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试验果蝇诱变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因其繁殖周期短、易于培养和观察,成为了许多遗传学实验的理想选择。

本实验旨在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探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表现型的变异。

实验设计:实验使用了两个具有明显表型差异的果蝇品系:A品系为黑色眼睛、红色身体;B品系为红色眼睛、黑色身体。

实验中,我们将A品系与B品系进行杂交,并观察F1代和F2代的表型分布情况,以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

实验过程:1. 实验前,我们首先培养并繁殖A品系和B品系果蝇,确保实验所需的足够数量。

2. 在实验开始时,我们将A品系和B品系的果蝇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培养瓶中,以避免杂交前的交叉繁殖。

3. 在杂交过程中,我们将A品系的雄性果蝇与B品系的雌性果蝇进行交配,确保每组杂交中的配对数量相等。

4. 杂交完成后,我们将交配后的果蝇分别放置在标记有代号的培养瓶中,以便后续观察和记录。

5. 我们观察并记录了F1代果蝇的表型,包括眼睛颜色和身体颜色。

6. 接下来,我们将F1代果蝇进行自交,培养出F2代果蝇,并观察并记录其表型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F1代果蝇的表型均为红色眼睛和黑色身体,与B品系相同。

这表明红色眼睛的性状是显性遗传性状,而黑色身体的性状是隐性遗传性状。

在F2代果蝇中,我们观察到了红色眼睛和黑色身体两种表型的存在。

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我们预计红色眼睛和黑色身体的表型比例应为3:1。

然而,我们实际观察到的表型比例略有偏离,为2.8:1。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中的样本数量较少,导致统计结果的误差。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果蝇基因的遗传规律。

红色眼睛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状,而黑色身体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状。

这意味着只要果蝇携带了红色眼睛的基因,无论其携带的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其表型都会表现为红色眼睛。

而只有当果蝇同时携带两个黑色身体的基因,才会表现出黑色身体的表型。

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

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

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七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七果蝇的伴性遗传09级生物技术2班中午组李昭慧汪琼燕一、目的一、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置方式;二、正确熟悉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不同。

二、原理1910年,摩尔根在实验室中无数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蝇。

让这只白眼雄蝇与野生红眼雌蝇交配,F1尽是红眼果蝇。

让F1的雌雄个体彼此交配,则F2果蝇中有3/4为红眼,l/4为白眼,但所有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的。

这表明,白眼这种性状与性别相连系,外祖父的性状通过母亲遗传给儿子。

这种与性别相连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就是伴性遗传。

摩尔根等对这种遗传方式的解释是: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动物,控制白眼的隐性基因(W)位在X性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却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若是这种解释是对的,那么白眼雄蝇就应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其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F1杂型合子(Ww)雌蝇则应产生两种卵子: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红眼基因(W);另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后者若与白眼雄蝇回交,应产生1/4红眼雌蝇,l/4红眼雄蝇,1/4白眼雌蝇,l/4白眼雄蝇。

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样,表明白眼基因(W)确在X染色体上。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 两种类型.雌蝇细胞内有2条X染色体,为同配性别(XX),雄蝇为XY是异配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其遗传进程中,其性状表达规律老是与性别有关.因此,把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性状的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代雌雄均为红眼果蝇,F1代彼此交配,F2代则雌性均为红眼,雄性红眼:白眼=1:1;相反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F1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都是白眼,F1彼此交配得F2代,雌蝇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蝇红眼与白眼比例亦为1:1。

由此可见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雌雄性别有关系。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引言: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对果蝇的交配与基因传递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变异的机制。

本实验报告旨在阐述果蝇杂交实验的相关概念、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概述: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其繁殖力强、短寿命和基因多样性使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型。

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型和基因组成,以了解遗传传递的规律和基因的分离与联合。

正文内容:一、实验设计1.选择适合的果蝇品系2.选择合适的交配模式3.标记果蝇的基因型4.记录并统计实验数据5.设计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二、果蝇杂交基础1.果蝇基因的遗传定律2.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4.分离比和连锁比的计算方法5.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三、果蝇杂交实验的常见模式1.单因素杂交2.双因素杂交3.多因素杂交4.杂交断裂分析5.回交和自交的应用四、果蝇杂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1.收集交配后果蝇的数据2.观察和分析后代的表型3.使用分离比和连锁比计算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4.判断基因型的遗传方式(隐性、显性、共显性等)5.通过遗传分析进行基因组定位和识别五、果蝇杂交实验的意义和展望1.果蝇杂交实验在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果蝇杂交实验在基因突变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3.果蝇杂交实验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4.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一步探索5.果蝇杂交实验在深入理解遗传学规律方面的未来挑战总结:通过对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机制。

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揭示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果蝇模型生物在遗传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杂交和三点测交实验目的:学习果蝇杂交方法、遗传学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实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通过三点测交学习遗传作图。

