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人物简介

《经验与自然》
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
对美国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认为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 为美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反对形而上学,主张哲学应该关注实际问题
• 推动了美国哲学的发展
05
约翰·杜推动了美国教育的进步
对全球实用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 AT C H I N G
Docs
约翰·杜威:美国哲学家人物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约翰·杜威的生平与背景
约翰·杜威的出生与成长
185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
• 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
• 在家庭中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和宗教熏陶 -年轻时在芝加哥大学学习
• 受到了当时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托马斯·亨利的启蒙教育
• 认为哲学应该关注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
• 反对形而上学,主张哲学应该关注实际问题
• 强调教育和社会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改造社会的
途径
教育哲学与民主教育
教育哲学观点
• 认为教育是培养个性、发展才能的过程
• 强调教育应该关注社会需求,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才
民主教育观点
• 认为教育应该平等、自由、民主
参与了美国社会和政治活动
• 支持妇女选举权、劳工权益等社会改革运动
• 对美国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家人共度时光
• 与妻子艾米丽共同度过了幸福的家庭生活
• 培养了五个孩子,其中三个成为了著名的学者和作家
杜威生平简介

杜威1859年10月20日出生于 美国,是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 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 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于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 学,后进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研 究师从皮尔士,1884年获博士学 位,此后相继在密执安大学、芝 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代表作品《哲学之改造》、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大学教授生涯
• 1884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密执安 大学。 • 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 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教。 • 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 主任 • 1902-1904年兼任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 1904-1930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 职
杜威来到中国
• 1919年4月30日杜威携妻子到达上海。 • 把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直接播种在中国。 • 延长假期,在中国讲学两年多。
感谢您的关注!
杜威的教育实验Biblioteka 动• 1896年他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 并任该校校长。 • 1894年,杜威跟他妻子创立了实验小学,后因归并的问题, 遂辞职离去。
杜威的著作
• 《民主主义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我的教育信 条》、《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 《追求确定性》(TheQuestforCertainty,1929)、《心理 学》、《批判的理论学理论》、《学校与社会》、《经验 和自然》、《经验和教育》、《自由和文化》、《人类的 问题》。 • 其中最重要的是1916年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和1938 年出版的《经验与教育》。
大学阶段的杜威
• 第二阶段:大学毕业后杜威进入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研究生。 杜威在这里受到了更浓厚的学术气氛的熏陶,接触了更多 的具有激励作用的人,参加了更广泛的学术活动和研究, 从而更加坚定了研究哲学的志向。
杜威教育理念(一)2024

杜威教育理念(一)引言概述:杜威教育理念是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该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文将通过五个大点对杜威教育理念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创造性思维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成为实际的决策者。
- 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意见和想法。
2. 注重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强调学生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 提供真实生活情境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注重道德、社交和情感的培养。
- 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4. 强调个性化教育-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支持。
- 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 鼓励学生通过个人目标设定和自我评价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进步。
5. 培养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 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总结:杜威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鼓励他们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该教育理念还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实施杜威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杜威简介

杜威简介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
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
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
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思想背景19世纪当时流行的是殖民时期筵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思想内容(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
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1896年,他创办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作为他教育理 论的实验基地,他的太太任该校校长。 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和 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 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后来,杜威跟他 妻子还创办了芝加哥大学的附属实验小学,但因归并的问题与 芝加哥大学校长产生分歧,遂辞职离去。 1904年,他前往哥伦 比亚大学任教。 1904-1930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 直至退休。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直到93岁(1952年)在美国纽约 去世。
02
教育思想 PART TWO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杜威
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杜威
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 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杜威
我们能有意地利用教育,使青年从正路开始,由此排除显著的社会恶习, 我们可以利用教育作为实现人类更好希望的工具。——杜威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教学理论
1. 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 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 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 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PART ONE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教育理念 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 动中心”。杜威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杜威五步教学法 名词解释

