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囊肿 霰粒肿,蚕粒肿中医: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疣病,目疣
什么是霰粒肿?
什么是霰粒肿?*导读:什么是霰粒肿?专家指出,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中医名为胞生痰核。
霰粒肿是睑板腺的排出管道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滞留在睑板内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肿物。
霰粒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
霰粒肿一般发病无大痛苦、不影响视力,并且有自愈倾向,一般霰粒肿的预后良好。
*什么是霰粒肿?其实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麦粒肿这种疾病,但是霰粒肿又应该与麦粒肿疾病相区别,一般来说,霰粒肿是一种睑板腺的慢性炎症。
总的来说,霰粒肿属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
*什么是霰粒肿?专家指出,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中医名为胞生痰核。
霰粒肿是睑板腺的排出管道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滞留在睑板内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肿物。
霰粒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
霰粒肿一般发病无大痛苦、不影响视力,并且有自愈倾向,一般霰粒肿的预后良好。
*霰粒肿怎么诊断?因为霰粒肿发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但是可见霰粒肿患者的睑皮下有结节隆起、压痛、与皮肤无粘连;翻转霰粒肿患者的眼睑,正对囊肿处之结膜而呈紫红色或灰白色等等症状。
专家特别提醒,如果是霰粒肿反复发作的患者,应该要进行病理检查,霰粒肿要与睑板腺癌鉴别。
另外,尤其是老年霰粒肿的患者,特别是术后反复发作的霰粒肿,应将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验,以排除老年人患睑板腺癌的可能性。
当我们知道并了解了*什么是霰粒肿病之后,针对霰粒肿这种疾病的治疗也不妨多了解一些。
根据医学研究表示,针对早期较小的霰粒肿,霰粒肿患者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
另外,霰粒肿可以在囊肿周围或囊肿内注射强的松龙零点三毫升到零点五毫升,这样可以促进吸收,获到良好治愈霰粒肿的效果。
最后在各种情况都比较适合进行手术治疗霰粒肿的情况下,我们的霰粒肿患者也可以进行手术。
但是一般小的霰粒肿囊肿,无需治疗,大的霰粒肿,才可作手术摘除。
霰粒肿摘出术中一定要将囊壁摘净,以防霰粒肿复发,切口于睑结膜面,取垂直方向,肉芽组织突出于结膜面时,应同时剪除。
总之,得了霰粒肿这种病及时不影响患者视力,但是也会影响面部容貌,大家还是及时处理治疗比较好。
中药治疗小儿麦粒肿、霰粒肿的饮食调护
中药治疗小儿麦粒肿、霰粒肿的饮食调护应家长们的强烈要求,现把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基础知识总结一下,也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如何喂养患有这两种疾病的宝宝,避免了吃着中药,还不见效的后果。
麦粒肿即西医的睑腺炎,中医称之为针眼,其特点是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
一般初发多肿痒明显,中期以肿痛为主,脓成溃破后诸症减轻,红肿渐消。
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脾胃积热或风热上犯有关。
霰粒肿即睑板腺囊肿,中医又称为胞生痰核,其特点是胞睑内生痰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硬核小者无自觉症状,硬核较大者胞睑可有重坠感,甚者睑内生肉芽,可有摩擦感。
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脾失健运,痰湿内结;饮食失调,湿热内生,阻滞脉络所致。
麦粒肿与霰粒肿均属于胞睑疾病,胞睑属五轮学说中的肉轮,内应于脾,脾与胃相表里,故当胞睑有病时,多责之于脾和胃。
同时胞睑位于眼珠前部,易受六淫之邪侵袭。
六淫之邪再加上脾胃功能失调,内外合邪则更易发生胞睑疾病。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极易感受六淫之邪。
同时,小儿“脾常不足”,其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为壮,且饮食不知饥饱,家长喂养不当极易导致小儿脾失健运,从而导致生痰生热。
基于以上两点,小儿从某个角度来说比成人更易患胞睑疾病。
在麦粒肿和霰粒肿的中医药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儿饮食不得当,没有忌口,饥饱不自知等原因,为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现在就结合临床,将家长们常遇到的一些麦粒肿、霰粒肿饮食调护应当注意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交流:1.饮食量不宜过多。
小儿多见“胃强脾弱”,且饮食不知自调,常常饮食过饱,脾胃不能全部运化,导致食积生热,上犯于胞睑。
现在的家长总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因此在饮食上不论是量还是从种类上来说,都是尽可能的足量与丰富,从而满足孩子的口味。
爱孩子的家长们殊不知过盛的营养对孩子没有好处,长期的食积不仅损伤脾胃,更累及我们中医所说的“肺”,脾为肺之母,母病及子,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经常积食的孩子多容易发烧感冒。
中医眼科学
16圆翳内障: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眼病--老年性白内障
17云雾移睛: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蚁蝇蛛丝或云雾样漂浮物的眼病--玻璃体混浊
18络阻暴盲:患眼外观正常,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视衣可贱典型的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致盲眼病--视网膜动脉阻塞
7漏睛疮:内眦精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的眼病。急性泪囊炎。
8脓漏眼:发病急剧,胞睑及白睛高度红赤臃肿,眵多如脓易引起黑睛生翳溃损为主的眼病。淋菌性结膜炎。
