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高考地理精选 (11)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考考点训练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必考考点训练选择题1、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天坑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钟乳石、溶洞等。
读图“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答案:AD【提示】喀斯特地貌解析:(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答】(1)喀斯特地貌区岩层被流水溶蚀严重,往往多奇峰怪石,崎岖不平。
故选A。
(2)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
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故选D。
2、辽宁省锦州市的笔架山风景区内,有一座通往笔架山岛的天桥堪称世界奇观(如图)。
天桥由砾石组成,砾石来源于笔架山岛。
涨潮时天桥被海水淹没,落潮时天桥又露出水面。
每天潮涨潮落两次,天桥就露出水面两次。
下表为农历初一、十六笔架山风景区潮汐表及景区游览说明。
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形成天桥景观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海浪侵蚀D.海浪堆积(2)2019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十六)风力较小,小明通过天桥到笔架山游览,推测其通过的时间()A.6:00B.10:00C.15:00D.21:00答案:DB【提示】海岸地貌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高考地理人口经典知识题库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人口经典知识题库选择题1、下列对“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说法中,不合实际的是()A.让城市人才供需更趋平衡,让农村的人才贫乏得以补充B.改变了归雁群体就业观念,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幸福感C.既减轻了城市的稳定压力,又给城市腾出了大量的公共资源D.“归雁”们返乡创业、就业,会使城市发展走向衰落答案: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知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
本题难度较适中,通过景观图设置题目,考查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城乡人口迁移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解:归雁经济能够让人回乡,增加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城市的下岗工人,符合实际,故A错:归雁经济让农村在外工作的劳动力回乡,能够照顾到在农村的孩子和老人,符合实际,故B错;归雁景观及让企回迁、人回乡,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符合实际,故C错。
归雁经济让城市有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发展,不符合实际,故D对。
故选:D。
2、下图为世界人口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依图可推断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热带地区B.北温带地区C.南温带地区D.北寒带地区(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A.水热条件优越B.自然灾害极少C.地形极为平坦D.环境污染很小(3)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世界人口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A.干旱地区广B.气候酷寒C.陆地面积小D.山地多平地少答案:BAC【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
(2)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的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世界人口比重小的主要原因。
【解答】(1)读图可推断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20°N~60°N,集中在北温带地区。
故选B。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温带地区,人口集中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利于生产和生活,A对;温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象灾害较多,B错;地形复杂,有多种地形分布,不能说极为平坦,C错;随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比较严重,D错。
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读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山最可能是()A.大兴安岭B.贺兰山C.秦岭D.南岭(2)该山南北两侧山麓地带森林类型不同,导致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坡度答案:C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答】(1)据图可知,该山山麓南坡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则该山地刚好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处,只有秦岭符合,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据图,南侧纬度低,水热充足,北侧纬度高,热量不足,南北自然带基带不同,主要是南北所在热量不同导致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某水平方向上的植被和气温、降水变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示某一端点的植被是荒漠,则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A.非洲西部B.南美西部C.欧洲西部D.北美西部(2)图中M处的植被最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热带草原植被D.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DB【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植被左侧起点处气温在-10℃以下,说明该地位于寒带地区;右侧降水在100mm以下,年均温高,该地为热带沙漠,非洲和南美洲均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欧洲西岸的南部没有荒漠分布。
北美西部,最北部位于北冰洋沿岸,南部的美国西南为热带荒漠。
故选D。
(2)图中自左向右,太阳辐射、气温逐渐升高,而降水逐渐增加到最后急剧减少。
依据气温和降水判断,其最右侧的植被应该是热带荒漠,热带荒漠向高纬方向的自然带变化依次是荒漠—硬叶林—落叶林—混交林—针叶林—苔原。
故选B。
3、在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分布着一种土壤(如图),人们描述它“插根筷子会发芽”。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选择题1、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是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最大的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是冰川时期的庞然大物。
猛犸象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灭绝。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猛犸象生活在()A.古生代早期B.古生代晚期C.中生代D.新生代(2)猛犸象灭绝时期的迁徙方向是()A.向高纬度地区迁徙B.向低纬度地区迁徙C.向内陆地区迁徙D.向沿海地区迁徙答案:D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下图为某时刻某半球气压分布图,其中虚线ANB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此时北京时间为14:00左右②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③AN为晨线④此时太阳直射15°N左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甲地为阴雨天气B.乙地为太平洋上的台风C.丙地风速比乙地小D.北京此时为晴朗天气答案:BB【提示】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气压系统与天气解析:【解答】(1)图中北半球出现亚洲高压(北京)可判断北半球冬季,北极圈内有极夜,因而北京所在的部分为昼半球,90°E地方时为12:00,因此可推断北京时间大致为14:0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AN为晨线;新的一天占全球的3/4;太阳直射南半球。
故选B。
(2)甲为气旋,多阴雨天气;乙是气旋,但不是热带气旋(台风);丙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北京为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故选B。
3、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
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
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
近年来,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
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A.人口少B.气温高C.纬度低D.海拔高(2)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B.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C.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D.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答案:DC【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4、下图为近50年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MJ·m²)空间分布图和皖南山区太阳辐射多年各月日平均值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小题。
高考地理产业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归纳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产业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归纳选择题1、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某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图1为该企业在城市扩散示意图。
图2为该企业发展概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企业在城市扩散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土地B.河流C.集聚D.市场(2)该城市数字产业发展会()A.缓解城市拥挤的压力B.改善新城区生态环境C.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D.提升城市的服务等级答案:AD【提示】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产业区位因素。
(2)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解答】(1)随着业务的拓展,企业需要更大的土地,自然会选择土地丰富、地价较低的地区。
老城区土地紧张、地价昂贵,迫使企业向土地资源更富裕、地价更低的新城区扩散。
故选A。
(2)数字产业发展并不能缓解城市拥挤的压力,A错误。
产业发展都会占用土地、消耗资源,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有生态环境,B错误。
