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参数名词解释(一)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点群:一个结晶多面体所有的全部宏观对称要素的集合,称为该结晶多面体的点群。

对称型: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要素(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和旋转反伸轴)的集合称为对称型,也称点群。

空间群:空间群:指在一个晶体结构中所存在的一切对称要素的集合。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移轴的集合(也就是平移群),另外是除平移轴之外的所有其他对称要素的集合(与对称型相对应)。

无规则网络假说:凡是成为玻璃态的物质和相应的晶体结构一样,也是由一个三度空间网络所构成。

这种网络是由离子多面体(三角体或四面体)构筑起来的。

晶体结构网是由多面体无数次有规律重复构成,而玻璃中结构多面体的重复没有规律性。

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大于335KJ/mol的氧化物,可单独形成玻璃。

网络变性(改变)体:单键强度小于250KJ/mol的氧化物,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但是能改变网络结构。

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

正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1/8四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分布在l/2八面体空隙的尖晶石。

反型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八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一半在四面体空隙中,另一半在八面体空隙中的尖晶石。

萤石结构(CaF2):F-填充在八个小立方体中心,8个四面体全被占据,八面体全空(有1+12*1/4=4个八面体空隙,其中有12个位于棱的中点,为4个晶胞所共用,1个位于体心) 。

可塑性:粘土与适当比例的水混合均匀制成泥团,该泥团受到高于某一个数值剪应力作用后,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当去除应力泥团能保持其形状,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弗伦克尔缺陷:如果在晶格热振动时,一些能量足够大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后,挤到晶格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原子,而原来位置上形成空位,这种缺陷称为弗伦克尔缺陷。

Frenkel缺陷的特点是:①间隙原子和空位成对出现;②缺陷产生前后,晶体体积不变。

网络形成剂:这类氧化物单键强度大于335KJ/mol,其正离子为网络形成离子,可单独形成玻璃。

液相独立析晶:是在转熔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冷却速度较快,被回收的晶相有可能会被新析出的固相包裹起来,使转熔过程不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液相进行另一个单独的析晶过程,就是液相独立析晶。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1)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1)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1.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汽车I档满载时最大爬坡能力2.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将发动机功率P,转矩Ttq,燃油消耗率b与发动机曲轴转速n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称发动机特性曲线,如果发动机节气门部分开启,则称为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

4.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车重所需推力。

5.动力因数(Ft-Fw)/G为汽车的动力因数并以D表示D=Ψ+ (δdu)/(gdt)6.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态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7.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β线)8.侧向力系数侧向力与垂直载荷之比9.稳定性因数是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10.超调量最大横摆角速度wr1常大于稳态值wr0。

Wr1/wr0*100%称为超调量。

11. 附着椭圆驱动力或制动力在不同侧偏角条件下的曲线包络线接近于椭圆,称为附着椭圆。

12.侧倾转向在侧向力作用下车厢发生侧倾,由车厢侧倾所引起的前转向轮绕主销的转动,后轮绕垂直地面轴线的转动,即车轮转向角的变动,称为侧倾转向。

13.回正力矩在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轴的力矩Tz.圆周行驶时,Tz是使转向车轮恢复到直线行驶的主要恢复力矩之一,称为回正力矩.14.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汽车前、后轮(总)侧偏角包括:1)考虑到垂直载荷与外倾角变动等因素的弹性侧偏角;2)侧倾转向角(Roll Steer Angle);3)变形转向角(Compliance Steer Angle)。

这三个角度的数值大小,不只取决于汽车质心的位置和轮胎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悬架、转向和传动系的结构形式及结构参数有关。

因此要进一步考虑它们对前、后轮侧偏角的影响。

15.充气轮胎弹性车轮的“弹性迟滞损失”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时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内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

16.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后备功率”将发动机功率Pe与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之差。

结构参数名词解释

结构参数名词解释

结构参数名词解释本文主要介绍结构参数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常见结构参数名词的解释。

一、定义结构参数是指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领域中,用于描述软件结构或体系结构的参数或变量,通常是通过编程语言的语法或编译器直接或间接地指定。

