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知识讲解 旋转现象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知识点1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知识点1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07e984550e2524de5187efa.png)
旋转与平移现象
知识点1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问题: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说说看。
讲解:拿起一架纸风车,让风车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发现风车都是绕着中间的一点转动。
像风车这样,绕着一个中心点(或一个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仔细观察图中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车轮、旋转座椅、开关水龙头等,用手势动作模仿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感知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绕着一个中心点转动的,所以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生活中绕一点旋转的有:钟表上转动的时针、分针,转动的电风扇的扇叶等;绕一轴转动的有:开门、关门时门板的运动等。
总结: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图形的大小、形状不改变。
辅导要领
★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旋转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借助身边的物体进行旋转现象的直观感知,要指出是绕着哪个点或轴旋转的。
冰箱门和房门的转动,如图:
时针、分针和电风扇扇叶的转动,如图:
仰卧起座时上半身的运动,如图:。
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教案(通用9篇)
![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教案(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f27c6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e.png)
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教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初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思想方法,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区别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那游乐场都有什么好玩的?游乐场不仅好玩,里面还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不想发现它们。
那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吧!2、课件出示游乐园设施图。
3、提问:这里有一些游乐项目,你们玩过吗?谁能给老师介绍这些游乐项目都是怎么玩的呀?(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
)4、你们刚刚用手势、身体模仿的就是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呢。
那你们仔细观察观察,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学生同桌交流;汇报分类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5、教师小结:你们说得很对,像缆车、小火车、升降椅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平移;而像风车、旋转飞机、摩天轮这样的运动叫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两种现象。
6、出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互动探究1、感知平移(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像这些物体是沿直线方向移动的属于平移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同桌互相交流,汇报)2、感知旋转(出示课件)那这些呢?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生自由回答。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知识讲解 认识旋转现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知识讲解 认识旋转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1b51855fab069dc5122018f.png)
认识旋转现象问题导入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上的指针分别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这些运动吗?(教材80页例2)过程讲解1.观察图中物体的运动方向(1)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上的指针的运动路线都是曲线,都是绕着中间一个轴运动。
(2)观察小结: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上的指针这些物体的运或都可以看成是旋转。
2.旋转的特征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上的指针绕中心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形状都没有改变,但物体本身的方向和位置改变了,这就是旋转的特征。
重点点拨平移式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式物体绕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改变。
3.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旋转现象做一个转盘,把指针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B。
然后再把指针继续旋转到指向C或D。
操作方法:先将指针从指向A开始,以轴为中心,顺时针拨动指针到B处,再按同样的方法,拨动指针到C处,最后到D处。
整个旋转的过程中,指针的大小、形状不变,但它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归纳总结1.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2.旋转的特征:旋转时物体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自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
误区警示【误区一】判断:汽车行驶是平移现象。
(√)错解分析没有理解平移的意义。
物体或图形只有沿直线运动时才是平移现象,如果汽车不是沿直线运动,即使汽车大小、形状都不改变,也不能称为平移现象。
错解改正×温馨提示判断平移现象时,要看物体是不是沿直线运动。
有些物体永远是直线运动,如电梯;而有些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可以改变的,如题中的汽车,要明确题中要求,再作判断。
【误区二】选择:风车转动10圈后,叶片(A)。
A.变小了 B.变大了 C.大小、形状没有变化错解分析没有掌握旋转的特征,风车转动是旋转现象,旋转过程中物体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
错解改正C温馨提示物体或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大小、形状都不改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知识讲解 认识平移现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知识讲解 认识平移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a23d4b1a76e58fafbb0038f.png)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认识平移现象
问题导入 火车车厢、电梯和国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你能想办法表示这些运动吗?(教材80页例1)
过程讲解
1.观察图中物体的运动方向
(1)火车车厢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
(2)电梯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3)国旗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4)观察小结:火车车厢、电梯和国旗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看成平移。