9天行赤眼: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溢血,牵累及双眼 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10金疳:白睛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泡性结膜炎
外治:(1)眼药水:鱼腥草眼药水,典必殊(不能长时间用——青光眼),1%强的松龙
(2)局部热敷
鉴别:金疳:病位,小泡位于白睛表层;症状,小泡呈灰白色小泡样,界限明显,可溃破,推之可移,按之不痛;赤脉,小泡四周的赤脉多鲜红;病程,较短;预后,较好,一般不波及瞳神,俞后多不留痕迹。
火疳:病位,结节位于白睛里层;结节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界限不清,很少溃破,推之不移,按之痛甚;赤脉,结节四周的赤脉多紫红;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常波及瞳神,俞后多留痕迹。
14瞳神紧小临表及外治意义
临表:自觉症状,突发性眼珠疼痛或眼痛,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或伴关节酸楚疼痛等。眼部检查,视力不同程度下降,胞睑红肿或重,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可见粉尘状或小点状,羊脂状物沉着,神水混浊。(丁道尔现象阳性)或黄液上冲,黄仁肿胀,瞳神缩小,展缩不灵等。
麦粒肿、霰粒肿,不做手术中不中?这个中医说:中
麦粒肿、霰粒肿,不做手术中不中?这个中医说:中“别偷看,小心长’针眼’!”这句话听着熟悉不?大抵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都曾被大人这么威胁过。
所谓“针眼(绝眼)”,就是西医常说的“麦粒肿”,这是门诊上的常见病。
(图为麦粒肿)可是你知道“霰粒肿”吗?啥肿?别说你,这个字我最开始也不认识啊!当在门诊第一次听到这个病名时,我赶紧掏出手机,偷偷向度娘求助,这才知道:这个字(霰)念“xian”,四声。
百度解释: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
说白了,就是在眼睑里面长了个硬结,是一种常见病。
(图为霰粒肿)但我有点奇怪:这是眼上的毛病,不应该看眼科吗?跑内科找李素领教授干啥?患者随口说:“我跑遍郑州各大医院的眼科,前后看了两年都不中,来这儿找李教授开了两次药都治得差不多了,这儿比眼科都眼科!”“你咋不考虑做手术?”我下意识地说。
“咋没做?手术都做了两回!有一次手术还‘买一送二’!”啥?我一脸懵逼。
“我在眼科门诊查出来1个霰粒肿,医生让做手术,结果一上手术台,发现里面其实长了仨,医生捎带手一块给切了,这不是‘买一送二’是啥?”手术都做了,咋还不行?“那3个霰粒肿确实都给切了,但很快又长出来新的,尤其我喝酒、吃羊肉、海鲜以后,复发得更快,所以这个病一直反反复复,缠绵不愈。
”这也难怪,中医认为:酒、羊肉、海鲜都是发物,有创口的时候吃这些食物,会加重病情。
“你还真别说,找李教授看病也是‘买一送二’!我以前喝酒最多能喝二两,现在吃了中药以后,喝半斤也没事。
我还专门吃海鲜和羊肉做试验,霰粒肿竟然也没再复发!这下不但病治好了,酒量也大了,羊肉海鲜也能吃了,真好!”李素领教授笑着说:“你看你肚子这么大,还有脂肪肝,酒还是少喝点!”从这个病例中,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中西医治病的不同。
“霰粒肿”属于眼外科的范畴,如果看西医,基本是用消炎药或者干脆手术切除,但手术往往治标不除根,很多患者反映说:术后还会复发。
(完整版)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绪论1.《龙树眼论》当前公以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2.《隋书 . 经籍志》载有《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的《疗耳目方》,是我国最早的眼科方书。
3.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绘。
4.唐朝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实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初次提到赤白膜的割除术。
5.唐朝王焘编纂《外台机密》中最早载金针拔白内障的方法,并阐述眼有功能的必备条件:①黑白分明,肝管无滞;②外托三光;③内因神识。
6.唐朝已能配制义眼。
7.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
《太平圣惠方》重申“五轮应于五脏” ,现存医籍中最早记录五轮学说。
8.宋朝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9.明初倪维德所著《原机启微》,药物与手术并用,内外同施;明末傅仁宇所著《审察瑶函》,中医眼科必读之书;明朝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初次提出瞳神含有神水、神膏;清朝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总结出有名的针拨八法;清朝顾锡所著《银海指南》,眼与浑身病的代表作。
解剖1.眼的解剖及生理:眼包含眼球、视路和眼隶属器三部分。
①眼球内容物包含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球内容物连同角膜一并组成眼的屈光介质,是光芒进入眼内并抵达视网膜的通路。
房水的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保持眼内压。
玻璃体是眼的重要屈光介质之一,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着支撑的作用。
② 眼隶属器包含眼眶、眼睑、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泪器(泪腺、泪道(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眼外肌五部分。
③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中层为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角膜的组织构造从外至内分为五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中层的葡萄膜拥有供应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葡萄膜的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
④ 视路包含视神经、视交错、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
2.房水循环门路:产生的房水第一进入后房,经过瞳孔到前房,以前房角小梁进入输淋氏管,经过房水静脉,最后流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到血液循环。
孩子得了霰粒肿,这手术做不做?中医告诉你:我有妙方!