结构参数通常用于定义数据结构、算法、组件或整个系统,以便在程序执行期间使用。

二、分类结构参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数据类型参数:用于定义数据结构的类型,如整数、字符串、布尔值等。

2. 结构体参数:用于定义复合数据类型,如数组、链表、树等。

3. 函数参数:用于传递数据或信息,以实现特定的计算或操作。

4. 异常处理参数:用于指定程序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

5. 系统参数:用于定义整个系统的行为或状态,如时钟、计数器等。

三、作用结构参数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作用包括:1. 定义数据结构:结构参数可以用于定义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等,以便在程序执行期间使用。

2. 传递数据或信息:结构参数可以用于在函数或过程之间传递数据或信息,以便实现特定的计算或操作。

3. 控制程序流程:结构参数可以用于控制程序的流程,如在条件语句或循环语句中使用。

4. 定义整个系统的行为或状态:结构参数可以用于定义整个系统的行为或状态,如时钟、计数器等,以便控制程序的执行。

四、常见结构参数名词解释1. 整型参数 (integer parameter):用于定义整数类型的结构参数。

2. 字符型参数 (character parameter):用于定义字符类型或字符串类型的结构参数。

3. 布尔型参数 (boolean parameter):用于定义布尔值 (真或假) 的结构参数。

4. 数组参数 (array parameter):用于定义数组类型的结构参数。

5. 指针参数 (pointer parameter):用于定义指针类型的结构参数。

6. 结构体参数 (structure parameter):用于定义结构体类型的结构参数。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仪器分辨率:仪器测量被测物理量最小变化值的能力。

频率响应:动测仪器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随输入信号的频率而改变的特性。

常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来表示,分别说明仪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幅值比和相位角偏差与输入信号频率的关系。

液压加载器:它是利用油压使液压加载器产生较大的荷载,试验操作安全方便。

几何相似:结构模型和原型满足几何相似,及要求模型和原型结构之间所有对应部分尺寸成比例,模型比例及长度相似常数。

延性系数:延性系数反映结构构件的变形能力,是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尺寸效应:放映结构构件和材料强度随试件尺寸的改变而变化的性质称为尺寸效应。

质量相似:是指模型与原型结构对应部分的质量成比例。

控制测点:结构物最大绕度和最大应力出现的部位上必须布置测量点,称为控制测点。

动力系数:最大动绕度与最大静绕度的比值称为动力系数。

仪器稳定性:当被测物理量不变,仪器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示值与特性参数不变的能力,称为仪器稳定性。

应变:应变是指单位长度内的变形校核测点:是指为了校核试验的正确性,便于整理试验结果时进行误差修正,如在梁的端部凸角上的零应力处设置的少量测点,以检验整个测量过程是否正常。

破损荷载:是指试件经历最大承载力后,达到某一剩余承载能力时的截面内力或应力值。

现今试验标准和规程规定可取极限荷载的85%。

退化率:指在控制位移作等傾低周反复加载时每施加一周荷载后强度或刚度降低的速率。

拔出法试验:是用一金属锚固件预埋人未硬化的混凝土浇筑构件内,或是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构件上钻孔埋入一金属锚固件,然后测试铺固件从硬化混凝土中被拔出时的拉力,并由此推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量程:是指仪器可以测量的最大范围。

最小分度值:指仪器的指示部分或显示部分所能指示的最小测量值,即每一最小刻度所表示的被测量的数值。

加载图式:指的是试验荷载的空间布置,加载图式应该模拟结构的设计荷载简图,或者模拟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实际内力情况。

陆佩文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课后)-

陆佩文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课后)-

陆佩文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课后)-第二章晶体结构2.1名词解释晶体是由原子(或离子分子等)组成的固体物质晶体。

)在空间中周期性排列。

晶胞是能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单位。

晶体可以看作是一堆无间隙的晶体单元。

晶体结构中的平行六面体单元晶格(空间晶格)是在三维空间中周期性排列的一系列几何点。

对称:物体的同一部分有规律地重复。

对称型: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元素(对称平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和旋转轴反向延伸)的集合,也称为点群。