杜威五步教学法(Dewey's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是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五个步骤,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来掌握知识。
这五个步骤分别是:
1. 创设情境(Setting the stage):教师通过设计一个与实际经验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提出问题(Presenting the problem):教师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問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3. 进行假设(Making assumptions):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
4. 推理验证(Deductive reasoning and verification):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对假设进行检验,修正错误,完善解决方案。
5. 总结推广(Generalization and extension):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杜威五步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助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生平简介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生平简介约翰·杜威,1859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佛蒙特州。
小时候的约翰·杜威比较内向,很少说话,同时此时的他也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不过约翰·杜威很喜欢看书。
在中学毕业后,他就进入了维蒙特大学。
这是当地的一所著名的大学。
在大学中,约翰·杜威学修过不少语言,包括希腊文和拉丁文。
同时他也对解析几何微积分以及自然科学感兴趣。
1879年,约翰·杜威大学毕业,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并且半工半读,继续研究哲学。
1882年,约翰·杜威首次发表学术论文。
两年后,他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约翰·杜威将哲学和教育相结合,提出了特殊的教育理论。
他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人的机能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批判了当时传统的教育,就教育的本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两个观点。
在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中,教学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
约翰·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思维与教学”这两个理论,为后世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约翰·杜威的主要著作有《哲学之改造》、《自由与文化》、《经验和自然》、《经验和自然》等,涉及了科学、艺术、政治、教育等方面,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
他所提出的实用主义,成为了美国特有的文化。
1952年6月1日,约翰·杜威因病去世。
约翰杜威一生有着很多的荣誉。
他是美国公认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他在1884年获得了霍布金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了一个哲学研究家。
也是在同一年,约翰杜威被密歇根大学聘请为哲学和心理学的讲师,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1888年开始,约翰杜威开始明尼苏达大学做哲学系教授。
1894年,他又到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同时担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的主任。
1899年,约翰杜威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10年,约翰杜威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达到了人生的新的高峰。
约翰.杜威简介

约翰.杜威简介约翰?杜威简介名⼈姓名:杜威出⽣年代:1859-1952名⼈职称:哲学家、教育家,实⽤主义哲学的创始⼈之⼀名⼈国家:美国相关介绍: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主义哲学的创始⼈之⼀,功能⼼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出⽣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
柏林顿市⼈⼝近⼀万五千⼈,其中约半数为本地⼈,半数来⾃爱尔兰和魁北克。
本地出⽣的⼈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
杜威就是在这样⼀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杜威在柏林顿市上公⽴学校,毕业后⼊本地的佛蒙特⼤学。
⼤学第四年,他学习了基本的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理论,并产⽣了浓厚的兴趣。
⼤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三年。
1882年进霍布⾦斯⼤学攻读哲学。
受到来⾃密歇根⼤学客座教授、新⿊格尔主义的主要倡导者莫理斯和19世纪德国哲学家⿊格尔思想复兴的影响。
他发现,这个哲学强调宇宙的精神的和有机的性质,正是他⼀直在模糊地探索着的东西,他热切地信奉这个哲学。
1884年,杜威获得霍布⾦斯⼤学哲学博⼠学位。
同年秋,受聘为密歇根⼤学哲学和⼼理学讲师。
除1888~1889年曾在明尼苏达⼤学任哲学教授以外,杜威在密歇根⼯作了⼗年。
在此期间,他主要致⼒于⿊格尔和英国新⿊格尔主义哲学研究,对霍尔与詹姆斯在美国提出的新实验⽣理⼼理学进⾏了深⼊研究。
杜威对教育的兴趣始于在密歇根的年代。
他发现多数学校正沿着早先的传统路线进⾏,没有适应⼉童⼼理学的最新发现和变⾰中的民主社会秩序的需要。
寻找⼀种能补救这些缺陷的教育哲学,成了杜威主要关切的事情。
1894年,他离开密歇根,任芝加哥⼤学哲学教授,哲学、⼼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
他在芝加哥的成就使他获得全国的名望。
进化论的⽣物学和⼼理学在他的思想中越来越占优势,导致他抛弃⿊格尔的理论,接受⼯具主义的认识论。
杜威生平简介

