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的用法于注意事项
填关联词的方法与技巧

填关联词的方法与技巧
关联词是中文语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表示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填关联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把握常见的关联词:常见的关联词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并列、假设、反问等。
掌握这些常用关联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2. 注意上下文:关联词的使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果上下文缺乏信息,那么使用关联词就可能导致语义错误。
3. 善于利用语境:在填关联词时,要善于利用语境,有些关联词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才有意义。
4. 使用语境中的关联词:在中文语法中,有些关联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可能与字面上的含义不同,需要根据语境来理解其含义。
下面是一些技巧:
1.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在填关联词时,要根据句子的语境来判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例如,在表示因果关系的语句中,可以使用“因为”、“所以”等关联词;在表示条件关系的语句中,可以使用“如果”、“除非”、“才”等关联词。
2. 利用副词修饰:有些关联词可以用副词来修饰,例如“却”、“然而”、“却不然”等。
通过副词的修饰,可以更准确地表达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3. 注意语气的变化:在填关联词时,要注意语气的变化。
有些关联词可以根据语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法,例如“必须”、“必然”、“可
能”、“也许”等。
4.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关联词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语法概念,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可能会让听众或读者难以理解。
在填关联词时,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关联词填空的诀窍

关联词填空的诀窍
关联词是指用来连接句子、段落或文章的词语,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
在写作中,正确使用关联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更加流畅。
下面是一些以关联词填空的诀窍,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联词。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并列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比较连词、时间连词等。
在使用关联词时,我们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我们需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
关联词通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头、中间或结尾,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
在句子开头使用关联词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让他们更加关注文章的主题;在句子中间使用关联词可以连接不同的句子,使文章更加连贯;在句子结尾使用关联词可以强调文章的结论或总结。
我们需要注意关联词的用法。
关联词的用法有时会受到语法和语境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例如,在使用比较连词时,我们需要注意比较的对象和范围;在使用因果连词时,我们需要注意因果关系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正确使用关联词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易于理解,从而提高文章的质量和
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关联词的用法,以便在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关联词的语法规则

关联词的语法规则
关联词是连接词与连接词组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句子更加流畅地组织起来。
在使用关联词时,我们需要遵守一些语法规则,以确保句子的语法准确性和连贯性。
1. 使用逗号与关联词连接短语或从句。
- 当关联词引导一个短语或从句时,我们需要在其后面使用逗号,并将短语或从句放在逗号之后。
例如:
- 他研究努力,因此他取得了好成绩。
- 我们要明智地选择朋友,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2. 使用分号在句子中分隔两个独立的句子。
- 当两个句子之间存在一种逻辑或意义上的联系时,我们可以使用分号将它们分隔开。
例如:
- 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
- 他有很多爱好;篮球、游泳和音乐都是他的兴趣。
3. 使用逗号与关联词连接并列的词、短语或从句。
- 当关联词在句子中连接并列的词、短语或从句时,我们需要
在其前后使用逗号,以确保句子结构的清晰。
例如:
- 我喜欢运动,包括跑步、游泳和篮球。
- 她是一个勤奋、聪明且有创造力的学生。
4. 注意关联词的正确使用位置。
- 关联词应该放在句子的合适位置上,以确保句子的意思清晰
明了。
例如:
- 当她错过了公交车时,她决定步行回家。
- 她决定步行回家,因为她错过了公交车。
关联词的语法规则是帮助我们使用关联词时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通过正确应用这些规则,我们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连贯和易于理解。
关联词语使用五忌

