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金融-厦门大学 王艺明)
国际收支及其内容和调节
国际收支及其内容和调节第一篇:国际收支及其内容和调节一、国际收支及其内容和调节1.国际收支的概念演变为三个阶段。
最早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贸易收支;金本位制度崩溃以后,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二战以后,国际收支的含义更为广泛,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收支。
2.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通过编制国际收支平访表反映出来的,它是果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表。
其内容包括经常性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等三个方面。
其中每一个方面又有若干细目,应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3.国际收支编制的方法是复式记帐法。
因此在帐面上应是平访的。
但各种实际交易经常处子不平渐状态。
由于受经济危机、国民收入、货币价值和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往往出现顺差或逆差。
为了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必须采取政策措施进行调节。
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有两种,一种是自动调节机制(金本位制度下);另一种是政策调节机制。
这两种调节机制,尤其是后一种调节机制更要深入理解和把握。
二、外汇、汇率和外汇交易及其风险这是《国际金融》最基本的内容和主线,贯串教材的始终,是学习本课程的重点1.外汇的概念有两种。
即动态意义的外汇和静态意义的外汇。
重点要理解静态含义的外汇,即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它包括外国货币(纸币和铸币);长短期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综合货币和其他外汇资产。
外汇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两种类型。
2.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其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战后产生的,用于欧洲外汇市场)。
外汇汇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①按银行买卖外汇角度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银行还规定现钞汇率(也分买人汇率和卖出汇率。
)②按银行外汇汇付方式区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③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划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叫远期差价,分别用升水、贴水和平价表示其差额程度。
00076 国际金融 第3节 国际收支调节
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可供选择的调节政策主要有: 1.外汇缓冲政策:指政府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或短期的对外 借款来干预外汇市场,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2.需求管理政策:也称改变支出政策,即通过运用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改变国内总需求,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 3.国际经济合作政策。 例如,关贸总协定规定了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 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禁止倾销和限制出口补贴原则、 磋商调解原则等。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
国际收支调节
01 国 际 收 支 失 衡 的 自 动 调 节 机 制 02 国 际 收 支 的 政 策 调 节 、 存 款 准 备 金 03 公 开 市 场 操 作 04 我 国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的 编 制 05 我 国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的 编 制 原 则 、 总 体 分 析 06 吸 收 论
真题讲解(201510)
国际银行同业拆借的交易对象是( )
A.国债 B.商业票据 C.回购 D.存款准备金
真题讲解(201201)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包括( )
A.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B.弹性分析法 C.吸收分析法 D.货币分析法 E.国际借贷说
本节小结
本节主要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存 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编制;原则;总体分析;吸收论。
第三章第一节汇率制度及其选择(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第三章第一节汇率制度及其选择(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第一节汇率制度及其选择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 or Exchange Rate System),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
各国的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三种: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钉住汇率制。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1.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两国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现汇汇率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包括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1816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金本位制度时的固定汇率制;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这两种汇率制度的共同点是: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是按两国货币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的,汇率是围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幅度内波动,因而比较平稳。
在金本位制度下,中心汇率是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也就是铸币平价(Mint Parity)决定的,因而铸币平价是金本位时期决定汇率的基础。
例如:英国规定1英镑的含金量是113.0016格令(Grains),美国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是23.22格令,则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是GBP/USD=113.0016/23.22=4.8665。
市场汇率则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波动。
因为在典型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下,金币本身在市面上流通,铸造的金币与可兑换的银行券以1:1的严格比例保持互换,因而国际间的清算可以选择用外汇也可以选择用黄金,黄金的运送是有一定的费用的。
当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加上向外输送黄金的各种费用时,该国的债务人就会选择用黄金而不是用外汇进行清算,黄金会替代外汇流向国外,因此铸币平价加上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输出点,形成汇率上涨的上限。
《国际金融》第1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非居民。
• 季节性工人:因工作的季节需要在另外一个国家工作后又回到其家庭的工
人,他们是本国的居民。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居民与非居民
➢ 法人居民: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非盈利团体和企业。 • 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是所在国居民 • 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贷:短期资本流入
100 万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收支复式簿记原理及其应用
– 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各个科目通常不是按照借方和贷方的发生总额来记 录,而是按借贷方净额来记录;
– 关于无偿的转移(指二次收入所引起的交易),它并没有对应的经济 补偿,因此必 须借助无偿转移账户来创造一个平衡分录;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居民与非居民】
• 居民(resident) – 经济学概念,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概念; – 又被翻译为常住机构单位 – 定义: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他从事并打算继续从事(无期限或有期限)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和交易。
国际金融课程
课程篇章
01 国际金融基础
02 国际金融实务 03 国际金融宏观管理 04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第1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1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2 国际收支失衡的分析 3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又称国际收支账户,是一国根据 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账户,按 照复式簿记原理,系统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半年、一季或一个月)各 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余额,它集中体现了该国国 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总貌。
国际收支的调节课件
