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进模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拉深级进模设计要点分析

拉深级进模设计要点分析

拉深级进模设计要点分析作者:施建浩郑勇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9年第17期摘要:本文在对拉深工艺作了简单的概述后,着重对拉深件工艺性、拉深工艺计算、拉深级进模的料带设计等方面的若干设计要点作了分析。

关键词:拉深;级进模;冲压;料带拉深工艺是利用专用模具将平片毛坯制成开孔空心件的一种冲压加工方法。

它在电子、电器、仪表、汽车等工业部门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由于拉深过程中材料塑形变形影响因素太多,故设计时要考虑许多因素,往往在试模时不能一次成形,还要经过多次修模,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而拉深级进模设计时,级进模的结构特点以及料带送料顺畅的要求,使得模具设计时有更多的考虑要点。

因此,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拉深模的设计大有裨益。

以下就拉深级进模设计中的要点作些分析。

1 拉深件工艺性分析1.1 拉深件的材料好的材料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拉深,万万不可忽视。

用于拉深的材料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低的屈强比、大的板厚方向性系数和小的板平面方向性。

目前,拉深用冷轧薄钢板主要有08Al、08、08F、10、20号钢,其中用量最大的是08号钢,分为沸腾钢和镇静钢,沸腾钢价格低,表面质量好,但偏析较严重,有"应变时效"倾向,不适用于对冲压性能要求高外观要求较严格的零件,镇静钢较好,性能均匀但价格较高,代表牌号为铝镇静钢08Al。

1.2 拉深件的精度要求一般而言,拉深件在侧壁处材料厚度无法做到等于料厚t, 其壁厚公差要求一般不应超出拉深工艺壁厚变化规律,尺寸精度要求可达±0.05mm,在高度方向也可控制到±0.05mm。

1.3 拉深件的拉深系数要求由于拉深级进模的模具结构特点决定了在拉深过程中间无法加退火工序。

如果其总拉深系数小于材料所允许的最小拉深系数,那么制件就不具备级进拉深工艺。

另外,当总拉深系数太小时, 可考虑用胀形工艺来完成。

1.4 拉深件的拉深深度要求如果拉深件深度太高,无法级进拉深完成时,可考虑先拉深后翻孔的工艺,看能否达到目的,此时产品侧壁外观不平整。

级进模凹模课程设计

级进模凹模课程设计

级进模凹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级进模凹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结构特点。

2. 学生能掌握级进模凹模的设计原理,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

3. 学生能了解级进模凹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明确其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级进模凹模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级进模凹模的初步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级进模凹模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机械工程学科的认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级进模凹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和模具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级进模凹模概述- 模具分类及级进模凹模的定义- 级进模凹模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2. 级进模凹模设计原理- 设计原则与关键参数-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级进模凹模设计的基本步骤3. 级进模凹模设计实例分析- 常见级进模凹模案例分析- 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 级进模凹模设计与制作实践- 实践操作流程与方法- 相关软件及工具的使用- 小组合作完成设计制作任务5. 级进模凹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模具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级进模凹模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级进模凹模概述、模具分类及结构特点第二周:级进模凹模设计原理、关键参数与设计原则第三周:模具材料选择、设计步骤及实例分析第四周:级进模凹模设计与制作实践(上)第五周:级进模凹模设计与制作实践(下)第六周:级进模凹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机级进模设计技术

电机级进模设计技术

电机级进模设计技术电机级进模设计技术((1)冲压级进模是在条料的送料方向上,具有两个以上的工位,并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

它在一副模具上的不同区域完成多道冲压成型工序的一种精密、高效、复杂的冲压模具,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完成零件的冲裁、翻边、弯曲、拉深、立体成形等工艺。

它是精密、高效、多工位的模具,其结构比较复杂,设计与制造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对其使用也有较高的要求。

冲裁级进模相对于其它的冲压模具,如单冲模、复合模等具有生产率高,精度高的特点。

同时构成级进模的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凸模位置、凹模孔位等位置精度要求高。

因此一般应采用导向机构。

它的结构及工艺都比较复杂。

目前,我国一些厂家自己通过摸索制造出了冲压超薄料的级进模,促进了产品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多方向的发展。

