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选读背诵

合集下载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背诵默写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背诵默写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苏教版)一、从孔子到孟子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7.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9.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10.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

二、人的起点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2.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4.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5.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三、仁者爱人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论语》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6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7.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仁义礼智译注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仁义礼智译注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

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

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11【原文】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12【原文】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13【原文】15·33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2)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1)知及之:知,同“智”。

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

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

(2)涖:音lì,临,到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

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高中论语选读必背篇目

高中论语选读必背篇目

《论语》选读背诵段落译注评析1、弟子问仁(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注释】(1)施:旧读shì,动词(2)众:指众人(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5)夫:句首发语词(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注释】(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4)事:从事,照着去做(3)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3)事:从事,照着去做【评析】]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2、立身处世(4)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注释】(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5)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注释】(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评析】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释】(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8)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注释】(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评析】“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评析】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3、发愤进取(10)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评析】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1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评析】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12)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注释】(1)粪土:腐土、脏土(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评析】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13)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注释】(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14)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注释】(1)篑:音kuì,土筐【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评析】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15)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注释】(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5、君子三戒(16)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17)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18)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评析】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这对今天的人们还是很有必要注意的(6、乐在其中(1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评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2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22)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7、行己有耻(2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注释】(1)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评析】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24)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4)与:在一起的意思(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译文】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2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注释】(1)校:音jiào,同较,计较(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评析】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26)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注释】(1)见:音xiàn,同现。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先秦诸子选读》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著作的经典读物,其中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各个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学习的必修课。

下面是《先秦诸子选读》中必背的篇目。

1.《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教诲,全书共二十篇,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目。

它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仁爱”、“诚信”等重要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所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共有八十一章,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篇目。

该书提出了“道”和“德”的重要观念,“道”是超然物界的存在,而“德”则是人类行为的规范。

书中强调了个人修养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主要涉及到人性、政治和道德等方面,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

它强调了人的天性和人类之间的道德关系,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手段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韩非所著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主要论述的是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如何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平衡。

该书分为五十四篇,包含了许多精辟的例证和道德观点,为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所著的一部思想著作,共分为八十篇,主要讨论了国家治理和政治策略的问题,对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书强调了以法治国和法律的严格执行来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也提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统一和合作。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共分为三十篇,主要讨论了人类之间的爱和亲情等问题。

书中提倡了兼爱、非攻、节用等一系列墨家的主张,成为了墨家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代表。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作者为鬼谷子,共有六篇,主要探讨了未来的预测、处世之道等问题。

六年级《孟子》背诵

六年级《孟子》背诵

第一部分:经典诵读《孟子》节选鱼我所欲也【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舌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本来的思想,丧失了“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孟》选读

《论孟》选读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选编夫子自道(一)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译文】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 "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 "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够怀念我."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吃粗茶淡饭,喝水,弯曲手臂就可以枕在上面睡觉,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朴实的生活之乐).不符合道义取得富有并且地位高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译文】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子路不答。

孔子说:你为何不说他的为人啊。

发愤起来忘了吃饭,欢乐起来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来临。

6、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

论孟 名句默写

论孟  名句默写

精心整理《论语》《孟子》选读之名句整理1.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五》2.,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七》)3.,,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七》)4.,,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十四》)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孟子·告子上》)6.,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十八》)7.孟子曰:“伯夷,,耳不听恶声”。

《孟子·万章下》8.子曰:“,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六》)9.子曰:“性相近也,。

”(《论语·阳货·十七》)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32.,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孟子·公孙丑上》)33.体有贵贱,有小大。

,。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告子上》)34.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六》)35.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论语·宪问·十四》)36.子曰:“,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十五》)37.子曰(1):“,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为学·一》)38.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二》)39.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二》)40.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五》)41.子曰:“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七》)42.子曰:“,犹恐失之。