提供发展援助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可能提供发 展援助,帮助区域内较不发达国 家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从 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
全球性经济治理框架下的国际合作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 组织
包括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 织等,这些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推动全球经济议程
国际合作可以在全球经济议程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 积极作用,例如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金融稳 定等。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等 措施,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调节国际收支。
04 国际收支调节的国际合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角色
监测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收集成员国的经济数据,监测其国际收支 状况,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援助
根据监测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成员国提供政策建议,帮助其 调整经济政策,同时提供技术援助,帮助改善经济管理。
促进国际金融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监测和干预,旨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防止 国际收支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
促进区域内的经济
合作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通过推动成 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 内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从而有助 于改善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协调政策立场
在处理国际经济问题时,区域性 国际经济组织可以协调成员国的 政策立场,增强集体谈判能力, 维护共同利益。
详细描述
国际收了该国与外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活动,包括对外贸易、非贸易往来、无偿转移 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总结词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和储备资产变动四个部分。
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米德冲突
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难以将调整汇率作为一种 政策工具来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只有支出增减 政策可供政府使用。这样,内外均衡目标对支出 增减政策的要求上就可能存在着冲突。这一情况 被成为米德冲突。
(三)政策搭配的基本原理
1、丁伯根准则
丁伯根,荷兰经济学家,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 奖获得者(1969)。
丁伯根认为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需要 至少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 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N个独立有效的政策 工具。显然在丁伯根准则下,在固定汇率制度 下,单一的财政政策无法协调内部平衡与外部 平衡两个独立的目标。
国民收 入下降
社会总需求 下降
进口需求 下降
贸易收支 改善
3、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 逆差
本币供应量 相对减少
利率上升
资金内流增加
国际收支 改善
利率机制: 利率 提高
资本流 入增加
国际收 支逆差
外汇储 备减少
货币供应 量减少
金融收 支改善
改善国际 收支逆差
收入机制: 投资 减少
国民收 入下降
公众支 出减少
减少政府开支 增税
市场需求下降 投资下降
国民收入
进口 收支改善
2、货币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
逆差: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顺差: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 提高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
货币供给
物价 利率
收支 改善
3、外汇政策
调整汇率
逆差 顺其自然,使本币贬值 改善贸易收支
顺差 顺其自然,使本币升值 贸易顺差减少
第五讲 国际收支调节
a.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黄金 外流 国际收支 赤字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货币供 给下降
价格 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 盈余
价格 上升
货币供 给上升
黄金 回流
b.信用货币下的价格-货币机制
汇率不变 卖出储备 货币数量 减少 国内价格 水平下降
国际收支 逆差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贸易收支 改善
逆差 外汇升值 本币贬值 刺激出口 抑制进口 国际收支 平衡
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一)需求调节政策 (二)供给调节政策 (三)资金融通政策
(一)需求调节政策
1、国际收支调节的支出增减政策 (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2、国际收支调节的支出转换政策 (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
2、应采取何种政策搭配比较有效? 政策搭配的方案有两种: 一是汇率不变时,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即财 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用财政政策对付内部均衡, 货币政策对付外部均衡。由于我国国内出现总需求大 于总供给的现象,因此,应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付 内部经济失衡。而外部国际收支顺差则用扩张性货币 政策,才能维持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但是中国国内 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稳定采取扩 张性货币政策势必对通货膨胀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是斯旺的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搭配,就是 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付内部均衡,汇率政策对付 外部均衡。目前中国可以同时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抑制过热的总需求和价格水平,而通过人民币升 值来解决国际收支顺差的问题。这种搭配政策工具更 多,效果也更好。
支出增减型 需求数量增减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课件
具体应结合国内的经济状况来考虑: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 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
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
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2
该理论主要分析在收入不变条件下货币 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其围 绕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阐述国际 收支问题,因而将其称弹性分析理论。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3
基本精神: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
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 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 一国 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 收支。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4
弹性论的前提假定 弹性论把汇率水平的调整作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的基本手段,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之前 做了3个前提假定: 假定其他一切条件(利率,商品价格,国民收入等)不 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由此说明, 此理论运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全的弹性.这里的供给 弹性有4个,即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与出口商品相竞 争的外国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国外供给弹性与 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商品的供给弹性.这一假定说明, 既然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贸易收支的 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假定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即国 际收支=出口商品值-进口商品值.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乘数论
由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由哈罗德提出的.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原是反映国内投资和储 蓄自身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即由于” 乘数”的作用,国内投资的增加给国民收入总量 带来的增加要比投资变动本身大得多,而国内储 蓄的增加会以同样的倍数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乘 数论就是凯恩斯主义者将乘数理论推广到开放 经济情况下,把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进 行研究.
