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的生态理念研究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初探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初探苗族吊脚楼所指的是干栏式建筑,但又与一般的干栏式建筑不同,干栏式建筑应该是全部悬空的,但是吊脚楼却是一半悬空,一半落地,属于半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从立项、选址、建设到使用运营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有诸多的绿色建筑元素。
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的调查、研究、探索,提出黔东南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绿色建筑的措施与建议,以期为黔东南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标签:苗族吊脚楼绿色建筑元素1 概述1.1 绿色建筑概念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
这里所说的“绿色”指的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
绿色建筑的“绿色”与“建筑”指的是一个人居住空间、自然环境与节能环保的较为完美组合,并不是指单一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现在社会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都屡屡开始出现反城市化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不断的向往绿色食品,绿色产品,以及与绿色建筑;建筑是容纳人们心灵的栖息空间,以舒适,美观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今当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时,居住于健康的環境也是人们首要选择。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它以独特的因地制宜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古建筑中特有的绿色建筑,为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与结合现代建筑,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的绿色原理为其寻找更好的发展。
吊脚楼调研
暑假实践新闻稿
——吊脚楼调研
错落的吊脚楼、古朴的青石板、原生态的小广场、慵散的布依人群、金黄的红米梯田……近日,走进水城县花戛乡天门村,俨然一副生机勃勃、焕然一新、欣欣向荣的景象。
该村最大
限度找寻人居环境改造与古村落保护之间的完美平衡,在发展中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注
重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
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存放农具关养牲畜、储肥,二层住人,设有
堂屋、灶房、卧室、客房。
堂屋中央摆着一张木制花边长桌,为迎客宴席之用。
三层为粮仓。
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
在传承文化、保护传统方面,为该村了改善该村的道路设施状况,在保持古村落原风貌不变
的情况下,采取用本地青石板来作为铺设串户路及修建广场的石材,天门村还按照“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采取加大宣传、示范带动、卫生评比、建章立制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土家族吊脚楼浅析与文化传承
土家族吊脚楼浅析与文化传承姓名:陈卫东班级:09级城市规划2班学号:312009*********任课老师:钟健目录土家族吊脚楼浅析与文化传承 (2)一、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结构和材料 (2)二、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类型 (2)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 (4)四、土家族吊脚楼的代表——凤凰吊脚楼 (8)五、小结 (9)土家族吊脚楼浅析与文化传承土家族是聚居于武陵山区的一个内陆民族。
主要集中在湘、黔、渝、鄂等省市交界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
千百年来,土家族先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人以其坚忍不拔的民族意志、富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和勤劳勇敢的民族智慧,创造了地域色彩鲜明、民族特点突出的土家文化,为武陵山区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吊脚楼就是土家文化中的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本文拟就土家族吊脚楼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作粗浅探讨,试图从一个侧面来展示土家人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促进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结构和材料土家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者三层。
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
楼下堆放杂物或者作牲口圈。
两层者则不盖顶层。
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盖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盖瓦”。
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
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
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
吊脚楼的分析
吊脚楼结构形成与气候关系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
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
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最重要的是生态表现贵州多陡坡、峭壁、悬崖、坡地,常年多雾,吊脚楼是结合地形、适应气候的典型建筑作品。
贵州吊脚楼建筑平面灵活自由,依坡而建,体型错落多变,建筑对内对外较为开敞,建筑全部或部分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建筑方式,非常有利于通风,避免了地面潮气侵入室内。
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栏建筑。