关联词语使用五忌: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示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及个别介词和短语叫做关联词语。
它是各类复句不同的事理关系的形式标志,能帮助我们明、认识分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关联词语运用得好,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积极作用;运用得不好将会导致一些语法错误。
故在复句中运用关联词应五忌。
一、忌辨析不明有些关联词语意思相差甚微,用法相似;有些关联词语形似而神异,应用时应特别加以区别。
“尽管”与“不管”开似,只一字之差,但用法与意义完全不同。
“不管”是表排除一切条件,是无条件式条件复句的关联词语;“尽管”是让步语气的转折复句的关联词。
如:①不管你认不认识,见了谁都打招呼。
②尽管他说得有点过分,但总是为咱自己好。
另外,像“不是……而是……”只有一字之差,用不着法与意义却完全不同。
前者表选取择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
如:③其实这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堡垒。
④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
有些关联词语,即使是表示同一逻辑事理关系,但它们在意义上也有细微的差别,不能互换。
如“只有……才……”与“只要……就……”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但前者表示的是必要条件,后者表示的是充分条件。
如:⑤只有走这条路,才能顺利登上华山顶峰。
⑥只要走这条路,就可以到达罗马。
有的关联词与不同的关联词语搭配,所反映的事理逻辑关系也不同。
如:⑦他既不说好,也不说坏。
(表并列)⑧他对我来说,既是严师,更是挚友。
(表递进)⑨敌人既敢来侵犯,就消灭他。
(表因果)二、忌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用的时候,都有相应的搭配形式,彼此相互照应。
如:“如果……就……”、“不管……都……”、“尽管……却……”、“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如果反不能配对的关联词扯在一起,将表示不出一定期的事理关系,甚至会出现语法错误。
如:⑩外国代表团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民就热情地拆接待他们。
只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只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较好成绩。
关联词语用法口诀

关联词语用法口诀
以下是 8 条关联词语用法口诀及例子:
1. “不但……而且……”,强调递进关系深。
- 例子:你看那朵花不但颜色鲜艳,而且香气扑鼻啊!
2. “一边……一边……”,两者同时能并行。
- 例子:她一边哼着歌,一边欢快地跳着舞,多开心呀!
3. “因为……所以……”,因果关联讲得清。
- 例子: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就不出门了,这不是很正常嘛。
4. “虽然……但是……”,转折意味要记明。
- 例子:他虽然年纪小,但是特别懂事呢,厉害吧!
5. “即使……也……”,假设情况也能行。
- 例子: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不能退缩呀,得勇往直前!
6. “要么……要么……”,二者择一很分明。
- 例子:你要么现在就去做作业,要么等会儿就别玩游戏了,自己选呗!
7. “既……又……”,并列特点挺鲜明。
- 例子:这个苹果既大又甜,哇,吃起来真爽啊!
8. “只要……就……”,条件满足事就成。
- 例子: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呀,加油啊!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关联词语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中可太重要啦,掌握好它们,能让我们的话更有条理、更有趣呢!。
关联词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关联词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3.递进句。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句。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
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句。
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
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弄清两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再从已知的关联词语中选取相适应的一类。
常用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技巧

常用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技巧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小编为您收集以下常见关联词及用法:推荐1、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还是……、要么……要么……例:①这支钢笔是小明的,还是小花的?②晚上我或者看书,或者帮妈妈干活。
③每天上学,不是小明来找我,就是我去找他。
④我们种蓖麻呢,还是种向日葵?⑤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
2、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还……例:①奶奶虽然满头银发,但是行动仍然十分利落。
②尽管张海迪大姐姐身体残废了,可是她还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假设关系: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例:①如果我们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体育成绩就会提高。
②即使把它拎起来,它也不会醒。
③哪怕土炮声音再大,蝉也是听不见的。
4、条件关系: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例:①只要多读多练,作文就会进步。
②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坚持按时上学。
③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
5、因果关系: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
常用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例:①李明因为刻苦学习,所以成绩优良。
②既然我敢写,就不怕发表。
③张思德的死之所以比泰山还重,是因为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
6、取舍关系:分句表示两种情况,选取一种,舍弃一种。
关联词的用法技巧讲解

关联词的用法技巧讲解
一、什么是关联词?
在中文语境中,关联词是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以表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语义关系的词语。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虽然”、“但是”、“而且”、“因此”等。
二、使用关联词的技巧
1. 明确关系:首先要明确你想表达的逻辑或语义关系,例如转折、并列、因果等。
选择一个与之匹配的关联词。
2. 准确使用:不要滥用或乱用关联词。
每个关联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确保你使用得当。
3. 自然流畅:在句子中使用关联词时,要确保整个句子读起来自然、流畅,不要给人突兀的感觉。
4. 避免冗余:尽量避免使用冗余的关联词,例如“但是”与“尽管”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
5. 注意语气:某些关联词可以传达出特定的语气,例如“居然”可能带有讽刺的语气。
在选择和使用时要注意这一点。
三、常见关联词及其用法
1. 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强调后者。
虽然今天下雨了,但是我们的活动还是如期进行。
2. 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强调后者。
他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做得非常好。
3.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因为天气很好,所以我们决定去野餐。
4. 但是…:表示转折关系。
我想要这个礼物,但是太贵了。
5. 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她一直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通过明确你想要表达的逻辑或语义关系,以及注意以上几点技巧,相信你能更好地使用中文的关联词。
语文必备:小学语文关联词的运用方法