空间群:指晶体结构中所有对称元素的集合brafi晶格以相同的方式将元素放置在每个晶格点上以获得实际晶体结构只有一个原子的晶格叫做布拉菲晶格范德华简分子间由于色散、诱导和取向而产生的吸引力的总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何原子周围的最近邻和等距原子数。

2.2试图从晶体结构的周期性讨论晶格结构不能有5个或6个以上的旋转对称?2.3金属镍具有最紧密堆积的立方结构。

一个晶胞中有多少个镍原子?如果已知镍原子的半径为0.125纳米,单位晶胞边长是多少?2.4金属铝属于立方晶系,边长为0.405纳米。

假设其质量密度为2.7g/m3,试确定其晶胞的Blavy晶格类型2.5晶体为四方结构,晶胞参数为a=b,c=a/2。

如果一个晶面在x y z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A3C6,试着给出晶面的米勒指数。

2.6尝试在立方晶体结构中绘制以下晶面(001)(110)(111),并标记以下晶体方向[210] [111] [101]。

2.14氯化铯(CsCl)晶体属于简单的立方结构,假设铯+和氯-沿立方对角线接触。

计算了氯化铯晶体结构中离子的堆积密度,并结合致密堆积结构的堆积密度讨论了其堆积特性。

根据面心立方,2.15氧化锂(Li2O)的晶体结构可视为O2的致密堆积。

Li+占据四面体空间。

如果Li+的半径为0.074nm,O2-的半径为0.140nm,则尝试计算li2o的单元电池常数II O2-的密集堆积所形成的空隙的最大半径,以容纳正离子2.16氧化镁具有氯化钠晶体结构。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1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1

一、概念与名词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高聚物的结构指组成高分子的不同尺度的结构单元在空间相对排列,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链结构表明一个高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的几何排列情况。

聚集态结构指高分子整体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近程结构指单个大分子内一个或几个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

远程结构指单个高分子的大小和在空间所存在的各种形状称为远程结构化学结构除非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新的化学键才能改变的分子结构为化学结构。

物理结构而一个分子或其基团对另一个分子的相互作用构型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和排列叫做构型,这种化学结构不经过键的破坏或生成是不能改变的。

旋光异构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中键接方式,即全同、间同、无规立构,此即为旋光异构。

全同立构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异构体是相同的,此即为全同立构。

间同立构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两种异构体是交替出现的,此即为间同立构。

无规立构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两种异构体是无规则出现的,此即为无规立构。

有规立构全同和间同立构高分子统称为有规立构。

等规度全同立构高分子或全同立构高分子和间同立构高分子在高聚物中的百分含量。

几何异构当主链上存在双键时,而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同时被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取代时,即可形成顺反异构,此即为几何异构。

顺反异构当主链上存在双键时,而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同时被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取代时,即可形成顺反异构,此即为几何异构。

Scanco关于骨小梁参数的名词解释

Scanco关于骨小梁参数的名词解释
DICOM
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是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和国家电子制造商协会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ers Association,NEMA)为主制定的用于数字化医学影像传 送、显示与存储的标准。在DICOM标准中详细定义了影像及其相关信息的组成格式和交换方法,利用这个标准,人们可以在影像设备上建立一 个接口来完成影像数据的输入/输出工作。DICOM标准以计算机网络的工业化标准为基础,它能帮助更有效地在医学影像设备之间传输交换数字影像,这些设 备不仅包括CT、MR、核医学和超声检查,而且还包括CR、胶片数字化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和HIS/RIS信息管理系统等。该标准1985年产生,目前版本为2003年发布的DICOM 3.0 2003版 本。
重建函数核
重建函数核(kernel)又称重建滤波器、滤波函数。CT扫描通常会包含一些必要的参数,如球管的电压、电流、层厚等,重建函数核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它是 一种算法函数,决定或影响图像的分辨率和噪声等。常见的重建函数核有高分辨率、标准和软组织3种模式:高分辨率模式是一种强化边缘、轮廓的函数,能够提高分辨 率,但是图像噪声也相应增加;软组织模式是一种平滑、柔和的函数,图像对比度下降,噪声减少,密度分辨率提高;标准模式则是没有任何强化或柔和作用的算 法。
MIL
平均截距长度(Mean Intercept Length,MIL) 是定量分析骨小梁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计算测试线在ROI内部的截距长度。MIL能够测定样品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BS/BV),进而估计Tb.N、Tb.Th和Tb.Sp。MIL分布能够确定MIL椭圆体的方向和各向异性的程度(Degree of Anisotropy)。 该方法的详细内容参见:Distribution of membrane thickness determined by lineal analysis.J Microsc. 1978; 113:27-43.

