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能源问题_四川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启示
中国农村经济2006.9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能源问题———四川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启示方行明1屈锋2尹勇2内容提要:通过燃烧薪柴、秸秆等生物质获取能源的做法在中国农村历经了数千年,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农村能源技术和使用模式终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四川省农村沼气建设的成就尤为突出。
沼气系统将猪(禽)圈(舍)、厕所与沼气池联为一个系统,产出的沼气作为农户的生活用能,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而进入农田,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循环,没有多余的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成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一个典范,并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农村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农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条件的改善。
但是,在沼气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农民财力不够、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鉴于其良好的综合效益,沼气项目应加快在全国推广,各地农村还应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能源。
关键词:农村能源 沼气 效益 新农村建设 四川省在农村生产和生活所涉及的各项技术中,农村能源技术的发展极为缓慢。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以来,通过燃烧薪柴、秸秆等生物质获取能源的做法在中国农村历经了数千年,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直到20世纪末,中国已进入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但农村生活能源的获取和使用仍然沿袭传承了几千年的模式。
据2000年对全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所做的一次调查,农村能源消耗总量达3.7亿吨标准煤,其中,薪柴占21.76%,秸秆占33.41%,煤炭占31.9%,电力占9.31%,成品油占2.04%,液化气、沼气等占1.58%①。
这一能源结构仍是以薪柴和秸秆为主(二者之和为55%),所产生的问题,一是能效低,二是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全国农村居民每年要烧薪柴1.45亿吨,按每750公斤折合1立方米木材计算,约计消耗木材1.88亿立方米②。
采集薪柴作为燃料,导致森林砍伐严重,是中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煤炭的直接燃烧,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四川新农村建设:困境、任务与突破
主要任 务
立 足 四川 实 际 ,应 当针 对不 同类
要实 现新农 村建设 的综合 性 目标 , 四川 省 面 临诸多 难题 和困 境 。 四川省 农 业 综合 生 产能 力 较差 、农 民收 入水 平偏 低 、农 村社 会事 业 发展 滞 后 、城 乡发 展差 距 扩大 等矛 盾 依然 突 出 ,农 业 和农 村 发展 仍 然处 于 缓慢 推进 的阶 段 。建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首 先 面对 的 是 资金 难 题 。有研 究 表 明 ,新 农 村 建 设农 民人均 需要投 资 2 0 0 0元左 右 。在 新 农村 建设 中道路 、水 利 、房 屋 等基 础 设施 建设 ,社会 保 障体 系建 设 等方
域 应 当选择 具有 比较优 势的支撑 产业 , 避 免地 区问产 业 雷 同 ,并 在 全省 范 围
是 加 强道 路 、通 讯 、饮 水 、能
源等 基 础设 施 建设 。在 需 要招 商 引资 发展 二 三产 业 的近郊 地 区 ,要 加 强工 业 园区规 划 ,加 大道 路 交通 、园 区硬
组 织化 程 度低 ,难 以适 应 市场 经 济要
求 ,这 也制 约 着新 农村 建 设 的效 率 和 效果 。诸 多 的矛 盾 构成 了 四川 省 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建设 所 必须 面对 和 突破 的 困境 ,如 何创 新 性地 突 破这 些 困境 也
在 经济 更 为落 后 的川 西 高原 和 攀
内优化 产 业布 局 ,促 使产 业 间 的融合
与协 调 ,形成各 具特色 的产 业带 。
在经 济 发达 的成 都 平原 地 区 的城
众 多 的农 民 ,农 村剩 余 劳动 力 问题 依
然 突 出 。农 民整 体 素 质 的提 升缓 慢 ,
乐山新农村发展现状
乐山新农村发展现状
乐山市新农村发展现状
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部,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近年来,乐山市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力度发展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产业结构调整
乐山市在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推动农产品多元化经营,乐山市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变。
特色农产品如乐山大白菜、乐山火龙果等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基础设施建设
乐山市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修建了一批农村道路,增加了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方便了农民的出行。
水电供应不断改善,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农村旅游发展
乐山市发展农村旅游,将独特的农耕文化与美丽的自然风景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乐山熊猫基地、峨眉山等景点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这促进了乐山农民的收入增长,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的热情,有助于乡村振兴。
四、农民素质提升
乐山市注重农民的培训和素质提升,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技
术指导等形式,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乐山市也加强了农村教育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鼓励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推动农村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的来说,乐山市新农村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村庄环境整治等。
乐山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新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彻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围绕“ 三江”长江、 ( 岷江、 嘉陵江) 治
理, 强力推进 农村污 染防治和 生态保护 , 地区环境 质量不 断 农村 改善 ,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 得较大进展 。但是 , 必须清 醒认识到 ,
当前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上仍然严峻, 矛盾和问题仍然十
