤众部演化⽽成的⼤乘佛教在印度急剧发展,教化地区亦随之扩张。
原上部佛教被贬称为⼩乘佛教(“乘”原为“车辆”之意)。
⼤乘佛教认为⼗⽅世界都有佛,修⾏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修⾏的最终⽬的在于成佛。
浅析佛教因果论
浅析佛教因果论1450005 闻贡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说命运掌握在神祗手中,要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神灵;另一种则认为,人的命运早已前定,无可更改,人只有听从命运的摆布。
实则不然。
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善恶因果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业力的大小轻重也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
今生的作善作恶,即生未必受报;今生的遭遇多半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
佛教认为:人的命运遵循着因果的规律,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收获什么样的果,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是我们推定人生三世因果并驾驭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原理。
同样地,佛教所说的因果律,也并非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
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成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借后天的努力来改善先天的业因的。
可见即便是因果定律,也不离缘生法则。
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
命运就是我们自己,要转变命运,只有转变自己。
现世的努力与懈怠、修善与作恶,通过转迷失为觉悟,转凡夫成觉着,使命运最终操之于手。
星云大师,从因果中悟到了人应该乐观进取,虽然宿世的恶业形成今世的障碍,但只要肯耐心培养当下的善缘,改善过去的恶因,未来必定有无限的希望。
懂得因果,可以让我们勇于面对挫败,勇于面对自我。
只要我们自己不负“因果”,“因果”必定也不会辜负我们。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若大家心中都有“因果”观念,则任何时候都会融融恰恰,相安无事。
佛教用十二因缘来描述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导游教佛学知识点总结
导游教佛学知识点总结一、佛学概述佛学是指对佛教教义及其相关哲学、心理学、宗教实践等内容的研究和总结。
佛学主要源自佛教经典,包括《般若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等多部经典,以及各种佛教经论、律藏和以佛陀旧时弟子的言行记录为基础。
在佛学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佛教的教义,探索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诸多佛教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而实践佛教修行,追寻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二、佛学基本概念1. 佛陀:佛陀是佛教教义中尊称释迦牟尼,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
佛教源起于古印度,自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开始传播佛法。
佛陀强调人们要解脱出生死轮回的苦难,开示了八正道、四圣谛,指导众生修行。
2. 菩提:指“觉悟”或“成道”,是佛教修行者追求的目标。
佛陀在菩提树下正式证悟,成为佛陀,故此菩提也被称为“佛道”。
3. 四圣谛:佛教教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包括苦、集、灭、道。
苦即众生所受的种种痛苦,集即痛苦的成因,灭即痛苦的根除,道即通往痛苦根除的修行方法。
4. 八正道:佛教教义的修行之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持守八正道,使修行者能解脱苦难,最终达到解脱之境。
5. 理因果:佛教教义中对于因果律的思考以及对于生死轮回的解释。
佛陀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苦乐皆有因缘,追求解脱需要遵循正因果,远离贪瞋痴。
6. 缘起性空:佛教所讲缘起性空,意指一切现象的产生和消逝都是有因缘的,因此世间的一切都是空的,没有独立的存在,是因缘的结果。
7. 无常:佛教教义的重要观念之一,指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久不变的东西,因此要懂得顺应变化,超越执着。
三、佛学主要教派及发展1. 小乘佛教:主要教派有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中传律宗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以《阿含》、《长部》经典为主要依据,强调出家修习,修行者主要通过止、观两法来追求菩提。
中传律宗佛教则以《涅盘经》等经典为依据,于小乘佛教的修行上有独特的禅修法门。
2.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要包括密宗、净土宗、禅宗等。
独乐寺导游词
各位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天津青年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
我是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旁边这位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
张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
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
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津门十景之一的千年古刹独乐寺。
独乐寺位于蓟县古城的中心位置,俗称大佛寺,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
它集古建、壁画、塑像三大艺术于一体,拥有九个“全国之最”的桂冠,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独乐寺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是说主雕塑观音塑像内部支架是由一棵大杜梨树切割而成,以谐音而取名;还有一种是说“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号是16号,车牌是津a1234,我们下午4点在寺门口集合,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关紧,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
请大家开始下车,跟随我一起走进独乐寺。
来到这里,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独乐寺的山门了,山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独乐寺”三个字,为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手书。