目前,美国、西欧、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生产片式钽电容载带因其设计制造模具的结构工艺不同,而代表着两种发展趋势。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模具结构采用整体拼装,制造工艺简单,且他们的加工精度较高,制造周期短,但模具维修费用高,寿命低。

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模具结构采用分体嵌拼,制造工艺复杂,尤其是微型零件的精细加工技术,因而模具成本高,但模具维修简便、寿命高。

以下是我们现在的超薄料级进模在常用结构设计与其它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并结合我们现在的实际加工水平,以进一步优化目前的超薄料级进模。

一、模具的整体结构一般而言,传统的模具结构为八块板结构或九块板结构。

八块板即是上下模座、凸模固定板、凸模垫板、凹模固定板、凹模垫板,卸料板、卸料垫板。

九块板结构即是加上了一个导料板。

当不方便安装导料块,或者导料块安装太零散,无法完全起到导料的作用的时候,就用到了导料板。

但是由于导料板调整不方便,以及在卸料板上要铣出一定厚度的让位槽,削减了卸料板的强度,一般可以用导板块的情况下不使用导料板。

传统的八块板的结构是八块的除厚度以外,八块板大小一样,安装叠加起来。

级进模工艺和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级进模工艺和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600T级进模上台面能承受的重量不超过7吨


改进措施:不影响模具强度及产品质量的情况下, 尽量减轻上模座及压料器的重量
级进模工艺和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四、级进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上模重量超过上台面能承受的重量
B515-N617K65-66-BA工装厂开始设计上模的重量为7.8吨,而我司
600T级进模上台面能承受的重量不超过7吨
3-2、噪音处理-由于级进模生产节拍快,切边冲头较多,导致噪音较大 案例2:对于切边线在250mm左右,刀口做成波浪剪,减小冲裁力 的同时减小噪音的分贝
级进模工艺和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四、级进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3-3、噪音处理3-由于级进模生产节拍快,切边冲头较多,导致噪音较大 案例3:当冲切刀块过多时,刀块需要做成高低差,以达到减小噪音的分贝
求废料排出是否顺畅
送料的稳定性
噪音的处理
零件成型性工艺是否可 行材料利用率
冲头结构的设计 产品滑出是否顺畅
5、对于异性冲头,我司目前一般采取做挂台结构实现防掉(因为当 螺纹与冲头连接松动后冲头掉在模具上,易出现安全事故)
更改后
级进模工艺和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四、级进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6、产品划出不顺
CD391-F020C47冲压完成后,零件会卡在下模翻边凸模与切边刀块之间(如右图), 导致无法靠料带将产品推出
级进模工艺和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一、级进模的定义
2、级进冲压设备的构成
送料机:按照一定的 步距完成送料
模具与机床:完成各工序 冲压
级进模工艺和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二、级进模排样设计基本原则
1、展开制件
通常使用AutoForm/Dynaform/Formingsuite®进行产品展开

级进模模具课程设计

级进模模具课程设计

级进模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级进模模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特点;2. 学生能够掌握级进模模具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计算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级进模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级进模模具设计中的实际问题;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完成级进模模具的初步设计;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或模拟操作,验证级进模模具设计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热爱,增强对我国制造业的自豪感;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级进模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级进模模具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具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对新技术和新方法充满兴趣,但可能对复杂计算和理论分析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级进模模具概述- 模具分类与级进模模具特点- 级进模模具的应用领域2. 级进模模具设计原理- 设计流程与方法- 关键参数的计算与选择- 模具结构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3. 级进模模具设计实践- 绘图软件操作与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 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4. 级进模模具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与分析- 模具设计在产品生产中的作用- 案例启示与总结5. 级进模模具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国内外级进模模具发展现状- 新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创新设计与绿色制造理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级进模模具概述第2-3周:级进模模具设计原理第4-5周:级进模模具设计实践第6周:级进模模具应用案例分析第7周:级进模模具发展趋势与新技术教材章节关联:《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级进模模具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第4章:模具设计实践与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第5章:模具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第一章概论1.1 级进模概述一个冲压零件,如用简易模具冲制,一般来说,每项冲压工序,如冲裁〔冲孔、冲切或落料〕、弯曲、拉深、成型等,就需要一副模具。