会议和 中共 四川省委 关于统筹城 乡发展开 创农村 改革发展新局 面的决定 , 年以来, 深入成都 、 山、 今 我们 眉 资阳、 、 南充 乐山等地就 加 强四J-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进行了调研。我们 分析认 为 , i " l ̄ I 四川 农村环境保 护形势喜 人 , 也形势 逼人 , 要深入 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3 9 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 17 (0 9 2 0 5 — 3 F2. 1 9 A 1 8 9 8 一 20 ) — 02 0 0 0
为贯彻落 实党 的十七届 三 中全会 、 国农村环 境保 护工作 全
数 自然资 源开 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 , 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 农产品 安全。近年来 , 由于环境污 染和 生态破 坏引发 的群众投诉 明显增 加, 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农村 。 ‘ 二是农村 污染 已经影 响到经 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长期 以来 在环保工作 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还没有从根 本上得到转变 , 致 使农村环保工作 滞后于城市环保工作。据统计 , 目前全省 农村每 年产生 的 1 多亿吨生活污水基本上任 意排放 , 1 9 万 吨生活 0 约 67 垃圾 也是随意 倾倒 ; 年施用量达 2 0 吨 ( 化肥 2万 有效成 分 ) 药 , 农 年使用量达 56 万 吨, 、 .3 化肥 农药有效利用率仅 为3 %、0 农 0 7 %,
圈一0 第期 29 2 0年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雅安市梅子村为例
例, . 对惭 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及实证研究 ,寻找梅子村 土地可 持续种用 的关键阻碍性因素 ,并确定合理 的发展 目标 、继而制定针 对性
的解决措施 ,以该村的土地可持续利用 、促进该村的发展。 2 .1梅 子 村 经 济 社 会发 展 概 况 2 .1 .1自然 地 理 条 件 状况 梅 子村地形主要 由山地 ,谷底等组成 ,海拔 7 2 1 米到 9 3 4米。气候 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 ,一年 四季分 明,冬 季盛 行 西北风 ,夏季盛行东南风 ,年平均 降水量 1 4 3 6 m m,降水量分 布不均 , 主要集 中在夏秋季节 。 2 .1 .2经 济社 会 发 展 状 况 根据对梅子村 的实地调查显示 ,梅子村 目前的土地总面积 7 4 3 8亩 , 该村包 括 8个村 民自治小组 ,农村人 口 1 2 9 4人 ,城镇人 口7 0人 ,总户 数4 6 0户 。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 到 6 6 4 8元 ,年均 递增 1 2 % 。梅子村辖区 内农产业丰富 ,主要产业有林竹业 、茶叶 、养殖业 、种植业 、服务业。 2 .2梅 子村土地利 用现状分析 2 . 1土 地 利 用 结 构 根据梅子 村土 地 利用 统 计 数据 得 知 ,梅 子村 的 目前 土 地 总 面积 4 9 5 8 1 7 0 平方 米 ,对 2 0 1 2年 土 地 利 用 相 关 数 据 可 知 梅 子 村 农 用 地 4 4 1 9 1 3 0平方米 ,占8 9 .3 %;建设用 地 1 5 2 4 1 2平方 米 ,占 3 % ;未利 用土地 3 8 6 6 2 8平方米 ,占7 .7 %。 ( 1 )农业用地 ,梅子村的农业用地 主要包括耕地 、林地和其他农业用地等 。其 中林地大约 占该村土地面积 3 2 1 9 2 5 0平米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 4 .9;耕地大约 占4 6 6 6 2 0平方米 , 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 9 .4 % ;其 他农用地 7 3 3 2 6 0平方米 ,占全村土地 总面积 的 1 .4 % ;( 2 )建 设用地 ,梅子村建设用 地主要包 括农村集体 建设用地 ( 学校 ) 、公 共设施 用地 ( 道路 )和其他 建设 用地 ( 娱 乐设 施 )三大类 ;( 3 )未利用 土地 ,梅子村 未利用 土地 主要 包括 除开 自留 地 、宅地基 、林地等其他未利用 土地 ( 主要包 括部分坡度 较陡的 山地、 偏 远地 区地 区的荒地等 ) 。 2 .2梅子村土地利用 特点 ( 1 )梅子村的土地相较 于周边其他村 ,虽然 土地面积较大 ,但总体 上土地 质量不高 ,整个梅子村 由于交通条件不便 ,偏远地 区很大 一部 分 土地呈 现撂荒 的情况 ;( 2 )该村林地资源丰富 ,包 括多种林业 、竹业品 种 ,整个 梅子村林 地 面积 ( 包括竹业 )2 0 1 2年为 3 2 1 9 2 5 0平方 米, 占
基于SWOT分析的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4500字
基于SWOT分析的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4500字摘要:目前,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主要集中在背景研究和宏观层面上的实现路径上。
在国家已经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前提下,各地更需要微观层面上的理论研究。
以凤凰村为例,对凤凰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运用SWOT研究方法,对凤凰村新农村建设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对策研究。
毕业关键词:凤凰村;SWOT分析;新农村建设;对策中图分类号:F32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31-02一、基本情况西乡乡凤凰村位于乡政府的腹心地带,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 636亩,2006年全村总人口1 471,共427户,耕地面积2 018亩,其中:水田面积2 020,旱地68亩,人均耕地1.37亩,人均纯收入3 709元。
凤凰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通过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是单一的种植粮食不能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增加农民收入。
从2002年开始,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凤凰村逐步探索种植优质葡萄和优质稻,尝到甜头的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优质稻,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600亩,每亩产值都在5 000元以上,其他水果和经济作物近100亩,粮经比例达到了2∶1。
二、凤凰村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区位优势明显。
凤凰村位于西昌市城郊,距西昌主城区12公里,距火车站12公里;礼太路(镇道)贯穿全村,雅攀高速公路与凤凰村六组临近,机耕道贯穿全村各社,交通便利。
2.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西昌市地处安宁河流域中段,是攀西地区的腹心地带,具有充足的光热、水、气资源条件;空气透明度好,年温差小,日较差大;由于冬温不低,春温回升快,所以还具有物候期早的优势。
凤凰村土壤肥沃深厚,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西昌市重要的水果、蔬菜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3.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强。
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环境问题和需求分析
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是四川省农村公路发展的薄弱
省农村公路实现 了跨越式发展 ,取得 了重大历史性
1 农村公路建设 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从2 0 0 3 年邛崃会议后 ,四川农村公路建设和发 展进入 了快速发展时期 ,十年来 ,已建成 2 6 . 5 万公 里 ,大大改善了农村群众 的出行 条件 ,促进 了新农
