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教学课件(精选8篇)_隶书入门教学课件
《认识隶书(一)》-完整版PPT课件
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
史晨碑(局部) 东汉
式以释 路令文 虔日: 跽拜 既/
孔 子 望)
篆隶楷对照表
认识隶书(二)
第十五课
《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
想一想
仓颉造字 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叫仓颉的人,日夜思索,到处观察,看尽世 间万物的形状,临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 所代表的意义,这种符号就是“字”,后人称仓颉造字。
那么,文字是由某个“圣人”所能单独创造的吗?
观察一下
导入
程邈创隶书
程邈本来是秦朝的一个小官,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监狱,在狱中白白 浪费时光觉得实在可惜。当时正值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为 全国统一文字,但小篆又因不便于速写,难以适应公务,所以程邈在狱中 就把民间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把大小篆的圆转为方折并删繁 就简,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三千个隶字来。
导入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采取“书同文”的政策,由李斯整理和规范的正 体字,叫做小篆,由程邈整理和规范的草体字,叫做隶书。隶书在潦草 快写时,不断改变小篆正体的写法,笔画由一根等粗的线逐渐变为蚕头 雁尾一波三折的各种点画,结体逐渐从纵长变为方扁,到东汉时,变得 与小篆完全不同了
作品赏析
赀过夫计释 一二过较文 盾千二相: 自二百缪 二百廿殹 以钱钱自 上以以二 赀上到百 一赀二廿 甲一千钱
隶书字体ppt课件
多临摹名帖
选择优秀的隶书字帖进行临摹 ,如《乙瑛碑》、《礼器碑》 等,逐步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
注重实践与反思
多在纸上进行实践,并反思自 己的不足,不断改进。
隶书的临摹与创作
选择合适的工具
毛笔、纸张、砚台等工 具的选择对临摹与创作
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注重笔墨技巧
掌握好笔的提按、转折 、轻重的技巧,以及墨 色的浓淡变化,使作品
要来安排,不可随意乱点。
钩画
01
隶书的钩画形态与其他书体有所 不同,常常是在竖画的末端向上 或向左提笔钩出。钩画的起笔要 重,行笔过程中逐渐减轻力度。
02
钩画的弧度要根据整体章法的需 要来安排,要与上下笔画相互呼 应。同时要注意钩画的力度和角 度的控制。
03
隶书的结构特点
扁平结构
隶书字体的结构特点之一是扁平结构,即字形呈现出横向宽、纵向短的特点。这 种结构使得隶书字体显得厚重、沉稳,同时也符合了当时人们追求简朴、厚实的 审美观念。
竖画在隶书中常常起到支撑和平 衡的作用,因此要写得粗壮有力
。
撇画
撇画的起笔要重,行笔过程中逐渐提笔,到收尾处轻 轻提起,不可过于尖锐或突然中断。
隶书的撇画一般较长且直,有时呈弧形弯曲,但弧度 不大。
隶书中的撇画常常与捺画相互呼应,因此要注意与捺 画的协调配合。
捺画
隶书的捺画形态与楷书相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捺脚有时会有一波三 折的变化。
在隶书的扁平结构中,横画和竖画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横画通常平直且长,而 竖画则较短,且多呈现出弯曲的形态。这种表现形式也是隶书字体的一个重要特 点。
左右开张
隶书字体的另一个结构特点是左右开张,即字形的左右两部 分往往呈现出向外扩张的态势。这种结构使得隶书字体更加 开阔、大气,同时也增强了字体的动态感。
隶书源流与赏析(上课用) ppt课件
隶书源流与赏析
ppt课件
1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隶书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2.了解汉代隶书的成就及其类型,并熟悉汉 碑隶书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
3.了解隶书书法在清代的复兴与繁荣情况, 认识清代书法家在隶书方面的发展创新及 主要代表人物的风格。
ppt课件
2
二 内容结构
• (一):隶书的产生
•
26
ppt课件
27
清.邓石如隶书中堂
• 特点:点画稳健厚重, 字形茂密紧凑,左右 舒展。最主要的特征 在于,并不刻意模仿 碑刻斑驳迟涩的效果, 而是运用毛笔的弹性, 突出流畅自然的书写 意趣。这种风格对后 人影响很大,成为学 习汉碑隶书而能别开 生面的典范。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8