进入山门,首先我们看到的这两尊高大的护卫金刚力士像,就是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是形神兼备的艺术佳作。
我们继续往里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王殿,这里东西两侧是彩绘的四天王像,分东南西北,各护一方。
四大天王手中所持之物寓意“风、调、雨、顺”,反映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希望好年景,盼望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穿过山门,我们看到的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了。
从外表看分为上下两层,,中间有一暗层,实为三层全木结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建筑。
我们向上看,屋檐下正中悬有一镏金方匾,上书“观音之阁”,左下方落款“太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北游幽蓟时所书,已被收入“全国名匾大全”。
导游进入寺庙的讲解
为什么拜佛?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积德修福,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一个身心清净、健康的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众生的人,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
因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
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那么该怎样拜佛呢?关键是至诚恭敬。
印光大师嘱咐我们:“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为什么拜菩萨?一、弥勒菩萨:包容、欢喜我们一进天王殿,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正当中供奉的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么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满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什么资格才可以入佛门: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切众生。
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我们以清净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以满面笑容接待一切大众,这才是入佛门必备的条件。
所以他是教学,而不可以把他当作神明来祭祀,那就错误了,你一定要懂得其真正的含意。
你明了之后,才会对于佛家教育佩服到五体投地,不能不称赞,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圆满的设施。
明了他对我们的教育意义,这就是拜菩萨了。
二、地藏菩萨:孝顺、恭敬地藏菩萨所表示的是孝亲尊师,所以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我们从这个地方学起。
无论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从孝亲尊师做起。
然后把孝亲尊师扩大,能够孝顺、恭敬一切众生,这就是拜菩萨了。
三、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
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大慈大悲。
拜菩萨,就是以菩萨为榜样,长养自己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会。
因为,害人就是害己,助人就是助己,利人自然有益自己,爱护他人,才是真爱自己。
四、文殊菩萨:智慧、善巧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绝对不是迷惑颠倒,感情用事。
佛学的因果关系
佛学的因果关系
佛学的因果关系是指一种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相互影响关系。
佛教认为,所有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
任何一件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个或多个因素所造成的。
因
果关系是整个宇宙存在的基础,是一种既深奥又古老的哲学理论。
佛教认为,一切因果关系都有其特定的规律。
例如,善因会产生善果,恶因会产生恶果;业因会决定来世的福报和业报;缘起性空则是佛教思想
的核心思想之一,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无数因缘相应而生的,因而没有一
件事物是自己独立存在的。
因果关系在佛教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帮助人们了解宇宙的运行
规律,还能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清晰地认识
到其言行举止的影响和后果,并因此而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佛教典故中的因果法则行善积德与业力转化
佛教典故中的因果法则行善积德与业力转化在佛教教义中,因果法则是一个核心概念。
根据佛教的观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业力。
业力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决定其下一生的境遇和命运。
因此,佛教徒强调通过行善积德来转化自身的业力,以达到解脱和升华的目的。
一、因果法则的基本概念佛教认为,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所有事物都遵循着因果法则。
这是一个宇宙的法则,无论是人类世界还是其他世界,都无法逃脱这个因果关系的束缚。
在佛教中,因果关系是指因果相应、善恶报应的关系。
佛教强调我们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果报,这些果报将会在未来的生命轮回中显现出来。
如果我们行善积德,将会得到善果的回报;相反,如果我们行恶犯罪,则会招致恶果的惩罚。
二、行善积德的重要性在佛教的教义中,行善是转化业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佛教徒相信,通过行善积德,可以净化心灵,获得善果的回报,并逐渐消除业力的影响。
佛教鼓励人们进行各种行善的活动,比如布施、持戒、修福等。
布施是指自愿无私地帮助他人,分享自己的财物或时间。
持戒是指遵守戒律,制止恶行。
修福则是通过修行、冥想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
通过这些行善积德的活动,佛教徒可以净化自己的心性,从而转化业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境遇。
同时,行善也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三、业力转化的过程与方法业力转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佛教徒进行长期的修行。