实验原理: 1. 双因子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和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其中黑檀体对灰体为隐性,残翅对长翅为隐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14♂ 14♀ × 18♂双因子杂交遗传图解 2. 伴性遗传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与纯合白眼果蝇杂交,其中白眼相对于红眼是隐性性状,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 × w ♂ w ♀ × 18♂伴性遗传图解F 1⊗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P灰长黑残F1⊗ 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 灰长P 黑残P X +X + X w YP X w X w X+YF 1: X +X w X +YF 1: X +X w Xw Y⊗ ⊗F 2: X + X + X +X + Y X w Y ♀红眼 ♀红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 F 2: X +X w X w X X + Y X w Y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红眼♂白眼 ♂白眼♀红眼3. 三点测交本实验使用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与18号野生型果蝇杂交,获得F 1代后再自由交配即可获得具有8种表型的测交F 2代。

白眼、卷刚毛、小翅均为X 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

P 6号♀(wsnm/wsnm ) × 18号♂(+++/Y)白卷小红直实验材料:18号野生型果蝇 ,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白眼果蝇,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麻醉瓶、酒精灯、玻璃板、毛笔、培养管、酒精棉球、乙醚、解剖镜 实验步骤:1. 杂交前提前将装有不同表型果蝇培养管中的成年果蝇全部放出,确保8-10小时后培养管中的雌果蝇都是刚刚孵化的处女蝇。

果蝇变性遗传实验报告(3篇)

果蝇变性遗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研究果蝇的变性遗传现象,了解变性基因的遗传规律。

2. 掌握果蝇变性遗传的实验方法,包括杂交、观察、统计和分析。

3. 通过实验,加深对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果蝇变性遗传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或其他因素导致个体性别异常的现象。

本实验主要研究果蝇的X染色体变性遗传,即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性别改变。

实验采用杂交方法,观察F1代果蝇的性别表现,分析变性基因的遗传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器具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红眼、长翅)、突变型果蝇(白眼、残翅)。

2. 实验器具:培养皿、解剖镜、显微镜、放大镜、酒精灯、酒精棉球、毛笔、解剖针、剪刀、镊子、试管、吸管等。

四、实验步骤1. 选择野生型雌蝇和突变型雄蝇进行杂交,得到F1代。

2. 观察F1代果蝇的性别表现,记录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的数量。

3. 将F1代果蝇与野生型雄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4. 观察F2代果蝇的性别表现,记录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的数量。

5. 分析F1代和F2代的性别比例,确定变性基因的遗传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F1代果蝇的性别表现:- 红眼雌蝇:30只- 白眼雌蝇:20只- 红眼雄蝇:50只- 白眼雄蝇:0只F1代果蝇的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 = 1:1.52. F2代果蝇的性别表现:- 红眼雌蝇:60只- 白眼雌蝇:40只- 红眼雄蝇:70只- 白眼雄蝇:30只F2代果蝇的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 = 1:1.75分析:1. F1代果蝇的性别比例为1:1.5,说明变性基因在X染色体上,遵循伴性遗传规律。

2. F2代果蝇的性别比例为1:1.75,说明变性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和隐性基因。

3. 结合F1代和F2代的性别比例,推测变性基因的遗传模式为:X^WY(野生型)、X^wY(突变型)、X^WX^w(雌性)、X^wX^w(雌性)。

六、实验结论1. 果蝇变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遵循伴性遗传规律。

果蝇的相关实验报告(3篇)

果蝇的相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实验,验证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

2. 学习和掌握果蝇的饲养、观察和杂交技术。

3. 提高对遗传学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果蝇具有以下优点:1. 饲养简单,繁殖速度快,便于实验操作。

2.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和分析。

3. 遗传变异丰富,便于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主要研究果蝇的遗传学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突变型果蝇(如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培养皿、培养箱、显微镜、解剖针、酒精灯、镊子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酒精棉球、乙醚、酒精、清水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蝇饲养: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分别饲养在培养皿中,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2. 果蝇杂交:将野生型雄蝇与突变型雌蝇进行杂交,得到F1代;将F1代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3. 果蝇观察:观察F1代和F2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4. 数据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遗传学定律。

1. 饲养果蝇: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分别饲养在培养皿中,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2. 杂交:将野生型雄蝇与突变型雌蝇进行杂交,得到F1代。

3. 观察F1代:观察F1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4. 杂交F1代:将F1代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5. 观察F2代:观察F2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6. 数据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遗传学定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F1代观察结果:F1代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和长翅,说明红眼和长翅为显性性状。

2. F2代观察结果:F2代果蝇中,红眼:白眼=3:1,长翅:残翅=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遗传学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遗传学基本原理,通过实验观察遗传法则在果蝇身
上的表现,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实验材料:
1. 果蝇(分为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显微镜玻片、显微镜盖片、透明胶带、移液
管等
实验步骤:
1. 将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分别放入不同的培养皿中,保证他们单独
繁殖
2. 观察果蝇后代的眼睛颜色,记录不同组合的后代眼睛颜色比例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果蝇的染色体,了解不同基因的排列情况
4.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遗传规律在果蝇身上的表现,比如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的组合等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的眼睛颜色呈现
规律性分布,符合孟德尔遗传学原理。

