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数学讲义3平面向量(教师版)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案)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案)教案章节一:向量的概念回顾1.1 向量的定义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通常用箭头表示。
向量可以用坐标形式表示,例如在二维空间中,向量可以表示为(a, b)。
1.2 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向量首尾相接,形成的第三个向量。
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 + b = b + a,(a + b) + c = a + (b + c)。
教案章节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2.1 定理的定义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是指在平面内,任何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可以作为平面的基底。
基底是线性无关的向量组,可以通过线性组合表示平面内的任意向量。
2.2 基底的性质基底是线性无关的,即不存在非零的线性组合使得向量组的和为零。
基底可以任意选择,但选择不同的基底会导致向量的坐标不同。
教案章节三:向量的线性组合3.1 线性组合的定义向量的线性组合是指将向量与实数相乘后相加的结果。
例如,a u + b v 表示将向量u 乘以实数a,向量v 乘以实数b,将两个结果相加。
3.2 线性组合的性质线性组合满足分配律,即(a u + b v) + c w = a (u + c w) + b v。
线性组合的系数可以是任意实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教案章节四:向量的坐标表示4.1 坐标系的建立坐标系是由两个或多个轴组成的,用于表示向量的位置和方向。
在二维空间中,通常使用x 轴和y 轴作为坐标轴。
4.2 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可以用坐标形式表示,即(x, y),其中x 表示向量在x 轴上的投影,y 表示向量在y 轴上的投影。
向量的长度可以用勾股定理计算,即|u| = √(x^2 + y^2)。
教案章节五:向量的线性相关性5.1 线性相关的定义向量组线性相关是指存在一组不全为零的实数,使得向量组的和为零。
例如,向量组(u, v, w) 线性相关,当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a, b, c,使得a u +b v +c w = 0。
5.2 线性相关性的性质如果向量组线性相关,其中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表示为其他向量的线性组合。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师版)
平面向量的应用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① 由于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具有鲜明的几何背景,平面几何图形的许多性质,如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都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平面几何中的许多问题都可用向量运算的方法加以解决.②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部曲”(1)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3)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Eg 点A 、B 、C 、D 不在同一直线上(1)证明直线平行或共线:AB//CD ⇔AB⃗⃗⃗⃗⃗ //CD ⃗⃗⃗⃗⃗ (2)证明直线垂直:AB ⊥CD ⟺AB⃗⃗⃗⃗⃗ ⋅CD ⃗⃗⃗⃗⃗ =0 (3)求线段比值:AB CD =|λ|且AB//CD ⇔ AB⃗⃗⃗⃗⃗ =λCD ⃗⃗⃗⃗⃗ (4)证明线段相等: AB⃗⃗⃗⃗⃗ 2=CD ⃗⃗⃗⃗⃗ 2⇔AB =CD 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① 速度、力是向量,都可以转化为向量问题;② 力的合成与分解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题型一】平面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典题1】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AO =OC ,BO =OD∵AB ⃗⃗⃗⃗⃗ =12AC ⃗⃗⃗⃗⃗ +12DB ⃗⃗⃗⃗⃗⃗ ,DC ⃗⃗⃗⃗⃗ =12DB ⃗⃗⃗⃗⃗⃗ +12AC ⃗⃗⃗⃗⃗ ∴AB ⃗⃗⃗⃗⃗ =DC⃗⃗⃗⃗⃗ ,即AB =DC 且AB//DC 所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拨】① 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B =DC 且AB//DC ⇔AB⃗⃗⃗⃗⃗ =DC ⃗⃗⃗⃗⃗ . ② 证明几何中的平行和长度关系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倍数关系.【典题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为AC 、BD ,求证AC 2+BD 2=2(AB 2+AD 2) (即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邻边平方和的2倍).【证明】由 |AC ⃗⃗⃗⃗⃗ |2=AC ⃗⃗⃗⃗⃗ 2=(AB ⃗⃗⃗⃗⃗ +AD ⃗⃗⃗⃗⃗ )2=|AB ⃗⃗⃗⃗⃗ |2+|AD ⃗⃗⃗⃗⃗ |2+2AB ⃗⃗⃗⃗⃗ ⋅AD ⃗⃗⃗⃗⃗|DB⃗⃗⃗⃗⃗⃗ |2=DB ⃗⃗⃗⃗⃗⃗ 2=(AB ⃗⃗⃗⃗⃗ −AD ⃗⃗⃗⃗⃗ )2=|AB ⃗⃗⃗⃗⃗ |2+|AD ⃗⃗⃗⃗⃗ |2−2AB ⃗⃗⃗⃗⃗ ⋅AD ⃗⃗⃗⃗⃗ 两式相加得|AC⃗⃗⃗⃗⃗ |2+|DB ⃗⃗⃗⃗⃗⃗ |2=2(|AB ⃗⃗⃗⃗⃗ |2+|AD ⃗⃗⃗⃗⃗ |2) 即AC 2+BD 2=2(AB 2+AD 2)【点拨】利用|AB⃗⃗⃗⃗⃗ |2=|AB |2可证明线段长度关系.【典题3】 用向量方法证明: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一点.【证明】(分析 设H 是高线BE 、CF 的交点,再证明AH ⊥BC ,则三条高线就交于一点.)设H 是高线BE 、CF 的交点,则有BH ⃗⃗⃗⃗⃗⃗ =AH ⃗⃗⃗⃗⃗⃗ −AB ⃗⃗⃗⃗⃗ ,CH ⃗⃗⃗⃗⃗ =AH ⃗⃗⃗⃗⃗⃗ −AC ⃗⃗⃗⃗⃗ ,BC⃗⃗⃗⃗⃗ =AC ⃗⃗⃗⃗⃗ −AB ⃗⃗⃗⃗⃗ ∵BH ⃗⃗⃗⃗⃗⃗ ⊥AC ⃗⃗⃗⃗⃗ ,CH ⃗⃗⃗⃗⃗ ⊥AB⃗⃗⃗⃗⃗ ∴(AH⃗⃗⃗⃗⃗⃗ −AB ⃗⃗⃗⃗⃗ )⋅AC ⃗⃗⃗⃗⃗ =(AH ⃗⃗⃗⃗⃗⃗ −AC ⃗⃗⃗⃗⃗ )⋅AB ⃗⃗⃗⃗⃗ =0 化简得AH⃗⃗⃗⃗⃗⃗ ⋅(AC ⃗⃗⃗⃗⃗ −AB ⃗⃗⃗⃗⃗ )=0C∴AH⃗⃗⃗⃗⃗⃗ ⋅BC ⃗⃗⃗⃗⃗ =0 则AH ⊥BC (向量中证明AB ⊥CD ,只需要证明AB ⃗⃗⃗⃗⃗⃗ ⋅CD⃗⃗⃗⃗⃗⃗ =0) 所以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一点.【典题4】证明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证明】(分析 设BE 、AF 交于O ,证明C 、O 、D 三点共线便可)AF 、CD 、BE 是三角形ABC 的三条中线设BE 、AF 交于点O ,∵点D 是中点,∴CD ⃗⃗⃗⃗⃗ =12(CA ⃗⃗⃗⃗⃗ +CB ⃗⃗⃗⃗⃗ ) 连接EF ,易证明∆AOB~∆FOE,且相似比是2:1,∴BO =23BE,∴CO ⃗⃗⃗⃗⃗ =CB ⃗⃗⃗⃗⃗ +BO ⃗⃗⃗⃗⃗ =CB ⃗⃗⃗⃗⃗ +23BE ⃗⃗⃗⃗⃗ =CB ⃗⃗⃗⃗⃗ +23(BA ⃗⃗⃗⃗⃗ +AE ⃗⃗⃗⃗⃗ ) =CB ⃗⃗⃗⃗⃗ +23(BC ⃗⃗⃗⃗⃗ +CA ⃗⃗⃗⃗⃗ +12AC ⃗⃗⃗⃗⃗ )=13(CA ⃗⃗⃗⃗⃗ +CB ⃗⃗⃗⃗⃗ ) ∴CO ⃗⃗⃗⃗⃗ =23CD ⃗⃗⃗⃗⃗ 即C 、O 、D 三点共线, (向量中证明三点A 、B 、C 共线,只需证明AB⃗⃗⃗⃗⃗⃗ =λAC ⃗⃗⃗⃗⃗ ) ∴AF 、CD 、BE 交于一点,即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巩固练习1(★★) 如图,E ,F 分别是四边形ABCD 的边AD ,BC 的中点,AB =1,CD =2,∠ABC =75°,∠BCD =45°,则线段EF 的长是 .【答案】√72【解析】 由图象,得EF →=EA →+AB →+BF →,EF →=ED →+DC →+CF →.∵E ,F 分别是四边形ABCD 的边AD ,BC 的中点,∴2EF →=(EA →+ED →)+(AB →+DC →)+(BF →+CF →)=AB →+DC →.∵∠ABC =75°,∠BCD =45°,∴<AB →,DC →>=60°,∴|EF|→=12√(AB →+DC →)2=12√AB →2+DC →2+2|AB|→⋅|DC|→cos <AB →,DC →>=12√12+22+2×1×2×12=√72. ∴EF 的长为√72. 故答案为 √72. 2(★★) 证明勾股定理,在Rt∆ABC 中,AC ⊥BC ,AC =b ,BC =a ,AB =c ,则c 2=a 2+b 2.【证明】 由AB⃗⃗⃗⃗⃗ =AC ⃗⃗⃗⃗⃗ +CB ⃗⃗⃗⃗⃗ ,得AB ⃗⃗⃗⃗⃗ 2=(AC ⃗⃗⃗⃗⃗ +CB ⃗⃗⃗⃗⃗ )2=AC ⃗⃗⃗⃗⃗ 2+2AC ⃗⃗⃗⃗⃗ ⋅CB ⃗⃗⃗⃗⃗ +CB ⃗⃗⃗⃗⃗ 2 即|AB⃗⃗⃗⃗⃗ |2=|AC ⃗⃗⃗⃗⃗ |2+|CB ⃗⃗⃗⃗⃗ |2 故c 2=a 2+b 2.3(★★) 用向量方法证明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B⃗⃗⃗⃗⃗ =AO ⃗⃗⃗⃗⃗ +OB ⃗⃗⃗⃗⃗ ,BC ⃗⃗⃗⃗⃗ =BO ⃗⃗⃗⃗⃗ +OC ⃗⃗⃗⃗⃗ ∴|AB ⃗⃗⃗⃗⃗ |2=(AO ⃗⃗⃗⃗⃗ +OB ⃗⃗⃗⃗⃗ )2=|AO ⃗⃗⃗⃗⃗ |2+2AO ⃗⃗⃗⃗⃗ ⋅OB ⃗⃗⃗⃗⃗ +|OB⃗⃗⃗⃗⃗ |2=|AO ⃗⃗⃗⃗⃗ |2+|OB ⃗⃗⃗⃗⃗ |2|BC⃗⃗⃗⃗⃗ |2=(BO ⃗⃗⃗⃗⃗ +OC ⃗⃗⃗⃗⃗ )2=|BO ⃗⃗⃗⃗⃗ |2+2BO ⃗⃗⃗⃗⃗ ⋅OC ⃗⃗⃗⃗⃗ +|OC ⃗⃗⃗⃗⃗ |2=|BO ⃗⃗⃗⃗⃗ |2+|OC ⃗⃗⃗⃗⃗ |2 ∴|AB ⃗⃗⃗⃗⃗ |=|BC ⃗⃗⃗⃗⃗ | A BC∴四边形ABCD 是菱形.4(★★)用向量方法证明 设平面上A ,B ,C ,D 四点满足条件AD ⊥BC ,BD ⊥AC ,则AB ⊥CD .【证明】 因AD ⊥BC ,所以AD →⋅BC →=AD →⋅(AC →−AB →)=0,因BD ⊥AC ,所以AC →⋅BD →=AC →⋅(AD →−AB →)=0,于是AD →⋅AC →=AD →⋅AB →,AC →⋅AD →=AC →⋅AB →,所以AD →⋅AB →=AC →⋅AB →,(AD →−AC →)⋅AB →=0,即CD →⋅AB →=0,所以CD →⊥AB →,即AB ⊥CD .5(★★)用向量方法证明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设OA =a ,∵对角线相等 ∴OB =OD =a∵AB⃗⃗⃗⃗⃗ =AO ⃗⃗⃗⃗⃗ +OB ⃗⃗⃗⃗⃗ ,AD ⃗⃗⃗⃗⃗ =AO ⃗⃗⃗⃗⃗ +OD ⃗⃗⃗⃗⃗⃗ ∴AB ⃗⃗⃗⃗⃗ ∙AD ⃗⃗⃗⃗⃗ =(AO ⃗⃗⃗⃗⃗ +OB ⃗⃗⃗⃗⃗ )(AO ⃗⃗⃗⃗⃗ +OD ⃗⃗⃗⃗⃗⃗ )=AO ⃗⃗⃗⃗⃗ 2+AO ⃗⃗⃗⃗⃗ ∙OD ⃗⃗⃗⃗⃗⃗ +OB ⃗⃗⃗⃗⃗ ⋅AO ⃗⃗⃗⃗⃗ +OB ⃗⃗⃗⃗⃗ ⋅OD⃗⃗⃗⃗⃗⃗ =a 2+AO ⃗⃗⃗⃗⃗ (OD⃗⃗⃗⃗⃗⃗ +OB ⃗⃗⃗⃗⃗ )−a 2=0 ∴AB ⃗⃗⃗⃗⃗ ⊥AD ⃗⃗⃗⃗⃗ 即AB ⊥AD∴四边形ABCD 是矩形.6(★★★) 已知向量OP 1→、OP 2→、OP 3→满足OP 1→+OP 2→+OP 3→=0,|OP 1→|=|OP 2→|=|OP 3→|=1.求证 △P 1P 2P 3是正三角形.【证明】法一 ∵OP 1→+OP 2→+OP 3→=0,∴OP 1→+OP 2→=−OP 3→.∴|OP 1→+OP 2→|=|−OP 3→|.∴|OP 1→|2+|OP 2→|2+2OP1→•OP 2→=|OP 3→|2. 又∵|OP 1→|=|OP 2→|=|OP 3→|=1,∴OP 1→•OP 2→=−12.∴|OP 1→||OP 2→|cos∠P 1OP 2=−12,即∠P 1OP 2=120°.B C同理∠P 1OP 3=∠P 2OP 3=120°.∴△P 1P 2P 3为等边三角形.法二 以O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设P 1(x 1,y 1),P 2(x 2,y 2),P 3(x 3,y 3),则OP 1→=(x 1,y 1),OP 2→=(x 2,y 2),OP 3→=(x 3,y 3).由OP 1→+OP 2→+OP 3→=0,得{x 1+x 2+x 3=0y 1+y 2+y 3=0.∴{x 1+x 2=−x 3y 1+y 2=−y 3., 由|OP 1→|=|OP 2→|=|OP 3→|=1,得x 12+y 12=x 22+y 22=x 32+y 32=1∴2+2(x 1x 2+y 1y 2)=1∴|P 1P 2→|=√(x 1−x 2)2+(y 1−y 2)2=√x 12+x 22+y 12+y 22−2x 1x 2−2y 1y 2=√2(1−x 1x 2−y 1y 2)=√3同理|P 1P 3→|=√3,|P 2P 3→|=√3∴△P 1P 2P 3为正三角形【题型二】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典题1】 如图,已知河水自西向东流速为|v 0|=1m/s ,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的速度为v 1,在流水中实际速度为v 2.(1)若此人朝正南方向游去,且|v 1|=√3m/s ,求他实际前进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α和v 2的大小;(2)若此人实际前进方向与水流垂直,且|v 2|=√3m/s ,求他游泳的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β和v 1的大小.【解析】如图,设OA ⃗⃗⃗⃗⃗ =v 0⃗⃗⃗⃗ ,OB ⃗⃗⃗⃗⃗ =v 1⃗⃗⃗⃗ ,OC ⃗⃗⃗⃗⃗ =v 2⃗⃗⃗⃗ ,则由题意知v 2⃗⃗⃗⃗ =v 0⃗⃗⃗⃗ +v 1⃗⃗⃗⃗ ,|OA ⃗⃗⃗⃗⃗ |=1,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四边形OACB 为平行四边形.(1)由此人朝正南方向游去得四边形OACB 为矩形,且|OB⃗⃗⃗⃗⃗ |=AC =√3,如下图所示,则在直角△OAC中,|v2⃗⃗⃗⃗ |=OC=√OA2+AC2=2,tan∠AOC=√31=√3,又α=∠AOC∈(0 ,π2),所以α=π3;(2)由题意知α=∠OCB=π2,且|v2⃗⃗⃗⃗ |=|OC|=√3,BC=1,如下图所示,则在直角△OBC中,|v1⃗⃗⃗⃗ |=OB=√OC2+BC2=2,tan∠BOC=√3=√33,又∠AOC∈(0 ,π2),所以∠BOC=π6,则β=π2+π6=2π3,答(1)他实际前进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α为π3,v2的大小为2m/s;(2)他游泳的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β为2π3,v1的大小为2m/s.【点拨】注意平行四边形法则的使用!【典题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境,两个人共提一个行李包.假设行李包所受重力为G,作用在行李包上的两个拉力分别为F1⃗⃗⃗ ,F2⃗⃗⃗⃗ ,且|F1⃗⃗⃗ |=|F2⃗⃗⃗⃗ |,F1⃗⃗⃗ 与F2⃗⃗⃗⃗ 的夹角为θ.给出以下结论①θ越大越费力,θ越小越省力;②θ的范围为[0 ,π];③当θ=π2时,|F1⃗⃗⃗ |=|G|;④当θ=2π3时,|F1⃗⃗⃗ |=|G|.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解析】对于①,由|G|=|F1⃗⃗⃗ +F2⃗⃗⃗⃗ |为定值,所以G2=|F1⃗⃗⃗ |2+|F2⃗⃗⃗⃗ |2+2|F1⃗⃗⃗ |×|F2⃗⃗⃗⃗ |×cosθ=2|F1⃗⃗⃗ |2(1+cosθ),解得|F1⃗⃗⃗ |2=|G|22(1+cosθ);由题意知θ∈(0 ,π)时,y=cosθ单调递减,所以|F1⃗⃗⃗ |2单调递增,即θ越大越费力,θ越小越省力;①正确.对于②,由题意知,θ的取值范围是(0 ,π),所以②错误.对于③,当θ=π2时,|F1⃗⃗⃗ |2=G22,所以|F1⃗⃗⃗ |=√22|G|,③错误.对于④,当θ=2π3时,|F1⃗⃗⃗ |2=|G|2,所以|F1⃗⃗⃗ |=|G|,④正确.综上知,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④.故答案为①④.【典题3】如图,重为10N的匀质球,半径R为6cm,放在墙与均匀的AB木板之间,A端锁定并能转动,B端用水平绳索BC拉住,板长AB=20cm,与墙夹角为α,如果不计木板的重量,则α为何值时,绳子拉力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解析】如图,设木板对球的支持力为N⃗,则N⃗=10sinα,设绳子的拉力为f.