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生物知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对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总结,旨在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一、课题选择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该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通过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例如,从生物多样性保护、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入手,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和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二、实践环节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环节是课题设计的重要部分。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实验和观察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课题设计中可以引入模拟生态实验、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深入了解生物现象和解决方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报告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成果就是研究报告。
通过研究报告,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成果,提高学术水平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学术研究和创新方面的不足之处,继续深入研究,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
四、教师指导在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科学实验和观察技能、提供研究资料和技术支持,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和探究角度,鼓励学生在研究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动性。
高中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生物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1. 引言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一篇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以供同学们参考。
2. 课题介绍本次研究课题是关于人类血型遗传的探究。
血型是人类体内红细胞表面的一种遗传性标志物,由A、B、O和Rh等基因决定。
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不同血型之间的育种结果是否存在差异。
3. 实验设计3.1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用于实验的实验鼠(A型血和B型血各50只)、实验鼠饲养箱、实验室试剂。
•实验方法:1.饲养实验鼠并记录其血型。
2.将A型血和B型血的实验鼠随机配对进行交配。
3.观察幼鼠的血型,并记录结果。
4.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2 预期结果我们预期实验结果会显示: - A型血鼠和B型血鼠交配后,幼鼠的血型将会呈现A、B和AB三种情况,不会出现O型血。
- A型血鼠和B型血鼠交配后,幼鼠血型的分布比例会与人类ABO血型分布相一致。
4.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在经过多次交配之后,我们观察到幼鼠的血型分布情况如下:A型血23只,B型血25只,AB型血2只,O型血0只。
这与我们的预期结果一致。
•通过与人类ABO血型分布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幼鼠血型分布与人类ABO血型分布相似,这表明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些结果说明了人类血型遗传的特点在实验鼠身上得到了验证。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说明实验设计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人类血型的遗传是由A、B、O和Rh等基因决定的。
2.通过A型血和B型血实验鼠的交配,我们得出了幼鼠血型分布与人类ABO血型分布相似的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人类血型遗传的特点。
6. 展望虽然本次实验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1.可以增加实验样本量,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2.可以进一步探究Rh血型和其他相关血型遗传的规律。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我选择了“DNA与遗传”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这个课题,学生可以了解DNA 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进而探究基因突变和遗传的相关问题。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科学研究、科学报告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DNA与遗传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尤其是实验操作环节,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我还设置了科学研究和科学报告的环节,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用科学报告的形式呈现。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
通过提问、讨论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实验操作中,我会亲自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解答他们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和报告的过程中,我会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我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和反馈,对于他们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改进。
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力。
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能够合作完成科学研究和报告。
他们还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价值,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我也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操作不够规范、科学研究不够深入等。
这些问题是我下一步教学改进的重点。
本学期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通过这门课题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DNA与遗传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下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完善研究性学习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教研活动主题题目
高中生物教研活动主题题目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5、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10、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1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12、农药污染的影响13、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14、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15、本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19、某河水的污染情况调查(湖的污染情况调查)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21、生活中的化学22、生活垃圾23、居室污染24、厨房里的化学25、化妆用品的副作用26、食品污染27、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28、植物标本的制作29、生态环境的保护30、关于营养饮食31、植物组织培养32、细菌33、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34、流行疾病预防35、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36、另眼看克隆37、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38、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39、免疫疾病40、基因药物41、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42、生命的起源43、生物体的免疫系统44、植物的克隆45、DNA与遗传疾病46、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47、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48、(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49、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