第1章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调节政策.ppt
本国货币 供应量减少
利息率上升 减少国内支出 国内价格水平下降
资本流入增加
进口需求减少
出口增加
3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2.纸币本位制下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 赤字 减少 外汇储备 利率自动调节机制 利息率上升 减少国内支出 国内价格水平下降 资本流入增加 进口需求减少 出口增加 (以赤字为例)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
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答案] C
[题组冲关] 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 )
A.公路运输
C.轮船运输
B.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 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 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 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 答案:C
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
三项表述都有错误。 答案:A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响
(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
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 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 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
15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4.汇率政策 ☻局限性: 政策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 ▲进出口商品弹性大小 ▲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及资源转移机制健全程度 ▲J曲线效应 ▲贸易对手的报复行为
我国的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第四节我国的国际储备1979年以后,随着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对外经济交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数额及国际储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国际储备问题日益重要。
同时,金融外汇体制的改革也给我国国际储备及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特点我国于1980年正式恢复了在IMF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目前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同样由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的储备头寸四个部分组成。
由于我国在IMF中所占份额较低,特别提款权和储备头寸仅占我国国际储备的极小比例。
在储备资产管理中,这两类资产各国都无法主动调整。
整体来看,我国国际储备呈现以下特点:1.黄金储备的数量稳定我国实行的是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一定时期内的黄金储备数量也是比较稳定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到1998年,我国的黄金储备,除1979年和1980年为1280万盎司外,其余年份均为1267万盎司。
不过,近年来,我国黄金储备有所下降。
2.外汇储备的增长既迅猛又曲折在1979年至1992年间,我国的外汇储备由国家外汇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两部分构成,国家外汇库存,是指国家通过中国银行兑进与卖出外汇相抵后的余额。
中国银行外汇结存,实际是中国银行的运营资金,即中国银行的自有外汇资金,加上它在国内外吸引的外汇存款与对外借款,再减去它在国内外的外汇贷款与投资之后的余额。
国家外汇库存实际是我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债权,而中国银行的外汇结存则实际是该行的对外负债。
这与IMF 的统计口径有差距,因为一般国际上在计算一国的外汇储备时,通常不包括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外汇业务时所形成的营运外汇结存,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货币当局对这部分外汇资金无权进行无条件的使用。
从1983年起,我国开始对外公布国家外汇储备数额。
由于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贸易“量入为出”,出口额较小,进口也受到严格限制。
当时,人民币牌价由官方决定,无须干预外汇市场,因此外汇储备规模很小。
第一章第四节我国的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第一章第四节我国的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第四节我国的国际收支一、我国国际收支及其统计的发展197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商品进出口业务和侨汇业务,因此我国只编制外汇收支平衡表,用以反映我国的对外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及单方面转移的外汇收支情况。
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各种类型的经济交往,并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国际信贷等方面,发展速度及规模令人瞩目,单纯依靠外汇收支统计已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情况。
为加强宏观管理,需要吸收国际上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
特别是1980年4月我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合法席位,作为该组织的会员国,需要报送国际收支平衡表,因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及中国银行总行1980年开始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1981年制定了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从1982年开始正式编制和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当时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参照基金组织1977年第四版的标准。
1985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公布了我国1982-1984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从1996年开始,我国推出了新的《国际收支申报办法》和《国际收支申报办法实施细则》,按照基金组织的新要求和标准编制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成为国际上最先采用新《手册》原则的会员国之一。
表1-3为我国2002年与2003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从该表中可基本看出这两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表1-3 2001-2002年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单位:千美元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前已述及,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通过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体现。
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了这些经济交易的规模、结构等状况。
对一国某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细致的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为对外经济分析和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与调节
即:出口(货物和劳务); 资本流入,包括: 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 本国(běn ɡuó)对外负债的 增加。
即:进口(货物和劳务);
资本流出,包括:
对外金融资产的增加,
本国对外负债的减少。
2021/11/7
第八页,共71页。
第1节 国际收支(ɡuó jì shōu zhī)及国际收
IMF规定各会员国必须定期(dìngqī)报送 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汇总后定期 (dìngqī)发表在《国际金融统计》上。
2021/11/7
第十五页,共71页。
课堂(kètáng)思考
下列各项分别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哪个项目(经常帐户、 资本帐户或金融帐户),是收入还是支出?
