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数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关联。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
数学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
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
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基本理念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基本理念理念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尽管高中物理教育已不属于义务教育,但仍属于基础教育,因此提升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仍然是高中物理课程肩负的主要责任。
理念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它不仅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
理念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内容需要加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且还应反映科技进步带来的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另外,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注重让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养成一定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课程的选择性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上,而且还体现在课程内容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内容。
理念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需要教师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高中阶段则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理念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评价应始终围绕课程培养目标进行,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评价学生经历的过程与学得的方法,评价学生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发展。
应改革教学评价,推动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发挥教师的创造才能。
课程目标1.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提出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程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
》
一、课程理念
1.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教育不仅要培养学
生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及发展终身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造就真正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公民素养。
2.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
出问题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运用自身创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树立信心、提高能力、锻炼综合素质,掌握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3. 鼓励主动思考。
教育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使
学生能够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自主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 大力发展多种教育形式。
除传统的课堂教育外,要在教育实
践活动中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挥各种教学形式在教育中的作用,拓展和开发学生终身发展的潜能,使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活动。
5.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身心保健意识,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1 -。
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课程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和思想性:课程应该反映时代要求,体现科学精神,注重思想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化需求,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程基本理念: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目标理念)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条件理念)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方法理念)
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任务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2014年中考的每一道试题都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设问的设置,都贴近学生,在此基础上去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养育人性。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其次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一、教学设计概述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涵义的熟悉目前还未能达成普遍共识。
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学设计”被用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及评定同学学习的全过程。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讨论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方案的系统方法。
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和指导同学的学习,关心每个同学完成学习。
它的主要特征有:1.教学的方案、开发、传播和评价建立在系统理论上;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看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同学的了解是系统胜利的重要因素;5.讨论的重点是教学策略的方案和教学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7.测定和分等依据同学达到预期标准的力量;(二)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教学设计的程序因设计任务及设计者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形式。
对整个训练系统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均适用的是美国训练心理学家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
他们把教学设计程序分为14个步骤。
1.分析需求、目的及其需要优先加以考虑的部分;2.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及可选择的传递系统;3.确定课程范围和挨次,设计传递系统;4.确定某一门课的结构和挨次;5.分析一门课的目标;6.确定行为目标;7.制定课堂教学方案;8.开发、选择教学材料和媒体;9.评定同学行为;10.老师方面的预备;11.形成性评价;12.现场试验及修改;13.总结性评价;14.系统的建立和推广。
以上程序分别在系统级、课程级和课堂级的水平上进行。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分别从课程的总的方面,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还有新技术,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一个总的论述。
这一条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的阐述,就是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使学生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教育,使他在数学方面,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这里边强调的一个是要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成长,是整个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另外他重要的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打基础的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各个方面打好基础,而数学是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正因为是义务教育,所以这里边强调一个面向全体学生,因为义务教育阶段是面向所有学生发展的这个阶段。
强调两个要点,一个是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个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
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学生在数学的素养上都要提高,提高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数学素养是学生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的公民。
他们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非常重要,所以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良好的数学素养。
而第二层含义就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而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原有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
课程的基本理念
八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重难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小石潭记》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课程思想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课程思想引言课程作为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为了确保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和教学的成功,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思想。
本文将探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课程思想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
一、课程的基本理论1.1 教育学理论对课程的指导作用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为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对课程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都对课程的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以及评价体系建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2 课程学理论与设计课程学是研究课程的学科,其理论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模式、课程模型、课程结构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设计模式,包括传统模式、问题导向模式和项目模式等。
课程设计模式的选择根据教育目标、学生需求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1.3 资源中心理论与课程设计资源中心理论强调教学资源对于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资源中心理论还强调了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式学习。
二、课程思想的基本概念课程思想是指导和影响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理念和观点。
它包含了对学生、教师和教育活动的理解和看法,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课程思想:2.1 学科思想学科思想强调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学科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它关注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内在逻辑和规律的传授。
2.2 综合思想综合思想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整合,追求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应用。
它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问题思想问题思想强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和驱动力。
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依据的一套原则和观点,用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构建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强调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二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原则。
激发学生主动性是指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激发好奇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3.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三是启发式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设计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索等方式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观念。
4.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有效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就。