这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冲压零件来说,则需要几副模具才能完成。

因此这种简易模具的生产效率,相对来说仍是较低的。

对于大批料生产的定型产品,用简易模具进行生产是极不适应的。

多工位级进模是冷冲模的一种。

级进模又称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具内,按所加工的零件分为假设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定的冲压工序,完成冲压零件的某部分加工。

被加工材料〔一般为条料或带料〕在控制送进距离机构的控制下,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零件〔或半成品〕。

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冲压零件,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即可冲制完成。

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中,可以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型等工序。

一般地说,无论冲压零件的形状怎样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冲制完成。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比较复杂,模具制造精度高,这对模具设计者来说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尤其是级进模条料排样图的设计,模具各部分结构的考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级进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配合高速冲床,实现高速自动化作业,能使冲压生产料率大幅度提高。

它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实现冲压自动化等方面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多工位级进模可以对于一些形状十分复杂的冲压件进行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加工。

对大批量生产的冲压零件尤其应当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行冲制。

级进模特点及其现状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多个工序的模具,它具有操作安全的显著特点,模具强度较高,寿命较长。

使用级进模便于冲压生产自动化,可以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

级进模较难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一致性。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冲压设备比较简单,对操作工人技术等级要求不高等优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并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之一。

级进模具课程设计

级进模具课程设计

级进模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级进模具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级进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分析级进模具的设计要求和步骤。

3.应用级进模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完成简单的级进模具设计。

4.理解并能够应用级进模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级进模具的基本原理:包括级进模具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

2.级进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模架、模具零件和模具工作原理。

3.级进模具的设计方法:包括级进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

4.级进模具的应用技巧:包括级进模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操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级进模具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级进模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操作技巧。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级进模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级进模具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级进模具设计手册和论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级进模具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级进模具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小组讨论的贡献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级进模设计要点及问题解决

级进模设计要点及问题解决

级进模设计中的要点及生产中的故障排除[摘要]通过介绍级进模排样、镶块、模板和其它零件的设计过程,指出了级进模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并介绍了模具生产中一些常见故障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级进模;排样;镶块;间隙1 引言对冲压生产而言,单工位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而且钣金零件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需要多副单工位模具才能实现。

如果采用级进模进行冲压生产,就司拟改变这些缺点。

级进模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占用的操作人员少,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2 级进模设计要点2.1 产品的展开计算与排样读懂产品图后,先要进行展开计算,产品的展开尺寸一般是通过经验公式得来的,也有的是通过软件计算得来的。