杜威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美国经济总量位列世界首位 • 工人承受残酷的剥削 • 阶级矛盾尖锐 • 新的时代观念开始孕育
童年阶段的杜威 • 杜威的母亲对他灌输上帝和耶稣的信仰 • 酷爱读书 • 从事简单的工农业劳动 • 在母亲的要求下能吃苦耐劳
大学阶段的杜威
• 第一阶段:15岁进入佛蒙特大学学习,对哲学产生了兴 趣,并开始确立了研究哲学的志向,师从托里 (H.A.P.Tor-rey)教授,以哲学为传统的佛蒙特大学给 他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他走上学术研究道路 的起点,但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
杜威来到中国
• 1919年4月30日杜威携妻子到达上海。 • 把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直接播种在中国。 • 延长假期,在中国讲学两年多。
感谢您的关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杜威的大学教授生涯
• 1884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密执安 大学。 • 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 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教。 • 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 主任 • 1902-1904年兼任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 1904-1930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 职
大学阶段的杜威
• 第二阶段:大学毕业后杜威进入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研究生。 杜威在这里受到了更浓厚的学术气氛的熏陶,接触了更多 的具有激励作用的人,参加了更广泛的学术活动和研究, 从而更加坚定了研究哲学的志向。
• 在读研究生期间,莫里斯(G.S.Morris)教授,对杜威 的成长影响和帮助最大,使他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极大的 兴趣。杜威本人后来也这样说:“与黑格尔的结识在他自 己的思想中留下了一种不可磨灭的痕迹。
约翰杜威著作

16.《经验与教育》,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38年。
17.《今日世界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纽约:伦理文化学会,1938年。
18.《现代世界的智慧》,纽约:现代图书馆,1939年。
19.《自由与文化》,纽约:普特南父子公司,1939年。
1.《我的教育信条》,纽约:E.L.凯洛格出版公司,1897年。
2.《学校与社会》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899年初版,1915年修订版。
3.约翰·杜威《伦理学》,纽约: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1908年初版,1932年修订二版;与J.H.塔夫茨合著。
4.《我们怎样思维》,波士顿:D.C.希斯出版公司,1910年初版,1933年修订二版。
10.《公众及其问题》,纽约: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1927年。
11.《对
12.《新旧个人主义》,纽约:弥恩顿?贝尔奇出版公司,1930年。
13.《哲学与文明》,纽约:弥恩顿?贝尔奇出版公司,1931年。
14.《艺术即经验》,纽约:弥恩顿?贝尔奇出版公司,1934年。
5.《学校与社会》(修订二版),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15年。
6.《民主主义与教育》,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16年。
7.《哲学的改造》,纽约: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1920年。
8.《人性与行为》,纽约: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1922年。
9.《经验与自然》(修订二版),伊利诺伊州,LaSalle:公开法庭出版公司,1958年。
教育学人物总结

教育学人物总结教育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同时也孕育了很多杰出的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
这些人物对教育学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教育学人物进行总结。
1. 约翰·杜威(John Dewey)约翰·杜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家之一,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际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其代表作《民主与教育》等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鲍勃·奥戴尔(Bobo doll实验)鲍勃·奥戴尔是心理学家和儿童发展专家,他的最著名的贡献是“Bobo doll实验”。
这个实验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目的是研究儿童模仿行为的心理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的行为主要是通过模仿和学习获得的。
此实验对于研究儿童发展和教育特别是儿童暴力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教育家,她是一位热爱儿童教育的人士。
她的理念是儿童能够自主地探究和学习,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她的蒙台梭利教育法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对现代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影响深远。
4.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赫伯特·斯宾塞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在19世纪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认为教育是个人变革的重要手段,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他的贡献在于对教育的普及和改革做出了努力,强调科学教育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并提倡教育应该以启发和激发学生本身的潜能为主。
5. 约翰·皮亚杰(Jean Piaget)约翰·皮亚杰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和儿童发展学家。
他的成就在于他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和认知发展理论。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是由儿童发展几个重要阶段的思想的,其贡献在于指导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从而制定更有效果的教学策略。
杜威简介

内容
教材的特点
1882年 杜威首次发表论文,这三篇论文被刊登在全国 唯一哲学学术论文的杂志上,对他自己来说,是一个 相当大的鼓舞。后来,杜威拿到博士学位,也结了婚, 他六个孩子中最聪颖的老三后来不幸因病夭折,对他 和太太的打击很大。
人物简介
1884年,杜威获取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和明尼苏达大学任 教 。1886年,出版了第一本美日心理学教科书,在当时很 受欢迎 。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工作十年。这十年是 他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时期。
1896年,他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 并任该校校长。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 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 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 1904年 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直到1930年 退休。在那里他不再研究心理学,而只是 把心理学应用到教育和哲学方面,宣扬他 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思想。还担任过 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美国哲学协会、美国 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
1859年 1859年10月20日,诞生在在新英 格兰的维蒙特州的贝林顿一个中产 阶级的杂货商家。他的出生地向来 习于自治,崇尚自由,笃信民主制 度。杜威小的时候有点害羞,并不 是很聪明的小孩,不过他很喜欢看 书,是大家公认的书虫。 1879年毕业于维蒙特大学,开始了他一直想要从事的 教职工作,并且继续研读哲学史 。
人物简介
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 月1日)是美国哲学家和教育 家,与皮尔士、詹姆士一起被 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 要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
《哲学之改造》 《民主与教育》 《我的教育信条》《教育哲学》 《明日之学校》 《经验和教育》2年,因肺炎去世。
现代教育学之父