又AC=20cosα,AD=6tanα2,由动力矩等于阻力矩得|f|×20cosα=|N⃗|×6tanα2=60sinα⋅tanα2,∴|f|=6020cosα⋅sinα⋅tanα2=3cosα(1−cosα)≥3(cosα+1−cosα2)2=314=12,∴当且仅当 cosα=1−cosα 即cosα=12,亦即α=60°时,|f|有最小值12N.巩固练习1(★★) 一条渔船以6km/ℎ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河水的流速为2km/ℎ,则这条渔船实际航行的速度大小为 .【答案】2√10km/ℎ【解析】如图所示,渔船实际航行的速度为v AC →=v 船→+v 水→;大小为|v AC →|=|v 船→+v 水→|=√62+22 =2√10km/ℎ.2(★★)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被两根轻质细绳拉住,且处于平衡状态,已知两条绳上的拉力分别是F 1 ,F 2,且F 1 ,F 2与水平夹角均为45°,|F 1⃗⃗⃗ |=|F 2⃗⃗⃗⃗ |=10√2N ,则物体的重力大小为 .【答案】20【解析】如图,∵|F 1→|=|F 2→|=10√2N ,∴|F 1→+F 2→|=10√2×√2N =20N ,∴物体的重力大小为20.故答案为 20.3(★★) 已知一艘船以5km/ℎ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方向行驶,航船实际航行方向与水流方向成30°角,求水流速度和船实际速度.【答案】5√3km/ℎ【解析】如图,设AD →表示船垂直于对岸的速度,AB →表示水流的速度,以AD ,A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AC →就是船实际航行的速度.在Rt△ABC 中,∠CAB =30°,|AD →|=|BC →|=5,∴|AC →|=|BC →|sin30°=10,|AB →|=|BC →|tan30°=5√3.故船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为10km/ℎ,水流速度5√3km/ℎ.4 (★★)一个物体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F 1、F 2、F 3的作用,沿北偏东45°的方向移动了8m .已知|F 1|=2N ,方向为北偏东30°;|F 2|=4N ,方向为东偏北30°;|F 3|=6N ,方向为西偏北60°,求这三个力的合力F 所做的功.【答案】24√6 J【解析】 以三个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则由已知可得OF 1→=(1,√3),OF 2→=(2√3,2),OF 3→=(﹣3,3√3).∴OF →=OF 1→+OF 2→+OF 3→=(2√3−2,4√3+2).又位移OS →=(4√2,4√2).∴OF →•OS →=(2√3−2)×4√2+(4√3+2)×4√2=24√6(J).。
初三数学复习教案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初三数学复习教案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初三数学复习教案——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本教案旨在对初三学生进行数学复习,重点介绍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平面向量是初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解和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对于解决几何和代数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同学们将能够熟练运用平面向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提升解题能力。
1.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义在初步认识平面向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义。
平面向量是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箭头,用线段来表示。
定义一个平面向量时,需要指明它的大小和方向。
2. 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式有两点坐标表示和分解表示。
两点坐标表示是通过给出平面上的两个点来定义一个平面向量,分解表示是将一个平面向量分解为两个不相交的向量之和。
3. 平面向量的性质熟悉平面向量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平行性:若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它们是平行向量。
- 相等性:当且仅当两个向量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它们才是相等的向量。
- 零向量:大小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作O。
- 负向量:一个向量的方向相反,大小不变,称为它的负向量。
- 平移不变性:对于平面上的任意向量a和一个定点A,以A为起点作一个向量,其终点为A',则a和AA'是平行向量。
4. 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和数乘两种运算。
通过学习运算法则,我们可以进行向量的加减、伸缩等操作。
- 加法:向量的加法满足“三角形法则”,即将两个向量按顺序首尾相接,连接首尾得到的向量为它们的和向量。
- 数乘:向量的数乘是指一个向量乘以一个实数,结果是一个新向量,大小为原向量大小的绝对值与实数绝对值之积,方向与原向量相同或相反。
5. 平面向量的几何应用平面向量的几何应用主要包括向量共线、向量垂直和向量的模运算。
应用这些概念可以解决诸如判断线段是否共线、垂直以及计算线段长度等问题。
(完整版)平面向量全部讲义
第一节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1.向量的有关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共线向量,规定:0与任一向量共线.(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例1.若向量a与b不相等,则a与b一定()A.有不相等的模B.不共线C.不可能都是零向量D.不可能都是单位向量例2..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则a=b;②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DC等价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③若a=b,b=c,则a=c;④a=b等价于|a|=|b|且a∥b;⑤若a∥b,b∥c,则a∥c.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②③B.①②C.③④D.④⑤CA2.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叫做a与b的差三角形法则a-b=a+(-b)数乘求实数λ与向量a的积的运算(1)|λa|=|λ||a|;(2)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λ(μa)=(λμ)a;(λ+μ)a=λa+μa;λ(a+b)=λa+λb例3:化简AC→-BD→+CD→-AB→得() A.AB→B.DA→C.BC→D.0例4:(1)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BA+CD+EF=()A.0B.BE C.AD D.CF(2)设D,E分别是△ABC的边AB,BC上的点,AD=12AB,BE=23BC.若DE=λ1AB+λ2AC(λ1,λ2为实数),则λ1+λ2的值为________.巩固练习:1.将4(3a+2b)-2(b-2a)化简成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_.2.若|OA→+OB→|=|OA→-OB→|,则非零向量OA→,OB→的关系是() A.平行B.重合C.垂直D.不确定3.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则|AB-CB+CD|=________4.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点,则向量CD等于()A.-BC+12BA B.-BC-12BA C.BC-12BA D.BC+12BA5.若A,B,C,D是平面内任意四点,给出下列式子:①AB+CD=BC+DA;②AC+BD=BC+AD;③AC-BD=DC+AB.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6.如图,在△ABC中,D,E为边AB的两个三等分点,CA→=3a,CB→=2b,求CD→,CE→.DD12巩固练习1。
平面向量教案初中
平面向量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和向量的模。
2. 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含义,能在图形中辨认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3. 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向量问题,并运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含义及向量的几何表示。
教学难点:向量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向量的概念: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 向量的几何表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向量,线段的起点表示向量的起始点,线段的终点表示向量的方向和大小。
3. 向量的模:向量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
二、新课(20分钟)1.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表示没有方向的量。
2. 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表示方向相同的量。
3. 平行向量:方向相同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
4. 相等向量: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
5. 共线向量:在同一直线上的向量,称为共线向量。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南辕北辙:一个北方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他从太行山脚下出发,乘着马车一直往北走去。
有人提醒他:到楚国应该朝南走,你怎么能往北呢?”他却说:不要紧,我有一匹好马!”这个实例中,描述了向量和位移的概念。
2. 老鼠和猫的问题:在同一时刻,老鼠由A向西北方向的C处逃窜,猫由B向正东方向的D处追去。
思考:猫能否抓到老鼠?这个实例中,涉及到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如何运用向量知识。
教学延伸:1. 向量的应用:物理学中的力、速度、加速度等都可以用向量表示。
2. 向量的进一步研究:向量的长度、方向、运算规则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物理素材,让学生感受向量以及研究向量的必要性。
《平面向量》课件
向量积性质
向量积是向量与向 量之间的一种运算, 其结果是一个向量
向量积的方向与两 个向量的方向有关, 与它们的大小无关
向量积的大小与两 个向量的大小有关, 与它们的方向无关
向量积的运算满足 交换律和结合律, 但不满足分配律
向量积运算律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向量积与标量乘法的乘法分配律:(k×a)×b=k×(a×b)
向量积几何意义
向量积是向量与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其结果是一个向量 向量积的方向垂直于两个向量所在的平面 向量积的大小等于两个向量的长度乘以它们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 向量积的应用广泛,如物理中的力矩、电磁学中的磁场强度等
混合积定义
向量混合积:也称为三重积,是一种向量运算,用于计算三个向量的混合积。 混合积公式:A×(B×C) = (A·C)B - (A·B)C,其中A、B、C为向量。 混合积性质:混合积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混合积应用: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计算力矩、角速度等。
线性组合
向量线性组合:将两个或多个向量相加或相减 线性组合的性质:线性组合的结果仍然是向量 线性组合的应用:求解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等 线性组合的表示:用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性组合的结果
线性相关
向量线性相关:两个向量线性相关,当且仅当其中一个向量是另一个向量的倍数
线性无关:两个向量线性无关,当且仅当它们不能通过线性组合得到
数量积为零表示两 个向量垂直
向量积定义
向量积:也称为外积或叉积,是一种线性代数运算
向量积的定义:两个向量A和B的向量积是一个向量C,其方向垂直于A和B所在的平面,其大小 等于A和B的长度乘以它们之间的夹角的正弦值
初中数学教案平面向量
初中数学教案平面向量引言:平面向量是初中数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几何图形的运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平面向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几何直观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教案将以平面向量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掌握平面向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理解平面向量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规则。
3. 运用平面向量解决几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 平面向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平面向量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规则。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1. 运用平面向量解决几何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案、讲义、课件等教学用具。
(2)平面向量相关的几何图形展示材料。
(3)与平面向量相关的练习题和解析。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带上纸笔等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步骤二:概念讲解1. 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平面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给出示例。
2. 教师通过讲解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索向量的平移和负向量的概念。
步骤三:运算规则讲解1. 教师介绍向量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规则,通过实例演示和解析使学生理解规则的运用。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向量的运算性质,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步骤四:实例分析1. 教师给出一些几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面向量解决问题。
2.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步骤五:练习与巩固1. 教师设计一定难度的向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逐一点评解析,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讨论。
步骤六:拓展延伸1. 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向量的理解。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拓展问题的解法,并展示多种思路和方法。
平面向量讲义