2.平移的特征
火车车厢在水平方向平移时,火车车厢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本身的方向也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电梯、国旗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电梯和国旗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本身的方向也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平移的特征。
3.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平移现象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接着把它平移到课桌面的右上角,再依次平移到右下角和左下角。
具体过程如下图:
操作结果:在平移过程中,数学书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本身方向也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归纳总结
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2.平移的特征:平移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本身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改变。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移和旋转现象》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移和旋转现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23647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c.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移和旋转现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现象》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本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节内容包括平移和旋转的定义、特点和例子,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和简单的几何概念,他们能够识别和命名各种基本图形,并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如滑滑梯、转盘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并解释原因。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特点。
可以设计一些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成绩等方面。
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定义
![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8a88026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4.png)
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定义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平移啊,就好像是一群小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直直地向前走。
你看那火车在铁轨上稳稳地前进,这就是平移呀!家里的抽屉,你一拉一推,它也是在平移呢!想象一下,平移就像是生活中的一条直直的路,沿着一个方向稳稳地走,不拐弯,也不打转。
那旋转呢,嘿,就像是小孩子们爱的陀螺,滴溜溜地转个不停。
还有那风扇的扇叶,呼呼地转着,给我们带来凉爽。
旋转就像是一场欢快的舞蹈,不停地转呀转。
咱生活中到处都是平移和旋转现象呢!你想想看,每天早上推开窗户,窗户的运动是不是平移呀?再看看钟表上的指针,那可是标准的旋转呢!
平移和旋转可有意思啦!就好比是我们生活中的两个小伙伴,一个稳稳当当,一个活泼好动。
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比如说,游乐园里的摩天轮,那就是大大的旋转呀,带着人们在高空中欣赏美景。
而那些平移的游乐设施呢,就像是安稳的小火车,带着我们缓缓地享受快乐时光。
家里的椅子,你把它从这个房间搬到那个房间,这是平移吧。
那洗衣机在工作的时候,里面的滚筒转呀转,这就是旋转啦!
平移和旋转虽然简单,可它们的作用可大着呢!没有平移,东西怎么能整齐地摆放,怎么能顺利地运输呢?没有旋转,那些机器怎么能正常工作,怎么能给我们带来便利呢?
这不就是生活中的小魔法吗?它们看似普通,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我们每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却很少特意去留意它们。
所以呀,大家以后可要多多留意身边的这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哦,你会发现它们真的好有趣!它们就像是生活中的小惊喜,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
让我们一起享受平移和旋转带来的奇妙世界吧!。
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75f8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2.png)
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一、平移。
1. 平移的定义。
- 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例如,在水平的传送带上,物体随着传送带直线移动;或者在电梯里,人随着电梯上下直线运动等都是平移现象。
2. 平移的特点。
-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例如,将一个正方形沿着水平方向平移一段距离后,得到的新正方形和原来的正方形边长一样,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比如一个三角形平移后,它原来的顶点和对应平移后的顶点连线是平行且相等的。
3.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 方向:平移的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垂直方向(向上或向下)或者是斜着的方向。
例如,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向左行驶是水平方向的平移;火箭垂直升空是垂直方向的平移;而一个物体沿着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方向移动就是斜方向的平移。
- 距离:平移的距离是指图形上每个点平移的长度。
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确定平移的距离,在方格纸上,一个方格的边长可以作为一个单位长度。
例如,一个图形从方格纸的左上角平移到右上角,经过了5个方格,那么平移的距离就是5个单位长度。
二、旋转。
1. 旋转的定义。
- 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像风车绕着中心轴转动、时钟的指针绕着中心点转动等都是旋转现象。
2. 旋转的特点。
- 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例如,一个圆形的表盘不管指针怎么旋转,表盘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
- 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决定的。
3.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 旋转中心:是物体旋转时所绕着的那个点或轴。
例如,风车的旋转中心就是风车叶片中间固定的那个点;地球的自转是以地轴为旋转中心的。
- 旋转方向:分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顺时针方向是指和时钟指针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逆时针方向则是与时钟指针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三年级数学上册《平移和旋转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平移和旋转现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413a6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e.png)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通过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助友爱的品质,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
2.观察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简要分析。
-家里的电器开关、门把手等是否存在平移或旋转现象?