村建设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是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关键时期 ,也是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受 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建设规模
等因素制约 ,四川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低、覆盖人
作者简介:周萍 ( 1 9 6 6 一) ,女 ,重庆涪陵人 ,工 学硕士 ,讲师 ,从事 交通教 育工作 。
周 萍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 院 ,四川 成都
6 1 1 1 3 0 )
摘 要 :文章结合 四川农村 公路建设现状 ,从四川公路 建设现状等层 面分析 了农村公路 的建 设环境 问题 ,提 出农村公路 建设 自身存在一 系列问题 ,以及探 索农村群 众的新期待 和新要 求。
关键词 :农村公路 ;发展建设 ;存在 问题 ;需求分析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四川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将发生深刻变化人员交往物资交流更为频繁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必将对农村公路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服务水平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农村公路供给能力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川省 农村 公路建 设环境 问题和 需求分析
ne w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Ke y wo r d :r u r a l h i g h wa y;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b l e ms ;d e ma nd a n a l y s i s
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区域特征及评价
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区域特征及评价奉梅【摘要】[目的]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绿色农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因此,通过测度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可以为四川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基于农业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对四川省各市(州)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水平较高,其权重值为0.4934,产品品牌的绿色化水平权重值较低,为0.1958.二级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农药化肥使用量偏高,森林覆盖率较低.通过对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成都市发展水平指数最高为0.6104,巴中市指数最低为0.1972,四川省整体发展水平指数为0.4542,与成都市发展水平指数相差两个级别.此外,区域发展的集聚效应较明显,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结论]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各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整体上来看,中部和东部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6页(P42-47)【关键词】绿色农业;区域特征;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四川省【作者】奉梅【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2;F3130 引言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主要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核心,包括动植物农业、黑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菌类农业和环保农业等多种农业方式,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1]。
据统计,到2016年,我国绿色农业的绿色产品逐年增加,绿色食品销售量也在快速增长,销售额已达到1.379 8万亿元[2],说明近年来绿色农业发展较为迅速,可能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家乡环境调查报告(集锦15篇)
家乡环境调查报告(集锦15篇)家乡环境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党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近年来,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为全面、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我于20xx年寒假到我的家乡四川省仁寿县四公乡做了此次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社会调查。
二、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要求,而当前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环境,“村容整洁”刚无从谈起。
因此,调查以四公乡为个案,了解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和集市市场卫生以及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分析农村环境问题对于“村容整洁”的重要性。
2调查过程20xx年1月12日走访调查了四公乡深沟水库水资源情况;1月13日到四公乡集市调查市场卫生情况,并记录下相关数据;1月14日主要以蹲点记录的形式到四公红旗超市,便利店,万家鸿超市了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1月15日到四公乡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查阅环保相关资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深沟水库水资源情况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人体的50%到60%的重量是水份,儿童体内水份多达80%。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然而,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四公深沟水库污染较为严重。
最为明显的就是周边有一些纸屑,果皮,塑料袋,水面上也漂浮着一些垃圾。
当然水也不清澈,还散发着难闻的味道。
由于四公深沟水库周围有煤厂,造纸厂,学校,人口密集,所以在水库的水污源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农业污染。
水库周边工厂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米,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112 2011.092011年09月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文/高媛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112-02注:①2010年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11-04-06.②四川省农村人才资源及利用现状调查./c/2004-10-18.③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特点研究.2009-3-27.项目基金:本文为四川文理学院2009年文科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09A03R):四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的阶段性成果。