50、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51、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石榴酒等)52、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53、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54、碘与人类健康55、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56、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57、淮河污染调查与对策58、农用生物肥59、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60、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61、纯净水是否“纯净”62、维生素王国探秘63、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64、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65、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66、中学生营养与健康67、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68、研究高一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69、深圳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70、农村生活用水调查71、居室污染72、学校食堂与学校周边摊点饮食服务状况调查73、校园草坪的护养问题74. 学校动植物调查。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十项作为一项全新的必修课程摆在了我们眼皮底下。
这有机体是新颁布的生物教学大纲的亮点,也是走向21世纪的生物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性学习”对今天的古菌教育会带来哪些影响?在课堂教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具体地落实?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学习为前提,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为研究主题,通过个人或小组活动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活动。
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限于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变大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其发展”的目的。
在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本教研组积极组织教师在教学活动、竞赛辅导和科技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践1 初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教研组全体教师施行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不同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法的更为以及间有教师间“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的交流,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即: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讨论评价拓展延伸。
如在讲义有关激素的功能时,首先的学生提供贷款与激素有关的常见疾病产生给原因以及主要症状,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与三种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结果预测和推理,以验证从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
最后,要求学生利用得出的结论说明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精心设疑。
设问评说一般是教材的中心内容,或是重点内容,或是所研究某一问题的线索,也可以是某一实验者现象。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一次研究性课题的开设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一次研究性课题的开设杭二中分校生化组周莹(注:此案例来自本人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提出了重大课题。
长久以来,生物教学就如其他的理科一样,经常采取告诉式教学与复制式教学,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教师框定的范围中,根据教师的要求走,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潜能受到压制。
那么怎样让学生学得轻松,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思考。
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生物教材中有这样一章内容——遗传和变异。
这章内容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尤其是这章内容对于数学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知识时的畏难情绪。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中,经常会用到概率的思想——分析时一定要考虑到样本的大小。
可是这部分知识是高等数学的内容,这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我就在想,对于这样一个比较枯燥,又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我究竟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来讲解呢?如果只是我在讲台上一个人“唱独角戏”,那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对于一节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许多老师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的。
但是相信到时候他们一定是哈欠连天,兴趣全无。
一个明明跟实践有紧密联系的内容,就变得了无生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脑子变成了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什么“课堂参与性”、“学生主体性”谈都不用谈。
二、策略的选择我觉得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要从实际出发。
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求新求变,往往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看似走在教改前端,实则“误人误己”——不仅使学生无法扎实掌握知识,还有可能使教师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
那么什么才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呢?我认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他们将来所能够掌握的知识(即学习潜力)就是他们的实际情况。
我所教的四个班中有一个班给我的感觉特别好。
说它好,并不是因为他们班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而是因为他们总能在课堂上给你营造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2)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这个生物课题报告主要是研究二氧化碳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二氧化碳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的高低必然会影响着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研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农业研究的热点。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植物和作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正效应已有大量的报道。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变高导致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叶面积增大,光合速率提高,生物量增大。
本文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在常温下验证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作物的产量及生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及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向大家展示的便是个别实验数据。
注:实验中控制光照、温度及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二氧化碳浓度。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可以增加大豆光合速率的。
以上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作物的光合速率。
因此在农业栽培上尽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提高作物光合速率。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了一项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对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以下是我对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总结。