高分子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 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 名词解释

以下为1~6章的名词解释,资料来源为高分子物理(第四版)材料科学基础(国外引进教材),化工大词典,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全同立构:高分子链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间同立构:高分子链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键接而成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热力学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需经过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分子构造(Architecture):指聚合物分子的各种形状,一般高分子链的形状为线形,还有支化或交联结构的高分子链,支化高分子根据支链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支链支化和长支链支化两种类型共聚物的序列结构:是指共聚物根据单体的连接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结构,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分为四类: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由两种或多种单体经接枝共聚而成的产物,兼有主链和支链的性能。

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又称镶嵌共聚物,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制备而成的一种特殊聚合物。

环形聚合物:它的所有结构单元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都是等同的超支化聚合物:是在聚合物科学领域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一种具有特殊大分子结构的聚合物构象:由于σ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链段:高分子链上划分出的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单元或高分子链上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称为链段。

链柔性:是指高分子链在绕单键内旋转自由度,内旋转可导致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因为伴随着状态熵增大,自发地趋向于蜷曲状态的特性。

近程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条链上的原子或基团之间,沿着链的方向,因为距离相近而产生相互作用远程相互作用:因柔性高分子链弯曲所导致的沿分子链远距离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

远程相互作用可表现为斥力或引力,无论是斥力还是引力都使内旋转受阻,构想数减少,柔性下降,末端距变大。

自由连接链:假定分子是由足够多的不占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键角限制和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同。

结构力学名词解释1

结构力学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平断面假定:平断面假定就是指梁在弯曲前的断面在弯曲后仍为平面。

弯曲要素:梁的弯矩M,剪力N,转角,挠度V称为梁的弯曲要素。

梁的边界条件:就是梁端弯曲要素的特定值或者弯曲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它们取决于梁端的支座情况。

叠加原理:梁上受到几种外力作用时的弯曲要素可以分别计算各外力单独作用时的弯曲要素后叠加得到。

三弯矩方程:变形连续方程式中每个方程式中最多包括三个弯矩。

力法的一般原理:1)将静不定结构的多余约束去掉,代以约束反力,使其成为静定结构2)在去掉的约束出现约束反力的地方列变形连续方程式以保证基本结构的变形与原结构相同。

3)变形连续方程式求出未知力,并进一步可求出结构的弯曲要素。

位移法求解思路:1)决定未知转角数目。

2)假定两端刚性固定,计算固端弯矩。

3)假定将加固的各节点强迫转动,按公式(5-5)写出杆端弯矩,并按(5-7)写出杆端总弯矩。

4)对发生转动的各节点建立节点弯矩平衡方程式(5-8)5)求解弯矩平衡方程式组,从而求出各杆的弯曲要素。

转角:转矩:虚位移原理:它研究的是一组真实力系有任意满足变形协调条件的虚位移过程中做功的情况。

虚力原理:设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给外力一个不破坏静力平衡条件及静力边界条件的虚变化,并且由此虚力产生的变形是协调的,则外力的虚余功必等于结构的虚余能,这就是虚力原理。

位能驻值原理:总位能(应变能与力位能的和)有一驻值(极大值或极小值),故&II=0表示的关系称为位能驻值原理。

板条xx:在研究板的筒形弯曲时的通常做法就是在板的筒形部分沿弯曲方向取一个单位的狭条梁来考虑,并且把此狭条梁称为板条梁。

板的分类:1)刚性板——中面力对弯曲要素可以忽略不计的板。

2)柔性板——中面力对弯曲要素不可忽略不计的板。

3)薄膜——板的中面力远较弯曲力为大,板主要靠中面拉力承载。

板的后屈曲性能:板在失稳后不是立即破坏,还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压缩荷重,这一现象称为板具有“后屈曲强度”,研究板后屈曲强度的问题有叫做研究板的后屈曲性能。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1.短程结构:聚合物重复单元的化学结构和三维结构统称为聚合物的短程结构。