5.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二是情感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感氛围、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理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学习的目标而提出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根据这些理论和理念,合理安排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模板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
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
一、课程涵义的理解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
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
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
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
“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
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
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
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中心:现代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课程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知识整合:现代课程强调知识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3. 实践性:现代课程强调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4. 评价多元:现代课程强调评价多元,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评价应该是全面、客观、公正的,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进步。
5. 开放性:现代课程强调开放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创新。
课程应该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整合、实践性、评价多元和开放性,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什么是课程基本理念
我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要正确处理好共同目标和学生各自不同的优势的关系,把单元主题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
第二、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如:从课程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还要避免平均使力,根据内容要有所侧重。
第三,教师要把握评价的频率,对于态度、能力的平价,不可能像知识的评价一样,能够比较经常性地进行,应当有相对长的周期,评价才有可能反映学生的变化以及进步状况。
课程基本理念及教学评价
二、课程基本理念(重点)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六、评价建议(一)指导思想1.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二)评价内容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2.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三)评价应注意的问题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2.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3.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4.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二、课程基本理念重点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所以只要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和方法,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都是本条课程理念的体现。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理念的核心是与生活、社会联系,即教学中要渗透的是生活实例。
如讲光的反射时讲照镜子,讲压强、浮力时讲生活中的连通器、轮船等,电时讲家庭电路、家用电器等,凡是物理教学中能与生活、社会联系的就体现了此理念。
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注意学科渗透即注意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讲运动时与数学中的速度、路程联系,讲质量、密度时与化学联系。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
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
一、课程涵义的理解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
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
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
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
“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
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
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
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
”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
”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
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
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
——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
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
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与策略,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新课程。
二、课程理论的概述课程理论是关于课程认识的知识及其体系。
尽管课程思想源远流长,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却在20世纪初。
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教授研究认为,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进步时期”初年,“随着进步时期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迅速增长,有关课程编制的文献日益增长,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实体……”一般认为1918年博比特出版《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标志着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特研究领域。
课程理论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课程流派。
对我国有较大影响的是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一)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也是一种知识中心的课程理论。
它重视人类文化的传递,强调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及分科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育思想史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1.“知识中心”的课程理念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持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念,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即真理的发现过程。
因为真理是永恒的,所以知识也是恒久不变的,具有全真、全善、全美的特质和永恒的价值。
知识体现了文化的共同性,是文化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美国教育家威廉·C·巴格莱认为,知识有两种价值,即工具价值与背景价值:“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
”他认为前者能满足学习者当前的需要,解决学习者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后者则能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深刻、持久和广泛的影响。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强调以普遍的、稳固的、基本的人类知识为课程的中心,强调重视“文化上各种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理性主义的课程观坚持按照科目分类设置课程,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
如我国先秦时期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体现了该课程思想。
在当代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中,钟启泉教授把“学科中心”的内涵和特点概括为“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三个显著的特点。
学问化是指课程内容的知识必须是学问化的知识,只有学问化的知识才是适宜教与学的,以儿童兴趣、生活经验等为依据的知识不应纳入课程内容。
专门化是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中,学科应以独立的、专门的、体系化的面貌出现,课程内容不应打破学科界线,即强调课程的分科设置。
结构化是指知识的组织和教学要强调“知识的结构化”与“结构化的知识”。
通过形成和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把握事实和材料的意义和逻辑。
3.“教师中心”的接受教学论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要求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道德的训练者,具有一种“中心”或“核心”的地位,是教学的主宰者和控制者。
与之相对,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者。
在这里,提倡的是建立教师的“权威主义”,教师与学生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教学要有严肃性、计划性,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兴趣需要“必须经过教师的熟练技巧加以改造”;要通过系统的、严格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群体的经验”和“成人的责任感”。
(二)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是20世纪初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标志着课程理论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对课程领域的贡献是空前的。
1.“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经验主义的课程理沦强调“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
杜威的经验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
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经验”为基础,杜威提出了他的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哲学,使我们对教育和课程的认识扩展到了整体的、动态的、主观的、将来的(未来新创造的)领域和世界,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群体经验和个体经验等整合统—于学校职能中。
2.“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般认为,儿童、社会、文化(知识)是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向度。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真正重视了儿童的价值,杜威坚决主张不成熟的儿童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儿童的不成熟恰恰是他不断生长的条件。
因此,课程设计与开发应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将社会、知识统一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
杜威提出了课程编制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生活关系密切? ——怎样使历史、文学、科学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的价值? ——如何使读、写、算等学科的教学在儿童平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并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 ——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需要和能力? 由此可见,课程改造的思路以儿童的兴趣、活动、生活和生长为中心,把课程设计和开发的“社会”、“知识”的向度和基点整合起来。
3.“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杜威指出,“学校科目互相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就试图通过“活动性作业”实现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之间的沟通。
这种活动性作业可分为不同水平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8岁),“做中学”。
儿童主要从事直接的、外向的、社会的活动,学习怎么样做、且立即应用。
第二阶段(8.9—11.12岁)主要形成读、写、算、操作等能力。
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做事的正确方式、获得结果的方法。
第三阶段(12岁以后),学习以分科形式展开的课程,掌握有组织的、系统性理论性的科学知识、规律和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坚持教育与课程的出发点是儿童及其活动,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发展其天性与个性。
希望通过实践性活动来整合儿童、社会和知识,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课程理论。
(三)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这是目前成为热点和时尚的课程理论。
建构主义有许多流派,其中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