一、课题背景和目标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背景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生物学缺乏兴趣,只注重死记硬背,而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题内容和组织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内容是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研究。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验和讨论,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原理和实践。
我们从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结构入手,通过Punnet方格和基因转移等实验,让学生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在传代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组织了一次变异实验。
学生们通过交叉杂交等方法,观察和记录变异的现象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变异是如何产生并在种群中传播的。
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学生们前往附近的农场,观察并记录不同农作物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情况。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效果和问题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和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学生们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他们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也存在一些问题。
实验和讨论的时间有限,难以涵盖遗传与变异的所有内容。
学生们对某些细节和深层次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改进措施:1.精简内容: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精简为几个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和实践。
2.延伸学习:组织额外的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塘沽区第一中学高二、一班二00一年十一月实验研究课题:植物极性现象的观察实验思考:生物课本在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提到“生长素在生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组设计了这个证明植物极性生长的实验。
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是有极性的。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在茎内总是按一定方向从形态学上端(原长叶的一端)输送至形态学下端(原生根的一端),无论将茎怎样放置,给予怎样的外部条件,如果能生长,则必在形态学上端长叶,形态学下端生根。
实验材料:绿箩的茎,吊兰的茎,红线,培养盘,剪刀。
实验步骤:1、剪取绿箩和吊兰茎,将原有根、叶除去。
2、把绿箩和吊兰的茎在节处用剪子沿斜着的方向剪断,以确保每节茎上都留有待生根处和待长叶处。
3、在原长叶一端(形态学的上端)用红线系了几圈,作为标记,以备实验证明。
4、接着把作好标记的一节节茎平躺着放在盛有水的培养盘中,使其两端都泡在水中。
5、将培养盘放在阳光、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
6、 1到3天换一次水。
不能直接用自来水,因为其中有消毒用的氯气对植物生长不利,要在阳光下晒一晒,既可以保证水的质量,又可以保证水的温度适宜,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改进:* 将一部分茎放在琼脂中培育,因为琼脂营养丰富,但效果不佳。
* 剪吊兰茎时,把以前剪绿箩时每一节剪一段改为每两节剪一段,有助于成活率提高,实际效果良好。
* 培养盘面积大,水蒸发得快,尤其是双休日两天不方便换水,植物常处于缺水状态,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每天晚上把透气性好的沙布盖在培养盘上,减慢其蒸发。
结果起到了一定作用。
实验结果:七根绿箩茎和两根吊兰的茎在系红线一端长叶;三根绿箩茎和十根吊兰的茎在远离红线一端生根;其余的未生根或长叶。
实验结论:证明植物确实具有极性生长现象。
参加实验人员:组长:秦雯组员:李慧、马秋玉、曲静洋、卢小川、文诣炜、王林重力对根的影响的验证实验思考:尽管这项实验周期较长,但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小组成员对此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浅析高中生物教材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1doc
浅析高中生物教材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贵州省瓮安县第二中学张泰军(邮编:550400)摘要:研究性课题是高中生物学的创新内容。
笔者从教学环节、教学所获、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高中生物教学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增设“研究性课题”这一全新内容。
它要求教师改变“应试、传授知识”的教育观,朝着培养学生“素质、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的方向发展,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时间等都与传统的教学大相径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研究性课题的教学。
1.研究性课题的教学环节1.1 民主选题,自愿组合: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的教学,笔者是这样安排的,根据课本中提出的所有题目供学生自愿选择。
如:××学生近视调查;××中学校园空气中细菌污染的检测;××学校高二男生,女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加酶洗衣粉的合适水温;调查××山村退耕还林后××鸟的变化:萘乙酸(NNA)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等。
1.2 保证时间,分工协作:从课题的选择到最后总结交流,不是用一两节课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时间做后盾,在目前高考指挥棒下,不可能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笔者在开学初布置选题,然后利用2-3个月的课余时间,收集资料、设计实验、在自愿选题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工,每个同学都有明确详细的研究任务。
如“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如果有多个同学选择此题,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同学从报刊、杂志上收集,指定另外的同学从广播、电视、互联网上收集,将收集整理的资料大家分享。
又如“NNA对葡萄插条生根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药品的配制、材料的选择,现象的观察和记录,都须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
1.3 督促指导,具体实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一个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一、引言高中生物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学生科学素养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现状和需求,本次研究选择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本文旨在总结一次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效果,并对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背景本次研究选取了高中生物学科常见的课题“遗传与进化”作为研究对象。
这个课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对生物学的一个窗口。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并提高他们对遗传与进化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三、研究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 提高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四、研究设计和实施本次研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与遗传与进化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的选择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进化证据等。
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并形成小组。
2. 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收集和实验设计。
3. 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和知识讲解。
4.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5. 小组间进行交流和展示,分享研究成果。
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解放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进行必要的教师指导和辅导。