现代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约翰·杜威在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史上,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无疑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作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深刻影响了整个教育界,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的著作以及对教育实践的贡献,使他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和灵感之源。
杜威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进步教育的最杰出代表”。
他的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and Education)中。
他提出了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理念,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参与,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杜威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在杜威看来,学校应该是一个社会中心,学生在其中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合作学习来发展各种技能。
他主张学校应该更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学习和实践活动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杜威还关注教育的社会目的,强调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改革的公民。
他提倡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教育的社会化,倡导教育的目标要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
杜威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运动,深刻影响了许多教育家和教育实践者。
他的思想对于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杜威提出的实践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然而,尽管杜威的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有人认为,杜威过于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他的理论缺乏具体的实施指导,缺乏可操作性。
尽管如此,杜威对于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仍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思想依然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应用。
杜威

约翰·杜威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于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后进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研究师从皮尔士,1884年获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执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代表作品《哲学之改造》、《民主与教育》。
中文名约翰·杜威国籍美国逝世日期1952年6月1日(壬辰年)毕业院校佛蒙特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代表作品《哲学之改造》、《民主与教育》外文名John Dewey出生日期1859年10月20日(己未年)职业学者哲学家主要成就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人物简介约翰·杜威(John Dewey),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生于佛蒙特州,在佛蒙特大学读书。
后来他在霍普金斯大学的赫尔门下学习。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实用主义哲学家。
他于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后进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研究师从皮尔士,1884年获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执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五四运动前后他曾来中国讲学,促进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的改造》(1920)、《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性的寻求》(1929)等。
1884年杜威获取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
188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美日心理学教科书,在当时很受欢迎。
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工作十年。
这十年是他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时期。
1904年他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直到1930年退休。
在那里他不再研究心理学,而只是把心理学应用到教育和哲学方面,宣扬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思想。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
约翰·杜威名言

约翰·杜威名言
约翰·杜威名言
1、一件事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为不且实用——约翰·杜威
2、人性最为根深蒂固的渴望就是得到尊敬。
——约翰·杜威
3、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对重视的渴望”。
——约翰·杜威
4、如果他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约翰·杜威
5、失败是一种教育,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杜威
6、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约翰杜威
7、人必须珍藏某种信念,必须握住某种梦想和希望,必须有彩虹,必须有歌可唱,必须有高贵的事物可以投身。
——杜威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解析约翰杜威八字(美国哲学家)

约翰·杜威(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威廉·詹姆斯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
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约翰·杜威在学术生涯中,曾先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任教,并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杜威一生推崇民主制度,强调科学和民主的互补性,民主思想是他众多著作的主题。
与此同时,他也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
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他还创立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其太太担任学校校长。
杜威的思想曾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也曾到访中国,见证了五四运动并与孙中山会面,培养了包括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学者。
杜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2006年12月,美国知名杂志《大西洋月刊》将杜威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0名。
己未
甲戍 3癸酉壬申辛未庚午已巳戊辰丁卯丙寅乙丑93甲子
辛卯
甲午
此身强杀浅,喜中晚年六十余载火木佳运,成就了一位著名哲学家,甲子运壬辰年,岁运辰子会水,冲尽午火用神,卒。
杜威的生长隐喻名词解释