孩子得了霰粒肿,这手术做不做?中医告诉你:我有妙方!医院门口,一对男女正在激烈争吵......男士做了吧,不然以后长大了,手术更麻烦。
不做,要做你做!女士男士做!不做!女士啊啊啊啊啊歹势!这是闹出“人命”了啊!孩子是无辜的啊~想哪里去了!这是阳阳爸跟阳阳妈,就关于阳阳的霰粒肿做不做手术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虚惊一场,不过让这对夫妻吵这么厉害的霰粒肿是啥?这病听起来很严重?什么是霰粒肿?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
是一种常见病,儿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
中医称之为胞生痰核,又名胞睑痰核、眼胞痰核、目疣、胞睑肿核等。
霰粒肿产生的病机是什么?- 01 -脾失健运,湿痰内聚,上阻胞睑脉络,与气血混结而成本病。
- 02 -恣食肥甘厚味,脾胃蕴结湿热,灼湿生痰,痰热相结,阻滞脉络,以致气血与痰热混结于睑内,隐隐起核,发为本病。
总结来说,就是痰湿、痰热与气血混结于睑内成病。
霰粒肿如何诊断?- 01 -胞睑皮内可触及圆形硬核,压之不痛,与皮肤无粘连。
- 02 -翻转胞睑内可见睑内呈紫红色或灰蓝色局限性隆起。
霰粒肿治疗方法的选择?霰粒肿目前西医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儿童往往会由于手术过程中欠合作,导致霰粒肿切除不完全,另外对于儿童多发性的霰粒肿,多次切除会影响睑板腺的正常功能。
小小的孩子就要做手术,家长也于心不忍,难怪阳阳的爸妈吵成这样。
其实,儿童霰粒肿,有时候中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霰粒肿的中医治疗!- 01 中药内服 -可以分为以下两个证型:痰湿阻结证应以“化痰散结”为法,以“化痰二陈汤”为方。
痰热蕴结证应与“清热化痰散结”为法,以“清胃汤”为方。
- 02 膏药贴敷 -《证治准绳·七窍门》中称之为“睥生痰核”,又名“疣病”、“胞睑肿核”等。
《审视瑶函》揭示了其发病机理,“凡睥生痰核,乃痰火结滞而成,皮外觉肿如豆,皮内坚实而有形”。
膏药贴敷由消肿止痛膏按比例调配而成,能促进霰粒肿消散吸收,尤其对于儿童手术不配合者,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中医眼科疾病病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麦粒肿:中医称为针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感染性疾病。
2.霰粒肿:中医称为胞生痰核,是险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3.沙眼:中医称为椒目。
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4.眼睑炎:中医称为睑弦赤烂、风弦赤烂,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眼脸皮肤炎症。
5.眼睑下垂:中医称为上跑下垂、睢目、睑废,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疾病引起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6.结膜结石:中医称为睑内结石,是由结膜上皮陷洼或深部管状隐窝等处堆积的脱落上皮细胞和退行性结缔组织的凝固物。
7.脸内翻倒睫:中医称为倒睫拳毛。
是由眼脸内翻引起的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
8.急性泪妻炎:中医称为漏晴疮,是由鼻泪管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9.慢性泪袁炎:中医称为窍漏、眦漏、漏睛。
是由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引起的慢性炎症。
10.过敏性结膜炎:中医称为暴风客热,是由过教原引起的结膜过敏反应。
11.慢性结膜炎:中医称为白涩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
12.巩膜炎:中医称为炎疳、乌轮赤晕,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巩膜炎症。
1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医称为聚星障,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
14.化脓性角膜炎:中医称为凝脂騶,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
15.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中医称为睡神紧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
16.慢性虹膜睫状体炎:中医称为睡神干缺。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虹膜睫状体慢性炎症。
17.青光眼:中医称为五风内障,是由眼内压升高引起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
18.老年性白内障:中医称为因翳内障、如银内障,是由年龄相关性晶状体混油引起的视力下降。
19.玻璃体混浊:中医称为云委移睛。
是由玻璃体液化、变性或出血引起的视力下降。
20.视神经姜缩:中医称为青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姜缩和视力下降。
21.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称为高风内障、高风雀目,是由造传因素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
睑板腺囊肿 霰粒肿,蚕粒肿中医: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疣病,目疣
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囊肿】【Cyst of tarsi glandChalazion H00.1】【别名】霰粒肿,蚕粒肿中医: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疣病,目疣。
【概述】『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及分泌物潴留而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本病病程缓慢,无急性炎症的表现,可单发、也可多发。
上睑较多见,常于囊肿较大时始被注意。
【临床表现】『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自觉无疼痛不适或仅有沉重感。
病程进展缓慢。
眼睑皮肤下可触及坚硬肿块,边界清,无红肿压痛,与表面皮肤无粘连,对应部睑结膜面充血呈局限性暗紫色或灰蓝色斑。