语文必备:小学语文关联词的运用方法小学语文关联词的运用方法小学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重要环节,语文学科是考生入学考试中不可或缺的科目。
而要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掌握好语文关联词的运用方法。
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一些关联词,不仅可以让文章条理性更强,而且可以使文章的叙述更加流畅,更有一定的逻辑性,从而更好地达到表述文章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学语文关联词的运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关联词。
关联词,也叫过渡性词语,是指那些可以与其它词语或句子形成语义和逻辑关联的词语。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渡性词语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表达更加清晰。
其次,我们需要掌握关联词的种类。
通常,关联词主要可以分成同义转换、递进关系、对比关系、列举序列、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等几类。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关联词的使用方法:1. 同义转换同义转换也称意义转换、换句话说,是指通过更换词语,将同一意思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用于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例如:“我坚信,你会成为一位优秀的运动员。
” 可以转化为:“我相信,你将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
” 多数用语之间取其一用即可。
2. 递进关系递进关系也称为承上启下,是指一个观点向另一个观点的发展过程。
例如:“我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使我更加自信,信心倍增。
” 另外,递进关系还常常用(1)表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2)表示思路深入的过程,(3)表达由近及远的范畴。
例如:“我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出门上学。
”、“我读了这本书,发现写得非常好,想起来还有很多东西要了解和学习。
”、“中国有6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每个民族都有不少的习俗和文化。
”3. 对比关系对比关系常常被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中,用来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
如:(1) 男女之间有很大不同。
女孩子通常比男孩更爱说话,而男孩则喜欢玩游戏。
(2) 学霸和学渣有很大不同。
学霸通常用功读书,学渣则懒惰不愿意学习。
八大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

八大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一、时间关联词语1.先后关系:首先、其次、再者、最后、随后、终于、最终例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关键点;其次,我们要分析问题的原因;最后,我们可以制定解决方案。
2.同时关系:同时、与此同时、与此同时、一边…一边…例如:与此同时,他们还在进行市场调研;一边吸收知识,一边不断实践。
3.连接过程:接着、然后、随之、随着、此外例如:完成了设计工作,随着用户反馈的不断积累,产品逐渐得到完善。
二、因果关联词语1.原因展开:因为、由于、所以、因而、由此可见、可见例如: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需要调整产品策略。
2.结果呼应:因此、于是、继而、结果、所以、致使例如: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加大生产力度。
3.条件转折:即使、尽管、虽然、但是、然而、不过例如:虽然市场环境不够理想,但我们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发展。
三、转折关联词语1.对立关系:而、却、然而、而且、与此同时例如:他们虽然未能完成任务,但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让步关系:即使、尽管、虽然例如:即使面临困难,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3.递进关系:不仅如此、甚至、再者、更重要的是例如:他不仅如此说,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四、比较关联词语1.对比关系:与…相比、相反、相似、相反例如:与A方案相比,B方案执行效果更好。
2.对照关系:相对而言、相比之下、相应的例如:相对而言,新员工的学习能力更强。
3.比较级:更、还是、比如、以及例如:这次活动比上次更加成功。
五、并列关联词语1.同等关系:既…又、和、与、不但…而且例如:他既是公司的设计师,又是负责人。
2.同步进行:一边…一边、不仅…还、不但…而且、而且例如: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是他每天的日常。
3.各种类型并列:而且、或者、以及、而、加上例如:他性格开朗,而且能力出众,是公司的得力干将。
六、举例关联词语1.例如:比如、例如、如、以…为例例如:很多大公司,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是国内知名企业。
2.举例说明:以…为例、举例说、拿…来说例如:以创业为例,进入市场前需要充分调研。
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技巧详解