2.长程结构:由几个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的长度和形状称为聚合物的长程结构3、链段与链节:高分子链中能自由取向并在一定范围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称为链段。

链节是指高分子链中不断重复的单元。

4.均方旋转半径:分子链质心与构成分子链的所有链段质心之间矢量距离的均方值。

5.大分子链的末端距离:大分子链中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定向线段6、构型与构象:构象系指由c-c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空间排布。

构型系指化学键连接的邻近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空间状态表征。

7.液晶状态:某些物质的结晶被加热、熔化或被溶剂溶解后,仍部分保持晶体材料分子的有序排列,呈现各种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并形成结晶和液晶性质的过渡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液晶状态。

8、取向函数:9.高斯链:统计单位为链段,链段自由组合。

这种随机取向的聚合物链称为等效自由组合链。

由于其链段分布函数服从高斯分布,故又称为高斯链。

10.等规结构:聚合物的一个或两个构型的结构单元以单一顺序重复排列。

11.随机构型:手性中心的构型是随机排列的。

12、柔顺性和刚性:高分子长链能以不同程度卷曲的特性。

13、ucst和lcst:最高共溶温度和最低共溶温度。

凝胶和凝胶:凝胶是由聚合物链之间的化学键形成的膨胀体,不溶于水和不溶于水。

它既是聚合物的浓缩溶液,又是高弹性固体。

冻胶是由高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加热时可以溶解。

15、高分子电解质:在侧链中有许多可电离的离子型基团的高分子称为高分子电解质。

16、溶解度参数δ:1.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超过10000的化合物,主要由许多原子或原子团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

2.近程结构:构成大分子链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

3.远距结构:由大量结构单元组成的分子链的长度及其空间形式和结构。

4.凝聚态结构:从物理角度定义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类型。

1聚合物物理术语解释5.化学结构:除非通过化学键断裂并同时生成新键才能产生改变的分子结构。

塔吊参数名词解释

塔吊参数名词解释

塔吊参数名词解释塔式起重机(塔吊)的技术性能是用各种参数表示的,塔吊技术参数图其主要参数包括幅度、起重量、起重力矩、自由高度、最大高度等;其一般参数包括:各种速度、结构重量、尺寸、尾部尺寸及轨距轴距等,下面分别简述:一、塔吊工作幅度塔吊工作幅度是从塔式起重机(塔吊)回转中心线至吊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通常称为回转半径式工作半径。

对于俯仰变幅的起重臂,其俯仰的与水平的夹角在13度-65度之间,因此变幅范围较小,而小车变幅的起重臂始终是水平的,变幅的范围较大,因此小车变幅的起重机在工作幅度上有优势。

对于俯仰变幅起重机的实际吊钩幅度一般是将吊钩放至地面,然后用卷尺测量塔机中心到吊钩的水平限高;对于小车变幅起重机的实际吊钩幅度可以将其在大臂上每节的长度相加再加上塔机中心至大臂根部的长度即可算出实际吊钩的幅度。

二、塔吊起重量起重量是吊钩能吊起的重量,其中包括吊索、吊具及容器的重量,起重量因幅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每台起重机都有自己本身的起重量与起重幅度的对应表,俗称工作曲线表。

起重量包括两个参数:即最大起重量及最大幅度起重量。

最大起重量由起重机的设计结构确定,主要包括其钢丝绳、吊钩、臂架、起重机构等。

其吊点必须在幅度较小的位置。

最大幅度起重量除了与起重机设计结构有关,还与其倾翻力矩有关,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塔式起重机(塔吊)的起重量是随吊钩的滑轮组数不同而不同。