二 汉代隶书的辉煌
• 隶书在汉代被广泛应用并 • 汉隶作品有两大类
发展到极盛。汉代隶书摆
脱手写体的随意性,很快 形成了规范统一的特征,
一:墨迹(简牍、帛书)
同时在书写方法中出现了 一些装饰性的用笔技巧,
二:石刻(碑碣、摩崖)
去掉了象形成分,可以说
是纯粹符号化的线条结构,
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今天。
• 章法:严正。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 B:西狭颂 特点:
点画:浑厚饱 满。
结字:采取宽博疏阔的 方整形态,分布匀称, 四周填满,具有一种 静穆雄壮的气势。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 C:曹全碑 • 特点: 笔画:娟秀飘逸,匀称。
字形:方扁、竖长、收 紧、或、舒张,体现 出了作者的娴熟技法。
中国书法艺术(隶书)PPT课件
全称为《汉故谷城
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亦称《张迁表
颂》。此碑自出土
张
以来,为历代金石
迁
、书法家所推崇。 词旨淳古,隶书朴
碑
茂,字体方整中多
变化、朴厚中见媚
劲,蚕不并头,雁
不双设,外方内圆
,内捩外拓,是雕
刻、书法艺术的珍
品。为汉隶中方笔
之典型。
隶书的名词及艺术价值
隶书的名词
古隶、今隶、秦隶、汉隶、佐书、八分、草隶、魏隶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 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 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 “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 》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 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 组 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 ,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该文从 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 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 的 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 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 蒙 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 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
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 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万 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 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
最多,是一件书法
艺术性很高的作品
,历来被推为隶书
礼 极则,书风细劲雄
器
健,端严而峻逸, 方整秀丽兼而有之
碑 。此碑字口完整,
碑侧之字锋鋩如新
,尤其飘逸多姿,
纵横迭宕,更为书
家所激赏。攻汉隶
秦隶和汉隶
秦隶
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 ,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 体,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 为国家的标准书体。魏以后称为八分。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 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 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 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 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 了书写效率。
隶书介绍ppt课件
隶书的篆刻技巧和风格多样,可 以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进行选择 和应用,以呈现出最佳的艺术效