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技巧详解关联词是连接语句的大桥,在文段中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在小学语文中,这也是学习的重点。
必须要掌握。
关联词是什么第一,连接分句的词语,使句意连贯通顺,听起来舒服;第二,表明句子前后的关系;第三,关联词是复句的特定标志;常见关联词分类【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例: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因果关系】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而………因此……既然…那么………因为……之所以……是因为……例: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可是……尽管…还是…例: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②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指:句子中通常有两种行为,但更偏向另一种行为,一般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或者…或者…宁可…也…不是…就是…与其…不如…例: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要是…就…假如…就…倘若…就…即使…也…例: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例: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而且…不仅…还…例: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关联词的用法口诀

关联词的用法口诀
1. “前后要是同主语,主语放前不用急。
”比如“我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
”,这里前后都是“我”这个主语,放在前面就对啦!
2. “主语不同放后边,关联词语别乱来。
”像“我虽然很累,但他还在坚持。
”这样,主语不同,关联词放后面才合适哟!
3. “要是并列要记牢,一边一边不能少。
”“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这不就是很典型的并列嘛!
4. “转折关系就用但,虽然可是常常见。
”“虽然今天下雨了,可是我依然要出门。
”看到没,这就是转折哦!
5. “因果关系用因为,所以一定在后面。
”“因为他生病了,所以没去上学。
”多清楚呀!
6. “条件关系常用如果,那么随后紧跟来。
”“如果明天天气好,那么我们就去爬山。
”可别用错啦!
7. “递进关系要注意,不但而且用仔细。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优。
”这不就是在层层递进嘛!
8. “选择关系有要么,要么不能忘呀。
”“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是不是很好理解呢!
我觉得掌握好这些关联词的用法口诀,对我们的语言表达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呢,能让我们的话说得更准确、更精彩呀!。
关联词的方法和技巧

关联词的方法和技巧
关联词是表达一个概念或理论时使用的一种作法,运用它可以很
好地传达含义。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些有关关联词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牢记关联词的原则:用有意义的单词来表达一个概念或
思想。
举个例子,“服务”、“指导”和“咨询”可以表达出“帮助”的意思,而不用一般的“帮助”字眼。
尽量使用正式的、技术性的术语,相比普通的字眼,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概念或思想。
其次,要注意应用术语或技术性表达时,不宜过于多。
只要使用
几个高级词汇就可以精准传达概念,一旦涉及太多技术术语,就会难
以表达。
在使用高级词汇时,需要极大的细心。
比如,“认识”和“领悟”有着相似的意思,但它们在词义上并不完全一致,所以要使用恰当的
词语。
此外,要做到内容贴合,词语之间要呼应,以此避免内容空洞或
不连贯。
比如,“按时完成任务”和“规划科学有效”可以作为中心
语句,然后使用“满怀信心”、“深入实施”等协调性单词来串联起
词语。
另外,要注意单词的语气,确保每一个单词都能够与其他词语结合,表达出统一的意思。
在使用语气时,要注意避免褒义和贬义之间
的冲突。
最后,要多多研究背景,以便更好地了解涉及的技术术语,更有
助于准确地使用专业性词汇。
以此来说,需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对
所用词汇进行更多了解和学习。
总之,使用关联词的方法和技巧,要恰当地使用高级词汇,注意
内容的一致性和内容的贴合,多多研究和了解所用的技术术语,以免
犯错。
关联词语运用的方法与技巧

一、关联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中起关联的作用,它使前后意思联系更加密切,层次更清楚明了,表达更有逻辑性。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认识和学会使用以下几种关系的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既……也(又) ;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递进关系常见的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也;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反倒)。
3、选择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或者 (或是) … … 或者 (或是);是……还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宁肯)……也不。
4、转折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虽然(虽、尽管)……但是(可是、却) 。
5、因果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为;因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6、假设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假如、假话、假若、要是、倘若) … … 就(那么、那、那就);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总、仍然) 。
7、条件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还、也)二、考试时常见的题型有: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但……还…… 只有……才……例① 我们不但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还要多读课外书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② 我遇到过许多学者,虽然他们庄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是他们教给我的远远不及那位小学老师。
③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按时完成。
分析:先要读懂每个句子意思,看它属于哪种关系,然后在括号里填上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意思不变。
如例句①是递进关系,应填(不但……还……) ;例句②是转折关系,应填(虽然……但是……)。
例句③是假设关系,应填(即使……也……) 。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例①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递进关系)② 我常常去探望青鸟的巢。
小学语文关联词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