撂荒现象日益严重,粮食有效供给受到威胁;畜牧业尤其是生猪生产的发展已受到巨大冲击;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难度大;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农村家庭不稳定因素增加等。
③三、促进四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一)创新农村教育制度,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本的关键,要积极发展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等在内的农村教育大体系,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要作用;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使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师资培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符合社会劳动就业的需要;健全家庭困难学生入学的资助制度,促进我省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二)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健康资本存量1、政府必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卫生和医疗保健的支出,建立合理完善的补贴机制,缩小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卫生发展不平衡。
2、加强乡镇卫生人员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乡镇卫生人员的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
3、建立有效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和药品市场的监管机制。
要考虑农民的经济能力,适度降低农村药品的价格。
同时还要严厉惩处一些医疗服务上的违法行为,比如私自调高药品价格。
(三)建立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体制建立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体制,改变农村劳动力过剩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生产必要的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提高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鼓励发展商业和服务业,为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城之后尽快就业,减少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成本。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四川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与对策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四川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与对策陈廷玺【摘要】全面分析了巴州区农田现状,论述了2011-2020年期间巴州区在五大片区实施四大工程,提高三大能力,提升两大产业,即城郊台坎状中丘片、西部中丘中谷区、东部高丘宽谷区、西南部中丘中谷区、南部阶梯状高丘窄谷区的回风办事处西华村、巴州镇大连山村等30个乡镇(办事处)168个村966个社,实施田间基础设施工程、地力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程、耕地质量监测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1.67×104hm2,提高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提升优质粮油和优质蔬果产业,实现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农田;高标准;建设;生产能力【作者】陈廷玺【作者单位】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巴中635004【正文语种】中文四川巴州区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处东经106° 21′~107°07′,北纬31°31′~32°04′,境内多低山,兼有少量中山,沟谷切割深50~600m,多中谷、窄谷,少宽谷,山体为典型桌状山,年平均气温为17.1℃,积温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62.1h,年太阳总辐射量为92kcal/cm2,年平均降雨量为1113mm。
幅圆面积2562.2km2,耕地面积77500 hm2,其中田42500hm2,地35000hm2,土壤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等4大土类,其中水稻土占59.7%,紫色土占39.2%,冲积土占0.7%,黄壤占0.4%。
土壤质地以轻壤、中壤为主,分别占耕地的41.0%、28.29%。
辖23镇25乡和1个农村办事处2个城市街道办事处,85个居民委员会,799个村民委员会,4829个农业社,136.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9.26万人。
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减少化学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最近,中央决定设立成渝新特区,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新途经和发展模式,为四川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因此,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本质及特征,把握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和问题,对于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快四川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从农业发展史来看,迄今为止,人类农业生产共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相对于传统农业和原始农业而言的。
现代农业在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
究竟何谓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呢?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中,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共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
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从发达国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新农村建设的情况、问题和对策建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为此,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
因此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人民的共同行动!此份调查报告以新庙子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笔录及走访调查,考察了新庙子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调查方案(一)调查的意义和目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曾如是说。