红眼果蝇为显性红色基因(R)
与白眼果蝇为隐性白色基因(r)的杂交后代中,显性红色基因占三分之一,隐性白色基因占三分之二。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即基因对特定性状的遗传规律。

不同基因间呈现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基因的组合会影响后代特征的表现。

在遗传学研究中,对不同基因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

综上所述,本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且有趣的观察遗传规律的机会,通过不断实验与总结,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究遗传学领域的奥秘。

遗传学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发现更多有关遗传的新知识。

遗传学实验实验五果蝇的二对因子的自由组合

遗传学实验实验五果蝇的二对因子的自由组合

试剂
01
培养基
用于果蝇的培养和繁殖。

用于处理果蝇组织,以便分离和观 察染色体。
03
02
染色剂
用于染色体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 观察。
其他试剂
根据实验需求,可能需要使用其他 特定的化学试剂和缓冲液。
04
03
实验步骤
准备果蝇
收集果蝇
01
从野外或实验室获取果蝇样本,确保果蝇品种纯正。
培养果蝇
02
将果蝇放置在恒温、恒湿、无菌的环境中,提供适宜的食物和
果蝇杂交实验的意义
生物模型
果蝇作为生物模型在遗传学研究 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染色体数目 少、繁殖快、易饲养等特点使其 成为研究遗传现象的理想材料。
实验价值
果蝇杂交实验对于理解遗传规律、 验证遗传理论、探索基因功能等方 面具有重要价值。
实际应用
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 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广泛的 应用,如育种、疾病研究等。
对基因型和表型的理解
01
基因型
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包括来自父母的遗传信 息。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可以了解个体的基因型组成,分 析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02 03
表型
表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是基因型与环境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观察果蝇杂交实验的表型特征 ,可以深入理解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02
在果蝇的二对因子自由组合实验中,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 基因型果蝇的性状表现,可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03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包括比较不同基因型果蝇的表型 比例、分析基因型的组合方式和计算基因型的频率等。通 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基因之间的独立性和自由组合情况 ,进一步揭示基因的遗传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篇一: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1. 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 C. Nesslein-Volhard和E. 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⑴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

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活史如下:果蝇在25℃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雌蝇卵受精雄蝇→减数分裂羽化(第八天)(可活26~33天)蛹(第四天)第二次蜕皮(第二天)(第一天)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动物遗传试验果蝇诱变实验报告

动物遗传试验果蝇诱变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果蝇的诱变目的意义:1.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等多种实验手段,使果蝇发生诱发突变,通过其遗传现象找出突变的规律和特点。

2.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材料(主要):果蝇物理诱变剂(紫外线灯)化学诱变剂(方便面防腐剂)实验原理:1.实验证明,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DNA 变化而造成的. DNA 结构形式的变化很多,如DNA 链的断裂、DNA 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DNA 与蛋白质的交联、胞嘧啶的水合以及嘧啶二聚体的形成等,都是引起突变的原因,而主要原因是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

DNA双链之间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会阻碍双链的分开和下一步复制,而同一链上相邻胸腺嘧啶间二聚体的形成则会阻碍碱基的正常配对,破坏腺嘌呤的正常掺入作用,因此复制将在这一点上停止或错误地进行,使新形成的链上有1个改变的碱基顺序,在随后的复制过程中便产生1个在两条链上碱基顺序都改变了的分子,于是引起了突变。

2.在制作培养基时各培养基添加不同剂量的防腐剂,可以观察不同剂量防腐剂对果蝇生活状况的影响甚至会观察到果蝇的变异。

实验操作:(一)果蝇的饲养【3月26日】Ⅰ.制作培养基果蝇以酵母菌为食常采用发酵的培养基繁殖酵母菌饲养果蝇1.培养基配方:水100ml 琼脂1.2g 葡萄糖10g 玉米粉12g 酵母膏1.4g2.培养瓶的灭菌:将饲养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

(当高压锅达到100℃时进行第一次放气;温度达到121℃时,保持15min,拔掉电源,自然冷却后取出饲养瓶)3.配制培养基:量取75ml水倒入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另取25ml水倒入下烧杯中,加入玉米粉12g,拌匀。