杜威的生长隐喻名词解释对于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作为一位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深远的贡献。
其中,他提出的“生长隐喻”(The Metaphor of Growth)概念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
生长隐喻是杜威用来描述教育过程的一种形象化比喻。
他认为,教育如同生命的成长过程,不断发展和变化,而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生长隐喻强调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并将知识与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积极影响力的社会成员。
在生长隐喻的视角下,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融入社会,培养他们成为自主、负责、拥有全面素质的个体。
杜威认为,学校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他主张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活动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长隐喻也呼吁学校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杜威认为,教育不应仅仅注重传递知识,而是应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纳入到教学过程中。
他主张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发展速度和方式。
只有在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参与度的前提下,他们才能真正地实现成长和发展。
在生长隐喻的指导下,杜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例如,他主张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通过实际体验和合作探究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此外,杜威还提倡了基于学生兴趣和需求的个性化教学,以及注重实践和实践经验的教育模式。
尽管杜威的生长隐喻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生长隐喻过于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发展,而对于社会和文化的要求不够关注。
他们担心,过度的个体主义可能导致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
约翰杜威的生平事迹

约翰杜威的生平事迹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约翰杜威的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约翰;杜威,1859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佛蒙特州。
小时候的约翰;杜威比较内向,很少说话,同时此时的他也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不过约翰;杜威很喜欢看书。
在中学毕业后,他就进入了维蒙特大学。
这是当地的一所著名的大学。
在大学中,约翰;杜威学修过不少语言,包括希腊文和拉丁文。
同时他也对解析几何微积分以及自然科学感兴趣。
1879年,约翰;杜威大学毕业,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并且半工半读,继续研究哲学。
1882年,约翰;杜威首次发表学术论文。
两年后,他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约翰;杜威将哲学和教育相结合,提出了特殊的教育理论。
他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人的机能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批判了当时传统的教育,就教育的本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两个观点。
在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中,教学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
约翰;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思维与教学”这两个理论,为后世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约翰;杜威的主要著作有《哲学之改造》、《自由与文化》、《经验和自然》、《经验和自然》等,涉及了科学、艺术、政治、教育等方面,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
他所提出的实用主义,成为了美国特有的文化。
1952年6月1日,约翰;杜威因病去世。
约翰;杜威的故事有一天,杜威和一群哲学家在百老汇的大街上行走。
百老汇是美国的喜剧活动中心,那边有着许许多多电影放映的地方。
于是,有一个朋友就提议,大家一起去看露天电影。
这个想法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由于刚刚还在思考哲学问题的哲学家们,还没反应细想,就往露天电影院方向走去。
走到了露天电影院门口,才突然恍然大悟。
现在是白天,而露天电影院晚上才开始营业,那群哲学家才意识到托马斯;鲍威尔的一句话:“电影是要求黑暗,但是黑暗在这个角落的白天里,并不是那么猖獗。
john dewey

john dewey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生于美国佛蒙特州,于1952年去世,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之一。
他是功能主义和进化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对教育和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如经验主义、实验主义、动态平衡等,对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约翰·杜威的教育理论强调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实际生活技能和价值观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具备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他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经验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
在杜威看来,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互动来构建知识。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
他强调学生应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
为了实现他的教育理念,杜威提出了许多教育方法和原则。
他主张教师应该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他提倡利用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世界的经验。
他强调教育应该与生活密切相关,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杜威的教育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观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对后来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杜威的教育理论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批评。
有人认为他过于强调实用性和经验主义,忽视了传统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还有人指责他过于乐观地看待教育的作用和能力,忽视了社会和经济背景对教育的影响。
此外,他的某些教育方法也受到了质疑,认为它们在实践中并不总是有效。
尽管存在这些批评和争议,约翰·杜威的教育理论仍然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想为当代教育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谁提出了大学美育的概念