果。
隶书名作欣赏
01
《乙瑛碑》
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字体工整、端庄,笔划流畅,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02
《礼器碑》
也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其字体秀丽、典雅,笔划精细,同样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03
02
隶书的艺术特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结构特点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书字形多呈扁方形,与小篆的长方 形字形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隶书字 形更加强调左右分展,给人们一种宽 广、舒展的感觉。
主笔突出,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蚕头燕尾
隶书在书写过程中,强调笔画的曲折 变化,如“一波三折”的形态,使得 隶书的线条更加丰富、多变。
隶书的点画多呈俯仰呼应 的形态,这种笔画形态使 得隶书的线条更加生动、 有趣。
美学价值
古朴高雅
隶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 一,其古朴高雅的美学价值备受 推崇。隶书的线条粗犷、豪放,
给人一种古朴、高雅的感觉。
气势磅礴
隶书的书写风格气势磅礴,给人一 种恢弘、壮丽的感觉。隶书的线条 流畅、自然,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 感。
神韵生动
隶书的神韵生动、传神,给人一种 灵动、活泼的感觉。隶书的笔画形 态多变、丰富,使得其神韵更加生 动、有趣。
03
隶书的书写技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笔法
起笔与收笔
隶书的起笔和收笔需要清晰明确 ,起笔时可以略重,收笔时则要 轻而利落,以形成自然的笔触效
自学毛笔隶书入门 ppt课件
隶书以它结构整齐、庄重大方、富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的 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书法爱好者的欢迎。学习隶书能使学书者,尤 其是以楷书见长者的作品更具韵味,更上层次;对学楷书困惑者能 起到另辟蹊径、独具风格的效果。
隶书起源于战
国时期,是由篆 书演化而来的一 种庄重典雅的字 体(图6—4、图 6—5)。隶书体 势宽扁,讲究 “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因简捷易学、艺 术实用而广受喜 爱(图6—6、图 6—7)。隶书的 学习可从汉隶人 手。
毛笔隶书简介
隶书起源于战
国时期,是由篆 书演化而来的一 种庄重典雅的字 体(图6—4、图 6—5)。隶书体 势宽扁,讲究 “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因简捷易学、艺 术实用而广受喜 爱(图6—6、图 6—7)。隶书的 学习可从汉隶人 手。
二、隶书的结构特点(字范选自《乙瑛碑》) (三)内紧外松,自然茂密。 隶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甚至作些夸张性的变长,注意“雁 不双飞”。
点:
三、隶书的基本笔画
横:
竖:
三、隶书的基本笔画 折:
撇:
捺:
钩:
三、隶书的基本笔画
挑:
四、毛笔隶书 常见偏旁部首
五、隶书的用笔技巧
(1)点画。隶书的点有竖点、横点、撇点、挑点及捺点等。书写 时多宜落笔重而收笔轻。
第三,转折要自然。不要随意转成圆弧或棱角,也不要在转折 处把笔画断开分成两笔来写。
六、练习隶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行笔不要过快。因为隶书字体的特点是端庄安详,所以 一般来说行笔应当稳重,速度要适当惺一些,行笔快了就会显得草 率浮滑,而且也容易造成结构不稳,排列不整齐。同时,也要注意 不要写得太慢,造成笔画呆滞无力。
第4课 隶书知识与鉴赏(共28张PPT)
隶 书 对 联
隶书欣赏
《石门颂》
《乙瑛碑》
《礼器碑》
《西岳华山庙碑》
《曹全碑》
《史晨碑》
《张迁碑》
尹秉绶的隶书
何绍基的隶书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 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 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 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 《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 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何绍基有《惜道 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 驳正》等。