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调研考究,会使我们切身实际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另外通过我亲身走访调查为当地政府提供了较为真实的统计数据及对策建议。
希望加深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调查内容新农村建设的情况、问题和对策建议(三)调查范围1、被调查区域:四川省内江市永福乡新庙子村2、被调查对象:新庙子村的居民(四)选题依据我进行有关新农村建设调查是因为回到村中我切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也感受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这是最惠及农民的一项民生工程,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保障其顺利进行。
(六)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与访谈笔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访谈包括对村官员的采访及与村民的交谈),两种方式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以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
加之实地考察以及查阅资料等。
使得此份调查结果尽可能反应新农村建设的事实。
(七)访谈笔录涉及的内容访谈主要是对村长的采访,辅之对村民的走访较为全面的了解了新庙子村的基本村况、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等内容。
所得的相关数据较为真实的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有效治理的路径思考
6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总第222期No.5. 2021Sum 222JOURNAL OF JIAMUSI VOCATIONAL INSTITUTE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有效治理的路径思考唐建琴(中共南充市顺庆区委党校,四川南充 63700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中提出了进行乡村有效治理的方针。
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城乡关系的重新定位,是当前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并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1]。
乡村振兴的内容丰富、工作复杂,不仅包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要素的全面推进,也离不开文明乡风建设、乡村有效治理等方面的多举措并举。
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乡村有效治理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利实施,需首先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明晰战略基本要求,加快补足农村农业发展滞后的短板,以乡村治理为抓手,探索有效的乡村治理路径,提升乡村自治的水平,寻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的发展策略。
一、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性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是各种利益冲突的始发地和社会矛盾的集发地,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有利于培养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2]。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为了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决定了乡村振兴离不开广大村民主体的全面、有效参与。
而乡村治理正是在基层政府、党组织引导下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行动。
一方面可以增强广大农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能有效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有利于构建乡村振兴良好的社会秩序。
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村民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自觉维护和倡导乡村良俗及公共秩序,有利于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乡村道德风尚,有利于防范风险,使乡村社会矛盾得以有效化解,有利于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武胜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绿色食 品和有机食 品 , 以提高武胜县农
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5加 强治理 , . 改善环境 努 力探索 畜禽粪便资源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 , 实 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 , 积极开展畜禽 养殖污染 治理指导工作 ;
展 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 , 加快 实施 《 特 色优势 农产 品区域 布局规 划》 《 公 和 无
《 l 四j农业科技》 I
.
z r  ̄m 7 o 2- 期
系、 农业信息 网体 系和农业产业 化服 务
复杂的系统 工程 。 针对 武胜县畜牧业发
展 f况 , 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抓手 , 青 要 以生 态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 ,加强畜禽排泄 物整治 , 积极推广“ 畜禽 一沼气 一作物” 等生态农业模式 , 推动畜牧业向小区化 、 规模化方向发展 , 实行清洁化生产 , 高 提 粪尿利用率 、 处理率 、 使用 率。 积极 应用 新 型农作 制度 、 节约 型施肥施 药 、 约 集
药在蔬菜 、 果树 、 农作物上 , 一些农户不 能按要求使用 , 控制面源 污染 形势仍然
2动 物 饲 料 、 药 使 用不 合 理 . 兽 兽
胜 县丰 富 的生态农 业资源 和独 特 的区 位 优势 , 过政 策 弓 导 , 通 1 激发 民间投 资
业生态 , 控制环境污染 , 改善农 田质量 ,
户用沼气建设技 术培 训 、试点示范 、 池 型改造和技 术革新 ,到 2 1 0 1年全县 累
计 兴建 农村 户用沼气池 78 . 6万口 , 利用 78 万 口 , .2 年产沼气 2 1 87万 m,利用普 , 及 率 3 . 并且 同步实行 了“ 78 ‰ 三改” 改 ( 厨、 改厕 、 栏 ) 改 配套 建设 , 农村和 农 使 户生产生活环境 明显改变。
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问题
程 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 、 农业清洁生产 , 经济效
益与生态效益得 以统一 。循环经济理论在我国农业发 展 中广泛应用 ,形成 以下 3种主要类 型的农业循 环经 济模式 。
21 生态 农 业 模 式 .. 1
区从 4 6个增加到 9 。目前 , O个 已建 立 了洪雅 、 眉山 2
2 四川农 业循 环 经 济初 具 规模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
基 金项 目 : 川 省 农 业循 环 经济 发 展研 究 项 目( R 76 四 C 0 1) 作 者 简 介 : 斐(9 5 ) 男 , 刘 18 一 , 江西 南 昌人 , 业 管理 硕 士 研 究 生 , 企
21 农 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2 .