平面向量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一、基础知识1.向量的有关概念(1)向量的定义及表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向量记作AB ―→,也可用黑体的单个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向量.(2)向量的长度(模):向量AB ―→的大小即向量AB ―→的长度(模),记为|AB ―→|. 2.几种特殊向量单位向量有无数个,它们大小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与向量a 平行的单位向量有两个,即向量a |a |和-a|a |.3.向量的线性运算❷多个向量相加,利用三角形法则,应首尾顺次连接,a+b+c表示从始点指向终点的向量,只关心始点、终点.4.共线向量定理向量a (a ≠0)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 =λa . 只有a ≠0才保证实数λ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二、常用结论(1)若P 为线段AB 的中点,O 为平面内任一点,则OP ―→=12(OA ―→+OB ―→).(2)OA ―→=λOB ―→+μOC ―→(λ,μ为实数),若点A ,B ,C 三点共线,则λ+μ=1. 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典例] 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 ―→=DC ―→是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③a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且a ∥b ; ④若a ∥b ,b ∥c ,则a ∥c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 ①正确.∵a =b ,∴a ,b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又b =c ,∴b ,c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a ,c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故a =c . ②正确.∵AB ―→=DC ―→,∴|AB ―→|=|DC ―→|且AB ―→∥DC ―→,又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反之,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则AB ―→∥DC ―→且|AB ―→|=|DC ―→|,因此,AB ―→=DC ―→.③不正确.当a ∥b 且方向相反时,即使|a |=|b |,也不能得到a =b ,故|a |=|b |且a ∥b 不是a =b 的充要条件,而是必要不充分条件.④不正确.考虑b =0这种特殊情况. 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②. [解题技法] 向量有关概念的关键点 (1)向量定义的关键是方向和长度.(2)非零共线向量的关键是方向相同或相反,长度没有限制. (3)相等向量的关键是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 (4)单位向量的关键是长度都是一个单位长度.(5)零向量的关键是长度是0,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共线. [题组训练] 1.给出下列命题:①两个具有公共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②λa =0(λ为实数),则λ必为零; ③λ,μ为实数,若λa =μb ,则a 与b 共线.其中错误的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C .2 D .3解析:①错误,两向量共线要看其方向而不是起点或终点.②错误,当a =0时,不论λ为何值,λa =0.③错误,当λ=μ=0时,λa =μb =0,此时,a 与b 可以是任意向量.故错误的命题有3个,故选D.2.设a 0为单位向量,下列命题中:①若a 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a =|a |·a 0;②若a 与a 0平行,则a =|a |a 0;③若a 与a 0平行且|a |=1,则a =a 0,假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解析: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a 与|a |a 0的模相同,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故①是假命题;若a 与a 0平行,则a 与a 0的方向有两种情况:一是同向,二是反向,反向时a =-|a |a 0,故②③也是假命题.综上所述,假命题的个数是3.考点二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典例] (1)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 A.34AB ―→-14AC ―→ B.14AB ―→-34AC ―→C.34AB ―→+14AC ―→ D.14AB ―→+34AC ―→ (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DC ―→=14AB ―→,BE ―→=2EC ―→, 且AE ―→=r AB ―→+s AD ―→,则2r+3s =( )A .1B .2C .3D .4[解析] (1)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EB ―→=ED ―→+DB ―→=12AD ―→+12CB ―→=12×12(AB ―→+AC ―→)+12(AB ―→-AC ―→)=34AB ―→-14AC ―→.故选A. (2)根据图形,由题意可得AE ―→=AB ―→+BE ―→=AB ―→+23BC ―→=AB ―→+23(BA ―→+AD ―→+DC ―→)=13AB ―→+23(AD ―→+DC ―→)=13AB ―→+23⎝⎛⎭⎫AD ―→+14AB ―→=12AB ―→+23AD ―→. 因为AE ―→=r AB ―→+s AD ―→,所以r =12,s =23,则2r +3s =1+2=3.[解题技法] 向量线性运算的解题策略(1)常用的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一般共起点的向量求和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差用三角形法则,求首尾相连的向量的和用三角形法则.(2)找出图形中的相等向量、共线向量,将所求向量与已知向量转化到同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求解. (3)用几个基本向量表示某个向量问题的基本技巧:①观察各向量的位置;②寻找相应的三角形或多边形;③运用法则找关系;④化简结果.(4)与向量的线性运算有关的参数问题,一般是构造三角形,利用向量运算的三角形法则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然后通过建立方程组即可求得相关参数的值.[题组训练]1.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C ―→=3CD ―→,则( )A .AD ―→=-13AB ―→+43AC ―→ B .AD ―→=13AB ―→-43AC ―→C .AD ―→=43AB ―→+13AC ―→ D .AD ―→=43AB ―→-13AC ―→解析: 由题意得AD ―→=AC ―→+CD ―→=AC ―→+13BC ―→=AC ―→+13AC ―→-13AB ―→=-13AB ―→+43AC ―→.2.在正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若AC ―→=λAM ―→+μAN ―→,则实数λ+μ=________. 解析:如图,∵AM ―→=AB ―→+BM ―→=AB ―→+12BC ―→=DC ―→+12BC ―→,①AN ―→=AD ―→+DN ―→=BC ―→+12DC ―→,②由①②得BC ―→=43AN ―→-23AM ―→,DC ―→=43AM ―→-23AN ―→,∴AC ―→=AB ―→+BC ―→=DC ―→+BC ―→=43AM ―→-23AN ―→+43AN ―→-23AM ―→=23AM ―→+23AN ―→,∵AC ―→=λAM ―→+μAN ―→,∴λ=23,μ=23,λ+μ=43.考点三 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典例] 设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不共线,(1)若AB ―→=a +b ,BC ―→=2a +8b ,CD ―→=3a -3b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k ,使k a +b 和a +k b 同向.[解] (1)证明:∵AB ―→=a +b ,BC ―→=2a +8b ,CD ―→=3a -3b ,∴BD ―→=BC ―→+CD ―→=2a +8b +3a -3b =5(a +b )=5AB ―→,∴AB ―→,BD ―→共线. 又∵它们有公共点B ,∴A ,B ,D 三点共线.(2)∵k a +b 与a +k b 同向,∴存在实数λ(λ>0),使k a +b =λ(a +k b ), 即k a +b =λa +λk b .∴(k -λ)a =(λk -1)b .∵a ,b 是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k -λ=0,λk -1=0,解得⎩⎪⎨⎪⎧ k =1,λ=1或⎩⎪⎨⎪⎧k =-1,λ=-1, 又∵λ>0,∴k =1.1.向量共线问题的注意事项(1)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中,当两向量共线时,通常只有非零向量才能表示与之共线的其他向量,注意待定系数法和方程思想的运用.(2)证明三点共线问题,可用向量共线来解决,但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到三点共线.[题组训练]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 +2b ,BC ―→=-4a -b ,CD ―→=-5a -3b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 A .矩形 B .平行四边形C .梯形 D .以上都不对解析:选C 由已知,得AD ―→=AB ―→+BC ―→+CD ―→=-8a -2b =2(-4a -b )=2BC ―→,故AD ―→∥BC ―→.又因为AB ―→与CD ―→不平行,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2.已知向量e 1≠0,λ∈R ,a =e 1+λe 2,b =2e 1,若向量a 与向量b 共线,则( ) A .λ=0 B .e 2=0C .e 1∥e 2 D .e 1∥e 2或λ=0解析:选D 因为向量e 1≠0,λ∈R ,a =e 1+λe 2,b =2e 1,又因为向量a 和b 共线,存在实数k ,使得a =k b ,所以e 1+λe 2=2k e 1,所以λe 2=(2k -1)e 1,所以e 1∥e 2或λ=0.3.已知O 为△ABC 内一点,且AO ―→=12(OB ―→+OC ―→),AD ―→=t AC ―→,若B ,O ,D 三点共线,则t =( )A.14B.13C.12D.23解析:选B 设E 是BC 边的中点,则12(OB ―→+OC ―→)=OE ―→,由题意得AO ―→=OE ―→,所以AO ―→=12AE ―→=14(AB ―→+AC ―→)=14AB ―→+14t AD ―→,又因为B ,O ,D 三点共线,所以14+14t =1,解得t =13,故选B.4.已知O ,A ,B 三点不共线,P 为该平面内一点,且OP ―→=OA ―→+AB―→|AB ―→|,则( )A .点P 在线段AB 上B .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C .点P 在线段AB 的反向延长线上D .点P 在射线AB 上解析:由OP ―→=OA ―→+AB ―→|AB ―→|,得OP ―→-OA ―→=AB ―→|AB ―→|,∴AP ―→=1|AB ―→|·AB ―→,∴点P 在射线AB 上,故选D.第二节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一、基础知识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2)基底: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1)基底e 1,e 2必须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零向量不能作为基底; (2)基底给定,同一向量的分解形式唯一;(3)如果对于一组基底e 1,e 2,有a =λ1e 1+λ2e 2=μ1e 1+μ2e 2,则可以得到⎩⎪⎨⎪⎧λ1=μ1,λ2=μ2.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向量的模: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a -b =(x 1-x 2,y 1-y 2),λa =(λx 1,λy 1),|a |=x 21+y 21.若a =b ,则x 1=x 2且y 1=y 2. (2)向量坐标的求法:①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 ②设A (x 1,y 1),B (x 2,y 2),则AB ―→=(x 2-x 1,y 2-y 1), |AB ―→|=(x 2-x 1)2+(y 2-y 1)2. 3.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a =(x 1,y 1),b =(x 2,y 2),其中b ≠0,则a ∥b ⇔x 1y 2-x 2y 1=0.当且仅当x 2y 2≠0时,a ∥b 与x 1x 2=y 1y 2等价.即两个不平行于坐标轴的共线向量的对应坐标成比例.考点一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典例] 如图,以向量OA ―→=a ,OB ―→=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DB ,BM ―→=13BC ―→,CN―→=13CD ―→,用a ,b 表示OM ―→,ON ―→,MN ―→. [解] ∵BA ―→=OA ―→-OB ―→=a -b ,BM ―→=16BA ―→=16a -16b ,∴OM ―→=OB ―→+BM ―→=16a +56b .∵OD ―→=a +b ,∴ON ―→=OC ―→+13CD ―→=12OD ―→+16OD ―→=23OD ―→=23a +23b ,∴MN ―→=ON ―→-OM ―→=23a +23b -16a -56b =12a -16b .综上,OM ―→=16a +56b ,ON ―→=23a +23b ,MN ―→=12a -16b .[解题技法]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1)先选择一组基底,并运用该基底将条件和结论表示为向量的形式,再通过向量的运算来解决.(2)在基底未给出的情况下,合理地选取基底会给解题带来方便.另外,要熟练运用平面几何的一些性质定理.2.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两个向量不共线,就可以作为平面向量的一组基底,基底可以有无穷多组.(2)利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实质就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运算或数乘运算.[题组训练]1.在△ABC 中,P ,Q 分别是AB ,BC 的三等分点,且AP =13AB ,BQ =13BC ,若AB ―→=a ,AC ―→=b ,则P Q―→=( )A.13a +13b B .-13a +13b C.13a -13b D .-13a -13b 解析:由题意知P Q ―→=PB ―→+B Q ―→=23AB ―→+13BC ―→=23AB ―→+13(AC ―→-AB ―→)=13AB ―→+13AC ―→=13a +13b .2.已知在△ABC 中,点O 满足OA ―→+OB ―→+OC ―→=0,点P 是OC 上异于端点的任意一点,且OP ―→=m OA ―→+n OB ―→,则m +n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依题意,设OP ―→=λOC ―→ (0<λ<1),由OA ―→+OB ―→+OC ―→=0,知OC ―→=-(OA ―→+OB ―→), 所以OP ―→=-λOA ―→-λOB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m +n =-2λ,所以m +n ∈(-2,0).考点二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典例] 已知A (-2,4),B (3,-1),C (-3,-4).设AB ―→=a ,BC ―→=b ,CA ―→=c ,且CM ―→=3c ,CN ―→=-2b , (1)求3a +b -3c ;(2)求M ,N 的坐标及向量MN ―→的坐标.[解] 由已知得a =(5,-5),b =(-6,-3),c =(1,8).(1)3a +b -3c =3(5,-5)+(-6,-3)-3(1,8)=(15-6-3,-15-3-24)=(6,-42). (2)设O 为坐标原点,∵CM ―→=OM ―→-OC ―→=3c ,∴OM ―→=3c +OC ―→=(3,24)+(-3,-4)=(0,20). ∴M (0,20).又∵CN ―→=ON ―→-OC ―→=-2b ,∴ON ―→=-2b +OC ―→=(12,6)+(-3,-4)=(9,2), ∴N (9,2),∴MN ―→=(9,-18). [变透练清]1.(变结论)本例条件不变,若a =m b +n c ,则m =________,n =________.