所以世称程邈为“隶书之祖”。
隶书的基本特征
隶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 号化; ②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 ③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 和圆笔兼用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2:03:2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隶书知识与鉴赏课件
04
隶书的临摹与创作
隶书的临摹
隶书的基本笔画
学习隶书的基本笔画,如 横、竖、撇、捺等,是临 摹的基础。
隶书的结构特点
掌握隶书的结构特点,如 扁平、横展、左右舒展等 ,有助于更好地临摹隶书 。
隶书的章法布局
了解隶书的章法布局,如 行列、字距、行距等,有 助于整体把握隶书的风格 。
隶书的创作
深入了解隶书
隶书知识与鉴赏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隶书简介 • 隶书的笔画与结构 • 隶书名作鉴赏 • 隶书的临摹与创作 • 隶书在现代的应用 • 隶书的鉴赏与收藏
01
隶书简介
隶书的起源
01
隶书起源于秦朝,是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推行的小篆书体,由于小 篆书写起来较为困难,逐渐演变 出更为简便的隶书。
02
厚重的感觉。
主次分明
隶书在结构上讲究主次分明, 即通过笔画粗细、长短、曲直 等变化来表现字的主次关系。
呼应顾盼
隶书在结构上讲究呼应顾盼, 即通过笔画之间的相互呼应、
顾盼来表现字的动态美。
俯仰向背
隶书在结构上讲究俯仰向背, 即通过字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
表现字的整体美。
隶书的章法
01
02
03
字距大于行距
隶书的章法一般字距大于 行距,以突出字的整体效 果。
行气贯通
隶书的章法讲究行气贯通 ,即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相 互关系来表现章法的动态 美。
错有致
隶书的章法讲究错落有致 ,即通过字形的大小、长 短、粗细等变化来表现章 法的整体美。
03
隶书名作鉴赏
《乙瑛碑》鉴赏
总结词
端庄秀丽,典雅大方
详细描述
《乙瑛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字体端庄秀丽,典雅大方,被认为 是隶书艺术的巅峰之作。其笔画平直,结构严谨,章法整齐,给人以清新自然 的美感。
隶书教学课件
隶书的收笔方式主要有回锋收笔和出 锋收笔两种。回锋收笔需将笔锋回收 到笔画末尾,出锋收笔则需将笔锋推 出笔画末尾。
提按与转折
提按
隶书中的提按是指笔画在行进过程中的提笔和按笔。提笔使笔画轻盈,按笔则 使笔画粗重。
转折
隶书中的转折是指笔画在行进过程中方向的改变。转折处需注意笔画的粗细变 化和流畅度。
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方正、端庄
01
《乙瑛碑》是东汉时期 的重要碑刻,字体方正 、端庄,结构严谨,线
条粗细均匀。
03
结构严谨,字距均匀, 章法自然,表现出作者
高超的书法造诣。
05
详细描述
02
作品以方正、端庄的字 体为主,笔画粗细适中 ,表现出隶书的端庄与
稳重。
04
《礼器碑》欣赏与分析
总结词:古朴、雄浑 详细描述
书法史上的里程碑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 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传承的载体
隶书作为古代官方字体, 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 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文 化的重要资料。
艺术审美的体现
隶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 美价值,使其成为书法艺 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深 受人们喜爱。
CHAPTER 02
隶书基本笔画与结构
横画
横画的分类
长横、短横、尖横、凹横等。
横画的书写要点
起笔重按,中锋行笔,收笔回锋。
横画的形态变化
平直、弯曲、倾斜等。
竖画
竖画的分类
悬针竖、垂露竖、短竖等。
竖画的书写要点
起笔藏锋,中锋行笔,收笔回锋。
竖画的形态
2024年度隶书入门讲课教案