小的囊肿可自行吸收消退或逐渐增大,有的囊肿自睑结膜面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于睑结膜面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呈蘑菇状,刺激结膜。
少数可自睑皮肤面穿破。
睑板腺囊肿有时可继发感染,形成内睑腺炎。
【诊断】『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一)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以上睑居多。
(二)眼睑皮下无痛性肿块,大小不一,与皮肤无粘连。
(三)继发感染时,临床表现同麦粒肿。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慢性炎症扩展,偶然在眼睑皮下可触及粒至黄豆大小结节,无触痛,正对囊肿处之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白色。
(二)囊肿可向结膜面自然溃破,排出胶样内容物,形成肉芽组织,而有异物感。
(三)病理证实为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症。
凡具备第1-3项即可诊断此病。
【鉴别诊断】『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睑板腺癌:患者年龄多为老年人,女性多见,不似囊肿可发于任何年龄。
外观上看呈分叶状,色多灰红。
常穿破结膜,呈灰白色菜花样团块,表面可形成溃疡,易出血。
对可疑患者在霰粒肿手术时应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以确诊。
(二)眼睑结核:初发时呈极小结节,类似睑板腺囊肿。
结节逐渐演变为浅性轮廓不清的疼痛性溃疡,呈颗粒状,并常有脓液覆盖。
病理组织有干酪样坏死,是与睑板腺囊肿的主要区别。
【治疗】『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一)小而无症状的霰粒肿,可以不治疗。
胞生痰核
治
(1)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涂抗生素眼膏。
(2)湿热敷:金银花、地丁、蒲公英、连翘、赤芍、
夏枯草、防风、荆芥、白芷、黄连、川芎、大黄。 (3)手术:核大者或有溃破趋势者—霰粒肿切除术
睑内面已自溃生肉芽者—剪除肉芽肿后,
再摘出囊壁
转 归预后
较小者有的可以自消。较大者除影响外观及
有轻度不适感外,一般无甚妨碍。经手术治 疗后,预后亦良好。
无影响
治
疗
西医:1.核小者无需治疗,待自行吸收。 2.核大者热敷或囊中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进其吸收。 3.有溃破趋势者宜用手术治疗。 4.如已溃破生肉芽肿则应手术切除。 中医:核小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核大不易吸收者手术 治疗。
辨 证论 治
(1)痰湿阻结证 症状: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无粘 连;睑内面呈灰蓝色隆起;舌薄白,脉缓。 治法:化痰散结 方药:化坚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白茯苓、 生甘草、白僵蚕、黄连、)。方中陈皮、半夏、白茯 苓、生甘草为二陈汤,有燥湿化痰之功,白僵蚕软坚 散结,黄连清热兼祛湿,共奏化痰散结之功。 加减:脾虚食少纳呆的患者可加炒白术、焦三仙、 鸡内金以助健脾消食、化痰散结。
鉴 别 诊 断
病名 发病部位 在睑弦 针眼 胞睑深部 胞生痰核
主症
压之不痛,大者有重坠感,自行穿破则有 压痛明显,局限性红肿热痛,早期疖肿 异物感,睑皮肤正常,核状硬结,推之可 硬,推之不移,脓成溃破而愈。 移,睑内灰紫色
急 短,一般3—5日 缓 长,数周或数月
病势 病程
对白睛影响 发病近眦部者可致白睛水肿
辨 证 论 治
(2)痰热蕴结证 症状:硬核同上证,睑内面呈紫红色隆起;舌薄 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清胃汤加减。方中炒栀子、生石膏、黄连、 连翘、黄芩、生甘草清热;炒枳壳、炒苏子、陈皮行 气散结;归尾活血消滞散结;荆芥穗、防风助散郁火。 诸药组方,具有清热祛痰、消滞散结的作用。
中医眼科如何运用中药改善眼睑疾病
中医眼科如何运用中药改善眼睑疾病在中医眼科的领域中,中药对于改善眼睑疾病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
眼睑疾病不仅会影响眼部的外观,还可能对视力和眼部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通过合理运用中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眼睑疾病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炎、眼睑湿疹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体内的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以及外感邪气等因素有关。
对于麦粒肿,中医认为其多由风热外袭或脾胃积热所致。
在治疗时,常选用清热解毒、疏风消肿的中药。
比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消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反应。
同时,还会配合使用一些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的中药,如薄荷、荆芥等,以促进风热邪气的排出。
霰粒肿在中医中多属于痰湿凝滞的范畴。
治疗时,会选用化痰散结、消肿通络的中药。
如浙贝母、海藻、昆布等,它们能够化痰软坚,消除肿块。
此外,还会使用一些活血通络的中药,如赤芍、丹参等,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肿块的吸收。
睑缘炎的发生与脾胃湿热、心火上炎等有关。
在治疗时,会选用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中药。
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药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之火。
同时,还会配合使用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中药,如茯苓、泽泻等,以消除体内的湿气。
眼睑湿疹则多由风邪外袭、血虚生风等引起。
治疗时,会选用祛风止痒、养血润燥的中药。
防风、蝉蜕等具有祛风止痒的作用,能够缓解瘙痒症状。
当归、白芍等养血润燥的中药,则可以改善肌肤的营养状况,促进湿疹的愈合。
除了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相应的中药外,中医还注重中药的配伍和剂型的选择。