人口密度影响因素众多,不一定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C错误。
该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这会提升城市在数字领域的服务等级,D正确。
故选D。
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较于阶段Ⅱ,阶段Ⅰ工业总产值增加速度较慢,其原因可能是阶段Ⅰ()A.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需要通过低收益产业完成原始积累B.我国尚未进行改革开放,外商投资额度小C.我国劳动力素质较低,无法快速创造财富D.我国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2)珠江三角洲目前的发展势头不如长江三角洲,其原因可能是珠江三角洲()A.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经济腹地范围小B.气候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C.产业升级动力比长江三角洲弱D.交通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答案:AC【提示】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阶段Ⅰ的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此类产业工业增长速度缓慢,附加值低,阶段Ⅱ的主导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增长速度快,产业附加值高。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总结例题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总结例题选择题1、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
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
读图4“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2•分)统计”图,完成1~2题。
图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B.地面热量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C.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D.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2)影响甲、乙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拔高低D.沿岸洋流答案:DB【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地面长波辐射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地面辐射,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支出越多,A、B错,D正确。
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C错误。
甲地纬度较高,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气系统热量收入较乙地差异缩小,地气系统发送到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多,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为负值;乙地纬度低,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地气系统热量收入会减少,与甲地比收入差异缩小,但发送到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少,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为为正值。
所以,造成甲、乙两地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B正确。
2、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C.甲化石——新生代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2)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A.藻类化石——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C.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答案:D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地层与化石【解答】(1)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C错误;在前寒武纪生物稀少,化石缺失,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考点精题训练选择题1、纺锤树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其树身光秃秃的,只在树顶稀稀拉拉长着几根枝条,叶子长约10cm。
旱季来临,绿叶纷纷凋零。
树高有30多米,直径最粗的地方可以达到5m,木质疏松、外硬里软。
凭借对环境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达的根系,纺锤树体内的存水量可达2吨。
下图分别为哥伦比亚位置图及纺锤树景观示意图,纺锤树主要分布于该国北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处于哥伦比亚纺锤树落叶期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9月(2)该国纺锤树()A.根系发达是为了稳定高大的树体B.树干粗大、木质疏松,利于雨季贮水C.叶片肥大利于增强树干光合作用D.枝叶稀疏避免树干被夏季阳光灼伤(3)推测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地区及其原因是()A.东部地区交通便利B.西部高山地区气候凉爽C.沿海地区地形平坦D.河流沿岸海拔低、气候潮湿答案:ABB【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1)由材料可知,纺锤树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纬度在10°N左右,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降水较多,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当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北部地区处于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且持续时间长。
旱季来临时,纺锤树绿叶纷纷凋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
故选A。
(2)由材料可知,纺锤树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纬度在10°N左右,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降水较多,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当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北部地区处于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且持续时间长,植被为了度过较长的旱季,形成了木质疏松、利于雨季贮水的粗大树干。
高考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选择题1、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D.遥感技术、虚拟现实(2)某山区发生地震后,由于道路毁坏、通讯中断,救灾指挥部急需掌握抢险队所在位置、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等信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理信息技术是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卫星遥感③全球定位系统④雷达预警⑤虚拟现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答案:BA【提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解析:(1)读图,确定水库位置,使用全球定位系统。
调查水库用途、库容,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需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B对。
遥感技术是获取遥感图像,不能定位、分析数据,A错。
虚拟现实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D错。
故选B。
(2)获取地震受灾面积需要用卫星遥感技术,分析受灾程度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掌握抢险队位置需要全球定位系统,雷达预警和虚拟现实没有用处,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故选A.【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重庆市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近年来其人口吸引力逐渐增强。
如表为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的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数据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大数据公司获取数据使用的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视频传输(2)与短期流入相比,长期流入在两个年龄段比重明显偏高的主要原因是()A.教育B.经济水平C.家庭D.国家政策(3)上述两个年龄段长期流入比重偏高对重庆市的影响是()A.劳动力人口减少B.社会负担适当加重C.失业率快速增加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答案:ACB【提示】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每日一练
下图为一位旅游者于北京时间2018年7月30日13:31在巴厘岛面向大海拍摄的景观。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光影可知该景观拍摄的地点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最能反映该地6月22日旗杆杆影端点移动轨迹的是()
【答案】1.D 2.A
1/ 5
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城市的观察者在6月22日观慕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地理坐标。
据此完成3—4题。
3.观察者所在城市可能是()
A.杭州 B.石家庄 C.沈阳 D.哈尔滨
4.观察者在12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答案】3.C 4.B
大题精选
1.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
2/ 5
知。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2.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
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
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答案】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精题甄选
3/ 5
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来储存水资源的一种地下水开发工程。
下图为某地下水库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图能直接体现出该地下水库的作用是( )
A.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B.恢复湿地水量
C.有效阻止海水入侵 D.缓解地面沉降
2.在水循环各环节中,受地下水库修建影响最大的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下径流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水库建在沿海地区,建库后大坝有效阻止了海水入侵,这是该图能直接体现出来的作用。
地4/ 5
下水库的建成可以增加淡水资源,对缓解水资源紧张和地面沉降以及恢复湿地水量有一定的作用。
第2题,地下水库的修建与地下水坝的建成会阻挡地下径流汇入海洋,故对水循环各环节中影响最大的是地下径流。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