纯干栏建筑的基本条件是底层全部架空,但西南地区山高崖陡,可种植粮食的田地稀贵,当地人采用在斜坡上建造房屋,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前、后部地基,后地基作为建筑的地面承重部分,前地基上用木构架做穿斗式掉层的吊脚楼,产生的建筑底层前部地面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这样半楼半地样式的吊脚楼由此形成。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空间保护与拓展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空间保护与拓展鄂西土家族吊脚楼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它不仅是土家族人民的居住文化载体,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土家族人民生活的重要象征,吊脚楼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生活方式的独特理解。
吊脚楼文化空间保护与拓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从文化空间的独特性、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吊脚楼文化空间的独特性吊脚楼是土家族人民创造的独特建筑形式,它是在山区地形险峻的情况下,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吊脚楼以悬挑的方式建造在山间悬崖峭壁上,这种建筑方式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能很好地抵御雨水的侵袭。
吊脚楼不仅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吊脚楼的室内空间设计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
吊脚楼的内部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起居室,下层为畜舍和风雨廊。
起居室的设计考虑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因素。
这种独特的室内空间设计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外流,土家族吊脚楼逐渐面临着被遗弃和荒废的风险。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吊脚楼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由于吊脚楼的维护成本较高,很多吊脚楼在农村地区逐渐废弃。
在这种情况下,吊脚楼文化空间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保护吊脚楼文化空间,不仅是为了保护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为了有效保护吊脚楼文化空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1. 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政策来保护吊脚楼文化空间。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吊脚楼的保护和利用,明确吊脚楼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也可以设立相应的经费用于吊脚楼文化空间保护和维护。
2.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吊脚楼文化空间的保护和传承。
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苗族吊脚楼
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苗族吊脚楼苗族自古就有依陡岭而居的习俗。
村落的选向依山势而定,只要靠近水源,野兽出没少且向阳,便能建寨。
大多聚族而居,几家或几十家住一个村寨,村寨的房屋紧密相邻,三五十栋或一二百栋紧挨在一起。
每寨七八户、几十户不等,三四十户的大寨较少见。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也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颇具特色。
传统的苗族吊脚楼建筑多为木结构,以瓦或杉树皮、茅草等遮盖屋顶,也有用薄石板为屋顶的。
各地房屋形式不大相同。
住在山区的多住吊脚楼,在二三层阶梯的坡地上,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竖立较长的木柱,上方则竖立较短的木柱来支撑,铺上楼板,盖房屋;楼下不住人,用在堆放杂物或饲养家畜。
木楼的窗户不大,室内阴暗,但能避风寒,房屋大都紧紧相靠,谷场则建在村边寨头,以免一旦失火,危及粮食。
苗族屋内的布局以火塘为中心,火塘用青石板砌成,再用椿木圈成正方形,然后在火塘周围以质地坚硬的木地板铺“地楼”。
“地楼"离地面约30厘米,内设火塘。
火塘边安设祭祀祖先的灵位,人们的起居、饮食、祭祖、敬神、打坐都在火塘旁。
因此,到苗家做客,如未得到主人邀请,不能在“地楼"火塘边的凳子上坐。
当主人邀请就座时,必须到外边擦掉鞋子上的泥巴才可在火塘边坐下。
苗家对于火塘有着特殊的情感,有书记载:“当时苗民被迫迁徙深山老林,无房居住,只好栖身岩穴,或者搭棚为屋,避风躲雨,因为穷得没有铺盖。
所以借助火坑烧火御寒。
"吊脚楼除了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形式外,还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即空间宇宙观念。
这在苗族吊脚楼正梁中央的普遍存在的那一神秘象征符号可见一斑。
符号呈圆形,分内外两层,外圈为朱红或墨汁绘就,中心则用红色,如一“卵”形,整个符号形状十分古拙。
其基本含义是房屋可以包含宇宙,容纳天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苗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接近,更为亲密,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
新农村建设中吊脚楼的保护利用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吊脚楼的保护利用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新城区不断拓展,而许多旧村庄却在城市扩张中被遗忘。
如今,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旧村庄,新农村建设逐渐受到重视。
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吊脚楼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元素。
然而,吊脚楼的保护利用却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吊脚楼的定义和历史吊脚楼,又称“悬楼”,是一种流行于华南、西南等地的特有的民居形式,其特点是房屋底层与地面相离,靠支撑在跨越街巷上的“吊脚”而保持稳定。
吊脚楼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生产、文化和信仰密切相关。
吊脚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其盛行期在明清时期。
在明朝时期,相关记录显示,福建、广东等地的许多城市就已经出现了吊脚楼。
到了清朝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吊脚楼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独特人居文化的重要代表。
二、吊脚楼的现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吊脚楼受到了破坏。
一方面,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吊脚楼面临着老化甚至废弃的风险。