01隶书概述与特点Chapter隶书的起源与发展隶书的起源隶书的发展笔画特点结构特点章法特点030201隶书的基本特点隶书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02隶书基本笔画与技法Chapter横画撇画捺画竖画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提、按、转、折等运笔方法提笔按笔转笔折笔笔画间的呼应与连贯呼应连贯03隶书结构原则与规律Chapter平衡对称原则字形平衡隶书字形多呈扁方形或长方形,书写时需注意左右对称,保持字形平衡。
笔画对称在隶书中,常有笔画对称的现象,如“曹”字中的竖画和横画,“高”字中的两个横画等,书写时要注意这些笔画的对称关系。
重心平稳隶书的重心一般位于字的中心或中上部,书写时要控制好笔画的轻重和走向,使整字重心平稳。
密处不透风与疏处相对应的是“密处”,即笔画密集、空白较小的区域。
书写时要控制好笔画的粗细和间距,使密处紧凑而不拥挤。
疏处可走马隶书中有些部分笔画较少,形成空白较大的区域,这些区域称为“疏处”。
在书写时,要注意疏处的处理和留白,以增强字形的空间感和美感。
疏密对比在隶书中,通过疏密对比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书写时要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和对比,使字形更加生动有力。
疏密得当原则参差错落原则参差变化01错落有致02避免呆板0304常见偏旁部首写法指导Chapter双人旁单人旁首撇短而直,次撇长而曲,竖画连接两撇的中部,直而不僵。
提手旁立刀旁01单耳旁02双耳旁03字头与字底的写法宝盖头人字头皿字底05经典碑帖欣赏与临摹建议Chapter01020304风格特点结构分析笔法解析临摹建议《曹全碑》欣赏与临摹《张迁碑》欣赏与临摹01020304风格特点笔法解析结构分析临摹建议1 2 3《礼器碑》《乙瑛碑》《石门颂》其他经典碑帖推荐06创作实践与作品展示评价Chapter确定主题准备素材构思布局书写实践创作实践要求及步骤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作品展示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和老师欣赏和评价。
古文字学课件-隶书
東 漢 刻 石
石門頌
《石門頌》是著名漢隸摩崖刻石。東漢建和 三年(西元148年)書刻於陝西省襄城縣(今 漢中市褒河區)東北褒斜穀之石門崖壁上。 此處是橫穿秦嶺、連接八百里秦川和漢中盆 地的交通要道,古稱褒斜棧道。此處由於形 勢險峻、開鑿困難,故歷代文人歌詠、題刻 者甚多。有人整理出其書法尤著者十三品, 此刻石及《石門銘》即其中影響最大的作品。 七十年代初期.因修水庫,此刻石和其他刻 石一起被鑿刻下來,保存於漢中市博物館。
新隸體的出現
八分的形成使隸書的書法有了比較明確 的規範,但是這種字體書寫起來卻相當 費事,人們日常使用文字的時候,往往 並不完全按照這種字體的要求去書寫。 大約在東漢中期,從日常使用的隸書裏 演變出了一種跟八分有明顯區別的比較 簡便的俗體。
新隸體的特點
這種字體在很大程度上拋棄了收筆時上 挑的筆法,同時還接受了草書的一些影 響,呈現出由八分向楷書過渡的面貌。
342
商 鞅 )矛 鐓 ( 秦 孝 公 前
在秦國文字的俗體裏,用方折的筆法改 變正規篆文的圓轉筆道的風氣頗為流行。 有些字僅僅由於這種變化,就有了濃厚 的隸書意味。
在睡虎地秦簡抄寫的時代,隸書已經基 本形成。
睡虎地秦簡與小篆字形的比較
秦隸
秦簡所代表的字體可以看作由篆文俗體 演變而成的一種新字體。相對漢隸而言, 這種字體可以稱為秦隸。
隸書往往把篆文的兩筆並為一筆,或是 把兩個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 合併起來,改成較為簡單的筆劃結構。
3、省略
隸書有時直截了當地省去篆文字形的一 部分。
4.偏旁變形
在篆文裏,一個字用作偏旁時的寫法, 通常跟獨立成字時沒有明顯的區別。在 隸書裏,獨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寫法明 顯不同的情況則比較常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隶书教学课件(精选8篇)_隶书入门教学课件隶书教学课件(精选8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书法课隶书教案书法课教案----隶书横画起笔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掌握隶书长横的起笔写法特征;2.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熟悉“三”“王”字的结构特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起笔有方、有圆; 2.练习字“王”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1.探索发现阶段① 复习旧知“三”,导入新课;② 用比喻讲述起笔的重要性;③ 多媒体展示三种不同的“王”字,让学生找出相同处和不同处;④ 以问答引出书法史相关小知识,开拓学生眼界,增加课程趣味点。