无论用哪种方法,应该保证计算结果是在允许的范围内。

因为一旦展开尺寸计算错了,最后的产品—定是不合格的,再改正会很麻烦。

所以应该对展开计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展开尺寸准确无误。

设计排样图的过程,就是确定模具结构的过程,如呆排样图确定了,那么模具的基本结构也就确定下来了。

所以,在进行排样设计时,要从全局进行详尽的考虑,不能受限于局部结构,而且还要多注意细节。

例如:在分配每一步工位时,不但要考虑哪一工位冲裁,哪一工位折弯,哪一工位成形,还要考虑各个镶块应如何排布,排布的空间够不够,各个镶块之间有没有相互影响。

对于冲裁的工位,应主要考虑冲裁力如何分布均匀合理,冲裁模强度是否能够保证,复杂的冲裁应适当分察。

对于折弯和成形等工位,则应考虑是否能一次成形,如果没有把握,应增加一步顶成形或空步,以方便模具调整。

对于平面度要求高或成形中易形成翘曲的产品,应增加校平工位来保证平面度。

在排布工位顺序时,应注意前后上位不能有影响,否则应调整工忙顺序。

例如:在进行z字形弯曲时,如果z字形弯曲而上有冲孔且冲孔位置有较严格的公差要求,那么就应该先进行z字形弯曲,然后再冲扎,这样就保证了冲孔的位置。

级进模的最后上位是根重要的工位.因为它涉及到产品如何从模具中取出。

第四讲级进模结构设计要点

第四讲级进模结构设计要点

第八章 冲压模具结构及设计
(4)拉深弯曲级进模,先拉深,再冲切周边余料,然后弯曲。 (5)压印级进模,先冲切周边余料,再压印,最后精确 冲切余料,若压印部位有孔,则压印后再冲孔。(便于金 属流动和减少压印力) (6)压印、弯曲级进模,先压印,再冲切余料,最后弯曲。
第八章 冲压模具结构及设计
本讲小结 1、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 2、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3、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的确定 4、级进模冲压工序顺序的确定 下讲预习 1、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 2、模具闭合高度和压力机封闭高度的校核
重要性:
条料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对工位数比较多的排样,应特别注意条 料的定位精度。
排样时:
一般应在第一工位冲导正工艺孔,在第二工位设置导正销导正,以该导正销矫正自动送料的步 距误差。
条料的定位精度是确定凹模、固定板和卸料板等零件型孔位置精度的依据。
标注与步距有关的孔位尺寸: 以第一工位为尺寸基准向后标注,以对称偏差标注型孔位置公差,以保证孔位制造精度。
谢谢观赏!
2020/11/5
24
第八章 冲压模具结构及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除了遵守普通冲模的排样原则外,还应考虑如下几点:
1.利于成形,后工序不能影响前已成形工序。 2.连接形式选择
连接体: 多工位冲压时条料上连接工序件,并使工序件在模具上稳定送进的部分材料。
载体基本形式:
双边连接体、单边连接体、中间连接体
第八章 冲压模具结构及设计
第八章 冲压模具结构及设计 边料载体
第八章 冲压模具结构及设计
a)等宽双边载体 双边载体
第八章 冲压模具结构及设计
b) 不等宽双边载体 双边载体
第八章 冲压模具结构及设计 单边载体

级进模的设计(内部资料)

级进模的设计(内部资料)

级进模的设计7.1 概述级进冲压是指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不同工位同时完成多种工序的冲压。

所使用的模具又称为连续模、跳步模。

在级进冲压中,不同的冲压工序分别按一定次序排列,坯料按步距间歇移动,在等距离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不同的冲压工序,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零件(或半成品)。

无论冲压零件的形状怎样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冲制完成。

对于批量非常大面厚度较薄的中、小型冲压件,宜采用精密多工位级进模。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高效、长寿命的模具,其工位数可多达几十个,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必须配备高精度且送料进距易于调整的自动送料装置才能实现精密自动冲压。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还应在模具中设计误差检测装置、模内工件或废料去除等机构。

因此与普通冲压模具相比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比较复杂,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对冲压设备、原材料也有相应的要求,模具的成本相对也高。

因此,在模具设计前必须对制件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结合模具的结构特点和冲压件的成形工艺性来确定该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过程,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要求具有高精度、长寿命,模具的主要工作零件常采用高强度的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或硬质合金等材料。

模具的精加工常采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和成形磨削。

在多工位级进模中,常有很精细的小凸模,必须对这些小凸模以精确导向和保护。

因此要求卸料板能对小凸模提供导向和保护功能。

卸料板上相应的孔必须采用高精度加工,其尺寸及相互位置必须准确无误。

在冲压过程中,随模具的冲程和条料的进给,卸料板的运动必须高度平稳,则卸料板要有导向保护措施。

多工位级进冲压有以下特点:(1)生产率高。

级进冲压模具属于多工序、多工位模具,在一副模具中包括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多道冲压工序,因而具有高的劳动生产率。

(2)操作安全。

因为自动送料,自动检测,自动出件等自动化装置,手不必进入危险区域。

级进模设计要点及模具使用故障排除方法

级进模设计要点及模具使用故障排除方法

级进模设计要点及模具使用故障排除方法作者:冯建明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12期一、级进模设计要点1.产品的展开计算与排样对有折弯和成型的工件,首先要读懂产品图,然后展开计算,产品的展开尺寸一般是通过经验计算得来的,也可以通过软件计算得来,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该保证计算结果在允许的范围内,如果展开计算错误,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会不合格,再改正不仅不易操作且耽误工时。