-在公共场所,如商场、公园等,有哪些设施或物品运用了平移和旋转的原理?
3.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平移和旋转的手抄报,内容包括:
-平移和旋转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举例。
-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
3.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判断下列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并说明理由。
(2)利用平移和旋转设计一个有趣的图案。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1.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准确、观察不细致等问题,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3.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比较平移和旋转的区别与联系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54113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1.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说课稿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说课稿1说教材《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说学生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合作探究图形在方格图上平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说教学用具课件、动画视频、图片、操作卡片。
说教学策略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环境教学,主要的教学策略有: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拓展应用;运用媒体,整合资源;自主小结,体验成功。
说教法1、实践操作法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建构主义学也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fc4aab5acfa1c7ab00cc82.png)
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1、找:按顺序找出几个突出的点或边。
2、移:按所示方向平移相应的格数。
证平移的格数。
创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知识要点
教学点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认知
1、生活中有平移和旋转现象。
2、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的运动现象叫平移。
3、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1、看: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想:运动方式的特点,区别是平移
还是旋转。
3、说: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1、平移是直线运动(上下、左右运动)
2、旋转是圆周运动(绕中心点运动)
表达
1、用手势运动表示平移和旋转。
2、说出平移和旋转的异同点。
3、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4、说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1、按箭头指向判断平移方向。
2、确定关键点或边。
3、数平移的格数。
4、完整描述物体平移的现象。
1、数格子不能把原点所在格当成一格。
2、图形的某一点在平移前后移动几格,整个图形也就平移几格。
平移和旋转(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平移和旋转(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544dd3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f.png)
平移和旋转(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精彩课程——《平移和旋转》。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的两个概念:平移和旋转。
平移是指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旋转是指物体上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区分平移和旋转,以及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两种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平移和旋转,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比如滑滑梯、荡秋千、风车等,还有贴纸、色卡等学具,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这两种运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图片,如滑滑梯、荡秋千等,然后提问:“这些都是什么运动?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概念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会给出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并解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例题,如将一个图形平移或旋转一定角度后,求新图形的坐标或面积等,让学生跟随我一起解答。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我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5. 实际操作:我会让学生分组,利用学具进行实际的平移和旋转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运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图形,将平移和旋转的定义、特点和操作步骤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练习题的巩固,另一部分是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应用,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介绍一些更高级的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如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变换等。
《图形的运动(一)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三篇)
![《图形的运动(一)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331d83c8d376eeaeaa3180.png)
《图形的运动(一)平移和旋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平移和旋转》。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关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因此,教学的认知要求是初步认识,对于旋转的知识只要能分辨旋转现象即可;对于平移的知识,除了知道生活中平移的现象之外,要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已经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只是没有很清晰的认识。
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多动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去感知“平移和旋转”,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到实处,为后续学习空间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说教法、学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
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应多次加以利用。
因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让他们在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辩一辩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感知并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数学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数学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68191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c.png)
定义
对称现象是指一个图形或者物体 关于某一点或者某一条直线呈现 镜像状态的现象。
性质
对称现象具有不变性,即经过对 称变换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 变。
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的概念
对称轴
对称轴是指一条直线,它把一个图形 分成两个镜像对称的部分。
对称中心
对称中心是指一个点,它是一个图形 对称变换的不动点。
对称现象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中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理学
在物理学中,对称性和旋转运动 是研究物理现象和理论的重要工 具,如量子力学中的对称性原理
1. 对称现象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经常利用对称原理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美感,例如故宫的建筑布局就严格 遵循了对称原则。另外,在艺术、图案设计中也常常用到对称原理。
2. 平移现象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印刷等行业中,经常需要利用平移原理来移动物体或者图案。例如,印刷机 在印刷过程中,就需要将纸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平移。
够更有效地找到解题思路。
图形变换
通过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 手段,可以在几何题目中构造出具 有特殊性质的图形,从而更容易地 解决问题。