英国人购买强生公司的股票? 美国人从法国航空公司购买飞机票。 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库卷。 中国向印尼提供5000万美元外国援助。 日本人购买加利福尼亚柑橘。 中国银行取消坦桑尼亚的债务(zhàiwù)。 美国银行借入欧洲美元。 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
其他投资(tóu zī)-对外资产
100万美元
2021/11/7
第二十二页,共71页。
附:国际(guójì)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举例
(7)A国某公司购买B国的有价证券共获得收益(shōuyì)20
万美元,存入其在B国某商业银行的账户上;
在A国国际(guójì)收支平衡表中记作:
借(-)
贷(+)
A国在B国的存款 20万美元
证券投资
20万美元
2021/11/7
第二十七页,共71页。
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biānzhì) 举例
(12)C国某投资者用其在A国银行的短期存款(cún kuǎn);购买
国际收支调整
第十六章国际收支调整前面几章我们讨论了汇率和国际收支,但仍然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国家国际收支出现赢余,而有的国家则出现赤字?在特定的时点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国际收支?这些都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中心议题。
在经济日益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收支的均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否对一国经济有很重要的影响。
这一章我们将讨论国际收支的调整问题,着重阐述国际收支的价格调节机制与收入调节机制。
由我们在第一篇所了解到的知识可知,国际均衡是指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达到均衡。
当引入货币因素后,国际均衡还包括外汇市场均衡。
因此国际均衡意味着各国国际收支是平衡的。
如果因某些市场的失衡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那么国际收支将通过何种渠道恢复平衡?在国际金融理论里,讨论比较多的国际收支调整过程主要有两种机制:一是价格调节,如通过汇率和货币量的变动来影响商品、劳务以及金融资产的价格,恢复国际收支的均衡;二是收入调节,如通过总支出或生产的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
下面要介绍的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属于前一种调节机制;而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则属于后一种调节机制。
第一节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方法(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在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整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弹性论。
这一理论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易贝尔提出,后来经过罗宾逊、麦克勒普和哈伯勒等人的努力,发展成为国际收支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假设前提为汇率调整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汇率制度可以是固定汇率制,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或管理浮动的汇率制,但不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
事实上,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方法就是在国内外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采用弹性方法分析汇率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果。
货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有两种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调节前已述及,按照贸易收支、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等不同国际收支口径衡量,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经常发生的。
巨额的、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均不利于经济稳定和发展,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不平衡的程度和方向,从而产生了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
各国政府在调节本国国际收支时,一般都会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来选择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尽量避免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内经济带来消极影响;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对其他国家的刺激等。
这里我们主要以国际收支逆差为例来进行分析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市场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失衡会引起国内某些经济变量的变动,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在完全或接近完全的市场经济中,国际收支可以通过市场经济变量的调节自动恢复平衡。
当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只有在纯粹的自由经济中才能产生理论上所描述的那些作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干扰自动调节过程,使其作用下降、扭曲或根本不起作用。
1.货币一价格机制“货币一价格机制”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52年最早提出来的,其论述被称为”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
”货币一价格机制”与”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的主要区别是货币形态。
在休谟的时期,金属铸币参与流通,而在当代,则完全是纸币流通。
不过,这两种机制论述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原理是一样的。
在金本位条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意味着对外支付大于收入,黄金外流增加,导致货币供给下降;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物价下降,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也下降,出口增加,国际收支因此而得到改善。
反之,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时,意味着对外支付小于收入,黄金内流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物价上升,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也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顺差趋于消失。
这一过程可用图1-1来描述。
图1-1货币价格自动调节机制过程图“货币一价格自动调节机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相对价格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对外币需求的增加使本国货币的汇率下降,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这一过程可用图1-2来描述。
图1-2货币价格自动调节机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正好相反,这里就不再说明。
2.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该国的国民收入、社会总需求会发生变动,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削弱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及进口需求下降,从而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收入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下(见图1-3所示)。
图1-3 国民收入的自动调节机制国民收入下降不仅能改善贸易收支,而且也能改善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
国民收入下降会便对外国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从而整个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3.利率机制利率机制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该国的利率水平会发生变动,利率水平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该国的货币存量(供应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资本与金融项目得到改善。
同时,利率上升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收支也会得到改善。
利率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下(见图1-4所示)。
图1-4 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二、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市场失灵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将被削弱或失效,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政府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的手段多种多样,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措施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1.外汇平准基金中央银行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外汇平准基金。