所以应该对工件展开计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展开尺寸准确无误。

设计计算排样图的过程,是确定模具结构的过程。

如果排样图确定了,那么模具的基本结构也就能够确定。

所以,在进行排样设计时,要进行全面详尽的考虑,同时兼顾局部结构,而且还要多注意细节。

例如,在分配每一工位时,不但要考虑哪一工位冲裁、哪一工位折弯、哪一工位成型,还要考虑各个镶块应如何排布,排布的空间是否足够,各个镶块之间的位置是否会造成相互影响。

对于冲裁的工位,应主要考虑力如何分布才能均匀合理,冲裁模强度是否足够,复杂的冲裁应适当分插。

对于折弯和成型等工位,则应考虑是否能一次成型,如果没有把握,应增加一步顶成型或空位,以方便模具的调整。

对于平面度要求高或成型中易形成翘曲的产品,应增加校平工位平面度。

在排步工位顺序时,应注意前后、上位不能影响,否则应调整工位顺序。

例如:在加工Z字型工件时,如果有孔的位置要求,就要采取预冲孔,然后再折弯,再进行精冲孔,这样才能保证工件位置及精度要求。

级进模的最后上位是很重要的工位,因为它涉及到产品如何从模具中取出,一般的出件方式主要包括吹出和落下,有的特殊产品需要机械手取出,无论是哪一种出件方式,折弯和成型都需要进行切断,切断处的大小尺寸和位置要经过仔细考虑,因为它们不但影响到模具的出件,还影响到条料能否稳定,顺利地送进。

如果采用落料的出件方式,切断处的毛刺方向与其它位置是相反的,这要同产品设计人员进行研讨后才能确定。

设计排样时,在保证条料能顺利送进和稳定生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料宽和步距,以降低板料零件的成本。

级进模设计

级进模设计

级进模设计讲座第一章概论一. 冲压加工的重要性及优点。

1. 重要性:冲压工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产品。

如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电机,仪表,铁道,邮电,化工以及轻工日用产品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 优点:1 )生产率高。

2)精度高,质量稳定。

3 )材料利用率高。

4)操作简便,特别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和自动化。

二. 冲压加工的概念。

1. 概念:即利用压力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床,模具,材料。

冲压是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类加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薄板料零件的加工。

在产品零件的整个生产系统中,冲压只是一个子系统,所涉及的也仅是产品制造过程的一部分。

随着市场对产品成本和周期等要求的提高,从系统的整体优化中确定相关的各要素已成为技术和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影响冲压加工的因素:冲安自安润生质价运废噪后压动产量格料音序工全化装滑管管管输处对工艺丨I I 理理理丨理策艺压模材辅工力助机具料装具三. 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工艺按其变形性质可以分为材料的分离与成形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许多不同的工序。

冲压的基本工序:1. 冲裁: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

1 )落料: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为工件,其余部分为废料,设计时尺寸以模仁为准,间隙取在冲子上;2 )冲孔: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废料,设计时尺寸以冲子为准,间隙取在模仁上。

2. 剪切:用模具切断板材,切段线不封闭.3. 切口:在坯料上将板材部分切开,切口部分发生弯曲•4. 切边:将拉深或成形后的半成品边缘部分的多余材料切掉。

5. 剖切:将半成品切开成两个或几个工件,常用于成双冲压。

10. 变薄拉深:用减小直径与壁厚,增加工件高度的方法来改变空心件的尺寸,得到要求的底厚,壁薄的工件。

11. 孔的翻边:将板料或工件上有孔的边缘翻成竖立边缘。

II12.外缘翻边:将工件的外缘翻起圆弧或曲线状的竖立边缘。

级进模模具设计标准

级进模模具设计标准

级进模模具设计标准引言级进模模具是一种常用于批量生产的模具设计形式。

它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级进模模具的设计能够满足生产需求,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级进模模具设计的标准要求和注意事项。

1. 设计规范1.1 结构设计级进模模具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模具整体结构简单:模具应尽量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结构,以提高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

•模腔划分合理: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合理划分模腔,使之满足产品的加工需求。

•模腔间距适当:模腔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于模具的制造和使用。

•导向方式合理:模具的导向方式应选择合适的形式,以确保模腔的定位准确性和稳定性。

1.2 材料选择级进模模具的材料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耐磨性:模具材料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

•硬度:模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或磨损。

•导热性: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便于热量的传导和分散。

•韧性:模具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韧性,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等问题。