佛教教义中提到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步骤:首先,佛教强调要正确理解并接纳因果法则。
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将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并积极地去面对、承担自己的果报。
其次,通过行善积德来净化自身的心灵。
佛教徒可以选择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行善,比如帮助他人、传播正能量、修行冥想等。
此外,佛教鼓励佛弟子通过持诵经咒和念佛等方式,积累功德、净化心灵。
持诵经咒是指反复念诵佛经或咒语,通过语音和意念来积极影响自己的心灵。
最后,佛教认为正知正念很重要。
佛弟子应该保持清醒的思维和觉知,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的动态,避免做出恶劣的行为。
《前行广释》第18课辅导及思考题
《前行广释》第18课辅导及思考题摘要:一、《前行广释》第18 课的主要内容1.本课的主题和目标2.本课的核心要点3.本课涉及的佛教教义二、辅导内容概述1.对本课主题的深入解读2.对本课核心要点的详细解析3.对佛教教义的深入阐述三、思考题解析1.思考题的解答思路2.思考题的答案要点3.思考题的启示和应用正文:《前行广释》第18 课的主题为“因果律与修行”,主要讲述了因果律在佛教教义中的地位,以及修行者如何运用因果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本课的核心要点包括因果律的基本原理、因果律在佛教修行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修行者如何通过认识因果律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因果律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有因必有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
在本课中,作者通过对因果律的深入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因果律的本质和作用。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佛教教义的阐述,让读者了解到因果律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地位。
在辅导内容中,作者详细解析了因果律在佛教修行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指出,修行者应当遵循因果律,积极行善,避免作恶,从而积累善因,得到善果。
此外,修行者还应当通过观照因果律,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无我和无苦的,从而放下执着,达到解脱。
针对本课的思考题,作者提供了答案要点和解答思路。
思考题的答案要点主要包括因果律的基本原理、因果律在佛教修行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修行者如何通过认识因果律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在解答思路方面,作者建议读者首先要理解因果律的基本概念,然后结合佛教教义来分析因果律在修行中的作用,最后联系实际修行来阐述如何运用因果律来提升道德水平。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因果律在佛教教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修行者如何运用因果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2023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
2023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2023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们,在听完大足石刻的简介后,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为快呢,不过不用着急,因为我们即将要到达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宝顶山,接下来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宝顶山的大佛湾石刻造像群。
大家请看,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六道轮回图,又名“六趣图”。
佛教中有个经典的理论“因果报应、转世轮回”。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前世今生,每个人死后都要经过轮回投胎转世,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业力果报和生死轮回的佛教基本观念。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抱着轮子的蓝面巨人,他叫做转轮王,四川人称为之“无常鬼”。
“无常”是佛教中的一个名词,是指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刹那生灭的,这里把无常人格化就成了“无常鬼”,由他来掌握生死轮回,表示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它怒目獠齿死咬轮盘,两臂紧钳轮盘,象征着业力即因果报应不可逆转。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
我们依次从里往外看,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个人,表示修行的众生,从其心际飞出了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
即佛教中所说的,万源发于心。
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圆圈,圈内刻着佛或菩萨,表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
正中的圆圈旁的猪、蛇、鸽分别代表了贪嗔痴三毒。
第二圈则为生死轮回的六道。
大家请看,以中间的这条佛光为界,上面三道称为“上三道”。
上三道的正中为天道,右边为阿修罗道,左边为人道。
下面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间为地狱道,右边为饿鬼道,左边为畜生道。
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
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及因果关系,它将人生现象分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
任何生命在没获得解脱之前,都在这个过程中循环,佛教认为这个过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门修成正果才能摆脱这种痛苦。
这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生动的图画表现了出来。
例如“生苦”,这里表现的是一位孕妇正坐在床前生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应该如何讲解佛教"因果"学说!
朋友们,也许大家听过佛经当中的这一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候未到”等等。
这些都是因果报应真假的最好说明。
这些就是佛教的因果了。
那么我们来谈谈什么叫因果。
佛教的因果通常指的是“原因与结果”。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由因生果,因果必然。