解析:∵m b +n c =(-6m +n ,-3m +8n ),a =(5,-5),∴⎩⎪⎨⎪⎧-6m +n =5,-3m +8n =-5,解得⎩⎪⎨⎪⎧m =-1,n =-1.2.已知O 为坐标原点,向量OA ―→=(2,3),OB ―→=(4,-1),且AP ―→=3PB ―→,则|OP ―→|=________.解析:设P (x ,y ),由题意可得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4,-1),由AP ―→=3PB ―→,可得⎩⎪⎨⎪⎧x -2=12-3x ,y -3=-3y -3,解得⎩⎪⎨⎪⎧x =72,y =0,故|OP ―→|=72.[解题技法]1.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技巧(1)向量的坐标运算主要是利用向量加、减、数乘运算的法则来进行求解的,若已知有向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则应先求向量的坐标.(2)解题过程中,常利用“向量相等,则其坐标相同”这一原则,通过列方程(组)来进行求解. 2.向量坐标运算的注意事项(1)向量坐标与点的坐标形式相似,实质不同. (2)向量坐标形式的线性运算类似多项式的运算.(3)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坐标表达形式易混淆,需清楚结论推导过程与结果,加以区分. 考点三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典例] 已知a =(1,0),b =(2,1). (1)当k 为何值时,k a -b 与a +2b 共线;(2)若AB ―→=2a +3b ,BC ―→=a +m b ,且A ,B ,C 三点共线,求m 的值. [解] (1)∵a =(1,0),b =(2,1),∴k a -b =k (1,0)-(2,1)=(k -2,-1),a +2b =(1,0)+2(2,1)=(5,2),∵k a -b 与a +2b 共线,∴2(k -2)-(-1)×5=0,∴k =-12.(2)AB ―→=2(1,0)+3(2,1)=(8,3),BC ―→=(1,0)+m (2,1)=(2m +1,m ). ∵A ,B ,C 三点共线,∴AB ―→∥BC ―→,∴8m -3(2m +1)=0,∴m =32.[解题技法]1.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的2种形式(1)若a =(x 1,y 1),b =(x 2,y 2),则a ∥b 的充要条件是x 1y 2-x 2y 1=0. (2)若a ∥b (b ≠0),则a =λb . 2.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的作用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共线(或平行),可解决三点共线的问题;另外,利用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可以列出方程(组),求参数的值.[题组训练]1.已知向量a =(1,2),b =(-3,2),若(k a +b )∥(a -3b ),则实数k 的取值为( ) A .-13 B.13C .-3D .3解析:选A k a +b =k (1,2)+(-3,2)=(k -3,2k +2).a -3b =(1,2)-3(-3,2)=(10,-4), 则由(k a +b )∥(a -3b )得(k -3)×(-4)-10×(2k +2)=0,所以k =-13.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1(3,1),P 2(-1,3),P 1,P 2,P 3三点共线且向量OP 3―→与向量a =(1,-1)共线,若OP 3―→=λOP 1―→+(1-λ)OP 2―→,则λ=( )A .-3B .3C .1D .-1解析:设OP 3―→=(x ,y ),则由OP 3―→∥a 知x +y =0,于是OP 3―→=(x ,-x ).若OP 3―→=λOP 1―→+(1-λ)OP 2―→,则有(x ,-x )=λ(3,1)+(1-λ)(-1,3)=(4λ-1,3-2λ),即⎩⎪⎨⎪⎧4λ-1=x ,3-2λ=-x ,所以4λ-1+3-2λ=0,解得λ=-1,故选D.3.在梯形ABCD 中,AB ∥CD ,且DC =2AB ,三个顶点A (1,2),B (2,1),C (4,2),则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在梯形ABCD 中,DC =2AB ,AB ∥CD ,∴DC ―→=2AB ―→. 设点D 的坐标为(x ,y ),则DC ―→=(4-x,2-y ),AB ―→=(1,-1), ∴(4-x,2-y )=2(1,-1),即(4-x,2-y )=(2,-2),∴⎩⎪⎨⎪⎧ 4-x =2,2-y =-2,解得⎩⎪⎨⎪⎧x =2,y =4,故点D 的坐标为(2,4). 第三节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一、基础知识1.向量的夹角(1)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如图所示,作OA ―→=a ,OB ―→=b ,则∠AOB =θ(0°≤θ≤180°)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记作〈a ,b 〉.只有两个向量的起点重合时所对应的角才是两向量的夹角. (2)范围:夹角θ的范围是[0,π].当θ=0时,两向量a ,b 共线且同向;当θ=π2时,两向量a ,b 相互垂直,记作a ⊥b ;当θ=π时,两向量a ,b 共线但反向.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我们把数量|a ||b | cos θ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 ·b ,即a ·b =|a ||b |cos θ,其中θ是a 与b 的夹角.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1)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方向上的投影设θ是a ,b 的夹角,则|b |cos θ叫做向量b 在向量a 的方向上的投影,|a |cos θ叫做向量a 在向量b 的方向上的投影.(2)a ·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 |cos θ的乘积. 投影和两向量的数量积都是数量,不是向量. 4.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1)交换律:a ·b =b ·a .(2)数乘结合律:(λa )·b =λ(a ·b )=a ·(λb ). (3)分配律:(a +b )·c =a ·c +b ·c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不满足乘法结合律,即(a ·b )·c 不一定等于a ·(b ·c ),这是由于(a ·b )·c 表示一个与c 共线的向量,a ·(b ·c )表示一个与a 共线的向量,而c 与a 不一定共线.5.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e 是与b 同向的单位向量,θ是a 与e 的夹角,则 (1)e ·a =a ·e =|a |cos θ.(2)a ⊥b ⇔a ·b =0.(3)当a 与b 同向时,a ·b =|a||b|;当a 与b 反向时,a ·b =-|a||b|. 特别地,a ·a =|a|2或|a|=a ·a .(4)cos θ=a ·b|a ||b |.(5)|a ·b |≤|a||b|.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x 1,y 1),b =(x 2,y 2),θ为a 与b 的夹角,则(1)|a |=x 21+y 21; (3)a ⊥b ⇔x 1x 2+y 1y 2=0;(2)a ·b =x 1x 2+y 1y 2;_ (4)cos θ=x 1x 2+y 1y 2x 21+y 21 x 22+y 22.二、常用结论汇总1.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的常用公式(1)(a +b )·(a -b )=a 2-b 2;(2)(a ±b )2=a 2±2a ·b +b 2. 2.有关向量夹角的两个结论(1)两个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则有a ·b >0,反之不成立(因为夹角为0时不成立); (2)两个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则有a ·b <0,反之不成立(因为夹角为π时不成立).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典例] (1)若向量m =(2k -1,k )与向量n =(4,1)共线,则m ·n =( ) A .0 B .4C .-92D .-172(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中,已知OM =1,ON =2,∠MON =120°,BM ―→=2MA ―→,CN ―→=2NA ―→,则BC ―→·OM ―→的值为( )A .-15B .-9C .-6D .0[解析] (1)∵向量m =(2k -1,k )与向量n =(4,1)共线,∴2k -1-4k =0,解得k =-12,∴m =⎝⎛⎭⎫-2,-12,∴m ·n =-2×4+⎝⎛⎭⎫-12×1=-172. (2)法一:如图,连接MN .∵BM ―→=2MA ―→,CN ―→=2NA ―→,∴AM AB =AN AC =13.∴MN ∥BC ,且MN BC =13.∴BC ―→=3MN ―→=3(ON ―→-OM ―→).∴BC ―→·OM ―→=3(ON ―→·OM ―→-OM ―→2)=3(2×1×cos 120°-12)=-6.法二:在△ABC 中,不妨设∠A =90°,取特殊情况ON ⊥AC ,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MON =120°,ON =2,OM =1,所以O ⎝⎛⎭⎫2,32,C ⎝⎛⎭⎫0,332,M ⎝⎛⎭⎫52,0,B ⎝⎛⎭⎫152,0.故BC ―→·OM ―→=⎝⎛⎭⎫-152,332·⎝⎛⎭⎫12,-32=-154-94=-6.[解题技法] 求非零向量a ,b 的数量积的策略(1)若两向量共起点,则两向量的夹角直接可得,根据定义即可求得数量积;若两向量的起点不同,则需要通过平移使它们的起点重合,再计算.(2)根据图形之间的关系,用长度和相互之间的夹角都已知的向量分别表示出向量a ,b ,然后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进行计算求解.(3)若图形适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建立坐标系,求出a ,b 的坐标,通过坐标运算求解. [题组训练]1.已知矩形ABCD 中,AB =2,BC =1,则AC ―→·CB ―→=( ) A .1 B .-1C.6D .2 2 解析:选B 设AB ―→=a ,AD ―→=b ,则a ·b =0,∵|a |=2,|b |=1,∴AC ―→·CB ―→=(a +b )·(-b )=-a ·b -b 2=-1.2.已知向量a ,b 满足a ·(b +a )=2,且a =(1,2),则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55 B .-55C .-255 D .-355解析:由a =(1,2),可得|a |=5,由a ·(b +a )=2,可得a ·b +a 2=2, ∴a ·b =-3,∴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a |=-355.3.在△ABC 中,已知AB ―→与AC ―→的夹角为90°,|AB ―→|=2,|AC ―→|=1,M 为BC 上的一点,且AM ―→=λAB ―→+μAC ―→(λ,μ∈R),且AM ―→·BC ―→=0,则 λμ的值为________.解析:法一:∵BC ―→=AC ―→-AB ―→,AM ―→·BC ―→=0,∴(λAB ―→+μAC ―→)·(AC ―→-AB ―→)=0,∵AB ―→与AC ―→的夹角为90°,|AB ―→|=2,|AC ―→|=1,∴-λ|AB ―→|2+μ|AC ―→|2=0,即-4λ+μ=0,∴λμ=14.法二: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0,0),B (0,2),C (1,0),所以AB ―→=(0,2),AC ―→=(1,0),BC ―→=(1,-2).设M (x ,y ),则AM ―→=(x ,y ),所以AM ―→·BC ―→=(x ,y )·(1,-2)=x -2y =0,所以x =2y ,又AM ―→=λAB ―→+μAC ―→,即(x ,y )=λ(0,2)+μ(1,0)=(μ,2λ),所以x =μ,y =2λ,所以λμ=12y 2y =14.考点二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考法(一) 平面向量的模[典例] (1)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0,|a |=3,且a 与a +b 的夹角为π4,则|b |=( )A .6B .32C .2 2D .3(2)已知向量a ,b 为单位向量,且a ·b =-12,向量c 与a +b 共线,则|a +c |的最小值为( )A .1 B.12C.34 D.32[解析] (1)∵a ·b =0,|a |=3,∴a ·(a +b )=a 2+a ·b =|a ||a +b |cos π4,∴|a +b |=32,将|a +b |=32两边平方可得,a 2+2a ·b +b 2=18,解得|b |=3,(2)∵向量c 与a +b 共线,∴可设c =t (a +b )(t ∈R),∴a +c =(t +1)a +t b ,∴(a +c )2=(t +1)2a 2+2t (t +1)·a ·b +t 2b 2,∵向量a ,b 为单位向量,且a ·b =-12,∴(a +c )2=(t +1)2-t (t +1)+t 2=t 2+t +1≥34,∴|a +c |≥32,∴|a +c |的最小值为32,考法(二) 平面向量的夹角[典例] (1)已知平面向量a ,b 的夹角为π3,且|a |=1,|b |=12,则a +2b 与b 的夹角是( )A.π6B.5π6C.π4D.3π4(2)已知向量a =(1,3),b =(3,m )且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3,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 [解析] (1)因为|a +2b |2=|a |2+4|b |2+4a ·b =1+1+4×1×12×cos π3=3,所以|a +2b |= 3.又(a +2b )·b =a ·b +2|b |2=1×12×cos π3+2×14=14+12=34,所以cos 〈a +2b ,b 〉=(a +2b )·b |a +2b ||b |=343×12=32,所以a +2b 与b 的夹角为π6.(2)因为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3,所以|b |cos 〈a ,b 〉=-3,又|a |=12+(3)2=2,所以a ·b =|a ||b |cos 〈a ,b 〉=-6,又a ·b =3+3m ,所以3+3m =-6,解得m =-33,则b =(3,-33),所以|b |=32+(-33)2=6,所以cos 〈a ,b 〉=a ·b|a ||b |=-62×6=-12,因为0≤〈a ,b 〉≤π,所以a 与b 的夹角为2π3.考法(三) 平面向量的垂直[典例] (1)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223|b |,且(a -b )⊥(3a +2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π4 B.π2C.3π4D .π(2)已知向量AB ―→与AC ―→的夹角为120°,且|AB ―→|=3,|AC ―→|=2.若AP ―→=λAB ―→+AC ―→,且AP ―→⊥BC ―→,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解析] (1)设a 与b 的夹角为θ,因为|a |=223|b |,(a -b )⊥(3a +2b ), 所以(a -b )·(3a +2b )=3|a |2-2|b |2-a ·b =83|b |2-2|b |2-223|b |2cos θ=0,解得cos θ=22,因为θ∈[0,π],所以θ=π4. (2)由AP ―→⊥BC ―→,知AP ―→·BC ―→=0,即AP ―→·BC ―→=(λAB ―→+AC ―→)·(AC ―→-AB ―→)=(λ-1)AB ―→·AC ―→-λAB ―→2+AC ―→2=(λ-1)×3×2×⎝⎛⎭⎫-12-λ×9+4=0,解得λ=712. [解题技法]1.利用坐标运算证明两个向量的垂直问题若证明两个向量垂直,先根据共线、夹角等条件计算出这两个向量的坐标;然后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计算出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0即可.2.已知两个向量的垂直关系,求解相关参数的值根据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列出相应的关系式,进而求解参数.[题组训练]1.已知向量m =(λ+1,1),n =(λ+2,2),若(m +n )⊥(m -n ),则λ=( ) A .-4 B .-3C .-2 D .-1解析: ∵(m +n )⊥(m -n ),∴(m +n )·(m -n )=m 2-n 2=(λ+1)2+1-(λ+2)2-4=0,解得λ=-3.故选B. 2.已知非零向量a ,b 的夹角为60°,且|b |=1,|2a -b |=1,则|a |=( ) A.12B .1C. 2 D .2 解析: ∵非零向量a ,b 的夹角为60°,且|b |=1,∴a ·b =|a |×1×12=|a |2,∵|2a -b |=1,∴|2a -b |2=4a 2-4a ·b +b 2=4|a |2-2|a |+1=1,∴4|a |2-2|a |=0,∴|a |=12,故选A.3.