1.3 管理要求级进模模具的设计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管理要求:•标准化设计:级进模模具的设计应尽量遵循标准化设计,以便于制造流程的统一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文档管理:对级进模模具的设计文件应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设计变更的及时更新和追踪。

•维护保养:对模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 设计流程级进模模具的设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产品分析在设计级进模模具之前,需要进行产品的详细分析。

分析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特点,确定模具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案。

2.2 模腔划分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需求,设计师需要合理划分模腔。

在划分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生产效率等因素,确保模腔的布局合理。

2.3 结构设计在模腔划分完成后,设计师需要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知识)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知识)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知识) 011 概述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模具,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

这种模具除进行冲孔落料工作外,还可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和成形性质,完成压筋、冲窝、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甚至还可以在模具中完成装配工序。

冲压时,将带料或条料由模具入口端送进后,在严格控制步距精度的条件下,按照成形工艺安排的顺序,通过各工位的连续冲压,在最后工位经冲裁或切断后,便可冲制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冲压件.为保证多工位级进模的正常工作,模具必须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配备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装置。

所以多工位级进模与普通冲模相比要复杂,具有如下特点:(1)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完成包括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等多道冲压工序;减少了使用多副模具的周转和重复定位过程,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

(2)由于在级进模中工序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工位上,故不存在复合模的“最小壁厚"问题,设计时还可根据模具强度和模具的装配需要留出空工位,从而保证模具的强度和装配空间.(3)多工位级进模通常具有高精度的内、外导向(除模架导向精度要求高外,还必须对细小凸模实施内导向保护)和准确的定距系统,以保证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模具寿命. (4)多工位级进模常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冲压件,模具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多达50多个,冲压速度达1000次/分以上。

(5)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复杂,镶块较多,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给模具的制造、调试及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

同时要求模具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模具零件磨损或损坏后要求更换迅速,方便,可靠。

所以模具工作零件选材必须好(常采用高强度的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或硬质合金等材料),必须应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成型磨削、坐标镗、坐标磨等先进加工方法制造模具.(6) 多工位级进模主要用于冲制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2mm)、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进模设计要点来源:模具制造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14) 窦智[摘要]通过介绍级进模排样、镶块、模板和其它零件的设计过程,指出了级进模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并介绍了模具生产中一些常见故障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级进模;排样;镶块;间隙1 引言对冲压生产而言,单工位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而且钣金零件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需要多副单工位模具才能实现。

如果采用级进模进行冲压生产,就可以改变这些缺点。

级进模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占用的操作人员少,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2 级进模设计要点2.1 产品的展开计算与排样读懂产品图后,首先要进行展开计算,产品的展开尺寸一般是通过经验公式得来的,也有的是通过软件计算得来的。

无论用哪种方法,应该保证计算结果是在允许的范围内。

因为一旦展开尺寸计算错了,最后的产品—定是不合格的,再改正会很麻烦。

所以应该对展开计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展开尺寸准确无误。

设计排样图的过程,就是确定模具结构的过程,如果排样图确定了,那么模具的基本结构也就确定下来了。

所以,在进行排样设计时,要从全局进行详尽的考虑,不能受限于局部结构,而且还要多注意细节。

例如:在分配每一步工位时,不但要考虑哪一工位冲裁,哪一工位折弯,哪一工位成形,还要考虑各个镶块应如何排布,排布的空间够不够,各个镶块之间有没有相互影响。

对于冲裁的工位,应主要考虑冲裁力如何分布均匀合理,冲裁模强度是否能够保证,复杂的冲裁应适当分察。

对于折弯和成形等工位,则应考虑是否能一次成形,如果没有把握,应增加一步预成形或空步,以方便模具调整。

对于平面度要求高或成形中易形成翘曲的产品,应增加校平工位来保证平面度。

在排布工位顺序时,应注意前后工位不能有影响,否则应调整工位顺序。

例如:在进行z字形弯曲时,如果z字形弯曲而上有冲孔且冲孔位置有较严格的公差要求,那么就应该先进行z字形弯曲,然后再冲扎,这样就保证了冲孔的位置。

级进模的最后工位是根重要的工位.因为它涉及到产品如何从模具中取出。

一般的出件方式主要包括吹出和落下,有的特殊产品也需要机械手取件。

不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进行切断,切断处的大小尺寸和位置要经过仔细考虑,因为它们不但影响到模具的出件,还影响到条料能否稳定、顺利地送进。