另一方面,城市扩张的影响,许多吊脚楼被拆除或改建,这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另外,吊脚楼的传承也面临着困难。
随着新生代农民的追求城市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当地的传统生活和文化方式逐渐被淡化。
加之吊脚楼对传承的要求较高,需要传承人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以及对于吊脚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了解,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吊脚楼传承的难度。
三、吊脚楼保护利用的现状由于吊脚楼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其保护和利用对于乡村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些措施已经被采取,以促进吊脚楼的保护和利用。
1. 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化遗产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古迹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而吊脚楼作为优秀的民居文化遗产,也在该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借助法律的力量,吊脚楼的保护可以得到更强有力的保障,减少被破坏、拆除的风险。
2. 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提倡以文化为基础、以环保为原则的绿色建筑方式,吊脚楼符合这一理念,因此可以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元素。
土家族吊脚楼屹立险要处,融于山水间
土家族吊脚楼:屹立险要处,融于山水间田茂军走进湘西土家族山寨,一座座精巧的吊脚楼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鳞次栉比、颇为壮观。
与土家山歌、摆手舞一样,吊脚楼是土家儿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早在远古时代,吊脚楼的前身干栏式建筑就作为古老的民居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吊脚楼逐渐摆脱了干栏式建筑的原始性,营造技艺愈加精妙、装饰手法愈加丰富,成为集建筑、绘画和雕刻等于一体的珍贵的民族艺术。
2011年5月23日,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老民族的文明标志土家先民主要居住于武陵山区。
这里沟壑纵横,高山大谷,河流湍急,山高坡陡,地势不平,自然环境恶劣。
为了保障居住安全,土家先人利用现成的大树作为支撑,其上架设竹、木搭成悬空平面,再立木柱、横梁,盖上树皮茅草或竹条板作为顶篷,将居所架空离开地面,建造出一座座“空中住房”。
这种悬离地面的建筑既可以防潮又可以躲避野兽袭击,很快便流传开来,经过不断改进,逐渐演变成了现今的吊脚楼。
在湘西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中就发现有木楼的形象,遗址中还发现大量有规律分布的密集柱洞,说明早在七千多年前,武陵山区已出现木柱支撑的干栏式建筑。
不少历史文献中也留下了吊脚楼的身影,如《魏书·僚传》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
”清光绪《龙山县志》载:“民居中有数十家,或架树枝作楼,或两树排比作门户,至崖尽处则万树葱茏,环拥于外,若栏栅然。
”在各个历史时期,土家先民不断总结营造经验、完善居所功能,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工艺,形成了一整套技术成熟、工序复杂又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营造技艺,依托山地林木资源作为建筑主要材料的干栏式建筑成为侗族、瑶族、苗族、白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建筑形式。
吊脚楼的内部结构展示了土家先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来威胁的高超智慧。
一般来说,架空部分多位于地势低洼处,比较潮湿阴暗。
吊脚楼的生态理念研究
湘西吊脚楼也可以叫"吊楼", 为湘西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族传统的民居,湘西古代吊脚楼的建筑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研究范畴。
一般所谓干阑式的建筑,即是,"体量较大, 下屋架空", 吊脚楼应该属于干阑式的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阑建筑有明显的出入,干阑应该全部都属于下屋悬空,所以一般称湘西的吊脚楼为半干栏式的建筑。
研究湘西的吊脚楼无论是在与形态布局、与自然结合,还是在与乡土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应该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它不拘一格,生动活泼。
它在客观上能直接地反映和突出我国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形态多样性及其特征,它也是合理地利用湘西民居地形的自然条件和其生存空间的一个必然结果。
由于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形成在本质上凝聚了当地湘西少数民族的历代文化积累和继承下来的经济生活和习俗,具有一定的建筑美学欣赏价值和民族文化的意识表现形态,因此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内容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特色以及其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对其建筑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内涵进行准确、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认知,进而对实现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再生"的途径和其方法途径进行了探索。
也是传承湘西地域民族建筑文化,寻求湘西吊脚楼及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向。
2.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发展现状与分析.2.1 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建筑发展的历史渊源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多为湘西苗族土家族传统民居,湘西山势起伏,河流遍布,地形和地势多呈现出“三维”的特性, 大多数土家族民居在湘西中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建筑地基极不容易,加上湘西天气少晴多阴雨,潮湿多雾,底层多湿气, 不宜起居。
因而湘西的少数民族为了充分适应其地形地势以及其天气状况,依据山脉的走势和对河流的流向不强求坐南朝北,建筑出了一种简单方便通风的木楼"吊脚楼"。
2.2 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建筑衍变的进程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由"巢居"的形式衍变而来,用竹、木搭建,建筑下部架空,被人们称为半干阑式的建筑,吊脚楼的整体形成自然性受到了湘西地域环境、自然资源、生产方式、文化传统民俗等多因素的影响。