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2,a +b =(1,3),记向量a ,b 的夹角为θ,则t a n θ=________. 解析:∵|a |=1,|b |=2,a +b =(1,3),∴(a +b )2=|a |2+|b |2+2a ·b =5+2a ·b =1+3,∴a ·b =-12,∴cosθ=a ·b|a |·|b |=-14,∴sin θ=1-⎝⎛⎭⎫-142=154,∴t a n θ=sin θc os θ=-15. 第四节 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平面向量与平面几何[典例]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2,|AD ―→|=8.若点M ,N 满足BM ―→=3MC ―→,DN ―→=2NC ―→,则AM ―→·NM ―→=( )A .20B .15C .36D .6[解析] 法一:由BM ―→=3MC ―→,DN ―→=2NC ―→知,点M 是BC 的一个四等分点,且BM =34BC ,点N 是DC 的一个三等分点,且DN =23DC ,所以AM ―→=AB ―→+BM ―→=AB ―→+34AD ―→,AN ―→=AD ―→+DN ―→=AD ―→+23AB ―→,所以NM ―→=AM ―→-AN ―→=AB ―→+34AD ―→-⎝⎛⎭⎫AD ―→+23AB ―→=13AB ―→- 14AD ―→,所以AM ―→·NM ―→=⎝⎛⎭⎫AB ―→+34AD ―→·⎝⎛⎭⎫13AB ―→-14AD ―→=13⎝⎛⎭⎫AB ―→+34AD ―→·⎝⎛⎭⎫AB ―→-34AD ―→= 13⎝⎛⎭⎫AB ―→2-916AD ―→2=13⎝⎛⎭⎫144-916×64=36,故选C.法二:不妨设∠DAB 为直角,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AD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M (12,6),N (8,8),所以AM ―→=(12,6),NM ―→=(4,-2),所以AM ―→·NM ―→=12×4+6×(-2)=36,故选C.[题组训练]1.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且满足(OB ―→-OC ―→)·(OB ―→+OC ―→-2OA ―→)=0,则△ABC 的形状为(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C .正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选A 由(OB ―→-OC ―→)·(OB ―→+OC ―→-2OA ―→)=0,得CB ―→·(AB ―→+AC ―→)=0,∵AB ―→-AC ―→=CB ―→, ∴(AB ―→-AC ―→)·(AB ―→+AC ―→)=0,即|AB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2.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AB ―→+PB ―→+PC ―→=0,|AB ―→|=|PB ―→|=|PC ―→|=2,则△ABC 的面积等于( )A. 3 B .23C .3 3 D .4 3解析:由|PB ―→|=|PC ―→|得,△PBC 是等腰三角形,取BC 的中点D ,连接PD (图略),则PD ⊥BC ,又AB ―→+PB ―→+PC ―→=0,所以AB ―→=-(PB ―→+PC ―→)=-2PD ―→,所以PD =12AB =1,且PD ∥AB ,故AB ⊥BC ,即△ABC 是直角三角形,由|PB ―→|=2,|PD ―→|=1可得|BD ―→|=3,则|BC ―→|=23,所以△ABC 的面积为12×2×23=2 3.3.如图,在扇形OAB 中,OA =2,∠AOB =90°,M 是OA 的中点,点P 在弧AB 上,则PM ―→·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OA ―→为x 轴的正半轴,OB ―→为y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M (1,0),B (0,2),设P (2cos θ,2sin θ),θ∈⎣⎡⎦⎤0,π2,所以PM ―→·PB ―→=(1-2cos θ,-2sin θ)·(-2cos θ,2-2sin θ)=4-2cos θ- 4sin θ=4-2(cos θ+2sin θ)=4-25sin(θ+φ)⎝⎛⎭⎫其中sin φ=55,c os φ=255,所以PM ―→·PB ―→的最小值为4-2 5.答案:4-2 5考点二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典例] 已知向量a =(cos x ,sin x ),b =(3,-3),x ∈[0,π]. (1)若a ∥b ,求x 的值;(2)记f (x )=a ·b ,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对应的x 的值. [解] (1)因为a =(cos x ,sin x ),b =(3,-3),a ∥b , 所以-3cos x =3sin x .则t a n x =-33.又x ∈[0,π],所以x =5π6. (2)f (x )=a ·b =(cos x ,sin x )·(3,-3)=3cos x -3sin x =23cos ⎝⎛⎭⎫x +π6. 因为x ∈[0,π],所以x +π6∈⎣⎡⎦⎤π6,7π6,从而-1≤cos ⎝⎛⎭⎫x +π6≤32. 于是,当x +π6=π6,即x =0时,f (x )取到最大值3;当x +π6=π,即x =5π6时,f (x )取到最小值-2 3.[题组训练]1.已知向量OA ―→=(k,12),OB ―→=(4,5),OC ―→=(10,k ),且A ,B ,C 三点共线,当k <0时,若k 为直线的斜率,则过点(2,-1)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AB ―→=OB ―→-OA ―→=(4-k ,-7),BC ―→=OC ―→-OB ―→=(6,k -5),且AB ―→∥BC ―→,∴(4-k )(k -5)+6×7=0,解得k =-2或k =11.由k <0,可知k =-2,则过点(2,-1)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为y +1=-2(x -2),即2x +y -3=0.2.若点O 和点F 分别为椭圆x 24+y 23=1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OP ―→·FP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F (-1,0),设P (x 0,y 0),则有x 204+y 203=1,解得y 20=3⎝⎛⎭⎫1-x 204,因为FP ―→=(x 0+1,y 0),OP ―→=(x 0,y 0),所以OP ―→·FP ―→=x 0(x 0+1)+y 20=x 20+x 0+3⎝⎛⎭⎫1-x 204=x 204+x 0+3,对应的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x 0=-2,因为-2≤x 0≤2,故当x 0=2时,OP ―→·FP ―→取得最大值224+2+3=6.考点三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典例] 已知点A ,B ,C 在圆x 2+y 2=1上运动,且AB ⊥BC .若点P 的坐标为(2,0),则|P A ―→+PB ―→+PC ―→|的最大值为( )A .6B .7C .8D .9[解析] 由A ,B ,C 在圆x 2+y 2=1上,且AB ⊥BC ,知线段AC 为圆的直径,设圆心为O ,故P A ―→+PC ―→=2PO ―→=(-4,0),设B (a ,b ),则a 2+b 2=1且a ∈[-1,1],PB ―→=(a -2,b ),所以P A ―→+PB ―→+PC ―→=(a -6,b ).故|P A ―→+PB ―→+PC ―→|=-12a +37,所以当a =-1时,|P A ―→+PB ―→+PC ―→|取得最大值49=7.[解题技法]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的解题思路(1)若给出的向量坐标中含有三角函数,求角的大小,解题思路是运用向量共线或垂直的坐标表示,或等式成立的条件等,得到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然后求解.(2)若给出的向量坐标中含有三角函数,求向量的模或者向量的其他表达形式,解题思路是利用向量的运算,结合三角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有界性或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题组训练]1.已知a =(cos α,sin α),b =(cos(-α),sin(-α)),那么a ·b =0是α=k π+π4(k ∈Z)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 ·b =cos α·cos(-α)+sin α·sin(-α)=cos 2α-sin 2α=cos 2α,若a ·b =0,则cos 2α=0,∴2α=2k π±π2(k ∈Z),解得α=k π±π4(k ∈Z).∴a ·b =0是α=k π+π4(k ∈Z)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2.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向量m =(3,-1),n = (cos A ,sin A ).若m ⊥n ,且a cos B +b cos A =c sin C ,则角A ,B 的大小分别为( )A.π6,π3B.2π3,π6C.π3,π6D.π3,π3解析:选C 由m ⊥n ,得m ·n =0,即3cos A -sin A =0,由题意得cos A ≠0,∴t a n A =3,又A ∈(0,π),∴A =π3.又a cos B +b cos A =2R sin A cos B +2R sin B cos A =2R sin(A +B )=2R sin C =c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且a cos B +b cos A =c sin C ,所以c =c sin C ,所以sin C =1,又C ∈(0,π),所以C =π2,所以B =π-π3-π2=π6.。
《平面向量》优秀说课稿(通用3篇)
《平面向量》优秀说课稿(通用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面向量》优秀说课稿(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面向量》说课稿1一、说教材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两向量之间的乘法,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把向量之间的运算转化为数之间的运算。
本节内容是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运算律的基础上,介绍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为解决直线垂直问题,三角形边角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办法。
本节内容也是全章重要内容之一。
二、说学习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以及它们的一些简单应用,以上三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以及它的灵活应用。
三、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因为本节课重点的坐标表示公式的推导相对比较容易,所以这节课我准备让学生自行推导出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几个重要的结论:如模的计算公式,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2)讲解式教学法主要是讲清概念,解除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疑惑感;例题讲解时,演示解题过程!主要辅助教学的手段(powerpoint)(3)讨论式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
四、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借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从而达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通过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引导学生推导4个重要的结论!并在具体的问题中,让学生建立方程的思想,更好的解决问题!五、说教学过程这节课我准备这样进行:首先提出问题:要算出两个非零向量的数量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量?继续提出问题:假如知道两个非零向量的坐标,是不是可以用这两个向量的坐标来表示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呢?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在此公式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结论:(1)模的计算公式(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平面向量讲义
平面向量1.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有二个要素:大小、方向.2.向量的表示方法:①用有向线段表示-----AB (几何表示法); ②用字母a 、b 等表示(字母表示法); ③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坐标表示法):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
任作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axi yj =+,),(y x 叫做向量a 的(直角)坐标,记作(,)a x y =,其中x 叫做a 在x 轴上的坐标,y 叫做a 在y 轴上的坐标, 特别地,i (1,0)=,j (0,1)=,0(0,0)=。
22a x y =+;若),(11y x A ,),(22y x B ,则()1212,y y x x AB --=,222121()()AB x x y y =-+-3.零向量、单位向量: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为0;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注:||a a 就是单位向量)4.平行向量: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向量a 、b 、c 平行,记作a ∥b ∥c .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性质://(0)(a b b a b λλ≠⇔=是唯一)||b a b a a b λλλ⎧⎧>⎪⎪⎨⎪<⎪⎩⎨⎪=⎪⎩0,与同向方向---0,与反向长度---1221//(0)0a b b x y x y ≠⇔-= (其中 1122(,),(,)a x y b x y ==)5.相等向量和垂直向量:①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②垂直向量——两向量的夹角为2πθ=性质:0a b a b ⊥⇔∙=12120a b x x y y ⊥⇔+= (其中 1122(,),(,)a x y b x y ==)6.向量的加法、减法:①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第3讲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坐标运算(教师版)