师:隶书起笔还有没有其他造型?尖起笔可以吗?为什么?展示图片:汉简。
2.互动实践与演绎阶段① 用多媒体展示台示范与讲解圆笔和方笔的具体写法。
圆:藏锋逆入、稍提圆转方:藏锋顿笔,注意方向② 播放书写视频,学生练习圆笔和方笔各4遍,请学员上台书写。
③ 观察范字“王”,找出投影图片展示的错误,并请学员上台拼字。
不对称关系:竖位置不居中、横空白不一样。
④ 播放老师示范书写视频。
⑤ 用今天所学的方圆起笔和不对称关系来尝试组织新字:平38、正。
3.深入书写与讨论评价阶段①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② 展示并评价,再次练习。
4.总结阶段① 课堂作业检查。
② 教学小结。
③ 布置作业。
在讲《曹全碑》偏旁部首之前,先概要地讲一讲隶书发展史。
隶书从秦代发端,到汉代兴盛,尤其是到了东汉发展到了完美。
西汉时留下的隶书名作是汉简体刻在竹片上的叫“简”,刻在木片上的叫“牍”,用线串成一卷一卷,往往一本书要装一车,因此,我们古代留传下来的成语有“学富五车”和“汗牛充栋”之说。
到了东汉,隶书的名碑如云。
有《石门颂》,把字刻在山崖之上;《乙瑛碑》这块石碑保存在山东曲阜的孔庙之中,还有《衡方碑》、《史晨碑》、《张迁碑》等,其中《曹全碑》是历代影响最大,学书的人最多,最为秀美,汉碑中刻字最多的一块碑。
因此,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遗憾的是此碑何人所写,不得而知。
下面,开始讲《曹全碑》的偏旁部首。
1、单人旁。
如“仍”、“他”等字,第一笔用挑法,与楷书正好反其道而行之,书写时,先逆锋起笔,再由重而轻出锋挑出。
另外起起笔写竖画,由于竖画与挑点相交,所以竖画起笔时可以直接落笔,而不必按常规逆锋起笔。
当然,以逆锋起笔为佳,由书写者自己选择。
2、竖三点。
隶书的三点水,都指向右方,与楷书的参差错落完全不同,而且成辅射状,其写法是:逆锋起笔,出锋收笔,一般上点稍向下,中点长而略平,下点短而上翘,如有一条无形线,三点在某一点上会聚焦。
学书者必须把握隶书偏旁中的这个特点,与波画一样,非常具有个性化。
3、左耳旁。
左耳旁由曲折与竖画组成,这个偏旁与楷书的写法也有明显不同。
其写法是:逆锋起笔,折笔时逆锋向上,回正后折下,再提笔写下折,上下两折有区别,上呈肩势,而下折呈婉转,然后另起笔写竖画,逆起笔而悬针竖收笔。
注意,与楷书写“耳朵”明显不同的是,楷书分笔完成,而隶书的“耳朵”曲折画则应一笔写成,转折时,靠提按而笔锋不能离开纸面。
【演示例字:“除”等】4、宝盖头。
宝盖头由两点和横钩组成,其写法是先写上点,再写左点,然后写横钩,钩时一般顺着横画连笔向上而后出锋收笔【演示“官:字写法】,《曹全碑》的宝盖头横钩,有时一笔分成两笔写,即:写好横画之后,再另起笔写钩,但笔虽断而意相连。
5、草字头。
《曹全碑》有不少字草字头写成两点一横【现场演示】,其写法是:先写两点,再写一横,也可以反过来,先写一横再写两点,但不论先写后写,横要长,点要短。
而且点与横必须交接在一起。
6、双人旁。
隶书中的双人旁由两点和一撇组成,与楷书明显不同。
【演示】其写法是:先写上点,再写下点,然后在下点收笔处,逆锋起笔写撇画。
请学员注意,《曹全碑》的双人旁,点短小粗肚,而下点细长如横,很有变化,写法仍是逆锋起笔,原地停顿,然后提笔向右方拉出,笔势干脆不能拖泥带水。
7、心字底。
隶书心字底也是很有特色。
写法也与楷书有明显的不同。
上面的中点与右点都在钩里面。
写法【现场演示】:先写左挑点,再写钩,此钩长大而飘逸,然后再写中、右点。
我细加观察,古人写此笔画,状如一只放置倾斜的盘中放了两只小肉丸子,很有趣。
请学员注意,中、右点的出笔顷角会有变化,不可不察。
专业的术语称此两点“势态呼应”【例字“志”】。
请注意,古代写“志”字,往往将上半部分的“士”写成“土”字,说明东汉的字体尚在规范之中。
8、绞丝旁。
隶书的绞丝旁,下面的横三点一般写成“小”字,这也是隶书特有的写法,先写左弧,再写右折,右折呈S形,共有两折,然后写点,接下来写“小”字,写“小”字要先写中竖,然后再写左右点,两点应相背,对称,《曹全碑》的绞丝旁与其他碑不同的是:转折须圆,点画遒丽。
9、竖心旁。
《曹全碑》的竖心旁,比楷书多一画,其写法是:先写中间长竖,要求藏头护尾,再写左短竖。
也须回锋收笔,然后写右面两短竖。
因此两短竖的下端略尖,故不要回锋收笔,这个竖心旁,中竖为主笔,须长而大,左竖次之,略长,右两竖的长度再依次缩短,使整个竖心旁的线条主次分明。
很有变化和层次感。
注意书写四竖的细节,四竖直中有曲,长度不一而且不平行,高低要参差错落有致,四笔之间的气息贯通,疏密均衡。
【现场演示:“恤”字】竖心旁与血字的两个部分相互穿插,很有趣味。
10、游水旁。
隶书的游水旁一般写成三点一折捺,也有写成两点一折捺的。
至于这点画,既可写成撇点,又可写成挑点。
而《曹全碑》的游水旁基本写成撇点,如“近”字,具体写法【现场演示】:先写好两撇点之后,逆锋起笔向下撇,此撇点呈细线状插入下面的长捺画,笔不离纸,轻微提锋,随后回锋与长捺,捺脚要舒展而飘逸。
11、提手旁。
隶书提手旁的重要特点是第三笔不是楷书的挑,而是写成横,具体写法:落笔写上横,再写竖钩,最后写下横,下横要比上横略长【现场演示:“扶”字】。
12、最后一个偏旁:言字旁。
隶书的言字旁上面是横而不是点,如写成楷书的点,那就是写错了,【演示具体写法】:先写上横,依次写以下三横,然后写“口”,此偏旁上四横均呈左低右高之势,四横中的第二横是主笔,最长,其他数横均较细瘦,每一横均要求提笔回锋。