在配伍方面,会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使各种中药相互协同,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在治疗麦粒肿时,金银花、连翘可能作为君药,以清热解毒为主;薄荷、荆芥作为臣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而一些佐药和使药则可以调和药性,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在剂型的选择上,中医眼科常用的有汤剂、洗剂、膏剂等。
汤剂吸收快,作用迅速,适用于病情较急的患者。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睑板腺囊肿_课件模板
1、小的霰粒肿无须治疗,有时可自 行消散,亦可涂黄降汞眼膏加按摩和热敷, 促进其吸收消散。
2、大者可行手术摘除,仔细将肥厚 的囊壁摘净,以防复发。
3、近年来,有人尝试将0.25ml甲基 强的松龙注射在近肿块处结膜下或用去炎 松-A直
内科学疾病部分:睑板腺囊肿>>>
1.保持眼睛周围的清洁。 2.不要让眼睛过度疲劳。
内科学疾病部分:睑板腺囊肿>>>
有关症状:
睑外翻、睑结膜泪阜区灰黑色肿物、睑结 膜充血露出黄色脓块、睑外翻、睑结膜泪 阜区灰黑色肿物、睑结膜充血露出黄色脓 块、睑结膜的巨大乳头、眼球不能随意动、 黄色结节、眼皮下垂、上睑下垂。
内科学疾病部分:睑板腺囊肿>>>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睑板腺囊肿
内容课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睑板腺囊肿>>>
别名: 霰粒肿,眼胞痰核,胞睑肿核。
内科学疾病部分:睑板腺囊肿>>>
身体部位: 眼。
内科学疾病部分:睑板腺囊肿>>>
科室: 眼科 五官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睑板腺囊肿>>>
简介: 也称霰粒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潴留在 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的一种脂肪肉芽肿性炎症。
本病进程缓慢,多无自觉症状,在眼 睑皮下能扪到一硬结,表面光滑,皮肤无 粘连,无压痛,大者可见皮肤隆起,但无 红肿,病人感觉眼睑沉重,可出现轻度假 性上睑下垂。翻转眼睑,见病变所在部位 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有时自结膜 面穿破,排出粘胶样内容物
内科学疾病部分:睑板腺囊肿>>>
症状及病史:
霰粒肿的中医治疗
霰粒肿的中医治疗muduyu近来一同事小孩患多发性霰粒肿,曾在广州医院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现本人开中药给他治疗,方如下山药15 黄芪10 白术10 薏苡仁10 海藻10 昆布10 夏枯草10 陈皮6 半夏6 升麻6用药一周后霰粒肿变小,但一直未能消除如今患儿霰粒肿约5mmX2mm,皮肤表面淡红,欲破溃,结膜轻度充血,舌周有薄白苔,脉细数,请教诸位大哥大姐,下一步该如何处方白术散加用外洗:桑叶15 黄连6 野菊花15 朴硝10 煎水湿敷患眼,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czsczs707 背部肺腧穴附近仔细寻找,有褐色,浅红色或是紫色斑丘疹一到多个,局部消毒,三棱针挑治,挑出白色纤维样物质,挑断或是用剪刀剪断,敷料覆盖,此法源于民间,疗效独特,绝大多数可以免去手术之苦。
爱友可以放心使用。
吾用此法治疗霰粒肿,麦粒肿上百例,疗效是刚刚的。
当然可以口服点抗生素,收点散碎银子,以维持吾辈的生机刘劲松520 支持斑竹的方法,我用过qingxing1 偶以前得过,不过没有破溃的迹象,只是肿硬,时轻时重,后来用蒲公英煎水掺入大黄粉后外敷渐zhuzhongcai 斑丘疹一到多个,多个均挑破吗麦粒肿,散粒肿一般是指眼睑上的,请问其他部位的同性质的疖,粉瘤也同样能治吗scorpion5 请问有没有太原的老中医了,我霰粒肿一月三十一号和二月七号连着都做了两次手术了。
现在又出现了,还在那个位置。
咋办啊。
小白头翁肝经大肠经有郁火,疏肝去火清肠通便才胡5黄芩5夏枯草10金银花10野菊花5蒲公英10生地10牡丹皮5浙贝母10大黄5枳实5桔梗10甘草5平时少吃油腻甜食,牛奶可改酸奶霰粒肿专用中药这上面几个药方都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调理脾胃的药太少了,特别是促消化的药很少。
记得淘宝里有个卖48的霰粒肿的中药,看评价效果非常好,已经治愈很多例。
我看到了那些中药,里面含有促消化和调理脾胃的药很多。
我想有这么好的效果原因就在这里吧。
霰粒肿的病根是脾胃不调,那么用中药治疗就应该围绕脾胃不调这个中心治本,然后再着手从这个中心引起的身体体质加以调理,同时也要注重使眼睑腺导管疏通,只有这样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开出有效果的霰粒肿中药。
中医对小儿霰粒肿的研究进展
DOI:10.13444/ki.zgzyykzz.2020.06.015作者单位: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210001通讯作者:何慧琴,Email :743019145@霰粒肿,中医学称之为“胞生痰核”“睥生痰核”。
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小儿的饮食结构过于精细(容易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且偏食油腻,再加上儿童电子产品的普及,霰粒肿在儿童期发病率较高[1]。
该病临床上除了影响美观,造成小儿心理负担外,还会影响患儿视功能,甚至可危及生命。
随着中医眼科学者对小儿霰粒肿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不仅可避免激素注射、手术等治疗带来的相关风险,而且可以降低复发率,预后良好[2]。
一些特殊病例,如多发性、复发性、位置复杂性、或者不能配合手术的霰粒肿患儿,大多能从中医中药中获得满意疗效。
本文着重论述中医对小儿霰粒肿的研究。
1霰粒肿的概念及症状《中医眼科学》[3]将霰粒肿归属为“胞生痰核”范畴,该病名最早记载于《眼科易知》,是指眼睑内生硬核,触之无痛,皮色如常的眼科疾病。
而《目经大成》[4]对其症状则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艮廓内生一核,大如芡实,按之坚而不痛,只外观不雅,间亦有生于下睑者……翻转眼胞,必有形迹,一圆一点,色紫或黄”。
2小儿霰粒肿的发病机制《银海精微》[5]描述眼表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其首尾赤眦·综述·中医对小儿霰粒肿的研究进展陈乃梅1,何慧琴2[摘要]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
由于小儿睑板腺分泌较成年人旺盛,临床具有多发性和复发性的特点。
霰粒肿虽然有自愈倾向,但能否自愈及其自愈时限,都没有确切的标准。
西医治疗霰粒肿常采取激素注射、手术等手段,虽然起效快,但副作用较多。
中医对小儿霰粒肿的认识由来已久,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脾胃、肝有关,多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同调,运用中医内治法、外治法或联合应用的方法治疗小儿霰粒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睑板腺囊肿良方