在课堂上,我们加强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环节,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五、研究结果通过交流和展示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能够从其他小组的研究中学习和借鉴。
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
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1课题题目: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目标:探索研究性课题,推进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内容:1、高中生内隐的研究;高中生引起注意的习惯;专心思考的习惯;2、定向思维的习惯;批评的习惯;求异的习惯;思考的习惯;3、外向的学习习惯--专心听讲,大胆表达,认真阅读,及时摘记。
4、独立钻研的习惯;专心作业的习惯;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5、合作共事的习惯;合理摆放学习用品的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
6、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快速反应的习惯。
目的与意义:新课程改革自提出以来,经过十余年的酝酿、推广和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进一步指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加快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首先,高中生思想和感情的发展需要良好习惯教育。
良好习惯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
良好习惯给高中生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
其次,高中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需要习惯教育。
日常行为习惯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创造意识,富有表现力。
活动计划:(一)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2、开题并按计划实施方案,包括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报告的提出,研究论文的撰写,资料的汇报,阶段性小结。
实验教师平时应做好各阶段性实验总结,案例及相关的案例分析。
整理和分析有关教学资料,进行初期、中期、后期等的评比工作。
3、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4、问题及原因分析5、采取对策方案6、培养高中生良好习惯实施7、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准备实施阶段。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思考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的思考摘要:试从研究性课题的角度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自主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兴趣;思维近年来我们学校多次举行“研究性课题”的讨论和实施方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一高二年级各学科都确定了研究性课题,学生都踊跃参与到这一行动中。
本人就此谈谈生物“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和一些想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生物必修本中有“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选修本中有“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等10个课题。
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这些课题要求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有些课题要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完成”。
由于学校基础条件较差,又是刚开始使用新教材,因而每个课题的研究活动均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我校在开展“研究性课题”教学中,要求教师制订几个课题以供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课题大多只有一个课题名称,而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偏重,实施研究性学习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为此在研究性课题——“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点:一、细化、确定研究题目新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涉及面较广,应首先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联系当时、当地的实际条件,引导学生尽量地细化题目,选择确定一个较小的适合自己的子课题具体进行研究。
例如,“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引导学生先将其细化为“萘乙酸(naa)对苹果(梨、杨、柳等)插条生根的影响”等若干个子课题,然后再指导学生结合具体实际(材料的选取、器材的准备、药品的配制、时间场地、方式方法等)选定具体的研究方向,突出各自的特点。
(完整)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实验研究课题:植物极性现象的观察实验思考:生物课本在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提到“生长素在生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组设计了这个证明植物极性生长的实验。
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是有极性的。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在茎内总是按一定方向从形态学上端(原长叶的一端)输送至形态学下端(原生根的一端),无论将茎怎样放置,给予怎样的外部条件,如果能生长,则必在形态学上端长叶,形态学下端生根。
实验材料:绿箩的茎,吊兰的茎,红线,培养盘,剪刀。
实验步骤:1、剪取绿箩和吊兰茎,将原有根、叶除去。
2、把绿箩和吊兰的茎在节处用剪子沿斜着的方向剪断,以确保每节茎上都留有待生根处和待长叶处。
3、在原长叶一端(形态学的上端)用红线系了几圈,作为标记,以备实验证明。
4、接着把作好标记的一节节茎平躺着放在盛有水的培养盘中,使其两端都泡在水中。
5、将培养盘放在阳光、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
6、 1到3天换一次水。
不能直接用自来水,因为其中有消毒用的氯气对植物生长不利,要在阳光下晒一晒,既可以保证水的质量,又可以保证水的温度适宜,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改进:* 将一部分茎放在琼脂中培育,因为琼脂营养丰富,但效果不佳。
* 剪吊兰茎时,把以前剪绿箩时每一节剪一段改为每两节剪一段,有助于成活率提高,实际效果良好。
* 培养盘面积大,水蒸发得快,尤其是双休日两天不方便换水,植物常处于缺水状态,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每天晚上把透气性好的沙布盖在培养盘上,减慢其蒸发。
结果起到了一定作用。
实验结果:七根绿箩茎和两根吊兰的茎在系红线一端长叶;三根绿箩茎和十根吊兰的茎在远离红线一端生根;其余的未生根或长叶。
实验结论:证明植物确实具有极性生长现象。
参加实验人员:组长:苗江江组员:邢晓庆、陈真、宫晓静、刘学友、王亚楠、王飞鸿、郭雯雯、王鹏重力对根的影响的验证实验思考:尽管这项实验周期较长,但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小组成员对此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高中生物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通过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的研究,丰富和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理论,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 实践意义:为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 社会意义: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高素质生物人才,为我国生物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三、课题研究内容1. 研究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内涵(1)分析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2)梳理高中生物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2. 分析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不足(2)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3)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3.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1)优化教学内容,关注核心素养(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3)改革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核心素养培养的成功经验(2)总结案例中的教学策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核心素养培养的成功经验,总结教学策略。
4. 行动研究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体系。
2. 提高高中生物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篇1课题题目: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由xx老师申报的课题《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经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xx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