吊脚楼的分析
吊脚楼结构形成与气候关系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
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
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最重要的是生态表现贵州多陡坡、峭壁、悬崖、坡地,常年多雾,吊脚楼是结合地形、适应气候的典型建筑作品。
贵州吊脚楼建筑平面灵活自由,依坡而建,体型错落多变,建筑对内对外较为开敞,建筑全部或部分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建筑方式,非常有利于通风,避免了地面潮气侵入室内。
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栏建筑。
纯干栏建筑的基本条件是底层全部架空,但西南地区山高崖陡,可种植粮食的田地稀贵,当地人采用在斜坡上建造房屋,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前、后部地基,后地基作为建筑的地面承重部分,前地基上用木构架做穿斗式掉层的吊脚楼,产生的建筑底层前部地面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这样半楼半地样式的吊脚楼由此形成。
生态建筑下的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启示
生态建筑下的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启示提纲:1. 生态建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 传统吊脚楼的营造技艺与文化内涵;3. 生态建筑下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的应用与创新;4. 生态建筑与传统吊脚楼的可持续性发展;5. 生态建筑下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的未来发展方向。
1. 生态建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耗费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因此,生态建筑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建筑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建筑形式,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环境保护理念。
生态建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态建筑强调绿色建材和节能减排。
采用环保材料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而高效节能的设计方案则可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其次,生态建筑注重环保设计。
建筑师在规划建筑布局时,考虑的不仅是建筑的外观和美观,还要考虑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使建筑物与环境和谐相处。
最后,生态建筑具有灵活多变的设计特色。
它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进行定制设计,还可以根据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
2. 传统吊脚楼的营造技艺与文化内涵传统吊脚楼是中国闽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除了赋予人们生活和劳作的场所外,更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传统吊脚楼的主体结构受到地面的支撑,楼体用木材和土石块垒砌而成,营造出一种固实、稳重的氛围,而楼下的吊脚架结构则是其最具特色的地方。
吊脚架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悬挂于楼下,起到了支撑和稳固楼上的作用,还可以作为储物和空气对流的通道。
传统吊脚楼的营造技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吊脚架的悬挂技艺。
悬挂在楼下的吊脚架需要具有承重、稳固等特点,因此需要采用巧妙和精确的结构设计来保证其稳固性。
其次,传统吊脚楼的木结构建筑技术。
传统吊脚楼的主体结构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因此需要采用精确的几何关系和精湛的手工技艺来完成。
最后,传统吊脚楼的装饰技艺。
传统吊脚楼采用木刻、石雕、水墨等技法进行装饰,营造出一种充满艺术和文化内涵的氛围。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之一,它受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上它自身缺少创新和有效的人为传承,民族文化正走向文化衰减的恶性循环,对其抢救保护、开发利用和研究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结合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保护案例,探讨对吊脚楼的保护与发展。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概况1.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成因湘西吊脚楼的成因应该从人的基本实践活动说起。
然而建筑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它与当地的文化是放不开的。
其形成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地理环境:民族建筑与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生态环境对土家族吊脚楼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水源、土地,地势和资源都是其主要因素。
湘西地区山峦重叠,河流众多,又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带,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冬暖夏热。
此外山中常有野兽毒蛇出没,因此以木构架的吊脚楼不仅进退灵活,适宜高低错落的地理环境,而且适宜这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建筑诞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土家人在寻找具有良好生态和美感的地理环境中,有效地将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得十分自然和谐调,透映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
起伏错落的木构吊脚楼群,流动的河水,丰富的山林资源,不仅形成鸟语花香、优美动人、风景如画的理想“生态环境”,而且建立了人与天、地的和谐性,保证了土家人生产生活的需要,如山泉汇流的河水,有利健康,同时促进水运交通商贸的发展和生活灌溉用水的力便;两岸河堤可以避免淹涝之灾;植被、茂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温湿度。