一般两绳是单绳起重量的一倍,四绳是两绳起重量的一倍等等。

可根据需要而进行变换。

为了防止塔式起重机(塔吊)起重超过其最大起重量,所有塔式起重机(塔吊)都安装有重量限制器,有的称测力环,重量限制器内装存有多个限制开关,除了限位塔机最大额定重量外,在高速起吊和中速起吊时,也可进行重量限制,高速时吊重最轻,中速时吊重中等,低速时吊重最重。

.三、塔吊起重力矩起重量与相应幅度的乘积为起重力矩,过去的计量单位为TM,现行的计量单位为KNM,1TM等于10KNM。

额定起重力矩量是塔式起重机(塔吊)工作能力的最重要参数,它是防止塔机工作时重心偏移,而发生倾翻的关键参数。

纺织材料学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习题库绪论1、名词解释:纺织材料、纺织材料学、纤维、纺织纤维、单基、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两相结构、特克斯、旦尼尔、公制支数、产业用纺织品2、纺织材料学是研究内容是什么?3、纺织工业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4、列表对纺织纤维做一简要分类。

5、纺织纤维应具备什么条件?6、构成纺织纤维的大分子一般具有什么条件?7、结晶度与纤维结构及性能有何关系?8、取向度与纤维结构及性能有何关系?9、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形态结构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的?10、说出纤维的六级微观结构的名称。

第一章天然纤维素纤维1.名词解释:原棉、细绒棉、长绒棉、锯齿棉、皮辊棉、白棉、黄棉、灰棉、成熟度、成熟度系数、天然转曲、双边结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基数、长度均匀度、跨距长度、马克隆值、精干麻、工艺纤维2、试述棉纤维的品种、初加工方式、生长发育特点及形态特征。

3、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4、为什么成熟度是棉纤维的特征性质?5、试述棉纤维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结构特点。

6、棉纤维的组成是什么?具有何化学特性?7、何谓丝光处理?丝光处理后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有何变化?8、试述纤维长度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的关系。

9、常用的测定纤维长度的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于测哪些纤维?10、试述纤维细度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的关系。

11、常用的测定纤维细度的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于测哪些纤维?12、原棉检验通常有哪些方法和项目?13、何谓棉纤维成熟度,其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有何关系?14、作出棉纤维的自然排列图、长度-重量分布曲线、照影仪曲线,说明它们的关系。

15、试述原棉标志的含义。

16、简述常用麻纤维的基本品质特征、形态特征。

17、何谓工艺纤维?为什么苎麻可用单纤维纺纱,而亚麻、黄麻等却不可以?18、试介绍不同类别麻纤维的应用。

19、列表比较棉与苎麻的结构与性能异同点。

20、亚麻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有何应用?第二章天然蛋白质纤维1、名词解释:同质毛、异质毛、支数毛、级数毛、两型毛、卷曲、品质支数、摩擦效应、鳞片度、茧丝、丝素、生丝、精炼丝、丝鸣1.单根羊毛的宏观形态特征是怎样的?羊毛纤维从外向里由哪几层组成?2.概述羊毛的细度特点及指标。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

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

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

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

4.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5.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

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

8.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

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

$10.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地、精确地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

11.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惟一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

12.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14.总变差(总离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

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也就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变差。

结构设计原理 名词解释

结构设计原理  名词解释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规定以每边边长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构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件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fcu 表示。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按照与立方体时间相同条件下制作和试验方法所得的棱柱体试件150mm ×150mm ×300mm 的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我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规定,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ts F F f A ==πA 。

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测得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值换算成轴心抗拉强度,换算时应乘以换算系数0.9,即0.9t ts f f =。

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当压应力σ≤0.5f c 时,徐变大致与应力成正比,徐变曲线的间距差大多是相等的,被称为线性徐变。

收缩:在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称为收缩。

粘结强度: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以拔出试验中粘结失效(钢筋被拔出,或者混凝土被劈裂)时的最大平均粘结应力作为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粘结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由于受变形差(相对滑移)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产生的剪应力。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某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定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材料学名词解释