将琼脂倒入大烧杯中,充分煮溶后,加入葡萄糖10g和搅拌均匀的玉米粉煮沸。

稍冷后加入酵母膏,再滴加2滴丙酸。

4.培养基的分装:充分调匀后将其分入到两个已经灭菌的饲养瓶中,勿使饲料粘附瓶壁。

待冷却后,用酒精棉球将瓶壁上的水汽擦净,赛上棉塞。

遗传学实验实验四果蝇的单因子试验

遗传学实验实验四果蝇的单因子试验
01
03 02
推断果蝇的基因型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 出果蝇的基因型。
确定单因子对果蝇表 型的影响,以及其在 遗传中的作用。
利用遗传规律,分析 不同基因型果蝇之间 的组合关系。
验证单因子试验的可靠性
01
通过重复实验,验证单因子试验的可靠性。
02
比较不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可能的 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单因子试验, 观察并记录果蝇在不同条件下的 生长和繁殖情况。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每组果蝇的数量、生长 状况、繁殖情况等数据,以便后 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04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确定表现型与 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统计每个杂交组合中不同 表现型的果蝇数量。
观察并记录果蝇在不同杂 交组合下的表现型。
实验所需的果蝇品系
野生型果蝇
标记品系果蝇
作为实验对照,用于观察突变型果蝇 的表型差异。
用于追踪和鉴定特定基因型的果蝇。
突变型果蝇
具有特定遗传突变特征的果蝇,用于 单因子试验。
03
实验步骤
准备果蝇培养环境
01
02
03
准备果蝇培养瓶
选择适当大小的玻璃培养 瓶,清洗干净后晾干,加 入适量培养基。
控制培养环境
选择实验所需的果蝇品系
选择品系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具有不同遗传背 景和特征的果蝇品系,以便更好地观 察和比较实验结果。
遗传标记
利用已知的遗传标记,确定果蝇品系 的基因型,以便在实验中对果蝇进行 准确的分类和鉴定。
进行单因子试验并记录数据
设计实验
根据实验目的和果蝇品系的特征, 设计单因子试验方案,确定实验 组和对照组。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课题: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年级:14级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42班姓名陈子禧学号1414300004实验地点:广州大学生化楼指导教师汪珍春老师1、前言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

Morgan(1909)利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发现了连锁与互换定律。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1)饲养容易,生长繁殖要求较低, 在常温下, 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2)生长迅速,12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25℃条件下黑腹果蝇平均产卵量高达375.4粒(P<0.01)[1],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3)染色体数少,只有4对;故本研究采用黑腹果蝇e#和6#为研究材料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对果蝇的性状(眼色、体色和翅型)进行观察记录并结合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遗传学三大定律,并尝试培养和分析小量的F2代数据观察连锁交换现象。

关键词:黑腹果蝇;遗传学;正交;统计学;遗传学三大定律;连锁交换2、实验材料品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品系:突变型(e#):长翅、黑檀体、红眼;突变型(6#):小翅、灰身、白眼工具:显微镜、电子天平、培养瓶、棉塞、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解剖针、毛笔、解剖剪、镊子、恒温恒湿培养箱、电炉药品及材料:燕麦、玉米粉、蔗糖、琼脂粉、酵母粉、丙酸、乙醚等3、实验方法3.1、果蝇的饲养3.1.1培养基的配制:①称量100ml水+0.85g琼脂+7g蔗糖,将上述三份材料倒入白瓷杯,保留约30ml的水待用,将电炉打开,搅拌至80°C煮溶②将称量的8g燕麦玉米粉干燥混合物与上述保留的30ml冷水混匀成浆糊,搅匀并加入白瓷杯中③不断搅拌体系约5min直至煮沸(此时应成糊状),关火④等待体系自然降温,温度计测温至80°C,倒入1g干性酵母粉和0.4ml丙酸⑤冷却至70°C,趁热将白瓷杯的混合物转移至大烧杯,并分装到各个培养瓶。

遗传学实验-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传学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果蝇杂交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班级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2015年11月15日教务处制1前言1.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1.2 实验原理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 C. Nesslein-V olhard和E. 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果蝇。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⑴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

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另外一对称性染色体,在雌果蝇中是XX,在雄蝇中是XY。

果蝇的雌雄在幼虫期较难区别,但到了成虫期区别相当容易。

雄性个体一般较雌性个体小,腹部环纹5条,腹尖色深,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流苏,称性梳(Sex combs)。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

2、实验要求:
3~4人一组,每组任意选择2种类型的突变型,分析这两种突 变型之间的遗传关系。要求每组做正反交,并进行预假设和适合 度检验。
实验前要写好设计方案,涉及原理、实验流程、预期结果、参 考文献等。
实验过程中:
1、处女蝇的选择要准确。 2、麻醉深度适当; 3、若F1性状混杂,暂停; 4、培养基不够用,自行配制,注意配方和数量; 5、安排人员值班,每人2d,早、晚各1h。钥匙不得转手。
化学诱变剂的特点有:
诱发突变率较高,而染色体畸变较少,并且诱 变范围广。
对处理材料损伤轻,有的化学诱变剂只限于 DNA的某些特定部位发生变异。
大部分有效的化学诱变剂较物理诱变剂的生物 损伤大,容易引起生活力和可育性下降。
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
处理材料的选择 诱变剂量的选择
用60CO-r射线辐照自交系时,剂量为135-190Gy,辐照杂交种时,剂 量为200-320Gy为宜。
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方法
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种子较为普遍,其方 法是直接把种子浸泡在含有化学试剂的溶液中, 可以诱发各类体细胞突变。一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玉米种 子的处理效果较差,因为成熟的玉米籽粒胚中 具有分开的、已定型的雄花和雌穗原基细胞, 并且在突变发生过程中容易产生细胞间的竞争, 使突变细胞受到抑制或消亡,被排斥在生殖过 程之外。
137CS是目前应用最广的r射线源。 中子:不带电粒子,在加速器或核反应堆中得到能量范围极
广的中子。 β射线:电子或正电子射线束,由32P和35S等放射性同位素直
接发生。透过植物组织能力弱,但电离密度大。当同位素溶 液进入组织和细胞后作为内照射产生诱变作用。
诱变机理
• X射线和r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能引起 物质的电离。当易受辐射敏感的部位受到射线 的撞击时,发生离子化,可以引起DNA链断裂, 当修复不能恢复到原状就会出现突变。如果射 线击中染色体可导致断裂,修复时可造成缺失、 重复、倒位和易位等染色体畸变。中子不带电, 但当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后,使原子核变 换产生r射线等能量交换,从而影响DNA和染 色体的改变。

