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绩效拨款模式下二级学院财务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绩效拨款模式下的二级学院财务管理
高校二级学院的经费来源于学校下拨经费和学院自主创收,以往二级学院从学校获得的经费主要是由师资队伍人员数来确定,这种模式并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从上海大学采用的绩效拨款模式为例,提出绩效拨款模式的定义、特点及作用;并初步探索学院面对学校采用绩效拨款下拨经费这一模式如何进行二级财务管理。绩效拨款模式二级学院财务管理随着高等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高校的二级学院规模逐步扩大,二级学院教育需求的增长与学校下拨经费投入力度有限的矛盾日渐突出。高校二级学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下拨经费和学院自主创收,以往学校按照二级学院师资队伍人员数来确定下拨经费,并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
自从2006年以来,上海大学在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实施校、院两级预算管理体制,意在调动学院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主动性。现在学校直接从校级层面出发,建立一个集人员规模和工作绩效为一体的绩效拨款模式,使得二级学院预算和年度工作计划相一致,逐步实现二级学院的全面预算管理。
一、绩效拨款模式的定义及特点
2006年以来,上海大学下达带给二级学院的经费所采用的绩效拨款模式,主要是引入多参数的拨款公式,并且引入绩效指标,建立以内涵建设绩效为导向的拨款体系。
拨款体系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确定年度校总拨款额度。第二层参照二级学院的工作内容来确定模块设置;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本
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学生活动、管理工作这几个模块。第三层是对每一个模块进行参数分解,按照二级学院教学科研高低、质量评估结果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设立n个参数,引入多参数的拨款公式,得出各子模块的经费总额。最后,每个二级学院按照各个参数指标核算出年度经费下拨总金额。
上海大学采用绩效拨款模式下拨经费,已经初步形成“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的预算管理格局。它依据每年二级学院的各项工作考核结果进行绩效拨款,将日常维持经费直接拨到学院;并通过预算管理工作对院长的管理水平进行考核和评定,强化绩效引导,使学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二、绩效拨款模式的作用
学校采用绩效拨款下拨经费这一模式,对调动二级学院工作积极性、推动二级学院更好的发展尤为重要。总结起来,有如下几方面作用:
1.学院可以对学校下达的预算经费和分配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以便加强学校经费的使用效率。
2.学院可以强化内部管理,对学校下达的预算经费能按照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在经费使用过程中,按照学院自身的发展要求可以加强对招待费的控制,同时调整研究生业务费、本科生业务费、科学研究、国际交流、行政办公经费等其他各项费用的支出比例。
3.体现了“统一领导、资金集中、分级管理、内部核实”的财务管理体制。对本学院的日常财务业务,学院可以加强目标管理制度,
树立成本意识。绩效考核指标与学院经费挂钩后,二级学院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更适应学校的整体发展。
4.学院有权制定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使学院在经费管理、财务资料收集、队伍建设方面都能实现规范化管理,加强学院的财务管理力度。
三、绩效拨款模式下二级学院财务管理
随着财权逐步下放至二级学院,而各学院经济活动和经济业务日益复杂,经济运行总量也不断扩大,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人员的专业化等问题变得日趋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健全二级学院财务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从以下五方面,对绩效拨款模式下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随着校级层面拨款体系下,二级学院具有更充分的办学、财务自主权,日常的经济活动管理主要靠学院自行把关,如何加强二级学院内部管理控制问题更为突出。学院领导应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控制意识,学院应依照相关政策法规,制定适合本学院特色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包括经济责任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日常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保证学院各项收支规范有序。
同时,学院应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形成主管领导监督和教师民主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学院在资金、资产管理等方面需落实岗位责任制,由于目前学院财务工作实行院长负责
制,对于学院年度预算的上报、大额资金的使用等事项需由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与学院职工收入分配相关的方案、制度等事项需经过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才能实施。
(二)改进编制流程,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二级学院应从“大收大支、全面预算”出发,改进预算编制流程。首先,年初各部门分别制定主要工作计划及年度预算科目;其次,汇总各部门预算后,提出学院预算草案并征求各部门意见;再次,学院年度预算,经过预算委员会讨论修正;最后,向学校提交年度预算。
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中,应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预算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分析上年度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完成情况,通过实际和预算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本年度工作计划为目标来确定增减基数比例,最终确定本年度预算总数,保证预算的合理性。
2.从学院的实际工作出发,对预算编制程序、重点资助项目、资金分配的标准额度等内容加强论证,保证预算的准确性。
3.细化预算编制内容,预算子科目的设置应按照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逐项讨论,对预算科目进行适当增减需提供合理备注,保证预算的可行性。
4.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的无纸化网上传送,对实际支出内容进行实时网络管理,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可实施性。
(三)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进一步完善“集中管理、统一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合理分配各项支出的比例,控制好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比例,保证教职工自身的发展和学院事业发展同步;
2.细化支出科目,建立全方位的支出项目管理。这样,日常经费支出用途在财务科目上面体现更规范、合理,有利于学院经济事项能在财务报告上面真实的反映,年终核算更科学,使得以后年度的预算更精确。
3.精简管理机构,降低行政办公费、招待费的支出。在学院经费的投入上逐步减少行政办公经费及招待费的比例,保证学科建设和教学经费的投入。
4.优化资源配置,控制好部门经费的使用效率。在各部门的资金分配、使用方面,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强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通过科学测算,合理调配,不断提高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经费支出。
(四)建立预算执行机制,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执行机制是对学院预算执行情况、完成结果以及效果进行绩效考评,它客观地评价了二级学院预算执行和各类资金使用情况。二级学院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使用历年预算执行比较分析法、学校拨款指标分析法、预算科目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学院教学支出、设备费、师资队伍、科研等预决算指标进行客观分析。通过计算各因素指标的变动对预算完成的影响