可持续发展。广大农 民积极参与 , 按照 自己的意愿 , 着 眼长远 , 兼顾眼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 ; 厘清本地的
随着世 界各 国对于生 物质 能开发 利用 的广 泛关 注, 以及各种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成熟 和发展, 作为一 种有效缓解全球能源危机 问题 的主要 途径 , 生物 质产
四川 发 展 农 业 循环 经济 的现 状 及 问题
区。例如在我国西北 、 西南的生态脆弱区 , 水土资源匹 配不合 理 , 通过“ 山地种养结合 ” “ 、小流域开发 治理” 、
“ 间套作” 林 等多种模式 , 发展小规模 的循环农业生产。
2 . 四川 已发展的农业循环 经济模式 2
域 。全省共有 大小湖泊 1 0 0多个 , 0 著名湖泊有 邛海 、
泸沽 湖等 。四川北部 的若尔盖地 区是 中国重要的沼泽 湿地区。 水利资源和河川径流量位居西部乃至全国前列。
新农村建设中能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能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作者:赵兴平赵洪章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9期摘要: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和社会的稳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桥梁。
本文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统领全局,寻找解决农户当前生活所需与长期生存发展矛盾的途径,在农民群体经济能力可承受范围内有效组织实施,使新农村建设全方位进步,改善生活及居住条件,共建和谐社会,同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一向是中国的头等大事。
而农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表现,是国事民生的大问题,中国总人口是13.28亿人,有9.4亿的农民,近2.5亿户农村居民,农民在人口基数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国家的繁荣稳定,与农民小康关系重大。
一、农村能量资源利用现状生活就是目的、渴望产生力量。
受传统农业的影,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烧火做饭、洗热水澡成了习惯,大量的煤、柴及作物秸杆被燃烧取热。
只有极少数农户应用电和沼气作为生活热源。
这种状况一方面增加了农户的经济负担,按每户家庭一年1200元的燃料费计算,全国农村仅此项就花消近3000亿元人民币;同时给农村环境造成了承重的压力,按每户家庭一年1400㎏的燃料量计算,全国农村家庭一年就烧掉3.5亿吨植物资源。
农村的植被保护和农田沃土行动受到严重冲击。
另一方面,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云层中,增加了温室气体含量,气候异常,农业气象性灾害连年发生,部分农户因灾返贫、群众有苦难言。
二、解决对策群众生活无小事,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的具体体现。
加快农村能源开发工作,让中国农村居民从烧火做饭的困境中走出来,这是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直接有效手段。
农村家庭若能实现一户一个太阳灶、一个沼气池,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目前中国太阳灶的推广和应用区域集中在西部太阳能丰富的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区,而这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分不开。
截至2006年底,农业部在四川省甘孜和青海省玉树两个藏族自治州投资870万元实施的太阳能温暖工程项目全面完成。
我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协调推进并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年,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政府做出《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决定》,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和连续推进,使我省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然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破解难题,坚持不懈地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
一、我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为了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各市、县(市、区)成立了由分管市、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市、县爱卫办、建设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务局、环保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办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市、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检查、指导、督促、协调等工作。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分别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治方案,层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逐级夯实工作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从上到下,统筹协调,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全民参与。
为了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各市、县、镇(乡)都加大了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和动员。
《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设计技术导则》
《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设计技术导则》(试行)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2月)前言农村居住建筑选址布局、户型设计、结构选型、抗震设防、防灾减灾等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使用方便与居住安全。
加强农村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提高农村居住建筑设计水平和质量水平,是关系民生为民服务的迫切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为此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相关单位在学习借鉴“5.12”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规划设计、灾后重建经验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编制了《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设计技术导则(试行)》,以期对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建造经济、适用、安全的农村居住建筑提供可靠、有效的技术指导,为规范农房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行为提供技术管理的依据。
本技术导则共分7章37条,依次为总则、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配套设计、景观及环境风貌、附则。
本技术导则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三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解释。
请各地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或建议反馈四川三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通讯地址:成都市西马道街40号新2号西楼16层,电话:028-********;传真:028-********;邮政编码:610031)。