实验报告 之 果蝇及其他物种的遗传分析

实验报告 之 果蝇及其他物种的遗传分析

果蝇及其他物种的遗传分析班号:周二上午组号:一组组员:风英邓洁 201011202942塔吉尼沙姑丽尼格尔专业:生物科学实验日期:2012年10月-11月摘要:本综合实验以果蝇杂交实验为基础,将同工酶分析实验和遗传分子标记实验有机的相结合,利用果蝇实验中获得的材料,进一步从基因组和蛋白质水平上对不同的物种或者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遗传性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经典的果蝇杂交实验,利用野生型和黑檀体残翅果蝇两对性状来验证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接下来通过对小鼠、鱼、大果蝇以及亲代果蝇和子代果蝇同工酶的分析进行探究种群的基因结构的变化和种内、种间的亲缘关系。

最后,通过对于油松的亲子代遗传标记分析,检验油松的种子来源是否可靠,并分析其潜在父本和具体的位置。

关键词:果蝇杂交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工酶遗传分子标记 SSR分析Abstract:Thi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in drosophila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 as the foundation, will isozyme analysis experiment and genetic molecular markers experiment of organic combination, the use of drosophila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 material, further from the genome and protein level to different species or the same species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individuals and inherited 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classical drosophila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 the use of wild type and ebony body residual wing fruit flies two character to verify nonallelic free combination law. Next through the mice, fish, big fruit flies and parental fruit flies and progeny drosophila isozym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kind of inside, the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Finally, through the for pinus tabulaeformis filial generations of genetic marker analysis, inspection of pinus tabulaeformis seed sources is reliable, and analyzes its potential male parent and the specific position.【原理】1.1果蝇杂交实验本实验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多种突变类型的果蝇,学生经过小组的讨论决定使用哪些类型和具体实验方案。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课题: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年级:14级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42班姓名陈子禧学号1414300004实验地点:广州大学生化楼指导教师汪珍春老师1、前言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

Morgan(1909)利用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发现了连锁与互换定律。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1)饲养容易,生长繁殖要求较低, 在常温下, 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2)生长迅速,12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 25℃条件下黑腹果蝇平均产卵量高达375.4粒(P<0.01)[1],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3)染色体数少,只有4对;故本研究采用黑腹果蝇e#和6#为研究材料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对果蝇的性状(眼色、体色和翅型)进行观察记录并结合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遗传学三大定律,并尝试培养和分析小量的F2代数据观察连锁交换现象。

关键词:黑腹果蝇;遗传学;正交;统计学;遗传学三大定律;连锁交换2、实验材料品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品系:突变型(e#):长翅、黑檀体、红眼;突变型(6#):小翅、灰身、白眼工具:显微镜、电子天平、培养瓶、棉塞、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解剖针、毛笔、解剖剪、镊子、恒温恒湿培养箱、电炉药品及材料:燕麦、玉米粉、蔗糖、琼脂粉、酵母粉、丙酸、乙醚等3、实验方法3.1、果蝇的饲养3.1.1培养基的配制:①称量100ml水+0.85g琼脂+7g蔗糖,将上述三份材料倒入白瓷杯,保留约30ml的水待用,将电炉打开,搅拌至80°C煮溶②将称量的8g燕麦玉米粉干燥混合物与上述保留的30ml冷水混匀成浆糊,搅匀并加入白瓷杯中③不断搅拌体系约5min直至煮沸(此时应成糊状),关火④等待体系自然降温,温度计测温至80°C,倒入1g干性酵母粉和0.4ml丙酸⑤冷却至70°C,趁热将白瓷杯的混合物转移至大烧杯,并分装到各个培养瓶。

遗传试验 果蝇的突变体、麻醉、饲养、鉴定

遗传试验 果蝇的突变体、麻醉、饲养、鉴定

果蝇的性别鉴定、形状观察及饲养方法谷越生物101 1005010207 2011年10月21日摘要:以果蝇为材料,观察其各种性状,了解其生活周期和生殖特性,学习对其的培养和麻醉方法和处女蝇的收集方法,为完成以后的杂交实验做准备。

1.引言果蝇(Drosophila)是遗传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

属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全球均有分布,现已发现1500多种。

遗传学常用黑腹果蝇(Drosophilia melanogaster)。

果蝇作为遗传材料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染色体数目少,D. melanogaster仅四对染色体;具有很多的自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性状;世代周期短,25摄氏度以下10-12天一代;个体小宜于饲养;培养费用低廉;繁殖力强,可以产生大的子代群体供观察分析。