小学语文关联词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小学语文关联词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一、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
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
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
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例如: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
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1.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小不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
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
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
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
例如: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的使用姓名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区别,以及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老师们虽然非常忙碌劳累,但是为了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很高兴。
同学们不但展示了才艺,而且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家长们都说:“与其让孩子们埋头苦读,不如现在这样轻松学习。
”2、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老师们非常忙碌劳累,为了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很高兴。
同学们展示了才艺,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家长们都说:“让孩子们埋头苦读,现在这样轻松学习。
”什么叫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句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在各级语言单位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它的作用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
常见关联词有哪些种类:1、表示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
常用“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既……又……”等关联词语。
如:我不是不会唱歌,而是嗓子哑了,唱不出来。
(1、)我喜欢()看书,()听音乐。
(2、)他的字写得()快,()好。
(3、)这本书()我的,()小明的。
(4、)这件物品()美观,()经济。
2、表示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如:他不仅会唱歌,还会写歌。
(1、)他干活()速度快,()质量好。
(2、)他()聪明,()还很勤奋。
(3、)姐姐()会唱歌,()会跳舞。
(4)爸爸()会开摩托车,()会开汽车。
3、表示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
常用“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 等关联词语。
如:这个瓶子是你打碎的,还是小明打算的?(1)每天上学,()王洁来找我,()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2)()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3)()在这里塞车,()走着去。
(4)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5)这本书()我的,()小明的,4、表示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的意思完全相反或相对。
关联词语大全及注意事项