谁提出了大学美育的概念大学美育的概念主要是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于20世纪初提出的。
在杜威的理论体系中,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公民并有效地参与社会。
杜威认为,美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感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他相信,通过艺术和美学的探索,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观察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世界。
根据杜威的理论,大学美育应该超越学术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他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美育教育应该是互动的、探索式的学习过程。
在杜威看来,美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艺术技能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出不断发展的审美观念,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在探究美的过程中,杜威认为,学生应该从自身的经验和观察中获得启发,而不仅仅是从教师或学科材料中获得知识。
他提倡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通过实践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杜威强调大学美育要与社会联系紧密。
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充满实践意义,并培养学生为社会问题做出贡献的能力。
艺术和美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还应该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的关注。
综上所述,大学美育的概念是由约翰·杜威提出的。
他认为美育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感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他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并强调美育教育与社会紧密相连。
大学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育即生活
生活与经验是同义词,包含个人与种族全 部经验 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与生长,就是生 活 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既包括机体, 也包括环境;既包括个人生活,也包括社 会生活(此处主要指的是社会生活) 儿童本能生长、经验改造的过程表现为社
释义
杜威认为,教育不应是生活的预备,而是儿 童现在的生活过程;学校应具有社会生活的 特点 ,学校中的课程不应着眼于文字科目, 而应着眼于儿童的生长及现在的生活经验, 教学应从儿童现在的直接经验开始
针对性
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弊病
三、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是主客体的统一,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的结果,是行动、操作的结果
杜威经验论两原则
(1)交互作用原则 (2)连续性原则
经验改造的意义
(1)使儿童认识事物之间的某些联系 (2)“增加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
释义
教育过程即通过活动,使儿童主观经验不断 得到改组改造的过程;这种改造既包括对机 体内在因素的改造——反映在教育上,主要 是塑造或形成儿童的新经验(即新的知识、 能力、品德、态度等精神因素);也包括对 外部条件(环境)的改造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哲学
其核心概念是“效用”。 实用主义首先由皮尔斯(C.Peirce, 1839 ~1914)提 出,后由詹姆斯(W.James, 1842 ~1910)予以发展, 最后由杜威集其大成,并运用于教育。 实用主义表现在真理论上为“工具主义”,认为哲 学是人用以辨别方向,适应环境和整理世界秩序的 工具。
论学校
一、学校的特点及作用
成年人控制儿童教育的惟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 学校的特点及功能: (1)是简化的社会环境 (2)是净化的社会环境 (3)是平衡、可发挥协调同化作用的社会环境
二、学校即社会的意义
有助于消除学校与社会生活的隔离 有助于更好和更生动地塑造儿童的心灵 有助于儿童成为社会的有能力及有用的成员 有助于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三个命题的关系及杜威本质论 的特点
上述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其中“教育即 生长”与“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分别从 心理学和哲学立论,构成杜威教育理论 的两大支柱 所要论证(或体现)的乃是“教育即生 活”,“学校即社会”,后者乃杜威教 育思想的实质、核心所在
杜威教育本质论的主要特点
1. 属于主客体相互作用论 2. 既重视主体,又重视客体 3. 既重视内因(儿童身心特征),又重视外 因(社会需要及社会特征)
二、教学方法论原则:“从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从做中学” 产生的时代背景 针对性:传统教育的“三中心” 理论基础:经验论、本能论 特点: 注重活动与经验的获取;取消分科、 班级授课、考试制度;教师成为指导者、引 导者
三、思维步骤与教学阶段
思维的开头是迷惑纷乱的情境,结果是澄清解决 的情境,思维即在两端间进行
1.思维五步骤
疑难的情景(暗示) 确定疑难究竟在何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假设) 推断那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推理) 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验证)
2.教学阶段
学习者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暗示) 在情境中产生促使儿童学习的的真实问 题—(问题) 从资料的占有和必须的观察中产生对解决 疑难问题的思考和假设 —(假设) 学习者自己负责逐步展开他所设想的解决 疑难问题的方法 —(推理) 将设想付诸实施,并检验其有效性—(验证)
(四)思想渊源
1. 西方历史上重视儿童,以儿童为本位、内 发论的思想 2. 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想及其他 杜威吸取了前人的一切重要思想遗产,并结 合现代科学新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 熔古今于一炉。批判性、综合性为其理论
教育的双中心说
一、儿童中心说 杜威于1899年在《学校与社会》中首先提 出了“传统教育”的概念,(以赫尔巴特为 代表),并针对时弊,对它进行了猛烈的抨 击,将其特点归纳为“三中心”(教师中心、 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并以新的“三中 心”(儿童中心、作业中心、活动中心)来对 抗之,某些言辞激烈,震聋发聩 作业(occupations) 一般是指模仿现实社 会生活中的职业性活动