而如果采用落料的出件方式,切断处的毛刺方向与其它位置是相反的,这要同产品设计人员进行研讨后才能确定。

设计排样时,在保证条料能顺利送进和稳定生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料宽和步距,以降低钣金零件的成本。

2.2 镶块设计(1)冲裁凸模。

冲裁凸模的形状是由产品的形状决定的,它可以采用直身结构也可采用加强型结构。

主要的固定方式有:挂台固定、销钉固定、螺丝固定。

压块固定、顶丝固定。

这其中挂台固定最安全可靠,销钉固定不常用,其它3种固定方式主要是便于维修时快速更换。

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2)凹模镶块凹模刃口可以直接在凹模板上割出,但对于产量较大或硬度较高的产品,应设计凹模镶块,以方便维修。

凹模镶块的固定方式有:挂台固定、螺丝固定、压块固定。

在设计单侧冲截的凹模镶块时,为防止产生废料上浮,应在不冲裁的一侧增加挤料尖角,挤住废料,不让其上浮,如图1所示。

(3)折弯镶块。

折弯镶块既可以用挂台固定,也可以用螺丝固定。

折弯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应为一个料厚。

折弯凸模头部应设计为圆弧R角,以避免折弯时擦伤产品如图2所示)。

对于自负弯曲的折弯凹模靠近折弯线处,应设计一条校正筋(如图3所示),使折弯时在产品根部产生塑性变形,减小回弹,保证90°弯曲角。

2.3 模板设计标准的级进模模板包括:卸料板、固定板、凹模板、上模座,下模座。

其中卸料扳、固定板、凹模板是关键的3块模板,也是级进模必不可少的。

固定板起着固定凸模的作用;卸料板主要起卸料、导向、压料3个作用;凹模板既可以充当凹模刃口,也可以在其上镶拼凹模镶块。

3块模板之间用4个小导柱来导向,把4个小导柱固定在凸模固定板上,在卸料板和凹模板上分别镶4个小导套,精确控制小导柱和小导套间的配合精度,以保证凸模的运动精度。

进行级进模的设计,有一项也很重要,就是设计让位,一般弯曲或成形等工位的所有后续工位都需要让位,而且要充分让位,不但要考虑静态让位,还要考虑动态是否需要让位。

2.4其它零件设计在级进模中,一些辅助零件对模具的顺利工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导正钉。

在级进模中,导正钉对产品的精度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在第一工位冲了2个孔,后续工位用这2个孔进行双导向,这样能够较好的保证产品的精度。

设计导正钉时要注意控制导正钉的长度,当模具在自由状态时导正钉的直臂部分伸出卸料板的长度要小于产品的—个料厚,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带料现象。

(2) 浮动送料钉。

在设计送进高度时,应保证条料在这一高度迭进时,不会被任何镶块或顶杆阻碍。

浮动送料钉不仅能将条料抬起,还对条料起导向作用。

它的数量和位置要根据条料的宽度和厚度来相应地确定。

(3)抬料块和顶杆。

当条料进行折弯、切门,拉伸等成形工序时,会产生包紧力使条料成形部位包紧在镶块上,不易脱模。

为保证条料顺利弹起,应在适当位置设计抬料块或顶杆,依靠弹簧力梅条料顶出。

而在最后工位,切断的产品有时会因为冲压油的作用粘附在模具上,所以最后工位上、下模均应设计顶杆,以防出现叠件现象并损伤模具。

另外,为了防止误送料和废料上浮现象损伤模具,可以设计误送料和废料上浮感应报警装置。

3 生产中的故障排除在级进模的生产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故障,给生产造成影响,下面介绍一些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3.1 产品毛刺增大当模具生产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生产零件毛刺增大现象,这时应当检查凸、凹模刃口,如果发现刃口磨损或产生崩刃,应进行刃磨,刃磨后给凸模或凹模垫上相应厚度的垫片。