第3讲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坐标运算一、考点梳理考点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2)基底:把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例1.(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一个平面内只有一对不共线向量可作为表示该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①一个平面内有无数多对不共线向量可作为表示该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①零向量不可作为基底中的向量;①对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和一组基底e 1,e 2,使a =λe 1+μe 2成立的实数对一定是唯一的.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答案 B 解析 因为不共线的任意两个向量均可作为平面的一组基底,故①①正确,①不正确;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①正确.综上可得①①①正确.(2)如图所示,在①OAB 中,OA →=a ,OB →=b ,M 、N 分别是边OA 、OB 上的点,且OM →=13a ,ON →=12b ,设AN →与BM →交于点P ,用向量a 、b 表示OP →.分析 利用“表示方法的唯一性”确定参数,进而确定λ1,λ2.解 ①OP →=OM →+MP →,OP →=ON →+NP →,设MP →=mMB →,NP →=nNA →,则OP →=OM →+mMB →=13a +m (b -13a )=13(1-m )a +m b ,OP →=ON →+nNA →=12(1-n )b +n a . ①a 与b 不共线,①⎩⎨⎧ 13(1-m )=n ,12(1-n )=m ,①⎩⎨⎧ m =25,n =15.①OP →=15a +25b . (3)如图所示,在①ABC 中,AB =2,BC =3,①ABC =60°,AD 为BC 边上的高,M 为AD 的中点,若AM →=λAB →+μBC →,则λ+μ的值为( )A.53 B.-12 C.12 D.23答案 D解析 ①在①ABC 中,AB =2,BC =3,①ABC =60°,AD 为BC 边上的高,①在①ABD 中,BD =12AB =1.又BC =3,①BD =13BC ,①AD →=AB →+BD →=AB →+13BC →.①M 为AD 的中点,①AM →=12AD →=12AB →+16BC →.①AM →=λAB →+μBC →,①λ=12,μ=16,①λ+μ=23.【变式训练1】.设{e 1,e 2}是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个基底,则下列四组向量中,不能作为基底的是() A .e 1+e 2和e 1-e 2 B .3e 1-4e 2和6e 1-8e 2C .e 1+2e 2和2e 1+e 2D .e 1和e 1+e 2答案 B 解析:在B 中,因为6e 1-8e 2=2(3e 1-4e 2),所以(3e 1-4e 2)①(6e 1-8e 2).所以3e 1-4e 2和6e 1-8e 2不能作为基底,其他三个选项中的两组向量都不平行,故都可以作为一组基底.【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DC 边上的中点,若AB →=a ,AD →=b ,试以{a ,b }为基底表示DE →、BF →.解:①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F 分别是BC 、DC 边上的中点,①AD →=BC →=2BE →,CD →=BA →=2CF →,①BE →=12AD →=12b , CF →=12CD →=12BA →=-12AB →=-12a . ①DE →=DA →+AB →+BE →=-AD →+AB →+BE →=-b +a +12b =a -12b . BF →=BC →+CF →=AD →+CF →=b -12a .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在①ABC 中,点M 为AB 的中点,且AN =12NC ,BN 与CM 相交于点E ,设AB →=a ,AC →=b ,试以a ,b 为基底表示AE →.解 ①AN →=13AC →=13b ,AM →=12AB →=12a , 由N ,E ,B 三点共线知存在实数λ满足AE →=λAN →+(1-λ)AB →=13λb +(1-λ)a . 由C ,E ,M 三点共线知存在实数μ满足AE →=μAM →+(1-μ)AC →=μ2a +(1-μ)b . ①⎩⎨⎧ 1-λ=μ2,1-μ=λ3,解得⎩⎨⎧ λ=35,μ=45.①AE →=25a +15b .考点2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加减运算设OA →=x i +y j ,则向量OA →的坐标(x ,y )就是终点A 的坐标;反过来,终点A 的坐标(x ,y )就是向量OA →的坐标. 因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个平面向量都可以用一有序实数对唯一表示,即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与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若点A 坐标为(x 1,y 1),点B 坐标为(x 2,y 2),O 为坐标原点,则OA →=(x 1,y 1),OB →=(x 2,y 2),AB →=OB →-OA →=(x 2,y 2)-(x 1,y 1)=(x 2-x 1,y 2-y 1),即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例2.(1)给出下面几种说法:①相等向量的坐标相同;①平面上一个向量对应于平面上唯一的坐标;①一个坐标对应于唯一的一个向量;①平面上一个点与以原点为始点,该点为终点的向量一一对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 C 解析 由向量坐标的定义不难看出一个坐标可对应无数个相等的向量,故①错误.(2)如果用i ,j 分别表示x 轴和y 轴方向上的单位向量,且A (2,3),B (4,2),则AB →可以表示为( )A .2i +3jB .4i +2jC .2i -jD .-2i +j答案:C 解析:记O 为坐标原点,则OA →=2i +3j ,OB →=4i +2j ,所以AB →=OB →-OA →=2i -j .(3)已知边长为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D ,若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边AB 、AD 分别落在x 轴、y 轴的正方向上,则向量AB →-BC →+AC →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 (2,0) 解析 根据题意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则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0,0),B (1,0),C (1,1),D (0,1),所以AB →=(1,0),BC →=(0,1),AC →=(1,1),所以AB →-BC →+AC →=(1,0)-(0,1)+(1,1)=(2,0).【变式训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a ,b ,c 的方向如图所示,|a |=2,|b |=3,|c |=4,向量a ,b ,c 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2) ⎝⎛⎭⎫-32,332 (23,-2) 解析 设a =(a 1,a 2),b =(b 1,b 2),c =(c 1,c 2).a 1=|a |cos45°=2×22=2, a 2=|a |sin45°=2×22=2, b 1=|b |cos120°=3×⎝⎛⎭⎫-12=-32, b 2=|b |sin120°=3×32=332, c 1=|c |cos(-30°)=4×32=23, c 2=|c |sin(-30°)=4×⎝⎛⎭⎫-12=-2. ①a =(2,2),b =⎝⎛⎭⎫-32,332,c =(23,-2). 【变式训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4,且a 如图所示,则a 的坐标为( )A .(23,2)B .(2,-23)C .(-2,23)D .(23,-2)答案D 解析:x =|a |·cos(-30°)=4×32=23,y =|a |·sin(-30°)=4×(-12)=-2. 【变式训练3】.已知①ABCD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2,1),(-1,3),(3,4),求顶点D 的坐标. 答案 (2,2)解:设顶点D 的坐标为(x ,y ),在①ABCD 中,AD →=BC →,又AD →=(x +2,y -1),BC →=(4,1),①(x +2,y -1)=(4,1),即⎩⎪⎨⎪⎧ x +2=4,y -1=1,解得⎩⎪⎨⎪⎧x =2,y =2,①顶点D 的坐标为(2,2). 考点3 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及中点坐标公式设向量a =(x 1,y 1),则λa =(λx 1,λy 1).中点坐标公式:若P 1,P 2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线段P 1P 2的中点P 的坐标为(x ,y ),则⎩⎨⎧ x =x 1+x 22,y =y 1+y 22.两个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向量a ,b 共线的坐标表示:设a =(x 1,y 1),b =(x 2,y 2),则a ①b ①x 1y 2-x 2y 1=0.例3.(1)已知a =(2,1),b =(-3,4),求a +b ,a -b,3a +4b 的坐标.解 a +b =(2,1)+(-3,4)=(-1,5),a -b =(2,1)-(-3,4)=(5, -3),3a +4b =3(2,1)+4(-3,4)=(6,3)+(-12,16)=(-6,19).(2)已知a =(1,2),b =(-3,2),当k 为何值时,k a +b 与a -3b 平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分析 先计算出k a +b 与a -3b 的坐标,然后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即可求k ,再根据符号确定方向.解 因为a -3b =(1,2)-3(-3,2)=(10,-4).k a +b =k (1,2)+(-3,2)=(k -3,2k +2),又(k a +b )①(a -3b ),故-4(k -3)=10(2k +2),即k =-13. 这时k a +b =⎝⎛⎭⎫-103,43,且a -3b 与-13a +b 的对应坐标异号,故当k =-13时,k a +b 与a -3b 平行,并且是反向的.(3)已知OA →=(3,4),OB →=(7,12),OC →=(9,16),求证:A ,B ,C 三点共线;证明:①AB →=OB →-OA →=(4,8),AC →=OC →-OA →=(6,12).①4×12-8×6=0,即AB →与AC →共线.又①AB →与AC →有公共点A ,①A ,B ,C 三点共线.(4)已知a =(-2,3),b =(3,1),c =(10,-4),试用a ,b 表示c .解 设c =x a +y b ,则(10,-4)=x (-2,3)+y (3,1)=(-2x +3y,3x +y ),①⎩⎪⎨⎪⎧10=-2x +3y ,-4=3x +y ,解得x =-2,y =2,①c =-2a +2b . 【变式训练1】.已知a =(-1,2),b =(2,1),求:(1)2a +3b ;(2)a -3b ;(3)12a -13b .解 (1)2a +3b =2(-1,2)+3(2,1)=(-2,4)+(6,3)=(4,7).(2)a -3b =(-1,2)-3(2,1)=(-1,2)-(6,3)=(-7,-1).(3)12a -13b =12(-1,2)-13(2,1)=⎝⎛⎭⎫-12,1-⎝⎛⎭⎫23,13=⎝⎛⎭⎫-76,23.【变式训练2】.已知向量a =(1,2),b =(2,-2),c =(1,λ),若c ①(2a +b ),则λ= .答案12. 解析:2a +b =(4,2),因为c ①(2a +b ),所以4λ=2,得λ=12.【变式训练3】.设向量OA →=(k,12),OB →=(4,5),OC →=(10,k ),当k 为何值时,A ,B ,C 三点共线?解 ①AB →=OB →-OA →=(4-k ,-7),AC →=OC →-OA →=(10-k ,k -12),①(4-k )(k -12)+7(10-k )=0.解得k =-2或k =11.【变式训练4】.已知a =(10,-5),b =(3,2),c =(-2,2),试用b ,c 表示a .解 设a =λb +μc (λ,μ①R ).则(10,-5)=λ(3,2)+μ(-2,2)=(3λ,2λ)+(-2μ,2μ)=(3λ-2μ,2λ+2μ).①⎩⎪⎨⎪⎧ 10=3λ-2μ,-5=2λ+2μ,解得⎩⎪⎨⎪⎧ λ=1,μ=-72,①a =b -72c . 考点4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若a =(x 1,y 1),b =(x 2,y 2),则a·b =x 1x 2+y 1y 2.即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相应坐标乘积的和.平面向量长度(模)的坐标表示向量模公式:设a =(x 1,y 1),则|a |=x 21+y 21.两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设两个非零向量a =(x 1,y 1),b =(x 2,y 2),则a ⊥b ①x 1x 2+y 1y 2=0.向量的夹角公式设两非零向量a =(x 1,y 1),b =(x 2,y 2),a 与b 的夹角为θ,则cos θ=a·b |a||b |=x 1x 2+y 1y 2x 21+y 21x 22+y 22.例4.(1)若a =(2,3),b =(-1,-2),c =(2,1),则(a·b )·c =____________;a·(b·c )=____________. 答案 (-16,-8) (-8,-12)解析 ①a·b =2×(-1)+3×(-2)=-8,①(a·b )·c =-8×(2,1)=(-16,-8).①b·c =(-1)×2+(-2)×1=-4,①a·(b·c )=(2,3)×(-4)=(-8,-12).(2)向量AB →与向量a =(-3,4)的夹角为π,|AB →|=10,若点A 的坐标是(1,2),则点B 的坐标为( )A .(-7,8)B .(9,-4)C .(-5,10)D .(7,-6)解析 (1)①向量AB →与向量a =(-3,4)的夹角为π,①设AB →=k a =k (-3,4)=(-3k,4k )(k <0).由此可得|AB →|=(-3k )2+(4k )2=10,解之得k =-2(k =2舍去).①AB →=(6,-8),设B (m ,n ),得AB →=(m -1,n -2)=(6,-8),则有⎩⎪⎨⎪⎧m -1=6n -2=-8,解得m =7,n =-6,①B (7,-6),故选D.(3)已知向量a =(-1,2),b =(m,1).若向量a +b 与a 垂直,则m =________.答案 7 解析 因为a +b =(m -1,3),a +b 与a 垂直,所以(m -1)×(-1)+3×2=0,解得m =7.(4)已知a =(3,-1),b =(1,-2),则a 与b 的夹角为( )A.π6B.π4C.π3D.π2答案 B 解析 ①|a |=10,|b |=5,a ·b =5.①cos 〈a ,b 〉=a ·b |a ||b |=510×5=22. 又①a ,b 的夹角范围为[0,π].①a 与b 的夹角为π4. 【变式训练1】.已知a 与b 同向,b =(1,2),a·b =10.(1)求a 的坐标;(2)若c =(2,-1),求a (b·c )及(a·b )c .解 (1)设a =λb =(λ,2λ) (λ>0),则有a·b =λ+4λ=10,①λ=2,①a =(2,4).(2)①b·c =1×2-2×1=0,a·b =1×2+2×4=10,①a (b·c )=0a =0,(a·b )c =10(2,-1)=(20,-10).【变式训练2】已知在①ABC 中,A (2,-1)、B (3,2)、C (-3,-1),AD 为BC 边上的高,求|AD →|与点D 的坐标.解 设点D 的坐标为(x ,y ),则AD →=(x -2,y +1),BC →=(-6,-3),BD →=(x -3,y -2),①D 在直线BC 上,即BD →与BC →共线,①存在实数λ,使BD →=λBC →,即(x -3,y -2)=λ(-6,-3).①⎩⎪⎨⎪⎧x -3=-6λ,y -2=-3λ. ①x -3=2(y -2),即x -2y +1=0.①又①AD ①BC ,①AD →·BC →=0,即(x -2,y +1)·(-6,-3)=0,①-6(x -2)-3(y +1)=0.即2x +y -3=0.①由①①可得⎩⎪⎨⎪⎧x =1,y =1,即D 点坐标为(1,1),AD →=(-1,2). ①|AD →|=(-1)2+22=5,即|AD →|=5,D (1,1).【变式训练3】.已知向量()5,a m =,()2,2b =-,若()a b b -⊥,则实数m = ( )A. -1B. 1C. 2D. -2 答案:B 解析 因为向量()5,a m =,()2,2b =-,所以()3,2a b m +=+,因为()a b b -⊥,所以()0a b b -⋅=,所以()6220m -+=,解得1m =.【变式训练4】.设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且a =(3,3),2b -a =(-1,-1),cos θ=________.答案 1 解析 b =12a +12(-1,-1)=(1,1),a·b =6.又|a |=32,所以cos θ=a·b |a |·|b |=66=1.二、课堂检测1.下面三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一个平面内只有一对不共线向量可作为表示该平面所有向量的基底;①一个平面内有无数多对不共线向量可作为该平面所有向量的基底;①零向量不可作为基底中的向量.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答案 B2.若a 、b 不共线,且λa +μb =0(λ,μ①R ),则( )A .a =0,b =0B .λ=μ=0C .λ=0,b =0D .a =0,μ=0答案 B3. 若e 1,e 2是平面内的一组基底,则下列四组向量能作为平面向量的基底的是( )A .e 1-e 2,e 2-e 1B .2e 1+e 2,e 1+12e 2 C .2e 2-3e 1,6e 1-4e 2 D .e 1+e 2,e 1-e 2 答案 D4. 已知向量a =(1,2),b =(3,1),则b -a 等于( )A .(-2,1)B .(2,-1)C .(2,0)D .(4,3)答案 B 解析 b -a =(3,1)-(1,2)=(2,-1),故选B.5. 若AB →=(1,1),AD →=(0,1),BC →+CD →=(a ,b ),则a +b =( )A .-1B .0C .1D .2答案:A 解析:BC →+CD →=BD →=AD →-AB →=(0,1)-(1,1)=(-1,0),故a =-1,b =0,a +b =-1.6. 已知向量()2,3a =-,()3,b m =且//a b ,则m =( )A. -2B. 2C. 92-D. 92①①①C ①①①//a b ,(2,3)a =-,(3,)b m = ∴290m --=,解得92m =- 7. 