现根据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县教研室对课题立项开题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一)研究背景1.校情、学情的分析按照我校高中部在我县中招录取中的批次状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学校应该当之无愧的算作普通高中中的普通高中了。
在别的学校不起眼甚至说瞧不上的学生,换作在我们学校可能都要被当成宝了。
我们的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学习成就感不强,自我效能感意识不强,学习中的求助意识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做了深入地思考,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比如,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翻一翻,看一看。
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走进教室,跟学生介绍学科学习的情况,给学生鼓舞士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我们把九月份看作新生心理调适月,学校组织迎新生的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做好适应高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
我们一贯强调,现在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坚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学习一定能上新台阶。
正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学习的问题今天处理完。
不让学习问题无限积累和放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设想的都是很美好的,但结果却是很现实的。
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岂是一日之功。
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越来越多,不断打压着学生的士气。
再加上他们不能正确的归因,有些学生甚至就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就把学习落下了。
高一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高一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1.巴东一中校园植物分类调查2.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3.调查巴东县“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4.校园草坪的护养问题5.教室中栽培的绿色植物种类选择与培养方法6.植物向光性在盆景栽培中的应用7.我校学生用水调查报告8.我校学生用餐习惯调查9.研究高一学生早上的饮食10.学校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11.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12.睡眠时间与学习效率的关系13.人体生物钟与学习最佳时段选择14.坐标曲线题的分析15.图像、图标题的分析16.材料信息的阅读与分析17.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18.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19. 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20.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21.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22.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23. 环境与健康24. 酸雨与人体健康25.肥胖与人体健康26.碘与人类健康27.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28.饮食与健康29.人体健康与睡眠30.人体肥胖与体育锻炼31.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32.光合作用的研究33.鲜花保鲜手段的研究34.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未来35.某某生物的分布及生长状况调查36.植物与环境保护37.探究不同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8.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39.体育运动和学习状况的关系40.细胞模型制作41.细胞器模型制作42.纯净水是否“纯净”43.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44.巴东县城的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45.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46.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47.观测某种生物的生活习性48.巴东污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49.关于中学生春季嗜睡现象的调查研究50. 血型的调查51.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52.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高中生物最有趣的课题
高中生物最有趣的课题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物学科的研究。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培养其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本次课题研究旨在选取适合高中生的生物课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次课题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生理学:探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营养吸收、水分运输等机理。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内各系统的运行机制,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3)微生物学:探讨微生物的分类、特点、繁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遗传与进化: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与进化过程。
(5)生态学:探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
2、研究方法本次课题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综述:收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阅读与分析。
(2)实验研究:根据所选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4)案例研究:搜集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理解生物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讨论与反思:在研究过程中及结束后,进行讨论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三、预期成果与价值通过本次课题研究,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成果与价值:1、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其视野和思路;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其沟通与表达能力;4、为后续的生物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科学人才做出贡献。
四、时间安排与进度计划本次课题研究时间为一个学期,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周:确定研究题目,搜集相关文献资料;2、第二至第四周:阅读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数据;3、第五至第八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4、第九至第十二周:观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5、第十三周: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成果;6、第十四周:进行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总结经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实验设计实验方案
【摘要】对学生进行切实的环境教育,实现其从受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与实践者,体验环境问题的严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科技进步、关心环境保护的现实态度。
引领学生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定位于: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立创:初步学会生物科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在课程目标中规定:1、知识方面: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2、态度观念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能力方面: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大纲中反复强调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等。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