汉语言文学背诵篇目

汉语言文学背诵篇目

第一学年古代文学1,、《诗经》:关雎无衣静女氓蒹葭采薇2、《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而死于安乐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鱼我所欲也》(告子上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4、《荀子》:《劝学》5、《庄子》:《逍遥游》6、屈原:《离骚》7、乐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8、古诗:《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现代文学10、徐志摩再别康桥11、戴望舒雨巷12、朱自清荷塘月色13、鲁迅灯下漫笔(最后四段)14、郁达夫故都的秋(3-6段)15、卞之琳断章16、艾青我爱这土地第二学年17、曹操短歌行18、王羲之兰亭集序1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其一其三)饮酒·结庐在人境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20、李密陈情表21、乐府木兰诗西洲曲22、吴筠与朱元思书23、王绩野望24、王勃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5、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26、王湾次北固山下27、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29、杜甫:蜀相登高兵车行登岳阳楼望岳春望秋兴八首·其一江南逢李龟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0、王维山居秋冥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竹里馆31、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32、崔颢黄鹤楼33、常建体魄山石后禅院34、白居易琵琶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35、韩愈师说马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6、柳宗元小石潭记37、杜牧阿房宫赋江南春赤壁泊秦淮过华清宫38、刘禹锡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39、李商隐锦瑟乐游园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40、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41、韦应物滁州西涧42、孟郊游子吟43、李贺燕门太守行当代文学44、毛泽东诗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45、舒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6、海子面向大海,春暖花开47、郑愁予错误48、余光中乡愁第三学年50、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菩萨蛮·小山重迭商山早行51、李昱相见欢·无言独上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帘外雨潺潺52、苏洵六国论5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54、苏轼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浣西沙·簌簌衣巾55、范仲淹岳阳楼记鱼家傲·塞下秋来56、欧阳修醉翁亭记57、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58、周敦颐爱莲说59、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60、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慢一剪梅·红藕香残如梦令·常记溪亭武另陵春·风往尘香61、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62、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破阵子·醉里挑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3、陆游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64、姜夔扬州慢65、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66、文天祥过零丁洋6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8、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9、于谦石灰吟70、宋濂送东阳马生序71、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外国文学背诵篇目章节72、《伊利亚特》第十八章:“其次,他刻了一片柔软、肥饶的休耕地……但是非常开心的避开他们。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

第一单元:孔子—论语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聪明)也。

”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

”2子曰:“过(过:名→动,犯错误)而(转折)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谓:表判断)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

”4子曰:“躬自厚(厚:形容词→动,严格要求)而薄责于人,则远(形容词→动,远离) 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

” 怨矣!”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通毋,不要)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形容词→动, 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

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快速完成)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

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宾语前置)?” 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

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7子曰:“岁寒,然后(这样以后)知松柏之后彫diao(通凋)也。

”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动词,停止)昼夜!”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饭(名→动,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

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 我如浮云。

”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1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济南新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

济南新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

济南新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
济南新高一的同学们,以下是你们需要背诵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列表,这些作品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

1. 《论语》选读 - 孔子及其弟子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孟子》选读 - 孟子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左传》选读 - 左丘明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 《史记》选读 - 司马迁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 《滕王阁序》 - 王勃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8. 《赤壁赋》 - 苏轼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 《出师表》 - 诸葛亮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0. 《离骚》 - 屈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1. 《诗经》选读
- 关雎
- 蒹葭
12. 《楚辞》选读
- 九歌·东皇太一
13. 《唐诗三百首》选读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4. 《宋词》选读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15. 《元曲》选读
- 关汉卿《窦娥冤》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背诵这些经典作品,它们不仅能够丰富你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浙江省高考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背诵内容汇集

浙江省高考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背诵内容汇集

浙江省高考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背诵内容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颜渊问仁。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矣。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7.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8.于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0.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大行,已知之矣。

”1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2.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论语选读背诵篇章

论语选读背诵篇章

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论语》选读01《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6•2)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3)《论语》选读04《知其不可而为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5)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论语》《孟子》选读总结

《论语》《孟子》选读总结

人与文化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以意逆志。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 以立。
天下国家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拱之。 •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 夫!
立言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儒家之道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 吾道一以贯之 • 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其宽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三立”,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 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 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说白了,就是 做人、做事、做学问。千百年来,中华民 族的历代名君贤臣、英雄豪杰、达官贵人、 平民百姓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声调、 不同的方法去唱响这人生“三部曲”,共 同创造了炎黄子孙的道德文明史。
《论语》《孟子》选读总结