此外,果蝇还具备一些其他物种所没有的“独门利器”,如唾液腺染色体、平衡致死体系等,这些是遗传研究的有效工具。

因为有上述优势,果蝇迅速成为了遗传研究的宠物,也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遗传学问题,如确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并线性排列等,奠定了经典遗传学基础。

为了今后利用这个模式生物做实验研究,此次实验要学习了解果蝇的生活史、生殖特性;学会分辨雌雄;认识几种基本性状,并掌握果蝇的培养方法及麻醉技术。

2.实验材料2.1试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突变体原种(有黑檀体、残翅、小翅、白眼、焦刚毛、三隐性:小翅、白眼、焦刚毛)2.2实验器具体现显微镜(又称解剖镜)、光学显微镜、白色塑料板或硬纸板(7cm*12cm)、小毛笔、解剖针、麻醉瓶、培养皿、培养瓶、滤纸条;电磁炉、钢精锅;玻璃棒、小烧杯。

2.3实验试剂麻醉剂—乙醚、配制培养基用品:玉米粉、蔗糖、酵母粉、丙酸、琼脂、水3.实验方法3.1果蝇麻醉及观察的方法对果蝇进行检查时,可用乙醚或乙酸乙酯麻醉,使它保持静止状态,作种蝇以轻度麻醉为宜(选乙醚);做观察可用乙酸乙酯深度麻醉致死。

果蝇遗传实验报告.docx

果蝇遗传实验报告.docx

经典遗传学综合性实验10农生1班第一组卢**摘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完成果蝇的单因子实脸、双因子的自由组合、三点测交及伴性遗传这4个独立杂交实验。

果蝇的分类: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

果蝇属(Drosophila)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是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

果蝇形体小,生长迅速,繁殖率高,饲养方便,世代周期短(12天可繁殖一代),突变性状多,染色体数目少,基因组小,实验处理方便,容易重复实验,便于观察和分析,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中的模式动物。

关键词黑腹果蝇单因子实验双因子实验、三点测交伴性遗传1 引言果蝇在25℃条件下,羽化后的雌蝇一般在8小时后开始交配,两天后开始产卵。

受精卵经22~24小时就可孵化成幼虫。

幼虫生活4天左右即开始化蛹,化蛹前的三龄幼虫停止摄食,爬到相对干燥的表面(如培养瓶壁),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此时即将要羽化了。

刚从蛹壳中羽化出来的果蝇,虫体较肥大,呈半透明的乳白色,约1小时,蝇体即变为粗短椭圆形,双翅伸展,体色加深。

遗传规律的实质:①在杂交试验中,配子形成和受精时染色体的行为跟基因的行为是一致的;②在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凡是同源染色体及其负载的等位基因间要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休及其负载的非等位基因间要自由组合;③四线期伴随着同源染色休的非姊妹染色单休间片段的交换,导致连锁群的等位基因间要发生一定的重组;④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行为与性别有关。

2材料与方法2.1.1材料:黑腹果蝇,基本性状:(6#)小翅、灰身、白眼、焦刚毛;(e#)长翅、黑体、红眼、直刚毛。

2.1.2用具:显微镜、白瓷板、毛笔、麻醉瓶、培养瓶和恒温培养箱2.1.3试剂:乙醚、无水乙醇、玉米粉、蔗糖、酵母、琼脂、丙酸。

2.2实验步骤2.2.1果蝇培养基制备普通培养基制备。

基础培养基:A:蔗糖12.4g 、琼脂1.24g、水76mL,煮沸溶解。

一组关于果蝇的遗传学实验

一组关于果蝇的遗传学实验

一组关于果蝇的遗传学实验一组关于果蝇的遗传学实验1、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1-6),基因W、w位于X染色体上。

请设计一个实验,单从眼色性状便能鉴别雏蝇的雌雄。

2、三支试管内分别装有红眼雄性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性果蝇,还有一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

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三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显性基因用B表示)。

3、已知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

现有甲乙两管果蝇,甲管全部为长翅果蝇,乙管既有长翅又有残翅果蝇,甲与乙可能是F1与亲本的关系,也可能是F1与F2的关系。

若用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定两者的世代关系,请确定最佳交配方案。

4、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与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

请回答:(1)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2)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请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说明推导过程。

(3)果蝇中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试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5、科学家摩尔根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全部为灰身长翅果蝇,请你运用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方法:。

结果预测及结论:6、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果蝇的诱变目的意义:1.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等多种实验手段,使果蝇发生诱发突变,通过其遗传现象找出突变的规律和特点。

2.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材料(主要):果蝇物理诱变剂(紫外线灯)化学诱变剂(方便面防腐剂)实验原理:1.实验证明,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DNA 变化而造成的. DNA 结构形式的变化很多,如DNA 链的断裂、DNA 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DNA 与蛋白质的交联、胞嘧啶的水合以及嘧啶二聚体的形成等,都是引起突变的原因,而主要原因是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