如图,已知AB →=a ,AC →=b ,BD →=3DC →,用a ,b 表示AD →,则AD →=________.答案 14a +34b 解析 AD →=AB →+BD →=AB →+34BC →=AB →+34(AC →-AB →)=14AB →+34AC →=14a +34b . 8. 若向量a =(2x -1,x 2+3x -3)与AB →相等,已知A (1,3),B (2,4),则x = .答案:1 解析:①AB →=(2,4)-(1,3)=(1,1),AB →=a ,①⎩⎪⎨⎪⎧2x -1=1,x 2+3x -3=1,解得x =1. 9. 已知点(0,1)A ,B (2,5),(,3)C x -,则向量AB 的坐标是________;若A ,B ,C 三点共线,则实数x =________. 答案:(2,4) -2①①:因为(0,1)A ,B (2,5),所以()()20,512,4AB =--=;向量()()0,31,4AC x x =---=-, 因为A ,B ,C 三点共线,所以//AB AC ,所以()2440x ⨯--=,解得2x =-10. 已知点A (0,1),B (3,2),向量(4,3)AC =--,则向量AB =____,向量BC =____.答案:(3,1) (-7,-4);解析:由点(0,1)A ,(3,2)B ,向量(4,3)AC =--,先求出点C 坐标为(4,2)--,由此利用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法则能求出向量AB 和向量BC .点(0,1)A ,(3,2)B ,向量(4,3)AC =--,∴点C 坐标为(4,2)--,∴向量(3,1)AB =,向量(7,4)BC =--.11 已知()1,3OA =-,()2,1OB =-,()1,2OC k k =+-,若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k =______. 答案:1解析:(1,2)AB OB OA =-=,(,1)AC OC OA k k =-=+. A 、B 、C 三点共线,2(1)0k k ∴-+=,解得1k =.12. 设向量(12)(23)a b ==,,,,若向量a b λ+与向量(47)c =--,共线,则λ= 答案:2解析:a b λ+=(,2(2,3)(2,23λλλλ+=++)),由向量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有:()()(2)7(23)42λλλ+⋅-=+⋅-⇒=.13. 若向量()1,2a =,()2,1b =,则a b +与a b -的夹角等于______. 答案:2π 解析:()3,3a b +=,()1,1a b -=-,()()=0+⋅-a b a b ,∴()()a b a b +⊥-,a b +与a b -的夹角等于2π. 14. 已知向量()1,2a =,向量()3,2b =-.(1)求向量2a b -的坐标;(2)当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与向量2a b -共线.答案:(1)()7,2-(2)12k =-解析:(1)()()()21,223,27,2a b -=--=-(2)()()()1,23,23,22ka b k k k +=+-=-+,()()()21,223,27,2a b -=--=-①ka b +与2a b -共线,①()()72223k k +=--①12k =-15 已知在①ABC 中,A (2,-1)、B (3,2)、C (-3,-1),AD 为BC 边上的高,求|AD →|与点D 的坐标.解 设点D 的坐标为(x ,y ),则AD →=(x -2,y +1),BC →=(-6,-3),BD →=(x -3,y -2),①D 在直线BC 上,即BD →与BC →共线,①存在实数λ,使BD →=λBC →,即(x -3,y -2)=λ(-6,-3).①⎩⎪⎨⎪⎧x -3=-6λ,y -2=-3λ.①x -3=2(y -2),即x -2y +1=0.① 又①AD ①BC ,①AD →·BC →=0,即(x -2,y +1)·(-6,-3)=0,①-6(x -2)-3(y +1)=0.即2x +y -3=0.①由①①可得⎩⎪⎨⎪⎧ x =1,y =1,即D 点坐标为(1,1),AD →=(-1,2).①|AD →|=(-1)2+22=5,即|AD →|=5,D (1,1).。
(完整版)平面向量全部讲义
第一节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1.向量的有关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共线向量,规定:0与任一向量共线.(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例1.若向量a与b不相等,则a与b一定()A.有不相等的模B.不共线C.不可能都是零向量D.不可能都是单位向量例2..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则a=b;②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DC等价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③若a=b,b=c,则a=c;④a=b等价于|a|=|b|且a∥b;⑤若a∥b,b∥c,则a∥c.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②③B.①②C.③④D.④⑤CA2.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叫做a与b的差三角形法则a-b=a+(-b)数乘求实数λ与向量a的积的运算(1)|λa|=|λ||a|;(2)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λ(μa)=(λμ)a;(λ+μ)a=λa+μa;λ(a+b)=λa+λb例3:化简AC→-BD→+CD→-AB→得() A.AB→B.DA→C.BC→D.0例4:(1)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BA+CD+EF=()A.0B.BE C.AD D.CF(2)设D,E分别是△ABC的边AB,BC上的点,AD=12AB,BE=23BC.若DE=λ1AB+λ2AC(λ1,λ2为实数),则λ1+λ2的值为________.巩固练习:1.将4(3a+2b)-2(b-2a)化简成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_.2.若|OA→+OB→|=|OA→-OB→|,则非零向量OA→,OB→的关系是() A.平行B.重合C.垂直D.不确定3.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则|AB-CB+CD|=________4.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点,则向量CD等于()A.-BC+12BA B.-BC-12BA C.BC-12BA D.BC+12BA5.若A,B,C,D是平面内任意四点,给出下列式子:①AB+CD=BC+DA;②AC+BD=BC+AD;③AC-BD=DC+AB.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6.如图,在△ABC中,D,E为边AB的两个三等分点,CA→=3a,CB→=2b,求CD→,CE→.DD12巩固练习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案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教学总结、教学计划、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说课稿、好词好句、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teaching summarie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experiences, teaching reflections, lecture n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lesson plans,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初中数学教案平面向量的运算
初中数学教案平面向量的运算初中数学教案:平面向量的运算一、引言平面向量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通过对平面向量的运算,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向量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本次教案将以平面向量的加法和减法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向量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平面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能够灵活运用向量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平面向量的定义和性质的阐述和归纳。
2. 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具体方法和规律。
3. 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师教材和课件,包括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 教学录像和案例,辅助讲解。
- 设计好的教学活动和小组讨论问题。
2. 学生准备:-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 笔记本和笔。
- 小组讨论的提问问题。
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引入平面向量1. 引导学生回顾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提问:什么是平面向量?向量有哪些表示方法?3.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标准答案并进行解析。
4.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向量的运算重要性。
【教学步骤二】向量的加法运算1. 介绍向量的加法法则和几何意义。
2. 运用向量的加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复杂的向量加法问题。
4. 结合教学案例进行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
【教学步骤三】向量的减法运算1. 介绍向量的减法法则和几何意义。
2. 运用向量的减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复杂的向量减法问题。
4. 结合教学案例进行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
【教学步骤四】综合运用1. 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的形式。
3. 学生独立解答后,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共同分析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高效掌握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向量教案
高效掌握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向量教案一、引言平面向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解决几何和代数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案,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二、概念阐述1. 平面向量的定义平面向量是由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的有向线段,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加上一个箭头来表示,如a→。
其中,大小表示向量的长度,方向表示向量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
2.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可以使用坐标表示,通常用(x, y)来表示一个平面向量的坐标。
其中,x表示向量在x轴上的投影,y表示向量在y轴上的投影。
三、性质讲解1. 平面向量的相等性两个向量a→和b→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
记为a→=b→。
2. 平面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平面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可通过将它们的对应坐标相加或相减得到。
例如,对于向量a→=(x₁, y₁)和向量b→=(x₂, y₂),它们的和为a→+b→=(x₁+x₂, y₁+y₂),它们的差为a→-b→=(x₁-x₂, y₁-y₂)。
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也称为点积或内积,记为a→·b→。
计算公式为a→·b→=|a→|·|b→|·cosθ,其中,|a→|和|b→|分别表示向量的模(即长度),θ表示向量夹角。
四、解题方法1. 向量的坐标表示法使用向量的坐标表示法,可以简化向量的运算和问题的求解。
通过将问题中的几何图形转换为向量的坐标表示,可以更直观地进行计算。
2. 平行向量和垂直向量的判断两个向量a→和b→平行,当且仅当它们的坐标成比例。
两个向量a→和b→垂直,当且仅当它们的数量积为0。
五、案例演示1. 例题一:已知向量a→=(2, 3)和向量b→=(4, -1),求向量a→和向量b→的和、差以及数量积。
解答:向量a→和向量b→的和为a→+b→=(2+4, 3+(-1))=(6, 2),差为a→-b→=(2-4, 3-(-1))=(-2, 4)。
(精品)初中数学讲义3平面向量(教师版)
知识精要1. 实数与向量相乘的运算设k 是一个实数,a 是向量,那么k 与a 相乘所得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k a 。
如果k ≠0,且≠0,那么k 的长度|k |=|k|||;k 的方向:当k >0时,k 与同方向;当k <0时k 与反方向,如果k=0或=0,那么k =。
2. 实数与向量相乘满足的运算律:设m ,n 为实数,则 (1) 实数与向量相乘的结合律:m(n )=(mn);(2) 实数与向量相乘对于实数加法的分配律:(m+n )=m +n ; (3) 实数与向量相乘对于向量加法的分配律:m(a +b )=m a +m 。
3. 平行向量定理如果向量与非零向量a 平行,那么存在唯一的实数m ,使=m a 。
4. 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设e 为单位向量,则|e |=1。
单位向量有无数个,不同的单位向量,是指它们的方向不同。
对于任意非零向量,与它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记作0。
由实数与向量的乘积可知:a =|a |a 0 ,a 0a 。
5.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叫做向量的线性运算。
一般来说,如果a 、b 是两个不平行的向量,c 是平面内的一个向量,那么 c可以用a 、b表示,并且通常将其表达式整理成b y a xc +=的形式,其中x 、y 是实数。
6. 向量的合成与分解如果a、b是两个不平行的向量,b n a m c+=(m ,n 是实数),那么向量c 就是a m与b n 的合成;也可以说向量c 分解为a m 、b n 两个向量,这时向量a m、与b n 是向量c分别在a 、b 方向上的分向量,a m +b n是向量c 关于a 、b 的分解式。
注:平面上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在给定的两个不平行向量的方向上进行分解。