天不生孔丘 万古长如夜
• 孔子是漫漫长夜的一盏明 灯,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人生三部曲•ຫໍສະໝຸດ 仁 者 爱 人立德 ———— 立功————立言
修 养 的 境 界 学 问 之 道 天 下 国 家 立 言
人 与 文 化
• 实现的榜样————孔子、孟子 • 实现的条件————人之生也直,性善论 • 实现的原则————士志于道、一以贯之。
修养的境界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背诵内容及懂得性默写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子曰:“由,诲女【女,通“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聪明】也.”译:孔子说:“由,我教诲你的(器械),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啊!”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孔子说:“有了错误却不纠正,这是(真正的)错误啊!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译:孔子说:“人可以或许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干)扩展.”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孔子说:“自身多请求本身而少请求他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无,通“毋”】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子夏在鲁国做了城邑长官,(向孔子)就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看见面前小利,假如只图快,就会达不到目标,只图小利,就会办不成大事.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车为简体】,小车无軏,其何故行之哉?”译:孔子说:“人假如不讲信誉,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车怎么能走呢?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彫,通“凋”】也.”译:孔子说:“气象严寒,之后知道松树与柏树,依旧保持青葱不凋零.”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译:孔子在河岸上(看着奔涌向前的河水)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奔驰的河水一样,不管白日黑夜都在不断地流逝.”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个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孔子说:吃着粗食喝着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觉,快活就在这之中呀.用不合法的手腕而让本身大富大贵,这些对于我就像浮云般轻.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正人去仁,恶【恶,疑问代词,哪,何】乎成名?正人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孔子说:“充裕和权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假如不必合法的办法得到它,正人就不享受它;富裕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假如不必合法的办法去摆脱它,正人就不摆脱它.正人假如分开了仁德,哪里可以或许成就正人的名声呢?正人没有一刻变节仁德,在最紧急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处事,就是在颠沛流浪的时刻,也必定会按仁德行止事的.”7.子曰:“正人之于世界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译:孔子说:正人对于世界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必定要怎么做,也没有什么工作必定不要怎么做,一切工作合乎义的尺度.六.有教无类5.子曰:“不愤【愤,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确】不启,不悱【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孔子说:“不到他尽力想弄明确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劝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示他.假如他不克不及由一件事推而弄明确其他许多工作,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孔子说:“只进修却不思虑就会觉得困惑,只思虑却不进修就会精力疲惫而无所得.”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四.乐平易近之乐,忧平易近之忧3.乐平易近之乐者,平易近亦乐其乐.忧平易近之忧者,平易近亦忧其忧.乐以世界,忧以世界,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国君以苍生的快活为快活,苍生也会以国君的快活为快活.以老苍生的忧闷为忧闷,老苍生也会以国君的忧闷为忧闷.以世界人的快活为快活,以世界人的忧闷为忧闷,如许却还不克不及称王(使世界归附),是没有过的事.五.人和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合适作战的时令.气象比不上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主要,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比不上得人心,高低联结主要.2.得道者多助,掉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畔,通“叛”,变节】之;多助之至,世界顺之.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忙支撑他的人就多;不施仁政的人,帮忙支撑他的人就少.缺乏帮忙达到顶点,(连)族内族外的人(都邑)变节他;帮忙他的人多到顶点,全世界的人都邑服从他.3.正人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正人把仁保管在心里,把礼保管在心里.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重人.爱人的人,他人就一向爱他;尊重人的人,他人就一向尊重他.4.老【作动词,译为尊重】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作动词,译为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世界可运于掌.译:敬佩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佩他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他人家的孩子,世界可以运转在掌上.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居世界之广居,立世界之正位,行世界之大道;得志与平易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克不及淫,贫贱不克不及移,威武不克不及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栖身在世界最宽广的室庐'仁'里,站立在世界最准确的地位'礼'上,行走在世界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幻想时,就同人平易近一路走这条正道;不克不及实现幻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克不及迷乱他的思惟,贫贱不克不及转变他的操守,威武不克不及胜过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对应懂得性默写1.在孔子看来,真正的聪明就在于“,,.”真的错误在于“ ,!”“道”与“人”的关系是“,.”3.“,!”也就是说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会少些怨恨.“为政”不成贪快,贪小利,因为“,.”5.“,,?”孔子用车作喻,解释不讲信誉的弊病.同时,又用松柏作喻,解释正人耐住灾祸,不改初心的句子是:“,.”后用浮云作喻,解释正人面临不义之财的心态:“,.”是以,纵使粗茶淡饭,也会乐在个中的一句“,,.”6.苏轼曾感慨:“哀吾生之转瞬,羡长江之无限.”孔子曾也有过类似的感慨,“,!”7.解释正人即使在忙乱或魔难中,少焉不会离开“仁”的句子“,,.”同时,正人立品处世无可无不成,“义”才是尺度,故曰:“,,,.”8.教授教养进程中重视启示式教授教养,但是不到症结时刻不要启示,是以要留意“ ,”.同时要留意学思联合,因为“,”.假如学生“”,即不克不及触类旁通,就不要再重复举例了. 9. 范仲淹的“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的平易近本思惟后人铭刻,而孟子对君王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他以为君主“,”才干达到“王世界”的目标.因为“,.,.”苍生和国君的“乐”与“忧”是接洽在一路的.10.“得道”与“掉道”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合的成果“,;,.”“仁”和“礼”长存心中就会懂得“爱人”“敬人”,而“爱”与“敬”是互相的,因为“,.,.”“,”推己及人,成就王业才干像拨弄手中的器械一样轻易.“得志”与“掉志”,孟子曾有独到的意见,他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世界.而他的另一句“,”“,,”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一、从孔子到孟子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奋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4.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物还来得及。

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译文】平治天下这样的大任,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二、人的起点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2.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

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人的原始天性是相似的,只是在后天不同的环境中受到不同的影响后才会产生区别,最终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

4.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译文】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

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

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

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5.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译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三、仁者爱人1、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译文】我没看到过喜欢仁的人讨厌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觉得没有事物可以超过仁,讨厌不仁的人他实行仁就是不让不仁的人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3、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4、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

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作为仁人。

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5、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

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8、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

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1、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译文】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

1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3、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

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

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

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

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四、修养的境界1、【原文】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个方面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2、【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3、【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第七》【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心胸狭窄,经常忧愁烦恼。

”4、【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5、【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6、【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第七》【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

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7、【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第七》【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8、【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第十》【译文】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9、【原文】“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尽心上》【译文】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