今天就讲到这里,主要是12种偏旁的特征,下一讲“《曹全碑》的结构特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讲解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将上一次的内容复习一下。
上一讲主要讲了《曹全碑》的横画、波画、捺画以及戈钩四种笔画的基本写法。
【如:于字、上字、人字、戈字等】于字的上横是短横、下横则是波画;上字的下横也是波画;人字的捺脚表现得很夸张,行到收笔处要顿笔;戈钩的写法仅仅是捺画的下行角度放大而已。
【详见本博文后的附图】在以上四画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应该记住:作为横画,无论是长横或是短横,实质是篆书写法,平时,我们简称为“篆法”。
口诀是“逆起、中行、回收”。
在这个横画中,我们可以看出隶书有着其父亲:篆书的“遗传因子”,现在叫“DNA”。
在以后的楷、行、草诸体中,绝大部分用笔都秉承了“逆锋起笔(藏锋)、中锋行笔以及回锋收笔的“光荣传统”,可谓用笔千古不易。
而隶书的产生、发展,跨越了秦代到了汉朝,书体产生了“叛逆”,也可以说产生了质的飞跃、创新,特别是到了东汉,隶书的名碑不计其数,隶书也到了尽善尽美。
隶书的最大创新,个性化的笔画则是“蚕头雁尾”,就是“波画”,这种笔画在秦代的隶书中是没有的。
波画下行加上顿笔则演变成了捺画,再斜直下行,将波画进一步变形则成了戈钩。
背抛钩的写法。
如“风”字右侧的背抛钩,是戈钩中的一种。
收笔处不是向上翘起的,还有浮鹅钩,如“也”字。
戈钩、背抛钩以及浮鹅钩都是波画派生出来的,只是根据字形特征变化了行笔的角度而已。
竖画要短,仅此而已。
在一般的单字中,如“十”字,竖画的长度仅仅是长横的三分之一。
本次讲课,开始讲撇画、左钩以及其它。
1、关于隶书的“撇画”。
如“方”字。
隶书撇画与楷书明显不同。
楷书之撇由粗及细,撇端出锋处大致是尖的。
而隶书则是相反:由细而粗,撇端是圆的。
具体写法是:逆锋起笔后,由轻而重带弧势向左下方行笔,最后回锋向上方环转收笔。
意思是收笔处笔锋向上转180度小弯,而有的教科书则有另一种陈述,此略。
2、关于左向钩。
如“子”字的下笔,逆锋起笔,顺势向下环弧行笔,由轻而重,钩呈平展暗顿,然后出锋收笔。
奇怪的是,隶书左钩与撇画可通用,书家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
如上“子”字,既可平展出锋,亦可在收笔处来个180度大回环。
但此类字中,用出锋收笔似乎更为舒展。
3、竖点。
如“之”字上的两点。
写法:逆锋起笔、环转顿笔、用力向下或向左出锋。
注意:一个字中出现两个竖点,则应变化角度。
除前述“之”字外,还有“心”字也是如此。
4、挑点,如“心”字左点。
逆锋环转,由下而上,迅速挑出。
5、撇点,如“寅”字左下侧点。
逆锋起笔,环转以后向左下侧用力撇出。
6、捺点,如“光”字以及“平”字的腰点,逆锋起笔,顿笔调锋,然后依靠腕力向右出锋。
7、圆折,如“且”字的右侧肩部。
写法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折时提笔回锋,然后中锋直下。
取势外包,线条呈圆浑之感。
8、弧折,如“女”字的左下行画。
线条呈环弧状,略同圆折,但折笔之时提笔暗转,然后由轻及重向左下环弧回锋收笔,要求一气呵成。
9、方折,如“同”字。
横竖相连,到折处,顺势连笔(笔不离纸)逆锋向上,然后中锋下行。
如“同”字等。
方折下行之竖往往呈“内擫“之状,由于线条中间微曲,给人以方折刚劲之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讲解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将上一次的内容复习一下。
上一讲主要讲了《曹全碑》的横画、波画、捺画以及戈钩四种笔画的基本写法。
【如:于字、上字、人字、戈字等】于字的上横是短横、下横则是波画;上字的下横也是波画;人字的捺脚表现得很夸张,行到收笔处要顿笔;戈钩的写法仅仅是捺画的下行角度放大而已。
【详见本博文后的附图】在以上四画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应该记住:作为横画,无论是长横或是短横,实质是篆书写法,平时,我们简称为“篆法”。
口诀是“逆起、中行、回收”。
在这个横画中,我们可以看出隶书有着其父亲:篆书的“遗传因子”,现在叫“DNA”。
在以后的楷、行、草诸体中,绝大部分用笔都秉承了“逆锋起笔(藏锋)、中锋行笔以及回锋收笔的“光荣传统”,可谓用笔千古不易。
而隶书的产生、发展,跨越了秦代到了汉朝,书体产生了“叛逆”,也可以说产生了质的飞跃、创新,特别是到了东汉,隶书的名碑不计其数,隶书也到了尽善尽美。
隶书的最大创新,个性化的笔画则是“蚕头雁尾”,就是“波画”,这种笔画在秦代的隶书中是没有的。
波画下行加上顿笔则演变成了捺画,再斜直下行,将波画进一步变形则成了戈钩。
背抛钩的写法。
如“风”字右侧的背抛钩,是戈钩中的一种。
收笔处不是向上翘起的,还有浮鹅钩,如“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