本技术导则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田文副主任委员:文技军、何庆、郭锋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王正卿、王建平、张爱平、胡明、高黄根、赵常颖、贾刘强本技术导则主编单位:四川三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技术导则协编单位: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省住建厅村镇处主要起草人:郭锋、肖玺、张显、王飞、田月、李绪亲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 目的 (1)1.2 原则 (1)1.3 适用范围 (1)1.4 相关要求 (1)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2)2.1 基本要求 (2)2.2 空间层次 (2)2.3 村落布局 (2)2.4 院落布局 (3)2.5 单体布局 (3)第三章建筑设计 (4)3.1 一般要求 (4)3.2 平面功能 (4)3.3 建筑防火 (5)3.4 建筑外观 (5)3.5 建筑节能 (7)3.6 设计文件编制 (7)第四章结构设计 (11)4.1 原则......................................................................... .11 4.2 农房建筑主要结构形式 (11)4.3 地震区建筑设计和结构体系 (11)4.4 整体性连接和抗震构造措施 (12)4.5 农房结构材料和施工要求 (13)4.6 场地、地基和基础 (14)4.7 砌体结构农房 (16)4.8 钢筋混凝土房屋 (19)4.9 木结构房屋 (20)4.10 石结构房屋 (22)4.11 轻钢结构房屋 (23)第五章配套设施 (25)5.1 建筑给排水设计 (25)5.2 建筑电气设计 (27)第六章景观及环境风貌 (31)6.1 植被绿化 (31)6.2 沟渠水体岸线 (31)6.3 地面硬化、铺装及道路 (32)6.4 社区入口、铺地及庭院围墙 (32)第七章附则 (34)7.1 实施时间 (34)7.2名词解释 (34)一、总则1.1目的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规范农村居住建筑设计,配套完善农村居住建筑功能,提高农村居住建筑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导则。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篇)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篇)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1按照__农委举办研讨培训班通知精神,四川省__农业与农村委员会__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遂宁、内江、宜宾、泸州市,深入到8个县(区)近20个村(社)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__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村社负责人、农民__、业主__等进行座谈交流。
总的来说,我省新农村建设各级*委、__、精心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__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我省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的十六届__以来,四川省委、省__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__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__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去年,省委、省__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
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建成新村聚居点__个、涉及农户112.3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__个、涉及农户90.3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
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__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__公里。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
早在2007年我省就编制印发了《四川省__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和11个分项规划。
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
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
省环境科研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施为光
党中央提出了在新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其中,“村容整洁”就是要根据农村的实际和特点,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保留历史文脉,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总体看来,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居住条件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却日趋严重。
一、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
目前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凸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过于追求经济目标,在扩大集约化农业生产和发展乡镇企业时削弱了环境约束,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高于城市。
另一方面是农村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而农村许多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缺乏也导致污染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成因:
(一)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
我省新农村建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其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这使得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化程度增加,从而导致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为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强度远远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另外农业生产的非点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很难监控。
(二)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足
尽管国家非常关心新农村建设问题,但即使是2003年执行了新的排污费制度,农村仍然从财政渠道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以及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另外,我省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例如,非点源污染的治理资金被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诸多部门,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导致难以顺利完成一项具体的污染治理工作。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些公共服务,由于没有列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因此也难以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三)扶持措施不力
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匮乏,贷款授信程度低,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加上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因此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
这实际上导致了农民加大化肥农药用量进行掠夺式生
产。
(四)治理模式不适合
传统的工业污染末端治理模式用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污染问题存在着技术和经济上的障碍。
首先,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污染物收集是非常困难的。
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低处理率、高折旧率等问题而不可行。
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我省是农业大省,拥有相当数量的小规模农业经营为生的人。
此约束决定了农村污染治理可采取的措施是有限的。
它们首先必须确保农民受益并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任何激进的、外部输入性的、单纯管制性的政策都有可能面临失败。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的情况下统筹解决,即兼顾“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目标。
