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社会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家庭社会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家庭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或共同经济为纽带结合成的亲属团体。
2、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3、家庭网是只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所组成的社交网络
4、代际关系两代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通常一代指20年,但代际关系的两代,泛指老年人与年轻人,如家庭中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与儿女、孙子女辈的关系
5、血亲和姻亲血亲(consanguinity),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
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
6、冷暴力冷暴力,顾名思义,它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语言的嘲讽、故意忽视、躲避、冷漠、轻视、疏远和漠不关心等,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
7、主干家庭是指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代同堂的家庭。
8、家庭生命周期指家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
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六个阶段。
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
9、“代沟”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
10、“六礼”古代的婚姻礼仪。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1、“家本位”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家庭展开,以家庭为圆心,向外扩展
12、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的本质
1、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2、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3、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
4、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2、如何理解婚姻的本质?
▪从表现形式上看,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
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形成了婚姻的自然基础和生物属性。
▪从本质上看,婚姻是男女两性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社会性是婚姻的本质属性。
3、按照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划分,家庭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哪些?(1)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2)主干家庭,是指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代同堂的家庭。
(3)联合家庭,是指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模式,或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的
模式。
▪(4)其他家庭
▪夫妻家庭,扩大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未婚同居家庭,同性恋家庭,单身家庭
4、简述L.穆勒结婚动机的观点
人类历史上的婚姻有三大动机:即经济、子女与爱情。
在上古时期,经济第一,子女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期,子女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到了现代,变为爱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
5、简述婚礼仪式的社会功能。
▪向社会宣告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的确立和新家庭的诞生;
▪借此取得社会和亲友的承认;
▪借此实现男女双方角色身份的转变,新郎新娘扮演新的角色(夫、妻、婿、媳等)。
并享受由此产生的应有的权利,承担由此产生的应有的义务。
▪教育婚姻当事人
▪炫耀家庭财富和地位
▪联络亲友
6、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
▪2、一夫一妻
▪3、男女平等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5、实行计划生育
▪6、婚姻双方和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1)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2)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7、简述古代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1)婚姻家庭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混杂,共存于统一的法典之中。
▪(2)法律规范的功能作用呈单一状态,普遍用刑法方法作为处理婚姻家庭方面的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婚姻家庭法的刑法色彩浓厚。
▪(3)婚姻家庭法对其他社会规范的依赖性较大;宗教、道德、习惯等社会规范的作用十分突出。
▪8、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
▪三纲五常: 父慈子孝,父为子纲(父子之伦)
▪兄友弟悌,长幼尊卑(长幼之伦)
▪夫义妻顺,夫为妻纲(夫妻之伦)
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七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三、论述题
1、试述我国当代家庭结构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
(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二)家庭结构的核心家庭化
(三)家庭模式和生活选择的多元老龄化,计划生育,受教育水平提高,家庭生命周期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2、我国城乡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其对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
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模式的多样化
二、婚姻观念发生变化,婚姻制度的重要性在下降
三、轻老重幼的亲子关系与家庭养老的困境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核心家庭的大量出现,空巢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也随之增加。
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所占人口比重有增无减,由家庭承担照料老人的全部责任已变得日益艰难。
与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有所不同的是,虽然少儿抚养和青少年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已被前所未有地提高,但在教育愈加产业化、商业化,家庭对独生子女成才普遍报有较高期待的双重压力下,家庭在抚育子女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财力空前加大,职责愈发沉重。
相对而言,轻老重幼的亲子关系格局是我国家庭关系的部分现状,由此也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
赡养老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虽然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迁,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弱化,但是许多调查证明,中国家庭间的亲子关系依然非常密切,代际之间的劳动交换、经济互援、生活照料和情感交流仍然非常频繁。
3、试述家庭的功能及其变迁。
▪1、经济功能
▪2、生育功能
▪3、性生活功能
▪4、抚养和赡养功能
▪5、教育和社会化功能
▪6、情感交流功能
▪7、休息和娱乐功能
▪8、宗教功能
▪9、政治功能
▪从整体上看,家庭的社会功能有所萎缩。
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家庭的某些功能在萎缩、在丧失,但另一方面家庭的另一些功能却在加固。
也就是说,家庭功能的重
心在发生转移。
▪第一,正是由于家庭与社会相分离、家庭与工作相分离,所以家庭成为更加私人化、更加隐蔽的生活领域,家庭成员在情感上相互支持的作用更为重要,在心理上的依
赖程度更高。
▪第二,现代社会建立在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基础之上,家庭帮助个人社会化的任务已经变得更重,家庭在规范、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的传承中更具有潜移默
化的示范作用。
个人只有在家庭中完成最初的社会化,才有可能在社会体系中发挥
作用,适应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
▪
4、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传统美德失范、道德行为不良
2.漠视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很多留守儿童不仅学业成绩不好, 而且打架、斗欧等越轨甚至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父母的长期缺位, 监管不力, 留守儿童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影响下,习得了相类似的行为习惯和法律法规观念。
因此, 相当部分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规范在其确立的初期即发生偏离。
另外, 有部分外出打工者从事一些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这对其子女或邻居儿童社会行为规范的影响很大。
5、列举国际上主要的择偶理论(最少三种),并做简要评述。
1,需要互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选择哪些能满足其内在心理需要的人为其配偶。
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所谓的互补更多地表现在性格、气质和生理特征方面,这些方面具有互补性特征的男女往往更能相互吸引。
2角色理论认为人倾向于按照社会、亚文化和家庭的规定来对角色提出期待。
这里的角色就是指适合于某种既定地位——丈夫、妻子、男性、女性等一套社会期望。
3,序列理论认为,虽然某些单一因素在婚姻过程中被强调的很多,但婚姻活动实际上是按照一系列可变的标准、阶段或模式为导向的,择偶过程是依据互动的系列因素。
可以瑰玮序列理论的主要有三种:艾伦.克尔科霍夫和基思.戴维斯提出的“过虑”理论,查尔斯.博尔顿提出的发展理论和伯那德.默斯登提出的“刺激——价值——角色”理论。
6、试述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父慈子孝,父为子纲(父子之伦)
▪兄友弟悌,长幼尊卑(长幼之伦)
▪夫义妻顺,夫为妻纲(夫妻之伦)
1,民胞物与:富有爱心,爱生命,爱自然,爱家庭,爱人2,国身通一:爱国主义精神
3,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乐安天命的豁达态度(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
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
从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们一直倡导这种人生的境界。
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
所谓“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
.
(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
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
(四)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
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在这个方面可资借鉴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最为丰富。
一个高尚的人,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应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因为在无人所知,无人关注的地方,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须自觉主动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慎独”的方法和境界,是一个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反映,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