中医治疗睑板腺囊肿良方临床概述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肿,为睑板腺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一般认为系腺管阻塞、分泌物潴留,其中脂质对管壁产生刺激所致。
而慢性结膜炎、睑缘炎、屈光不正、皮脂腺分泌过盛等均可成为诱因。
本病常见于上睑,多单发,亦可多发或反复发生。
本病一般无疼痛感,或仅有沉重感。
病程进展缓慢。
眼睑皮下可触及圆形硬结,粟粒或黄豆大,触之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与表面皮肤无粘连。
患部肤色正常,或略显隆起。
相对应的睑结膜面,则呈暗紫或灰蓝色调。
小的囊肿可自行吸收消退,有的可自睑结膜面穿破,形成蕈状肉芽性增殖,自皮肤破溃者少见。
若继发感染,局部有炎症表现,但较内麦粒肿表现为轻。
本病发生于睑缘部者,则呈暗红色小肿块,与皮肤粘连,有时突出于睑缘,有轻微异物感,可保持数月不变,称睑缘部霰粒肿。
对小的霰粒肿,一般可不予治疗。
也可给予热敷、涂白降汞眼膏,促进其吸收消散;或将泼尼松混悬液注射于霰粒肿内。
对较大霰粒肿可施行手术摘除。
中医学称本病为“睥生痰核”或“胞睑肿核”。
其病因系脾失健运,痰湿内聚;或脾蕴湿热,痰热互结,阻滞胞睑脉络所致。
分别治以化痰散结或清热化痰之法。
治疗方剂1.化坚二陈汤【组成】陈皮10g,半夏12g,茯苓15g,黄连6g,荷叶10g,僵蚕10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化痰散结。
【主治】霰粒肿属痰湿阻络者。
症见眼睑肿核如豆,触之不痛,肤色如常。
若大者肿核隆起,眼睑有重坠感,全身及舌脉可无异常。
【方解】方中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为二陈汤,重在燥湿化痰;僵蚕化痰散结;黄连、荷叶清热兼祛湿,全方具有化痰散结之功。
【加减】肿核硬实,日久不消,选加浙贝母、海藻、昆布;脾胃虚弱去黄连,选加党参、白术。
2.清胃汤【组成】山栀10g,生石膏30g,黄连6g,黄芩10g,连翘12g,荆芥穗10g,防风12g,枳壳10g,苏子10g,陈皮10g,当归尾10g,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
中医疗法治百病——胞生痰核
中医疗法治百病——胞生痰核胞生痰核(霰粒肿)胞生痰核是因痰湿凝集胞睑皮下生核状硬结,不红不痛,皮色如常,推之能移的眼病。
又称之“疣病”、“眼胞痰核”。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霰粒肿(睑板腺囊肿)。
诊断依据1、胞睑皮下可触及圆形大小不等的核状硬结,按之不痛,皮肤推之能移,核大者皮肤面稍隆起,睑内呈紫红色。
2、若自行破溃,在睑内排出胶样物,并可在睑内形成肉芽。
3、核小者无不适,核大者有重坠感,若复感外邪,可出现红、肿、痛;若自睑内穿破者,可引起摩擦痛。
鉴别要点针眼其发病部位在近睑弦或睑内,压痛明显,有局限性红肿痛的自觉症状,检查局部充血,早期疖肿硬,推之不移,脓成溃破而愈,病程急,若发病近眦部者可致白睛水肿。
辨证论治1、分证论治(1)痰湿结聚【证候】胞睑内生硬结,隆起,不红不痛,皮肤推之能移,病程缓慢,逐渐增大。
苔薄腻,脉滑。
【治法】化痰散结。
【方药】化坚二陈丸加减。
陈皮12g,法半夏12g,茯苓20g,白僵蚕12g,黄连6g,荷叶9g(后下),浙贝母15g,牡蛎30g.(2)痰热搏结【证候】痰核处皮色微红肿,初硬渐软,按压疼痛,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色。
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散结。
【方药】清胃汤加减。
生石膏30g,黄芩12g,连翘18g,栀子15g,荆芥12g,大黄10g,陈皮12g,苏子10g,白芥子10g,黄连6g,白芷10g.2、外治法(1)初起硬结较小者,可用芒硝30g作湿热敷。
(2)用生南星、生半夏各等份磨醋,加冰片少许,涂患处皮肤。
(3)对痰核较大服药难消者,可手术治疗。
3、针灸疗法(1)体针:取公孙、丰隆、脾俞、胃俞、鱼腰、合谷、三阴交、四白、攒竹,每次选2到4穴,针刺用泻法。
(2)耳针:选脾、胃、肺、内分泌、眼,行泻法,或用黄荆子作耳穴压丸,胶布固定,保留1周。
其他疗法宜少食辛辣肥厚之品,戒烟酒,饮食宜富含营养而清淡。
预防与护理1、对反复发病的儿童,应检查其是否患痨瘵。
2、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挤压患部。
中医治霰粒肿良方
中医治霰粒肿良方更新时间:2017-10-13核心提示:霰粒肿是很常见一种眼部疾病,会造成患者眼睑红肿,生活中若不注意眼睛的卫生,很容易会形成霰粒肿。
霰粒肿的治疗其实并不难,一些中药也可以治好霰粒肿。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霰粒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希望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霰粒肿的中医治疗方法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腺管排出受阻,腺管内分泌物潴留引起慢性炎症肉芽肿、多见于儿童,成年人也可罹患,上下睑皆可发生,可单发或多发,临床表现主要有睑皮下无压痛硬结,可推动,一般经及时治疗后,对眼及身体无大妨碍。
中医认为,霰粒肿是由脾胃不和、肝火旺盛、积食、便秘、上火、急躁易怒等引起的。
可以通过清热、解毒、凉血等方法对霰粒肿进行治疗。
霰粒肿治疗偏方:1、取蒲公英,野菊花,用水煎服,本方清热解毒。
2、用三七散治疗霰粒肿,其具体做法是取适量的三七磨成粉末,取适量的药物冲服,再用小纱布包裹一些三七粉滴入一些温开水浸湿,敷在患处,在上面放暖水袋来保持温度,每次都要坚持一段时间,连续坚持几天。
3、苦麻菜叶、紫花地丁各等分,压汁涂抹在患处即可。
4、商陆30克,米醋4两,浸泡七天,药绵蘸药醋搽患处。
5、取车前草的叶片在火上烤,柔软之后敷在眼皮患处,脓可排出,而后涂沫麻油少许即可。
6、取新鲜鸭跖草茎1寸长许2段,洗净,用手挟持呈45度角,置于酒精灯(或蜡烛)火上燃烧上段草茎,即可见下段有小珠泡沫液体滴出,用瓶贮存备用。
将滴下的液体,涂于患处及周围。
每日3--5次。
涂药后,患处即觉舒适。
一般2天可痊愈。
7、牛黄清心丸,一次半丸,一天两次。
以上就是关于霰粒肿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希望帮助患者尽早治好霰粒肿。
霰粒肿的生成与我们不注意饮食均衡和用眼卫生有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眼睛的卫生,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做好眼睛的保护。
【老中医】霰粒肿(睑板腺囊肿)效验良方
【老中医】霰粒肿(睑板腺囊肿)效验良方霰粒肿又叫“睑板腺囊肿”,中医称“胞生痰核”,是常见眼科疾病,本病是由于睑板腺分泌过旺,腺管阻塞所致,中医认为系由脾胃二经蕴热与湿痰混结,阻塞胞睑之经络,结成痰核。