当凹模经过多次刃磨后,应当检查刃口直壁是否已被磨去.如果无刀口直壁,则要更换凹模镶块如果凸、凹模刃口无磨损,而零件上的毛刺不均匀,是因为冲裁间隙产生了偏移,这时要进行间隙调整。

3.2 废料上浮在冲压生产中,废料上浮是个影响较大问题,它不但影响生产,甚至会损坏模具。

一般来说,圆形或方形等规则形状的废料容易产生上浮,而形状较复杂的异形废料则较少产生上浮。

下面介绍一些废料上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冲裁间隙大,如果在试模阶段就经常出现废料上浮,则说明冲裁间隙太大.应当重新制作凹模并减小冲裁间隙。

如果只是偶尔产生废料上浮,可以在凹模腔内用电火花放电来增加粗糙度。

(2)凸模表面太光滑,废料在大气压作用下附着在凸模上,可以在凸模上增加气孔。

(3)单侧冲裁产生废料上浮,在不冲裁侧增加尖角挤住废料。

(4)冲压速度较高,应考虑降低速度,如因生产需要无法降速,可以在凸模上增加顶杆,顶下废料。

另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如刃磨后没有充分退磁、冲压生产时使用过多的冲压油等,这些都应尽量避免。

3.3叠件现象在冲压生产中.最后一工位完成切断后,生产零件设有被及时吹出模具,仍然留在模具上,极易产生叠件现象。

叠件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损伤模具。

产生叠件的因素很多,像吹气的风力不够、冲压油的粘附作用、生产件钩挂在顶杆上。

针对这些因素,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防止叠件现象的出现。

例如在冲压生产中要保证吹气的风力足够大,进行模具设计时在凹模板和卸料板上均增加顶杆,其中凹模板上的顶杆应设计大些,至少要比零件上的孔大,或者干脆采用拍料块结构,以避免生产零件钩挂在顶杆上。

设计凹模板时,在保证冲裁强度的前提下,应在凹模板末端设计一条较宽的斜坡,以便生产零件能顺利地滑出模具。

另外,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在最后一工位尽量让待切断的生产零件伸出凹模板或伸出斜坡至少二分之一,尽量依靠生产零件的自重滑出模具。

3.4漏料孔堵塞在冲压生产中,如果出现漏料孔堵塞又没有被及时发现,很容易损伤模具,造成凸模折断或凹模胀裂。

要防止漏料孔堵塞,保证漏料顺畅.一定要设制好漏料孔的尺寸大小。

对于一些细小突出的部分,漏料孔的尺寸要适当放大;而对于废料翻滚造成的漏料孔堵塞,要减小漏料孔尺寸。

进行模具设计时.应给予漏料孔足够的重视,设计凹模垫板时要以凹模板为参照,保证凹模垫板漏料轮廓比凹模板漏料轮廓大,设计下模架时要以凹模垫板为参照.以此类推。

最后,要保证安装板漏料孔比机床漏料孔小,否则,就要在下安装板上开斜坡,以保证废料最终滑人机床漏料孔。

另外,凹模刃口磨损或冲压油过多过粘也会造成漏料孔堵塞,要及时刃磨或减少更换冲压油。

3.5 送料不畅送料不畅轻则影响生产,重则损坏模具。

产生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生产时送进步距与设计的步距有差异,应调整送进步距。

(2)抬料钉间距过大,应增加抬料钉数量。

(3)条料抬起高度不够,条料容易钩挂在抬料块或顶杆上,应增加条料抬起高度。

(4)抬料钉送进间隙过小,条料送进不流畅,应适当放大间隙。

(5)条料过宽过薄,容易产生翘恤,应在条料中间增加抬料块。

4 结束语设计是源头,设计虽然只占模具成本的10%左右,却决定了整个模具成本的70%-80%,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详尽地考虑模具结构,考虑提高生产率,如何方便维修。

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赖于设计,在实际生产中要具体问题且体分析,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模具调整也是必需的。

在生产中模具的维修、保养也是很重要的。

在模具维修时.应该多注意细节,找出根本原因,引对其维修。

在拆装模具时,要认真仔细,以防损伤摸具。

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大大提高模具的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