当国际收支发生短期不平衡时,通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来调节外汇供求,影响汇率,从而推出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改善国际收支。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政策,它的主要工具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
财政政策通常用作调节国内经济的手段,但由于总需求变动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物价和利率,启动国际收支的货币和收入调节机制,因此财政政策成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如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如削减政府开支,或提高税收,迫使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相对下降,从而有利于出口,压制进口,改善贸易收支及国际收支。
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很大时,政府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扩大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以扩大总需求,增加进口及非贸易支出,从而减少贸易收支及国际收支顺差。
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以及法定准备金率。
由于货币供应量变动可以改变利率、物价和国民收入,启动国际收支的货币和收入调节机制,因此货币政策成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时,主要采用改变再贴现率以此影响市场利率的政策。
如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中央银行可提高再贴现率,市场利率也随之上升,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物价开始下降,从而有利于出口,压制进口,改善贸易收支。
同时市场利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吸纳国外资本,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可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由此调节内部均衡,但它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为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可能同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
因此,政府选择财政货币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时,要注意时机选择。
4.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指一国通过调整本币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
如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可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强本国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同时,国外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逐步恢复平衡。
反之,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可使本国货币升值,本币升值刺激进口、减少出口,二者共同作用于贸易收支,使贸易顺差减少,国际收支逐步恢复平衡。
当然,汇率政策除了影响国际收支外,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其他方面。
5.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贸易管制和财政管制等形式。
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学理论多半不赞成采用直接管制,但在国际收支发生较严重的困难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采用过直接管制。
(1)外汇管制。
主要指一国政府通过有关机构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行政手段干预。
外汇管制通常由中央银行、外汇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来执行。
各国常用的外汇管制手段包括:①限制私人持有外汇,如规定出口商必须将全部或部分外汇收入按官方价格出售给国家。
②限制私人购买外汇,如限制进口商购买外汇的数量。
③限制资本输入,如提高非居民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对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收利息;限制非居民购买本国有价证券;限制企业利用外债等。
④限制资本输出,如限制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货币可兑换性;限制居民存款项目向非居民存款帐户的资金转移;征收利息平衡税等。
⑤实行复汇率制,即针对国际结算的不同项目或不同商品分别为本国货币规定不同的汇率。
⑥禁止黄金输出,限制个人携带本币进出国境的数量。
当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管制原则上持否定态度。
(2)贸易管制。
主要指一国政府直接限制商品进出口数量的政策手段。
各国常用的贸易管制手段包括:①进口配额制,即政府规定一定时期某种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
②进口许可证制,即政府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来限制进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③规定苛刻的进口技术标准,包括卫生检疫条件、绿色环保要求、安全性能指标、技术性能规定、包装和标签条例等。
④歧视性采购政策,如要求政府部门和企业尽量采购国产商品,限制其购买进口商品。
⑤歧视性税收政策,如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销售税、消费税和牌照税等。
(3)财政管制。
主要指一国政府通过有关机构,如财政部、海关和官方金融机构等管制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成本,从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
各国常用的财政管制手段包括:①进口关税政策,如提高关税税率来限制进口数量,或降低某些进口生产资料的关税来扶植本国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②出口补贴政策,如对出口产品发放价格补贴和出口退税等。
③出口信贷政策,如官方金融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优惠贷款;以优惠利率贴现出口商的票据;政府对出口商或出口商银行提供信贷担保等。
直接管制手段成为政府调节国际收支基本手段时,优点是明显的:①见效快,较少通过市场机制的中间环节。
②由于它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较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效地采用这种手段,即它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③其效力容易测定。
④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面较小,政府在采用这种调节手段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⑤使政府对经济的调节深入到微观领域,可克服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宏观调节手段的某些局限性。
当然,直接管制手段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基本手段也有弊端:①容易受到对方的报复,从而给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带来消极影响。
②它本身要耗费一定的行政管理费用和信息成本。
③可能扭曲市场价格信号,使市场机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发挥自身优势。
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会削弱国内企业的创新动力。
⑤可能产生寻租行为,助长不正之风,如配额、许可证分配中经常出现权力和金钱的交换。
6.供给调节政策在运用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时,不应忽略社会总供给的作用。
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制度创新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达到增加社会产品(包括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供给政策具有长期性,虽然在短期内难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可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从而为实现内外均衡创造条件。
(1)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正确的产业结构规划,鼓励发展和扩大一部分优势产业,对一些缺乏根本竞争力的产业部门进行调整、限制,乃至于取消。
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目的,在于克服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流动的障碍,使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能适应世界市场的情况,从而达到减少乃至消除结构型的国际收支失衡。
(2)科技政策。
现代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水平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