方一外敷+内服【主治】:小儿霰粒肿【外治法】:吴茱萸研细末后,用米醋(总酸度大于等于3.5g/100ml)调匀,每日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1周连敷5天。
【内治法】:口服江中牌小儿健胃消食片,1日3次,1次2片,1周为一疗程。
【编按】:吴茱萸辛苦而大热,芳香而燥,气味俱厚,归肝、脾、胃经,有温中散寒,舒肝止痛的作用,且降逆作用强,醋味酸性敛,与吴茱萸调和,可以其酸收之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之性。
涌泉穴是人体位置最低的穴位,可引气血下行。
吴茱萸散外敷涌泉穴可引火下行,清泄脾胃积热,鉴于小儿皮肤娇嫩,调和所用醋的总酸度大于等于3.5g/100mL为宜,否则可烧灼皮肤,引起局部起泡,小儿健胃消食片含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山楂等,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消食、化痰散结之功,80例患儿治疗2~4周,囊肿消失30例,囊肿缩小4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8%。
方二穴位刺血【主治】:小儿霰粒肿【方法】:取双侧耳尖、四缝、太阳、厉兑穴,碘伏常规消毒后,绷紧局部皮肤,用一次性采血针以稳准轻快的手法点刺,按上述4穴的顺序点刺放血,每穴挤出5滴,再用消毒干棉签紧压止血,隔日治疗1次,8次为一疗程。
【编按】:30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痊愈16例,好转计14例,总有效率为100.0%。
刺血疗法具有促使血液循环改善、组织再生和转复、炎症转复的作用,点刺耳尖穴具有清热解毒、消坚散结等作用,四缝穴为经外奇穴,点刺四缝穴具有清利湿热、消肿散结之功效,太阳穴位于目旁,具有清解郁热、明目消肿、泻火散结的作用,厉兑为足阳明胃经之井穴,且目为胃经所过之处,运用'上病下取',点刺放血治疗,可开窍泻热、消肿止痛。
手足远端取穴与目旁太阳穴相结合,共奏清热明目、消肿散结的功效,故获良效,且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治疗小儿霰粒肿中医教你霰粒肿
中医治疗小儿霰粒肿中医教你霰粒肿
如果患者在刚发现自己患上霰粒肿这种疾病的时候,而且霰粒肿还比较小的时候,可以通过中药来对霰粒肿进行治疗,如果病情严重患者可以选择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手术可以让霰粒肿里面的脓液放出去,从而使霰粒肿炎症快速的消除。
霰粒肿是一种眼科疾病,引起霰粒肿主要是因为睑板腺排出管道发生堵塞和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一般霰粒肿的患者,需要及早的进行消炎的,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时候,那么选择消炎治疗是很重要的。
那么,中医治疗小儿霰粒肿呢?
中药治霰粒肿的方法(一):柴胡,射干,白花蛇蛇草,板蓝根,连翘,葛根,荆芥,金银花等。
霰粒肿的形成是眼睑版腺管堵塞的结果,所以需要及时的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以上中药方剂能让患者的霰粒肿逐渐的变小,直至完全吸收,对霰粒肿的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中药治霰粒肿的方法(二):蒲公英,当归,银花,连翘,野菊花,三七,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等。
霰粒肿的治疗需要及时的或足额散瘀额,否则会导致霰粒肿越来越大。
以上中药活血散瘀的作用非常显著,因此能让霰粒肿得到治疗。
霰粒肿比较严重的时候,那么是一定要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的,手术治疗这主要是把霰粒肿里面的脓液放出去,这是为了让霰粒肿炎症快速的消除,因为在霰粒肿手术之后,在眼睑内的伤口是不需要缝合的,一般在手术后天的时间会有少量的血水渗出的,只要清洗干净就可以了,因为眼睛里面有伤口,这是很正常的,只需要使用一些眼药水和眼药膏即可。
患有霰粒肿这种疾病需要及时的治疗才行,就是手术治疗比较彻底的,好的比较快的,但是要注意眼睛部位不要出现问题的,手术之后不能沾水的,不注意不能用脏手揉眼睛的,那么这样问题就会更加的严重,所以患者需要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囊肿】【Cyst of tarsi glandChalazion H00.1】
【别名】
霰粒肿,蚕粒肿中医: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疣病,目疣。
【概述】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及分泌物潴留而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本病病程缓慢,无急性炎症的表现,可单发、也可多发。
上睑较多见,常于囊肿较大时始被注意。
【临床表现】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自觉无疼痛不适或仅有沉重感。
病程进展缓慢。
眼睑皮肤下可触及坚硬肿块,边界清,无红肿压痛,与表面皮肤无粘连,对应部睑结膜面充血呈局限性暗紫色或灰蓝色斑。
小的囊肿可自行吸收消退或逐渐增大,有的囊肿自睑结膜面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于睑结膜面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呈蘑菇状,刺激结膜。
少数可自睑皮肤面穿破。
睑板腺囊肿有时可继发感染,形成内睑腺炎。
【诊断】
『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
(一)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以上睑居多。
(二)眼睑皮下无痛性肿块,大小不一,与皮肤无粘连。
(三)继发感染时,临床表现同麦粒肿。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一)慢性炎症扩展,偶然在眼睑皮下可触及粒至黄豆大小结节,无触痛,正对囊肿处之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白色。
(二)囊肿可向结膜面自然溃破,排出胶样内容物,形成肉芽组织,而有异物感。
(三)病理证实为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症。
凡具备第1-3项即可诊断此病。
【鉴别诊断】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一)睑板腺癌:患者年龄多为老年人,女性多见,不似囊肿可发于任何年龄。
外观上看呈分叶状,色多灰红。
常穿破结膜,呈灰白色菜花样团块,表面可形成溃疡,易出血。
对可疑患者在霰粒肿手术时应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以确诊。
(二)眼睑结核:初发时呈极小结节,类似睑板腺囊肿。
结节逐渐演变为浅性轮廓不清的疼痛性溃疡,呈颗粒状,并常有脓液覆盖。