热身练习1、 若是非零向量,则k 的方向是:当0<k 时,k 与_______方向2、 设k 是非零实数,是非零向量,用式子表示实数与向量相乘对于向量加法的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如果是两个不平行的向量,那么52--叫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对于非零向量,它的长度为5,如果把与它同向的单位向量记作0,那么向量可以记作____________5、 设是单位向量,若与方向相同,23=,请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 6、 已知ABC ∆的重心是点G ,则=++GC GB GA 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7、 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 2=+B. ()0=-+a aC.()b a b a --=+- D. -=-8、 给出下列3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个(1)单位向量都相等 (2)单位向量都平行 (3)平行的单位向量必相等 A.0 B.1 C.2 D.39、 已知一个单位向量e ,设b a 、是非零向量,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B. b =C. e =D.=10、 已知向量关系式(),x b a 062=-+,试用向量表示(满分5分)精解名题例1、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A ) A. 单位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B. 已知a 、、是非零向量,如果a ∥,∥,那么a ∥C. 已知a 、、是非零向量,如果a +=2,a -=3,那么a 与是平行向量D. 对于非零向量,它的长度为5,与它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记作0,由实数与向量的乘积,可知0=51例2、若k 为任意实数,则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C )A. b k a k b a k+=+)(;B. b k a k b a k-=-)(C. 如果a b//,那么存在唯一实数k ,使得a k b=;D. 如果a k b=,k 为实数,那么a b //例3、若0 表示零向量,e表示单位向量,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1)若b a =,则b a=; (2)若b a=,则b a =; (3)0)(=-+a a;(4)若0=a,则0=a ; (5)若e a //,则e a a=;(6)若b a,是非零向量,则b ba a 11=解:(2)和(4)是对的;其余都是错的。
第十二讲,初二(教师讲义)平面向量
第十二讲(教师讲义)平面向量一、学习目标:1、理解有向线段,向量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会用画图的方式求和向量及差向量。
2、会利用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化简向量加减的运算,熟练进行向量加减法的互化。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促进学生对向量的理解,提高学生掌握向量运算的灵活性。
二、知识梳理:平面向量知识点: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也叫做向量的长度(或向量的模)。
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的两个向量叫做相等的向量。
方向相反且长度相等的两个向量叫做互为相反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典型例题讲解】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改正。
(1)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 )起点位置不同但同向又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个向量。
(3 )两个向量相等时,表示这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不一定相同(4)两个有共同起点的而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5)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
(6)向量的大小与方向有关。
(7)两个相等向量的模相等。
(8)i;i=ibi,则a 二b。
S 4 4 4 H 4(9 )若m=n,n=k,贝y m=k(10)向量AB的长度与向量BA的长度相等。
(11 )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向量。
I I I I(12)向量a与向量b平行,则a与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忒DC(13)平行四边形ABCD中,定有A 、相等的向量B 平行的向量C 、有相同起点的向量D 、模相等的向量例3:如图,按1:100的比例尺用有向线段表示两个点相对位置: (1) 点A 在点O 的东南方向3m 处;(2) 点B 在点O 的正东方向2m 处; O .(3)点C 在点O 的北偏西60°方向4m 处。
例4:如图,△ ABC 中,D , E , F 分别是边BC , AB , CA 的中点,在以 A 、B 、C 、D 、E 、F 为端点的有向线段中所表示的向量中,1. 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的运算叫做 向量的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精要1. 实数与向量相乘的运算设k 是一个实数,a 是向量,那么k 与a 相乘所得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k a 。
如果k ≠0,且≠0,那么k 的长度|k |=|k|||;k 的方向:当k >0时,k 与同方向;当k <0时k 与反方向,如果k=0或=0,那么k =。
2. 实数与向量相乘满足的运算律:设m ,n 为实数,则 (1) 实数与向量相乘的结合律:m(n )=(mn);(2) 实数与向量相乘对于实数加法的分配律:(m+n )=m +n ; (3) 实数与向量相乘对于向量加法的分配律:m(a +b )=m a +m 。
3. 平行向量定理如果向量与非零向量a 平行,那么存在唯一的实数m ,使=m a 。
4. 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设e 为单位向量,则|e |=1。
单位向量有无数个,不同的单位向量,是指它们的方向不同。
对于任意非零向量,与它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记作0。
由实数与向量的乘积可知:a =|a |a 0 ,a 0a 。
5.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叫做向量的线性运算。
一般来说,如果a 、b 是两个不平行的向量,c 是平面内的一个向量,那么 c可以用a 、b表示,并且通常将其表达式整理成b y a xc +=的形式,其中x 、y 是实数。
6. 向量的合成与分解如果a、b是两个不平行的向量,b n a m c+=(m ,n 是实数),那么向量c 就是a m与b n 的合成;也可以说向量c 分解为a m 、b n 两个向量,这时向量a m、与b n 是向量c分别在a 、b 方向上的分向量,a m +b n是向量c 关于a 、b 的分解式。
注:平面上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在给定的两个不平行向量的方向上进行分解。
热身练习1、 若是非零向量,则k 的方向是:当0<k 时,k 与_______方向2、 设k 是非零实数,是非零向量,用式子表示实数与向量相乘对于向量加法的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如果是两个不平行的向量,那么52--叫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对于非零向量,它的长度为5,如果把与它同向的单位向量记作0,那么向量可以记作____________5、 设是单位向量,若与方向相同,23=,请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 6、 已知ABC ∆的重心是点G ,则=++GC GB GA 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7、 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 2=+B. ()0=-+a aC.()b a b a --=+- D. -=-8、 给出下列3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个(1)单位向量都相等 (2)单位向量都平行 (3)平行的单位向量必相等 A.0 B.1 C.2 D.39、 已知一个单位向量e ,设b a 、是非零向量,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B. b =C. e =D.=10、 已知向量关系式(),x b a 062=-+,试用向量表示(满分5分)精解名题例1、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A ) A. 单位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B. 已知a 、、是非零向量,如果a ∥,∥,那么a ∥C. 已知a 、、是非零向量,如果a +=2,a -=3,那么a 与是平行向量D. 对于非零向量,它的长度为5,与它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记作0,由实数与向量的乘积,可知0=51例2、若k 为任意实数,则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C )A. b k a k b a k+=+)(;B. b k a k b a k-=-)(C. 如果a b//,那么存在唯一实数k ,使得a k b=;D. 如果a k b=,k 为实数,那么a b //例3、若0 表示零向量,e表示单位向量,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1)若b a =,则b a=; (2)若b a=,则b a =; (3)0)(=-+a a;(4)若0=a,则0=a ; (5)若e a //,则e a a=;(6)若b a,是非零向量,则b ba a 11=解:(2)和(4)是对的;其余都是错的。
例4、在ABC ∆中,E G 、为AC 的三等分点,H F 、为BC 三等分点,=,=写出GH EF AB 、、关于b a 、的线性组合.解:AB a b =--;1133EF a b =--;2233GH a b =--例5、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F E 、分别是边AB DC 、的中点,CF AE 、与对角线BD 分别交于点H G 、,设a AF =,b AD =(1) 试用b a 、分别表示向量GE GH 、 (2) 作出向量DH 分别在b a 、方向上的分向量解:(1)2133GH a b =-;1133GE a b =+(2)略例6、在四边形ABCD 中,,b a AB 2+=,b a BC --=4,b a CD 35--=请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梯形,利用平行向量定理证明即可。
例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D=3cm ,BC=7cm ,∠B=60°,P 为下底BC 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联结AP ,过P 点做PE 交DC 于E ,使得∠APE=∠B 。
(1)求证:△ABP ∽△PCE ;DACEFGHBABCE GFH(2)求等腰梯形的腰AB 的长;(3)在底边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DE :EC=5:3?如果存在,求出BP 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2)延长BA 、CD 交于一点Q(3)存在。
BP=1cm 或BP=6cm例8、如图,在△ABC 中,AB=8,BC=16,AC=12,AD ∥BC ,点E 在AC 边上,∠DEA=∠B ,DE 的延长线交BC 于F 。
1) 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证明; 2) 求DF 的长;3) 设DE=x ,BF=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解:(1)△ABC ∽△FEC ∽△DEA(2)过点A 作AG ∥DF ,AG 与BC 相交于点G∴∠GAC=∠DEA ∵∠DEA=∠B ∴∠GAC=∠B ∴△GAC ∽△ABC∵∠APE+∠EPC=∠APC=∠B+∠BAP 且∠APE=∠B ∴∠EPC=∠BAP ∵等腰梯形ABCD ∴∠B=∠C ∴△ABP ∽△PCE∵∠C=∠B=60° ∴△QBC 为等边三角形 ∵AD ∥BC ∴△QAD 也为等边三角形 ∴AB=QB-QA=BC-AD ∵AD=3cm,BC=7cm ∴AB=4cm∵CD=AB=4cm ∴当DE:EC=5:3时,DE=2.5cm,EC=1.5cm ∵△ABP ∽△PCE∴ ∴设BP=x cm,得,解得x=1或x=6 ∵ ∴BP 为1cm 或6cm.∴AG:AB=AC:BC ∴AG:8=12:16 AG=6 ∵四边形AGFD 是平行四边形 ∴DF=AG=6 (3)∵DE=x ∴EF=6-x ∵BF=y ∴CF=16-y 由△ABC ∽△FEC ,CF:EF=AC:AB (16-y):(6-x)=12:8 y=372x +(0<x<6)思考题例9、如图(1),已知点D 在ABC 的边BC 上,且与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DE 交AB 于E ,作AB 的平行线DF 交AC 于F ,又已知BC=5. (1)求证:BDEDCF(2)设ABC 的面积为S ,如果四边形AEDF 的面积等于25S ,求BD 的长; (3)如果2AC AB =,且DF 经过ABC 的重心G ,如图(2)所示,求E 、F 两点间的距离。
解:(1)略;(2)设BD a BC =,则1CDa BC=-,利用BDE BCA ,DCFBCA 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列方程可得;(3)利用()AEF ACB SAS 得5EF =巩固练习1、Rt △ABC 中,∠C=90°,点D 时斜边AB 的中点,若b a ==,,则CD 等于( C )A. b a 2121+;B. b a 2121+;C. b a -21;D. b a 2121-2、△ABC 中,AD 是中线,若b CB a AB==,,则用b a ,来表示DA ( C )A. b a 21-;B. b a21+; C. a b -21; D. a b 21-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CD 的中点,AC 交BE 于点F.若b BA a BC==,,则用b a,来表示BF 为( B )A. b a 3231+; B. b a 3132+; C.b a 3131+; D. b a 3232+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b BC a AB==,,则AC = a b + ,BD = a b - .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O 是对角线的交点,则12AB AC -=OB 6、如果向量0=+BD AC ,那么AD = CB7、如图,在△ABC 中,AD 为中线,若b AD a BC==,,则AB = 12b a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DC 的中点,若b a==,,则AB =)(2-9、如图,梯形ABCD 中,AD//BC,b a BC AD ===,,21若,则用b a,来表示=12a b -10、如图,已知向量b a ,,作出向量分别在向量b a,方向上的分向量。
略1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设b BD a AC==,。
求AE 关于b a ,的线性组合。
解:3144a b -12、如图,在△ABC 中,D 是边AB 的中点,E 是BC 延长线上的点,且BE=2BC,试根据下列要求表示向量DE .(1)用BC BA ,表示; (2)用CB CA ,表示。
解:(1)122DE BC BA =-;(2)3122DE CB CA =--自我测试1、如果两个非零向量满足λ=(λ是非零实数),那么和一定是___________;当1=λ时,它们是__________的向量;当1-=λ时,它们是___________的向量2、如果,c b a 32=+,b a 02=+=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四边形ABCD 中,设a AB =,b CD =,如果,a b 2=那么四边形一定是_________(填四边形的名称)4、设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点P 为平面内与O 不重合的任意一点,设=,试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量()()OM BC BO MB AB ++++化简后的结果等于( )A. BCB. ABC. ACD. AM 6、点C 在线段AB 上,且53=,若m =,则m 的值等于( ) A.32 B. 23 C. 32- D. 23- 7、设,m n 为实数,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D ) (A )()()m na mn a = (B )()m n a ma na +=+ (C )()m a b ma mb +=+ (D )0,0ma a ==则8、已知b a m 323-=,a b n 4121+=,那么n m4-等于( A )(A )b a 382- (B )b a 344- (C )b a 342- (D )b a384-9、若m 、n 是实数,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C )(A )a mn a n m )()(= (B )b m a m b a m-=-)((C )若n m =,0=-b n a m (D )a n a m a n m-=-)(10、已知a 、b 是两个非零向量,e 是一个单位向量,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D )(A )e a a = (B )b b a a = (C )a e a = (D )a a e = 思考题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