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
其实就是指的“因缘果报”佛教的困果是指三世的因果。
佛教的困果,是把困果放在相当时间段来加以认识的,就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困果。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起因和结果,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因缘果报其中的“因”有一个“大”字,说明在因缘果里因是最大的,是大哥,而缘是弟弟,而因同缘结合起来就是“果”了。
这就是说,因是绝对的东西,是不可能改变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比如我导游的出生就确定了,比如我的身体有多高,我长成什么样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等等,如果我出生在富豪家,我可能就不会出来这么苦的带团了,如果出生在平凡的家里,我就必须出来努力挣钱。
因为这个“命”不是我选的,是上天决定的。
这就是“因”这就是绝对的,也就是“种子”就如“种瓜得瓜”一样,你种出瓜,永远不可能得出豆。
所以因是“缘”“果”“业”“报”的种子。
“缘”字左边是“纟”字部,就好象是丝一样牵缠不清,这就叫做“缘”,缘同因比较起来是“疏而弱力”的,和我们比较远,力量也比较小,所以是“相对”的,而因是“绝对”的,就比如我们导游接到一个团。
团里的客人是固定的,人数是多少,从什么地方来,你是没办法选择的,那么这个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团非常好,碰到一个导游好好的真诚的对客人,讲解好,服务好,征服了客人,那么这个团结果就很好。
第二种情况呢,就是这个团来到这里,没有碰到好的时间,好的导游,对导游防备心理很重,导游受了打击,就不想好好对待他们。
那么结果就是烂团。
所以我们说,一个团的客人是确定的,不可改变的,但在这个团的操作过程中是有很多变化的,这个变化就是“缘”。
其实通过缘,因和缘就结合起来,产生了果。
我们可以顺着缘走,让团努力达到最好,也可以不闻不问不管客人,让其自然发展。
变成烂团,所以善的缘可以加大,而恶的缘可以减少,这就是缘的功能。
因和缘结合起来就变成“果“,果字上面是一个田字,下面是一个木,一个田里自然就长出一棵树,叫做果,为什么很自然长出一棵树,因为因缘都具备了,所以果就很自然的生成了。
在因缘果当中有两个重要的的东西,一个叫“业力”,业力分为善业,恶业,不记业(什么叫不记业呢,就如我现在在喝茶,就是不记,没有善,没有恶,只是喝茶,若你杀死一个东西就是恶,若你帮助别人就是善,会记录在因里,你喝茶,就不记了)。
这三种业不能改变我们的因,但可以改变我们的结果。
通过缘的改变,可以使因变成好或不好。
第二种叫“愿力”,就是我的愿望,佛教把心叫心王,因为心的作用很大,心的愿力可以改变果实,通过因缘的改变而改变果实,就比如一个苹果的种子本身不好,不是最好的品种,但种下去后,我发愿要把他种得很好,通过不断的改良,不断的灌溉,而使种子长得特别好,这就是我的愿力,就如导游带团一样,如果我有这个心愿把团带好,不管好团,坏团,我都一样对待,有可能坏团也被你带成好团。
这就是“愿力”。
说到这里,讲讲释珈有一个伟大的教化,他说了,四种东西不能轻视他。
第一个,不能因为火小而轻视它,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主席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文章,其实也是借鉴佛教的东西来说的,所以说主席对佛教的因果也有很深的认识。
第二个不能因为蛇小而轻视它。
因为小蛇可能比大蛇还毒。
第三个,不能因为出家人小而轻视他。
第四个。
不能因为王子小而轻视他,因为王子长大以后会成为国王,将来可能做出很大的事业。
所以他讲了四种东西不能轻视,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不能因为愿望小而轻视他。
一般人的愿望都是善的愿望。
如果我们常发好的愿望。
按这种想法去做,有可能能改变命运。
佛教是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正像大家相信吃饭可以使生命延续那样的正确。
一般人怀疑因果律的可*性,是因为仅仅站在当下一生的立足点上,来看善恶报应的不公平:有人吃苦行善一辈子,不但没有好报,甚至还不得好死!有人贪赃枉法、为非作歹,却在法律的漏洞下逍遥自在,福寿双全。
其实,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现在一生,已有过去的无量数生,尚有未来的无量数生,现在这一生,若将过去及未来的生命之流连贯起来看,实在还不及烟火昙花那样的短促渺小。
善恶因果是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的,业力的大小轻重,便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
今生的修善作恶,未必即生受报;今生的祸福苦乐,未必是由于即生作业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作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
若把三世看懂看透了,这些道理自然也就明白了。
比如前世只造了穷人的业因,今世果然也感生为穷人的业果,但生为穷人不要紧,只要今生积德行善,穷困的生活是可以改变的。
这是将过去的因加上现生的因,综合起来,就是当下的果。
虽然果报早迟不定,但没有不报的道理。
所以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在常识的经验中,因果的道理是很明白的,我们是依种种的因果律而生活的。
如物理的因果,生理的因果,科学的因果,知识的因果,经济的因果,道德的因果等等。
在人生的一切生活中都是可以寻到因果的规律。
“人向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就是物理的因果。
人要以吃饭来维持生命,如果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就会生病,这就是生理因果。
做了好事心情很舒畅,做了坏事整天提心吊胆,这就是道德的因果。
像这样的因果条律是很多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留心,就会懂得很多因果的条律。
但是很多人经常会把因果的条律弄错。
比如我白天做了好事,晚上突然肚子疼了,或者是生病了。
然后就说因果是骗人的,是假的。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一回事,做好事是道德的因果,而肚子疼是生理因果,所以这是两回事不能浑为一谈的。
或大家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一样的努力但不能得到一样的结果,这就是知识因果的差别。
所以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现实直接的因果律。
讲了这么多因果,可能在团中不可能说这么多,你只是有选择的说说而以。
我把他写出来,让大家有一个话题可以切入,比如客人问为什么餐不好呢?你可以运用因果关系来讲,有什么样的因就是什么样的果,你既然选择了这种低成本的团,那么餐就是这么差,如果你选择品质团,那么餐就会很好。
这就是因。
因为你交的团费就是“因”,而后面享受的服务都是“果”。
因为团费是绝对的,是我导游没办法改变的,你交的团费里就不含好的景点,好的餐,好的住房,所以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肯定你会认为上当。
其实要改变这一切也很容易。
对于导游来说,导游只是执行者,必须按公司提供的来操作。
所以如果按照这种方式,那就很难玩好,但是导游可以通过努力让你们吃好,玩好。
那就是过程,只需要你们再拿出一部分费用出来,那么这个果就会结的很好,我们可以玩好的景点,吃好的餐。
让大家玩得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