在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力一面,注重与视觉艺术有密切关系的景观质量,同时重视与居住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环境质量。
历史文化:在原始社会,古代巴人的居住方式是是穴居和巢居,而随着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的进步,居住方式逐渐演变成干栏式建筑。
贵州土家族吊脚楼的保护研究
2020-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间奇葩贵州土家族吊脚楼的保护研究李志顺(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1)摘要: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并存的省份,土家族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土家族吊脚楼就完美地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给研究贵州土家族文化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在社会和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当中,人们所居住的房屋很多都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楼房,而传承了几千年的木式建筑慢慢被楼房替代,土家族吊脚楼尤为严重,现存的土家族吊脚楼所剩无几,我们正面临着这么精湛的建筑工艺失传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被遗忘的境遇。
所以需要未雨绸缪,树立土家族吊脚楼的保护意识,从多个方面进行保护与传承,例如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好贵州土家族的吊脚楼文化。
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保护中图分类号:TU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128-01一、前言贵州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遵义的部分地区。
土家族人世世代代都是生活在这片武陵山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一特殊的生活习惯,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土家族文化。
而土家族吊脚楼作为这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着精湛的建筑技艺,而其也分几种形式出现,有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
其主要特点就是拥有一个吊脚式的房屋出现,这主要是对土家族人民生活环境的一种体现。
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些居民别具一格的文化习俗。
土家族吊脚楼就在这独特的文化中诞生,它独特在于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桩相支撑。
聪明的土家族人利用木板或者竹编建造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用来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
土家族吊脚楼不仅仅只是对一个居住环境的反映,它更包含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态观念,也有他们对家庭伦理、民族信仰的一种特殊展示。
二、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研究土家族吊脚楼是传承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载体,是土家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所发展出的一个独特居住形式,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山区,吊脚楼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而产生。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吊脚楼的保护利用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吊脚楼的保护利用——基于恩施州土家族吊脚楼的研究1.土家吊脚楼的起源和特征1.1历史渊源吊脚楼又名“吊楼”,是苗、壮、布依、侗、水、土家等少数民族传统民居。
吊脚楼主要讲究朝向,依山而建,背山面水。
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是吊脚楼的集中区域。
它又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因为建筑干栏全部都悬空。
土家族吊脚楼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干栏式建筑是其原型。
原始人们为了去适应原始的狩猎生活,从而在森林修建居室,吊脚楼开始于古代的森林里。
历史随着农耕的发展,人们开始模仿巢居式样,巢居形式后来逐步演变为干栏建筑形式。
随着历史的发展,干栏式建筑变化出多种形式。
高脚的厢房与矮脚的主屋是传统吊脚楼民居的方式。
土家吊脚楼受自然环境、气候、风土习俗的影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和独特吊脚楼建筑文化。
1.2适应地形和气候条件恩施山区地势严峻,多山。
人们就顺着地形建造吊脚楼,为了减少浪费耕地资源,从而有效利用空间,吊脚楼依山而建,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
在气候上,恩施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每年雨量特别大,并且空气湿润。
在夏天蚊虫特别多,雨水泛滥。
人居住在吊脚楼上面,牲畜居住在吊脚楼下面,有效地避免了不利因素。
1.3吊脚楼类型根据吊脚楼的外形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也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
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此图为土家单吊式吊脚楼[ ]双吊式:由单吊式发展而来,即在正屋的两边都有吊出的厢房。
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经常在一处。
四合水式:所谓四合,顾名思义,这种建筑是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它是由双吊式发展而来的。
它是利用正屋和两边的厢房所形成的一个围合空间,一般正屋比两边厢房要高起一节,进门口就是在两厢房的下边,所以上到正屋,还需要上几步步梯。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单双吊式都实用,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面再加上一层。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与保护研究
血邮妬|瞬熹ND RESEARCH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与保护研究郭浩(吉首大学,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近年来,湖南乡村地区在城市化快速的发展进程中,湘西地区人们的居住环境正发生着改变。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独具湖南省西北部地区的民族特色,土家族吊脚楼从选址到木材选用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人们对于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吊脚楼式建筑关注度还不够、了解还不深。