DNA双链之间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会阻碍双链的分开和下一步复制,而同一链上相邻胸腺嘧啶间二聚体的形成则会阻碍碱基的正常配对,破坏腺嘌呤的正常掺入作用,因此复制将在这一点上停止或错误地进行,使新形成的链上有1个改变的碱基顺序,在随后的复制过程中便产生1个在两条链上碱基顺序都改变了的分子,于是引起了突变。

2.在制作培养基时各培养基添加不同剂量的防腐剂,可以观察不同剂量防腐剂对果蝇生活状况的影响甚至会观察到果蝇的变异。

实验操作:(一)果蝇的饲养【3月26日】Ⅰ.制作培养基果蝇以酵母菌为食常采用发酵的培养基繁殖酵母菌饲养果蝇1.培养基配方:水100ml 琼脂1.2g 葡萄糖10g 玉米粉12g 酵母膏1.4g2.培养瓶的灭菌:将饲养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

(当高压锅达到100℃时进行第一次放气;温度达到121℃时,保持15min,拔掉电源,自然冷却后取出饲养瓶)3.配制培养基:量取75ml水倒入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另取25ml水倒入下烧杯中,加入玉米粉12g,拌匀。

将琼脂倒入大烧杯中,充分煮溶后,加入葡萄糖10g和搅拌均匀的玉米粉煮沸。

稍冷后加入酵母膏,再滴加2滴丙酸。

4.培养基的分装:充分调匀后将其分入到两个已经灭菌的饲养瓶中,勿使饲料粘附瓶壁。

待冷却后,用酒精棉球将瓶壁上的水汽擦净,赛上棉塞。

Ⅱ.原种的培养将野生型果蝇与**果蝇分别接种到两个培养基上,各品种分别培育。

将轻度麻醉的果蝇用毛笔刷刷如倾斜的培养瓶瓶壁上,待其苏醒后再将瓶立起,以免国蝇粘附培养基上不能动弹而死亡。

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二)紫外线诱变【4月9号】Ⅰ.紫外线操作原理:1.通过查阅资料,紫外线有效波长诱变果蝇半致死时间约为15min。

于是我们设置诱变的梯度分别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

2.诱变所用的雌果蝇必须为处女蝇。

诱变的前几天放出亲本瓶中的所有果蝇,每隔10-12小时收集一次羽化的成蝇,并将雌雄蝇分开培养Ⅱ.诱变操作【4月9号】1.处理前需将紫外线灯稳定三十分钟。

2.准备6个培养瓶分别编号1、2、3、4、5、6备用3.各取雌雄果蝇10只分别置于两空瓶中,置于紫外灯下,距灯管28.5cm处照射5min,然后从各瓶中挑选各5只,接种到2号瓶中;分别取果蝇以相同的处理方法处理10、15、20、25min 以同样的方法接种到3、4、5、6,号瓶中。

1号瓶接种未作任何处理雌雄果蝇各5只作对照组。

(各组雌果蝇必须为处女蝇)4.确定每组均完全存活后将以上各瓶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培养10天后观察果蝇并记录每瓶果蝇中果蝇数目及是否有变异个体,做好记录;然后将成虫全部倒掉继续培养2天后在观察果蝇数目和诱变个体,记录。

以相同的方式每隔两天观察记录一次连续观察四次。

Ⅲ.根据第一次观察结果缩小梯度重复实验。

【4月20号】我们的结果是15、25min照射各有一只残翅突变个体,根据结果我们确定重复试验的梯度为15、17、19、21、23、25min,其他操作同Ⅱ.诱变操作(三)化学诱变(防腐剂)【4月9号】Ⅰ.诱变原理:在制作培养基时各培养基添加不同剂量的防腐剂,观察不同剂量防腐剂对果蝇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及有可能会引起性状变异。

Ⅱ.操作步骤:1.随机买方便面一包,放入常温水中浸泡10分钟,去上层浊液(主要成分为防腐剂)备用2.取空培养瓶6个编号1-6,其中1号作为空白对照3.配制培养基(……)在溶解混合各营养物质时在2-6号培养基中依次加入该浊液10滴,20滴,30滴,40滴,50滴。

其他操作不变4.从培养箱中取出野生型果蝇培养瓶(雌蝇为处女蝇),取空瓶一个,同时打开盖子,迅速接口,将果蝇赶到空瓶中,盖上培养瓶,滴4滴乙醚到棉塞上,塞在空瓶上,一手拿底部,一手拿瓶口,上下轻轻摇晃,直到所有果蝇躺在瓶底,无活动迹象5.随机选出5组果蝇,每组雌雄各5只接种到1-6号培养基中6.确定每组均完全存活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后代变异情况并记录【具体操作见(二)诱变操作4】注意事项1.制备培养基,待冷却后,用酒精棉球将瓶壁上的水汽擦净,赛上棉塞。

2.麻醉过硬的时候使用的麻醉剂要适量,并且处死麻醉多余的果蝇防止影响果蝇纯度。

3.将轻度麻醉的果蝇用毛笔刷刷如倾斜的培养瓶瓶壁上,待其苏醒后再将瓶立起,以免国蝇粘附培养基上不能动弹而死亡。

4.诱变所用的雌果蝇必须为处女蝇。

从接种到观察后放生时间要充足,否则会导致子代数量过少,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5.紫外线照射时注意自身安全,防止照伤眼睛。