关联词语大全及注意事项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尽管……但是………… 却…………然而…………但是……虽然... ...却既然......也......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那么......即便…也……即使……也……倘若……就……要是……就……倘若......便......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会儿…… 一会儿……既……又……又... ...又... ...一面...一面...有……有……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选择关系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与其……不如……宁可宁愿……也不决不……后两种给出了一个正确结果和一个错误结果,与其句选后者,宁可句选前者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承接关系先……再……首先……接着……然后……再……又先……然后……接着……最后……一……就……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却…………是……是……注意事项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
”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
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
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例如: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并列复句常由分句直接组合而成,有时借助关联词语组合。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也”“又”“还”“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等等。
(2)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
分句间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更”、“而且”、“甚至”、“尤其”、“特别”、“何况”、‘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也、还、甚至)……”、“尚且……,何况,…”等。
(3)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
选择复句有两种。
一种是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示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所取舍,常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关联词语。
另一种是无取舍的选择复句,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常用“或者……”、“也许……,也许……”等关联词语,表示几种可能性是相容的,并不互相排斥;也常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等关联词语,表示两种可能性是不相容的,不能同时存在。
(4)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
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这类复句常用“虽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却)…”、“然而”、“不过”等关联词语。
(5)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
这类复句两个分句。
间的关系有两种。
一种是说明因果关系,有的两个分句是前因后果,有的两个分句是由果朔因。
常用“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关联词语。
另一种是推论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依据或前提推出的结论。
一般用“既然,…,就…,”等关联词语来表示。
(6)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如”、“假若”、“倘若”、“要是”等,它们常和副词“就”、“便’等配合使用。
(7)条件复句一般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只有”、’‘除非”等,它们常和副词“就”、“便”、“才”等配合使用。
关联词语使用五忌:
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示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及个别介词和短语叫做关联词语。
它是各类复句不同的事理关系的形式标志,能帮助我们明、认识分句
之间的组合关系。
关联词语运用得好,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积极作用;运用得不好将会导致一些语法错误。
故在复句中运用关联词应五忌。
一、忌辨析不明
有些关联词语意思相差甚微,用法相似;有些关联词语形似而神异,应用时应特别加以区别。
“尽管”与“不管”开似,只一字之差,但用法与意义完全不同。
“不管”是表排除一切条件,是无条件式条件复句的关联词语;“尽管”是让步语气的转折复句的关联词。
如:
①不管你认不认识,见了谁都打招呼。
②尽管他说得有点过分,但总是为咱自己好。
另外,像“不是……而是……”只有一字之差,用不着法与意义却完全不同。
前者表选取择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
如:
③其实这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堡垒。
④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
有些关联词语,即使是表示同一逻辑事理关系,但它们在意义上也有细微的差别,不能互换。
如“只有……才……”与“只要……就……”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但前者表示的是必要条件,后者表示的是充分条件。
如:
⑤只有走这条路,才能顺利登上华山顶峰。
⑥只要走这条路,就可以到达罗马。
有的关联词与不同的关联词语搭配,所反映的事理逻辑关系也不同。
如:
⑦他既不说好,也不说坏。
(表并列)
⑧他对我来说,既是严师,更是挚友。
(表递进)
⑨敌人既敢来侵犯,就消灭他。
(表因果)
二、忌搭配不当
复句中关联词用的时候,都有相应的搭配形式,彼此相互照应。
如:“如果……就……”、“不管……都……”、“尽管……却……”、“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如果反不能配对的关联词扯在一起,将表示不出一定期的事理关系,甚至会出现语法错误。
如:
⑩外国代表团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民就热情地拆接待他们。
只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只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较好成绩。
关联词语“无论”一般与“都”搭配;不能与“就”搭配。
“只要”一般与“就”搭配,不能与“才”搭配。
故以上两句不能正确表示出分句间的事理关系,出现了语病。
当然,有的关联词语可以与不同的关联词语搭配,表示一定的事理关系。
如:“不是……就是(而是)……”、“然……更(又/也)……”等,应加以留心。
三、忌关联词语不完整
复句中的大部分关联词语,可以省去其中的一个,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如:
因为天下雨,所以明天的活动会取消。
虽然他年纪很大,但体力仍十分充沛。
这两句中的“因为”“虽然”均可以省写,但如果要省去年一个关联词,常常要将后两句的位置颠倒。
如:
今天天气不错,虽然有点风。
但如果随意省轿略应有的关联词语,则会使语意不明,造成语病。
如:
桂林山水不仅以它的秀丽多姿吸引了无数游客,以它的奇特风貌把人们带入梦幻的仙境。
如果说西安是以它丰富的名胜古迹闻名于世界,桂林则是以它秀丽的自然风光获得“甲天下”的美称。
这两句均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
/句中“不仅”之后应有一个“而且”相搭配;/句中如果之后应有“那么”与之相搭配。
因此,它们分别表示不出递进关系与假设关系,使句意不明,造成语病。
特别是对那些只能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则更不能省。
如“I不是……而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除非……才……”等。
四、忌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是由关联词语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副词只能放在谓语之前主语之后,但起关联作用的连词在句中的位置相对较灵活一些,一般肥下几种情况:
1、在后面分句里,一般放在主语之前。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2、在前一分句里,且前后两分句的主语相同一般在主语之后。
他这两手不但坚硬,而且灵巧。
你既然知道这件事,就不应该瞒我。
3、前一分句是,且前后两分句的主语不同,一般应放在主语之前。
不但戏剧家要“练功”,作家也要“练功”。
假如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
当然,有时也可用在主语之前,且前功尽弃后移动并不影响句子的意思的。
如:你只要说王林青家有病,他就会来的。
只要你说王林青家用病,他就会来的。
如果不符合以上几个规则,就会出现语言不由衷,如以下几个句子:
小王发音不仅很清晰,而且笔法也很流畅。
这篇文章观点不是有问题,而是材料安排不当。
不但他这两手坚硬,而且灵巧。
以上//两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前因为前后两分句的主语不同,/因两分句的主语相同,故加点的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后。
五、忌关联词语表示的事理逻辑关系与分句间的意义不一致
复句间的关联词语是用来表示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的,因此必须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语病。
如:因然许多猎奇者与研究者的“光临”,环境已慢慢改变,然而“女人国”是不会消失的。
这个句子中使用的关联词语是转折关系的,但前后两分句间并不存在转折关系,倒是存在因果关系,故应将这组关联词语改为“由于……因此……”。
又如:
他已经跑了三千米了,而且还不觉得累。
这一句中使用了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且”,但前后两分句间并不存在递进关系,而是砘转折关系,故应将“而且”改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