1952年 因肺炎去世 曾担任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会长、美国哲学学会会 长、美国心理学会会长 美国南卡邦戴尔大学建有杜威研究中心,出版了 40卷 的杜威全集
(二)教育代表作
《哲学之改造》、 《自由与文化》、 《教育哲学》、 《民主与教育》(DemocracyandEducation)(或译 为《民本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明 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追求确定性》 (TheQuestforCertainty,1929)、《心理学》、 《批判的理论学理论》、《学校与社会》、《经验和 自然》、《经验和教育》、《自由和文化》、《人类 的问题》。
道德教育理论
1.重视道德,认为道德是民主社会最基本的,最 可贵的柱石 2.否认一般的、永恒的、普遍的、超验的道德观 3. 将 “ 关 于 道 德 的 观 念 ” (ideas about morality) 与“道德的观念”(moral ideas)区别 开来。前者是以记诵文字的方式传授的观念,影 响微弱;后者则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足能影 响行为,是形成道德的主要途径 4.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5.儿童与生具有利他的自然欲求,教育者要因势 利导
2. 生物化本能论心理学
认为儿童的心理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天生心 理机能不断展开、生长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过程。 提出儿童出生即具有各种本能,“基本本能”的 确立与生长是“教育的天国”。此类观点又被称 为生物化本能论心理学 人与生具有语言社交、制作、探究、艺术的本能 (或称兴趣、冲动) (按:福氏提到的儿童本能是活
二、社会中心说
杜威强调教育过程由社会学与心理学两个方 面组成。并认为他所开办的实验学校是把 “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 儿童中心说与社会中心说的关系 前者是就心 理的因素,也即就方法论来说的;后者是就 社会的因素,亦即就道德教育的目的而言的。
论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三个命题的关系及杜威本质论的特点 杜威教育本质论的主要特点
动、认识、艺术、宗教)
(三)社会学理论
1. 人性论
认为要使社会进步,只需采用发展人性,激发 智慧的方法
2. 庸俗进化论
只承认逐渐的进化、量变,而否认质变
3. 民主主义
即指“民治、民有、民享”的社会, “不仅是一 种政府的形式,首先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 式”,要“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 “共同参与的事业的范围扩大,和个人各种能力 的自由发展,是民主主义的特征”
传统教育 一词是杜威1899年在《学校与社会》
中首先提出来的,一般指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为依据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 法。主要有如下主张: 1.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2.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3.根据各科的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实行分科教学 4.教学必须以教师为主,强调纪律和教师的权威 简而言之即为所谓“三中心”:课堂、书本、教 师中心
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适应20世纪前后美国 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 育的弊病,加强教育与生活及社会的联系,培养能 适应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个性化与社会化结合, 具有一技之长的人 2.但是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一要 求。由于杜威过分强调儿童当前的直接的经验,忽 视间接经验,不可避免地降低智力训练标准,并因 此而遭到抨击
一、教育即生长
生长是机体与环境(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 作用的过程与结果,目标是未来 生长体现为身体、知识、能力和道德等方面
释义
即教育必须从儿童固有的本能、兴趣(包括社交、 制作、探究、艺术的本能)出发,通过动态过程, 促成本能兴趣及身心的继续生长发展,并引导形 成各种习惯
要点
杜威的生长论要求重视儿童,使一切教育教 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兴趣 针对性
实用主义表现在认识论上则为主观经验论, 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 现为“行动和遭遇之间的密切联系”“行动 处于观是颇为抽象的知和行的关 系”
(二)心理学理论
1.机能心理学
由詹姆斯与杜威创立,主张心理学研究意 识的机能或功用,认为认知和行为是人类 适应环境的手段或工具,强调心理、意识 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
一、生平及教育代表作
(一)生平
1859年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一个小商之家 20岁毕业于佛蒙特大学 1882年进入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哲学与教育 1884年获博士学位 189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系主任 1896年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学校) 1904年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19~1921年(60~62岁)在华讲学
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
1.具有独创的理论基础及完整的体系 2.反对各种二元对立,具有综合性、批判性 3.力图使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 4.针对时弊,谴责了传统教育的弊病,高度重视儿 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5.凿通了教育与生活的隧道,架设了学校与社会之 间的桥梁
二、评价
约翰· 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
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 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 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生平及理论基础 教育的双中心说 论教育的本质 论学校 教学理论 道德教育理论 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生平及理论基础
3.杜威对学校教育中的种种形式主义的批 评异常深刻;他的一些主张,如重视儿童 自身的活动、需要和经验,强调培养儿童 的首创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 与社会化的协调等观点都具有长久的价值 4. 杜威曾被视为新教育的旗手、进步教育 之父及“现代教育”的代表,与传统教育 形成了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