(一)要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基础体系建设
基本制度包括有关法规、标准、管理制度及其支撑体系。
除了最新制定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提到了农村环境问题,其余有关法规均没有针对性强的条文,这个缺陷应在法规修订中弥补,以促进有关政府部门加强这方面工作和为基层职能部门提供法律依据。
另外,我国已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生态建设技术规范》等法规,但尚未见到一个对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发展规划、保障机制有完备规定的纲领性文件。
政府对各地农业生态建设也缺少
严格的要求和有力的约束。
必须抓紧制定《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制定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
在管理制度建设中,应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制度推行,二是机构和能力建设,三是计划和规划制定。
首先是逐步推行建设前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
推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度要真正做到县长、乡长等行政一把手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
并将“环保三同时”制度应用于新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等。
其次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机构和能力建设,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体系建设。
省、地环境保护部门应专人专职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乡镇和村一级配臵专兼职环境管理干部。
各大中城市的环境保护部门也应在抓好市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切实加强城郊结合部及郊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
第三是将农村环境保护体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中,制定国家“十一五”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在地方规划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
通过编制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和畜牧园区规划,逐步实现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分离。
对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
类似我国荒漠化治理中的“以草定畜”和圈养,重点地区尤其
是重点湖泊周边也应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以环境容量(包括对粪便的土地消纳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等)来控制养殖场的总量规模,调整养殖场布局,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使发展迅速的小规模集约化养殖场在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集中连片形成专业园区(有的已经开展试点的省如浙江等称为畜牧小区),便于降低污染危害和发挥综合利用设施的规模效益。
(二)推行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自上而下”的筹资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
与城市不同,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既缺乏财政来源,也缺乏筹资对象。
因此,应全面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政策,推行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自上而下”的筹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使农村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聚居点的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有明确的资金来源。
同时,应加大排污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比例,以体现对受害者的补偿。
“开源”之外,必须采取有力的“节流”措施,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部门分割、重复建设以及“自上而下”决策等问题。
对于农村面源污染这样涉及面广地污染,应将治理资金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调配;对于农村聚居点的公共服务资金使用方式和方法,应逐步建立农民自主决策机制。
(三)多方配合扶持建立乡镇企业和农村聚居点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
应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降低乡镇企业和农村聚居点的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成本,为专业污染治理公司留出足够的市场化条件下的生存空间。
例如浙江省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从信贷、土地价格、税收减免以及排放收费等方面扶持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
在污染企业集中到特色工业园区后,由其负责集中治理,从而解决了乡镇企业治理设施技术落后、“不经济”的难题,环境监督也变得容易。
在条件合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地方,这样的经验也可以用到农村聚居点污染治理上,甚至可以模仿城市建立农村聚居点污染治理特许经营制度。
应充分认识生态农业的公益性,在税收、银行贷款和产品标识等方面制定更优惠的专项扶持政策,以降低生态农业改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高生态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
(四)在工农业生产中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意技术路线创新
首先,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推广平衡施肥、精量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第二,结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行水、肥料、农药综合管理技术、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
第三,通过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臵生态功能区消纳污染。
其次,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做到产业间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的高效、清洁生产。
例如,促进集约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的“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既实现对已有污染物的综合利用,也避免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促进乡镇企业进园(工业园),就可以发展规模
较大的企业对园区内的工业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
通过这样的手段,克服末端治理的“低处理率限制”。
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乡镇企业,应多方配合建立乡镇企业的进园机制,以利污染集中治理,克服污染治理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和“高折旧率限制”。
对于农村聚居点,由于规模限制和资金不足,照搬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办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针对农村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开发推广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较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
例如,对水污染,应根据不同的天然水环境状况,结合农村地区人口分布和污染排放的特点,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农村聚居点水污染问题。
如采用沼气池加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来处理生活污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