性质研究
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几何图形 中引起的性质变化是研究几何问题 的重要方面,掌握这些性质有助于 深入理解几何问题本质。
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进行图形设计和艺术创作
旋转中心
旋转中心是指物体绕之旋转的点,通常用字母“O”表示。
旋转角
旋转角是指物体绕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通常用希腊字母“θ”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逆时针 方向为正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负方向。
旋转现象在几何变换和物理运动中的应用
几何变换
在平面几何中,旋转现象是一种重要的 几何变换,通过对平面上的点、线、面 等元素进行旋转操作,可以得到新的图 形。例如,将一个三角形绕其重心旋转 180度,可以得到与原三角形对称的图形 。
人教版二年级《平移和旋转》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平移和旋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584d3a3968011ca3009174.png)
人教版二年级和五年级中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衔接分析人教版二年级和五年级中的《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新增的一个内容,知识教学是平稳过渡,逐步强化提升的。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
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在二年级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
教学时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的学习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平移和旋转作铺垫。
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
于是,不论是二年级还是五年级,我们都可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
在教学平移、旋转的现象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在教学物体往垂直方向平移时,让学生用身体演示电梯上下运动的方式。
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因而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要注重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探索问题;与同伴交流中得出结论,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提供大量感性材料,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
二年级《平移和旋转》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时间】2012年月日星期第节【上课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9fbe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4.png)
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一、平移知识点解析: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相同,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扩展内容:1.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不仅涉及到移动的方向,还涉及到移动的距离。
例如,一个图形向右平移5个单位,意味着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向右移动了5个单位。
2.平移与坐标:在坐标系中,平移可以通过改变图形的坐标来实现。
例如,一个点A(x, y)向右平移3个单位,其新的坐标变为(x+3, y)。
3.平移与日常生活:平移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电梯的上下移动、火车在轨道上的直线行驶等。
二、旋转知识点解析:旋转是指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中心)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扩展内容:1.旋转的中心和角度:旋转涉及到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例如,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90度,意味着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绕点O转动了90度。
2.旋转与坐标:在坐标系中,旋转可以通过旋转矩阵或极坐标来实现。
例如,一个点A(x, y)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其新的坐标变为(-y, x)。
3.旋转与日常生活:旋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如门的开关、风扇的转动等。
三、轴对称知识点解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扩展内容:1.对称轴的数量和位置:不同的图形可能有不同的对称轴数量和位置。
例如,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两条对角线和两条中垂线),而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任何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其对称轴)。
2.轴对称与日常生活:轴对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如建筑物的对称设计、自然界中的对称现象(如蝴蝶的翅膀)等。
3.轴对称与美学:轴对称在艺术和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能给人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通过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些基本的图形变换方法,还可以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拓展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移和旋转》教案五篇(教案)
![《平移和旋转》教案五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4ed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9.png)
其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较快,而有的学生则较慢。针对这种情况,我应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给予理解较慢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纸张进行平移和旋转,这个操作将演示平移和旋转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突破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判断的技巧。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在将平移和旋转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入手。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策略。
-创新设计:学生在利用平移和旋转进行创新设计时可能缺乏想象力。
-突破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尝试不同的组合和变换,激发创造力。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真正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移和旋转》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移和旋转》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d0e313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f.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平移和旋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环节。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平面几何图形,对于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运用,他们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他们熟练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正确识别和描述平移和旋转。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熟练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总结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4.练习: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可以设计如下:•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图形平移后的位置发生改变•图形旋转前后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图形旋转后的方向发生改变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和课后反馈来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印版
旋转现象
问题导入观察下面的运动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过程讲解
1.观图,明确物体运动的特点
风车、旋转小飞机和直升机螺旋桨的转动,都是绕着同一个点(或轴)来做圆周运动的。
2.明确“旋转”的意义
像这样,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3.列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很多,例如:钟表上指针的转动;电风扇扇叶的转动;司机开车时方向盘的转动……
归纳总结
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