同时在每次处理实验组时,照射方式及距离应保持一致,尽量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结果Ⅰ.紫外线诱变1.对不同照射时间的果蝇培养瓶进行培养、观察统计,结果见表照射时间成虫数观察时间变异个体数及其性状表现4月20日4月22日4月24日4月26日0min 51 37 41 30 05min 0 0 0 0 010min 45 31 28 32 015min 37 34 28 31 1,小翅不明显20min 35 29 34 32 025min 29 34 29 36 1,小翅明显2.根据结果一进行了第二次试验,缩小了梯度,结果如下照射时间成虫数观察时间变异个体数及其性状表现5月1日5月3日5月5日15min 46 24 26 017min 35 35 28 019min 41 29 24 021min 34 22 24 1小翅23min 30 21 25 025min 42 25 23 1,残翅3.诱变结论:经紫外线照射的成蝇,当代表现为行动不稳、动作的准确性明显降低、明显失去方向的准确性,严重者腹部膨胀,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后很快所有成蝇都明显地行动迟缓、不停地跌倒,并在短时间内身体弓起、翅直立,呈死亡状态.紫外线照射不仅直接伤害当代成蝇,而且对子代也有影响。

紫外线照射果蝇能够引起果蝇行为上、生理上、遗传上的变化.紫外线照射极显著地降低了果蝇的寿命,使果蝇成蝇的存活时间明显缩短,照射时间越长,对果蝇成蝇的寿命影响就越大。

紫外线照射能够抑制果蝇的产卵量,并且能够降低卵的成活率;经过紫外线照射果蝇成蝇后对子二代个体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出现了变异后代。

Ⅱ防腐剂诱变除对照组外,其他组果蝇均死亡.实验总结此实验主要包括三部分:果蝇培养,紫外线诱变,防腐剂诱变。

在果蝇培养过程在子代中意外的发现与亲代性状不同的个体一只,可能是由于品种不纯或者是接种时混杂;紫外线诱变实验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但是2号培养瓶果蝇全部死亡,我们猜测可能是因为培养基制作失败导致的;防腐剂诱变可能是实验设计方面的错误,除对照组外,其他培养基上果蝇全部死亡,实验失败。

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我们在接种过程中要避免果蝇混杂,每次麻醉后没有用完的果蝇应该全部处死。

接种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每次接种果蝇成活后再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在进行诱变的过程中,雌蝇要选用处女蝇,并且诱变后培养的时间要足够长,防止子代数目过少。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要不断的缩小诱变时间梯度,以便更好的确定最适合的诱变时间,得到大量诱变个体。

防腐剂诱变实验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且没有先关资料参考查阅。

比如不同的方便面含防腐剂量不同,或或者由于我们处理方法处理时间不同,得到的提取液中防腐剂浓度不确定。

而且提取液中很有可能里面含有其他致死物质,这些都是需要试验验证的。

我们的实验缺少最初的试验,无法排除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也无法确定我们需要在哪一个范围内设计方案。

心得体会果蝇诱变实验感想通过果蝇诱变这个综合实验,我们能更容易去理解和接受遗传学的抽象概念和原理,这不仅仅是一个探索生物遗传奥秘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这个课题我们自己去思考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这能让我们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今后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对我们的意义重大。

所以我们小组都很珍惜这个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好机会,通过七个人组成的团队合作与分工合作,大家一起努力,达到了实验预期的效果。

当中经历,非三言两语可以尽诉,其间收获,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一份丰厚财富。

应该说,我们的实验题目开放性还是很大的,因为可以用来诱变的诱变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很多,但是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我们也没法去做。

本次试验我们主要以紫外线和方便面防腐剂两个因素作为诱变因素。

实验的每一个流程都要考虑的细致全面,每一步操作都要进行的合理到位。

从制作培养基到果蝇的接种、诱变等看似简单但其间一步操作不好或者实验设计不当考虑不周都有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

比如我们诱变时紫外线照射5min的实验组,果蝇诱变后接种最终全部死亡,与其他组对比分析,我们估计可能由于培养基制作出现问题,导致该组最终失败。

从最初培养基的制作到最后看到成功诱变出果蝇,我们通过努力顺利地解决问题,这种开放的自主实验使得我们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实验的原理,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同时拓宽了我们的思维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做好铺垫。

更重要的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比如通过这个综合实验,我发现我们能力的欠缺,动手实践、分析问题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我想,这次试验实验并不重在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上,而是在于参与参与实践在实验过程中增强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其付诸实验的动手能力,第一次经历这种全程有自己亲手设计到得出实验结果的过程,亲自做过后让我更明白从事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作风,研究工作要一丝不苟,实事求是,而且最重要的是科学实验常常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

我希望从这次试验中得到的启发能够激励我们不断改善不断前行。

同时也要感谢刘老师为我们提供此次学习锻炼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