在现代经济建设和乡村改造中,新兴建筑体系成型,旧的建筑正逐渐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显得落后于时代的吊脚楼正在被抛弃,吊脚楼建筑作为湘西地方特色建筑的代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步消失。
作为湘西土家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当地居民还没有认识到其所蕴含的价值。
因此,保护吊脚楼建筑,发展地方建筑文化,是我们当前所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11土家族吊脚楼现状概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作为“原始生态”文化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当地此起彼伏的吊脚楼建筑是最有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
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地形制约及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吊脚楼建筑风格应运而生,同时作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它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地方文化习俗,是我国民居建筑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过去的吊脚楼民居建筑正在逐渐消失,现存的建筑夜有着不同程度的现代改良,这些建筑主要分布在湖南的凤凰以及花垣县的古城,另外也零散的分布在湘西的各个县。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化,新材料,新能源正在潜移默化的改造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以及外来文化对当地民俗的冲击,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砖瓦房正在取代以木、瓦结构为主的吊脚楼。
当地居民有权利选择更好的居住条件,实用性越来越差的吊脚楼正在被当地居民所抛弃。
2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存在的问题湘西土家族吊脚楼随着地势此起彼伏的变化随势而建,十分壮丽。
吊脚楼建筑空间与地域文化生态
吊脚楼建筑空间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
生态保护价值
吊脚楼建筑多采用木材,减少了 森林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同 时,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布局也
起到了生态保护的作用。
文化传承价值
吊脚楼建筑是当地民族文化的载 体,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通过 保护和传承吊脚楼建筑,可以促
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
旅游开发价值
吊脚楼建筑具有独特的景观和历 史文化价值,是当地旅游资源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吊脚楼 建筑资源,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
拓展吊脚楼建筑空间 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建 筑正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未来 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 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将其与 现代社会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地域文化在吊脚楼建筑中的体现与融合
在吊脚楼建筑中,地域文化的体现不仅表现在建筑的形式和结构上,还体现在建 筑的装饰细节、空间布局、材料使用等方面。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 流,不同地区的文化也在吊脚楼建筑中得以融合和发展。
03
吊脚楼建筑空间的应用与实践
吊脚楼建筑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要点一
空间布局
加强跨学科合作
针对吊脚楼建筑空间的研究需要多学 科的交叉合作,包括建筑学、人类学 、历史学、地理学等。未来研究可以 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从多角度、多层 次深入探讨吊脚楼建筑空间与地域文 化生态的关系。
深入研究建筑材料与 技术
吊脚楼建筑空间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 建造技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但目前 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未来可以进一 步探讨这些材料和技术的来源、演变 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吊脚楼建筑空间与地域文化生态
汇报人: 日期:
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审美特点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4土家族是居住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湘、鄂、渝、川、黔等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自古以来,吊脚楼是土家族人的栖息场所。
吊脚楼是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土家族特色建筑艺术。
由于历史原因,处在濒危阶段的吊脚楼建筑艺术的传承方式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抢救与保护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立足于土家族吊脚楼建筑艺术与和谐生态环境的研究,探讨土家族吊脚楼建筑艺术的审美特点,为土家族的民俗学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参考依据。
一以质朴、实用居住为特点的建筑艺术在建筑类型上,吊脚楼建筑嫡属于中国的杆栏式建筑。
因而,实用居住是土家族吊脚楼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它的形成还与土家族居住在武陵地区的环境有关,气候潮湿、雨量充沛、河流众多、大面积的湖泊和沼泽地,恶化的环境催生了杆栏式建筑的产生。
杆栏式吊脚楼建筑的产生,改善了居住环境,土家人不再为居住问题而四处迁徙,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狩猎和从事农业以及其它活动,为满足人们对自然空间的需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首先,质朴实用是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特点。