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
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
环境意
识要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目的,我尝试就高中生物第二册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专题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
一、实施的过程
(一)课题动员与组织:
由教师介绍“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与江西河湖的今昔对比,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环境保护。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污染问题。
然后由教师提出要求:自拟课题研究环境问题,可以是用实验方法模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也可以是搜集资料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或危害,内容不限。
学生自愿组合成最多四人的研究小组(共同初步选定小课题(并收集与本小组选题有关的资料,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
(二)制定研究方案:
确定课题并拟定整个活动计划。
有的实验小组写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和预期实验结果。
有的小组选定了非实验课题,限定了资料来源,小组成员分工,研究进度等计划。
(三)开题报告各小组组长宣读实验或实施计划,教师和学生共同审核其设计的可行性。
最后由学生从节约经费,实验结果明显,材料易得等角度论证确定由螺蛳,摇蚊幼虫,水蚤,小鱼,家鸽做指示动物;由黑藻,麦苗做指示植物。
有的实验药品由学生自备如洗衣粉,洁洁灵,农药乐果等(
实验课题小组上交较成熟的实验方案。
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调查生活中的污染,吸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香烟对家鸽精神状态的影响,酸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酸雨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普通工厂的一般酸性污水对生物的危害,富营养化对
生物的危害,香烟对植物的危害,探索酸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水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及专题研究天津市水污染现状与其原因,关于大气污染调查简析,关于大气环境的污染的调查报告,我国今年沙尘暴探源等等。
(四)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准备工作。
然后由各课题小组分组完成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导。
由各组成员总结实验结果。
(五)结题与答辩
各小组在按计划完成课题后,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由教师进行初步评审,合格后在本班内组织答辩。
由各组代表宣读研究报告,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建议与意见。
大家共同探讨该课题的价值,研究的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二、探究的成果
1(学生们写出了研究论文,其中不乏内容详实,论据充分的科学论文。
2(学
生们认为此次探究所得颇丰:
(1)展示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分析能力,学生自我进行了深刻的环境教育:学生们模拟了酸雨对麦苗生长的影响,酸雨对池塘生态系统的危害和对建筑物的危害(模拟了富营养化,农药对池塘生态系统的危害;香烟的烟雾对家鸽的生活力的影响;有的设计了噪声对人心跳频率和血压的影响,还有的设计了生活中的污染物如洁洁灵,洗衣粉,肥皂对小鱼等指示动物的影响(有的设计了吸烟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并巧妙地设计了如下模拟吸烟的实验装置: 注射器
未点燃的香烟
培养液中有水蚤
注射器
点燃的香烟
学生设计的模拟吸烟的实验装置
这样的学习安排,从感性到理性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设计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查阅资料,坚持一周多的准备实验,既进行了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又体会了科研并不神秘,关键在于关注生活,大胆猜想,勤于思考。
学生通过自主的研究学习获得了单凭教师讲授所无法替代的深刻认识。
在论文中有的学生写道:“在搜集资料和实验过程中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我国的酸雨危害有多么严重,越来越近切的感觉到整治我国酸雨问题的必要性。
请看下面一组事实:重庆市的马尾松因酸雨危害而成片死亡,街道两边树木在60年代至80年代更换了3次树种,但都无法抵御酸雨的侵蚀。
嘉陵江大桥的钢梁,因腐蚀严重,必须每年除锈和油漆一次;重庆的电视发射塔,建成三年即锈迹斑斑,在九年中维修了三次。
城市中的建筑物,基本是又黑又脏。
……”“我们亲眼目睹了酸雨的危害,心中更是震惊。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首先应该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在每篇小论文后都附有小资料如《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香烟破坏微笑》,《现代家庭中的污染》等。
对环境污染的深刻认识溢出纸面。
(2)(学生在实验中还有了新的发现,对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加深了理解。
“在我们加酸30分钟后观察第一瓶水蚤存活数量时,发现一只存活的个体,当时我们兴奋极了,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竟然还有生存者。
过了三天再观察,发现其中水蚤的数量已经稳定下来,并没有如当初想像的那样一个不剩。
生命竟如此顽强~在酸性环境的折磨下,它们终于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便是生存斗争的胜利。
”从中学生能够理解种群中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于是对理解自然选择理论提供了良好的论据。
(3)(这种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这次实验中,我们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实验条件。
充分发挥了我们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们体味了科学研
究的兴奋和精彩,锻炼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这是在其他常规课程中体味不到的。
另外值得自豪的是小组成员之间协同互助,各扬所长,实验的气氛是融洽怡人的,合作是愉快。
……一次有益的科学实践,对我们科学思想的建立和完善大有裨益……”。
三、实施过程的启迪:
1( 此探究学习过程使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生是巨大的财
富,丰富的资源。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所展示出来的绝不再是不做作业的倦怠与懒惰,学生们为了这个小课题查阅的大量的资料,设计实验过程与实验仪器,并自觉地体现出对照的实验方法。
学生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表现出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成为了研究的伙伴。
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一片天空,学生就能飞翔,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
2( 学生们的研究工作表现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令人感动。
有的对比
了天津99 年与2000年城区空气质量周报,提示大家天津市环境质量下降,并动
员大家分析原因;有的探讨了我国今年(2000年)沙尘暴的起因,有的调查了天津市水污染现状与原因,有的调查了生活中的污染问题,并最后达成共识要倡导健康节俭的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一次性饭盒,少寄贺年卡,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等,每个人为保护环境都贡献一份力量。
3( 师生共同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环境教育,这是任何其它形式的教学不能比拟的。
四(思考与不足: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是明显的,但也有一些不足。
1( 耗时耗精力,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但研究的是高考很难进行考查的内容,虽然属于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但因为与高考相分离,所以受到家长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反对。
2( 学校的电化设备还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而布置学生回家完成无疑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教师所不愿做的,因此资料的收集还不够完整。
虽然进行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如果教师
能够达成共识,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与创新精神都是大有好处的。
生物学科涉及的很多问题都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关,是进行研究的良好题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学进步,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