材料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共混改性所谓共混改性,是指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加以混合,或把种类相同而分子量不同(或分子量分布不同)的聚合物加以混合,或是把聚合物与其它物料加以混合,从而形成新的共混聚合物。

这种借助于外力场、温度场和分散介质实现聚合物组分均匀分布的过程叫共混改性,是材料改性的重要方法。

2)高分子的取向在外力作用下,聚合物内部的分子链或其它结构单元沿着外力方向形成优势排列叫做取向,可分为单轴取向和双轴取向。

取向结构对材料的力学、光学、热性能影响显著。

3)构型与构象构形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

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构形不同的异构体有:旋光异构体、几何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

构象是指由于分子内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结构异构体,或者由于分子中胆碱的内旋转而导致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不同的排列顺序所产生的结构异构体。

由于单件的内旋转活化能低,故各种构象的转化比较容易。

4)高斯链:假如高分子链足够长,而且具有一定的柔性,则都可以把它们当作自由联结链进行统计处理,称为等效自由联结链,这种链的统计单元称为链段。

等效自由联结链又称为高斯链,其均方末端距正比于分子量的一次方,这是大量柔性高分子链的共性。

5)熵弹性橡胶在室温下就处于高弹态。

橡胶分子链由卷曲到伸展,分子成为更有序的排列甚至结晶,熵值(混乱度)由大变小,这一变化的终态是不稳定的,一旦放松外力橡胶分子受到弹性回缩力,有自发恢复到初态的倾向。

所以高弹形变是可以回复的,橡胶被拉伸和回复的整个过程都是熵变起作用,内能几乎不变。

6)时-温等效原理从分子运动的松弛性质可知,同一个力学松弛现象,既可以在较高温度下、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也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较长时间内观察到。

因此,升高温度与延长时间对分子运动是等效的,对聚合物的粘弹性行为也是等效的。

这就是时温等效原理。

7)凝胶点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以上升,出现所谓的凝胶,这时的反应程度称作凝胶点。

结构名词解释

结构名词解释

建筑结构狭义的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

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

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

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可靠度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

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

其“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基准期50年,这个基准期只是在计算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用的基准时间,并非指建筑结构的寿命;“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不包括人为的过失影响;“预定的功能”则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即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耐久性)。

结构名词解释

结构名词解释

韧性材料变形时吸收变形力的能力toughness材料的断裂前吸收能量和进行塑性变形的能力。

与脆性相反,材料在断裂前有较大形变、断裂时断面常呈现外延形变,此形变不能立即恢复,其应力-形变关系成非线性、消耗的断裂能很大的材料。

通常以冲击强度的大小、晶状断面率来衡量。

韧性是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韧性越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

韧性的材料比较柔软,它的拉伸断裂伸长率、抗冲击强度较大;硬度、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相对较小。

而刚性材料它的硬度、拉伸强度较大;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就可能低一些;拉伸弹性模量就较大。

弯曲强度反应材料的刚性大小,弯曲强度大则材料的刚性大,反之则韧性大。

在ASTM D790弯曲性能标准试验方法中说,这些测试方法适合于刚性材料也适合于半刚性材料。

未说它适合于韧性材料,所以韧性很大的弹性体是不会去测试弯曲强度的。

以上说的韧性和刚性与测试的力学性能关系是相对的。

可能会出现意外。

例如用玻纤增强塑料后,它的刚性变大,但也可能出现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增加的可能。

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可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或冲击韧性。

建筑钢材(软钢)、木材、塑料等是较典型的韧性材料。

路面、桥梁、吊车梁及有抗震要求的结构都要考虑材料的韧性。

刚性和脆性一般是连在一起的。

脆性是指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时,材料发生无先兆的突然破坏,且破坏时无明显塑性变形的性质。

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特点是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破坏时的极限应变值极小。

砖、石材、陶瓷、玻璃、混凝土、铸铁等都是脆性材料。

与韧性材料相比,它们对抵抗冲击荷载和承受震动作用是相当不利的。

作为工程塑料,我们希望它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刚性。

在改善材料的韧性时,还应设法提高刚性。

一般加入弹性体可增加韧性,加入无机填料可增加刚性。

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弹性体的增韧和填料的增强结合起来。

编辑本段断裂韧性断裂韧性材料阻止宏观裂纹失稳扩展能力的度量,也是材料抵抗脆性破坏的韧性参数。

建筑结构的名词解释

建筑结构的名词解释

建筑结构的名词解释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骨架,承载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和力量传递。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和名词,这些名词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建筑结构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领域中的核心概念。