吊脚楼成撮箕口式的布局,正屋三间两边厢房,两边的厢房有三列两间,有一列与正屋地面平行;其余两列的柱头脚掉下地平线一层楼高,楼台悬空,飞檐上翘,独有绕着楼上的回廊的一排柱子悬于空中,这就是土家族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以居住实用为主的土家吊脚楼以木质结构材料,没有豪华和奢侈。
“梁柱式建筑的构架式结构”,其中有三柱二骑大约4米宽度,也有五柱二骑,大约6.5米宽度,立柱和梁枋起承重的作用。
顺着中柱分成两间小房间,中间大的一间为正屋,土家人习惯称为“堂屋”。
它的使用面积比其它房间的面积要大得多,是家庭成员的公共集会及重要事件的处理场所和理想空间。
客人很多的时候,可以用来就餐。
有重要客人来访,必须打开大门迎接,客人必须先从大门进入堂屋,然后再到其它的房间。
如果是“红、白喜事”,堂屋是举行庆典以及祭祀仪式的主要活动场所,即“主会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吊脚楼也可以叫"吊楼", 为湘西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族传统的民居,湘西古代吊脚楼的建筑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研究范畴。
一般所谓干阑式的建筑,即是,"体量较大, 下屋架空", 吊脚楼应该属于干阑式的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阑建筑有明显的出入,干阑应该全部都属于下屋悬空,所以一般称湘西的吊脚楼为半干栏式的建筑。
研究湘西的吊脚楼无论是在与形态布局、与自然结合,还是在与乡土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应该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它不拘一格,生动活泼。
它在客观上能直接地反映和突出我国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形态多样性及其特征,它也是合理地利用湘西民居地形的自然条件和其生存空间的一个必然结果。
由于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形成在本质上凝聚了当地湘西少数民族的历代文化积累和继承下来的经济生活和习俗,具有一定的建筑美学欣赏价值和民族文化的意识表现形态,因此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内容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特色以及其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对其建筑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内涵进行准确、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认知,进而对实现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再生"的途径和其方法途径进行了探索。
也是传承湘西地域民族建筑文化,寻求湘西吊脚楼及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向。
2.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发展现状与分析.2.1 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建筑发展的历史渊源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多为湘西苗族土家族传统民居,湘西山势起伏,河流遍布,地形和地势多呈现出“三维”的特性, 大多数土家族民居在湘西中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建筑地基极不容易,加上湘西天气少晴多阴雨,潮湿多雾,底层多湿气, 不宜起居。
因而湘西的少数民族为了充分适应其地形地势以及其天气状况,依据山脉的走势和对河流的流向不强求坐南朝北,建筑出了一种简单方便通风的木楼"吊脚楼"。
2.2 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建筑衍变的进程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由"巢居"的形式衍变而来,用竹、木搭建,建筑下部架空,被人们称为半干阑式的建筑,吊脚楼的整体形成自然性受到了湘西地域环境、自然资源、生产方式、文化传统民俗等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气候多夏季阴雨,山地众多,地貌自然条件恶劣,这决定了湘西吊脚楼的形成是一种适合早期的人们生活和居住的新型建筑形式,这也是影响湘西吊脚楼整体形成的自然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随着湘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和生活的提高,干阑式吊脚楼建筑在其营造的构建、建筑的用材、功能的划分上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这些都是影响吊脚楼建筑衍变和发展的社会性重要因素;此外,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在影响吊脚楼建筑衍变的过程中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这也是影响吊脚楼建筑衍变和发展的重要民族性的因素。
从"巢居"向干阑式吊脚楼的转变反映体现出中华民族社会文明的持续稳步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空间的使用功能要求进入了日常使用功能划分的阶段。
2.3 湘西偏远地区吊脚楼的保护以及发展限制因素随着湘西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深,湘西一些偏远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农村的老房没人能够继续居住,加上现代砖房逐步的取代了原有的木房,绝大多数的木房没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修缮,长年累月的漏水,逐渐造成建筑毁坏。
由于湘西吊脚楼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技术交流比较落后, 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对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建筑的保护意识。
外加由于湘西的吊脚楼多为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分布不集中比较散乱,所以整体的保护比较难成本维修费用也比较高,很多一些新开发出来的湘西吊脚楼由于在长期的实践保护工作和开展的整体规划上常常存在一些偏差和含糊, 导致很多湘西吊脚楼的使用功能保存和现状不尽人意。
很多的吊脚楼被呆板的水泥房所取代,对当地的景观造成了极不协调的一种视觉污染,很多的吊脚楼由于日常使用的功能被极大的改变, 其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正逐步的丧失。
一些新建的湘西吊脚楼也大多表现的是盲目、简单得"抄袭",缺少了设计和技术创新,并没有真正实现吊脚楼真正意义上的"再生"。
3.现代湘西民居和吊脚楼聚落营建的智慧3.1 聚落的选址由于湘西各族人民例来的信仰和风俗习惯,聚落的选址都经过了风水先生的勘测,选址一般都恪守依山傍水,重田轻居的传统建筑原则, 选址多择善而从秉持简明、真实、有机的传统建筑理念。