病理组织有干酪样坏死,是与睑板腺囊肿的主要区别。
【治疗】
『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
(一)小而无症状的霰粒肿,可以不治疗。
(二)大而伴有主觉症状的霰粒肿,可做手术治疗。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一)早期尤其小儿患者可在局部用1%白降汞或2%黄降汞眼膏涂抹,每日3-4次,并按摩热敷,部分囊肿常可吸收消退。
(二)对部分霰粒肿可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龙注入囊腔内,可缩小肿块,促进吸收。
(三)手术治疗:较大的囊肿可行睑板腺囊肿摘除术。
【疗效评估】
『资料』
(一)治愈:硬块或红肿、疼痛均消失,创口愈合。
(二)显效:硬块明显减小,或红肿、疼痛均消失,但留有明显瘢痕。
(三)好转:硬块减小,或红肿、疼痛减轻。
(四)无效:硬块未减小或继续增大,脓肿自行破溃,迁延日久,愈合后瘢痕较大或肉芽组织生长。
【中医概述】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本病属胞睑疾病,胞睑内应脾胃,故本病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凡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上阻胞睑脉络;或恣食炙煿厚味,痰热内生,阻滞胞络,致气血与痰热混结于睑内;或睑内针眼日久不溃,硬结不消,气血痰湿凝聚而发为本病。
若素体脾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可致本病反复发作。
【辨证纲目】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本病辨证有虚实之分。
病初,肿核小,无压痛,属痰湿壅阻胞络;若皮肤微红或睑内红赤明显者,属痰热混结;痰核久患,突然红赤化脓,则属复感风热毒邪。
痰核多发或此消彼生者,多属虚中夹实证。
本病以胞睑内有硬核为特征,应注意与针眼鉴别。
针眼发于睑弦,发病急,局部红肿热痛,硬核与皮肤粘连,压痛明显,溃破后脓出即愈。
而本病则发于眼胞皮里,发病缓慢,病程长,局部皮肤如常,硬结与皮肤不粘连,光滑且推之可移,无压痛。
另外,本病若生于老年人,发展较快或术后很快复发,迅速增长,应注意与眼睑瘤区别。
(一)痰湿阻结证:
1. 证候:胞睑内生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
硬结大者,胞睑隆起,自觉重坠,翻转睑内面,相应部位呈灰蓝色或青灰色。
舌淡苔薄白,脉缓。
2. 辨证:以胞睑内面生硬结,皮色不变,舌淡脉缓为辨证要点。
3. 病机:痰湿阻滞胞睑脉络,致使气血不行,痰瘀阻于睑内,气血混结,故渐起硬结;舌淡脉缓亦为痰湿内蕴之征。
(二)痰热阻结证:
1.证候:胞睑可触及核状硬结,皮色微红,重者红肿,睑内面红赤或相应部位呈紫红色,甚者硬结自睑内面溃破。
全身可有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2.辨证:以胞睑生硬结,睑内红赤,或相应部位紫红,舌红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3.病机:痰郁日久化热,痰热互结阻滞胞络,火重于痰,或复受外邪,故睑内硬结,局部紫红,皮色微红或红肿;舌红脉滑数为痰热之征。
(三)脾气虚弱证:
1.证候:胞睑硬结,日久不消或此消彼长,反复出现。
全身可有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脉弱。
2.辨证:以硬结日久不消或反复出现,舌淡脉弱为辨证要点。
3.病机: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而成痰,阻于胞络,故硬结反复出现;舌淡脉弱为气虚血弱之征。
【中医治疗】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本病多实证,或为痰热,或为痰湿,纵有虚证,亦多虚实夹杂。
故治当以化痰散结立法。
视其不同证情,分别合用清热、燥湿、益气等法。
同时,可在局部配合应用有关外治法,以提高疗效。
(一)辨证选方:
1. 痰湿阻结证:化痰散结。
方药:化坚二陈丸(《医宗金鉴》)加减。
法半夏10g,黄连6g,甘草3g,茯苓10g,陈皮6g,归尾10g,赤芍10g。
日久不消去甘草,加昆布、海藻;术后复发加防风、红花;咽喉发堵者加苏梗、厚朴;胃纳欠佳,加青皮、莱菔子、槟榔。
2. 痰热阻结证: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清胃汤(《审视瑶函》)加减。
山栀仁12g,枳壳9g,苏子9g,煅石膏12g,炒黄连6g,陈皮12g,连翘9g,归尾10g,荆芥穗9g,黄芩10g,防风6g,生甘草3g。
若红肿较盛,加金银花、蒲公英、白芷、赤芍、生地。
3.脾气虚弱证:益气化痰散结。
方药: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减。
党参12g,白术15g,茯苓12g,陈皮15g,半夏12g,黄芪20g,当归12g,生姜三片,大枣数枚。
(二)中成药:
1. 二陈丸:每服6g,每日2次。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痰热互结轻证。
2. 平胃丸:每服6g,每日2次。
本方燥湿和胃,理气化痰,用于本病痰湿阻结型。
3. 内消瘰疬丸:每服6-9g,每日2次。
本方软坚散结,消瘰化痰清热。
适用于痰热互
结证。
4. 六君子丸:每服9g,每日2次。
本方健脾理气化痰,用于本病脾气虚弱证。
(三)其他疗法:
1. 初起局部按摩或湿热敷,促进消散。
2. 外涂疗法:下列方药适用于本病各型初期。
(1)化痰膏:生半夏9g,生南星9g。
共研细末,用醋调涂。
(2)唐氏眼膏:药物、天花粉、天南星、生地、公英各等量,冰片少许,液体石蜡。
制法:将生地、天南星焙干,与花粉、公英共研细末,加入冰片,用醋调成膏,加入少量石蜡油,装瓶封口,置阴凉处待用。
用时外敷患处,勿令入口。
(3)生南星磨醋,加冰片少许,调匀涂患处。
(4)清火眼丸或紫金锭用水调匀,外涂患处皮肤。
(5)生南星和醋磨浓汁,时时搽之,浅者数日即消,深者多搽数日,微微用指甲(局部消毒)挤出白粉即愈。
【中西医结合】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本病为睑板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脂肪性肉芽肿炎证。
在治疗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初期,局部热敷,以促进肿块消散,并用生南星磨醋调涂患处外,同时用化坚二陈汤加减内服。
无效时考虑手术切除。
老年人肿块迅速增大者,应将切除物送病检,排除肿瘤。
霰粒肿红肿赤痛,甚则化脓者,为混合感染,应先按麦粒肿处理,炎证消退后,再按霰粒肿治疗。
对反复发作的病例,可用六君子汤配合化痰散结之品,共奏健脾祛痰之功。
【参考文献】
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P8542.
李巧凤编《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P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