一、基本概念1. 承重墙:承重墙是一种用于承受建筑物重力荷载和水平荷载的垂直墙体结构。

承重墙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外围或内部,起到支撑和分散荷载的作用,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2. 梁:梁是一种承受和传递荷载的水平结构元素,通常与柱子或墙体连接在一起。

梁承担着承载荷载、抵抗弯曲和剪切力的功能,将上部结构的重量分散到支撑结构上。

3. 柱:柱是一种垂直的竖向结构元素,用于承载由梁和地板传递下来的重量。

柱子的主要功能是抗压,能够将荷载集中传递到地基或其它基础上,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4. 桁架:桁架是由若干个杆件和节点组成的网格状结构,常用于建筑物的屋架、悬挑结构等。

桁架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抗力性能,能够将荷载均匀地分散到整个结构上,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二、结构体系1.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是一种由弯曲或曲面构件组成的空间结构,常见于地下商场、球馆和剧院等建筑中。

筒体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空间刚度,能够提供较大的开间和无遮挡的空间。

2. 平面框架结构:平面框架结构是由柱、梁和框架组成的二维结构系统。

平面框架结构通常用于建筑物的屋架和墙体承重结构,具有刚性好、变形小的特点,适用于大开间建筑。

3. 空间桁架结构:空间桁架结构是一种由空间杆件和节点组成的三维结构系统,常见于大跨度建筑、桥梁和塔楼等。

空间桁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抵抗大荷载和抗震能力。

4. 筒壳结构:筒壳结构是一种由曲面构件组成的连续曲面结构,常用于穹顶、圆顶和拱形建筑。

筒壳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弯曲力,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美观度。

三、力学概念1. 荷载: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外部力和力矩,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参数名词解释(一)
结构参数名词解释
本文将介绍与结构参数相关的几个重要名词,以及对它们的解释和举例说明。

结构参数
结构参数是指在一个结构体或类中,用于描述该对象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变量。

结构参数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也可以是自定义数据类型。

例如,在一个学生类中,年龄、姓名、学号等都可以作为结构参数,用于描述该学生的基本信息。

结构体
结构体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变量,并且这些变量可以同时被称为结构参数。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string name;
string id;
}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Student的结构体,它包含了age、name和id三个结构参数,分别表示学生的年龄、姓名和学号。


类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将数据和方法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用于创建对象。

class Car {
String brand;
int year;
void start() {
// 启动汽车的操作
}
}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Car的类,它包含了brand和year两个结构参数,以及一个start方法。

通过创建Car类的对象,我们可以设置汽车的品牌和年份,并调用start方法启动汽车。

参数初始化
参数初始化指的是在创建对象时,为结构参数提供初始值。

class Rectangle:
def __init__(self, width, height):
= width
= height
rect = Rectangle(5, 10)
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名为Rectangle的类,它包含了width 和height两个结构参数,并且通过构造函数为这两个参数进行了初始化。

在创建Rectangle对象时,可以通过传入参数来为width和height设置初始值。

参数传递
参数传递指的是将结构参数的值传递给方法或函数进行处理。

例如,在下面的Java代码中,calculateArea方法接收一个Rectangle对象作为参数,并计算该矩形的面积。

class Rectangle {
int width;
int height;
int calculateArea() {
return width * height;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tangle rect = new Rectangle();
= 5;
= 10;
int area = ();
("The area of the rectangle is: " + area);
}
}
上述代码中,通过创建一个Rectangle对象rect,并设置其width和height参数的值,然后调用calculateArea方法来计算矩形的面积,最后将结果打印出来。

以上就是几个与结构参数相关的名词解释及其示例说明。

结构参数在编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描述对象的各种属性和行为。

熟练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编写清晰、易读的代码非常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