聚落建筑秉持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后有靠山,聚落被周围群山环抱,房屋多以一半依靠当地的山地作为建筑特征,一半依靠立柱悬空,一半靠着背后的山脚踏实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现代湘西民居和吊脚楼传统风水建筑的样式。
这种吊脚楼建筑有效地避免了涨水、山体岩石滑坡等严重的地质环境灾害,这都被认为是现代湘西各族人民在与艰难困苦的地质环境灾害抗争中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传统建筑智慧结晶。
3.2 湘西民居聚落的朝向特点现代湘西民居多坐北朝南,屋后有一座山,屋前有一条小河,自古以来就保留有"坟对尖山,屋对坳"的传统风水建筑习俗,房屋朝向多正门对着屋前的"坳",少有正门正对着高山。
但是在湘西特有的丘陵地区,考虑到光照以及通风等一系列的因素,很多的吊脚楼也都会根据当地的自然地形或者地貌条件来稍作一些调整,让吊脚楼的聚落在设计上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及需要,不但没有使聚落显得凌乱,更是给聚落在设计上添加了一些生命力和灵气,使得聚落更加生动自然。
3.3 聚落的空间布局特点湘西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都是秉承着"聚族而居,同姓同村",聚落之间也没有明确的联系和划分。
由于湘西自古就是"荒蛮"之地,多山地,交通不便, 解放以前更是几乎没有公路,当时的聚落多考虑近水种田的特点和原则,既能很好的满足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用水,又能很好的灌溉当地农田,聚落多考虑邻水而建,外出多靠公路水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放以来,湘西逐渐与全国加深了外界联系,聚落之间的联系从水路变成了高速公路,聚落的选址也逐渐离高速公路越来越近,聚落多在整体上呈现出一条带状的分布。
3.4 吊脚楼的建筑乡土材料乡土的材料主要是指当地原生态的乡土建筑材料,既能传递出当地的风俗文化,又在外观上能很好的彰显体现出当地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
当时乡土的材料主要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自然文化馈赠,经过了历代湘西人民的实践和检验,最终杉木、松木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这种建筑材料在外观上是十分符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的,是已经得到了湘西地区人们广泛使用和接受的,人们不会对这种乡土材料的使用产生排斥的心理。
3.4.1 木材湘西地区的森林茂盛,杉、松木林众多,木材的种植和使用尤为广泛,自古以来湘西的民居都是木制而成,木材的众多特点和优势使它已经成为了湘西地区人民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之一。
首先木材不用考虑太多的交通运输问题,当地的木材众多,节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其次,木材轻巧、细腻,而且木材可以很好的循环利用,不会因此产生太多的建筑垃圾。
所以中国的古人把当地的木材看作一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建筑材料,与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和生命发展轨迹相似,中国人一生所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动态的世界观和有消有涨的人生观和精神状态。
3.4.2 石材在湘西乡土的材料除了天然木材之外还有天然石材,湘西历来有很多石匠,石材多做为房屋地基、底座、砌墙等都非常需要天然石材的保护和参与,有时候为了防止房屋坍塌,都会用天然石材砌好。
这种石材与天然木材的完美结合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弥补了木材的易燃和腐蚀性。
3.4.3 小结在湘西建造房屋时一般都会采取就地取材的建筑设计原则,充分利用了湘西当地本土的自然资源,根据所掌握的传统建造材料和技术,按照湘西吊脚楼的传统建筑营造材料和技艺原则进行了修造。
所建造湘西吊脚楼的建筑属于纯木质框架结构的建筑,采用穿斗式,梁、柱、枋、板、均以木加工而非石材制成,不可以使用一钉一铆。
在湘西吊脚楼的长期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受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严重影响,木材石料是湘西土家族人民最容易使用得到的一种建筑材料,因此也是长期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
除了盛产的木材之外,还可以使用少量的其他石料, 石料上大多选择了质地细密、坚硬、耐磨、耐风化,能够有效承受起建筑柱体较大重量的本地盛产建筑石材。
湘西吊脚楼建造过程中采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和其他石料不仅客观上可以有效减少使用建筑材料的成本,还同时可以有效节约建筑材料运输的费用。
3.5 吊脚楼的主要建筑形式与结构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多采用穿斗式、抬梁式结构搭建,建筑一般可以建三层,下层主要用于圈养牲畜,中层主要用于栖息居住,上层主要用于材料储藏及谷物储藏, 室内长宽相近,一般建筑呈现长方形,建筑的前一半大多是挑空与河道、落差大的陡坡,建筑立于陡坡之上,后半部分一般是借用建筑的高差,坐落在高差大的平地上;吊脚楼建筑的室内外结构和功能的布局一般被划分为中间的堂屋,旁边的建筑则有厢房、火塘、厨房、储物室等。
吊脚楼空间的整体结构组合和形式一般都会根据其地形和建筑主人自身的日常生活需要进行自由组合。
建筑的吊脚一般立于石墩之上,既很好的有利于其防腐,又很好的加强了其房屋的功能和稳定性。
吊脚楼建筑的屋檐出挑较多,不但为了能够很好的排水和保护建筑的墙脚,而且同时还给了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一个晾晒各种谷物和衣服的空间和场所,既很好的达到了建筑的功能性又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
由于我国湘西地区地势属于陡坡地形,地面潮湿经常都会有大量的蛇虫鼠蚁等动物进入人们的房间,而现在的吊脚楼这种建筑底层架空的建筑结构形式既是符合了地势的要求,又是为了能够很好的通风防潮,还是为了能很好的保证人们居室日常生活的安全〔1〕。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在结构和空间的建造上与传统的中国土家族传统的园林建筑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十分注重建筑物与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
由于土家族在湘西地区所处的气候和地理的位置特殊,山区和地面自然资源紧缺,因此湘西土家人在设计和建造干栏式房屋时为了充分节约时间和土地的资源, 多选择山边或者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
干栏式房屋的整体建筑结构一半是处于陡坡的平地上,另一半依据坡度和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栅栏和木柱进行支撑, 再然后铺上厚厚的木板,与平地结合形成一个自然整体。
在此基础上自行搭建半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紧密,形成了半干栏式的民居。
传统的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是依山而势自行搭建,建筑前面的栅栏和木立柱随着坡度和地势的高低而建立在了陡坡上。
传统的吊脚楼一般可以分为两层,上层的建筑空间比较大, 下层的空间没有正式的房间,大多是放置畜栏和杂物的储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